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翻身仗 2018 Viper Research Top Pick

分析师: Leon Zhao Toniee Liang Melissa Yang Steven Zhang Xinbo Tian

VIPER 负责人签字 2018 Aug 12 RESEARC H 1 Table of Contents

公司简介 3-6

行业简介 7-8

AMD vs. Intel 竞争分析 9-15

从零到一 16-25

重新出发 Vega GPU 26-32

旭日东升 CPU 33-41

财务分析 42-48

附录和免责申明 47-55

2 AMD 强烈推荐,2年目标价 $40

公司介绍:AMD 创立于1969年,是一家专注于微处理 器及相关技术设计的跨国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旧金 山湾区硅谷内的森尼韦尔市。AMD是除了英特尔以外最 大的X86* 微处理器设计商。主营业务是设计和销售 CPU,GPU。 综合评价 强烈推荐 2020年目标价 $40 投资逻辑: 2018-8-10收盘价 $19.06 交易代码 NASDAQ: AMD • AMD 基于Zen架构的Eypc,Ryzen系列产 市值(美元) 18.581B 品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能够从 NTM PE 40x Intel手上夺取一定市场份额。 TTM PE 66x 过去一年涨幅 56% • Intel多年垄断CPU市场创新能力下降,导 致40年来第一次被AMD 在制程方面超越。 AMD 过去一年股价表现 • GPU业务过去由于资金不足而放弃与 21 19.1 210 Nvidia竞争高端市场,但是AMD与Nvidia 19 17 160 12.76 在GPU上的技术差距并不是遥不可及。

15 Millions 13 110 AMD主营业务扭转后有足够资金全力研 11 发GPU,有望在7nm 制程GPU追上Nvidia 9 60 7 进入AI GPU市场。 5 10

• 估值相对便宜,市场没有充分认识到

2017-09-14 2017-10-14 2017-11-14 2017-12-14 2018-01-14 2018-02-14 2018-03-14 2018-04-14 2018-05-14 2018-06-14 2018-07-14 2017-08-14 AMD新产品的能力。 Volume Close Price

*:本分析文章设计大量专业词语,如有疑惑请参考文章最后的附录1. 3 AMD 产品线介绍

• AMD公司的主要业务是 设计、销售GPU和CPU, 新产品线毛利大于45%, 预计目前新 产品线销售占总销售额60%左右* 所有的生产步骤都是利 用Global Foundries 和台 新CPU 架构 积电(TSMC)代工生产。 旧产品线毛利约在30%左右, 目前占总收入40%上下* 而Intel则是设计销售生 产垂直一体化。

新 系 “Bulldozer” • 2017年AMD全新产品线 GPU 架构系列 列产品 彻底颠覆了过去在各方 基于Zen架构 的FX CPU 面完全超过就产品线。 设计的新CPU 更高性能、更高单价和 利润率。随着产品混乱 的改善,AMD公司总体 毛利将不断上升。管理 改造过的Ryzen芯 R300, 片通过Infinite R400系列GPU 层长期毛利guidance为 fiber连接成为Epyc 41-45%

*:产品销量占比通过预测各产品线毛利率,然后结合每季度的毛利变化推算而出。 4 AMD 历史,每一个架构的推出都对未来2-3年股价有重大影响

2006年Q1,AMD 2014年10月,任命Lisa 2003年,与Sun Su为公司总裁和CEO。 年 月,首款多任 服务器市场份额涨至 2001 6 Microsystems 公司结成 2015年6月推出首款将 务处理平台 20%以上。 MP 战略联盟,并收购美国 高带宽显存(HBM) 和 处理器发布 2006年7月24日,54亿 国家半导体公司x86业 美元收购ATI。 芯片堆叠技术集于一体 务。 的显卡R9 Fury X 2003年,与IBM 签署 2004年,发布全球首款 2008年将生产部门分拆, GPU。 制造技术联合开发协 x86双核处理器。 Advanced Technology 2016年4月,与 议。Opteron处理器和 2005年,推出1 -8P Investment联合兴建 THATIC在中国成立合 Athlon 64位处理器问 x86服务器和工作站高 Global Foundries。 资公司,进行高性能处 世。 性能处理器。并于5月 理器和 相关技术国 推出首款桌面级双核处 SoC 2011年10月,AMD 内授权,使AMD股价 50 理器Athlon 64 X2。 发布令人失望的 单日跳涨53%。 同年,对Intel提出“具 1996年3月27日推出 年 月,推出基于 45 有划时代意义”的反垄 Bulldozer架构的FX 2016 6 AMD-K5处理器:首款 最新 工艺 断诉讼。 和Opteron处理器 14nm FinFET 40 独立设计的与插槽兼容 的北极星(Polaris)架构 的x86微处理器。 GPU。 35 30 25 20 15 10 5 0

Founder Lisa Hector Ruiz Dirk Meyer Jerry Sanders 2014 OCT- 2002-2008 July 2008 July - 2011 AUG - 1968-2002 2011 Aug 2014Oct NOW

5 CEO DR. Lisa Su 临危受命拯救AMD

“我们没有退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 Lisa Su

Dr.Lisa Su(苏姿丰)69年台湾人,3岁移民美国,MIT本科 , 23岁完成MIT 电气工程PHD学位,随 后开始如下工作经历: 94-99 : 德州仪器和IBM 做R&D 2000-07:IBM Products division 07-11: Freescale Semicondutor CTO 12-14: 进入AMD 14-now: AMD CEO

• 2017 年被财富杂志入选为世界最伟大 50 位领导人的名 2014年Lisa Su临危受命拯救AMD,技术产品部出生运营重 单 • 2017 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为顶级半导体公司首席 点全力关注产品的研发。在AMD即将破产的边缘成功研发 执行官 出了ZEN架构的新产品线 • HPCWire 评选为 2017 年度人物 上仍之后的重大决策: • 2016 年荣获亚美商业发展中心颁发“巅峰奖” • 全面专注产品开发,研发出了ZEN架构的Ryzen,Eypc • 2016 年被国家多元化委员会评选为技术领域前 50 强女 性之一 对Intel形成了重大威胁。 • 2015 年度 SFGate 颁发“年度远见奖” • 与中科院旗下天津海光合作,授权海光X86 服务器CPU • 2014 年度荣获 EETimes 和 EDN 颁发的杰出执行官荣誉 IP进入中国超级计算机市场。 • 2003 年荣获 YWCA 颁发“优秀业绩奖” • • 2002 年获选麻省理工学院《Technology Review》100 位 帮助AMD扭亏为盈,同时所有产品线都按时发布,甚 杰出青年创新者 至提早发布。

6 PC 行业总量早已饱和成下降趋势,市场份额上升需要更优秀CPU

全球PC出货量(Mln units)

400

350

300

250 201 209 201 180.9 174.28 200 163.1 156.8 161.6 160.9 150

100 157 155 148 134.4 133.85 50 113.6 103.3 97.8 95.4

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E

Desktop Laptops

• 自从Intel 推出了酷睿处理器之后,就一直领先AMD,直到去年AMD的Zen架构之后AMD市场 份额才止跌回升。 • 整体PC市场已经饱和,世界上只有AMD 和Intel能够生产X86 PC Cpu,在这个饱和的市场下任 何一方的出货量增长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减少。 • 半导体CPU 行业技术革新很快,综合性能更高的芯片将快速取代旧一代的芯片。 • 左图是目前的CPU市占率,但是其统计的是所有在在Pressmark 做过跑分测试的电脑。是累计市 占率,因此并不能反映最近的市占率,有一定的延时性。

Source:Pressmark, statista, Viper Research 7 企业服务器CPU随着云计算,AI的发展总需求进一步提升。

• Intel Data Center收入

在云计算的大力发展下,服务器CPU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服务器CPU和普通CPU不同,首先是 市场还在不断增长(预计未来五年CAGR10%-15% )。其次是ASP 和Margin都很高,Intel 高端Xeon 处理器ASP高于一万美元,Intel 这一块业务的Operation Margin也比普通民用CPU高出30%。 AMD自Opteron之后再也没有能和Intel Xeon相竞争的企业级CPU,因此目前Intel 控制着市场99% 的x86 服务器CPU。 17年6月 AMD 发布的Epyc 成功挑战了Intel 的绝对垄断地位,但是由于AMD 缺席服务器CPU多年。云计算企业在大量采购EPYC CPU之前需要大量时间做测试、优化以确定 EPYC的实际表现。

Source:Mercury Research, Intel 年报 8 AMD Intel

AMD VS. Intel

9 Amd在两巨头夹缝中生存

英伟达有最多的GPU专利 Intel 有最高的研发经费 英特尔也有最多的研发人员 13098 100000 14000 35.00% 89349 90000 12000 30.00% 80000 10000 25.00% 70000 8000 20.00% 60000 6000 15.00% 50000 43535

4000 2724 10.00% 40000 1797 2000 1331 1160 5.00% 30000 20000 0 0.00% 8191 6566 8000 Intel Nvdia Nvdia TSMC AMD 10000 (2017) (2015) 0 Intel Nvdia Nvdia TSMC AMD R&D Expense R&D As % of Revenue (2017) (2015) • 游戏GPU业务,AMD 无法和Nvdia最高端竞争,过去经费竞争张时期直接放弃最高端GPU市场。Nvidia在最 高端显卡方面还会有较大的技术优势,AMD目前还很难挑战其Nvidia的市场地位。 • GPU AI业务, 的Cuda系统构成竞争壁垒。目前的Amd毫无机会,但是CUDA的护城河并没有X86那么 深,未来Amd财务改善后还是有机会与Nvida在AI方面竞争。 • CPU业务,Ryzen 借助更强的多核能力与Intel竞争,但是单核能力依旧不如Intel。Intel可以通过架构的重新设 计,在1-2年内也推出Intel多核构架Cpu和Amd竞争。长期来看,AMD暂无法与Intel竞争最高端服务器市场, 但是中低端服务器以及民用PC市场有一定的空间。 • Intel 十倍于AMD的研发费用、研发人员是Intel最强的竞争力,即便短期AMD在制程、架构上超越了Intel。 但是Intel的研发实力也有能力在未来追上。短期来看未来1-2年是AMD的芯片技术优势更大,但是长期来看 5-10年后AMD的产品并不能一定能够长时间领先Intel。

Source:Intel Nvidia TSMC AMD 年报, Viper Research 整理 10 过去Intel 缺乏竞争对手,桌面级架构提升能力很少

Intel 2-7代CPU 同频能力对比*(锁屏) 从2009年的Core i7-870到2016 年的Core i7-7700K在同频下性 能差距也只有36%。用了7年时 间但是性能提升十分有限,被 各类DIY用户,高端游戏玩家 所“厌恶”。 去过10年Intel CPU能力的提升 主要体现在制程方面的提升。 架构方面一直都是沿用10年前 的Core架构,仅在06年的Core 基础上不断改进。现在Core基 础已经不再适应多核CPU的设 计。Intel即便被AMD打醒后也 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开发出 7nm的新架构与Amd竞争。

Intel 2-7代基准性能测试(非锁频)

Source:Exper View, Viper Research 整理 *:同频能力对比能相对削弱制程提升带来的CPU性能进步,利用同 11 频能力我们能看出有多少性能的提升是来源于架构设计的优化。 AMD Zen架构大幅提升CPU整体性能,打得Intel措手不及

自2012年“推土机” BullDozer架构之后,AMD在CPU芯片设计方面全面落后Intel。Lisa Su担任CEO 之后,对AMD的研发方向、CPU设计思路重新出发。经历近3年时间的研发,AMD终于开发出 了改变CPU格局的Zen架构。不仅仅在单核性能上有大幅提升,同时Zen架构还能很容易向多核 CPU拓展。Lisa Su表示在研发14-16年Zen架构的过程中,已经确立好了18-20年的产品路线,并 将在7nm时代发挥出Zen架构的全部优势来与Intel竞争。

Source:AMD PPT, Viper Research 整理 12 关键增长点3 :英特尔芯片制程大幅延缓,给与AMD在制程反超机会

Intel 两次延迟推出10nm芯片制程让AMD自成立以来,第一次有了制程反超Intel的机会。纵观过去10年的CPU 发展历程,AMD在制程方面一直落后于Intel。然而最近3年,Intel本应该于2016年推出的10nm制程被延误到了 2019年下半年。而AMD借助台积电和GF的7nm制程,今年年底即将大规模投产新一代CPU。英特尔的所有芯 片都是英特尔自己生产,这导致今年年底AMD就将在 CPU,GPU,APU,企业CPU等多方面制程领先Intel。制程领 先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远大于架构带来的优势。同级别CPU AMD 的7nm制程(等同于intel 10nm)在综合性 能上要比Intel现有制程强20%以上*,耗电下降40-50%*。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AMD 基于台积电和GF的7nm Zen2系列CPU将全方面多产品线碾压 Intel基于14nm的第九代酷睿,给予AMD领先Intel一年的时间大量抢夺 Intel市场份额。

Source:Intel, Viper Research 整理 *:现在并无详细的制程性能对比,我们利 13 用Intel给的10nm制程性能数据来进行的推测。 短期Intel最强底牌-供应链控制

Intel 利用补贴让 OEM不生产、 OEM Retailer 设计AMD电 脑

利用补贴让经销商不展出AMD电脑

Intel 垄断市场多年,与各大OEM、经销商的关系非常强。因此每次Intel推出新一 代芯片后,各大OEM厂商都能很快生产出相应款式笔记本。 过去Intel曾发生过通过不正当竞争的方法,利用单独给OEM、经销商补贴来封锁 AMD笔记本出现在货架上。虽然Intel后来在欧洲、日本都因反垄断法而受到了 15.8亿美元的罚款。但是Intel当年的所作所为确实在短期抑制了AMD市占率的提 升。即便AMD有更好的芯片,但是OEM不生产设计相应笔记本;经销商不把 AMD的笔记本放在合适的位置,甚至直接不上架。这样的“违法”行为都能在短期 压制AMD抢占Intel的市场。

14 Intel 管理层被大量其他业务分散注意力。

• 自Intel Tic-Tok战略在2011年彻底击败AMD的“推土机”系列CPU之后, Intel的发展重点逐渐从关注CPU上转移到AI、汽车无人驾驶、5G网络、 物联网产品等方面。Tick-Toke的更新速度也不短变慢。10nm制程连 续两年年延缓可以说真是因为Intel垄断市场没有竞争之后结果。 • Intel 自2013年起不断开展新业务线,手机基带、5G网络、无人机、 Iot、收购MobileEYE,宣布成立GPU业务部。但是新增业务部太广而 杂,没有一个条线路有明显成效。特别是16年初以150亿美元(35倍 PS)收购的MobileEYE更是在ADAS系统上被Nvidia不断阻击。特斯 拉与2016年底采取Nvidia的Driver PX系统替代了MBLY。目前Nvidia 在无人驾驶方面的发力越来越强,Nvidia的汽车芯片的算力和综合性 能已经大幅超过MobileEYE. • Intel CEO Brian Krzanich在18年初因为办公室偷情而辞职,我们认为 这仅是次要原因。核心原因是Intel的过去多年中分散精力做的各种拓 展业务实际成果不高,而核心CPU业务出现了来自AMD的重大威胁, 董事会因此才需要更换CEO。

15 从0到1的EYPC

16 关键增长点:企业服务器CPU EPYC

Most of the time service CPU run out of Intel Intel Intel Xeon AMD Xeon Xeon RAM instead of CPU computing porwer. Platinum Platinum Gold 6148 EPYC 7601 8180 8160 Release Date Early Q3, 2017 Late Q2, 2017* Microarchitecture Skylake-SP with AVX-512 Process Node Intel 14nm (14+) GloFo 14nm Cores / Threads 28 / 56 24 / 48 20 / 40 32 / 64 Base Frequency 2.5 GHz 2.1 GHz 2.4 GHz 2.2 GHz Turbo 3.8 GHz 3.7 GHz 3.7 GHz 3.2 GHz L2 Cache 28 MB 24 MB 20 MB 16 MB L3 Cache 38.5 MB 33.0 MB 27.5 MB 64 MB TDP 205 W 150 W 150 W 180 W PCIe Lanes 48 (Technically 64 w/ Omni-Path Versions) 128 DRAM 6-channel DDR4 8ch DDR4 Max Memory 768 GB 2048 GB Price $10,009 $4,702 $3,072 $4,200 • AMD Epyc虽然在单核性能、L2内存带宽,以及芯片延迟上要弱于 Intel 的Xeon 处理器。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说,CPU的单核性能并不 是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 麦肯锡 :“全球的服务器的CPU 利用率只 有 6% 到 12%,阿里巴巴在线服务整体日均利用率也在 10% 左右”) • AMD在 核心数量,线程数量,PCIe 连接、可扩张内存条数量和总量 都大幅超过同等价位或者高于其价位的Xeon处理器。而更多的核心数 量、PCIe链接、内存扩张数量在许多服务器应用方面的重要性要更高 于单核运算速度。

Source:AMD, Serve The Home, Viper Research 整理 17 Intel 服务器 专门为服务器设计的芯片,最高端市场Eypc依旧没有机会

EYPC开盖照,有四个小芯片, 而不像Xeon是一个大芯片。

在高端的4插槽市场,以及高端的2插槽或者是需要大量CPU计算能力 的业务上Eypc与Intel还是有差距。经历了多年低谷的AMD,其实并没 有足够的资金在研发Zen架构的CPU同时再同时研究一个企业级CPU。 最终AMD使用了一个取巧的方案,通过AMD研发的infinite fiber的连接, 把4个“改造过的”Ryzen 芯片拼在一起才有了今天的EYPC芯片。由于在 系统结构上的设计还是不敌intel 为服务器专门设计的Xeon芯片,单核 新能,内存速度上与高端Xeon还是有较大差距。

Source:AMD, Intel, Viper Research 整理 18 4000以下的服务器CPU,AMD性价比非常高

除了Epyc CPU相对性能很强,Epyc的定价较低。使得Eypc的相对性价比更高,无论 是从 $ per 算力(Base Clock* Cores count)还是从跑分软件的相对评分来说。Eypc 处理器的性价比在$4000 刀以下的市场要大幅超过 Intel 的Xeon 处理器。这也是 Epyc的主要定位和夺取Intel市场份额的切入点。

Source:AMD, Serve The Home, Viper Research 整理 19 EPYC将成为Xeon1、2插槽服务器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由于Epyc芯片在核心数、内存支持量、Pcie lan支持数量上 远超同价格区间的intel 处理器。Eypc的主要定位是利用1 插槽的Eypc服务器 芯片取代2插槽的Xeon服务器。综合跑 分上来说即便是只有一块CPU的Eypc服务器在综合性能上 也完全不输两块Xeon CPU 的服务器。更不提总价格上一 块Epyc CPU还要比2块Xeon CPU的更低。未来Epyc主要抢 夺的服务器市场份额就是来源于1、2插槽的服务器系统。

Source:AMD, Viper Research 整理 20 单插槽Eypc渠道双插槽Xeon案例分析:1x Epyc7401P VS 2x Xeon Silver 4114

Epyc 2个Xeon Xeon 4114 从总体费用分析上还是EPYC更实惠,虽然单 7401P 4114 个Eypc 7401 要比单 个Xeon silver 4114 CPU

Cores / Threads 24/48 10/ 20 20/40 单价更高。但是如果选择双路Xeon 4114以 Base Frequency 2 2.2 2 达到和Epyc相同等级的核心数量,则在CPU Turbo 3 3 3 和主板购买上要比Epyc更贵超过。最终3年 TDP 155W 85w 170W PCIe Lanes 128 48 96 使用下来Xeon的最终价格要比Epyc高10%。 DRAM 8ch DDR4 6cH DDR4 12ch DDR4 在同等条件下Eypc芯片在中、低端服务器比 Max Memory 2048GB 768 1536 Xeon有更强的竞争力。 Price 1850 699 1398

Source:Serve The Home, Viper Research 整理 21 AMD的最大挑战:Intel 近20年积累的生态体系

我们前文已提到目前Epyc在硬件方面的表现很优秀,性能高,核心多,PCIe连接数量更多。但 是目前Eypc最大的挑战是软件,历史表现、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由于AMD 多年缺席服务器 CPU,过去的Opteron自2013年以后再也没跟新。绝大部分的软件都是以Xeon来优化的,Eypc 还缺少软件优化。同时OEM合作的服务器SKU数量也远少于Xeon。回到2003年4月,AMD联合 IBM推出具有竞争力的Opteron系列处理器之后,还是用了3年时间才抢到20%的服务器市场份 额。缺少生态环境是限制Eypc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我们认为主流软件商会逐渐将软件优化 到Eypc系统,Eypc的生态环境会逐步优化,只是这个过程需要1-2年时间。管理层预计今年年 底服务器CPU能达到5%左右的市场份额,2019年将是AMD Eypc大力抢占Intel 服务器市场的时 机。

Source:Mercury Research, Intel 22 “超级7”中已有5家准备采用Eypc,预计19年市占率能达15%

现在百度、腾讯、微软已经在采用AMD Eypc芯片。最近的CC 中管理层表示已有“云计算超级7”中 有5家已经主动接触Eypc并有大量采购意愿。 截止到今年6月,Amd Eypc已经发布了近一年。但是其市场份额并没有实质性增长,目前的X86服 务器行业市占率AMD 仅从0%上升到1.5%左右。自主要原因在于对于服务器购买者而言,除了CPU 价格的高低,性价比的高低是考虑影响因素。CPU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否才是Eypc能否获得市场 份额的主要因素。由于AMD 长期缺席服务器市场,消费者不知道Eypc的真实稳定性。因此Epyc发 布的这一年时间主要是被各大云计算公司、OEM、ODM用来做各类测试,这也是市占率上升慢的 主要原因。虽然这第一代Epyc市场消化时间略长,但是年底的7nm 第二代Eypc由于有了第一代的 铺垫,市场接受速度将会大幅提升,这也是我们认为2019年Eypc能拿下15%左右市场份额的主要 原因。

Source:Mercury Research, AMD 23 利用海光的合作进入中国政府市场

“Q2 2017 operating income for EESC also included a licensing gain of $25 million.”

自天河二号的成功研发后,美国视中国的超级计算机为一大威胁,并于2015年禁运Intel Xeon芯片给中国的国家超级计算机 研发。这对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问题,因为国产芯片没有X86命令符构架无法使用大多数X86软件,同时 中国半导体研发能力非常弱,动态落后美国3代以上制程技术。对比最近一代的美国超级计算机,中国已经大幅落后。 2016年AMD与中科院旗下的天津海光签订合作条款,授权海光生产AMD 的EPYC 服务器CPU,当时首先获得了3亿美元的一次 性付款同时未来所有海光生产的Epyc 芯片还要给AMD叫IP费用。 今年5月海光投入生产后,已经对AMD Bottom line有了贡献, EESC Q2获得了25Mln的收入 。未来“国产”的服务器CPU将大量生 产应用于中国的超计算机以及其他中国政府、科研的方面,这一市场目前只有AMD有这个机会。

Source:Mercury Research, Intel 24 AMD EYPC 业务估值可达200亿美元(按长期20%市占率)

$ in Mln Intel 2017 Data center 17439 Revenue(DGC Only) Eypc Market Share 20% 3488 Eypc ASP discount -25% -872 Eypc Revenue 2616 Eypc COGS -35% -916 Eypc Gross Profit 1700 Eypc opration expense -35% -916 EYPC EBIT 785 Interest Expense -55 Tax expense -25% -182 Net income 547 PE Muiltiple 35x EYPC Market Cap 19156 • 由于Intel 10nm制程的短缺,我们认为下一代Xeon 很难再芯片能力上完全优于第二代 Epyc。 反而Epyc有机会利用2018下半年即将发布基于的Epyc2来进一步夺取Intel的服务 器市场份额。 •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Amd Eypc业务有望在2020年服务器市占率上升到20%,并为AMD 贡献6亿美元的净收入,给予35倍PE估值后。仅Eypc业务就能让AMD市值增加191亿 美元。

Source:Mercury Research, Viper Research 整理 25 重新出发的GPU 业务

26 AMD GPU策略:过去集中资源研发Zen,然后在发展Vega

市场份额相对稳定

Ryzen发布后,有资源开始研 发相应GPU。高端显卡Vega开 始抢回市场份额

GTX 900时代AMD缺乏资金研发高 端GPU,因此失去中高端市场份额

纵观过去16年AMD(ATI)和Nvdia在独立显卡方面的竞争,虽然Nvdia一直有优势,但是AMD的产品也很有竞争 力。直到AMD主营业务CPU出现重大危机,整个集团的收入大幅缩水,亏损严重。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AMD 放弃了与Nvidia GTX980一代高端GPU的研发,当时直接没有相应产品与Nvdia在高端市场相竞争。但是短期失 去市场份额并不意味AMD没有长期的技术储备,无法与Nvdia竞争。最近我们看到新一代Vega GPU不仅在核 显上完全压过Intel,同时高端的Vega芯片也是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在逐步拿回过去属于AMD的市场份额。 即便Nvdia很快将发售GTX2080 系列对Amd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现在的AMD资金压力已经大大改善。AMD也 将通过发行7nm的Vega芯片与之竞争,我们预计AMD与Nvdia之间的市场份额差距将逐渐缩小。

Source:Mercury Research, Viper Research 整理 27 大型ODM采用AMD的 GPU

15英寸 Macbook Pro iMac PS4, Xbox均采用AMD 为 主机特制APU

苹果最高端15存 Macbook Pro 采用 高端iMac 配备 Radeon 555x/Radeon560 Vega56/ Vega 64 GPU 系列GPU

28 CUDA已经确定为AI研究的基础,AMD主要差距在软件层面

X86指令符,CPU C++语言库,充分 C++开发语言,绝大部 Tensorflow, Machine Learning 具 调用各软件、硬 调用GPU算力。同 件。目前99%的 分程序员都会使用。 Pytorch, Caffe等 体产品。无人驾驶汽 PC都是基于X86, 时较低的学习成本。 Framework 开发 车、AI、Alpha Go等 ML method 手机等移动设备 AMD 缺少的环节 基于Arm。

• Nvidia除了在高端显卡的硬件方面要比Amd更强,但是Nvidia在AI方面构成最主要的护城河是Nvdia的CUDA语言库。借助基于C++ 的CUDA语言库,开发者以较低的学习成本就能直接调用GPU的平行计算能力。再在CUDA的基础上开发AI程序,深度学习模型等。 • CUDA语言库不支持AMD的GPU,因此AMD的GPU在深度学习方面只有两个方法,但都存在大量问题: - 利用Open CL语言库来编写,但是Open CL各方面性能、稳定性、速度要比CUDA差很多,同时还有很多的软件bug。目前 只有非常少的研究团队用Open CL。 - 利用HIP编译Nvdia 的CUDA代码,在用在AMD自身的GPU上。但是这一“抄作业”的过程依旧存在大量稳定性、GPU利用率 不够高的问题。 • AMD软件层面与Nvidia有差距,但是开发一个AMD的“CUDA”语言库难度系数并不是遥不可及。同比当年Intel 虽然在X86指令符方面技术碾压AMD,但最后还是AMD优先开发出了X86-64的指令符反超Intel。其次Nvidia开 发出CUDA语言时,Nvidia的R&D支出并没有大幅超过AMD。AMD有足够资金支持后有望开发出自身的“CUDA 语言库”。

29 AMD AI GPU布局

产品名 AMD MI25 NVIDIA Tesla Volta P100 NVIDIA Tesla Volta V100 16GB Pcie 16GB SXM2 16GB FP16/half Precision 24.5 TFLOPS 18.7TFLOPS 30 TFLOPS Performance FP32/Single Precision 12.3 TFLOPS 9.3TFLOPS 15.7 TFLOPS Performance FP64/Double 768 GFLOPS = 0.768TFLOPS 4.7 TFLOPS 7.8 TFLOPS Precision Performance 单价 $7500 $7300 $11000

• AMD虽然比不过最高端的 Tesla V100 GPU, 但是比V100 弱一个等级的P100则是AMD的主要竞 争产品。一般Python的主流Deep Learning使用的是FP32。从单硬件算力来看AMD与Nvidia差距 并不大。同级别比较中甚至还超过Nvidia。 • AMD GPU是不可能直接运行编译好的CUDA程序的,后者仍然是NVIDIA的私有技术,但是有 了HIP这种代码级别的转换,开发者可以轻松挖掘AMD GPU潜力了。虽然转换的效率总是不如 原生的,但至少比没有强得多。 • 目前百度与阿里巴巴都和AMD签订合同支持AMD GPU加速器,而中国最大的云计 算公司-阿里巴巴已推出了其人工智能平台。

30 7nm Vega GPU,让AMD 重回高端AI、游戏GPU市场

前两代AMD GPU几乎完全错过了AI的崛起,其主要问题就是当年AMD没有足够的经 费来研发。自Ryzen的成功后,AMD有了足够的资源来追赶与Nvidia的差距。 最近公司将本应2019年才上市的7nm提前到今年下半年发布,根据目前的谍照和公 司发布的消息。7nm的Vega 主打方向就是AI 深度学习,配备了32GB 的HBM2内存以 及超过20.9 TF的运算速度。其硬件配置已经超过目前Nvidia的主打AI学习GPU Tesla V100 (16GB HBM2 内存,15.7TF运算速度)。 虽然这样和Nvidia的比较存在一定的代差,年末Nvidia的下一代7nm GPU问世后差距 会缩小,大概率反超AMD。但是新一代Vega 将大幅缩小与Nvidia的差距,AMD挑战 Intel 服务器市场的故事有望在 AI 计算方面重演。AMD硬件方面与Nvidia的差距并不 是难以匹敌,虽然Nvidia更优秀,但AMD也不是完全没机会。

Source:AMD, Viper Research 整理 31 GPU业务估值

$ in Mln Nvdia 2015 Revenue 5010 Nvidia 2015 GPU Market share 80% 6262.5 AMD Market share 30% AMD GPU Revenue 1879 GPU COGS -55% -1033 AMD Gross profit 845 Operation expense -35% -658 EBIT 188 TAX -25% -47 Net income 141 Nvdia 2015 PE 30x AMD GPU segment Marke Value 4227

• 我们认为Nvidia的CUDA所构成的壁垒并没有不是遥不可及。过去AMD在GPU业务大幅落后的 主要原因是,公司研发资金有限只能集中资源完成CPU的研发。待财务条件回复后AMD还是有 机会开发出属于AMD的CUDA系统,并与Nvidia相竞争。 • 我们按照2015年Nvidia还未因AI大涨之前的市场估值倍数、收入来给AMD估值。我们预计AMD 在7nmVega时代可以保持30%的游戏GPU市场份额,主要客户是中低端游戏玩家。 • 此估值模型还未考虑AMD挑战Nvidia 深度学习GPU方面的业务。一旦AMD开发出AMD的 “CUDA”语言库,有很大机会抢走一部分AI GPU的市场份额。AI GPU市场和CPU 服务器市场一 样也是2B 端高利润率业务(Nvidia Data Center 毛利在80%左右),这也将大幅影响AMD的估 值,抢走10%的AI GPU业务就有望提升AMD100亿美元以上的估值水平。

Source:Nvidia, Viper Research 整理 32 旭日东升 Ryzen

33 Zen架构让AMD 从完全无法与Intel竞争到与Intel 平起平坐

市占率提升回 并 AMD 45%-50%, AMD市占率有望大幅超过Intel, 于 月超过 达 7 Intel 市占率达到60%-70%。且领先 AMD DIY市占率超过Intel, 时间长达近一年。 最高达到AMD市占率达53%

Ryzen 2 Ryzen 3* (2018 Q2) (7nm) 2019 Spring th ≈ Intel 7 ≈ generation Ryzen 1 (2017 Intel 8th Intel 9th Intel 10th (2017 Jan) < Q2) < generation < generation < Kaby Lake generation (10 (2017 Oct) (14nm) nm 2019 Fall Coffee Lake (2018 Q4) or later) AMD 市占率下降到40% CPU综合性能 AMD通过多年积累研发的Zen架构,在多核能力上远超同级别Intel的Skylake 架构。短期AMD在 架构上的优势能继续持续1-2年以上。如果Intel架构更新研发速度缓慢,Zen带来的优势可能会 持续更长时间。过去40年以来,AMD一直都无法在制程方面和Intel竞争,只能通过比Intel更优 秀的架构与Intel竞争。未来一到两年AMD在历史上第一次会在制程方面超过Intel。2019年即将 推出的第三代Ryzen和第二代Eypc芯片将在多核、单核、功耗、性价比等各方面完全碾压同级别 Intel芯片,预计届时AMD市占率将大幅提升。

34 高端Threadripper2 vs 第八代Core i9

最高端Threadripper2 比第八代i9多一倍的核 心、线程数量。价格还要更便宜。

Threadri Threadri Threadri Threadri Intel Core Intel Core Intel Core pper pper pper pper i9-7980XE i9-7960X i9-7920X 2990WX 2970WX 2950X 2920X Cores / Threads 32 / 64 24 / 48 18 / 36 16 / 32 16 / 32 12 /24 12 /24 Base / Boost 3.0 / 4.2 3.0 / 4.2 2.6 / 4.4 3.5 / 4.4 2.8 / 4.4 3.5 / 4.3 2.9 / 4.4 Frequency (GHz) L3 Cache (MB) 64 64 24.75 64 22 64 16.5 64 (Four 64 (Four 64 (Four 64 (Four PCIe Gen 3.0 Lanes to to 44 to 44 to 44 Chipset) Chipset) Chipset) Chipset) MSRP $1,799 $1,299 $1,999 $899 $1,699 $649 $1,199 Price Per Core ~$56 ~$54 ~$111 ~$56 ~$106 ~$54 ~$100 Aug. Aug. 31, Availability 13th, Oct-18 Now Now Oct-18 Now 2018 2018 • AMD 通过Zen架构拓展的多核能力已经全面超过Intel,民用最高端CPU Threadripper2 在综合性能上已经全面超过Intel i9。因为Intel 第九代芯片架构只是Core架构的改进版 本,在基础设计上多核能力依旧难以匹敌Amd,预计新一代i9总核心数不会比AMD 更高。整个Intel最高核心数的CPU也就只有价格超过1万美元的Xeon Platinum 8180系 列做到了28核。因此即便年底Intel推出第九代 Core i9处理器也难以超越现在AMD 刚 发售的32核 Threadripper2。

Source: Serve The Home, Viper Research 整理 35 DIY市场份额是CPU市占率的先导数据

2017 Global PC shipments DIY desktop CUP shipments 100% 90% 65.2 80% 70% 60% 50% 40% 30% 44% 52% 53% 52% 53% 46% 49% 45% 161.6 32.6 20% 34% 38% 43% 42%39% 39% 40% 10% 28%

0% 0% 0%

2017-01-01 2017-02-01 2017-03-01 2017-04-01 2017-05-01 2017-06-01 2017-07-01 2017-08-01 2017-09-01 2017-10-01 2017-11-01 2017-12-01 2018-01-01 2018-02-01 2018-03-01 2018-04-01 2018-05-01 2018-06-01 OEM Desktop DIY Desktop Laptops AMD Market share % Intel Market share %

DIY市场的消费者都是重度游戏、或者高性能需求消费者。他们对CPU的性能、性 价比最为敏感,也知道市面上哪款CPU的性能、性价比最高。我们认为DIY市场的 销售数据是总体CPU市场的先导数据。 AMD推出Ryzen系列之后,大量的DIY 玩家都 选择购买AMD的CPU,目前在DIY市场AMD已经和Intel 55分成。随着OEM逐渐采用 AMD的CPU销售,AMD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从现在的20%不断向上提升,高看50%。

36 笔记本APU才是AMD真正大规模抢Intel市场份额的利器

2017世界PC出货量,笔记本占比最大

OEM Desktop DIY Desktop Laptops

PC市场主要出货量是OEM的笔记本,AMD的Ryzen APU是市场上性价比最高的APU,APU将是 帮助AMD夺取CPU市场份额的主要力量。AMD于17年12月推出了两款主力APU,Ryzen 5 2500U 和 Ryzen 7 2700U, 与Intel的i5- 8250U, i7-8550U 进行竞争。在综合性能上,AMD要超 过Intel同类型产品。虽然单核性能略逊intel(约5-10%),但是多核性能略强于Intel。令AMD遥 遥领先Intel的则是AMD APU上附带的Radeon Vega核显。AMD的Vega 8,10核显在性能上比同级 别I5/I7的性能要强1.5x-2x。这使得入门级笔记本,或者超薄型笔记本领域AMD有了绝对的优 势。Intel需要配一个独立显卡才能与AMD的核显在同一水平线上。大部分OEM需要1-2个季度 才能设计生产出合适的笔记本,进入2018 2H,更多的AMD笔记本产品有望为AMD抢来大量市 场份额。

Source: Serve The Home, Viper Research 整理 37 Intel 还未开始见到明显市场丢失的原因是AMD笔记本SKU太少

AMD 新一代的移动APU虽然在性价比上要比同等级Intel CPU更好,但是短期AMD的 一个明显劣势是SKU总量太少。截止到8月1号,市场上新一代的AMD笔记本SKU数量 不超过15款,这和Intel方面上百款笔记本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下半年更多的OEM厂家推出AMD Ryzen芯片,超过40多款不同等级笔记本的推 出2018下半年将是AMD抢夺Intel 笔记本市场的主要时间段。

Source:AMD, Viper Research 整理 38 AMD笔记本销量已经证明 AMD APU的竞争力

我们收集了市场上为AMD笔记本销量,发现在轻薄本和中低端笔记本销量中AMD CPU的笔记本销量远超同 级别Intel的笔记本。如最近华为的荣耀Magicbook,3999 Ryzen 5版本的销量大幅超过同等级i5 CPU外加 Nvidia独显Mx150的 i5版本。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Ryzen 5 2500U 的核显性能满足大部分不以玩游戏 为主的消费者需求,以低于同等级i5 1000人民币的高性价比在竞争中要强于Intel i5。 由于笔记本销售基本都是以OEM为主,Amd去年年底推出 R5 2500U 和 R7 2700U之后,OEM需要1-2个季度 的时间来设计、生产笔记本电脑。虽然在二季度市面上仅有不到10款AMD 笔记本推出,但是从目前的销 量来看已经追平、甚至超过了同等级的Intel笔记本电脑的销量。 下半年OEM会有更多的AMD 笔记本电脑推出,超过60种不同等级的笔记本电脑,我们认为AMD的APU将 成为下半年AMD收入、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

Source:Tmall, Viper Research 整理 39 AMD 的Vega核显性能强劲,Intel决定部分移动芯片采用与AMD合作开发

Source:Intel, Viper Research 整理 40 AMD CPU 2020业务估值超约为200亿美元

$ in Mln Market share /margin Intel Desktop 2016 88% 12,371 Intel Notebook 2017 90% 19414 Total Desktop TAM 14058 Total Notebook TAM 21571 AMD Desktop 2020 TAM 30% 4217 AMD Notebook 2020 TAM 25% 5393 AMD CPU TAM 9610 AMD ASP Discount -15% -1442 AMD CPU Revenue 8169 CPU COGS -55% -4493 AMD Gross profit 3676 Operation Expenses -35% -2859 35% EBIT 817 Interest Expense -55 Tax -25% -190 Net Profit 571 PE multiple 35x AMD CPU Market value 19999

我们预估,AMD在未来一年的CPU性能优势将最大化体现。架构、制程全面超越 Inter,由此AMD将进一步提升其市占率。从目前的约不到20%的市占率提升到台 式机35%,笔记本25%。根据目前AMD的总体成本、费用分析,AMD 民用CPU业 务有望在2020年达到净利润5亿美元。对比Intel、Nvidia再给予其业务35倍 PE估值 得出AMD 民用CPU业务2020年估值为200亿美元左右。

Source:PressMark, Viper Research 整理 41 财务分析

42 新产品推动下总收入有望在2019年超过历史最高点

Total Revenue(Annual $ in M) Total Revenue(Quarter $ in M) 7,000.0 2000 43.7% 0.5 39.8% 1800 0.45 33.8% 6,000.0 1600 41.6% 0.4 1400 0.35 5,000.0 1200 0.3 4,000.0 1000 25.7% 0.25 800 19.0% 0.2 3,000.0 600 15.4% 0.15 400 0.1 2,000.0 200 0.05 1,000.0 0 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01 Total Revenue Yoy Growth 2018E

2017Q2发布新产品后公司总体收入水平大幅上升,有望超过过去最高收入的 2010年。此外芯片行业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Q3是业绩最好的时候。因为 2018Q3由于数字货币的影响,可能占总收入6%的数字货币“矿卡”将下降到1%-2% 水平。但是我们预计9月开学季带来的笔记本电脑APU销售、线程撕裂者2高端 CPU和EPYC的进一步销售提升,AMD的业绩有望大幅超过管理层1700Mln的 guidance。

Source:AMD, Viper Research 整理 43 利润率费用率分析,新产品推动毛利上涨

AMD 利润率

50% 45% Operation expense 42% 44% 40% 39% 41% 40% 37% 37% 34% 35.0% 34% 36% 35% 33% 33% 30.2% 31.8% 27% 23% 30.0% 30.3% 20% 22% 31.9% 4% 25.0% 23.7% 8% 7% 24.8%24.2% 21.1% 25.0% 7% 7% 7% 5% 23.2% 23.6% 4% 4% 3% 3% 19.6% 22.5% 22.7% 0% 1% 2% 21.2% -2% 2% -2% 18.7% 20.2% 22.1% -3% 20.0% 19.3% -8%7% 3% -7% 1% 18.4%21.6% 21.8% -9% -4% -9% -9% 17.4% 15.9%16.7% 16.7%16.2% -17% 15.0% 15.1%15.1% -20% -20% -12% 14.4% 12.7% 12.1% 10.9% 10.8% -22% 10.0% 9.6% -33% -17% 9.0% -40% 5.0% -48% -54% 0.0% -60% -58%

SMGA R&D GPM OPM NPM 2007-2008年的巨额亏损和2006年收购ATI有直接关系,当年的CEO也因此而被“开除”。随后 公司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不断缩减S&M支出,以维持AMD的R&D。如今新产品大获成功后, 公司的毛利率会逐步上升。主要因为新产品线的利润率更高: Ryzen系列40% Vega 系列40%+ Eypc 60%+

Source:AMD, Viper Research 整理 44 过去的失败导致积累大量的债务,随着现金流好转,债务水平将逐渐好转

DATA Issure 2014 FEB

2012 AUG 2014 Jun 2016 Sep @ $8

自2007 K10、bulldozer连续失败后,AMD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半导体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虽然财务恶化,但是对于研发的 支出不能过度克扣。为了让公司持续运营下去,AMD不得不不断卖出、分拆自身资产。公司目前还有9.83亿现金,考虑到下半年 现金流情况会更加好转,我们不认为AMD有短期增发的风险。 • 2009年分拆制程工厂Global Foundries AMD持股35.2%出售 65%的股份给沙特基金。 • 2011出售全部Global Foundries的股份。 • 2012年出售位于Austin的总部大楼(售价在1.5-2亿,12年造价约2.7亿)。【网友戏谑的超级企业卖大楼】 • 2012-2014,大量贷款总额一度高达16亿美元。 • 2016年5月 授权中国开发X86芯片,获得3亿美元许可费。 • 2016年9月 发行7亿美元可转债合约价$8美元 • 2016年9月 增发6亿美元股票

Source:AMD, Viper Research 整理 45 总体估值,EV/Revenue估值并不贵,市场还未完全反应AMD的潜力

NTM TEV/Total NTM TEV/EBIT P/Diluted EPS TEV/Forward Revenues Forward P/E LTM - Latest LTM - Latest Revenue LTM - Latest (Capital IQ) (Capital IQ) Broadcom Inc. (NasdaqGS:AVGO) 5.1x 24.0x 8.2x 4.82x 11.04x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NasdaqGS:MXIM) 6.7x 19.5x 38.5x 6.32x 20.23x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sdaqGS:QCOM) 3.6x 15.7x NM 3.72x 17.43x Incorporated (NasdaqGS:TXN) 7.1x 16.9x 26.3x 6.78x 19.03x NVIDIA Corporation (NasdaqGS:NVDA) 13.7x 38.1x 42.6x 11.37x 33.04x Xilinx, Inc. (NasdaqGS:XLNX) 6.5x 20.5x 34.4x 5.82x 24.17x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8.0x 37.2x 202.6x 5.35x 14.28x (NasdaqGS:MCHP) , Inc. (NasdaqGS:ADI) 7.1x 22.6x 34.4x 6.90x 16.90x ON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NasdaqGS:ON) 2.0x 14.9x 10.3x 1.89x 11.36x Intel Corporation (NasdaqGS:INTC) 3.7x 12.1x 18.1x 3.49x 12.02x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NasdaqCM:AMD) 3.0x 41.1x 66.0x 2.83x 39.43x Average 6.4x 22.2x 46.2x 5.6x 18.0x • AMD 盈利情况正处于刚刚break even的过程中,因此PE,或者 EV/EBIT 相关的盈利估值不是很适用。 • 但如果我们只看AMD的 EV/Revenue比值,目前的AMD在相对估值上 并不贵。 EV/SALES AMD 是3X , Intel 为 3.7X,Nvidia 则是13.7X, 行业平均6.4x。

Source:Capital IQ, Viper Research 整理 46 AMD 2020估值440亿美金,对应目标价$40美元

三巨头各业务分拆估值

结合我们对AMD各个产品线的分析给于AMD 250000 5000 2020年440亿美金的估值,主要原因为: 1. EPYC 业务191亿美元,20%市场份额, 25000

30% EBIT margin和35X PE 200000 2. 传统PC CPU业务200亿美元,35%市场份

额, 10% EBIT margin和30X PE 90000 12000 3. 游戏GPU 业务42亿美元,30%市场份额, 150000 10%EBIT margin和30X PE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估值模型并没有考虑 AMD在AI GPU市场的潜力,由于还没见到具体 100000 49565 的VEGA 7nm产品所以难以判断AMD 未来能有 多少GPU市场份额。 157310 现在Nvdia的估值拆分按照2015年为界,之前 50000 4227 的都是游戏GPU市场的市值,之后所增长的都 74,235 是AI GPU所带来的市场大小。因此Nvidia在AI 19999 GPU业务方面市值1570亿,一旦AMD 推出能 19156 0 抢走10%-20%市场的份额的产品 AMD的AI GPU AMD 2020 Nvdia Intel

估值又能从现在的0增加100-200亿。 DATA center CPU PC CPU AI GPU Gaming GPU Fabrication Mobileye+other AI Other

47 Zen架构+Lisa Su带领的管理团队= 中期竞争力

• Ryzen和Epyc的成功都离不开Zen架构的成功开发,Zen架构的能让AMD保持高竞争力产品很长一段时间。每 一代“开元”级架构的研发都会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CPU架构产生重大影响。例如Intel Core架构从2006年一 直沿用至今,虽然经过8代升级改造,但是最核心的Core架构依旧是12年前的设计。AMD的K8架构在2002年 推出后大获成功,之后的4年时间一直在不断抢走Intel在各方面的市场份额。若不是Intel利用产业链限制 AMD,可能AMD当年的市场份额将超过Intel。每一代架构的开发都是十分困难的事,首先需要2-3年的时间 完成各类设计和测试,其次在架构的研发上,更多的人员、资金开发并不一定意味着下一个架构绝对优势。 例如AMD K8时代,Zen架构的成功,和过去Bulldozer架构的失败,“架构的开发更类似于一个艺术,只有奇 才才能不断开发出一代又一性能强悍的新架构”。 • 一个成功的架构不仅仅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管理也尤为重要。我们认为Intel长达12年没有彻底翻新Core架 构,并每年挤牙膏般的升级CPU性能的核心原因是缺少AMD的竞争。垄断市场下对创新的需求不断减弱。如 今Zen架构的一些系列产品打的Intel措手不及,Intel董事会对CEO管理的失败直接体现在“开除”了现任CEO。 Intel又一次感受到了来自AMD的威胁,并雇佣了传奇架构师Jimm Killer来帮助Intel研发应对Zen架构的对策。 过去Intel还可以利用制程方面的优势压制AMD,但是现在制程优势已经不再。即便Intel现在开始研发新多 核架构,但是还需要2-3年的时间,而且2-3后研发出的新架构能否完全把AMD比下去还很难说。 • 待AMD在CPU业务大幅上涨之后就有了足够的资源来全力研发GPU、AI相关的技术。并与Nvidia在高端 GPU Data center相竞争。CUDA虽然是目前Nvidia的核心壁垒,但是其壁垒并没有X86指令符的壁垒那么高,AMD 还是有机会开发出AMD的“CUDA”。一旦AMD生产出了与Nvidia同级别的GPU, 进入AI,数据中心市场。AMD 有望又因此增加100-200亿以上的估值。 • 我们推荐AMD的主要原因是看到了AMD产品在未来2-3年内产品的优越性,能与Intel同级别产品竞争的实力。 虽然AMD还是无法与Intel在最顶端的技术竞争,也不会永久的击败Intel。但是这20%的服务器市场份额 +30%的民用CPU市场份额就足够支撑AMD成为一家4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

48 附录1:行业重点词语科普

• 架构:CPU的设计核心设计方案 • 制程(芯片制造流程):生产芯片的制造流程,晶体管越小密度越高 越好。 • 单核与多核:多少个计算核心,普通人的电脑对多核需求弱,企业需 求高。核心数量越多越好。 • 核心速度Clock speed:每个核心的计算速度,越快越好。 • X86指令符:电脑最基本的指令符,CPU利用X86指令来“指挥”其他硬 件和软件运作。 • CUDA, C++语言库: 编程人员可以通过语音库中已经事先写好的方程, 直接调用GPU的平行运算能力。由于是基于C++编程语言,因此程序 员不需要花大量时间重新学习一门编程语言。

49 附录2:DIY市场最近销售数据。

Source:Reditt, Viper Research 整理 50 附录3:技术谍照Intel 第九代i9(or i7)仅有8核16线程

51 附录4:各大制程厂 7nm 制程对比

注:芯片制程最主要关注的是晶体管密集度,而不是晶体管大小(多少nm的制程), Intel在制程技术上控制晶体管水平方向间隔方面要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强,因此Intel的 10nm 制程在晶体管密集度上和TSMC/GF/三星的7nm是同一级别的芯片制程。

Source:IC knowledge, Viper Research 整理 52 附录5:AMD 长期目标

53 Viper Research 介绍

Viper Research是一个多伦多大学的投资研 究社团,成员都是多伦多大学的学生。我 们从公司基本面、行业发展、竞争力、财 务报告、估值水平等多个方面研究美国上 市公司。为广大中国美股投资者提供客观、 准确、全面的研究分析。如果您认可我们 的报告和能力,欢迎订阅我们的公众号 viperresearch 。

若想与作者联系,或者是想加入我们社团 的多大同学请添加Leon微信 saglash 并注 明是Viper Research读者。

机构投资者或商业合作请邮件发送邮件到 [email protected]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期待您的建议与看法。

54 免责声明

• Analyst Certification The research analysts and data specialist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is report attest that their views expressed accurately reflect their personal views and that no part of their compensation was, is, or will be related to any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or views in this research report. •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 Related Risk Factors Investment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ommendations and views herein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a company's failure to achieve Viper Research earnings and revenue estimates; unforeseen global and domestic macroeconomic and/or industry events that affect demand for a company's products or services; changes in investor sentiment regarding the specific company or industry; intense and rapidly changing competitive pressures;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standards; the company's ability to recruit and retain competent personnel; and adverse market conditions. • Other Important Disclosures Viper Research is an equity research group registered at University of Toronto. Viper Research is not registered with any securities regulatory bodies. Viper Research is not a market maker in any securities mentioned in this report, and is not involved in IPOs, M&As, fund management businesses. Viper Research’s compliance policy prohibits its research analysts from owning any positions in stocks under coverage. Viper Research and its affiliated entities may use its working capital to trade equities not covered by Viper Research. Viper Research defines a stock under coverage when Thomson First Call has included our earnings estimates. Currently, Viper Research covers the following names: NVDA, GOOS, HTHT, and BEDU. • Th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recommendations contained in this report are those of the analyst(s) preparing the report and are based upon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such analyst(s) as of the date of the report. Such information is from sources believed to be accurate and reliable, but their completeness and/or accuracy is neither implied nor guaranteed. • Hyperlinks provided in the report are for your convenience. Content at the hyperlinks is not endorsed or approved by Viper Research. The opin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expressed herein are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Viper Research has no obligation to continue to provide this research coverage and no such obligation is implied or guaranteed. • Past performance should not be taken as an indication or guarantee of future results. Use of Viper Research's research is at your own risk. In no event should Viper Research be liabl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trading losses caused by any information or views in this report. • This report is prepared by Viper Research. It is solely intended for the use of Viper Research's institutional clients and qualified prospective customers, and not for the general investing public. This report does not serve as an offer or a solicitation for the purchase or sale of any financial instrument. Unauthorized redistribution of this report, by any means, represents a violation of copyright laws and could result in legal action and the suspension of the intended recipient's privilege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this transmission please contact [email protected].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