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 Northwest Institute of Plateau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otal Page:16
File Type:pdf, Size:1020Kb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 Northwest Institute of Plateau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年报 ANNUAL REPORT 2013 201 3 年 报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Northwest Institute of Plateau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年报 ANNUAL REPORT 2013 所长致辞 回首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科技创新站在了新 的历史起点上。西北高原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 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密围绕“创新 2020” 和研究所“一二三”规划,求真务实,开拓 创新,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科学研究、平台建设、 合作交流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发挥优势,科学研究取得累累硕果。2013年, 西北高原所在研项目157项,含新增项目65项,登记 所“一二三”规划,管理以学科组、学科团组为单元 成果14项,审定品种2个,其中国审品种1个;发表 进行,加强不同学科交叉合作,有效整合资源和人才 研究论文232篇,其中SCI(E) 96篇 , 申 请 专 利 46 队伍。同时,前沿领域部署、平台建设及人才引进向 项,授权10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学科团组倾斜,推进重大项目组织申报,促进高水平 积极探索,研究平台建设日趋完善。2013年 科学研究,提升科研成果产出显示度。积极创造条件 4月,“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正式成 引进人才,同时注重加强现有队伍建设,发挥现有人 立,实验室代码为:2013DP173254,5月由青海省 才的作用,通过在职人员培训、申报出国计划等方 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青海省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这 式,提升现有人才的业务水平和技能。 两个实验室的建立,为国际、国内科学家开展藏药研 回首2013年,西北高原所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 究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以期为藏医药的人才培 人可喜的进步。西北高原所取得的点滴成就,是在中 养、技术交流、藏药整体理论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国科学院党组的领导下、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指导 至此,西北高原所共有3个研究中心、4个野外台站、 下,凝聚着全体职工和研究生的辛勤与汗水,凝聚着 2个院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 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凝聚着广大海内外朋友的深 究中心和3个科研支撑机构。2013年在修购项目的资 情与厚意。借此,我谨代表所领导班子向为西北高原 助下,添置一批仪器设备,研究平台得到进一步完 所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在职职工和研究 善。 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研究所发展的各级领导、 抢抓机遇,合作交流务实拓展推进。西北高原 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 所2013年获准科研项目70项,其中,国家项目19 时光的年轮刻下奋斗的足迹,历史的巨手翻开 项,中科院项目17项,地方合作项目34项;2013年 梦想的新篇。2014年崭新的一页已经翻开,我们将 共派出因公出访交流人员7批7人次,来访项目11批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围绕研 23人,组织外国专家学术报告10场20个报告,签订 究所“一二三”规划和“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 国际合作协议1项。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 系,结合研究所的发展实际,围绕科学问题对重要研 国、瑞士、韩国、新西兰等国知名学术机构的科学家 究方向作进一步凝练,加强目标导向和前瞻思考,以 和研究人员合作,开展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全球变 改革创新的精神、以乘风破浪的勇气、以抓铁有痕的 化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系统分类学、流感病毒 劲头,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学、中药学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统筹布局,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结合研究 中科院西北高原所 所长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013 年报 一、历史沿革 所长致辞 一、研究所概况 ..................................................................................................01 二、科技概况 ......................................................................................................05 三、各学科组工作 ...............................................................................................07 区域可持续发展学科团组..............................................................................07 藏药现代化学科团组.....................................................................................12 高原生物适应进化机制与分子育种学科团组..................................................17 青藏高原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学科团组............................................................32 高寒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学科团组.....................................................49 四、研究平台建设 ...............................................................................................60 科学观测研究站 ...........................................................................................60 重点实验室 ..................................................................................................64 研究技术中心 ...............................................................................................70 支撑部门 ......................................................................................................73 五、国内与国际合作............................................................................................77 六、管理工作 ......................................................................................................78 七、人才队伍建设 ...............................................................................................81 八、党建纪检监察审计 .......................................................................................82 九、创新文化 ......................................................................................................87 十、附录 ............................................................................................................89 1、2013年西北高原所大事记 .......................................................................89 2、2013西北高原所期刊论文目录-SCI期刊论文.........................................101 2013西北高原所期刊论文目录-CSCD期刊论文 .....................................106 3、2013年西北高原所获奖专利、成果、标准、论著..................................110 4、2013年度荣誉奖项 ……………….......…………………………………………………114 5、2013年西北高原所夏季毕业生名单.........................…............................115 6、2013年西北高原所在站博士后、研究生名单 ........................................116 一、研究所概况 一、历史沿革 开发、高原动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工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自建所以来,立足青藏高 作。 原,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经过五十年的不 1985年以来,为适应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对研 懈努力,不断完善和壮大,已发展成为具有显著区域 究所的整体结构及学科方向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 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服务于社会进步与国民经 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创新成 济建设的科研工作及各类人员的培养,制定出适应改 果,为高原生物学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 革和发展需要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贡献。研究所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八十年代末期以来,在深化原有主体研究工作并 1、创业奠基(1962~1978) 大量引入新技术手段(特别是微观技术)的基础上, 1959年中国科学院青海分院成立。1961年组建 又陆续开展了青藏高原环境演变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 隶属于青海分院的生物研究所。1962年正式成立“中 系、高原生物与全球变化的关系、青海湖地区生态环 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简称“西高所), 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柴达木盆地可持续发展、 隶属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领导。1965~1966年,动 高寒草甸草地畜牧业优化模式及可持续发展、旱区生 物所、植物所、华北生物所的部分科技人员并入西高 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与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 所。1970年,西高所改由青海省科委领导,更名为 展紧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3、知识创新工程(1998~至今) 建所初期,以野生动植物区系及草场植被考察为 1998年开始,在中科院统一部署下,研究所进行 主,先后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动植物综合考察队,深 体制改革和学科认定工作。1998年10月6日,中科院通 入青海、西藏、川西等地进行综合考察,收集了极其 过了研究所定位认定试点方案;2002年3月8日,在凝 珍贵的第一手科研资料,在野外考察和定点研究的基 练科技目标、调整学科布局、完善创新机制基础上, 础上,撰写了《青藏高原药物图鉴》1、2、3册,《草 被正式批准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序列;2006年9月, 原毛虫及其防治》、《燕麦草的化学防除》、《青海 在全面完成二期创新工作任务书的各项指标并通过评 湖地区的鱼类区系和青海湖裸鲤的生物学》、《灭鼠 估后顺利进入创新三期。在知识创新试点阶段,瞄准 和鼠类生物学研究报告》第1、2集等专著和论文集,为 实施西部大开发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国家战略 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农牧业区划、草地植被和动、植物 需求和国际生物学发展前沿,重点开展高寒草地生态 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全国动、植物 学、高原生物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和和高原生态农业方 志和青海、西藏动、植物志的编著提供了大量资料。 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研究。 2、发展改革(1979~1997) 在全面完成创新三期各项指标并通过评估的基础 1979年,西高所重新回归中国科学院领导,恢 上,根据中科院要求,制定了我所“123”规划,一个 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名称,研究 定位“高原生物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发展青藏高 所规模及基础研究工作也得到迅速发展。七十年代中 原生态与环境、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高值生态农 期到八十年代,率先开展了以草地为重点的陆地生态 牧业学科领域,解决相关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满足 系统结构、功能与提高生物生产力途径的研究,加强 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成 了春小麦遗传育种、高产栽培及农田生态学、鼠害综 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原生物学研究机构”,深 合防治技术、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化学及药用植物资源 入凝练科技目标,并确定了二个重大突破“区域可持 —01—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013 年报 续发展——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技术”和“藏药现代化——重金属安全性评价技术”及三个重要培育方 三、组织机构: 向“高原生物适应进化机制与分子育种”、“青藏高原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高寒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 应”,并于2011年11月被中科院批准正式实施研究所“十二五”规划和 “创新2020”工程。 二、主要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藏药现代化与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高值生态农牧业。 主要学科方向: (1)高寒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2)高寒草地的健康与生物安全 (3)高原生物的适应与进化 (4)区域可持续发展 (5)藏药现代化 (6)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 (7)特色生物资源高值利用 (8)高原作物与牧草品种选育 (9)高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西高所1962-2013年职工总数变化情况 专业技术 人员 专业技术 人员 2013 195 专业技术 163 人员 —02— 三、组织机构: 所办公室 二、主要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 组织人事处 科技处 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 管理部门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三江源草地生态 财务处 系统观测研究站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高原生态学 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 重点实验室 研究中心 青海省作物分子 中国科学院 育种重点实验室 高原生态农业 平安生态农 业 研究中心 试验站 武威绿洲现代农业 研究机构 科学研究试验站 特色生物资源 青藏高原特色生物 研究中心 资源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湖州 中国科学院 高原生物资源产业化创新中心 高原生物适应与 进化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 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藏药 研究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藏药药理学和安全性评价 研究重点实验室 分析测试中心 青海省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 支撑系列 信息与学报 编辑部 青藏高原 生物标本馆 后勤中心 —03—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013 年报 四、人员情况 截止2013年12月底,在编职工195人,其中科研岗位131人(占67%),技术支撑岗位41人(占 22%),管理岗位20人(占10%),离岗安置人员3人(占1%)。 在现有科技人员中,院士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2人(百人计划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9 1.争取和承担科研项目 人,82人拥有博士学位,35人拥有硕士学位,45岁以下占65%。项目聘用人员9人,访问学者及客座人员 25人,在学研究生143人。 设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生态学、生物学专业博士点;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 和中药学专业硕士点。招聘博士后28人,出站21人;招收博士生209人,毕业140人;招收硕士生475人, 毕业343人。 41(人数),22% 15(人数),10% 3(人数),1% 科研人员 技术支撑人员 131(人数),67.2% 管理人员 工人 2.重大成果 西北高原所在编人员类别(2013年12月) 1(人数),1% 49(人数),37% 32(人数),24% 院士 正高级 副高级 49(人数),37% 中初级 38% 西北高原所科技人员情况(2013年12月) —04— 四、人员情况 二、科技概况 1.争取和承担科研项目 主要贡献:项目以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红景 2013年,共组织申报国家、青海省和企业项目 天、羌活、枸杞、白刺、黑果枸杞等为研究对象,突 94项,组织推荐各类项目建议60项;获准项目70 破中藏药材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天然色素提取、有机 项,获准经费5775万元;到位经费5916万元。 系列产品开发及药用植物野生驯化种植等关键技术, 形成了11种中藏药提取物生产技术集成,完成了2个天 然色素、5个有机食品开发,开展了6项地道药材规范 国家基金 11 408 院重点部署 1 100 化种植技术示范,实现了高原特色生物资源高效、高 星火计划子课题 1 65 院先导专项子课题(专题) 2 2086 值、持续利用。中藏药提取物在超临界提取、超声提 财政部修购专项 1 1735 西部之光 7 171 取、膜分离等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方面;白刺色素及 国家其它项目 1 10 院仪器功能开发 2 60 黑果枸杞色素水溶性天然色素制备技术,在膜分离耦 外专局 5 53 院国际合作 3 61 合大孔树脂分离技术方面;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在枸杞 青海省科技厅项目 21 584 院其他项目 2 38 生产技术、白刺原果汁生产技术、黑果枸杞干果质量 地方其他 7 133 企业委托 6 271 控制技术等方面;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及野生抚育, 70 5775 在湿生扁蕾、羌活种子处理技术等方面,均已达到国 2.重大成果 际先进水平。项目完成新产品、新工艺等28项,制定 (1)藏药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标准及成果应用38项,发表科技论文35篇,授权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国家发明专利10项,形成试验基地、中试线及示范点 青海省食品药品检验所、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西 13个。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藏自治区藏医学院、甘肃省藏医药研究院、阿坝藏 (3)青藏高原高寒嵩草草甸退化分异模式 族羌族自治州藏医院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 主要贡献:项目创新提出"藏药整体质量控制模 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式",构建了由20项先进技术组成的藏药整体质量控 主要贡献:该成果建立了青藏高原高寒嵩草草甸 制技术体系,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HgS类不溶性重 内外因耦合的退化分异模式,认为高寒草甸退化过程 金属化合物的原位评价,揭示了藏药复杂传统炮制 可分为"四个时期,三个阶段、两种动力";小嵩草群落 工艺机理与含重金属汞传统药物保持安全性的科学 地下/地上比特殊的生物学特性造成的草毡表层的极度 内涵。制定与提高国家级藏药标准102项,制定藏 发育,致使土壤-牧草间营养供求的失调和生理干旱, 药炮制规范264项,显著提高了藏医药行业的整体 是造成系统稳定性丧失的终极原因;提出了植物功能 技术水平和系统创新能力。近三年,8家藏药企业实 群绝对盖度、草毡表层厚度、土壤容重和根土体积比 现销售收入11.16亿元,新增利税2.59亿元。成果 等可作为表征高寒嵩草草甸退化状态的指示参数。草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毡表层厚度在2.8 ±0.49 cm时,草地生产-生态功能最 (2)高原特色生物资源高值开发关键技术示范 佳。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4)微孔草新品种“青微2号”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益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青海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 红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湖州上体生化科技有 —05—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013 年报 限公司 试验、科学论证了枸杞生态专用肥对枸杞产量、品质 主要贡献:该品种是项目组以甲基磺酸乙酯为 以及土壤养分具有良好的增加与改善作用,其经济收 化学诱变剂,处理西藏达孜县野生微孔草种子,从 益高于化肥对照组的45.7%。目前该专用肥已推广应 后代中选择变异优株,逐年多点筛选培育而成。该 用到青海、宁夏枸杞种植地区1500亩。该成果技术配 品种田间表现良好,生长整齐一致,分枝繁茂,茎 套性强,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成熟、可以实现规模 杆粗壮,抗落粒性好,在块根形状,叶色深浅方面 化生产。整体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明显与对照北微1号不同。多年多点区域试验、生产 (7)青稞百岁羹产品研究 试验结果其产量高于对照组北微1号,未发现明显的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 田间病虫害,可在我省海拔2600-3200米的高位山 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旱地地区推广种植。 于2012年经青海省第八届农作 主要贡献:以青稞为主要原料研究的"百岁羹"产 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品,由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资42万,由中国 (5)柴达木盆地枸杞活性成分多糖和色素提取 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对产品的配方、生产工 分离技术及中试生产工艺研究 艺、功效学、质量标准、稳定性进行研究,经过两年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该研究成果达到国内 主要贡献: 青藏高原独特的的地理气候,造 领先水平。 确定的技术指标:青稞幼苗黄酮提取物含 就了柴达木枸杞优良的品质,具有颗粒大、色红、 量大于6.0%;牦牛奶粉蛋白含量达到25.0%;百岁羹 肉厚、含糖量高、味甜的特点,是纯天然,无污染 蛋白不低于8.0%;百岁羹黄酮不低于0.04%;脂肪不 的高级补品。柴达木枸杞含有丰富的多糖、类胡萝 高于6.0%;β-葡聚糖不低于2.0%;水分≤5.0%;百岁 卜素、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烟酸、钙、 羹铅≤0.5mg/kg;砷≤0.5mg/kg;铜≤5.0mg/kg。 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其中,多糖和类 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胡萝卜素是枸杞中最重要活性成分。本成果主要采 3.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和获得专利的总体情况 用现代分析、提取和分离新技术,以柴达木枸杞为 2013年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4项(第一完成单位 研究对象,以其中多糖和红色素活性成分为指标, 12项);发表论文232篇,其中SCI(E)论文96篇, 进行了提取工艺、中试分离制备以及活性成分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