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 医 预 学 华 会 ISSN 1006-4028 中 CN 51-1276/R

C H N I N O I E T S E IA P C R O E SS VE A NT NE IVE MEDICI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YUFANG YIXUE QINGBAO ZAZHI

2019年6月 第35卷 第6期 June 2019 Vol. 35 No. 6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管 四 川 省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主办 二〇一九年六月 JOURNALJOURNAL of of PREVENTIVEPREVENTIVE MEDICINE MEDICINE JPMI INFORMATIONINFORMATION 第三十五卷

美国化学文摘 (CA) 收录期刊 第六期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全文数据库》 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收录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6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SERIAL JOURNAL OF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2019

YUFANG YIXUE QINGBAO ZAZHI

月刊 1985年11月创刊 第35卷 第6期 2019年6月28日出版

主 管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39号 610041 主 办 目 次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都市武侯区中学路6号 610041 编 辑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编辑委员会 论著 成都市武侯区中学路6号 610041 顾 问 以沙画视频为载体开展艾滋病教育效果评价 ……………………………………… 殷大奎 名誉主编 ………………………………………… 余彬,翟雯雯,杨诗凡,韩佳禹,张建新 (521) 杨维中 马 骁 主 编 重庆市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吴先萍 执行主编 ………………………………………………… 朱小玲,余兰英,陶小红,刘成果 (525) 汤大俊 编辑部主任 2013-2017年柳州市柳南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资料分析 …………………………… 廖如珺 出 版 ……………… 张玉,曾定元,农铮,覃单浩,覃海妍,关海滨,刘成娟,张康 (531)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都市武侯区中学路6号 610041 电话(传真):0086-28-85586157 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模式对海口市琼山区桂林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在线投稿网址: …………………………………………………… 肖丹丹,陈秀红,苏娅,黄志萍 (535) http://editor.sccdc.cn 防治艾滋病生活技能对青年学生自愿咨询检测的影响探讨 ………………………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6 - 4028 CN 51 - 1276/R ……………… 余林,黄玉玲,钟炳志,谢天,李贵华,张建新,田宇,周鼎伦 (540) 广告经营许可证 5100004000841 2015-2017年襄阳市主城区饮用水安全状况分析 ……… 邓万霞,汪雪涛,汪雪洋 (545)

印 刷 基于阅读疗法的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研究 ………………………………… 谭 萍 (549) 四川和乐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发 行 河北省邢台市干部职工冠心病检出情况与影响因素调查 ………………………… 四川省报刊发行局(全国公开发行) 邮发代号:62-18 全国各地邮局订购 ……………… 马腾,袁芳琪,史宁,徐珍珍,刘宇红,武志斌,刘洋,马丽娜 (553) 定 价 每册 5.00元,全年 60.00元 2012-2017年四川省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 版权归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 …………………………………… 裴晓迪,袁风顺,刘莉,刘伦皓,胡莹,梁莉 (559) 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预防 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除非特别 声明 2006-2018年四川省退伍铁道兵尘肺病影像学特征分析 …………………………… 本刊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向本刊编辑 部调换 ………………………………………………………… 杨力,张钊,左云,陈奕杉 (565) 1950-2017年阆中市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曹妍,杨小琼,冉定鑫,侯仕茂,李杨,周志泓 (569)

2010-2017年自贡市自流井区HIV检测结果分析………………………………………………………… 周远盛,罗泰军,吴烈 (573)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实时荧光PCR联合检测在托幼机构病毒性腹泻疫情检测中的应用 ……………………… 陈诚,刘展志 (577)

2016-2017年四川省成人烟草流行现况调查………………………………………………… 张燕燕,王思凌,李志新,刘兆炜 (581)

2013-2017年云南省大理州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苏丽蓉,施顺娟,周舟,杨冰心 (587)

模糊数学模型在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申化坤,王永伟 (593)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部分城乡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分析 …………………………………… 付海霞,王福宇,容中斯满,黄亚 (599)

长春市二道区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 ……………………………………… 袁野,袁宝山,艾清,张玫娜 (604)

妊娠中期血糖水平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 李洪云 (608)

深圳市1起家庭误食曼陀罗中毒事件调查 ……………………………………………………… 何锦钿,温豪,肖海清,何林 (613)

2010-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艾守美,杨雅康 (616)

2011-2017年成都市双流区妇女儿童健康指标阶段性评估………………………………………………… 王灿,张庆根,周敏 (620)

2017年西安新城区200例不同胎次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调查 ………………………………………………… 雷喜梅,骆秋月 (625)

调查研究

2015-2017年凉山州喜德县农村义务教育彝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调查分析…………………………… 侯莉,罗晓铁,曾志敏 (630)

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ऎ

封面题字 陈敏章

编 审 汤大俊 责任编辑 黄建忠 陈 敬 石锦鸿 责任校对 李 秋

英文编辑 杨长晓 周 莉 杨 乐 朱曜宇 汪耿夫 英文校对 廖如珺 白雪飞 石锦鸿 郑思思

期刊基本参数 CN51-1276 /R ∗ 1985 ∗ m ∗ A4 ∗ 113 ∗ zh ∗ p ∗ ¥ 5.00 ∗ 4000 ∗ 24 ∗ 2019-06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formation

Monthly Established in November 1985 Volume 35 Number 6 June 28th,2019

Responsible Institution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Contents of Province No.39 Wangjiaguai Street,Qingyang ,610041 Effect Evaluation of Using Sand Painting Video as Carrier in AIDS Education

Sponsor ……… YU Bin,ZHAI Wenwen,YANG Shifan, HAN Jiayu, ZHANG Jianxin (521) Si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 Risk Population No.6 Zhongxue Roa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Urban Residents in Banan District of Chengdu,610041 Editing ………………… ZHU Xiaoling,YU Lanying,TAO Xiaohong,LIU Chengguo (525)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Analysis on the Population Based Monitoring Data of Birth Defect in Liunan Preventive Medicine Information District of Liuzhou City From 2013 to 2017 …………………………………… Consultant YIN Dakui …………………………………… ZHANG Yu,ZENG Dingyuan,NONG Zheng,

Honorary Editor-in-Chief Danhao,QIN Haiyan,GUAN Haibin,LIU Chengjuan,ZHANG Kang (531) YANG Weizhong, MA Xiao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odel of Health Education on Blood Editor-in-Chief WU Xianping Pressure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Guilin Community of Qiongshan

Executive Editor-in-Chief District in City …………………………………………………………… TANG Dajun …………………… XIAO Dandan,CHEN Xiuhong,SU Ya,HUANG Zhiping (535) Director of Editorial Office Department LIAO Rujun Effects of Life-skills of AIDS Prevention on VCT Among Young Students Publishing ……………………………………… YU Lin,HUNAG Yuling,ZHONG Bingzhi, Editorial Office of Sichuan XIE Tian,LI Guihua,ZHANG Jianxin,TIAN Yu,ZHOU Dinglun (540)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in the Downtown Area of Xiangyang City From 2015

Address of Editorial Office to 2017 …………………… DENG Wanxia,WANG Xuetao,WANG Xueyang (545) NO.6 Zhongxue Road,Wuhou District, Chengdu,610041 An Intervention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Based on

Tel. / FAX Reading Therapy ……………………………………………………… TAN Ping (549) 0086-28-85586157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and Its Online Submission http://editor.sccdc.cn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Cadres and Workers of Xingtai City in Hebei

CSSN ISSN 1006 - 4028 Province ……………………………………………… MA Teng,YUAN Fangqi, CN 51 - 1276/R SHI Ning,XU Zhenzhen,LIU Yuhong,WU ZHibin,LIU Yang,MA Lina (553) Advertising License 5100004000841 Printing 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V/AIDS Patients 50 Years Old and Sichuan Hele Printing Co.,Ltd. Above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12 to 2017 ………………… PEI Xiaodi, Distributing PEI Xiaodi,YUAN Fengshun,LIU Li,LIU Lunhao,HU Ying,LIANG Li (559) Distribute Office of Sichuan Province Post Issue No. 62-18 Rad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Pneumoconiosis Among Railway Ex-soldiers in

Copyright by Sichuan Center for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8 ……………………………………………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YANG Li,ZHANG Zhao,ZUO Yun,CHEN Yishan (565)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aria in City From 1950 to 2017 ……………………………………………

……………………………………… CAO Yan,YANG Xiaoqiong,RAN Dingxin,HOU Shimao,LI Yang,ZHOU Zhihong (569)

Analysis of HIV Test Results in Ziliujing District of City From 2010 to 2017…………………………………………

………………………………………………………………………………………… ZHOU Yuansheng,LUO Taijun,WU Lie (573)

Application of Real-time Fluorescent PCR Combined Detection of Norovirus and Rotavirus in Viral Diarrheal Epidemics

Occurred in Childcare Institutions ………………………………………………………………… CHEN Cheng,LIU Zhanzhi (577)

Prevalence of Smoking in Adults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16 to 2017………………………………………………………

………………………………………………………………………… ZHANG Yanyan,WANG Siling,LI Zhixin,LIU Zhaowei (581)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tegory C Infectious Diseases in Dali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From 2013 to 2017

………………………………………………………………………… SU Lirong,SHI Shunjuan,ZHOU Zhou,YANG Bingxin (587)

Application of Fuzzy Mathematical Model in Risk 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Cement Production ……………

……………………………………………………………………………………………………… SHEN Huakun,WANG Yongwei (593)

Analysis on Anemia in Urban and Rural Students in Some Counties of Aba Prefecture ………………………………………

………………………………………………………………… FU Haixia,WANG Fuyu,RONGZHONG Siman,HUANG Ya (599)

Infection and Gene Subtype Distribution of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Among Women in Erdao District of

…………………………………………………………………………… YUAN Ye,YUAN Baoshan,AI Qing,ZHANG Meina (604)

Effects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on Neonatal Birth Weight ……………………

…………………………………………………………………………………………………………………………… LI Hongyun (608)

Report on Food Poisoning in A Family Caused by Datura Stramonium in ……………………………………………

………………………………………………………………………………… HE Jintian,WEN Hao,XIAO Haiqing,HE Lin (613)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cella in Ya’an of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10 to 2017 ………………………………

…………………………………………………………………………………………………………… AI Shoumei,YANG Yakang (616)

Periodical Evaluation on Maternal and Children Health Indicators in in Chengdu From 2011 to 2017

……………………………………………………………………………………… WANG Can,ZHANG Qinggen,ZHOU Min (620)

Breast-feeding Status of 200 Newborns With Different Parities in New City Zone of Xi’an …………………………………

……………………………………………………………………………………………………………… LEI Ximei,LUO Qiuyue (625)

Analysis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mong Yi Nationality Students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of

Liangshan From 2015 to 2017 ……………………………………………………… HOU Li,LUO Xiaotie,ZENG Zhimin (63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21

【论著】

以沙画视频为载体开展艾滋病教育效果评价

余彬,翟雯雯,杨诗凡,韩佳禹,张建新

[摘要] 目的 在同伴中开展以沙画视频为载体的艾滋病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 多名同伴推广员对身边15~30岁较少 接受过艾滋病教育的同伴进行一对一沙画视频推广,以观后讨论的形式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结果 130 名干预同伴对艾滋病核心知识的正确知晓率较高,新八条的合格率由干预前的 81.5%上升至干预后的 90.8%, 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艾滋病相关生活技能和风险意识,多项有所提高。结论 以沙画视频为载体 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有效地增加了同伴的艾滋病知识,培养了艾滋病相关生活技能,并提高了风险意识,这种同伴干预形 式值得在高校学生和校外青年当中推广。

[关键词] 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沙画视频

[中图分类号] 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21-04

Effect Evaluation of Using Sand Painting Video as Carrier in AIDS Education

YU Bin,ZHAI Wenwen,YANG Shifan,HAN Jiayu,ZHANG Jianxin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West School of Public Health,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using sand painting video as carrier in AIDS education. Methods Several peer promoters promoted sand painting video one by one for peers who were 15 to 30 years old and had less knowledge about AIDS. Intervention was conducted in the post- observation discussion, an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tudy would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ng them. Results The correct awareness rate of AIDS core knowledge of 130 intervention peers was rather high,and the cognition rate of young students about AIDS (Eight items) increased from 81.5%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o 90.8%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in AIDS cogni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IDs- related life skills and risk awareness had been

基金项目:2017 年市财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项目 (项目编 improved. Conclusion AIDS peer education, 号:2017-A-4) with the carrier of sand painting video,could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健康与社会行为学 effectively increase AIDS knowledge of peers, 系 (成都 610041) cultivate AIDs- related life skills, and improve 作者简介:余彬(1993-),男,在读硕士,人群健康影响因素及 risk awareness. This kind of peer intervention is 促进/艾滋病防控 通信作者:张建新,E-mail:[email protected] worth promot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off- 52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campus youth. Key words AIDS;peer education;effect evaluation;sand painting video

近年来,同伴教育已经广泛开展,尤其是在艾 1.3.1 一般项目 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专 滋病预防领域有着较好的效果[1]。传统的同伴教育 业类别。 通过同伴教育者自助式和外力主导、同伴参与式两 1.3.2 艾滋病核心知识项目 筛选《中国艾滋病防 种方式进行[2],前者体现在以疾控中心、社区服务中 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中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 心、社会组织等机构为依托,在服务对象中选择一 知晓率调查表(下文简称“国八条”)和青年学生艾 部分合适者经训练成同伴教育员,于同伴中开展以 滋病防治核心知识问卷(下文简称“新八条”)中部 专题讲座、宣传材料和安全套发放、辅导小组等形 分条目,共计 13 条,以“新八条”作为评判标准,答对 式多样的艾滋病教育。四川大学志潜社于 2017-11 6题及以上作为知晓[4]。 开始制作艾滋病知识沙画视频,并于 2018-04 培训 1.3.3 艾滋病生活技能与风险意识项目 参考相 沙画视频推广员,让经过培训的推广员在同伴中开 关文献[5],根据青年学生的特征,在专家咨询的基础 展以沙画视频为载体的艾滋病教育。 之上制成。正确回答为掌握该项技能,未正确回答

1 对象与方法 或未答视为未掌握该项技能,主要题目有:①您 知道在哪里可以获得免费的艾滋病咨询检测吗? 1.1 对象 15 名同伴推广员经培训后各自寻找 10 偶尔一次的性行为,有没必要使用安全套? 假 名同伴,以年龄 15~30 岁,经询未接受过或较少接 ② ③ / 受艾滋病教育者为纳入标准。 如和男 女朋友发生性关系时,你会坚持使用安全 套吗? 你认识的人中有可能有艾滋病患者吗? 1.2 方法 ④ 你觉得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程度是? 假如有 1.2.1 同伴教育员培训 挑选 15 名有一定艾滋病 ⑤ ⑥ 陌生网友约你见面,你会去赴约吗? 有朋友向你 知识和同伴教育经验、沟通能力强的医学生作为同 ⑦ 伴教育员,由艾滋病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培训内 推荐一种神奇饮料,能够帮助释放心情,你会怎么 办? 下述与性有关的行为中,哪些是感染艾滋病 容主要为:同伴纳入标准及如何寻找同伴、如何将 ⑧ 的高危行为? 同伴间的日常话题引导至沙画视频、说动同伴观看 1.4 沙画视频 由沙画开发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开 沙画视频的技巧、观后需讨论的知识点及引导讨论 发以“安全套使用”“艾滋病检测”为主题的两部视 的技巧、干预前后问卷填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频,作为干预材料结合讨论使用。 培训采取了场景模拟的形式,每个同伴教育员都进 1.5 统计分析 对回收的已编码的调查问卷进行 行了模拟实战并通过了考核。 整理,电子问卷导出,剔除无效问卷后,采用 SPSS 1.2.2 同伴推广 同伴教育员纳入干预同伴,通过 21.0进行统计分析。 线上或线下的形式与干预同伴一对一进行日常交 流,并有技巧地将日常话题转向沙画视频,通过语 2 结果 言技巧引起对方兴趣后给对方观看沙画视频。 干预前有效问卷 136 份,干预后有效问卷 135 1.2.3 同伴观后讨论 观看沙画视频后,同伴教育 份。对干预前后同一对象问卷进行匹配后,共得到 员充分使用培训中学到的语言技巧与干预同伴讨 有效问卷260份。 论视频中涉及的知识点。使用语言技巧包括科普 2.1 人口学特征 干预同伴男生 59 名(45.4%),女 式、吐槽式、怀疑式、辩论式、生活案例代入式等。 生 71 名(54.6%)。年龄范围 17~30 岁,其中 17~20 1.3 问卷调查 同伴推广干预前后均开展 1 次问 岁 107 名(82.3%);21~24 岁 14 名(10.8%);25 岁以 卷调查,一对一使用相同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 上 9 名(6.9%)。 文 化 程 度 高 中 及 以 下 者 14 人 问卷调查。问卷经查阅文献,在参考“大众艾滋病 (10.8%),专科或本科 109 人(83.8%),硕士及以上 7 基本知识调查表”、“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问 人(5.4%)。专业类别文科类 29 人(22.3%);理科类 卷”[3]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之上设计、修改完成。 29 人(22.3%);工科类 35 人(26.9%);医学类 31 人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23

(23.8%);其他6人(4.6%)。 2.2.1 艾滋病核心知识 干预前后艾滋病核心知 2.2 干预前后对比 干预前后问卷填写时间严格控 识知晓率有所变化。经统计学分析,前后对比新八 制在1 d内,视频观看是在第1次问卷填写过后,并于 条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观看视频后即时进行半小时左右的观后讨论,讨论后 2.2.2 艾滋病相关生活技能和风险意识 干预前 再一次填写问卷。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艾滋病生 后艾滋病相关生活技能、风险意识有所变化。各项 活技能掌握率变化是评价干预效果的直接指标。 情况见表2。

表1 干预前后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

干预前(n=130) 干预后(n=130) 项目 χ2值 P值 例数 知晓率/% 例数 知晓率/%

通过外表能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吗? 109 83.8 120 92.3 15.377 0.019

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 92 70.8 105 80.8 38.567 0.011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 122 93.8 124 95.4 8.046 0.754

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 130 100.0 127 97.7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130 100.0 128 98.5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124 95.4 129 99.2 0.049 0.125

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吗? 128 98.5 126 96.9 0.064 0.688

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 111 85.4 128 98.5 0.348 <0.01

艾滋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严重传染病吗? 92 70.8 117 90.0 4.231 <0.01

使用新型毒品(如冰毒、摇头丸)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吗? 91 70.0 91 70.0 0.085 1.000

发生高危行为后(共用针具吸毒/不安全性行为等),应主动寻求艾滋 129 99.2 118 90.8 9.910 0.001 病检测与咨询吗?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结婚/就业/入学等权益受我国法律保护吗? 109 83.8 128 98.5 0.391 <0.01

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主要传播方式为男 89 68.5 115 88.5 6.362 <0.01 性同性性行为,其次为异性性行为,是吗?

新八条合格情况 106 81.5 118 90.8 8.736 0.023

表2 干预前后艾滋病生活技能与风险意识情况

干预前(n=130) 干预后(n=130) 项目 χ2值 P值 例数 知晓率/% 例数 知晓率/%

艾滋病相关生活技能

下述与性有关的行为中,哪些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101 77.7 107 82.3 4.563 0.392

您知道在哪里可以获得免费的艾滋病咨询检测吗? 98 75.4 121 93.1 21.527 <0.010

艾滋病相关风险意识

偶尔一次的性行为,有没必要使用安全套? 111 85.4 122 93.8 15.663 0.013

你认识的人中有可能有艾滋病患者吗? 47 36.2 72 55.4 38.835 <0.010

你觉得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程度是 26 20.0 29 22.3 41.288 0.648

假如有陌生网友约你见面,你会去赴约吗? 90 69.2 99 76.2 36.035 0.108

有朋友向你推荐一种神奇饮料,能够帮助释放心情,你会怎么办? 100 76.9 112 86.2 35.217 0.012

假如和男/女朋友发生性关系时,你会坚持使用安全套吗? 112 86.2 122 93.8 16.916 0.021 524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3 讨论 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多数青年仍然认为身边不可 传统的同伴教育形式更多是通过主题班会、一 能或者不知道身边有没有感染者。对于“偶尔一次 对一教育、艾滋病宣传片和讲座的形式[6- 7],近年来, 性行为有没有必要使用安全套?”“朋友向你推荐一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为高校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提 种神奇饮料,能够帮助释放心情,你会怎么办?”“和 供了新的平台与思路[8],沙画视频推广教育的形式 男/女朋友发生性关系时,你会坚持使用安全套吗?” 相较之下更加独特。 几条,干预前后占比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本 在同伴中开展以沙画视频为载体的艾滋病教育,纳 次以沙画视频为载体的艾滋病干预让更多同伴了解 入标准为 15~30 岁的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甚少的同 了无论是男女朋友的性行为中,还是偶尔的一次性 伴,本次活动项目中纳入同伴在干预前新八条合格 行为都有必要全程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 率为 81.5%,稍高于一些研究中低年级大学生的知 综上,以沙画视频为载体的艾滋病同伴教育是 晓率[9],这说明本次项目活动中纳入的同伴总体上 有短期成效的。下一步工作中建议开发与优化沙 不属于对艾滋病知识了解十分匮乏的群体,如对 画视频,对于沙画视频中未涉及的或是设置得不明 “输入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会得艾滋病”“与艾滋病 显的知识点,干预同伴前后的知晓率、技能与风险 感染者共用注射器会得艾滋病”两个知识点的知晓 意识未提高或提高并不大,这提示需要设计出覆盖 率均为 100.0%,“感染艾滋病的妇女生下的小孩会 知识面更大、知识融入度更高、更适合用于科普基 得艾滋病”“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和 础知识的沙画视频,并与问卷、观后讨论知识点更 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发生高危行为后应主动寻求 紧密结合,运用更丰富的同伴语言技巧在高校学生 艾滋病的检测与咨询”等问题的知晓率干预前后均 及校外青年中更好地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 95.0% 达到了 以上,但是,在个别条目上偏低,如对 参考文献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不可治 [1]李美玲,徐晓阳. 青少年的性教育及同伴教育[J]. 中国性 愈的严重传染病”“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主要传 科学,2010,19(9):27-31. 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等知识的知晓率均在 [2]罗玲,彭少峰. 同伴教育研究评述[J]. 社会工作,2015 75.0%以下,这与近期一些对高校低年级大学生研 (1):116-123,128. 究中发现的相似[9],提示这几项在整个青年人群当 [3]彭华参,马迎华,李恬静,等.男男同性交友平台大学男生 中更应该值得关注,在沙画视频推广干预后,这几 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 (12):1811-1813,1817. 项知晓率较干预之前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前后比较 [4]赵晓军,孙芸,吕晓霞,等.2015 年常州市 2 510 名城乡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以沙画视频为载体进行 民健康素养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16,43(20):3726- 艾滋病知识教育是有短期成效的。 3728,3779. 近期一些研究从风险意识、协商能力、拒绝能 [5]杨文婷,黄玉玲,张素华,等.成都某大专学校学生艾滋病 力、求助能力 4 个方面来评估青年学生的艾滋病预 防控生活技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艾滋病性病, 防生活技能水平[5],本次项目活动在参考文献和专 2018,24(1):87-89. 家意见的基础之上,结合视频知识点与干预同伴的 [6]高爱钰,潘勇平,宋玉珍,等.北京市高中生预防艾滋病知 特征选取了其中一些条目,用以评估干预同伴的生 识态度行为同伴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2014, 活技能与风险意识变化,使调查项目更加具有针对 35(8):1216-1217. [7]杨璐. 多民族医学院校中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实践[J]. 西 性。本次项目干预同伴在“可获得免费艾滋病咨询 北医学教育,2013,21(5):897-899. 检测”这一生活技能上有所提高,更多同伴知道了 [8]鲁云,赵敏.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微” 疾控检测是免费的,而医院检测是非免费的。对于 路径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4):99-100. 艾滋病相关风险意识,本次调查也发现,干预前仅 [9]谢颖倩,丁亮蕾,李艳,等.广州市大学生新旧版艾滋病知 36.2%的同伴认为“认识的人中有可能有艾滋病感 识知晓情况与性行为研究[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 染者或患者”,而干预后提升到 55.4%,差异有统计 (7):718-720,739. 学意义,但干预前后该项条目占比均低于 60.0%,这 表明近年人们所讨论的“艾滋病离你远吗?”这一议 (收稿日期:2018-10-31)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25

【论著】

重庆市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朱小玲,余兰英,陶小红,刘成果

[摘要] 目的 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 法,对巴南区 11 716 名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及健康状况 等,并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肺功能测量及血糖、血脂和尿液检测。应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χ2 检验,采用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对高危人群检出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庆市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 病高危人群检出率为 19.84%,其中男女性检出率分别为 25.15%和 16.56%,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高危人群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χ 趋势=136.15,P<0.01),其中 70~75 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28.67%)。中心 性肥胖(OR=1.11)、饮酒(OR=1.28)、糖尿病(OR=1.22)、血脂异常(OR=1.89)、高血压(OR=4.40)、冠心病病史(OR= 22.88)、卒中病史(OR=23.64)是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影响因素。结论 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 人群检出率较高,心血管病的预防要做到关口前移,以高危人群为重点,尤其是中老年男性、饮酒、超重肥胖、有高血压、糖 尿病、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疾病史者,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方式,以降低危险因素水平,减少发病和死亡。

[关键词] 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25-06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 Risk Popula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Urban Residents in Banan District of Chongqing

ZHU Xiaoling,YU Lanying,TAO Xiaohong,LIU Chengguo Bana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anan District 401320,Chongqi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 risk popula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urban residents in Banan District. Methods The multi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12 000 urban residents for questionnaire survey,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and laboratory tests. The contents of the survey include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lifestyle and 基金项目: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 (项 目 编 号 : health status etc.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included 2017MSXM165) height, weight, waist circumference, blood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 庆 pressure,lung function and blood glucose,blood 401320) lipids, urine tests. The SPSS 17.0 statistical 作者简介:朱小玲(1971-),女,本科,副主任医师,慢性病与 software was used to carry out χ2 tests, and 地方病防控 通信作者:余兰英,E-mail:[email protected] multivariate 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52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high risk population.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high risk popula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as 19.84% in the urban residents of Banan District. The detection rate of male and female were 25.15% and 16.56%,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etection rate of high risk population increased by the increase of age,and the highest detection rate was the group of 70 to 75 years old (28.67%).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high risk popula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re central obesity(OR=1.11),alcohol consumption(OR=1.28),diabetes mellitus(OR=1.22),dyslipidemia (OR=1.89),hypertension (OR=4.40),coronary heart disease (OR=22.88),stroke history (OR=23.64) in urban residents of Banan District.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high risk pop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as higher in the urban residents of Banan District.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hould be carried out before the disease occurrenced,especially in the population wih the factors of middle and aged men,drinking alcohol,being overweight and obese,Hypertension, diabetes,dyslipidemi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reduce the risk factors,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the urban residents. Key words urban resident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igh risk population; epidemic status; influencing factors

心血管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CVD)是威 经过培训的 4 家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医师通过面对面 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已经成 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吸烟、饮酒、呼吸 为导致我国居民预期寿命受损、因病致贫、因病返 情况、疾病史和治疗史、用药史等。体格测量包括: 贫的主要疾病。据估计,2010-2030 年我国心血管 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肺功能;实验室检测包括: 事件数将增加约 2 130 万,心血管疾病死亡数增加 快速血糖和血脂检测(采集 6 ml 空腹静脉血)、尿常 约 770 万[1]。2016 年重庆市巴南区心脏病死亡率为 规检测(采集10 ml尿液样本)。 264.24/10 万,居全死因首位;脑血管死亡率为 11.39/ 1.3 指标定义 ①高血压: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 10万,居全死因第6位,心血管病已成为巴南区居民 指南》(2010 修订版),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深入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城市 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 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 张压≥90 mmHg;或者既往有高血压史者。②糖尿 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措施,做到疾病预防关口前 病:依据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 移,以有效地降低巴南区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 准,空腹血糖(FBG)≥7.0 mmol/L和(或)口服葡萄糖 率,减轻疾病负担,2017-09/12 对巴南区城市居民进 耐量试验(OGTT)服糖后 2 h,血糖≥11.1 mmol/L; 行了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结果如下。 和(或)既往已确诊为糖尿病患者。③血脂异常:按 1 对象与方法 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 版)成人 1.1 对象 2017 年重庆市巴南区 35~75 岁常住城 血脂异常标准进行诊断。④超重和肥胖:依据《中 市居民。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巴南区 22 个 国成人体重判定标准》(WS/T 428-2013),体质指 镇街中抽取 4 个城区街道:李家沱街道、花溪街 数(BMI)≥24 kg/m2 并且<28 kg/m2 为超重,BMI≥ 道、龙洲湾街道和鱼洞街道,再按照巴南区人口年 28 kg/m2 为肥胖。中心性肥胖:腰围(WC):男性≥ 龄结构比,在 4 个街道随机抽取年龄在 35~75 岁 90 cm,女性≥85 cm。 的常住居民,共计 1.2 万人样本量,实际完成有效调 1.4 高危对象判定标准 符合以下 3 条标准中的 1 查11 716人。 条即可判断为心血管病高危对象。①疾病史(符合 1.2 方法 开展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与实验室 以下4条中的1条即可):a 心肌梗死病,b 接受经皮 检测。采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一设计的问卷,由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 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d 脑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27

卒中(缺血型脑卒中或出血型脑卒中)病史;②血 人员专业培训,对问卷调查和血液、尿液等样品采 压、血脂(符合以下 3 条中的 1 条即可):a 收缩压≥ 集、分装和运送要求进行了统一要求;血液和尿液 160 mmHg 或舒张压≥100 mmHg,b 低密度脂蛋白 的检测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一检测。巴南区疾 胆固醇≥160 mg/dl(4.14 mmol/L),c 高密度脂蛋白 控中心对 4 个项目具体实施的医疗机构开展现场技 胆固醇<30 mg/dl(0.78 mmol/L);③心血管病危险 术指导,保障数据采集质量的准确。 因素:根据 2008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心血管风 1.6 统计分析 采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一开发 险评估和管理指南》中的风险评估预测图对全部筛 的数据采集信息平台,并建立相应数据库。运用 查对象进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如果筛查对象 10 SPSS 17.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 年心血管病患病风险≥20%,则判定为高危对象。 用 x±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表示,组间率 评估基于以下指标:a 年龄,b 性别,c 收缩压(测量 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趋势分析采用趋势χ2 检验。采 2 次,取其平均值,单位:mmHg),d 目前是否吸烟 用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高危人群检出 (所有吸烟者或在评估前一年内戒烟者都视为吸烟 情况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者),e 有无糖尿病(既往诊断糖尿病、服用降血糖药 2 结果 物或注射胰岛素者),f 血总胆固醇。 2.1 基本情况 本次有效调查 11 716 人,其中男性 对本次调查对象是否纳入心血管病高危对象, 4 474 人(38.19%),女性 7 242 人(61.81%);年龄为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一使用的数据采集信息平 35~75 岁,平均年龄为(54.75±9.74)岁;文化程度在 台根据以上条件自动识别判定。 1.5 质量控制 项目数据采集系统和管理平台使 高中及以上者占 35.01%,在婚者占 85.86%;体质指 2 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开发的电子化数据采集系统 数范围为 16.01~39.45 kg/m ,平均 BMI 为(24.31± 2 及信息化管理平台(高危五期数据采集平台)。各 3.20)kg/m ,男女性平均腰围分别为(86.35±8.79)cm 项目执行机构采用统一型号的检测设备,实行标 和(79.97±8.79)cm。 准化操作。初筛现场使用新中新 DKQ-A16D 二代 2.2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情况 调查的 11 716 身份证读卡器、卡迪克(Cardiocheck)PA 快速血脂 人中,共筛查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2 324 人,高危人 检测仪和试纸、百捷 PD-G001-2 血糖仪和试纸、良 群检出率 19.84%,其中男性检出 1 125 人,检出率 田 S500A3B 高拍仪、欧姆龙 HBP-1300 电子血压 为 25.15%,女性检出 1 199 人,检出率 16.56%,男 计、闪 迪(SanDisk)至 尊 极 速,型 号 CZ80 金 士 顿 性 高 于 女 性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χ2=5.14,P< (Kingston)DataTraveler,型号 DT 100G3 16G 的 U 0.05);高危人群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显上升趋势 2 盘、翰纬 HW-E100 十二导联心电图仪,作为项目规 (χ 趋势=136.15,P<0.01),其中 70~75 岁年龄组检 范检测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心电图检查的工具。 出率最高(28.67%),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 本项目工作人员经过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工作 学意义(χ2=137.16,P<0.01)(表1)。

表1 2017年重庆市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情况

男性 女性 合计 年龄组/岁 调查人数 高危人数 调查人数 高危人数 调查人数 高危人数

35~ 249 35(14.06) 302 26(8.61) 551 61(11.07)

40~ 1 336 227(16.99) 2 163 314(14.52) 3 499 541(15.46)

50~ 1 251 445(35.57) 2 239 255(11.39) 3 490 700(20.06)

60~ 1 243 304(24.46) 2 082 474(22.77) 3 325 778(23.40)

70~75 395 114(28.86) 456 130(28.51) 851 244(28.67)

合计 4 474 1 125(25.15) 7 242 1 199(16.56) 11 716 2 324(19.84)

注:括号内为检出率/%。 52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2.3 高危人群检出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分 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的关系。以是否属于心血管病 析了性别、年龄、在婚、高中及以上学历、家庭年收 高危人群为因变量,以上 19 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 入超过 5 万元人民币、吸烟、饮酒、心肌梗死病史、支 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在婚、高中及以上学历、 架植入球囊扩张手术史、冠脉搭桥手术史、冠心病 家庭年收入超过 5 万元人民币等 3 个因素对心血管 病史、卒中病史、心脑血管病史、超重、肥胖、中心性 病高危人群检出无影响外(P>0.05),其他 16 个因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19 个因素与心血 素均为高危人群影响因素(表2)。

表2 2017年重庆市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变量 调查人数 χ2值 P值 变量 调查人数 χ2值 P值 检出率/% 检出率/%

性别 5.14 0.02 冠脉搭桥手术史 16.17 <0.01

男 4 474 20.90 否 11 712 19.81

女 7 242 19.18 是 4 100.00

年龄组/岁 137.16 0.00 冠心病病史 146.14 <0.01

35~ 551 11.07 否 11 664 19.54

40~ 3 499 15.46 是 52 86.54

50~ 3 490 20.06 卒中病史 278.15 <0.01

60~ 3 325 23.40 否 11 618 19.27

70~75 851 28.67 是 98 86.73

在婚 3.39 0.07 心脑血管病史 414.74 <0.01

否 1 657 18.17 否 11 569 18.99

是 10 059 20.11 是 147 86.39

高中及以上学历 0.44 0.51 超重 25.98 <0.01

否 7 614 20.02 否 7 150 18.34

是 4 102 19.50 是 4 566 22.19

家庭年收入超过5万元人民币 0.00 0.95 肥胖 60.23 <0.01

否 8 309 19.82 否 10 283 18.77

是 3 407 19.87 是 1 433 27.49

吸烟 15.33 0.00 中心性肥胖 114.19 <0.01

否 9 651 19.17 否 5 552 15.69

是 2 065 22.95 是 6 164 23.57

饮酒 36.14 <0.01 高血压 1 212.25 <0.01

否 10 646 19.13 否 7 852 10.84

是 1 070 26.82 是 3 864 38.12

心肌梗死病史 91.88 <0.01 糖尿病 102.80 <0.01

否 11 682 19.65 否 9 491 18.03

是 34 85.29 是 2 225 27.55

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手术史 45.71 <0.01 血脂异常 277.71 <0.01

否 11 698 19.74 否 6 963 14.76

是 18 83.33 是 4 753 27.27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29

2.4 高危人群检出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 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 了解以上各种因素与心血管高危人群的独立联系, 示:中心性肥胖、饮酒、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 控制混杂因素,以是否属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为应 冠心病病史、卒中病史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独立 变量,用单因素分析有影响的因素(P<0.05)为自变 影响因素(P<0.05),均为危险因素(表3)。

表3 2017年重庆市巴南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变量 β值 S.E Wald χ2值 P值 OR值 OR值95%CI

中心性肥胖 0.11 0.05 3.99 0.04 1.11 1.00~1.23

饮酒 0.25 0.08 9.75 <0.01 1.28 1.10~1.50

糖尿病 0.20 0.09 4.56 0.03 1.22 1.02~1.47

血脂异常 0.64 0.05 158.43 <0.01 1.89 1.71~2.09

高血压 1.48 0.06 596.60 <0.01 4.40 3.90~4.95

冠心病病史 3.13 0.43 52.43 <0.01 22.88 9.81~53.39

卒中病史 3.16 0.31 100.90 <0.01 23.64 12.75~43.83

3 讨论 为26.9%[4]。 心血管病,又称循环系统疾病,是指循环系统 本调查结果显示,2017 年重庆市巴南区城市居 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心脏、动静脉血管、微血管疾 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为 19.84%,低于全国 病,如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高脂血症 2016 年调查的平均水平(26.90%)。造成这种差异, 等,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 除抽样因素外,也可能存在地域、社会环境的差 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和中国 异。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巴南区 的 首 要 死 因 ,2015 年 全 球 42.35% 的 死 亡 、中 国 城市居民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戒烟限酒、适 54.49%的死亡均由 CVD 引起[2]。《中国心血管病报 量运动等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行为逐步养成。据 告 2017》推算中国 CVD 现患人数 2.9 亿,CVD 死亡 2015 年巴南区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显示, 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 40.00%以上,居首位。2004 年 辖区 18 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由 2011 年的 21.20%下 至今,心脑血管病住院费用年均增速远高于国内生 降到 2016 年的 19.0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 2015 产总值增速。中国CVD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 年的 10.60%提高到 2017 年的 20.20%;每人每日食 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CVD刻不容缓[3]。 盐摄入量、食用油摄入量分别为8.30 g和32.80 g,较 控制心血管病关键在预防,以高危人群为重 重 庆 市 的 9.22 g 和 49.99 g,分 别 降 低 9.98% 和 点,进行综合干预,以降低疾病负担,这是目前研究 34.39%。此外,也体现了巴南区自 2012 年建成国家 的趋势。全国于 2014 年起,在辽宁、吉林、浙江、广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后,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的 西 4 个省份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 成效。但是,心血管病作为慢性病中的一大类疾 干预项目,完成了心血管病筛查 40 万人,检出和管 病,其危险因素仍然广泛存在,防控工作仍需坚持 理高危对象达 8 万人。重庆市于 2016 年加入心血 不懈。 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2016 年 本研究发现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男性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组织实施的一项全国性 于女性,与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趋势一致,其发病 心血管病筛查,结果显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 率和死亡率均体现为男性高于女性[5]。这可能说明 53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男性的不良生活方式更多,如长期吸烟,应酬频繁, 参考文献 过量饮酒次数多,运动不足,承担的社会角色心理 [1]郭瑞,王增武 . 我国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现状及人群 压力更大等,从而导致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更 干预效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4):357-360. 高。胡世红等[6]的研究也表明,男性的心血管病危 [2]张干深,罗丽莎,崔芳芳,等.1990 年与 2015 年中国心血 管病危险因素疾病负担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18,35 险因素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上海地区研究显示,男 (3):375-379. 性也较女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更高[7]。 [3]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 本研究还发现,高危人群检出率随着年龄的 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8,33(1):1-8. 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其中 70~75 岁年龄组检出率 [4]刘怡华.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仍普遍流行[J]. 中华医 最高。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危险因素的 学信息导报,2016,31(2):7-7. 长期积累、叠加并协同作用,致使老年人暴露于危 [5]刘静. 我国心血管病流行趋势的新特点[J]. 中华心血管 险因素的时间更长,机会更多,危险因素水平更 病杂志,2015,43(4):295-296. 高。 [6]胡世红,杨进,贾卫鸿,等. 柳州市 7660 名成人心血管病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 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4):421-423. 因素有: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 [7]胡晶晶,赵佳,韩雪,等.上海市杨浦区居民心血管病危险 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社会心理因素和饮 因素及聚集情况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 酒等[3,8-9]。 26(10):747-751. [8]江国虹,薛晓丹,李威,等.天津市城乡居民心血管病危险 结果显示,中心性肥胖、饮酒、糖尿病、血脂异 因素流行水平的研究[J]. 疾病监测,2016,31(6):488- 常、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卒中病史为城市居民心血 491. 管病高危人群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危险因素。这 [9]陈德喜,朱晓云,吕家爱,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说明了高危人群具有的某些危险因素,如中心性 [J].职业与健康,2017,33(15):2153-2156. 肥胖、饮酒、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等与心血管 [10]高传玉. 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J]. 中华实用诊断 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一致性,进一步也提示了心 与治疗杂志,2017,31(8):729-730. 血管疾病的预防要做到关口前移,重点抓高危人 [11]赵秀玲. 亚健康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早期筛查[J]. 群,在有限的人力、财力情况下,对高危人群进行综 医药卫生志,2014,43(1):87-89. 合干预,如健康教育、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 动控制体重和心理治疗,逐步改变不健康生活方 (收稿日期:2018-12-06) 式,有效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以降低危险因素水 平[10-11]。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31

【论著】

2013-2017年柳州市柳南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资料分析

张玉 1,2,曾定元 1,2,农铮 1,覃单浩 1,覃海妍 1,关海滨 1,刘成娟 1,张康 3

[摘要] 目的 了解柳州市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柳州市妇幼卫生 信息系统中收集的柳州市柳南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结果 2013-2017 年,柳南区共登记围产儿36 330例,发现的出生缺陷儿为894例,人群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24.61‰,5年来缺陷发生率呈现 下降趋势,不同年份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46,P=0.000);男性发生率(26.33‰)高于女性(22.59‰),本地 常住(26.71‰)高于非本地常住(22.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不同年龄组产妇所生婴儿的出生缺陷发生 率无统计学差异(χ2=3.762,P=0.439)。出生缺陷发生率前 5 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8.83‰)、多指/趾(2.89‰)、睾丸鞘 膜积液(1.65‰)、外耳其他畸形(1.21‰)、并指/趾(0.79‰)。结论 柳州市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需 进一步从三级预防角度出发,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关键词] 人群;出生缺陷;监测

[中图分类号] R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31-05

Analysis on the Population Based Monitoring Data of Birth Defect in Liunan District of Liuzhou City From 2013 to 2017

ZHANG Yu 1,2,ZENG Dingyuan 1,2,NONG Zheng 1,QIN Danhao 1, QIN Haiyan 1,GUAN Haibin 1,LIU Chengjuan 1,ZHANG Kang 3 1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Liuzhou,Liuzhou 545001,Guangxi Province,China. 2 Liuzhou Key Laboratory of Birth defec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Liuzhou 545001, Guangxi Province,China. 3 School of Medicine,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iuzhou 545006, Guangxi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in population of Liunan District, Liuzhou, so 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mulat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The monitoring data of the population with birth defects in Liunan District of Liuzhou collected from

基金项目:1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项目编号:2018KY0330) 2 广西科技大学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校科自1711302) 作者单位:1 广西科技大学附属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 柳州 545001) 2 柳州市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广西 柳州 545001) 3 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作者简介:张玉(1984-),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通信作者:张康,男,硕士,讲师,妇幼保健,E-mail: [email protected] 53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of Liuzhou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894 cases with birth defect were detected from 36 330 births in Liunan district from 2013 to 2017,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 was 24.61‰,with a downtrend showed in last five years,the incidence between different year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χ2=41.746,P=0.000). The rates of birth defects in male (26.33‰)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22.59‰),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among longtime residents (26.71‰)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ose migrants (22.98‰),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 as well as between longtime residents and migrants (P<0.01).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t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mother (χ2=3.762, P=0.439). The top five birth defects wer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8.83‰),multiple fingers/toes (2.89‰),hydrocele of testis (1.65‰),other outer ear deformities (1.21‰) and syndactylia (0.79‰),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 in population from Liunan district was relatively high.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birth def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rtiary prevention Key words population;birth defect;surveillance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 访登记表》,并将相关信息录入柳州市妇幼卫生信 能或代谢异常,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 息系统,由市级妇幼保健院对填报信息进行审核后 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1]。 上报国家妇幼卫生监测直报系统。 出生缺陷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围产儿死亡、婴幼 1.3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22.0 软件对监测数据 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不但严重危害儿童 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近 5 年的 生存和生活质量,影响家庭幸福和谐,也会造成巨 消长情况,计算柳南区主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顺 大的潜在寿命损失和社会经济负担[2]。出生缺陷已 位构成比,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 P< 成为影响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问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题。柳州市柳南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仅有的两个 2 结果 国家级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点之一。为了解人群出 2.1 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2012-10-01/ 生缺陷发生趋势与特点,对柳州市柳南区 2013- 2017-09-30,柳州市柳南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中登 2017 年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 记围产儿总数为 36 330 例,随访发现出生缺陷儿 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出生缺陷防控措施提供理论 894 例,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24.61‰。不同年份

依据。 2 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 1 材料与方法 41.746,P=0.000)(表1)。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自柳州市妇幼卫生信息系 统中出生缺陷监测及孕产期保健服务管理分系统, 表1 2013-2017年柳州市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包括 2012-10-01/2017-09-30 柳州市柳南区出生缺陷 人群监测和产检及分娩资料。 年度 出生围产儿数 缺陷数 发生率/‰ 1.2 资料收集方法 根据《中国人群出生缺陷监 2013 7 513 210 27.95

[3] 测方案(试行)》 与《柳州市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 2014 6 964 207 29.72 [4] 案》 要求,柳南区 1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 2015 7 403 207 27.96 生院)医务人员负责收集监测辖区内出生的所有孕 2016 7 876 170 21.58 满 28 周分娩的胎儿、婴儿相关信息及出生缺陷发生 2017 6 574 100 15.21 情况,利用产后访视对婴儿进行随访至出生后42 d, 将胎婴儿相关信息整理后填写《出生情况及婴儿随 合计 36 330 894 24.61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33

2.2 出生缺陷特征别发生率 894例出生缺陷儿中 表2 2013-2017年柳州市柳南区出生缺陷特征别比较

424 例(47.23%)的母亲是本地常住人口,缺陷发生 2 特征 围产儿数 缺陷儿数 发生率/‰ χ 值 P值 率为 26.71‰;470 例(52.57%)是非本地常住人口, 性别 缺陷发生率为 22.98‰。监测到的出生缺陷儿中男 男 19 328 509 26.33 5.299 0.021 性 509 例,缺陷发生率为 26.33‰;女性 384 例,缺陷 发生率为 22.59‰。5 年的男性人群出生缺陷总发 女 17 001 384 22.59 生率高于女性,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常住地

5.200,P=0.021)。各年龄组产妇的出生缺陷发生 本地常住 15 873 424 26.71 5.200 0.023

2 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3.762,P=0.439)(表2)。 非本地常住 20 457 470 22.98 2.3 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主要类型及顺位 从 孕妇年龄/岁 2013-2017 年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的数据来看,先天 <20 580 15 25.86 3.762 0.439 性心脏病是发生率最高的出生缺陷,且发生率逐年 20~ 5 197 128 24.63 上升,其占所有缺陷的比例均超过 30.00%,2017 年 占比高达 54.00%,5 年的平均发生率为 8.83‰。其 25~ 14 329 367 25.61 余 排 序 依 次 是 多 指/趾(2.89‰)、睾 丸 鞘 膜 积 液 30~ 10 484 264 25.18

(1.65‰)、外耳其他畸形(1.21‰)、并指/趾(0.79‰) ≥35 5 741 121 21.08

(表3)。 合计 36 330 894 24.61 2.4 出生缺陷的确诊时间 根据 5 年监测结果来

表3 2013-2017年柳州市柳南区人群监测出生缺陷类型及顺位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顺位 缺陷类型 例数 发生率/‰ 构成比/% 缺陷类型 例数 发生率/‰ 构成比/% 缺陷类型 例数 发生率/‰ 构成比/% 缺陷类型 例数 发生率/‰ 构成比/% 缺陷类型 例数 发生率/‰ 构成比/%

1 先天性心脏病 65 8.65 30.95 先天性心脏病 63 9.05 30.43 先天性心脏病 73 9.86 35.27 先天性心脏病 66 8.38 38.82 先天性心脏病 54 8.21 54.00

2 多指/趾 24 3.19 11.43 睾丸鞘膜积液 24 3.45 11.59 多指/趾 29 3.92 14.01 多指/趾 18 2.29 10.59 多指/趾 17 2.59 17.00

3 睾丸鞘膜积液 21 2.80 10.00 多指/趾 17 2.44 8.21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12 1.62 5.80 外耳其他畸形 6 0.76 3.53 并指/趾 7 1.06 7.00

4 外耳其他畸形 16 2.13 7.62 外耳其他畸形 11 1.58 5.31 睾丸鞘膜积液 11 1.49 5.31 总唇腭裂 5 0.63 2.94 血管瘤 5 0.76 5.00

5 隐睾/睾丸未降 11 1.46 5.24 隐睾/睾丸未降 10 1.44 4.83 血管瘤 9 1.22 4.35 隐睾/睾丸未降 4 0.51 2.35 外耳其他畸形 4 0.61 4.00

6 并指/趾 9 1.20 4.29 总唇腭裂 6 0.86 2.90 尿道下裂 8 1.08 3.86 睾丸鞘膜积液 4 0.51 2.35 染色体异常 4 0.61 4.00

7 总唇腭裂 8 1.06 3.81 尿道下裂 6 0.86 2.90 外耳其他畸形 7 0.95 3.38 足内翻 4 0.51 2.35 总唇腭裂 3 0.46 3.00

8 足内翻/足外翻 8 1.06 3.81 并指/趾 5 0.72 2.42 总唇腭裂 6 0.81 2.90 肾积水 4 0.51 2.35 尿道下裂 2 0.30 2.00

9 血管瘤 7 0.93 3.33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5 0.72 2.42 并指/趾 5 0.68 2.42 并指/趾 3 0.38 1.76 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 2 0.30 2.00

10 尿道下裂 5 0.67 2.38 足内翻/足外翻 5 0.72 2.42 足内翻/足外翻 5 0.68 2.42 血管瘤 3 0.38 1.76 唐氏综合征 1 0.15 1.00

看,绝大多数出生缺陷都是在产后确诊,5 年平均产 2.5 出生缺陷儿的转归 2013-2017 年柳南区监测 前确诊率仅 4.92%。对人群出生缺陷监测到的排位 到的 894 例出生缺陷儿,在监测期限内(孕 28 周至 前十的缺陷进行诊断时间分析,结果显示睾丸鞘膜 生后42 d)存活的851例,占所有缺陷儿的95.19%;出 积液、外耳畸形(小耳除外)、并指/趾、血管瘤、隐睾/ 生后42 d内死亡的12例(1.34%),其中直接死于缺陷 睾丸未降和尿道下裂这 6 种出生缺陷的生前确诊率 的有 8 例(66.67%),包括因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窒 为 0.00%;先天性心脏病的生前确诊率是 3.43%,总 息、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先天性肛门闭锁、腭裂,另有 唇腭裂的生前确诊率是10.71%(表4)。 2例是新生儿肺炎,2例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534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表4 2013-2017年柳州市柳南区排位前十的人群 相对女性而言在某些功能或结构发育上更易出现 出生缺陷类型诊断时间 异常,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这 5 年间,2013-2016

生前确诊 生后确诊 年每年均是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但 2017 出生缺陷类型 例数 构成比/% 例数 构成比/% 年的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却低于女性,通过对缺陷 类型进行分析后发现,男性特有的两种缺陷-隐睾/ 先天性心脏病 11 3.43 310 96.57 睾丸未降和睾丸鞘膜积液在 2017 年取消上报了。 多指/趾 1 0.95 104 99.05 产妇年龄是出生缺陷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本次 睾丸鞘膜积液 0 0.00 60 100.00 分析未见分娩出生缺陷儿产妇年龄差异统计学意 外耳畸形(小耳除外) 0 0.00 44 100.00 义,考虑可能是缺陷儿样本量不够大。 并指/趾 0 0.00 29 100.00 3.3 出生缺陷类型 柳州市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 血管瘤 0 0.00 29 100.00 监测前 5 位出生缺陷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睾

总唇腭裂 3 10.71 25 89.29 丸鞘膜积液、外耳其他畸形、并指/趾。先天性心脏

隐睾/睾丸未降 0 0.00 28 100.00 病的发生率位居首位,与大多数的医院监测和人群 监测结果相似[5,8-9]。前两种类型与柳州市出生缺陷 尿道下裂 0 0.00 24 100.00 医院监测的结果一致[3]。与武汉市硚口区 2007- 足内翻 1 4.76 20 95.24 2012 年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的前两位相同[5],与贵阳 市 2016 年度人群监测的前两位相同[10],其他略有差 3 讨论 异。近 5 年来先心发生率始终高于 8.00‰,2015 年 3.1 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总发生率 2013-2017 年柳 最高达到 9.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09‰[1]。从 州市柳南区共监测胎婴儿 36 330 例,出生缺陷儿 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确诊率来看,近 5 年监测到的 894 例,这 5 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波动在 15.21‰~ 321 例先天性心脏病中,产前确诊率较低,仅 3.43%, 29.72‰,平均发生率为 24.61‰,高于柳州市出生 随着超声设备的改进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的提 缺陷医院监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18.07‰)[3],说 高,柳州市产前先心病的诊断率仍有较大提升空 明人群监测更能反映出生缺陷发生的实际水平。 间。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与孕期保健、诊断水平的 柳州市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沈阳市和 高低有明显的关系,表明提高各级医院产前筛查和 平区 2007-2016 年平均发生率(12.48‰)[4],高于武 诊断的重要性,加强医务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先心 汉 市 硚 口 区 2007- 2012 年 人 群 出 生 缺 陷 发 生 率 病产前诊断水平,从而减少严重先心病患儿出生。 (10.60‰)[5],也高于 2011 年中国的总出生缺陷发生 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胎儿 率(15.30‰)[1],与宁夏大武口地区 2012-2014 年人 先天性畸形的产前诊断率日益提高,这有助于早期 群监测出生缺陷发生率 25.16‰相近[6],与北京市中 发现异常胎儿,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少 心城区的人群监测结果接近(25.89‰)[7]。由对比 严重出生缺陷的发生。 结果来看,柳州市柳南区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处于较 高水平,出生缺陷防控的任务依然艰巨。应开展多 参考文献 渠道孕期保健健康宣传,加强孕妇健康管理,提高 [1]秦怀金,朱军.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M]. 北京:人民卫 孕妇产前管理质量,大力推广和实施出生缺陷三级 生出版社,2013. [2]党少农,颜虹,王红丽. 出生缺陷的流行态势和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尤其是在国家二胎政策全面放开的情况 及人群研究的若干问题[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 下,做好孕前检查、做好孕早期筛查、产前筛查与诊 版),2017,38(3):317-325. 断等都非常重要。 [3]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司,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 3.2 出生缺陷特征 2013-2017 年柳南区人群出生 公室. 中国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手册[M]. 北京,2013:48- 缺陷男性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高于女性,与以医院 54,178. [3] 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结果一致 ,与全国其他人 [4]柳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柳州市出生缺陷人群监 群出生缺陷监测点报道的结果也一致[4,7],说明男性 测方案[Z]. 2014. (下转第539页)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35

【论著】

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模式对海口市琼山区桂林社区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肖丹丹,陈秀红,苏娅,黄志萍

[摘要] 目的 探索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模式,并评估其防治效果。方法 以 2017-01/08 在海口市琼山区桂林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确诊及建档管理的 420 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08/2018-08 采用微信群交流、现场专题讲座和面对面讨 论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并在健康教育前后调查患者高血压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和行为生活方式等信息。率的 比较采用χ2 检验。结果 干预前,患者对 12 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低于 60.00%,干预后各知识条目回答正确率均 高于 80.00%(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吸烟率、饮酒率和过量食盐率等明显降低,主动控制体重、运动锻 炼、血压自我监测者占比明显升高(P<0.05)。而且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明显改善,血压正常或达标者占比升高(P< 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模式是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社区综合干预;干预模式;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35-05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odel of Health Education o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Guilin Community of Qiongshan District in Haikou City

XIAO Dandan,CHEN Xiuhong,SU Ya,HUANG Zhiping Hainan Cadre Sanatorium/Hainan GeriatricsHospital,Haikou 571100,Hain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model for hypertension and evaluate it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effect. Methods There were 420 hypertension patients diagnosed and documented in the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Guilin Community in Qiongshan,Haikou City from January to August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 health education was conducted through chat group communication in WeChat,on-site lectures and face-to-face discussion. The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awareness of hypertensi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behavior and lifestyle was investiga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general awareness rate to 12 items of hypertension- related knowledge was lower than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818MS180) 60.00% , the correct rate after intervention was 作者单位: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海南省老年病医院 (海口 571100) higher than 80.00% (P<0.05). The smoking 作者简介:肖丹丹(1981-),女,本科,中级职称,慢性病管理 rate, drinking rate and salt excess rate were 通信作者:黄志萍(1974-),女,大专,副高,E-mail:471836109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intervention, while @qq.com the proportions of patients’ active weight 53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control, exercising and self- monitoring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Besides,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intervention.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normal or eligible blood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model for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hypertension.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tervention;intervention model;hypertension

2012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国内15岁以上 1.2 干预内容 2017-08/2018-08,在社区开展干 的人群中约有高血压患者 2.66 亿 ,患 病 率 约 为 预,主要内容包括:①建立工作团队:成立社区高血 24%,而中老人群发病率更高,且高血压控制现状不 压管理干预实施小组(31 人组成),并与心血管内科 理想[1]。高血压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目前 医生、护士保持密切联系以备提供专业指导。②确 广大患者的防治知晓率及控制率仍较低,防治工作 定健康教育内容:分 3 个模块,包括高血压相关知识 日益严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 WHO 心血管计划 (诊断标准、发病病因、常见症状、并发症及其危害 高提出血压社区防治概念以来,社区服务中心在高 性)、控制措施(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服 血压患者的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 药依从性、定期血压监测)、行为生活方式。③开展 通过核查、收集、每周或每月血压测量及相关计划 综合干预:a 微信交流群:组织建立社区高血压患者 的完成情况能够整体上了解每位高血压患者的病 微信群,由社区全科医生精选高血压相关内容推送 情变化,通过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和加强患者之 发布,每周至少发布2次。b 面对面讨论:定期(每2 间的互相帮助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等[2]。 周 1 次)组织老年患者,通过聊天式讲解与图文资料 近年来,社区综合干预已成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 宣传的方式强化其对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常见症 广泛推进的模式[3],但不同地区具体干预措施选择 状、并发症及其危害性的认识,鼓励患者相互讨论、 明显不同,目前各地所报告的干预效果仍存在较大 交流并提问,根据患者反馈意见补充下次讲解内 波动[4-5]。2017 年以来,海口市琼山区桂林社区对 容,并鼓励其寻找合作伙伴,互相监督其不良生活 高血压患者开展了社区综合干预,现将干预结果报 行为。c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和临床医生,现场开展 告如下。 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通过讲授、示范、提问 1 对象与方法 等方式与社区高血压患者群体交流互动,及时答疑 1.1 对象 2017-01/08 海口市琼山区桂林社区卫 解惑。d 操作培训:鼓励高血压患者家中自备血压 生服务中心确诊及建档管理的 420 例高血压患者。 计,向患者示范测量血压的操作方法,并提示注意 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在本社区居住至少半 事项;演示就地取材测量和控制食盐量的方法(如 年,健康档案各项资料完善;③依据《2010 年中国 啤酒盖、小汤匙等测量 1 d 的盐量);演练正确步行、 高血压防治指南》[6]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即 慢跑的方式,并组织太极拳和气功等锻炼项目学 未服用降压药情况下 2 次或 2 次以上非同日所测 习。 血压均值收缩压≥140 mmHg 或舒张压≥90 mmHg 1.3 干预效果评估 (1 mmHg=0.133 kPa);④交流沟通能力正常,研究 1.3.1 调查问卷设计 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7] 前向患者详细说明后能理解本次调查研究的内容 (2016 版)》 、《运动决策平衡修订量表在中国高血 [8] 及目的,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重 压患者中信度、结构效度分析》 、《社区老年人高血 [9] 要脏器功能不全;②脑出血、脑卒中呼吸及循环系 压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 等自行设计本次调查问 统疾病;③合并感染、贫血、传染性疾病、免疫性疾 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和 病或恶性肿瘤;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有精神疾 病史),生活情况(食盐量、吸烟情况、体育锻炼),降 病,或失去自我意识无法交流。 压药服用情况,其中吸烟定义为平均每日吸烟≥1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37

支,饮酒定义为每周饮酒至少 1 次;高血压知识(设 表1 海口市琼山区桂林社区420例患者干预前后 定 12 个相关问题),高血压知识问卷用于调查患者 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高血压认知水平,每项知晓情况以患者选择正确的 知识条目 干预前 干预后 χ2值 P值

选项为判断依据。 高血压诊治

1.3.2 调查组织 调查员为本社区经过统一培训 诊断标准 189(45.00) 351(83.57) 136.080 0.000

考核合格的全科医生与护士,调查采用面对面方 依从服药 112(26.67) 361(85.95) 300.020 0.000

式,调查前详细说明调查目的、填写注意事项及患 并发症控制 172(40.95) 337(80.24) 135.738 0.000

者个人信息的保密工作等;所有问卷通过当场发放 危险因素 和回收,回收前核对检查,对于有未填写完整项目 超重/肥胖 233(55.48) 342(81.43) 65.497 0.000 的情况询问原因或给予补充。 饮酒 251(59.76) 339(80.71) 44.101 0.000 1.3.3 现场调查 调查分为基线调查和终末调查, 吸烟 195(46.43) 401(98.33) 283.009 0.000 在干预工作开展前后,采用相同问卷,分别调查患 遗传史 210(50.00) 342(81.43) 92.065 0.000 者高血压认知、治疗和行为等情况,并进行血压测 高血脂 233(55.48) 401(95.48) 181.527 0.000 量。 缺乏运动 215(51.19) 415(98.81) 253.968 0.000 1.4 质量控制 取 30 份问卷进行预调查,及时发 不良精神状态 236(56.19) 409(97.38) 199.884 0.000 现问卷中存在的不足,并在具备资深经验专家指导 过量食盐 109(25.95) 359(85.48) 301.558 0.000

下进行修正和完善;调查证实开始前统一对实施人 注:表1~表3括号内为知晓率/%。 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调查完成后,抽取 5.00%问卷进 表2 海口市琼山区桂林社区420例患者干预前后 行核查。 生活方式改变情况 1.5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

2 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干预前后高血压 行为习惯 干预前 干预后 χ 值 P值 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的改变、服药及血压控 吸烟 203(48.33) 109(25.95) 45.055 0.000 制情况对比进行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饮酒 220(52.88) 143(34.05) 30.186 0.000 意义。 过量食盐 193(45.95) 101(24.05) 44.291 0.000

2 结果 控制体重 219(52.14) 399(95.00) 193.373 0.000 2.1 基本情况 420 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 219 例, 运动锻炼 232(55.24) 396(94.29) 169.696 0.000 女性 201 例,年龄在 22~85 岁之间,平均年龄(49.29± 血压自我监测 157(37.38) 334(79.52) 153.574 0.000 10.47)岁。 表3 海口市琼山区桂林社区420例患者干预前后 2.2 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干预 服药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 前 420 例患者对 12 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低

2 于 60.00%,干预后知晓率均提高(P<0.05),且均高 指标 干预前 干预后 χ 值 P值 于80.00%(表1)。 服药情况 2.3 干预前后生活方式改变情况 与干预前相比, 不服药 78(18.57) 26(6.19) 29.674 0.000 干预后患者吸烟率、饮酒率、过量食盐率等明显降 随意服药 152(38.00) 110(26.19) 13.142 0.000 低,主动控制体重、运动锻炼、血压自我监测者占 按医嘱服药 190(45.24) 284(67.62) 42.783 0.000 比升高(P<0.05)(表2)。 血压 2.4 干预前后服药情况及血压控制效果 与干预 正常或达标 102(24.29) 305(72.62) 196.422 0.000 前相比,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改善,血压正 I级 175(41.67) 80(19.05) 50.820 0.000 常或达标者占比升高(P<0.05)(表3)。 Ⅱ~Ⅲ级 143(34.05) 35(8.33) 83.147 0.000 53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3 讨论 区81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社区综合干预,1年后调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发病的最重要危险 查发现其知识知晓率、遵医嘱服药率、血压达标率 因素和最主要的死亡危险因素,血压水平的高低 和行为改变率均显著提升。国外研究[18]也指出,要 与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直接的正相关分 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导致的脑血管发生率和死 布态势[10-11]。相关调查报告[12]指出,高血压引起的 亡率,仅仅依赖于医院门诊显然不够,必须加强对 常见并发症不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且 社区人群的防治和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为主的综 严重消耗医疗卫生与社会资源,给社会、家庭和个 合干预以提高患者对遵医嘱服药的重视程度。本 人带来沉重负担。本次调查显示,干预前患者对 12 研究调查分析本社区综合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发 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不足 60.00%,按医嘱服药 现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升高,血压正常或达 仅 45.00%,存在较为严重的防治形势,防治工作亟 标者占比显著升高,证实社区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 待加强。 患者服药依从性,提升血压达标率,与上述报道具 高血压的发生、预防效果与不健康的生活行为 有一致性。 方式息息相关,如长期吸烟、缺乏运动锻炼、大量饮 本研究的局限在于调查范围仅限于本社区,调 酒或长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等密切相关。越来越 查对象样本量较少,且综合干预模式主要基于本社 [13-14] 多的研究 表明,高血压的非药物性康复治疗,如 区的实际情况,是否适用于其他地区或社区尚有待 饮食、运动、环境、情绪调整和物理疗法等均有着药 论证。 物性治疗无法替代的优势,不仅可促进降压并能够 综上所述,社区综合干预模式简便、经济、有 长期稳定血压,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 效,是社区防治高血压的理想方法。 其是通过社区积极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高血压患 参考文献 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促进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行为 [1]王文,朱曼璐,王拥军,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2》概 方式有明显作用,从而可促使血压水平得到合理有 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6):408-412. 效控制。从本次研究来看,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后, [2]李宓,刘国琴,饶文博,等 . 贵州省 15 岁及以上人群正常 患者吸烟率、饮酒率、过度食盐率明显下降,主动控 高值血压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 制体重、运动锻炼、血压自我监测者占比提高,表明 21(25):93-97. 研究所采用的综合干预在改变行为习惯方面取得 [3]Defo BK, Mbanya JC,Tardif JC, et al. Diagnosis, 了明显效果。因此,结合多种健康方式,开展综合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干预,是促进行为习惯改变的关键。在本次研究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ameroon: Protocol for a 中,除图文宣传外,还通过建立社区高血压微信交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linic-Based 流群、定期组织患者进行聊天式讲解、组织高血压 and Community- Based Studies [J]. Jmir Research 知识专题讲座、操作培训等多途径进行干预,尤其 Protocols,2017,6(5):102-102. 注重实际操作的规范化培训,因此,社区高血压综 [4]朱建东,余东.遂宁市船山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 合干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估[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7,33(9):914-916. [5]周育松,张宁,赵娟,等 . 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观 按医嘱服药是控制血压增长和维持血压稳定 察[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2(2):128-130. 的重中之重。多项研究表明,社区干预在促使患者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服药依从性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如刘明玲等[15]的 (2010年修订版)[M].北京: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早期报道指出,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病健康管理 [7]史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发布[J]. 中国妇幼健康 工作中属于重要的一环,在促进患者坚持规律服药 研究,2016,27(5):30-31. [16] 率方面有突出效果。张立恒等 的研究通过医院- [8]王亮,李芳,严亚琼,等.运动决策平衡修订量表在中国高 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强化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认知水 血压患者中信度、结构效度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平,提高降压信心,改善生活行为,结果显示患者血 2015,19(8):831-834. 压控制率、服药依从性分别由28.54%和50.95%上升 [9]李丽丽,许智芳 .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相关知识及行为调 至 57.93%和 90.70%。徐金莲等[17]对银川市新宁社 查[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4):681-683.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39

[10]Ferinistrambi L,Walters AS,Sica D. The relationship Canada’s 2017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risk assessment, among restless legs syndrome (Willis- Ekbo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adults Disease), hypertens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for pharmacists: An update[J]. Canadian Pharmacists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 Journal of Neurology, Journal,2017,33(5):557-576. 2014,261(6):1051-1068. [15]刘明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社区高血压病健康管理 [11]Shan J , Li HY , Liu GF , et al. Effect of air 和干预效果[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951-952. pollution on health service demand of the elderly [16]张立恒. 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控制 and middle- ag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效果影响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8):3397-3399.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based on [17]徐金莲,赵红梅,王秀霞,等. 银川市新宁社区对老年高 analysis of data from CHARLS [J]. Journal of 血压患者行 KAP 模式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J]. 宁夏医 Peking University,2016,48(3):460-471. 科大学学报,2016,38(3):318-321. [12]Irigoyen MC,De AK,Dos SF,et al. Hypertension, [18]Kim IG , So WY , Sung DJ. The relationships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and Target Organ Lesion[J]. between lifestyle factors and hypertension in Current Hypertension Reports,2016,18(4):31-39. community- dwelling Korean adults[J]. Journal of [13]张晓娟,宋丽君,李金莲,等. 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对原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2015,27(12):3689-3692. 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 四川医学,2016, 37(7):804-806. (收稿日期:2018-12-27) [14]Lamb SA, Al YH, Houle S, et al. Hypertension

ःःःःःःःःःःःःःःःःःःःःःःःःःःःःःःःःःःःःःःःःःःःःःःःःःःःःःःःःः

(上接第534页) [10]罗小渝,刘旭春. 重庆市北碚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及一 [5]刘静,农铮,邱萍,等. 柳州地区 2009 至 2013 年围产儿出 级干预模式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1, 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 3(2):35-38. 25(6):1062-1065. [11]罗灿,徐昊立,陈婷婷,等.广东2006-2015年围产儿出生 [6]于君,杨柳.2007-2016 年沈阳市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结果 缺陷监测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7,33(11):1669- 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10):41-44. 1672. [7]刘文进,肖露,李良军,等.2007-2012 年某区人群出生缺 [12]陈丽,孙袁,刘菁,等. 贵阳市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 陷监测结果的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 现况调查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26(6): 105-106. 95-96. [8]高秀梅,冯秀芝.大武口地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和医院监 测分析[J].母婴世界,2016(1):186. (收稿日期:2018-11-26) [9]杜晓娜.2009-2011 年北京市中心城区以人群为基础的出 生缺陷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4, 25(4):374-374. 54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论著】

防治艾滋病生活技能对青年学生自愿咨询检测的影响探讨

余林 1,黄玉玲 1,钟炳志 1,谢天 1,李贵华 1,张建新 2,3,4,田宇 2,周鼎伦 2,3

[摘要] 目的 调查青年学生的防治艾滋病生活技能,探讨其对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VCT)利用 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大学生和大专生共 1 237 人。采用问卷收集学生的防艾生活技能、艾滋病相 关知识、性行为、VCT 利用情况。单因素分析各种因素对 VCT 利用率的影响;并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 分析防艾生活技能促进 VCT 利用率的贡献。结果 12.6%的调查对象接受过 VCT 服务。男生的 VCT 利用率(14.5%)高 于女生(7.3%),独生子女(15.2%)高于非独生子女(10.0%),曾经发生过性行为者(19.8%)高于没有性经历者(11.1%)。除 风险识别能力外,青年学生 VCT 利用率均随着协商能力、拒绝危险能力、寻求帮助能力得分的增高而升高(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防艾生活技能总分、协商能力、拒绝危险能力和寻求帮助能力促进VCT利用的OR值分 别为1.75、1.717、1.893和1.675。结论 防艾生活技能可促进青年学生的VCT利用率提升,建议加强青年学生的防艾生活 技能培训。

[关键词] 防治艾滋病生活技能;自愿咨询检测;青年学生

[中图分类号] R169.1;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40-05

Effects of Life-skills of AIDS Prevention on VCT Among Young Students

YU Lin 1,HUNAG Yuling 1,ZHONG Bingzhi 1,XIE Tian 1,LI Guihua 1, ZHANG Jianxin 2,3,4,TIAN Yu 2,ZHOU Dinglun 2,3 1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engdu 611730,Sichuan Province,China. 2 West Chin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Sichuan University,Wuhou District,Chengdu 610041, Sichuan Province,China. 3 Research Center for AIDS,Sichuan University,Wuhou District,Chengdu 610041, Sichuan Province,China. 4 STD and 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 in Sichuan,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ife-skills of AIDS prevention among young students and to

基金项目:郫都区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项目 (项目编号:2017PXCDC003) 作者单位:1 成都市郫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都 611730) 2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成都 610041) 3 四川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 (成都 610041) 4 四川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成都 610041) 作者简介:余林(1977-),本科,副主任技师,卫生监测检验,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周鼎伦,E-mail:[email protected]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41

explore their impact on VCT utiliz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 237 college students and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by cluster sampling. The life- skills of AIDS prevention, AIDS related knowledge,sexual behavior and VCT utilization we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Univariate analysis was applied in analyzing effects of these variables on the utilization of VCT. Then,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ntribution of life-skills to promoting the utilization of VCT after adjusting the confounding factors. Results 12.6% of respondents received VCT servic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VCT in male (14.5%)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 (7.3%), the only child (15.2%)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n-only children (10.0%),and those who had ever had sexual behavior (19.8%) were higher than those who had no sexual experience (11.1%). Except for risk identification ability,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VC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egotiation ability, refusal of risk ability and seeking help ability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R of life skill score,negotiation ability,refusal to risk ability and seeking help ability were 1.75,1.717,1.893 and 1.67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Life-skills of AIDS prevention can promot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VCT among young students. The training of life-skills of AIDS preven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young students. Key words life-skills of AIDS prevention;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young students

艾 滋 病 自 愿 咨 询 检 测(voluntary counseling 条)、防艾生活技能[6-7,10]、性行为、VCT接受情况。 and testing,VCT)能够提高感染者发现率,是阻断 青少年学生防艾生活技能调查问卷为课题组 二代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消除社会歧视和提高咨 开发,包括 4 个维度(艾滋病感染风险识别能力、协 询者艾滋病认知、改变其高危行为的重要策略[1-3]。 商采取安全行为能力、拒绝危险行为能力和寻求帮 青年学生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 助能力),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0]。风险识别能 群,近年来的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4-5]。有研究者指 力共 11 题,主要反映人人都有感染 HIV 的风险;协 出,针对青年学生的艾滋病防控策略应包括加强生 商能力共 8 题,主要反映日常交友与个人学业计划 活技能教育[6]。课题组推广的以防治艾滋病(简称 冲突时和朋友协商的能力;拒绝能力共 8 题,主要反 “防艾”)生活技能为核心的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 映拒绝无保护性行为的能力;寻求帮助能力共 5 题, 预模式,在提高青年学生防艾教育中取得明显的效 主要反映面对无法解决恋爱交友矛盾时向家人和 果[7-9]。本研究拟探索防艾生活技能对青年学生参 朋友求助的能力。所有问题均采用 Likert 5 级计分 加 VCT 的影响,为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有效地开展 法赋值为 1~5 分,累加后即为维度得分或总得分。 VCT服务提供基础资料。 得分越高表示技能越强。 x - xˉ 1.2.2 相关定义 按照公式 T 标准=50+10 (x 1 对象与方法 s 1.1 对象 成都市某大学和某大专的大二学生。 为 4 个子项的原始分,xˉ 为均数,s 为标准差),将防 1.2 方法 艾生活技能原始分转换为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的 1.2.1 问卷调查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校 标准分[11]。以<40,40~、60~为标准划分为 3 档 内各选择 3 个系/学院,调查所有的二年级学生。大 (技能较差、一般和技能较好)。艾滋病基本知识为 专学校的花名册人数 448 人,回收有效问卷 425 份, 二分类变量,答对 1 题计 1 分,答对 6 项及以上者为 回收率 94.9%;大学花名册人数 812 人,回收有效问 综合知识知晓,其余为不知晓。根据父亲和母亲的 卷782份,回收率96.3%。 学历,将父母教育水平分为 3 档:父母亲学历均为大 采用问卷星形式进行调查,青年学生匿名自愿 专及以上记为较好、父母亲学历均为初中及以下记 的方式填写。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人口学资料 为较差、其余情况记为中等。 (个体特征、家庭背景等)、艾滋病基本知识(国八 1.3 统计分析 问卷星数据导入 Excel 做数据清 54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理,包括缺失值处理、逻辑查错、一致性检查等,然 别、父母婚姻、家庭氛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后导入SPSS 16.0做统计分析。 0.05);虽然入学前居住地点和民族差异具有统计学 计数资料的差异比较采用卡方分析,有序资料 意义(P<0.05),但实际差值不大,在可接受范围;大 采用趋势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学生的非独生子女比例、父母全力支持和照顾比例 检验。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在调整混杂因素的 高于大专生,父母亲学历低于大专生(表1)。 基础上,分析防艾生活技能对提高 VCT 接受率的影 响。部分条目存在缺失情况,统计时以实际样本量 2.2 防艾生活技能比较 从表 2 可看出,无论是防 为准。检验水准α=0.05。 艾生活技能总分,还是 4 个子项目,大学生的得分均

2 结果 高于大专生。其中,总分、风险识别能力、以及拒绝 2.1 基本情况 来源于大学和大专学校的样本,性 危险能力得分均高于大专生(P<0.05)。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构成比/%)

大学生 大专生 大学生 大专生 因素 χ2值 P值 因素 χ2值 P值 (n=782) (n=425) (n=782) (n=425)

性别 1.136 0.287 父母亲学历 36.126 <0.01

男 71.1 68.1 较差 56.8 41.6

女 28.9 31.9 中等 35.9 42.1

入学前居住地 7.148 0.028 较好 7.3 16.2

城区 36.7 40.6 父母婚姻 0.379 0.828

乡镇 18.9 22.8 在婚 88.4 89.7

农村 44.4 36.5 离异 8.6 7.6

民族 3.902 0.048 其他 3.0 2.6

汉族 93.7 96.4 家庭氛围 0.878 0.349

其他 6.3 3.6 和睦 68.9 71.5

独生子女 8.865 0.003 一般 31.1 28.5

是 46.0 55.1 父母支持和照顾 15.289 <0.01

否 54.0 44.9 一般 31.7 43.1

全力支持 68.3 56.9

表2 大学生和大专生防艾生活技能得分比较 2.3 VCT 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 027 名青年学 生中,12.6%的调查对象接受过 VCT 服务。将防艾 大学生 大专生 防艾生活技能 t值 P值 (n=782) (n=425) 生活技能转化为标准分,并分为3档,分析其对VCT 利用率的影响(表 3)。男生的 VCT 利用率(14.5%) 防艾生活技能总分 117.1±12.1 111.8±14.4 6.447 <0.01 高于女生(7.3%),独生子女(15.2%)高于非独生子 风险识别能力 49.6±6.2 46±7.2 8.724 <0.01 女(10.0%),曾经发生过性行为者(19.8%)高于没有 协商能力 29.6±4.4 29.5±5.1 0.130 0.896 性经历者(11.1%)。防艾生活技能、协商能力、拒绝 拒绝危险能力 26.6±3.8 25.2±4.1 6.138 <0.01 危险能力、寻求帮助能力均影响学生的 VCT 利用 寻求帮助能力 11.3±2 11.1±2.2 1.398 0.162 率,随着得分的升高,VCT 利用率逐渐升高(P< 0.05),但未发现风险识别能力影响学生的 VCT 利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43

表3 防艾生活技能分级、知识、既往性行为影响VCT利用情况

因素 样本量 利用率/% χ2值 P值 因素 样本量 利用率/% χ2值 P值

学校 1.845 0.174 综合知识 1.886 0.170

大学生 782 11.6 不知晓 241 14.5

大专生 425 14.4 知晓 912 11.3

性别 11.973 0.001 曾经性行为 12.173 <0.001

男 836 14.5 没有 995 11.1

女 357 7.3 有 212 19.8

入学前居住地 0.979 0.613 防艾生活技能* 9.005 0.003

城区 456 12.7 较低 192 9.9

乡镇 243 10.7 中等 833 11.5

农村 499 13.2 较高 182 20.3

民族 3.648 0.055 风险识别能力* 1.491 0.222

汉族 1 137 12.1 较低 197 11.7

其他 64 20.3 中等 828 12.1

独生子女 7.101 0.008 较高 182 15.9

是 587 15.2 协商能力* 12.911 <0.01

否 607 10.0 较低 148 7.4

父母学历 16.120 <0.01 中等 908 12.0

较差 621 11.1 较高 151 21.2

中等 460 11.5 拒绝危险能力* 8.019 0.005

较好 126 23.8 较低 227 9.7

家庭氛围 1.413 0.235 中等 800 11.9

和睦 838 13.2 较高 180 19.4

一般 362 10.8 寻求帮助能力* 11.641 0.001

父母支持力度 1.552 0.213 较低 257 8.9

一般 428 11.0 中等 769 12.0

全力支持 772 13.5 较高 181 20.4

注:*趋势卡方检验。

用率。 见,风险识别能力对青年学生 VCT 的影响没有统 根据表 3 的结果,将 P<0.2 的所有变量纳入 计学意义(P>0.05),防艾生活技能总分、协商能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分析防艾生活技能对青年学 力、拒绝危险能力和寻求帮助能力,均可促进青年 生 VCT 行为的影响。考虑到防艾生活技能不同条 学生 VCT 行为的发生,以拒绝危险能力影响最大 目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故逐条纳入。从表 4 可 (OR=1.893)。 544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表4 防艾生活技能对青年学生VCT影响的 要性[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2):202-203. Logistic 回归分析 [2]卢小玉,孙浩.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对社区艾 滋病筛查与干预的效果分析[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5, 因素 P值 OR值 OR值95%CI 26(6):94-95. 防艾生活技能 0.002 1.750 1.235~2.481 [3]Fonner VA,Denison J,Kennedy CE,et al.Voluntary 风险识别能力 0.256 1.224 0.863~1.736 counseling and testing (VCT) for changing HIV- 协商能力 0.004 1.717 1.190~2.476 related risk behavi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拒绝危险能力 <0.01 1.893 1.331~2.691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12(9):CD001224. 寻求帮助能力 0.001 1.675 1.222~2.296 [4]吴尊友. 我国学校艾滋病防控形势及策略[J]. 中国学校 卫生,2015,36(11):1604-1605. 注:调整因素包括:学校、性别、民族、独生子女、父母学历 [5]郭伟,孟晓军,蔡勇,等. 吉林省 2010-2015 年青年学生艾 水平、综合知识、曾经性行为,变量赋值同表3。 滋病知识知晓及性行为状况[J].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 (12):1891-1893. 3 讨论 [6]张建新. 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策略思考[J]. 中国学校卫 VCT 能够提高受检者的艾滋病感染的知晓率, 生,2016,37(11):1601-1603. 提高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及支持服务的可及性, [7]苗泓丽,张素华,张迈,等.四川某校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 因此检测促进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调查显示青年 生活技能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8): 学生的 VCT 利用率为 12.6%,虽然高于国内的类似 1234-1236. 调查[12-13],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8]徐红平,唐宁,周敏,等.以防艾生活技能为核心的职高生 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J]. 现代预防医 分析发现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学历、曾经 学,2017,44(21):3914-3918. 性行为等对青年学生 VCT 利用率均有影响。本研 [9]王铮,周阳文,张向前,等.以防艾生活技能为核心的职高 究发现男性学生的 VCT 利用率高于女性,与陈梦青 生艾滋病防控综合干预模式的探索和思考[J]. 教育与教 等[14]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可能是本研究中的男性 学研究,2018,32(7):30-35. 有更高的性经历,而性经历是促使 VCT 的原因。独 [10]黄杰,姚凯,周敏,等. 青少年学生防艾生活技能调查问 生子女、父母学历会影响青年学生的认知,包括风 卷的开发与评价[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7):25- 29. 险识别能力、协商能力等,继而影响VCT利用率。 [11]曾繁华,王治明,王绵珍,等. 成渝两地专业技术人员职 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高校学生在行为上存在 业紧张常模的分级标准及应用[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 “知识与行为背离”的现象,单纯提供安全套或艾滋 病杂志,2004,22(6):431-434. 病的知识性健康教育,可以促进青年学生认知和态 [12]李笑琴,李玲玲,许圆圆,等.2017 年台州市 2 所大专院 度的改变,但不一定能导致青年学生危险行为的改 校学生艾滋病认知行为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18, 变,同时建议干预时注重生活技能的培养[6,15-17]。本 30(6):529-533. [13]李桂英,孙燕鸣,贺淑芳.2010-2013 年北京监测哨点不 研究结果证实防艾生活技能对青年学生 VCT 利用 同性别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特征分析[J]. 率有直接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防艾生活技能总 疾病监测,2014,29(11):893-896. 分,还是 4 个维度,均呈现随着得分的增高,VCT 利 [14]陈梦清,程伟彬,徐慧芳,等. 广州市大学生对同伴艾滋 用率升高的趋势,但风险识别能力的影响没有统计 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混杂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2):203-206. 因素,拒绝危险行为能力促进 VCT 利用率的贡献最 [15]赵湘,汪宁 . 中国大学生性意识及性行为与性传播疾 病[J].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350-351. 大(OR=1.893),防艾生活技能总分、协商能力和寻 [16]陈鹤,郑晓瑛. 不同青年群体中安全套使用行为的比较 求帮助能力的贡献值接近,约等于 1.7。该结果提 分析:基于全国青年生殖健康可及性抽样调查[J]. 中国 示,加强青年学生防艾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促进青 青年研究,2013(3):60-64. 年学生 VCT 的有效手段,间接地遏制青年学生艾滋 [17]黄晓光,何继绥,田春辉.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 病疫情的快速增长。 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2):249-251.

参考文献 (收稿日期:2018-10-29) [1]薛珲,刘惠,王立秋. 进一步扩大 HIV 检测咨询服务的必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45

【论著】

2015-2017年襄阳市主城区饮用水安全状况分析

邓万霞,汪雪涛,汪雪洋

[摘要] 目的 了解襄阳市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预防控制介水传染病。方法 依据《襄阳市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方案》 设置监测点、采样频率,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水样进行检测。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 供水均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合格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结果 2015-2017 年襄阳市主 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平均合格率为 88.21%,水质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出厂水(93.10%)、管网末梢水(90.17%)、二次供 水(84.66%),主要的不合格指标是消毒剂和微生物指标。结论 襄阳市主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整体合格率较高,部分指 标仍不合格,应进一步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和规范管理。

[关键词] 城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中图分类号] R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45-04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in the Downtown Area of Xiangyang City From 2015 to 2017

DENG Wanxia,WANG Xuetao,WANG Xueyang Xiangy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Xiangyang 441022,Hubei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anitary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in Xiangyang City and to prevent wate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Methods Monitoring sites and sampling frequencies were set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Scheme for Urban Drinking Water in Xiangyang City,and water sample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Examination Method for Drinking Water (GB/T5750- 2006. Finished water,tap water and secondary supply water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Hygienic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GB5749-2006). Chi-square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qualified rate. Results The average quality conformity rate of drinking water in the downtown area of Xiangyang City was 88.21% from 2015 to 2017. Ranked by quality conformity rate,water samples were in the following order: finished water(93.10%),tap water(90.17%)and secondary supply water(84.66%). The main non- conforming indicators were disinfectants and microorganisms. Conclusion The overall quality conformity rate of drinking water quality in the downtown area of Xiangyang City is high, and some indicators 基金项目:襄阳市科技局科研课题项目 (项目编号:襄科技 [2016]72号) are still unqualified.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作者单位: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 北 襄 阳 strengthen the sanitary supervision,monitoring and 441022)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drinking water. 作者简介:邓万霞(1974-),本科,副主任医师,环境卫生,Tel: Key words downtown;drinking water;sanitary 13886291667 safety 54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为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襄阳市主城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及时校准,确保系统正常运 区饮用水水质质量状况,本研究采用《生活饮用水 行。 水质卫生标准》(GB 5749-2006)[1]对襄阳市主城区 1.4 统计分析 将 2015-2017 年水质资料按照年份 2015-2017 年饮用水水质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期发 进 行 整 理 后 ,用 Excel 2003 建 立 数 据 库 ,利 用 现襄阳市主城区饮用水水质变化状况和存在的主 SPSS 13.0进行数据χ2检验。

要问题,为饮用水卫生监管措施的实施提供科学依 2 结果 据。 2.1 水厂基本情况 2015 年襄阳城区共有 8 家集 1 对象与方法 中式供水水厂,包括 4 家市政水厂和 4 家自备水厂, 1.1 对象 2015-2017 年襄阳市主城区以汉江水为 水厂水源均为汉江水,8 家水厂日供水能力在 110 万 水源的所有水厂。 吨以上,供水覆盖人口 120 万人。水厂都办理了制 1.2 方法 水卫生许可证,建立有卫生管理制度,设有专职卫 1.2.1 采样方法 分别于每年 1、5、8 和 11 月完成 生管理人员,配备有常规水处理设施,制水人员每 4 次水样采集及检测,采集以汉江水作为水源的水 年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有 5 家水厂具备 厂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按照国家标准 水质检验能力,开展日常水质检验工作。 规定的采样方法进行水样采集及保存。 2.2 生活饮用水水质总合格率 2015-2017 年共检 1.2.2 检验方法 样品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 测水样 407 份,各项指标均合格 359 份,平均合格率 方法》(GB/T 5750-2006)[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 为 88.21%(表 1),2015 年水质合格率最高,各年度 验。检验项目包括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pH、 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1,P=0.12)。 总硬度、臭和味、铝、铁、锰、铜、锌、色度、浑浊度、氯 化物、硫酸盐、氨氮、溶解性总固体、肉眼可见物、耗 表1 2015-2017年襄阳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情况

氧量、挥发酚类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毒理学指标: 年份 检测份数/份 合格份数/份 合格率/% 氟化物、氰化物、硝酸盐、砷、硒、汞、镉、铅、铬、氯酸 2015 128 117 91.41 盐、亚氯酸盐、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微生物指标: 2016 134 112 83.58 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 2017 145 130 89.66 菌;消毒剂指标:游离性余氯和二氧化氯。 1.2.3 评价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合计 407 359 88.21 (GB 5749-2006)进行评价,如有 1 项指标超过国家 标准即视为该份水样不合格。 2.3 各年份水质合格情况比较 在各类水质中,出 1.3 质量控制 现场调查、水样采集和检测由专业 厂水合格率最高,为 93.10%,其次是管网末梢水,合 人员承担。水质检测实验室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对 格率为 90.17%,二次供水合格率最低,为 84.66%。 所采水样依据不同检测内容添加不同保护剂,同时 三类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1,P= 进行平行样品的检测,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 0.13)(表2)。

表2 2015-2017年襄阳市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情况

出厂水 管网末梢水 二次供水 年度 检测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检测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检测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2015 22 19 86.36 52 46 88.46 54 52 96.30

2016 17 16 94.12 54 49 90.74 63 47 74.60

2017 19 19 100.00 67 61 91.04 59 50 84.75

合计 58 54 93.10 173 156 90.17 176 149 84.6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47

2.4 各检验项目合格情况比较 各项目检验结果显 标合格率均为 100%,微生物指标、消毒剂指标和毒 示,主要的不合格指标是毒理指标中的三氯甲烷、四 理指标的合格率间有统计学意义(χ2=15.65,P= 氯化碳,消毒剂指标中的余氯、二氧化氯,微生物指 0.00),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之间微生物 标中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 指标合格率(χ2=0.68,P=0.71)、消毒剂指标合格 埃希菌(表3),其他项目的合格率均为100.00%。 率(χ2=3.37,P=0.19)、毒理指标合格率(χ2=0.00, 2.5 各指标合格情况比较 2015-2017 年出厂水、 P=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消毒剂指标的合格 管网末梢水与二次供水的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 率最低(表4)。

表3 2015-2017年襄阳市生活饮用水各项目检测情况

出厂水 管网末梢水 二次供水 检验项目 检测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检测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检测数/份 合格数/份 合格率/%

菌落总数 58 56 96.55 173 168 97.11 176 168 95.45

总大肠 58 56 96.55 173 171 98.84 176 175 99.43

耐热大肠 58 57 98.28 173 172 99.42 176 175 99.43

大肠埃希 58 57 98.28 173 172 99.42 176 176 100.00

游离余氯 46 45 97.83 157 147 93.63 168 151 89.88

二氧化氯 12 11 91.67 16 16 100.00 8 8 100.00

三氯甲烷 58 58 100.00 173 171 98.84 176 173 98.30

四氯化碳 58 57 98.28 173 172 99.42 176 176 100.00

表4 2015-2017年襄阳市生活饮用水各类指标检测情况

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 微生物指标 消毒剂指标 毒理指标

水样类型 检测数 合格数 合格率 检测数 合格数 合格率 检测数 合格数 合格率 检测数 合格数 合格率 /份 /份 /% /份 /份 /% /份 /份 /% /份 /份 /%

出厂水 58 58 100 58 56 96.55 58 56 96.55 58 57 98.28

管网末梢水 173 173 100 173 168 97.11 173 163 94.22 173 170 98.27

二次供水 176 176 100 176 168 95.45 176 159 90.34 176 173 98.30

合计 407 407 100 407 392 96.31 407 378 92.87 407 400 98.28

3 讨论 析,发现襄阳主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问题是 结果显示:2015-2017 年生活饮用水水质总合 消毒问题,可能与水厂消毒不规范,管网老化等原 格率为 88.21%。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分 因有关,水质存在易于受到外界微生物污染的安全 别为 93.10%和 90.17%,均高于 2011 年全国饮用水 隐患。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2004,第 监测结果[3]。表明襄阳市主城区集中式供水单位水 三版)明确提出影响水质安全的最主要问题是微生 质处理工艺发挥了重要作用,水质合格率较高且较 物和消毒问题[4]。游离氯、菌落总数不合格分析可 稳定,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随着 能与有机污染的存在或游离氯难以维持较远的管 对市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力量的加强,3 年间出 网有关[5]。余氯浓度达不到要求,主要是水厂消毒 厂水、管网末梢水合格率显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剂投加不足或配水管网过长。通过较长的供水管 本研究通过对 2015-2017 年水质监测结果分 线水中余氯挥发过快,达不到消灭细菌的浓度,从 54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而导致细菌滋生[6-7]。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水厂管 参考文献 理,保障消毒剂投加量,保持管网中消毒剂余量,确 [1]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2007. 保饮用水微生物学安全[8]。集中式供水单位要及时 [2]GB/T 5750-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 2007. 更新城区内老旧配水管网,防止管网等设施老化、 [3]钱乐,王俊,李晓明,等.2011 年全国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情况调查和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10): 腐蚀、积垢引起水质受到二次污染。定期对输水管 2430-2432. 网进行巡查检修和维护,避免水质受到意外污染。 [4]Wor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 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加强对水质处理工艺流程的监 water quality,third edition[Z]. Geneva:Word Health 控和管理,同时根据季节、环境的变化及其他突发 Organization,2004. 状况,调节加氯量,增加出厂水的余氯浓度,确保饮 [5]黄久红,丁震.2010-2012 年泰州市主城区生活饮用水水 [9] 用水合格 。 质检测结果分析[J]. 环境卫生学杂志,2014,4(5):483- 监测发现毒理指标中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486. 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应当作为今后监测的重点指 [6]周燕,高海明,戴舟艳,等. 江干区 2011-2013 年二次供水 标。三氯甲烷对实验动物引起癌症,对人具有潜在 和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 致癌作用,四氯化碳具有多种毒理学作用,包括致 2015,27(3):294-295. 癌性[10]。在常规处理工艺后增加活性碳过滤或生 [7]汪云,杨博,闫云峥,等. 北京市某区 2009-2011 年生活饮 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3 物过滤池深度处理等措施是提高饮用水质量的有 (11):874-876. 效方法,以降低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含量[11]。建议襄 [8]费娟,郑浩,于洋,等.2015年江苏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 阳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尤其市政供水单位对自来水 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11):2093-2096. 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提高集中式生活饮用水质 [9]罗皓,杜进林.广东省某市区2007-2010年生活饮用水水 量。 质调查[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3,3(4):350-352. 不同类型的水样中,二次供水的合格率最低, [10]张漱洁,林萍. 饮用水卫生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 这与徐迎春等[12]的报道一致。2016 年饮用水总体 版社,2006:37. 合格率比其他年份的合格率明显降低,主要与该年 [11]何政.2007-2010 年江阴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三氯甲烷、 度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有关。二次供水是城 四氯化碳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 市高层建筑主要的供水方式,2015-2017 年城区二 13(1):72-73. [12]徐迎春,阎西革,徐建军,等.2011-2013 年烟台市城市生 次供水的合格率仅为84.66%,低于张力群等[13]报道的 活饮用水水质分析[J]. 环境卫生学杂志,2014,4(6): 96.25%,二次供水水质亟需进一步改善。影响二次 576-579. 供水水质不合格的是消毒剂和微生物指标,主要是 [13]张力群,金铨,杨忠乔,等.2010 年度杭州市中心城区生 由于蓄水池设计过大,水量存储过多,池内水循环 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 [14] 较慢,游离余氯消耗殆尽,细菌容易生长繁殖 。 22(5):1120-1121. 再加上多数二次供水单位缺乏有效管理,尤其是住 [14]梁婕.宁波市2009-2011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J]. 宅和商务小区、老旧小区不能按要求定期清洗消毒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1):1168-1169. 蓄水池。因此,卫生、城建、房管和水务等部门要各 [15]付俊杰,吴莉华,何加芬,等.江西省2011-2012年城市生 负其责,共同参与[15]。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二次供水 活饮用水水质分析[J]. 环境卫生学杂志,2013,3(5): 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重点督促二次供水单位做好 409-412. 对储水设施的定期清洗消毒,同时增加二次供水监 测数量,进一步提高供水质量,切实保障居民饮水 (收稿日期:2018-11-21) 卫生与安全。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49

【论著】

基于阅读疗法的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研究

谭 萍

[摘要] 目的 探索重庆市万州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采用阅读疗法对大学生进行手机依赖干预并进行效果评 价,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重庆市万州区某高校 1 192 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 579 名大学生实 施 3 个 月 的 阅 读 疗 法 干 预 ,其 余 的 613 名 大 学 生 作 为 对 照 组 ,采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Self- rating Questionnaire for Adolescent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SQAPMPU)对阅读疗法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率的比较 采用χ2 检验。结果 干预前,1 192 名大学生中,手机拥有率为 100.0%,无手机依赖为 802(67.3%)名,低中度手机依赖为 266(22.3%)名,重度手机依赖为124(10.4%)名;干预组无手机依赖为396(68.4%)名,低中度手机依赖为122(21.1%)名,重 度手机依赖为 61(10.5%)名;对照组无手机依赖为 406(66.2%)名,低中度手机依赖为 144(23.5%)名,重度手机依赖为 63 (10.3%)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8,P=0.604)。干预后,干预组无手机依赖为481(83.1%)名,低中度手机 依赖为 76(13.1%)名,重度手机依赖为 22(3.8%)名;对照组无手机依赖为 412(67.2%)名,低中度手机依赖为 141 (23.0%)名,重度手机依赖为 60(9.8%)名;经阅读疗法干预低中度、重度手机依赖情况得到改善(χ2=41.475,P<0.01), 且干预组低中、重度手机依赖均低于对照组(χ2=24.787、21.978,P<0.01)。结论 在高校开展阅读疗法干预手机过分 依赖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基于阅读疗法预防与干预大学生手机依赖效果尚可,能够达到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值 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 阅读疗法;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81;R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49-05

An Intervention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Mobile Phone Dependence Based on Reading Therapy

TAN Ping 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Wanzhou 404120,Chongqing Municipality,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in Wanzhou district,using reading therapy to intervene college students’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 192 college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in Wanzhou district were selected 基金项目: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 randomly as study objectives. Reading therapy 2017-ZJXH-19052) intervention was conducted on 579 college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 庆 万 州 students for 3 months, and the remaining 613 404120)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rved as the control 作者简介:谭萍(1987-),女,硕士,讲师,大学生思政和心理 group. The effect of reading therapy was 健康教育 55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evaluated through Self- rating Questionnaire for Adolescent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 (SQAPMPU) Chi- square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rate. 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 rate of mobile phone ownership was 100.0% in 1 192 college students,802(67.3%)of them showed no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s,266(22.3%)of them showed low-grade to moderate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s, 124(10.4%)of them showed severe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there were 396(68.4%)of the students showed no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 122(21.1%)of them showed low- grade to moderate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 61(10.5%) of them showed severe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 In the control group, 406 (66.2%) of the students showed no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 144 (23.5%) of them showed low- grade to moderate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63(10.3%) of them showed severe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χ2= 1.008, P=0.604).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481(83.1% ) of the students showed no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 76(13.1%)of them showed low- grade to moderate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22(3.8%) of them showed severe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 in intervention group. There were 412(67.2%) of the students showed no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 141(23.0%)of them showed low- grade to moderate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 60(9.8%) of them showed severe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 in control group. The moderate and heavy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 of th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 by reading therapy (χ2=41.475, P< 0.01),the moderate and severe dependence degree on mobile phones of stud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χ2=24.787,21.978,P<0.01). Conclusion There is certain pertinence and adaptability to carry out reading therapy intervention of depending too much on mobile phone in colleges, the effect of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 based on reading therapy is relatively good,which is able to achieve good health education effect and worthy of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reading therapy;college students;dependence on mobile phone;intervention research

“阅读疗法”(biblio therapy)是运用生理学、医 工作提供参考。

学、图书馆学和读者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帮助读者 1 对象与方法 有针对性地选择读物,指导其科学阅读,从而使读 1.1 对象 于 2017-06/12 选取重庆市万州区某高 者在阅读中排除心理困扰,提高心理素质,以达到 校作为调查点,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分层整群抽样 [1- 3] 预防和辅助治疗心理问题的目的 。手机依赖 确定调查对象,抽取在校年级大一、大二各 10 个班 (mobilephone addiction)是过度沉迷于以手机为媒 级,大三在外实习不参与研究。基线调查回收有效 介的各种活动,对手机使用产生强烈、持续的渴求 问卷 1 192 份,问卷有效率及回收率均为 99.3%。在 感与依赖感,并导致个体出现明显的社会、心理功 后测阶段,根据自愿原则,579 名进入干预组,613 名 能损害[4]。研究结果显示,手机过度依赖不但会使 为对照组。本研究将基线和终期问卷皆填写过的 大学生出现头疼、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生理问题, 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终期回收有效问卷 1 192 份, 而且还与孤独感、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多种心理 问卷有效率及回收率均为 100.0%。本研究经高校 问题相关[5-6]。研究认为,阅读式疗法对改善大学生 伦理学委员会论证通过后批准开展,均取得调查对 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效果[7]。现探索重庆市万州区 象知情同意。 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采用阅读疗法对手机 1.2 方法 依赖干预并进行效果评价,为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 1.2.1 阅读疗法干预 参照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51

推广委员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分委员会推荐的“大学 学生手机拥有率为 100.0%,99.3%的学生使用的是 生常见心理困扰对症书目”、手机依赖系列精选文 智能手机;27.6%的学生手机价格在 1 000 元以下, 献等,由调查员、专业指导老师、图书馆馆员、辅导 31.5%在 1 000~2 000 元之间,40.9%在 2 000 元以 员四方人员对干预组大学生群体实施阅读式疗 上;34.9%的学生每月手机费用在 50 元以下,45.1% 法。每周由图书馆馆员对被试组大学生推荐阅读 1 在 50~100 元 之 间 ,每 月 花 费 高 于 100 元 者 占 本书及 1 篇文献,在此过程中调查员、专业指导老 20.0%;每月手机上网流量有 57.3%会超过 500 M; 师、辅导员全程参与协助并随时观察做好记录,干 使用手机的目的主要为人际联络、娱乐消遣和辅助 预时间为3个月。 学习生活等,其中 94.1%的同学选择为微信/QQ 他 1.2.2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 问卷内容包括年龄、 人交流,选择多媒体娱乐占 62.6%,选择游戏占 性别、年级、手机使用等一般情况。研究工具选取 33.7%,手机购物占53.9%。 由安徽医科大学陶舒曼等[8]改良的“青少年手机 2.3 干预前手机依赖情况 干预前可见,万州区某 使用依赖自评问卷”(Self-rating Questionnaire for 高校 1 192 名大学生中,无手机依赖为 802(67.3%) Adolescent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 名,低中度手机依赖为 266(22.3%)名,重度手机依 SQAPMPU),该量表共 13 题,每个条目有“从不” 赖为124(10.4%)名。 “偶尔”“有时”“经常”和“总是”5 个选项,分别对应 2.4 干预前比较 干预前,干预组无手机依赖为 1~5 分。得分越高,表明手机依赖的程度越高。根 396 名(68.4%),低中度手机依赖为 122 名(21.1%),

据总分,运用百分位数法分为3类:“无”(<P75)、“低 重度手机依赖为 61 名(10.5%);对照组无手机依赖 中度手机使用依赖(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 为 406 名(66.2%),低 中 度 手 机 依 赖 为 144 名

PMPU)”(P75-P95)、“重度 PMPU”(>P95)。本研究 (23.5%),重度手机依赖为 63 名(10.3%);两组采用 中 该 量 表 的 Cronbach α 系 数 为 0.857,各 维 度 的 2×3 列联表卡方检验统计可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Cronbach α系数在0.809~0.836之间。 (χ =1.008,P=0.604)(表1)。 1.2.3 质量控制 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了解调查 表1 重庆市万州区某高校大学生干预前手机依赖程度比较 目的,熟悉干预过程,每位调查员、辅导员负责固定 班级。干预前后,均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微信扫二维 手机依赖程度 组别 样本量 χ2值 P值 码进行问卷星电子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匿名独立填 无 低中度 重度

写后提交,电子问卷均设置了必填项及逻辑关联判 干预组 579 396(68.4) 122(21.1) 61(10.5) 1.008 0.604 别,如有缺漏项及逻辑错误均无法提交,确保了问 对照组 613 406(66.2) 144(23.5) 63(10.3) 卷的完整性、有效性。 合计 1 192 802(67.3) 266(22.3) 124(10.4) 1.3 统计分析 数据通过问卷星后台导出,用 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 注:括号内为手机依赖率/%。 计、不同组间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采用χ2 检验比较, 2.5 干预后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无手机依赖为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81 名(83.1%),低中度手机依赖为 76 名(13.1%), 2 结果 重度手机依赖为 22 名(3.8%);对照组无手机依赖为 2.1 基本情况 干预组,年龄 17~23 岁,平均年龄 412 名(67.2%),低中度手机依赖为 141 名(23.0%), 为(18.72±2.63)岁;对照组,年龄 17~23 岁,平均年 重度手机依赖为 60 名(9.8%);两组采用卡方检验, 龄为(18.69±2.86)岁;干预组,男生 185(32.0%)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75,P<0.01)。经卡方 女生394(68.0%)名;对照组,男生192(31.3%)名,女 分割两两比较显示:“低中度”组与“无依赖”组比 生421(68.7%)名;干预组,大一学生289(49.9%)名,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87,P<0.01),且干 大二学生 290 名(50.1%);对照组,大一学生 316 预组低中度手机依赖率为 13.1%,低于对照组的 (51.1%)名,大二学生297(48.5%)名。 23.0%;“重度”组与“无依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2.2 学生手机使用状况 重庆市万州区某高校大 意义(χ2=21.978,P<0.01),且干预组重度手机依赖 55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率为 3.8%,低于对照组的 9.8%;“重度”与“低中度” 的产物是一种“现代病”,值得高校在健康教育工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3,P=0.178)。因 中引起重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然而, 此,经阅读疗法干预后低中、重度手机依赖情况得 文献检索可见,阅读疗法一词源于希腊语,也可称 到改善,手机依赖干预效果尚可(表2)。 图书治疗、读书疗愈、书目疗法、文献治疗、信息疗 法等,是一种籍由阅读图书或者接触其他信息资 表2 重庆市万州区某高校大学生干预后手机依赖程度比较 料,帮助读者舒解负面情绪困扰,进而达到身心平

[15] 手机依赖程度 衡之状态 ,是利用阅读图书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 组别 样本量 χ2值 P值 无 低中度 重度 方法,是一个开放的、预留了极大发展空间的概念。 本研究尝试阅读疗法模式在预防及改善大学 干预组 579 481(83.1) 76(13.1) 22(3.8) 41.475 0.000 生手机依赖中的实践,通过阅读疗法,为手机依赖 对照组 613 412(67.2) 141(23.0) 60(9.8) 大学生提供心灵上的营养和精神上的重塑,帮助大 注:括号内为手机依赖率/%。 学生逐渐摆脱手机过分依赖。统计分析显示,通过 阅读疗法干预后,干预组低中度手机依赖率为 2.6 干预前后各组组内比较 干预组干预前后采 13.1%,低于对照组(23.0%),重度手机依赖率为 2 用 2×3 卡方检验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 3.8%,低于对照组(9.8%)。干预组干预前、干预后 37.250,P<0.01)。 经卡方分割两两比较显示 : 比较可见,干预后低中度手机依赖率为 13.1%,低于 “低中度”组与“无依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21.1%),重度手机依赖率为 3.8%,低于干预 2 (χ =17.533,P<0.01),且干预后低中度手机依赖率 前(10.5%)。可见,低中、重度手机依赖情况得到改 为 13.1%,低于干预前的 21.1%;“重度”组与“无依 善,手机依赖干预效果值得肯定。 2 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416,P< 基于阅读疗法的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效果尚 0.01),且干预后重度手机依赖率为 3.8%,低于干预 可,阅读疗法能通过阅读达到修身养性、建立新的 前的 10.5%;“重度”与“低中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认知、调节情绪、重塑行为模式等目的,表明了阅读 2 意义(χ =3.633,P=0.057)。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 疗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对手机依赖健康教育的 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0.149,P=0.928)。 兴趣和共鸣,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学习的主观认同 3 讨论 和积极性,自愿探索与反思,促进学生的自我净化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手机使用逐渐普 与领悟,将注意力从手机上主动转移,自觉改善对 及化,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覆盖面广、嵌入性 手机依赖的相关态度和行为。可见,阅读疗法能够 强、使用率高的特性。手机依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达到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方式、行为习惯、健康状况,被学者称之为 21 世纪 本研究虽然扩充了阅读疗法在手机依赖方面 最主要的非药物成瘾现象之一[9],手机过度依赖也 的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创新,但是依然存在一些 随之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 不足,由于空间、地域、时间等限制,本研究样本量 题[10]。目前,大学生手机依赖率有一定的差异,在 有限,采用的干预方法较简单,干预效果持续追踪 13.14%~31.00%之间[11-14],主要原因可能与手机依 评估还待后续研究进一步深入。 赖量表选择不同、手机依赖程度的分类标准不同有 因此,在高校开展阅读疗法干预手机过分依赖 关。本研究基线调查显示,1 192 名大学生中,低中 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结合文献报告,综合 度手机依赖为 266 名(22.3%),重度手机依赖为 124 建议高校以图书馆成立阅读疗法特色阅览室[7]为依 名(10.4%),可见该高校手机依赖情况比较严重,提 托,逐步形成图书馆馆员、专业指导老师、辅导员、 示高校对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应该引起关注并高 大学生为一体的管理模式[16],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 度重视。 管理,提升学生自我约束力,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危害较大,包括不利于大学 样的社会活动,避免沉浸于手机依赖,让他们感受 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不利于 社会生活和自身价值,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愉快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手机依赖作为科学技术发展 的度过大学生活。 (下转第558页)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53

【论著】

河北省邢台市干部职工冠心病检出情况与影响因素调查

马腾,袁芳琪,史宁,徐珍珍,刘宇红,武志斌,刘洋,马丽娜

[摘要] 目的 调查研究河北省邢台市干部职工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患病情况与影响 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对河北省邢台市 20 232 名在职和离退休干部职工进行问 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对冠心病检出率的比较应用χ2 检验,有关影响因素应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河北 省邢台市干部职工冠心病的检出率为 4.56%(924/20 232)。青年男性冠心病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273,P=0.000)。到中年和老年以后,男性冠心病的患病率与女性冠心病的患病率基本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χ2=2.860、1.481,P=0.091、0.224)。总体冠心病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1,P=0.000)。 冠心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年龄(OR=4.489)、性别(OR=4.452)、血脂异常(OR=41.961)、高血压(OR=68.196)、糖尿病 (OR=13.851)、肥胖(OR=23.576)、吸烟(OR=17.193)、饮酒(OR=4.305)、运动量小(OR=3.342)、高脂饮食(OR= 23.007)、高糖饮食(OR=20.395)、髙盐饮食(OR=6.867)、嗜好饱食(OR=12.016)和家族史(OR=13.471)。结论 河北省 邢台市干部职工冠心病的患病率较高,冠心病的患病与影响因素密切相关。控制影响因素的有效措施应从儿童做起,一 级预防开始越早受益越大。

[关键词] 冠心病;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81;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53-06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Cadres and Workers of Xingtai City in Hebei Province

MA Teng,YUAN Fangqi,SHI Ning,XU Zhenzhen,LIU Yuhong, WU ZHibin,LIU Yang,MA Lina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gtai Medical College,Xingtai 054000,Hebei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cadres and workers in Xingtai City of Hebei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Self designed epidemiological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20 232 in-service and retired cadres and workers in Xingtai City of Hebei province,and 基金项目:河北省邢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 (项目编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biochemical detection 号:2016ZC320) were taken at the same time. χ2 test was used 作者单位: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河北 邢 to compare the prevalence of CHD, the related 台 054000) 作者简介:马腾(1985-),男,本科,主治医师,心血管系统疾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病预防与控制,E-mail:[email protected] analysi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CHD among 554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cadres and workers in Xingtai City was 4.56% (924/20 232). The prevalence of CHD in young me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0.273, P= 0.000). At middle age and old age,the prevalence of male CHD was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of female CHD, the differenc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2.860,1.481,P=0.091,0.224). The prevalence of overall CHD was higher in male than that in femal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2.561, P=0.000). The risk factors for CHD were age (OR=4.489), Gender (OR=4.452), dyslipidemia (OR=41.961), hypertension (OR=68.196), diabetes (OR= 13.851), obesity (OR=23.576), smoking (OR=17.193), drinking (OR=4.305), exercise little (OR=3.342),high fat diet (OR=23.007),high sugar diet (OR=20.395),high salt diet (OR= 6.867),addiction Good satiation (OR=12.016) and family history (OR=13.471).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CHD among cadres and workers in Xingtai City of Hebei Province is relatively high, the prevalence of CH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influencing factors should start with children,the earlie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starts,the greater the benefit it will get.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influence factor;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登记,被调查者自愿并如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 实接受问答。 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冠状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 1.2.2 指标定义 吸烟为每天吸烟>1 支,吸烟史 弹性和管腔缩小,局部先后有脂质和复合糖类集 >1 年者;饮酒为每周饮白酒>1 次,每次饮酒量> 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 100 ml,且连续 5 年以上者;合适运动量为每周运动 渐退变。如果不及时有效的进行预防与控制,继发 >3 次 ,每 次 运 动 >30 min 者 ;肥 胖 为 体 重 指 数 性病变尚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 (BMI)≥24 kg/m2且男性腹围WC ≥85 cm、女性腹围 成,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世界卫生 WC≥80 cm 者。依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 组织公布的一项最新报告显示,在所有导致人类死 新年龄段划分:44 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 岁为 亡的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排名首位[2]。因此,针对 中年人,60岁以上为老年人的标准。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有的放矢 1.2.3 诊断标准 冠心病的诊断依据中国标准出 地及早进行危险因素的干预,对预防与控制冠心病 版社出版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 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现将课题组在 2018-03/06 准(WS 319-2010)》。①在静息、动态时或负荷试验 对 20 232 名干部职工进行的冠心病患病情况与影 心电图显示 ST 段压低,T 波减低、变平或倒置等心 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报道如下。 肌缺血的客观证据;②有心肌灌注不足的核素心 1 对象与方法 肌显像或经冠状 CTA 检查提示至少存在一根冠脉 1.1 对象 调查对象来源于 2018-03/06 在邢台医 血管狭窄≥50%;③存在稳定性或不稳定性心绞痛; 学高等专科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市 ④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以及进行了支架或搭桥 直 56 个单位全体在职和离退休干部职工。其中,男 术。高血压的诊断依据《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 性9 296人,女性10 936人,共计20 232人。 标 准》,收 缩 压(SBP)≥140 mmHg 和/或 舒 张 压 1.2 方法 (DBP)≥90 mmHg 以及正在服用降压药者。血脂异 1.2.1 资料来源 在体检中心体检表登记的基本 常的诊断依据检验试剂盒标注的标准,总胆固醇 信息基础上,设计表格增加了与冠心病以及影响因 (TC)参考值<5.1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素相关的调查内容。附加的调查内容由体检中心 (HDL-C)参考值>0.9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55

醇(LDL-C)参考值<4.11 mmol/L,甘油三酯(TG) 1.2.4 统计分析 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建立数据 参考值<1.71 mmol/L,其中有一项超标以及正在服 库应用 EpiData 3.0 软件,统计分析应用 SPSS 11.5 用降脂药者。糖尿病的诊断依据《2007 年中国糖尿 软件。应用χ2 进行统计学检验,应用 Logistic 回归进 病防治指南公布的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和/ 行影响因素分析,相对危险度应用 OR 及 95%CI 估 或餐后 2 h 的血糖≥11.1 mmol/L 以及正在服用降糖 计。各变量及赋值见表1。 药者。

表1 变量及赋值

因素 赋值 因素 赋值

年龄段 青年=0,中年=1,老年=2 饮酒 非=0,是=1

性别 女=0,男=1 运动量小 非=0,是=1

血脂异常 非=0,是=1 高脂饮食 非=0,是=1

高血压 非=0,是=1 高糖饮食 非=0,是=1

糖尿病 非=0,是=1 髙盐饮食 非=0,是=1

肥胖 非=0,是=1 嗜好饱食 非=0,是=1

吸烟 非=0,是=1 家族史 非=0,是=1

2 结果 青年干部职工中,男性冠心病的检出率高于女性, 2.1 一般情况 在被调查的干部职工中,年龄最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到中年和老年以后,男性冠心 大者 99 岁,最小者 23 岁。本次调查青年人 4 566 病的检出率与女性冠心病的检出率基本接近,差异 人,中年人 5 488 人,老年人 10 178 人,共计 20 232 均无统计学意义。总体冠心病的检出率男性高于 人。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2.2 男性与女性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检出情况 在

表2 男性与女性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检出情况

男性 女性 合计 年龄段/岁 χ2值 P值 检查人数 检出人数 检出率/% 检查人数 检出人数 检出率/% 检查人数 检出人数 检出率/%

≤44 2 112 58 2.74 2 454 11 0.44 4 566 69 1.51 40.273 0.000

45~ 2 528 117 4.62 2 960 110 3.71 5 488 227 4.13 2.860 0.091

≥60 4 656 302 6.48 5 522 326 5.90 10 178 628 6.17 1.481 0.224

合计 9 296 477 5.13 10 936 447 4.08 20 232 924 4.56 12.561 0.000

注:青年人与中老年人冠心病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43,P=0.000)。

2.3 相关影响因素与冠心病的检出情况 在年龄 2.4 冠心病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冠心病与 段、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饮 否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 酒、运动量小、高脂饮食、高糖饮食、髙盐饮食、嗜好 病、肥胖、吸烟、饮酒、运动量小、高脂饮食、高糖饮 饱食和家族史 14 种相关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进行 食、髙盐饮食、嗜好饱食和家族史 14 种可能影响冠 逐一分析发现,14 种因素均与冠心病的患病相关 心病发生的因素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 联,是与非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3)。 分析(表4)。 55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表3 相关影响因素与冠心病的检出情况

因素 调查人数 检出人数 检出率/% χ2值 P值 因素 调查人数 检出人数 检出率/% χ2值 P值

年龄段 饮酒

中老年 15 666 855 5.45 126.343 0.000 是 3 268 223 6.82 45.543 0.000

青年 4 566 69 1.51 否 16 964 701 4.13

性别 运动量小

男 9 296 477 5.13 12.561 0.000 是 9 711 565 5.81 67.068 0.000

女 10 936 447 4.18 否 10 521 359 3.42

血脂异常 高脂饮食

是 8 149 673 8.25 426.658 0.000 是 8 523 692 8.11 426.355 0.000

非 12 083 251 2.07 否 11 709 232 1.98

高血压 高糖饮食

是 8 893 740 8.32 513.097 0.000 是 8 976 679 7.56 332.623 0.000

否 11 339 184 1.62 否 11 256 245 2.17

糖尿病 髙盐饮食

是 4 066 626 15.39 1 369.128 0.000 是 11 029 731 6.62 236.294 0.000

否 16 166 298 1.84 否 9 203 193 2.09

肥胖 嗜好饱食

是 1 618 418 25.83 1 825.040 0.000 是 10 128 718 7.08 296.012 0.000

否 18 614 506 2.71 否 10 104 206 2.03

吸烟 家族史

是 2 225 496 22.29 1 802.079 0.000 是 6 381 732 11.47 1 019.491 0.000

否 18 007 428 2.37 否 13 851 192 1.38

表4 冠心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 β值 SE值 Waldχ2值 P值 OR值 95%CI

年龄 1.502 0.163 84.384 0.000 4.489 3.259~6.185

性别 1.493 0.185 5.026 0.000 4.452 3.097~6.401

血脂异常 3.737 0.216 300.650 0.000 41.961 27.504~64.015

高血压 4.222 0.233 327.763 0.000 68.196 43.176~107.717

糖尿病 2.628 0.224 19.204 0.000 13.851 4.325~12.126

肥胖 3.160 0.331 91.165 0.000 23.576 12.324~45.102

吸烟 2.845 0.601 22.434 0.000 17.193 5.299~15.790

饮酒 1.442 0.146 85.513 0.000 4.305 3.168~5.894

运动量小 1.206 0.298 16.371 0.000 3.342 1.863~5.994

高脂饮食 3.136 0.305 105.442 0.000 23.007 12.645~41.859

高糖饮食 3.015 0.276 119.560 0.000 20.395 11.880~35.016

高盐饮食 1.927 0.292 43.399 0.000 6.867 3.781~12.128

嗜好饱食 2.486 0.281 78.159 0.000 12.016 6.924~20.851

家族史 2.601 0.605 18.483 0.000 13.471 4.116~12.08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57

3 讨论 地研究资料基本一致[7]。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发生关 由于课题组人员的工作性质和便利条件,冠心 系更加密切。高血压可使血管局部产生湍流和切 病的患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只针对了 应力变化,使动脉内膜内皮细胞间的连续性中断, 在本院体检的本市区 56 个单位全体在职和离退休 内皮细胞回缩,从而暴露内膜下的组织。此时血小 干部职工,调查对象局限于工薪阶层的上班族。但 板活化因子(PAF)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使之粘附、 是,无论是工薪阶层的上班族还是自谋职业族以及 聚集于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血小板可释出包括 无业族甚至儿童少年,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发展 巨噬细胞释出的上述各种因子在内的许多细胞因 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一样的。故此,本研究提示 子。这些因子进入动脉壁,对促发粥样硬化病变中 人们及早进行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 平滑肌细胞增生起重要作用[1]。本研究显示高血压 来预防或延缓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 者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与外地研 义。 究资料基本一致[8]。血清中血糖的升高,首先导致 本研究显示,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人,45 岁以 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 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的检出率呈现增高趋 继而发展,可通过促进脂质合成及刺激大动脉内膜 势。但在青年干部职工中,冠心病的检出率为 平滑肌细胞和炎症纤维细胞增生,加速动脉粥样硬 1.51%,青年人因冠心病而致死亡者也时有发生。 化的发生和发展[1]。本研究显示糖尿病者冠心病的 有资料报告,在儿童时期,如果不注重生活方式和 患病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者,与外地研究资料基本 膳食均衡,均可导致肥胖和/或血脂异常的发生。儿 一致[9]。 童期的肥胖和/或血脂异常,均可侵蚀动脉血管的内 本研究显示,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糖 皮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故此,提示人们预防动脉 尿病,肥胖,吸烟,饮酒,运动量小,高脂饮食,高糖 粥样硬化和成年后冠心病应从儿童期开始[3]。 饮食,髙盐饮食,嗜好饱食和家族史均是冠心病的 本研究显示,冠心病的检出率男性与女性相 影响因素。尤其是多种因素并存,更易引发动脉粥 比,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 样硬化而罹患冠心病。而且,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关 到绝经期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冠心病的 系密切。众所周知,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饮酒、 患病率增加,此年龄段男性与女性冠心病的患病率 运动量小)和不良的膳食习惯(高脂、高糖、髙盐、饱 基本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总体冠心病的发 食)极易导致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而 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冠 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心病发病率高于女性的原因:①在绝经期前,女性 的罪魁祸首。故此,对还没有发生冠心病的人群开 有雌性激素的保护[4]。②根据女性干部职工的心理 展一级预防,及早进行影响因素的干预。如果失去 特点,除了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外,相对的危险因 素要少于男性有关。此研究结论与辽宁省城市居 一级预防的机会,对已经患有冠心病的人群应该开 民冠心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的研究结 展二级预防,及早进行有效治疗,控制病情进一步 论基本一致[5]。不同于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 2011 发展或使其得到逆转,以改善其预后。 年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道的“女性比男性更 综上所述,预防与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易发生冠心病”的研究结论[6]。至于女性易发冠心 首先要从源头上遏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预防 病还是男性易发冠心病,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证 与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就要做好一级 实。 预防,除了年龄、性别与家族史是不可改变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血脂异常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的 因素外,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良的膳食习 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 惯,合理地进行运动与锻炼,从儿童期抓起,一级预 白(a)的升高,直接损伤动脉内膜而致动脉粥样硬 防开始越早受益就会越大。

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动脉内膜损伤后作出 参考文献 [1] 的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的结果 。本研究显示血脂 [1]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异常者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与外 社,2006. 55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2]Sousa RM, Ferri CP, Acosta D, et al. The [7]李志超,伍佳,黄鹤. 成都市中心城区居民血脂异常合并 coneribu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to the prevalence of 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现状研究[J]. 华西医学, dependence among olderpeople in Latin America, 2015,30(10)1845-1848. China and Lndia:a10/66 Desearch Group populaeion- [8]柴晓芮,崔凯,叶中倪. 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危 based survey[J]. BMC Geriaer,2010,10(3):1-12. 险因素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2016,17(6):590- [3]徐冉. 河北省邢台地区 5~6 岁儿童单纯性肥胖与血脂异 592. 常相关性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17,33(5):559-561. [9]王婧文,孔维颖,白云浩,等. 冠心病合并 2 型糖尿病与单 [4]乐杰. 妇产科学[M].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纯冠心病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 16-27. 血管病杂志,2017,15(23):2999-3002. [5]孟秀君,胥丽霞,侯华,等.辽宁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现 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 (收稿日期:2018-11-08) (10):915-918. [6]仲崇星. 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 2011 年冠心病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4):348- 350.

ःःःःःःःःःःःःःःःःःःःःःःःःःःःःःःःःःःःःःःःःःःःःःःःःःःःःःःःःः

(上接第552页) [9]杨心童. 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分析及干预[J]. 学校党 参考文献 建与思想教育,2017(24):27-29. [1]王黎艳. 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实践与思考[J]. 图 [10]黄园园,谌丁艳,周丽.深圳市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及影 书馆学刊,2016(5):73-75. 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9):1414-1416. [2]马海峰. 阅读疗法在医学专业学生中的推广与应用[J]. [11]刘国艳,王亮亮,刘志军. 医学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睡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175-176. 眠质量调查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2): [3]郝素珍,王晓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究—基于阅 161-163. 读疗法的原理与应用[J].知识经济,2018(2):142-143. [12]陈雪红,静进. 某医学专科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征与艾 [4]YEN C , TANG T , YEN J , et al. Symptoms of 森克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problematic cellular phone use, functional impairment 2018,35(1):45-48.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ep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 [13]陈勇钢,郝悦.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研究[J]. 北方 in Southern Taiwan[J]. J Adolesc,2009,32(4):863- 工业大学学报,2018,30(1):128-133. 873. [14]欧阳乐. 大学生手机依赖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韧 [5]牛晓丽,李宣珠.宁夏地区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与抑郁的 性的中介作用[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7. 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4):607-609. [15]骆斌. 基层青年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干预研究[D]. 兰 [6]葛仁锴,钟小妹,陈荣. 运动干预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影响 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1):3919-3921. [16]李巧群. 阅读疗法在医院图书馆创新服务中的应用[J]. [7]程景民,曹雅君,潘晓洁,等.阅读式疗法对某医科大学学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1):94-97. 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 (5):765-767. (收稿日期:2018-11-16) [8]陶舒曼,付继玲,王惠,等.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 编制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J].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 (1):26-29.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59

【论著】

2012-2017年四川省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 染者/艾滋病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裴晓迪,袁风顺,刘莉,刘伦皓,胡莹,梁莉

[摘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 50 岁及以上人群 HIV 感染特征,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干预措施及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 据。 方法 通过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 2012-2017 年四川省 50 岁及以上 HIV/AIDS 病例资料,对病例人口学特征 及感染途径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 年四川省共报告 50 岁及以上 HIV/AIDS 病例 35 625 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 33.51%,50岁及以上病例占当年报告总数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该人群病例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78∶1,年龄分 布主要为 50~69 岁(78.46%),已婚有配偶占 57.2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69.25%,职业以农民或民工为主(69.51%), 绝大多数为汉族(96.51%)。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96.02%),男女性异性传播构成比分别为 95.30%和 98.00%。阳性

样本检测来源以术前/受血前/其他就诊者检测为主(68.96%),首次 CD4 细胞检测结果以小于 350 个/l 为主(67.56%)。结 论 四川省 50 岁及以上人群 HIV 感染绝对数及其占新报告病例总数的比例增长迅速,已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重点人群,应 针对该人群的特征制定综合性的艾滋病防控策略。

[关键词] 50岁及以上;艾滋病;流行特征

[中图分类号] 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59-06

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V/AIDS Patients 50 Years Old and Above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12 to 2017

PEI Xiaodi,YUAN Fengshun,LIU Li,LIU Lunhao,HU Ying,LIANG Li Si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engdu 610041,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V/AIDS patients aged 50 years or older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develop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this population. Methods Data on HIV/AIDS patients aged 50 years or older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12 to 2017 were collected through the HIV/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mission route of patients 50 years or older with HIV/AIDS (PLHIV) were analyzed. Results Between 2012 and 2017, 35 625 HIV positive people aged 50 years or above were identified in Sichuan province,accounting for 33.51% of total newly-reported cases. The proportion of PLHIV patients aged 50 years or more rose year by year. The ratio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ases was 2.78∶1. Patients aged 50 to 69 years 作者单位: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都 610041) old accounted for 78.46% of newly reported 作者简介:裴晓迪(1985-),女,硕士,主管医师,疾病控制 通信作者:刘莉(1972-),女,博士,主任医师,性病艾滋病防 cases. 57.27% of elderly patients were married 治,E-mail:[email protected] and 69.25% had a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56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level or below. The majority (69.51%) were peasants or migrant workers and almost all patients (96.51%) were Han people. Heterosexual transmission (96.02%) was the major route of HIV transmission among elderly patients. The proportions of heterosexual transmission among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ere 95.30% and 98.00% , respectively. 68.96% of the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pre- transfusion examination and medical treatment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CD4 cell test were less than 350 cells/ L in most the patients (67.56%). Conclusion HIV/AIDS epidemic spread rapidly among people aged 50 years or above and this population has become the key population of HIV infection. Targeted measures and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tailored to prevent HIV/AIDS among the population. Key words 50 years old and above;HIV/AIDS;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中国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截止 2017-12,全国 数逐年增加,从 2012 年的 2 458 例增加到 2017 年的 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hunman immunodeficiency 10 815 例。50 岁以上人群占报告总数的比例由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acquired immunodefi 2012 年的 24.60%上升至 2017 年的 42.98%,构成比 ciency syndrom,AIDS)共 758 610 例,2017 年度新 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2 635.65,P<0.01)(表1)。 发现 HIV/AIDS 病人 134 512 例[1]。相关研究表明, 表1 2012-2017年四川省50岁及以上 艾滋病疫情在 50 岁及以上人群中呈快速上升趋势, HIV/AIDS病例报告情况 为艾滋病防控工作带来了新挑战[2-3]。四川省作为 艾滋病疫情严重的省份之一,了解四川省 50 岁及以 年份 病例报告总数 ≥50岁病例数 构成比/% 上人群艾滋病感染现状及流行特征,有利于制定针 2012 11 259 2 458 21.83 对性的干预措施和防控策略,从而达到预防艾滋病 2013 13 909 3 421 24.60

快速蔓延的目的。 2014 16 198 4 566 28.19

1 对象与方法 2015 18 202 6 082 33.41

1.1 对象 选取 2012-2017 年四川省报告的 50 岁 2016 21 564 8 283 38.41

及以上HIV/AIDS 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2017 25 165 10 815 42.98 1.2 方法 50 岁及以上病例相关数据源自中国疾 合计 106 297 35 625 33.51 病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下 χ2值 2 635.65 载的 2012-2017 年四川省的各年的历史卡片库,并 P值 <0.001 从中筛选每一年的 50 岁及以上病例;检测数据源自 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的检测份数表。 2.2 地区分布 四川省 21 个市(州)均有 50 岁及以 1.3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软件对 HIV/AIDS 病例 上 HIV/AIDS 病例报告。2012-2017 年 50 岁及以上 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 的病例报告数居前 5 位的市(州)是成都市、宜宾市、 描述性分析,不同年份间及性别比较使用 Pearson 内江市、泸州市和达州市,占四川省 50 岁及以上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IV/AIDS病例的56.40%。 2 结果 2.3 人群分布 2012-2017 年间报告的 35 625 例 2.1 HIV/AIDS 病例报告情况 2012-2017 年四川 50 岁及以上 HIV/AIDS 病例中,男性 26 193 例,女性 省共报告 HIV/AIDS 病例 106 297 例,其中 50 岁及 9 432 例,男女性别比为 2.78∶1,历年病例男女性别 以 上 人 群 HIV/AIDS 病 例 35 625 例(33.51%)。 比变化不大,在 2.70∶1~2.82∶1 之间。HIV/AIDS 2012-2017 年 50 岁及以上人群 HIV/AIDS 病例报告 病例确诊时年龄主要集中于 50~69 岁,占 78.4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61

(27 951/35 625);婚姻状态以已婚为主,占 57.27% 69.51%(24 762/35 625);绝 大 多 数 为 汉 族 ,占 (20 403/35 62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69.25% 96.51%(表2)。 (24 670/35 625);职 业 以 农 民 或 民 工 为 主 ,占 2.4 传播途径 2012-2017 年,50 岁及以上 HIV/

表2 2012-2017年四川省50岁以上HIV/AIDS病例社会人口学特征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合计 (n=2 458) (n=3 421) (n=4 566) (n=6 082) (n=8 283) (n=10 815) (n=35 625) 病例特征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 /% /% /% /% /% /%

性别

男 1 794 72.99 2 508 73.31 3 370 73.81 4 471 73.51 6 103 73.68 7 947 73.48 26 193 73.52

女 664 27.01 913 26.69 1 196 26.19 1 611 26.49 2 180 26.32 2 868 26.52 9 432 26.48

确诊年龄/岁

50~ 1 061 43.17 1 438 42.03 1 922 42.09 2 432 39.99 3 299 39.83 4 131 38.20 14 283 40.09

60~ 931 37.88 1 293 37.80 1 685 36.90 2 390 39.30 3 185 38.45 4 184 38.69 13 668 38.37

70~ 403 16.40 587 17.16 808 17.70 1 061 17.44 1 449 17.49 2 024 18.71 6 332 17.77

≥80 63 2.56 103 3.01 151 3.31 199 3.27 350 4.23 476 4.40 1 342 3.77

婚姻状态

未婚 84 3.42 156 4.56 210 4.60 315 5.18 479 5.78 681 6.30 1 925 5.40

已婚 1 435 58.38 1 936 56.59 2 660 58.26 3 417 56.18 4 741 57.24 6 214 57.46 20 403 57.27

离异或丧偶 916 37.27 1 310 38.29 1 667 36.51 2 333 38.36 3 042 36.73 3 885 35.92 13 153 36.92

不详 23 0.94 19 0.56 29 0.64 17 0.28 21 0.25 35 0.32 144 0.40

文化程度

文盲 409 16.65 552 16.14 739 16.18 977 16.06 1 347 16.26 1 964 18.16 5 988 16.81

小学 1 196 48.68 1 744 50.98 2 322 50.85 3 204 52.68 4 437 53.57 5 779 53.44 18 682 52.44

初中 598 24.34 835 24.41 1 100 24.09 1 479 24.32 1 961 23.67 2 462 22.76 8 435 23.68

高中 186 7.57 233 6.81 321 7.03 323 5.31 407 4.91 472 4.36 1 942 5.45

大专及以上 68 2.77 57 1.67 84 1.84 99 1.63 131 1.58 138 1.28 577 1.62

职业

农民/民工 1 532 62.33 2 174 63.55 3 018 66.10 4 249 69.86 5 921 71.48 7 868 72.75 24 762 69.51

家政/家务/待业 272 11.07 449 13.12 575 12.59 687 11.30 1 013 12.23 1 359 12.57 4 355 12.22

离退休人员 316 12.86 423 12.36 480 10.51 589 9.68 692 8.35 872 8.06 3 372 9.47

干部职员 31 1.26 24 0.70 30 0.66 32 0.53 37 0.45 25 0.23 179 0.50

其他 307 12.49 351 10.26 463 10.14 525 8.63 620 7.49 691 6.39 2 957 8.30

民族

汉 2 340 95.20 3 283 95.97 4 399 96.34 5 890 96.84 8 024 96.87 10 444 96.57 34 380 96.51

其他 118 4.80 138 4.03 167 3.66 192 3.16 259 3.13 371 3.43 1 245 3.49 56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AIDS 病例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 96.02% (χ2=126.45,P<0.01)(表 5)。2012-2017 年报告 50 (34 206/35 625)。 异 性 传 播 构 成 比 由 2012 年 的 岁及以上 HIV/AIDS 病例中,在报告 1 年内 79.53%

93.69%上升至 2017 年的 96.71%,历年传播途径构 (28 330/35 625)的病例做过 CD4 检测,检测结果以

2 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89.36,P<0.01)(表 200 个/l 以下为主(35.43%),历年的 CD4 检测结果 3)。男性异性传播占 95.30%(24 963/26 193),女性 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43,P<0.01) 异性传播占 98.00%(9 243/9 432),不同性别传播途 (表6)。 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03,P<0.01) 2.6 检测网络建设及检测量情况 2012-2017 年四 (表4)。 川省艾滋病的确证实验室由 28 个增至 42 个,初筛 2.5 检测情况 2012-2017 年,50 岁及以上 HIV/ 实验室由 566 个增至 646 个,检测点由 1 516 个增加 AIDS 病例样本来源以术前检测/受血前检测/其他 至2 296个,检测量6 078 666人次增加至12 880 444 就诊者检测为主,占 68.96%(24 566/35 625),历年 人次,全人群的筛查覆盖率由 7.55%升至 15.59% 不同阳性样本来源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7)。

表3 2012-2017年四川省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传播途径分析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合计 (n=2 458) (n=3 421) (n=4 566) (n=6 082) (n=8 283) (n=10 815) (n=35 625) 传播途径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 /% /% /% /% /% /%

异性传播 2 303 93.69 3 254 95.12 4 346 95.18 5 874 96.58 7 970 96.22 10 459 96.71 34 206 96.02

同性传播 85 3.46 102 2.98 124 2.72 143 2.35 172 2.08 175 1.62 801 2.25

其他+不详 70 2.85 65 1.90 96 2.10 65 1.07 141 1.70 181 1.67 618 1.73

表4 2012-2017年四川省50岁及以上不同性别HIV/AIDS病例传播途径分析

男性(n=26 193) 女性(n=9 432) 合计(n=35 625) 传播途径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异性传播 24 963 95.30 9 243 98.00 34 206 96.02

同性传播 801 3.06 0 0.00 801 2.25

其他+不详 429 1.64 189 2.00 618 1.73

表5 2012-2017年50岁及以上人群HIV/AIDS阳性样本来源分析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合计 (n=2 458) (n=3 421) (n=4 566) (n=6 082) (n=8 283) (n=10 815) (n=35 625) 阳性样本来源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 /% /% /% /% /% /例 /%

性病门诊 116 4.72 141 4.12 150 3.29 247 4.06 359 4.33 411 3.80 1 424 4.00

阳性配偶/性伴检测 182 7.40 235 6.87 303 6.64 364 5.98 402 4.85 528 4.88 2 014 5.65

检测咨询 443 18.02 572 16.73 667 14.61 1 009 16.59 1 329 16.04 1 866 17.25 5 886 16.52

术前/受血前/其他就诊者检测 1 625 66.11 2 336 68.27 3 212 70.35 4 223 69.43 5 772 69.68 7 398 68.40 24 566 68.96

其他 92 3.74 137 4.01 234 5.12 239 3.93 421 5.08 612 5.66 1 735 4.87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63

表6 2012-2017年50岁及以上人群HIV/AIDS首次CD4细胞检测结果分析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合计

首次CD4细胞检测 结果/个·μl-1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例 /% /例 /% /例 /% /例 /% /例 /% /例 /% /例 /%

<200 621 35.05 1 009 38.67 1 290 37.33 1 820 37.43 2 252 33.47 3 046 34.22 10 038 35.43

200~ 534 30.14 673 25.80 951 27.52 1 392 28.63 2 259 33.57 3 294 37.00 9 103 32.13

350~ 454 25.62 661 25.34 788 22.80 669 13.76 1 128 16.76 1 685 18.93 5 385 19.01

≥500 163 9.20 266 10.20 427 12.36 981 20.18 1 090 16.20 877 9.85 3 804 13.43

合计 1 772 100.00 2 609 100.00 3 456 100.00 4 862 100.00 6 729 100.00 8 902 100.00 28 330 100.00

检测率/% 72.09 76.26 75.69 79.94 81.24 82.31 79.53

表7 2012-2017年四川省HIV检测网络建设及检测量情况

项目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确证实验室/个 28 31 39 40 40 42

初筛实验室/个 566 595 607 626 624 646

检测点/个 1 516 1 816 2 043 2 120 2 200 2 296

检测量/人次 6 078 666 6 472 015 7 394 228 8 664 930 10 387 869 12 880 444

全人群筛查覆盖率/% 7.55 8.01 9.12 10.64 12.66 15.59

3 讨论 这部分人群的特征,制定该人群易接受的宣传方 2017 年四川省 50 岁及以上人群 HIV/AIDS 病 案,创新宣传模式,拓展宣传渠道,提高其艾滋病防 例报告数是 2012 年病例数的 4.4 倍,说明近年来该 治知识知晓率及技能。 年龄段病例呈快速增长趋势,与其他省市研究结果 本研究发现,四川省 50 岁及以上 HIV/AIDS 病 一致[3-5],研究发现四川省50岁及以上病例占同期报 例 57.27%婚姻状态为已婚,男女性别比为 2.78∶1, 告总数的比例也迅速上升,由 2012 年的 21.83%上 男女性别比低于国内其他地区研究结果[6,8-9],说明 升至 2017 年的 42.98%,说明 50 岁及以上人群中艾 该年龄段女性感染者占比较大。这提示要创新思 滋疫情进展迅速,防控形势严峻。 路,进一步加强这部分年龄段人群 HIV 检测覆盖 本研究显示,四川省 50 岁及以上 HIV/AIDS 病 面,提高发现比例,加强对感染者的治疗和管理,提 例以男性为主,年龄集中在 50~69 岁,文化程度较 高单阳家庭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安全套坚持使用 低,职业以农民或民工为主,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 率,从而达到预防配偶间的传播的目的。 为主,这与国内其他地区研究结果类似[6-7]。随着生 此外,本研究显示,四川省50岁及以上HIV/AIDS 活物质水平的提高,身体机能的改善,高年龄组人 病例将近七成是通过术前检测、受血前检测或其他 群特别是 50~69 岁年龄段的男性,尚保持着一定的 就诊者检测等医疗机构检测而被发现,说明该人群 性需求,但他们的性需求常被忽略,得不到满足,而 多数是因为被动检测而被发现。通过该人群首次

社会上又存在着专门针对老年人群或农民或民工 接受 CD4 细胞检测结果分析显示,超过 60%接受过

等低收入人群的廉价商业性工作者,对该类人群的 检测的感染者 CD4 计数低于 350 个/l。根据国内外

可及性较高,但因该人群受教育程度不高,对艾滋 研究显示,人体感染 HIV 后 CD4 计数每年按照平

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多,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安全套 均减少 50 个/l 下降的规律,CD4 计数<200 个/l 感

[3,6,8] 使用率低 ,从而导致 HIV 感染。这提示,应针对 染时间在 8 年以上,CD4 计数在 200~349 个/l 之间 564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感染时间在 5~8 年[10-11],说明该人群感染时间大部 [2]许艳,王璐. 国内外≥50 岁年龄组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及 分都在 5 年以上,晚发现的比例较高。这一方面提 危险因素[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11):1166- 示 50 岁及以上年龄段人群由于艾滋病相关知识匮 1169. [3]汪宁.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一些新动向[J]. 中华流行病学 乏,掌握的 HIV 检测信息较少,很少有人主动寻求 杂志,2010,31(11):1205-1209. 检测,一般是因其他疾病就诊或住院而被确证感 [4]李宁,樊盼英,孙定勇,等. 河南省 2288 例 60 岁以上人群 染 HIV,因此错过了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另一 艾滋病流行情况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 方面提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该人群 HIV 感染症状 193-204. 的识别,对有 HIV 感染症状的患者加强筛查,强化 [5]端琼丽,张维义,姚恩龙.2008-2014 年红河州老年 HIV/ 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PITC)的 AIDS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6,43 意识[6-7,12]。 (10):1743-1789. 近年来,50 岁以上人群 HIV/AIDS 病例报告数 [6]叶振淼,王大勇,赵丽娜,等.2012-2016 年温州市 50 岁及 快速上升,可能有以下原因:①HIV检测网络不断完 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流行特征分析[J].现 善,检测得可及性增大,检测力度不断加强,更多的 代预防医学,2018,45(5):776-780. 既往感染者被发现。四川省建立的初筛实验室和 [7]谢龙,李江博,2011-2015 年西安市≥50 岁人群 HIV 感染 者/AIDS 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检测点,分别覆盖了 98.36%的县级疾控中心、57.5% 2016,43(23):4248-4250. 的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和 51.7%乡镇卫生院或社 [8]Xing JN,Li YG,Tang WM,et al. HIV/AIDS Epidemic 区卫生服务中心。HIV检测量和全人群的监测覆盖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 During 2005- 2012: 率也增长迅速。②50 岁及以上年龄段人群自身的 Results From Trend and Spatial Analysis[J].Clinical [10] 高危行为的暴露,引起了较多的HIV感染发生 。 Infectious Diseases,2014,59(2):53-60.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 [9]杨作凯,卢巧玲,单杏仁. 绍兴市 50 岁及以上 HIV/AIDS 年化问题日益突出,高年龄段人口逐年增多,给艾 病例特征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10):895- 滋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挑战。建议针对四川省 50 岁 896. 及以上人群艾滋病的流行特征,采取综合措施控制 [10]王丽艳,秦倩倩,葛琳,等. 我国 50 岁以及上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在这部分人群中蔓延。充分发挥医疗机构 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特征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37(2):222-226. 作用,扩大检测覆盖面,动员重点人群积极主动检 [11]Fauci AS,Pantaleo G,Stanley S,et al. Immunopatho 测,尽早发现感染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 genic mechanisms of HIV infention[J]. Ann Intern 式,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加强安全 Med,1996,124(7):654-663. 套的推广,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措施,最大 [12]袁风顺,罗映娟,胡莹,等. 四川省 2011-2015 年报告的 限度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相关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 参考文献 病,2016,22(12):968-970.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 控制中心.2017 年 12 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J]. 中国艾 (收稿日期:2018-11-16) 滋病性病,2018,24(2):111-111.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65

【论著】

2006-2018年四川省退伍铁道兵尘肺病影像学特征分析

杨力,张钊,左云,陈奕杉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退伍铁道兵尘肺病例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描述其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 2006- 2018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诊断为尘肺病的退伍铁道兵尘肺病例的高千伏胸片,对其影像学表现、期别、并发 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0 例退伍铁道兵尘肺病例的高千伏胸片中,壹期和贰期共计 704 例,X 射线胸片均表现为圆 形小阴影,以 p 影为主,共有 529 例(71.49%),矽肺叁期的高千伏胸片表现为大阴影。矽肺壹期的小阴影主要分布于中下 肺区的有 375 例(65.10%);矽肺贰期小阴影主要分布于上中下肺区,有 90 例(70.31%)。矽肺叁期患者大阴影多分布于上 中肺区 21 例(58.33%)。结论 四川的退伍铁道兵尘肺以壹期为主,这是由于这部分人群接尘时间短,大部分人群在初次 诊断后没有按要求定期复查。这就要求职业卫生工作者应针对这部分已经脱离粉尘作业的特殊人群建立健全职业健康 监护档案,督促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掌握其尘肺病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退伍铁道兵;尘肺病;影像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 R1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65-04

Rad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Pneumoconiosis Among Railway Ex-soldiers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8

YANG Li,ZHANG Zhao,ZUO Yun,CHEN Yishan Si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engdu 610041,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By reviewing the imaging data of railway ex- soldiers with pneumoconiosis in Sichuan province , the radiologic features were described. Methods High-kv chest films of pneumoconiosis cases diagnosed by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Si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from 2006 to 2018 were collected.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disease stage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740 high- kv chest radiographs of the pneumoconiosis cases,there were 704 cases in stage I and stage II,the X-ray chest radiographs showed small round shadows, most of them were p shape (529 cases), accounting for 71.49%. The HKV sternums of silicosis in stage Ⅲ showed large opacities. In 375 cases,the small shadows of stage I silicosi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lung regions, accounting for 65.10%. In 90 cases,the small shadows of stage II silicosi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upper, the middle and the lower lung area,accounting for 70.31%. For stage Ⅲ silicosis patients,large shadows are mostly distributed in the upper and 作者单位: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都 610041) 作者简介:杨力(1983-),女,硕士,主治医师,职业病诊断与 middle lung areas(21 cases), accounting for 鉴定 58.33%. Conclusion The pneumoconiosis of 56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railway ex-soldiers with in Sichuan province is mainly at the stageⅠ,this may because this part of the ex- soldiers had been exposed to the dust for a short time, most of the population did not follow the requirements of regular review after the initial diagnosis. This requires that occupational health workers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occupational health monitoring files for this part of the special population that had been separated from dust operations, then urge them to regularly review,so as to timely grasp their progress of pneumoconiosis. Key words railway ex-soldiers;pneumoconiosis;radiologic features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 门诊部诊断为尘肺病的退伍铁道兵尘肺病例的诊 矿物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 断资料,对其工龄、影像学表现、期别、并发症等进 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1],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 行统计分析。 且不可逆转的疾病,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降低 1.3 相关标准 根据 GBZ 70-2015《职业性尘肺病 其生活质量[2-3]。粉尘对肺的损伤是一个持续进 的诊断标准》进行相关诊断。 行的过程,在脱离粉尘作业后仍在继续发生并发 1.4 统计分析 运用 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 展[4]。在我国,职业病最多的就是职业性尘肺病[5], 使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对数据进行分析,以 P< 而四川又是职业性尘肺病累计患病人数较多的省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 份 。除了因为四川煤矿众多外,还有一个重要 2 结果 原因是因为四川聚集了大量的退伍铁道兵。在我 2.1 基本情况 2006-01/2018-12 共接诊的 2 730 例 国这部分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当年铁道 退伍铁道兵中,诊断为尘肺病的有 740 例,其中壹期 [7] 兵主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 ,作业环境中粉尘浓 有 576 人(21.10%),贰期 128 人(4.69%),叁期 36 人 度高,几乎没有防护措施,这就导致有一部分人在 (1.32%)。 退伍后罹患职业性尘肺病。为了解这部分人群的 2.2 尘肺影像学表现 740例诊断为尘肺病的退伍 尘 肺 病 患 病 情 况 ,找 到 其 影 像 学 表 现 规 律 ,对 铁道兵尘肺病例中,有 704 例壹期和贰期,其高千伏 2006-2018 年四川省疾控中心门诊部诊断为尘肺 胸片表现为圆形小阴影,其中 p 影 529 例(75.14%), 病的退伍铁道兵尘肺病例进行汇总,现将调查结 q 影 169 例(24.01%),r 影 6 例(0.85%)。尘肺叁期的 果报告如下。 高千伏胸片均为大阴影(表1)。 1 对象与方法 尘肺壹期的高千伏胸片上小阴影分布在上中 1.1 对象 2006-01/2018-12 在四川省疾病预防控 肺区的有 173 例(30.03%)。分布在中下肺区的有 制中心门诊部诊断为尘肺病的退伍铁道兵。 375 例(65.10%);上 中 下 区 均 有 分 布 的 28 例 1.2 方法 收集 2006-01/2018-12 四川省疾控中心 (4.86%)。128 例贰期患者的小阴影主要分布于上

表1 2006-2018年四川省退伍铁道兵尘肺病例高千伏胸片形态表现情况

p影 q影 r影 大阴影 期别 例数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壹期 576 475 89.79 101 59.76 - - - -

贰期 128 54 10.21 68 40.24 6 100.00 - -

叁期 36 - - - - - - 36 100.00

合计 740 529 100.00 169 100.00 6 100.00 36 100.00

注“:-”为无病例。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67

中肺区的有 5 例(3.91%);分布于中下肺区的有 33 表2 2006-2018年四川省退伍铁道兵尘肺病例高千伏 例(25.78%);上 中 下 肺 区 均 有 分 布 的 90 例 胸片小阴影、大阴影肺区分布 (70.31%)。36 例叁期患者大阴影分布于上肺区的 小阴影 大阴影 有 15 例(41.67%),分 布 于 上 中 肺 区 的 有 21 例 期别 例数 上中肺区 中下肺区 上中下肺区 上肺区 上中肺区 (58.33%)(表2)。 壹期 576 173 375 28 - - 2.3 退伍铁道兵尘肺现患病例并发症情况分析 职 业性尘肺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结核。从现患740例 贰期 128 5 33 90 - - 退伍铁道兵尘肺病例的高千伏胸片表现上看,并发 叁期 36 - - - 15 21

肺结核的有 229 例(30.95%),多以陈旧性肺结核为 合计 740 178 408 118 15 21 主;并发肺气肿28例(3.78%);伴有肺部感染的26例 注“:-”为无病例。 (3.51%);伴发其他肺部疾病 2 例(0.27%)。退伍铁

表3 2006-2018年四川省退伍铁道兵现患尘肺病例并发症各期别构成情况

尘肺壹期 尘肺贰期 尘肺叁期 合计 并发症 构成比 并发率 构成比 并发率/ 构成比 并发率 构成比 并发率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病例数 /% /% /% % /% /% /% /%

肺结核 171 88.14 29.69 54 72.97 42.19 4 23.53 11.11 229 80.35 30.95

肺部感染 19 9.79 3.30 7 9.46 5.47 - - - 26 9.12 3.51

肺气肿 3 1.55 0.50 12 16.22 9.38 13 76.47 36.11 28 9.82 3.78

其他肺部疾病 1 0.52 0.17 1 1.35 0.78 - - - 2 0.70 0.27

合计 194 100.00 33.68 74 100.00 57.81 17 100.00 47.22 285 100.00 38.51

注“:-”为无病例。

道兵尘肺病例中最主要的并发症也是肺结核(表3)。 分布最少的是6年以上,只有9.86%(表4)。这是由于 2.4 接尘工龄与期别的关系 职业性尘肺病的期 当兵时间多为 3 年左右,故接尘工龄集中在 2~4 年 别与劳动者的接尘工龄有一定关系。排除个体因素 (含4年)的尘肺患者最多。同一接尘工龄组尘肺期别 的差异外,一般说来接尘时间越长,患职业性尘肺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0,P=0.03)。对工龄和 的几率越大。诊断为尘肺病的740例退伍铁道兵尘肺 尘肺期别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列联相关系数 v= 患者中,有49.86%的退伍铁道兵接尘工龄在2~4年 0.098 6(表4),表明退伍铁道兵的工龄与其所患尘肺 (含4年),其次是4(不含)~6年(含6年),有25.68%, 期病的期别相关性不大。这个结果可能是因为退伍

表4 2006-2018年四川省退伍铁道兵接尘工龄期别统计

尘肺壹期 尘肺贰期 尘肺叁期 合计 工龄/年 χ2值 P值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构成比/%

≤2 96 16.66 12 9.38 - - 108 14.59

2~ 278 48.26 71 55.47 20 55.56 369 49.86 14.40 0.03 4~ 141 24.48 37 28.91 12 33.33 190 25.68

≥6 61 10.59 8 6.25 4 11.11 73 9.86

合计 576 100.00 128 100.00 36 100.00 740 100.00

注“:-”为无病例。 56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铁道兵普遍工龄较短,所患尘肺病多为壹期。 兵由于职业卫生知识缺乏,加之路途遥远,身体等

3 讨论 原因导致未能按期复查。这就要求职业卫生工作 接诊的退伍铁道兵的工种以风钻为主,其粉尘 者应针对这部分已经脱离粉尘作业的特殊人群建 [16] 含游离二氧化硅浓度较高,其对应的尘肺病为职业 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督促其定期复查 ,以 性矽肺。矽肺的高千伏胸片表现以圆形小阴影为 便及时掌握其尘肺病的进展情况。 主,多出现在双肺中下区,特别是右肺[8]。 参考文献 胸片上小阴影的形态、大小、密度除与检查方 [1]GBZ70-2015 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S].2015. 式、摄片条件相关外,主要取决于粉尘的性质。粉 [2]曾瑞敏.X 线胸片及 CT 诊断Ⅱ期矽肺的对比研究[J]. 中 尘浓度较低引起的圆形小阴影较小,密度低,边界 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30(3):234. 模糊,胸片上表现为 p 影,含游离二氧化硅浓度高的 [3]黄登花.尘肺大阴影高千伏摄影与高分辨率CT的影像学 对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5):53-54. 粉尘引起的小阴影相对较大,密度高,边界清楚,多 [4]麦志丹,李小萍,梁德新,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05-2009 为 q 或 r 影。典型矽肺 X 射线表现为肺野出现圆形 年尘肺报告病例的分析[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2,38 小阴影[9-11]。从本研究看,退伍铁道兵尘肺的高千伏 (3):171-173. 胸片均表现为圆形小阴影,其中 p 影占 75.14%,q 影 [5]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2015-2016 年全国职业 24.01%,r影0.85%。 病报告情况[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8,36(1):93. 本研究提示,矽肺壹期的小阴影主要分布在中 [6]李宏,沈国安,兰亚佳,等. 四川省尘肺病例分布现状[J]. 下肺区,矽肺贰期的小阴影大多分布于上中下肺 职业卫生与病伤,2006(1):1-4. 区,矽肺叁期大阴影主要分布于上中肺区。这与文 [7]铁道兵历史沿革及发展-活跃在工程建设战线的英雄“部 献报道中矽肺病变的分布范围大致一致[12]。 队”[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4,27(6):48-51. 退伍铁道兵尘肺病例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肺 [8]李德鸿.尘肺病[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0. [9]梁杰. 尘肺病影像诊断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6,22 结核。在读片时要特别注意尘肺与肺部其他疾病 (15):45-46. 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尘肺病的小阴影要注意与肺部 [10]冯启慧. 矽肺的医学影像学研究进展[J]. 吉林医学, 感染、肺结核的鉴别;尘肺大阴影要注意与肺结核 2016,37(4):948-951. [13] 团块影的鉴别诊断 。尘肺小阴影是孤立的圆形 [11]王丽佳,李春艳. 矽肺的 X 线诊断分析[J]. 世界最新医 小阴影,与周围没有联系,而肺部感染则与周围组 学信息文摘,2017,17(53):142-146. 织多有粘连;尘肺大阴影多分布于上中肺区,典型 [12]袁智勇,马兵,李勇,等. 矽肺小阴影早期肺内分布的影 的可呈“八字”征,周围可有灶周气肿,且大阴影与 像学特点[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5):353-354. 周围组织无粘连牵拉,而肺结核团块影分布范围不 [13]王迅. 应用 X 线诊断肺结核与尘肺病的临床鉴别与影像 定,与周围组织多有牵拉粘连。 学表现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4):66- 此次研究发现,退伍铁道兵现患病例中患职业 67. [14]王静,彭秀苗,蔡俊丽,等.济南市2008-2017年尘肺病发 性矽肺壹期的病例最多,占总患病人数的 77.84%。 病特征及趋势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8,34 这与大部分研究中的尘肺壹期始终占新发病例的 (5):592-595. 绝对多数相吻合[14]。这是由于这部分人群接尘时 [15]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2007. 间短,多为 2~3 年,肺部改变较轻;另一方面可能是 [16]秦克江,叶绍色,王力珩.尘肺病初诊患者进入尘肺病正 因为大部分人群在初次诊断后没有按要求定期复 式诊断复诊阶段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 广西医学, 查,未能及时反映尘肺病的进展。按照《职业健康 2017,39(10):1486-1489. 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的患 者每隔 1~2 年应定期复查[15]。但大部分退伍铁道 (收稿日期:2018-12-0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69

【论著】

1950-2017年阆中市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曹妍,杨小琼,冉定鑫,侯仕茂,李杨,周志泓

[摘要] 目的 分析 1950-2017 年阆中市疟疾疫情资料,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策略和措施依据。方法 收集 1950- 2017 年阆中市疟疾疫情数据、工作报表、预防控制措施等资料,描述分析疟疾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结果 1950-2017 年 阆中市共报告疟疾 8 019 例,死亡 2 例,年均发病率从 1950-1959 年的 125.69/10 万下降到 2000-2017 年的 0.11/10 万。最后 一例内源性病例发生在 1981 年,外源性输入性病例发生在 2011 年。2002 年开始发病率持续控制在 0.05/10 万以下,2014 年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全市各乡镇均曾有病例分布,疟疾发病高峰期在夏秋季 6-10 月,20~59 岁年龄组发病较高 (62.75%),男女之比为 1.35∶1。疟疾自然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疟疾发生和流行的主要虫种是间日疟原虫。结论 经过 多年防治,阆中市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并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今后疟防工作重点要加强流动人口和输入性疟疾的 监测管理,同时要做好大众健康教育,动员全民搞好爱国卫生运动。

[关键词] 疟疾;疫情;流行特征

[中图分类号] R181;R5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69-04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aria in Langzhong City From 1950 to 2017

CAO Yan,YANG Xiaoqiong,RAN Dingxin,HOU Shimao,LI Yang,ZHOU Zhihong Langzho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Langzhong 637455,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malaria in Langzhong City during 1950- 2017, so as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formulating the strategy and measures for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malaria elimination. Methods The history data of malaria epidemic, working reports,prevention measures and control effects in Langzhong City from 1950 to 2017 were collected,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malaria were descriptively analyzed. Results During 1950 to 2017, a total of 8 019 malaria cases and 2 death cases were reported in Langzhong City. The malaria annual incidence rate declined from 125.69/105 in 1950- 1959 to 0.11/105 in 2000-2017. The last case of endogenous cases had been occurred in 1981 and exogenous imported cases had been found in 2011. Since 2002,the annual incidence rates were below 0.05/105. The whole city had achieved the national elimination standard of malaria in 2014. Malaria had cases distributed in every town of 作者单位:阆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 川 阆 中 637455) Langzhong city. The peak of malaria incidence 作者简介:曹妍(1974-),女,本科,副主任医师,疾病控制, was from June to October during summer and E-mail:[email protected] autumn. About 62.75% cases mainly occurred in 57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20 to 59 years old group.The ratio of men and women was 1.35∶1.The natural vector of malaria was mainly Anopheles sinensis. The main species of malaria occurrence and prevalence was Plasmodium vivax. Conclusion After year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malaria prevalence has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realized the goal of dispelling malaria. We must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management of imported malaria and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future. Meanwhile, we should develop the public health education,and mobiliz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patriotic public health campaign. Key words malaria;epidemic situation;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疟疾,俗称“打摆子”,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 10 万,1954 年发病率最高为 316.03/10 万。1960- 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1963 年控制疟疾回升时段,1964 年发病率下降到 [1],曾是严重危害阆中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 3.83/10 万,后发病率持续维持在 1/万以下。最后一 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经过多年防治,阆中疟疾发 例本地感染病例为1981年,1988年达到基本消灭疟 病率逐年下降,从上世纪50年代年均发病率125.69/ 疾标准。1990-1999年报告年均发病率为2.52/10万。 10 万下降到 80 年代的 0.44/10 万,1988 年确认达到 2000-2017 年报告年均发病率为 0.11/10 万,2002 年 原卫生部颁发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2014 年顺利 开始发病率持续控制在 0.05/10 万以下。2003 年以 达到消除疟疾的国家标准[3]。为了解阆中市疟疾流 前为本国疫区感染,2004-2009 年无病例报告,2010 行与分布规律,总结防治经验,为今后防治工作提 年后为非洲输入病例,2012-2017 年无病例报告, 供科学依据,现将阆中市 1950-2017 年疟疾疫情的 2014 年达到消除疟疾国家标准。1950-2017 年疟疾 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治效果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表1)。

1 材料与方法 表1 1950-2017年阆中市疟疾发病情况 1.1 资料来源 阆中市历年疟疾疫情资料、防治工 作年报、统计报表及防治工作总结和 2004 年以来的 发病例数 发病率/10万-1 时间段 网络直报系统疟疾疫情资料;人口资料来源阆中市 最高年 最低年 合计 最高年 最低年 年平均

统计局。 1950-1959 1 725 31 6 894 316.03 5.45 125.69

1.2 方法 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 1960-1969 225 4 786 40.56 0.62 12.84 学方法进行分析。用 Excel 2010 对 1950-2017 年疟 1970-1979 9 0 71 1.22 0.00 0.91 疾流行情况、防控措施及防治效果进行分析。 1980-1989 14 0 37 1.70 0.00 0.44 2 结果 1990-1999 85 2 215 9.95 0.23 2.52 2.1 基本情况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 2000-2009 6 0 13 0.71 0.00 0.15 游,介于东经 105°41′~106°24′,北纬 31°22′~31°51′ 之间,幅员面积 1 878 km2,海拔 328~889 m 之间。 2010-2017 2 0 3 0.23 0.00 0.05 境内平坝、低丘陵、高丘陵、低山、台地、山原兼而有 合计 1 725 0 8 019 316.03 0.00 15.73 之,属低山地貌为主和少数丘陵带坝地形。亚热带 湿润季风气候区,无霜期长,年均温度 17 ℃,年均日 2.3 季节分布 阆中市疟疾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主 照 1 379.8 h,年均降水量 1 033.9 mm,降水时间集中 要分布在夏秋季。1950-1988 年 7 786 例分布在 3- 在6-10月。 11 月,高峰季节在 6-10 月,集中在 7-9 月;1989-2017 2.2 疫情概况 阆中市 1950-2017 年共报告疟疾 年 233 例各月均有分布,夏秋季高峰明显下降,1-2 8 019 例,死亡 2 例,年均发病率 15.73/10 万。1950- 月春节期间构成比明显上升(图1)。 1959 年为发病率最高时段,年均发病率为 125.69/ 2.4 年龄、性别分布 阆中市疟疾发病以成人为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71

45 1950-1959年 233)。 40 1960-1963年 2.6 流行虫种 1950-1988 年报告的 7 786 例病例, 35 1964-1988年 30 血检 1 166 例,检获间日疟原虫 1 164 例,恶性疟原

/% 1989-2017年 25 20 虫 1 例(外源性),三日疟原虫 1 例(外地感染回本地 构成比 15 确诊复发)。1988 年以后病例为输入性,输入性病 10 5 例有间日疟、恶性疟。上世纪 90 年代主要为广东、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南等本国疫区输入,2010后3例为非洲输入,均未 月份 引起本地继发感染病例。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

图1 1950-2017年阆中市疟疾发病季节分布 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阆中本地疟疾发生和流行 虫种为间日疟原虫。

主,年龄最小 2 岁,最大 78 岁。其中 10 岁以下儿童 2.7 传播媒介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防治 占 1.28% ,20~59 岁 占 62.75% ,60 岁 以 上 占 研究所疟研室于 1980、1984 年分别在阆中进行媒介 11.93%,40~49 岁最高(27.34%)。男性占 57.50%, 调查,两处调查点捕获中华按蚊 186 只,其他蚊种 4 女性占42.49%,男女之比为1.35∶1(表2)。 只。2013、2014 年分别进行媒介监测,监测结果均 为中华按蚊,传播媒介季节消长高峰期为7-9月。

表2 1950-2017年阆中市疟疾病例年龄性别分布 3 讨论

男性 女性 小计 3.1 基本情况 阆中市 1950-2017 年共报告疟疾

年龄组/岁 构成 构成 构成 8 019 例,年均发病率 15.73/10 万,1950-1959 年为发 例数 例数 例数 比/% 比/% 比/% 病率最高时段,年均发病率为 125.69/10 万,1954 年

0~ 62 1.34 41 1.20 103 1.28 发病率最高为 316.03/10 万,1964 年开始发病率持

10~ 329 7.14 223 6.54 552 6.88 续控制在 1/万以下,1981 年最后一例本地感染病 例,1988 年达基本消除标准;2002 年以后,发病率 20~ 671 14.55 383 11.24 1 054 13.14 一直控制在 0.5/10 万以下,2014 年达到消除疟疾国 30~ 1 003 21.75 783 22.98 1 786 22.27 家标准,与四川省及其他流行县的疫情态势基本一 40~ 1 204 26.11 988 28.99 2 192 27.34 致[5-6],疟疾已不再是危害当地的主要传染病。 50~ 790 17.13 585 17.17 1 375 17.15 3.2 防治情况 阆中市疟疾防治大致经历了 4 个 60~ 461 10.00 342 10.04 803 10.01 阶段,各阶段采取全面防控策略,落实有效防控措

≥70 91 1.97 63 1.85 154 1.92 施,疟疾发病率显著下降。

合计 4 611 100.00 3 408 100.00 8 019 100.00 3.2.1 控制流行阶段(1950-1959 年) 采取以治疗 为主控制传染源,降低发病率的防治策略。组建防

2.5 地区分布 阆中市各乡镇均有病例分布。 治队伍,实行分片包干,采取收、减、免治疗费用,看 1950-1988 年 7 786 病例分布在当时 10 个区的 73 个 服下肚,广泛开展防治宣传,大搞消灭孑孓、成蚊为 乡和 1 个保宁镇城区。以当时 10 个片区和 1 个城 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使疟疾发病率由 1954 年 区 镇 统 计 :发病构成最多的是柏垭区占 14.32% 316.03/10万下降到1959年的5.45/10万。 (1 115/7 786),其次是水观区占12.89%(1 004/7 786), 3.2.2 控制回升阶段(1960-1963 年) 采取以加强 最少的思依区占 3.96%(308/7 786),保宁镇城区占 传染源监测和治疗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策略。按 0.39%(30/7 786)。1989 年后 233 例病例零星分布 照“两根治一预防”的防治策略,以现症病人正规 在 53 个乡镇,有 24 个乡镇仅有 1 例,最多的思依镇 治疗、休止期抗复发治疗、高发区全民预防服药 24 例,其次是治平 18 例,以原 10 个片区统计:发病 为重点,依靠党政领导,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群防 构成最多的是思依区占 31.90%(72/233),第 2 双龙 群治,实施治疗、预防、灭蚊等各项有效抗疟措施, 区 占 21.88%(51/233),第 3 老 观 区 占 12.88%(30/ 使疟疾发病率由 1961 年 40.56/10 万下降到 1963 年 57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14.0/10万。 2011 年阆中市报道首例境外输入性病例。随 3.2.3 巩固防治阶段(1964-1988 年) 采取以传染 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劳务输出、贸易往来、观光旅游 源和蚊情监测、清楚散在、残存病例和健康教育等 等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疟疾由高度流行区向低度流 综合防治策略。①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大众 行区和消除地区输出不可避免,输入性疟疾仍有可 健康教育活动,大搞群众性灭蚊活动降低蚊媒密 能长期发生[9]。阆中市曾是疟疾流行区,目前仍有 度,多途径大众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知识及技 疟疾蚊媒传播媒介和适宜蚊媒孳长的环境条件,每 能。②积极治疗病人,现症病人用氯喹加伯喹 8 日 年因劳务输出或旅游到非洲、东南亚等疟疾疫区人 疗法,休止期治疗用 4 日疗法,对发病率高的地区采 员较多,一旦输入性疟疾病例进入有引起传播和流 取 5-8 月每月 1 次氯喹压高峰预防服药。③加强监 行的危险[10]。因此,今后疟疾防治重点是加强流动 测,以社、乡镇为单位开展发病情况、人群带虫率、 人口和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尤其对境外输入性恶性 治疗和抗复发效果监测及调查,选点开展蚊媒调 疟的监测,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和处置,大众健康教 查,全面开展疟疾镜检。1964 年开始,疟疾发病率 育,动员全民搞好爱国卫生运动是控制流行的主要 持续控制在 1/万以下,1988 年通过基本消除疟疾达 措施。

标验收。 参考文献 3.2.4 基本消灭监测管理阶段(1989-2017 年) 采 [1]何茂林. 某县疟疾病流行与综合防治分析[J]. 医学信息, 取疟疾传染源监测和疫点处置,完善流动人口管理 2018,31(4):120-122. 控制外源性传入的防治策略。①加强“三热病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 疟疾防治手册(2 (即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 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70,157. 病人)监测,完善流动人口的监测和管理,基层镜检 [3]卫生部等 13 个部委. 关于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员和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知识培训,强化督导考核, (2010-2020年)》的通知[Z].2010. 规范患者治疗;②按照《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4]王伟明,周华云,朱国鼎,等.2014 年江苏省消除疟疾“1- 3-7 定点清除”执行情况分析[J].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 (2010-2020 年)》和《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 版)》 志,2015,42(6):251-256. 要求,认真按照“1-3-7 消除疟疾”[4]工作模式(发 [5]杨帆,李宁秀,张松,等.1950-2015 年南充市高坪区疟疾 现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1 d内报告,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8,34(4): 3 d 内完成个案调查,7 d 内完成疫点调查处置)管理 511-514. 输入病例,避免因输入病例引起本地暴发流行。 [6]许国君,李黎,郁涛,等.四川省疟疾流行态势与消除疟疾 1989-2014 年疟疾年均发病率 1.04/10 万,2002 年开 进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4,30(9):783-787. 始发病率持续控制在0.05/10万以下,2014年达到消 [7]刘名根,涂珊,舒惠嫦,等.1950-2015 年江西省奉新县疟 除疟疾国家标准。 疾疫情分析和防治报告[J]. 现代预防医学,2016,43 调查显示,阆中疟疾自然传播蚊媒为中华按 (19):3539-3542. 蚊,发生和流行的主要虫种是间日疟原虫,各乡镇 [8]秦利平,徐蓉芳,黎智斌,等.1950-2015 年乐山市疟疾流 行特征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7,29(5): 均有分布,发病主要分布在夏秋季 6-10 月,以 20~ 629-631. 59 岁成人发病为主,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与其他 [9]汤洪萍,黄永军,姜松,等. 扬州市江都区 1958-2015 年消 地区报告基本一致[7]。基本消灭监测管理阶段1989 除疟疾的防控措施与效果[J].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 年后,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以同乡集中外出 (4):335-339. 中、高疫区务工的思依、双龙片区最高;同时,传统 [10]杨继宝.1951-2017 年贵州省黎平县疟疾防治进程及效 [8] 的季节高峰发生改变,与四川乐山 报道一致,提示 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7):1220-1224. 在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高峰如春节前后以及集体 务工人员集体返乡时应高度警惕,输入性疫情一旦 (收稿日期:2018-10-08) 发生,应及时、规范处置,避免出现二代病例。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73

【论著】

2010-2017年自贡市自流井区HIV检测结果分析

周远盛,罗泰军,吴烈

[摘要] 目的 分析 2010-2017 年自贡市自流井区不同人群 HIV 检测结果,为艾滋病的传播、干预防治等工作提供科学的 依据。方法 采用 ELISA 法对 2010-2017 年自贡市自流井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初筛检测标本进行 HIV 检测,初筛 抗体阳性的标本送自贡市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证试验室进行确证。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共检测8 196人,初筛 阳性 185 人,确证阳性 139 人,阳性率 1.70%。其中检测≥50 岁年龄段的有 498 人,初筛阳性 41 人,确证阳性 35 人,阳性率 7.03%。275名VCT初筛阳性64人,确证阳性58人,阳性率21.09%。结论 老年人已成为HIV感染新的高危人群;开展自 愿咨询检测能及时有效发现HIV感染者,是HIV防控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HIV;自愿咨询;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73-04

Analysis of HIV Test Results in Ziliujing District of Zigong City From 2010 to 2017

ZHOU Yuansheng,LUO Taijun,WU Lie Ziliuj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Zigong 643000,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IV test results of different populations in Ziliujing District of Zigong City from 2010 to 2017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of the spread of AIDS. Methods HIV test was carried out by ELISA on specimens for preliminary AIDS screening by Ziliujing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Zigong City from 2010 to 2017. Antibody-positive specimens were sent to the AIDS confirmation lab of Zigo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for confirmation. Chi- square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positive rate. Results A total of 8 196 specimens were tested, 185 were positive in primary screening,and 139 were confirmed to be positive; the positive rate was 1.70%. Among the sample providers,498 were ≥50 years old; in this age group,41 people were positive in primary screening, and 35 were confirmed to be positive, the positive rate was 7.03% . Sixty four out of 275 VCT patients were positive in preliminary screening,and 58 were confirmed to be positive; the positive rate was 21.09%. Conclusion The elderly have become a new high-risk population of HIV infection; 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can timely and 作者单位:自贡市自流井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自 effectively detect HIV- infected persons and is 贡 643000) the focus of HIV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作者简介:周远盛(1978-),女,本科,主管检验技师,临床医 学检验 Key words HIV;voluntary counseling;elderly 574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我国艾滋病(AIDS)疫情严峻,流行范围广,已 人群为主,占检测总数的 50.23%;文化程度以初、 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1]。四川省为我国 高中或中专为主;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 艾滋病疫情高发地区[2],自贡市自1997 年发现首例 (表 1)。 感染者以来,疫情逐年上升,近年上升态势更加明

显,2009 年前自贡市在四川 21 个市州处于低流行 表1 2010-2017年自贡市自流井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状态,到 2013 年已成为四川省 8 个重点感染地市州 HIV检测人群基本情况 之一[3]。自流井区地处四川省自贡市中心区,是全 项目 人数 构成比/% 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自流井区艾滋病的疫情 性别 状况直接影响到自贡市艾滋病的防控策略。为了 男 5 404 65.93 解自流井辖区艾滋病的疫情状况,掌握当地艾滋病 的流行状况,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依据。现 女 2 792 34.07 对 2010-2017 年自贡市自流井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文化程度

HIV 初筛实验室检测的 8 196 个标本的实验数据进 文盲 80 0.98

行分析,结果如下。 小学 1 630 19.89

1 对象与方法 初中 2 682 32.72

1.1 对象 2010-2017 年在自贡市自流井区疾病预 高中或中专 3 288 40.12 HIV 防控制中心进行 初筛的所有人群,包括高危人 大专及以上 516 6.29 群、征兵体检人员、VCT、感染者家属、临床患者等。 婚姻状况 1.2 方法 HIV 抗体检测在 2010-2015 年期间是依 未婚 4 325 52.77 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 年修订版)》的 检测标准执行,2016 年起是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 已婚有配偶 3 504 42.75 技术规范(2015 年修订版)》检测标准来检测。所用 离异或丧偶 318 3.88 试剂为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 不详 49 0.6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用酶联免疫法 年龄段/岁

进行 HIV 初筛试验,操作及结果判定严格按照试剂 <20 4 117 50.23 盒使用说明书进行,所有试剂盒均在有效期内使 20~ 1 076 13.13 用。HIV 复检 2 次检测均有反应或 1 个有反应 1 个 30~ 1 316 16.05 无反应者,采集同一检测者第 2 份血清做艾滋病病 毒抗体快速检测,然后将此被检者的血清标本送自 40~ 1 189 14.51 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艾滋病确证试验室进行 ≥50 498 6.07 确诊[5]。 1.3 统计分析 国际艾滋病研究领域一般定义≥ 2.2 检测阳性率 2010-2017 年自流井区疾病预 50 岁者为老年人[6],本文统计 HIV 年龄≥50 岁为老 防控制中心 HIV 共筛查 8 196 人,初筛阳性人数 185 年人研究对象。所有检测数据人工录入Excel 2010 人,确证阳性 139 人,阳性率 1.70%。各年份检测人 版电脑建立数据库,运用 Minitab 软件进行统计分 数中以 2011 年检测 1 398 人数为最多,检测阳性率 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标本来源检测阳性率的比较 以2016年为最高为2.59%(表2)。 χ2 采用 检验。 2.3 不同年龄段分布 检测人群年龄段以<20 岁 2 结果 为主,共检测人数 4 117 人,占检测总数的 50.23%。 2.1 受检者概况 2010-2017 年共检测各类重点 不同年龄段 HIV 确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人群 8 196 人,男性 5 404 人,占检测总数的 65.93%, (χ2=36.79,P=0.000);其中≥50 岁年龄段阳性率最 女性 2 792 人,占检测总数的 34.07%;年龄以<20 岁 高,为7.03%(表3)。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75

表2 2010-2017年自贡市自流井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表4 2010-2017年自贡市自流井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HIV检测结果概况 HIV标本来源

年份 检测数 筛查阳性数 HIV确证阳性数 阳性率/% 检测 初筛阳 确证阳 阳性 标本来源 χ2值 P值 人数 性人数 性人数 率/% 2010 820 32 17 2.07 VCT 275 64 58 21.09 177.51 <0.05 2011 1 398 45 31 2.22 感染者家属 107 10 8 7.48 2012 1 302 27 23 1.77 临床病人 401 36 26 6.48 2013 1 076 15 14 1.30 高危人群 4 029 74 46 1.14 2014 955 7 7 0.73 征兵体检 3 222 1 0 0.00 2015 883 15 11 1.25 其他 95 0 0 0.00 2016 812 25 21 2.59 健康监护 67 0 0 0.00 2017 950 19 15 1.58 合计 8 196 185 139 1.70 合计 8 196 185 139 1.70

3 讨论 表3 2010-2017年自贡市自流井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数据统计显示,2010-2017 年自贡市自流井区 不同年龄段HIV检测结果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HIV 检测人群中共检测≥50 岁

检测 初筛阳性 确证阳性 年龄段 498 人,初筛阳性 42 人,确证阳性 35 人,阳 年龄/岁 χ2值 P值 人数 人数 率/% 人数 率/% 性率达到了 7.03%。老年人 HIV 感染率较其他年

<20 4 117 7 0.17 6 0.15 36.79 <0.05 龄段都高,说明自流井区的老年人群已成为 HIV 感染新的高危人群。这与 2016 年袁风顺等[7]人提 20~ 1 076 40 3.72 21 1.95 出的四川省老年人群已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 30~ 1 316 41 3.12 28 2.13 群结论基本相同,也与 2008-2013 年自贡市 HIV/ 40~ 1 189 55 4.63 49 4.12 AIDS 监测数据分析中的中老年人感染 HIV 的人 ≥50 498 42 8.43 35 7.03 数增长明显[3]相一致,国内多篇文章均报道老年艾 合计 8 196 185 2.26 139 1.70 滋病例数在明显增加[8-10]。老年人已成为我国预防 艾滋病的重点人群,制定和实施针对老年人性行为 2.4 检测标本来源及阳性率 HIV 检测标本来源 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 HIV 防治知识宣传策略很有 为重点人群的筛查,其中 275 名自愿咨询检测(以下 必要[11]。 简称 VCT)初筛阳性 64 人,确证阳性 58 人,阳性率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获得 达 21.09%。感染者家属筛查 107 人,初筛阳性 10 有关艾滋病和 HIV 抗体检测的基本知识,加强艾滋 人,确证阳性 8 人,阳性率 7.48%;临床患者标本 401 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促使高危人群改变危险行为, 个,初筛阳性 36 人,确证阳性 26 人,阳性率 7.48%; 减少 HIV 的传播[12]。自流井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高危人群筛查 4 029 人,初筛阳性 74 人,确证阳性 2010-2017 年共检测 275 名 VCT 标本,HIV 确证阳 46,阳性率 1.14%;征兵体检筛查 3 222 人,初筛阳 性 58 人,阳性率高达 21.09%,说明了 VCT 的开展是 性 1 人,确证试验为不确定。不同来源的标本 HIV 发现 HIV 感染者重要的工作途径。这个结论印证 检测阳性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χ2=177.51,P= 了吴苏姝、徐红等[13-15]提出的 VCT 是发现 HIV 感染 0.000)(表4)。 者的一个重要窗口和途径。但同时,数据也显示出 57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8年时间自流井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检测人数 [6]WHO. Impact of AIDS on older people in Africa 不足 300 人,远远比不上自流井辖区内全市最大的 Zimbabwe casestudy[R].2002:12. 两个医院的 VCT 门诊检测人数,说明了自流井区疾 [7]袁风顺,罗映娟,胡莹,等. 四川省 2011-2015 年报告的 50 岁及以上 HIV/AIDS 病例相关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 病预防控制中心在 VCT 开展过程中,VCT 服务点、 2016,22(12):968-970. HIV 感染者、社区自愿者和非政府机构的力量远远 [8]田甜,罗桂英,郭建梅.1991-2014 年四川省眉山市老年艾 没有发挥出来。 滋病流行特征分析[J].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6,14 综上所述,近年来自流井区老年人群已成为 (3):176-178. HIV 感染新的高危人群,控制艾滋病在老年人群中 [9]周倩茹.2013-2016 年惠山区钱桥社区 HIV 检测情况分析 的蔓延是艾滋病防控工作中的又一重点。加大力 [J].临床医药,2016,53(3):10640-10641. 度开展 VCT 是有效发现 HIV 感染者,预防 HIV 传播 [10]张维,卢戎戎,吴国辉.重庆市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数据 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艾滋病防控工作中,自流井 库老年人 HIV/AIDS 特征分析[J]. 重庆医学,2017,46 区应加大宣传力度,让社区、非政府组织和 HIV 感 (6):815-817. 染者都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更加有效地防控艾滋 [11]刘颂. 老年人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及性态度调查 病。 [J].老龄科学研究,2014,10(2):52-62. [12]沈洁,张云,杨凭,等.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实用手册 参考文献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 艾滋病诊疗指南 [13]吴苏姝,徐园园,张敏,等.南京市2012-2015年艾滋病自 第 3 版(2015 版)[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8(5): 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 385-401. (11):914-9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 [14]徐红,张庆梅,徐钟渭,等,萧山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组织.2011 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J]. 中国艾滋病性病, 门诊求询者调查[J].预防医学,2018,30(9):927-929. 2012,18(1):1-2. [15]刘美增,陈亮,张明雅,等. 福建省 20114-2015 年艾滋病 [3]何晓冬,陈燕梅,王东勇,等.2008-2013 年自贡市 HIV/ 自愿咨询检测状况[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6,22 AIDS 监测数据分析[J]. 职业卫生与病伤,2016,31(5): (6):17-19. 296-298. [4]杨元姜,李新全,彭天清,等. 自流井年鉴(2015)[M]. 成 (收稿日期:2018-11-16) 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2015 年修订版[) S].2015.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77

【论著】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实时荧光PCR联合检测 在托幼机构病毒性腹泻疫情检测中的应用

陈诚,刘展志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 PCR 联合检测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在托幼机构病毒性腹泻疫情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 2017-01/2018-06 期间青白江区托幼机构报告的疫情患儿肛拭子和大便样品共 124 份,同时用实时荧光 PCR 检测诺如病毒 和轮状病毒 RNA。结果 124 份样品中共检出了诺如病毒 GⅡ型 69 例,检出率 55.6%,轮状病毒(A/B/C)26 例,检出率 21.0%;混合感染3例(2.4%)。其中47份肛拭子样品检出诺如病毒16例,检出率34.0%;检出轮状病毒5例,检出率10.6%; 77 份大便样品检出诺如病毒 53 例,检出率 68.8%;检出轮状病毒 21 例,检出率 27.3%。结论 在托幼机构的病毒性腹泻疫 情中,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但轮状病毒也占一定的比例,因此同时检测两种病毒很有必要。大便样品病毒 RNA 检出率 显著高于肛拭子样品,提示要尽量采集大便样品进行检测。

[关键词]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实时荧光PCR;感染性腹泻;托幼机构

[中图分类号] 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77-04

Application of Real-time Fluorescent PCR Combined Detection of Norovirus and Rotavirus in Viral Diarrheal Epidemics Occurred in Childcare Institutions

CHEN Cheng,LIU Zhanzh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engdu 610300, 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real- time fluorescent PCR in combined detection of norovirus and rotavirus in viral diarrhea epidemics in childcare institutions of Qingbaijiang District. Methods During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8, a total of 124 anal swab or stoo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hildren with viral diarrhea in the childcare institutions of Qingbaijiang district,real-time fluorescent PCR was used to detect norovirus and rotavirus RNA simultaneously. Results Of 124 samples,noroviruses and rotaviruses were detected in 69 and 26 samples,with the detection rate 55.6% and 21.0% , respectively; Two kinds of viruses were both detected in 3 samples,accounting for 2.4%. Of 47 anal swab samples,noroviruses were detected in 16 samples (34.0% ) and rotaviruses were detected in 5 作者单位:成都市青白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都 samples (10.6% ), respectively; of 77 stool 610300) samples, noroviruses were detected in 53 作者简介:陈诚(1974-),男,本科,副主任技师,微生物检验, samples (68.8%) and rotaviruses were detected E-mail : [email protected] 57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in 21 samples (27.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 viral diarrheal epidemics in the childcare institutions, the detection rate of norovirus was higher, but rotavirus also accounted for a certain proportion. For purpose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t is necessary to detect two viruses simultaneously. In addition,the detection rate in stool sampl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nal swab samples,we suggest that stool is the sample of choice. Key words norovirus;rotavirus;real-time fluorescent PCR;rival diarrhea;childcare institutions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在托 1.3.2 核酸提取 采用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提 幼机构感染性腹泻中占很大比例,并且两种病毒引 供的病毒RNA磁珠提取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说 起的急性腹泻在临床特点、常规实验室检查以及流 明书进行,阴性质控品要同时参与核酸提取,提取 行病学调查情况等差异都不显著[1-2],因此实验室病 过 程 与 样 品 一 致 。 核酸提取设备为西安天隆 原学检测对临床确诊及疫情处理起到了至关重要 NP968-S核酸提取仪。 的作用。近年来,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 1.3.3 实时荧光PCR体系配制和反应条件设置 检 性腹泻暴发次数及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以成都市 测试剂采用中山大学达安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诺 为例,每年都会有数起学校及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 如病毒 GⅠ、GⅡ/轮状病毒 A 三重实时荧光 PCR 检 发生。 测试剂盒,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在临床快速诊断、治疗效果 试剂盒说明书配制扩增体系,加样完成后,离心数 的监测和评估、发现传染源、疾病流行暴发处置等 秒并将反应体系转移至核酸扩增区。实时荧光 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广泛应用[3]。在检测诺如和轮 PCR 仪 为 美 国 ABI 公 司 的 7500Real Time PCR 状病毒RNA方面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具有线 System,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在仪器上设置好各种反 性范围宽,实时检测等优点[4],但单病毒检测往往造 应条件,运行扩增程序,结果判定严格按照试剂盒 成病原学漏检,在托幼机构病毒性腹泻疫情中采用 说明书进行。 PCR 方法同时检测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RNA,收到 1.4 统计分析 两组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 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1.1 标本来源 采样对象是 2017-01/2018-06 间成 2.1 一般情况 研究对象是2017-01/2018-06期间, 都市青白江区托幼机构报告的感染性腹泻疫情的 成都市青白江区托幼机构发生的感染性腹泻疫情 儿童,分别来自青白江区12所托幼机构。 的儿童,流行病学调查排除细菌性食物中毒可能。 1.2 方法 提前通知托幼机构负责人叮嘱患病儿 其中男童 60 名,女童 64 名,平均年齡 3.5 岁,最大 5 童留取新鲜粪便,所有样品均在发病首日采集,每份 岁,最小2.5岁。 标本5 ml(5 g)左右,置于便盒内。留取大便困难的患 2.2 病毒检出情况 124 份样品中,共检出诺如病 儿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采用肛拭法采集, 毒 69 例,检出率为 55.6%,全部为 GⅡ型,没有检出 将专用采样棒用病毒保存液润湿后,插入肛门2~3 cm, GI 型。检出 A 组轮状病毒 26 例,检出率 27.3%。混 轻轻旋转擦取直肠表面带便粘液,置于病毒保存液 合感染共 3 例,检出率为 2.4.0%,全部来自大便样 中。所采标本应低温保存尽快送至实验室。 品。不同患儿大便样品两种病毒的检出率均高于 1.3 样品的检测 肛拭样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1.3.1 样本处理 取约 1 ml(g)大便加入 2 ml 病 2.3 性别分布 60 名男童分别检出诺如病毒 32 毒采样液中,旋涡振荡器混匀后制成悬液,然后 例,检出率 53.3%,轮状病毒 12 例,检出率 20.0%,64 13 000 r/min 离心 3 min,取上清液 200 μl 进行核酸 名女童分别检出诺如病毒 37 例,检出率 57.8%,轮 提取。肛拭样本旋涡振荡混匀后直接取 200 μl 混悬 状病毒 14 例,检出率 21.9%,男童女童两种病毒检 液参与提取。 出率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79

样往往造成疫情的研判失误和疫情处理时间上的 表1 成都市青白江区托幼机构儿童肛拭和大便中诺 浪费。 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检出率比较 本次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在成都市青白江区托 标本分组 份数 诺如病毒GI 诺如病毒GⅡⅡ 轮状病毒(A) 幼机构这个年龄段的病毒性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 肛拭子 47 0 16(34.0) 5(10.6) 感染确实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检出率高达 55.6%,说

大便 77 0 53(68.8) 21(27.3) 明诺如病毒是目前托幼机构感染性腹泻疫情特别

χ2值 14.31 5.51 是聚集性疫情中最重要的病原体。本次研究的所 有样品中均未检出 GI 型,说明在这段时间内托幼机 P值 <0.05 <0.05 构中诺如病毒感染依然以 GⅡ型为主,这与国内报 注:括号内为检出率/%。 道基本一致[8]。另有文献报道,诺如病毒存在无症 状隐性感染的情况,这些无症状儿童在公共卫生中 2.4 患儿临床特征 临床症状以呕吐为主,发生率 作为传染原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9]。本次采样未纳 为100.0%,腹泻发生率为28.2%,少数患儿伴腹痛等 入无症状儿童,有待下一步研究证实。 胃肠道症状,极个别患儿出现发热头痛。绝大部分 虽然 2 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以轮状病毒 病程在 1~3 d,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对 124 例呕吐 为主,但本次研究也提示,2~5 岁的儿童感染性腹 患儿中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检测阳性者临床症状 泻中轮状病毒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与国内相关报 进行比较,腹泻发生率分别为 30.4%和 30.8%,其他 道相符合[10]。特别是在诺如病毒检测阴性的儿童 症状发生率分别为7.2%和7.7%,P值均>0.05,差异 中,不排除轮状病毒感染的可能。在本次研究中某 无统计学意义。 一托幼机构共 5 名儿童出现腹泻呕吐疫情,诺如病 2.5 发病时间分布 本次流调及检测结果显示,诺 毒 RNA 全部为阴性,而其中 3 名儿童轮状病毒 RNA 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疫情在发病时间上 检测阳性,说明此次疫情并非由诺如病毒引起,而 基本重叠,发病高峰都在 11 月至次年 1 月。2-10 月 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本次研究还发 累计发生 8 起,累积病例 30 人,采样 20 人,其中检出 现有 3 例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分别为 2 诺如病毒 14 例,轮状病毒 5 例。11 月至次年 1 月共 名男童和 1 名女童,病原体是两种病毒其一,或是两 发生 17 起,累积病例 241 人,采样 104 人,其中检出 种病毒共同所致还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因此,PCR 诺如病毒55例,轮状病毒21例。 联合检测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具有重要的意义,可 3 讨论 以在第一时间尽可能发现所有的病原体,尽可能避 病毒是托幼机构感染性腹泻中的常见病原体, 免漏检,为疫情处理争取时间。 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等。这类病毒 本次研究还发现,在大便和肛拭子样本中,不 均具有较强的离体存活力和感染性,且很少的病毒 同患儿两种病毒的检出率都有显著性差异,大便样 粒子拷贝数即可引发感染[5]。而其中最为常见的病 品检出率高于肛拭采样,原因是肛拭采样需有一定 原体则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轮状 的技术含量,每个采样人员手法不一样,所采集到 病毒腹泻由于发病急,传染强,无特效治疗药物、隐 的样品便量和质量有较大的差别,对检测结果有一 性带毒者多、感染概率高,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病毒 定的影响。这也提示在感染性腹泻疫情检测中,应 性感染病原[46]。近年来,诺如病毒在托幼机构腹泻 尽量采集新鲜的大便样品。 疫情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对轮状病毒则关注较 由于大便样品中的胆盐和复合多糖体对 PCR 少。相关报道普遍认为,轮状病毒是 2 岁以下急性 有抑制作用,因此,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大便样品进行 腹泻儿童最常见的病原体[7],而对 2~5 岁的儿童患 前处理是一个问题,笔者查阅了多种资料都没有一 病情况报道较少。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托幼机 个规范的处理方法,本次研究参考了王玮等[11]报道 构感染性腹泻进行流调和疫情监测时,往往也只关 的方法,取约1 ml(g)大便加入2 ml病毒采样液中,旋 注诺如病毒感染可能,在实验室检测找不到诺如病 涡振荡器混匀后制成悬液,然后然后13 000 r/min离 毒感染的证据后,才考虑是否为轮状病毒感染,这 心 3 min,取上清液进行核酸提取,实验结果说明此 58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提取方法可行。 [2]Oldak E ,Sulik A ,Rozkiewicz D ,et al. Norovirus 本次研究的病例患儿男童女童在数量上很接 infections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近,男童和女童两种病毒的检出情况也无显著性差 hospitalized due to the acute viral gastroenteritis in northeastern Poland[J].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异,说明托幼机构中所有儿童都是易感人群。从症 Dis,2012,31(4):417-422. 状上看,所有患儿临床症状都有呕吐,流行病调查 [3]高鑫,朱武洋,卢学新.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在病毒检测中 得知,大多数儿童仅仅只有呕吐的症状,伴有腹泻 的应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8,34(7):660-667. 的儿童较少(28.2%),只有个别的患儿伴有腹痛发 [4]李金明,实时荧光PCR技术,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热等其它症状。检测结果也表明,不同症状的患儿 2016:12-28. 两种病毒的检出率亦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在处理 [5]曾军荣,李榕娇,陈永强,等.常见腹泻病毒多重荧光逆转 托幼机构病毒性腹泻疫情时,不应只关注有腹泻症 录聚合酶联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 国际检 状的患儿,那些只有轻微呕吐症状的患儿同样是流 验杂志,2011,32(8):1461-1468. 调和采样检测的对象。 [6]张海龙,李苑,张克春,等.2010年广东省深圳市病毒性腹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青白江区托幼机构诺如病 泻监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1):4-73. 毒和轮状病毒全年都有发病,全年共发生疫情 25 [7]Jin Y, Cheng WX, Yang XM, et al. Viral agents associated with acute gastro- enteritis in children 起,但疫情高发时间基本重叠,17 起疫情都集中在 hospitalized with diarrhea in ,China[J].J 11 月至次年 1 月。因此在每年疫情高峰季节来临之 Clin Virol,2009,44(3):238-241. 前,疾控中心提前介入指导托幼机构的预防控制工 [8]戴映雪,速丽媛,刘云升,等. 成都市 2016 年诺如病毒聚 作,对病毒性腹泻疫情的防控效果会更好。 集性疫情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 本研究采用三重荧光 PCR 方法,配制一次反应 (10):1533-1535. 体系,一次加样就能同时检测出诺如病毒 GⅠ、GⅡ [9]吴惠,潘英姿,周义红,等.常州市武进区学校诺如病毒无 和 A 组轮状病毒 RNA,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在基层 症状感染率及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J]. 现代 实验室也能很容易完成,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测 预防医学,2018,45(3):485-490. 两种最常见的疫情病毒核酸,并且结果灵敏可靠, [10]崔晓双,冯国双,金芳,等.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致 对疾控中心处理托幼机构病毒性腹泻事件起到事 小儿腹泻 942 例调查与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 志,2016,31(8):603-607. 半功倍的效果,可在基层疾控中心推广应用。 [11]王玮,鲁清月,李振红,等. 实时荧光 PCR 检测临床标本 参考文献 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 [1]刘海燕,杨旭东. 诺如病毒与轮状病毒所致的 110 例婴幼 (3):333-335. 儿急性腹泻病例临床特征分析[J].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6,23(4):264-266. (收稿日期:2019-01-15)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81

【论著】

2016-2017年四川省成人烟草流行现况调查

张燕燕,王思凌,李志新,刘兆炜

[摘要] 目的 了解 2016-2017 年四川省 28 个区县的成人烟草流行情况,为客观评估四川省控烟工作成效提供依据。 方法 2016-2017 年在四川省 16 个市州的 28 个区县开展入户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烟 草使用、电子烟使用、戒烟情况,二手烟暴露,烟草制品的可负担性、控烟宣传、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以及人们对烟草危害 的认知等信息。结果 28 个监测点共调查 6 500 户,完成个人问卷调查 6 500 份,应答率 100%,其中男性 3 273 人,女性 3 227 人,城市和农村的样本数量分别为 2 818 和 3 682;现在吸烟率为 26.2%,男性为 50.3%,女性为 2.4%;有 33.8%的人听说 过电子烟,电子烟现在使用率为 0.8%;57.6%的室内工作者在工作场所看到有人吸烟;10.2%的曾经和现在每日吸烟者已 戒烟,城市和农村分别为 12.9%和 7.9%;公众对吸烟造成严重疾病的认知比例为 89.0%;现在吸烟者购买 20 支卷烟花费的 中位数为 10.0 元,城市高于农村。结论 与 2015 年全国数据相比,四川省烟草流行依然严峻,男性吸烟水平较高;二手烟 暴露情况有所好转,公众对二手烟危害的认知有所提高,对吸烟危害的教育亟待加强;低焦油卷烟危害的认识误区仍然存 在;吸烟者戒烟干预服务亟待加强;电子烟知晓比例较高,但使用率目前较低。

[关键词] 吸烟率;二手烟暴露;戒烟;电子烟

[中图分类号] 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81-06

Prevalence of Smoking in Adults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16 to 2017

ZHANG Yanyan,WANG Siling,LI Zhixin,LIU Zhaowei Si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engdu 610041,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smoking in adults in 28 districts and counties of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16 to 2017,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obacco control in Sichuan Province. Methods From 2016 to 2017, a household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28 districts and counties of 16 cities and prefectures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the social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tobacco use, electronic cigarette use,smoking cessation,second-hand tobacco,affordability of tobacco products, tobacco control propaganda, tobacco advertisements, promotion and sponsorship, and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 hazards of tobacco. Results A total of 6 500 households were surveyed in 28 monitoring points, and 6 500 individual questionnaires were completed, with a response rate of 100%. Respondents included 3 273 males,3 227 females; 2 818 urban samples and 3 682 rural 作者单位: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成都 610041) 作者介绍:张燕燕(1990-),女,硕士,健康与社会行为学 samples were included. The smoking rate was 通信作者:刘兆炜,E-mail:[email protected] 26.2% in the overall population, 50.3% males 58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and 2.4% females. 33.8% of the people have heard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and the current use rate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 is 0.8%. 57.6% of indoor workers saw someone smoking in the workplace; 10.2% of former and current daily smokers had quitted smoking,12.9% in urban and 7.9% in rural areas;89.0% recognized that smoking caused serious diseases;the median cost of 20 cigarettes was 10.0 yuan,higher in urban areas than in rural areas.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data in 2015, the prevalence of smoking in Sichuan province is still severe, and the prevalence of smoking in males is relatively high;the exposure to second-hand smoke has increased,the public's awareness of the hazards of second-hand smoking has improved,and the education of the hazards of smoking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urgently;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hazards of low tar cigarettes still exists; smokers’ smoking cessation intervention services are to be imperatively strengthened;the awareness rate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 is high, but the utilization rate is low at present. Key words smoking rate;secondhand smoke exposure;smoking cessation;electronic cigarette

吸烟和二手烟是人类健康的致命杀手。中国 态度等信息。 每年超过 100 万人死于烟草导致的相关疾病[1]。既 1.2.2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 往开展过多次大规模的全国成人烟草流行调查,调 法。根据四川省人口规模,2016-2017 年在四川省 查结果对评价中国成人的烟草使用情况、推进出台 共抽取 28 个监测点(包含 16 个市州的 28 个区县, 国家级烟草控制相关政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6 年 14 个,2017 年 14 个)。各监测点根据行政区 然而,迄今为止,我国各省尚无具有代表性的烟草 划将各区(县)划分为城市或农村监测点。调查抽 使用和烟草控制政策评估数据。为准确了解各省 样设计参照全球成人烟草调查所设定的原则[2],使 省烟草流行状况、估测烟草使用对公共卫生及经济 用区(县)作为初级抽样单元(PSU),容量为每个区 的影响、评估控烟政策的有效性。为此,中央补助 (县)的登记户数。首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 3 地方项目支持在全国范围开展 2016-2017 年成人烟 个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抽取 2 个居委会(行 草调查,得到了最新且具有可比性的四川省代表性 政村),每个行政村(居委会)的住户名单中抽取 45 数据。调查结果对评价四川省控烟政策和干预活 个住户。在选中的住户内抽取 1 名符合入选条件的 动的效果,也为下一步的控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对象。 1 对象与方法 1.2.3 样 本 量 估 计 样 本 量 根 据 公 式 N=deff 1.1 对象 调查前 1 个月将该住宅视为主要居住 n2 p(1-p) 2 计算,各参数的含义及取值如下:置信 地的 15 岁及以上城乡常住人口(在当地居住半年以 d 上),不包括集体居住的人,如:学生宿舍、军队、医 水平取 95%(双侧),相应的 u=1.96;概率 p 取 2010 院、监狱、养老院等。包括在调查户内共同居住、吃 年现在吸烟率 28.1%;deff 值取为 3;相对误差 r= 饭的保姆、雇工等非亲缘关系的成员。合租房视为 10%,d=10%×28.1%=2.81%。计算得到平均每一 一户处理。18 岁以下的年轻调查对象需征得其家 层的样本量约为 2 949 人。按 90%应答率计算,每 长或监护人的同意方可参加。若调查员在调查地 层抽样样本量为3 244人。 址内发现合乎调查资格的人员或调查对象无行为 1.2.4 调查方法 采用平板电脑进行入户问卷调 能力,则该调查地址被视为不符合调查资格。 查。调查问卷使用全球烟草监测系统中的标准问 1.2 方法 卷-烟草调查问卷(TQS)[3],并根据中国特点加入了 1.2.1 调查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吸烟、电子烟使 公共场所禁烟法规的相关问题。 用、戒烟情况,二手烟暴露,烟草消费、控烟宣传、烟 1.2.5 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使用 SPSS 22.0 统计软 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以及人们对烟草使用的知识和 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83

2 结果 总人口比例分别为49.2%和50.8%。未加权样本中,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了四川省 6 500 个家 403名调查对象在15~24岁之间,1 731名在25~44 庭,6 500 人参与,整体应答率为 100%。其中,男性 岁之间,2 901 名在 45~64 岁之间,1 464 名在 65 岁 3 273人,女性3 227人,城市和农村的样本数量分别 及以上。小学及以下的有 35.2%,初中教育程度的 为 2 818 和 3 682。使用 2016 年四川省分性别分年 比例最高,为31.1%,高中毕业占19.4%,大专及以上 龄城乡人口数对样本数据经事后分层调整进行加 占 14.2%。调查对象中 33%的职业为农民,其次为 权估算。男性占49.7%,女性占50.3%。城乡居民占 企业、商业或服务业人员(表1)。

表1 2016-2017年四川省15岁及以上成人的人口学特征分布

加权后的 未加权样 加权后的 未加权样 人口学特征 人口学特征 构成比/% 95%CI 本量/人 构成比/% 95%CI 本量/人

性别 高中毕业 19.4 16.4~22.9 877

男 49.7 45.5~53.8 3 273 大专及以上 14.2 10.1~19.7 725

女 50.3 46.2~54.5 3 227 职业

年龄/岁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33.0 21.1~47.6 2 927

15~ 14.7 11.9~18.0 403 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8 1.9~4.3 190

25~ 33.0 30.1~36.0 1 731 企业,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 15.1 10.7~20.9 915

45~ 36.0 32.9~39.2 2 901 教师 1.4 1.0~2.1 73

≥65 16.3 13.6~19.5 1 464 医务人员 1.3 0.9~1.9 66

居住地 在校学生 6.7 5.2~8.6 155

城市 49.2 34.9~63.6 2 818 军人 0.1 0.0~0.4 5

农村 50.8 36.4~65.1 3 682 未就业 13.2 9.0~19.0 807

教育水平 离退休人员 8.5 4.8~14.6 517

小学及以下 35.2 29.7~41.2 3 016 其他 17.8 10.0~29.7 803

初中 31.1 28.4~33.9 1 866

2.2 吸烟行为与电子烟使用 四川省 2016-2017 年 烟。城市和农村分别为 12.9%和 7.9%。13.2%的人 15 岁及以上成人现在吸烟率为 26.2% ,男 性 为 在过去 12 个月内尝试过戒烟。在过去 1 年看过医 50.3%,女性为 2.4%。33.8%的人听说过电子烟, 生的吸烟者中,有 63.3%的人得到过医务人员的戒 2.5%的人使用过电子烟,电子烟现在使用率为 0.8% 烟建议。 (表2,表3)。 2.5 控烟宣传及烟草广告 人群在电视或报纸/杂 2.3 二手烟暴露 57.6%的室内工作者在工作场所 志上看到过控烟信息的比例为 71.3%。人群看到各 看到有人吸烟。在网吧看到有人吸烟的比例最高, 类卷烟促销信息的比例均较低,不到4.0%。 高达 91.9%。其次是酒吧/夜总会,有 83.4%的人看 2.6 对烟草危害的认知 公众对吸烟造成严重疾 到有人吸烟。人群在出租车中看到有人吸烟的比 病的认知比例为 89.0%。其中吸烟导致肺癌的认知 例 最 低 ,为 15.7% 。 在家中看到有人吸烟的占 度较高,为 87.3%;其他 3 种疾病(中风、心脏病和勃 49.1%。家中的有烟情况农村比城市严重,分别为 起障碍)的认知度较低。公众对二手烟会导致非吸 59.4%和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烟者患上严重疾病的认知比例为 77.5%。公众对 2.4 戒烟 10.2%的曾经和现在每日吸烟者已戒 “低焦油等于低危害”的错误观点缺乏认知。正确 584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表2 2016-2017年四川省15岁及以上现在吸烟者中每日吸烟者所占比例

人口学特征 比例/% 95%CI 人数 人口学特征 比例/% 95%CI 人数

总体 86.1 80.4~90.4 1 551 初中 86.8 81.8~90.6 509

性别 高中毕业 79.2 68.6~87.0 167

男 86.7 81.1~90.8 1 480 大专及以上 85.7 69.2~94.1 120

女 74.8 54.1~88.2 71 职业

年龄/岁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90.1 85.4~93.4 847

15~ 89.5 79.8~94.9 46 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94.6 84.2~98.3 46

25~ 82.1 73.6~88.3 363 企业、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 74.8 61.4~84.7 207

45~ 88.4 81.2~93.0 803 教师 97.9 85.2~99.7 8

≥65 87.8 80.4~92.6 339 医务人员 68.9 27.0~93.0 5

居住地 在校学生 80.8 18.7~98.7 1

城市 83.2 69.4~91.5 509 军人 100.0 100.0~100.0 2

农村 88.4 82.9~92.4 1 042 未就业 83.9 71.5~91.6 132

教育水平 离退休人员 90.3 91.3~95.3 78

小学及以下 89.8 83.4~94.0 755 其他 85.9 77.0~91.7 219

表3 2016-2017年四川省15岁及以上成人中对电子烟的了解和使用情况

听说过电子烟 使用过电子烟 现在使用电子烟 人口学特征 百分率 95%CI 百分率 95%CI 百分率 95%CI

总体 33.8 26.9~41.4 2.5 1.9~3.3 0.8 0.4~1.4

性别

男 39.1 32.1~46.6 4.6 3.5~6.1 1.5 0.8~2.8

女 28.6 21.0~37.6 0.4 0.2~0.8 0.1 0.0~0.3

年龄/岁

15~ 52.1 42.8~61.2 1.5 0.7~3.2 0.4 0.1~1.5

25~ 48.7 39.2~58.3 3.3 2.2~5.0 1.2 0.6~2.6

45~ 23.5 17.9~30.3 2.7 1.6~4.6 0.8 0.3~2.1

≥65 9.9 5.6~16.9 1.1 0.5~2.5 0.1 0.0~0.5

城乡属性

城市 40.8 27.2~55.9 3.3 2.3~4.7 1.1 0.5~2.2

农村 27.0 22.6~32.0 1.6 1.0~2.6 0.5 0.3~1.0

教育水平

小学及以下 12.6 9.5~16.4 1.1 0.5~2.4 0.1 0.0~0.4

初中 36.4 30.2~43.1 3.1 1.7~5.7 1.1 0.3~3.6

高中毕业 48.2 39.4~57.1 3.9 2.6~5.8 1.5 0.7~3.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85

续表3 2016-2017年四川省15岁及以上成人中对电子烟的了解和使用情况

听说过电子烟 使用过电子烟 现在使用电子烟 人口学特征 百分率 95%CI 百分率 95%CI 百分率 95%CI

大专及以上 62.2 47.5~75.0 2.7 1.6~4.5 0.8 0.4~1.7

职业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17.5 12.8~23.5 1.1 0.6~2.0 0.4 0.2~1.1

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53.3 39.7~66.3 3.0 1.2~7.4 1.3 0.2~7.9

企业、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 54.2 42.0~65.8 5.4 3.2~9.1 1.4 0.6~3.5

教师 42.1 20.7~66.8 1.7 0.3~8.3 1.2 0.1~10.2

医务人员 80.0 64.2~90.0 0.1 0.0~0.9 0.1 0.0~0.9

在校学生 42.3 28.1~58.0 0.2 0.0~2.1

军人 39.9 5.7~88.0

未就业 26.0 16.9~37.7 0.9 0.3~2.7 0.3 0.1~1.0

离退休人员 25.3 16.0~37.6 2.9 1.2~6.9

其他 45.7 33.8~58.0 4.5 2.9~7.0 1.8 1.0~3.5

认知比例为12.3%。 全面禁烟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近年来,电子烟开始 2.7 烟草制品的可负担性 现在吸烟者购买 20 支 在很多国家流行。本次调查发现,四川省使用电子 卷烟花费的中位数为 10.0 元。城市高于农村,分别 烟的人虽然很少,但是有 33.8%的调查对象听说过 为 20.0 元和 10.0 元。城市居民每年购买卷烟花费 电子烟,电子烟的流行趋势值得密切关注。 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7%,农村为18.3%。 公众对二手烟危害认识的提高可能与近年来

3 讨论 配合无烟立法开展的宣传工作有关,国家卫生和计 四川省 15 岁及以上成人现在吸烟率为 26.2%, 划生育委员会制作了控烟公益广告片,在国家级和 男性为 50.3%,男性吸烟率仍然处于高平台期。尽 省级媒体播放,开展了中国烟草控制大众传播活 管近些年开展了大量控烟活动,推进戒烟服务在四 动,无烟立法的城市也开展了二手烟危害宣传教育 [8-9] 川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4-5],但是,一系列有效降低 工作 。但是,对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仍需加强: 人群吸烟率水平的策略措施并未得到有效实施,我 吸烟危害的宣传覆盖面有限,以传统媒体为主;宣 省的卷烟税率还远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水 传的内容不够具体,未能突出烟草使用导致的具体 平;图形警示上烟包这一控烟宣传方式在我国还未 疾病。公众对低焦油卷烟危害的正确认知比例仅 运用[6-7];加之烟草的高度成瘾性给戒烟带来极大的 有 12.3%,此外还有近一半的公众并不知道低焦油 困难,这些都会导致四川省成人吸烟率居高不下。 卷烟的危害。 与 2015 年全国调查相比,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城乡居民的烟草消费力都有所提高,也就是居 在室内工作场所、政府办公楼、医疗机构和学校等 民对卷烟的可负担性在提高。从购买卷烟所占居 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吸烟的情况均有所改善。不同 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来看,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 职业人群室内工作场所看到有人吸烟的比例,以教 果。说明卷烟零售价格相对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师和医生最低。家庭二手烟暴露情况改善明显。 比重在降低,居民对烟草制品的购买能力在增加。 教育水平越高,家庭二手烟暴露比例越低;城市低 从 2006 年起,中国开展戒烟服务体系建设,在一些 于农村,提示家庭无烟的理念已经受到关注,尤其 医院开设戒烟门诊、建立戒烟热线、在医务人员中 是城市和高教育水平的群体。此外,工作场所室内 推广简短戒烟帮助服务,以鼓励和帮助吸烟者戒 58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烟。但是,仅有不足一成的现在吸烟者有戒烟意 [2]Global Adult Tobacco Survey Collaborative Group. 愿。吸烟者的戒烟干预服务亟待加强,戒烟服务支 Global Adult Tobacco Survey(GATS):Sample design 持性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manual, Version2.0.Atlanta, GA [R].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10. 综上所述,四川省吸烟形势仍然严峻,控烟措 [3]Global Adult Tobacco Survey Collaborative Group. 施执行不力。为此,采取有效的控烟措施,切实执 Tobacco Questions for Surveys:A subset of key 行,有效降低四川省烟草流行水平已刻不容缓。应 questions from the Global Adult Tobacco Survey 尽快通过《省级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无烟法》, (GATS),2nd Edition.Atlanta,GA[R]. Centers for [9] 并深入开展针对性强的控烟宣传 。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11. 本次调查目标人群及调查方法均与 2015 年中 [4]杨功焕.2010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国家报告[R].北京: 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5]相同,可借此推算四川省烟 中国三峡出版社,2011. 草流行趋势变化以及控烟措施关键性指标在全省 [5]梁晓峰.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R].北京:人民卫生 的执行情况。由于本调查目标人群定义为城乡常 出版社,2016. 住人口,并非按照户籍来划分城市与农村。考虑到 [6]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DB/OL].http://tjj.ankang.gov.cn/ 流动人口的存在,可能导致对城市人口及农村人口 Article/scgz/wmcs/201806/Article_20180605102406.html. [7]全球控烟策略与措施[DB/OL].http://www.chinacdc.cn/ 吸烟率的报告偏差。此外,本调查采用询问与自报 jkzt/jkcj/sthd_3844/slhd_4152/201206/t20120621_63687.h 的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缺乏一氧化碳呼 tm. 出量检测以及 PM2.5 监测等客观性技术手段,易造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 成对吸烟和二手烟信息的低报,尤其是女性相关信 easyquery.htm?cn=C01. 息的漏报。因此,调查可能存在计算得出的吸烟率 [9]原卫生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 年 等数据比实际情况低的情况。 中国控制吸烟报告[R].北京,2007.

参考文献 [1]仵星.控烟国际规范在中国的扩散和内化研究[D].上海: (收稿日期:2018-11-19) 华东师范大学,2016. ःःःःःःःःःःःःःःःःःःःःःःःःःःः ঃ ःःःःःःःःःःःःःःःःःःःःःःःःःःःःःःःःःःःःःःःःःःःःःःःःःःःःःःःःঃ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 ःःःःःःःःःःःःःःःःःःःःःःःःःःःःःःःःःःःःःःःःःःःःःःःःःःःःःःःः ঃ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87

【论著】

2013-2017年云南省大理州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苏丽蓉,施顺娟,周舟,杨冰心

[摘要] 目的 通过对2013-2017年云南省大理州辖区内报告的丙类传染病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大理州丙类传染病的流行 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今后的传染病防控制定有科学性、针对性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为主, 对2013-2017年大理州丙类传染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大理州累积报告丙类传染病32 592例,年均发病率 为 181.37/10 万,累积死亡 1 例,年均死亡率 0.01/10 万,病死率为 0.03‰。2015 年发病率最高(193.95/10 万),2016 年发病率 最低(165.95/10 万);累积报告 9 种丙类传染病,以手足口病最多(26 733 例)。发病多呈单峰分布,高峰集中于 3-7 月,峰 值出现在 6-7 月。总发病率居前 3 位的地区分别是:宾川县(293.78/10 万)、大理市(255.96/10 万)、巍山县(192.39/10 万)。 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 1.31∶1;高发年龄段为 0~14 岁组,5 岁以下组居首位;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 生为主。丙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累积报告 19 起,以流感最多(14 起),事件发生以大理市最多,主要集中在学校。 结论 学校是丙类传染病疫情的高发场所,对学校、托幼机构等低年龄段人群相对聚集的场所采取针对性防制措施,是有 效控制丙类传染病疫情发生的关键,防控应覆盖早托、早教机构和大型室内游乐场等机构和场所。

[关键词] 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87-06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tegory C Infectious Diseases in Dali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From 2013 to 2017

SU Lirong,SHI Shunjuan,ZHOU Zhou,YANG Bingxin Dali Prefecture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Dali 671000,Yunn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data of category C infectious diseases reported in Dali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from 2013 to 2017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trend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Methods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of category C infectious diseases in Dali from 2013 to 2017. Results A total of 32 592 cases of category C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one death had been reported from 2013 to 2017. 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rate was 181.37/105,and the death rate was 0.01/105. The case fatality rate was 0.03‰. The incidence was the highest in 2015 (193.95/105) and the 作者单位:大理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 南 大 理 lowest in 2016 (165.95/105). Nine category C 671000) infectious disease had been reported, and the 作者简介:苏丽蓉(1984-),女,本科,主管医师,传染病监测 number of HFMD cases was the greatest 与急性传染病防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与处 置,E-mail:[email protected] (26 733 cases). The incidence of most diseases 58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showed mostly unimodal distribution,with cases concentrated in March to July and peaks occurring in June or July. The three regions with the highest total incidence were Binchuan County (293.78/ 105), Dali City (255.96/105) and Weishan County (192.39/105). The incidence in mal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females,with a sex ratio of 1.31∶1. Most of the cases involved children under 15 years age. A total of 19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category C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reported; the number of influenza cases was the greatest (14 cases), and the largest number of incidents occurred in Dali,mainly in schools. Conclusion Schools are the high-risk places for the spread of category C infectious diseases. Targeted prevention measures adopted for places where people of low ages gather relatively,such as schools,child-care institutions,etc.,are the key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utbreak of category C infectious diseases. Key words category C infectious diseases;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nalysis

丙类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报入的丙类传染病病例进行统计,将现住址为大理 法》法定报告的甲乙丙三类传染病中的一类[1],包 州辖区内、且病例报告时限不超过 24 h[3]的符合国 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 家法定报告传染病诊断及报告要求的病例作为本 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 次研究对象;报告卡填写有重复报告、逻辑错误、内 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 容有缺项、现住址为非大理州辖区的病例均不作为 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由国务院 本次研究对象。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 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 决定并予以公布的其他传染病[2]。2004 年修订的 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血吸虫病由丙 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类上调为乙类传染病,黑热病、流行性斑疹伤寒则 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4]。 由乙类下调为丙类传染病,2008 年和 2013 年始, 1.4 统计分析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用于流行病学 又分别将手足口病和甲型 H1N1(甲型 H1N1 纳入 特 征 分 析 , Excel 2007 用 于 数 据 整 理 ,ArcMap 流行性感冒)归入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2]。近年 10.2.2 用于地图绘制,SPSS 22.0 用于率或构成比的 来,大理州丙类传染病报告数不断增多,但对于该 卡方检验和时间分布的趋势卡方检验,以 P<0.05 类传染病的专题研究尚缺乏,本研究通过对 2013-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7 年大理州辖区内丙类传染病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旨在了解大理州丙类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 2.1 丙类传染病概况 2013-2017 年大理州累积 化趋势,为今后的传染病防控制定有科学性、针对 报告丙类传染病 32 592 例,年均发病率为 181.37/ 性的策略提供依据。 10 万,累积死亡 1 例,年均死亡率 0.01/10 万,病死率 1 材料与方法 为 0.03‰。其中 2015 年发病率最高(193.95/10 万),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 2013-2017 年《传染病 2016 年发病率最低(165.95/10 万),各年度发病率间 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大理州丙类传染病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9.89,P<0.05)。5 年内仅 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来源于《国家突发公共 2014 年有死亡病例报告。总体上看,2013-2017 年 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大理统 发病处于较高水平、呈轻微波动,但未呈现线性趋

2 计年鉴》。 势( 趋势=3.06,P>0.05)(表1,表2)。 1.2 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按发病时间对 2.2 分病种发病情况 2013-2017 年大理州辖区内经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 2.2.1 分病种概述 2013-2017 年,除黑热病和丝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89

表1 2013-2017年大理州丙类传染病分年发病与死亡情况

年份 发病数 死亡数 人口数 发病率/10万-1 死亡率/10万-1 病死率/‰

2013 6 456 3 569 223 180.88

2014 6 572 1 3 592 310 182.95 0.03 0.15

2015 6 952 3 584 449 193.95

2016 5 983 3 605 337 165.95

2017 6 629 3 618 818 183.18

合计 32 592 1 17 970 137 181.37 0.01 0.03

表2 2013-2017年大理州丙类传染病分病种发病情况

斑疹伤寒 包虫病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感 流行性腮腺炎 麻风病 其他感染性腹泻 手足口病 发病率 年份 发病数 -1 发病率 发病率 发病率 发病率 发病率 发病率 发病率 发病率 发病率 /10万 发病数 发病数 发病数 发病数 发病数 发病数 发病数 发病数 发病数 /10万-1 /10万-1 /10万-1 /10万-1 /10万-1 /10万-1 /10万-1 /10万-1 /10万-1

2013 6 456 180.88 39 1.09 1 0.03 148 4.15 28 0.78 121 3.39 207 5.80 8 0.22 725 20.31 5 179 145.10

2014 6 572 182.95 46 1.28 1 0.03 110 3.06 31 0.86 203 5.65 253 7.04 7 0.19 633 17.62 5 288 147.20

2015 6 952 193.95 85 2.37 1 0.03 29 0.81 12 0.33 125 3.49 264 7.37 5 0.14 583 16.26 5 848 163.15

2016 5 983 165.95 64 1.78 1 0.03 8 0.22 6 0.17 220 6.10 231 6.41 5 0.14 467 12.95 4 981 138.16

2017 6 629 183.18 41 1.13 5 0.14 0 0.00 14 0.39 190 5.25 253 6.99 9 0.25 680 18.79 5 437 150.24

合计 32 592 181.37 275 1.53 9 0.05 295 1.64 91 0.51 859 4.78 1 208 6.72 34 0.19 3 088 17.18 26 733 148.76

χ2值 79.89 27.65 7.02 299.40 25.80 47.52 8.20 1.87 65.50 81.5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 χ 趋势值 3.06 0.75 3.51 270.91 15.76 13.03 1.61 0 12.27 0.0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虫病无病例报告,大理州丙类传染病累积报告 9 种, 1 400 其中,手足口病病例数最多(26 733例),其他感染性 2013年 1 200 2014年 腹泻(3 088 例)、流行性腮腺炎(1 208 例)分别居报 1 000 2015年 800 2016年 告发病数的第2位、第3位。 2017年 600

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其他感染性腹泻,发 发病例数 400 200 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流行性感冒发病率呈逐年上 0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升趋势(经 趋势检验,P 值均小于 0.05),其余 6 种丙 月份 2 类传染病经 趋势检验,P 值均大于 0.05,发病率未体 现出年度变化趋势(表2)。 图1 2013-2017年大理州丙类传染病分月发病情况 2.3 流行病学特征 2.3.1 时间分布 发病多呈单峰分布,高峰集中 2.3.2 地区分布 2013-2017 年大理州 12 县市中 于 3-7 月,峰值出现在 6-7 月,其中 2013、2015、2016 丙类 传 染 病 总 发 病 率 居 前 3 位 的 分 别 是 :宾 川 年高峰出现于 6 月,2014、2017 年高峰略有后移,峰 县(293.78/10 万)、大理市(255.96/10 万)、巍山县 值出现于7月(图1)。 (192.39/10 万);云龙县、剑川县和洱源县居末 3 位, 59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总发病率分别为 92.05/10 万、86.28/10 万和 74.99/ 2015 年 12 县市发病都处于中、高水平,发病率均高 10万。 于 100.00/10 万,其余 4 年每年均有 2~3 个县发病率 从发病水平看,5年内,除2015年为大理市发病 低于 100.00/10 万,发病处于低水平,主要集中在云 率居第 1 位,其余 4 年发病率第 1 位均为宾川县。 龙、剑川、洱源、漾濞等4个县(图2)。

发病率/10万-1 发病率/10万-1 发病率/10万-1 云南矢量地图_县级_大理州 云南矢量地图_县级_大理州 云南矢量地图_县级_大理州 rate2013 rate2014 rate2015 35.01-100.00 35.01-100.00 100.01-200.00 100.01-200.00 100.01-200.00 200.01-400.00 200.01-400.00 200.01-400.00

剑川 剑川 鹤庆 鹤庆 鹤庆 剑川

弥渡 弥渡 弥渡 云龙 云龙 宾川 云龙 宾川 宾川 大理 漾濞 漾濞 大理 漾濞 大理 祥云 祥云 祥云 永平 永平 永平

巍山 弥渡 巍山 弥渡 巍山 弥渡

南涧 南涧 南涧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发病率/10万-1 发病率/10万-1 云南矢量地图_县级_大理州 云南矢量地图_县级_大理州 rate2016 rate2017 35.01-100.00 35.01-100.00 100.01-200.00 100.01-200.00 200.01-400.00 200.01-400.00

剑川 剑川 鹤庆 鹤庆

弥渡 弥渡

云龙 宾川 云龙 宾川 大理 漾濞 漾濞 大理 祥云 祥云 永平 永平

巍山 弥渡 巍山 弥渡

南涧 南涧

2016年 2017年

图2 2013-2017年大理州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地区分布

2.3.3 人群分布 2013-2017 年,32 592 例丙类传染 病报告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其中, 病病例中有男性 18 465 例,女性 14 127 例,分别占 散居儿童报告发病 21 456 例,占丙类报告总数的 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56.66%和43.34%,男性发病 65.83%,幼托儿童 7 225 例(22.17%),学生 2 394 例 率为 203.59/10 万,女性发病率为 158.72/10 万,男女 (7.35%)。各年度职业构成百分比均为散居儿童、 性别比为 1.31∶1,性别发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幼托儿童和学生居前 3 位各年度职业构成差异统计 (2=499.70,P<0.05)。 学意义(2=289.83,P<0.05)。 2013-2017 年大理州丙类传染病高发年龄段为 2.4 丙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3-2017 年 0~14岁组,其中居首位的为0~4岁组,该年龄组累 丙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累积报告 19 起,发病 积 报 告 病 例 26 148 例 ,占 5 年 丙 类 报 告 总 数 的 1 330 例,死亡 0 例。均为一般事件,包括流感 14 起 80.23%,其次为 5~9 岁组和 10~14 岁组,分别占丙 (占事件总数的 73.68%)、手足口 4 起(21.06%)、流 类报告总数的11.79%和2.61%(表3)。 行性腮腺炎1起(5.26%)。 从职业构成看,2013-2017 年,大理州丙类传染 事件发生于大理市(14 起)、洱源县(3 起)、云龙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91

表3 2013-2017年大理州丙类传染病分年龄、分性别发病统计

男 女 年龄段/岁 总发病数 占总发病数百分比 发病数 占总发病数百分比 发病数 占总发病数百分比

0~ 26 148 80.23 14 968 45.93 11 180 34.30

5~ 3 843 11.79 2 138 6.56 1 705 5.23

10~ 851 2.61 464 1.42 387 1.19

15~ 269 0.83 136 0.42 133 0.41

20~ 152 0.47 65 0.20 87 0.27

25~ 172 0.53 62 0.19 110 0.34

30~ 130 0.40 65 0.20 65 0.20

35~ 150 0.46 76 0.23 74 0.23

40~ 138 0.42 88 0.27 50 0.15

45~ 158 0.48 85 0.26 73 0.22

50~ 166 0.51 94 0.29 72 0.22

55~ 100 0.31 62 0.19 38 0.12

≥60 315 0.97 162 0.50 153 0.47

合计 32 592 100.00 18 465 56.66 14 127 43.34

县(1)和鹤庆县(1 起),其余 8 县无突发事件报告。 的 68.42%)、幼儿园(4 起,占 21.06%)、农村和建筑 事件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13 起,占事件总数 工地(各1起,分别占5.26%)(表4)。

表4 2013-2017年大理州丙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

流感 手足口病 流行性腮腺炎 年份 起数 发病数 死亡数 起数 构成比/% 起数 构成比/% 起数 构成比/%

2013 1 37 0 1 5.26

2014 7 108 0 4 21.05 2 10.54 1 5.26

2015 2 95 0 1 5.26 1 5.26

2016 8 634 0 7 36.84 1 5.26

2017 1 178 0 1 5.26

合计 19 1 330 0 14 73.68 4 21.06 1 5.26

3 讨论 年发病大幅下降的现象。 2013-2017 年的 5 年中,大理州丙类传染病发病 大理州近 5 年无黑热病和丝虫病病例报告,这 处于一个相对平稳、但总体发病率较高的水平。其 与大理州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和水文特点以 中,发病率以2015年最高、2016年最低,这可能因上 及虫媒分布有着密切关联[5]。手足口病是州内报告 年度发病较高,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力度要高于一般 丙类传染病中数量最多的病种,发病率一直处于较 发病水平的年份、加之免疫人口累积,故而出现次 高水平,这与广东省某市情况相一致[6]发病较高的 59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其次为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2015 年丙类 对性防制措施,是有效控制丙类传染病疫情发生的 传染病发病率最高,与天津市武清区的情况不同[7], 关键,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始不 主要是受手足口病影响,当年手足口病发病数为近 断出现各种早托、早教机构和大型室内游乐场,且 5 年最高,在本人的相关论文中有详述[8]。风疹、急 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接受,该类机构、场所成为了 性出血性结膜炎、其他感染性腹泻呈逐年下降趋 散居儿童实现集中化的平台,因此传染病防控、卫 势,这可能与相关疫苗的普及推广、人群免疫力不 生监管、宣传教育等工作也应覆盖该类机构和场 断提高、免疫人口累积有关。丙类传染病于 3-7 月 所。

高发,呈现季节性,高发于春夏季,发病高峰多出现 参考文献 于夏季。 [1]任勇,黄璟,刘凯. 孝感市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控对 大理州丙类传染病发病高发于相对发达地区, 策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21(1):89-90. 以作为全州经济、交通、商贸中心的大理市为中心, [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向与外地州毗邻或经贸往来频繁的东北、东南地区 法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207. 辐射,经贸发展相对落后、地理位置较偏远、交通相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生 对闭塞的地区,发病则相对较低,这与人口流动频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 繁、病原传播机会增加、传播机制更易实现紧密相 作 的 通 知[EB/OL].[2018- 08- 16](2013- 11- 04).http:// www.nhfpc.gov.cn/jkj/s3577/201311/6ee56b5508a4295a8d 关。 552ca5f0f5edd.shtml. 大理州丙类传染病发病以男性为主高于女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华人民 考虑与男性社会活动范围总体较女性宽广,接触病 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76 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 原几率更大、被感染可能性也愈大有关。15 岁以下 例》[EB/OL].(2003- 05- 09)[2018- 08- 16].http://www. 是丙类传染病的高发年龄段,其中以 5 岁以下儿童 nhfpc.gov.cn/zwgkzt/wsbysj/200804/18306.shtml. 发病最多,这应该与幼儿 1 岁以后来自母体的保护 [5]熊光华. 中国黑热病流行学的现状(综述)[J]. 地方病通 性抗体逐渐减少,抵抗力随之开始减弱,另外与外 报,1992(3):113-125. 界接触日渐频繁,病原接触机会开始增多有关;此 [6]王海亮,李平,陈银苗.天津市武清区2007-2016年法定传 外,儿童入园入托开始集体生活,接触病原和相互 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3(8): 传染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从职业分布看,散居儿 65-68. [7]陈秀云,王曼.2004-2016 年广东省某市丙类传染病流行 童、幼托儿童和学生是丙类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其 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10):1740-1744. 中以散居儿童居首,这与发病与 5 岁以下儿童最多 [8]苏丽蓉,周舟,李庆棠,等,2012-2016 年云南省大理州手 相符。幼托儿童和学生虽然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 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8, 逐渐增强,但因集中学习和生活等行为特点,且活 16(3):133-138. 动范围的日渐扩大,受感染风险也大大增加。

学校是丙类传染病疫情的高发场所,对学校、 (收稿日期:2018-10-23) 托幼机构等低年龄段人群相对聚集的场所采取针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93

【论著】

模糊数学模型在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申化坤 1,王永伟 2

[摘要] 目的 探讨模糊数学评估模型在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为其在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应用 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某水泥厂做评估对象,通过企业危害的理化特性、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暴露与接触方式和 危害程度等综合分析,筛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结合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健康监护和应急 救援等因素,应用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专家评估和文献查询的方法,综合确定风险评估因素集及其 权重,构建模糊数学综合评估模型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该水泥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水泥粉尘、其他粉尘和噪声, 其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的 F 值为 15.487 0,整体发生职业病风险等级为“三级”(中度职业病危害项目),其中职业病危害严 重性等级为Ⅱ级(严重),可能性等级为不可能。结论 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可综合多种因素对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风险 的严重性和可能性进行总体评估,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其应用领域和方法运用的技术要求有待 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模糊数学模型;定量风险评价;职业病危害;水泥生产;应用

[中图分类号] 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93-06

Application of Fuzzy Mathematical Model in Risk 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Cement Production

SHEN Huakun 1,WANG Yongwei 2 1 Dazh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Dazhu 635100,Sichuan Province,China. 2 West China Fourth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mathematical model in risk 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cement production,and to provide 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 assessment in the future. Methods A cement factory was selected as the evaluation object; primary occupational hazards were screened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number of contacts,contact time,exposure and contact methods, and damage levels;taking into account such factors as occupational protective facilities,individual protection,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health surveillance and emergency rescue and using such methods as engineering analysis, occupational 作者单位:1 大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大竹 health surveys,occupational health testing,expert 635100) 2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成都 610041) assessment and literature search,risk factor sets 作者简介:申化坤(1971-),男,本科,副主任医师,职业卫生 and their weights were comprehensively 检测与评价,E-mail:[email protected] established, and a fuzzy mathematical model 通信作者:王永伟,E-mail:[email protected]. was established for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594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The main occupational hazards were cement dust, other dusts, and noise. The cement factory’s 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model had an F value of 15.487 0,and the risk level was“level 3” (intermediate occupational hazard items). The severity grade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was II (serious). The possibility grade was “impossible”. Conclusion The fuzzy mathematical evaluation model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overall risk of the cement production projects and overcome the one-sidedness and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assessment methods. However,due to its dependence on experts and other issues, the appl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 assessment still needs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fuzzy mathematical model;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occupational hazards;cement production;application

职业病危害评价作为过程安全管理的核心,是 厂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 在结合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浓度或强 因素、防护设施、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 度)及其健康影响、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效果、个体防 进行评价。 护与职业卫生管理等做出综合评价,传统评价方法 1.2 方法 根据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应用 一般包括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 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职业健康检查、 害控制效果以及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1]。目前,应 检查表分析法对某水泥厂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 用于职业危害评价方法有安全审查法、检查表分析 备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和用具、健康监 法等[2]。而针对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方法仍停留在对 护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资料的收集与评 单个职业病危险因素检测值与其对应的职业接触 价。利用专家评估和文献查询法,逐级识别职业病 限值的比较分析上,而不能综合考虑工作场所中各 危害因素,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对某水泥厂 个因素的影响,导致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的深度和 进行风险评估。 广度无法得到科学体现。模糊综合评价作为一种 1.2.1 职业卫生调查 在分析某水泥厂现有生产 常用的模糊数学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 车间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职业卫生调查,主要 [2]。在职业卫生领域,很多指标和数据呈模糊性,无 包括:工程概况、目前运行情况、总体布局、生产工 明确的划分,如职业健康检查状况、职业防护设施 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 设置情况等,缺乏综合性的评价,因此,模糊评价方 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效果、个人使用的职 法对职业卫生领域中的现象等做出评价有很大的 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 应用空间和前景。水泥行业主要危害为粉尘和噪 制度及落实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时空分布 声[3]。其中,水泥配料、水泥包装和发运岗位粉尘超 和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等。 标严重,噪声超标较重岗位为磨机岗位[4]。水泥生 1.2.2 职业卫生检测法 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 产粉尘种类较多,超标严重,作业危害程度高,瞬时 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测定和实验 噪声强度大,需定量评价危害风险的可能性和风险 室分析。 等级。因此,选取某水泥厂为对象,应用工程分析、 1.2.3 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相 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专家评估和文献查 关规定、标准,对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健康检查资 询,识别危险因素,建立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建 料进行分析。 立一个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探究水泥厂风险评估 1.2.4 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 有重要研究意义,也为其今后职业病危害评价提供 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等,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 科学依据。 目、内容和要求等,编制成表,对评价项目的相关内 1 对象与方法 容进行调查与评价。 [5-6] 1.1 对象 选取某水泥厂做评价对象,针对该水泥 1.3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95

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 病危害因素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电 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 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和电焊弧光、水泥粉尘、其他 被评价对象隶属度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 粉尘、噪声、工频电场、受限空间作业、手传振动、全 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首先确定被评价对象的因 身振动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水 素集和评价集,然后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获得模 泥粉尘和噪声。 糊关系的评价矩阵,再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最后 2.2 水泥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水平 该 把模糊评价矩阵与因素的权向量进行模糊运算,得 水泥厂 7 个噪声岗位中 1 个岗位噪声超标(超标率 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根据风险评估指数矩阵表, 14.3%),6 个水泥粉尘岗位 3 个岗位超标超标超标 由最终的 F 值得分综合评判该项目发生职业病风险 率(50.0%),1个其他粉尘达标(表1)。 后果的严重性等级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2,7-8] 2.3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因素权重与评价集 结

2 结果 合该水泥企业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专家打分法。 2.1 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该水泥 收集了 8 位职业病评价专家,对职业病危害评价中 厂无矿山、无熟料烧成等工序,主要外购熟料和辅 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健康监护、职业 料进行制备水泥。该企业主体生产工艺主要是将 卫生管理 5 个方面 29 个因素,对因素集 U 中的各因 粉煤灰、熟料、炉渣、矿渣、磷石膏和建筑垃圾等半 素作出权重分配,求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因素的权 成品原材料,通过配料混合、辊压、选粉、球磨和再 重。依据风险评估准则,将评判集 V 划分为 4 个风 选粉后得到产品,主要工序包括:运输储存、水泥配 险等级,即 V={Ⅰ级风险、Ⅱ级风险、Ⅲ级风险、Ⅳ 料、水泥粉磨和水泥包装等。该水泥厂存在的职业 级风险}(表2)。

表1 某水泥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总粉尘 噪声

岗位名称 采样地点 -3 PC-TWA 超限 结果 8h等效声级 职业接触 结果 C-STEL/mg·m -3 /mg·m 倍数 评价 LEX,8hdB/A 限值dB/A 评价

装载(水泥粉尘) 装载机驾驶室 0.96~1.72 4 2 符合 75.0 85 符合

休息位 0.04~0.07

加料(其他粉尘) 辅料下料操作位 0.46~0.89 8 2 符合 77.1 85 符合

休息位 0.04~0.07

配料(水泥粉尘) 配料库底平台巡检位 16.49~38.57 4 2 超标 74.9 85 符合

休息位 0.04~0.07

机控(水泥粉尘) 微机机组巡检位 0.89~1.56 4 2 符合 68.3 85 符合

控制室 0.46~0.89

磨机(水泥粉尘) 磨机巡检位 0.96~1.60 4 2 符合 96.1 85 超标

磨机控制室 1.14~1.63

袋装(水泥粉尘) 插袋机操作位 24.34~66.46 4 2 超标 77.5 85 符合

休息位 0.04~0.07

发运(水泥粉尘) 发运操作位 13.72~45.18 4 2 超标 75.9 85 符合

休息位 0.04~0.07 59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表2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等级及权重分配表

主因素/U 权重/A 子因素/Ui 权重分配 Ⅰ级风险 Ⅱ级风险 Ⅲ级风险 Ⅳ级风险

布局 0.14 选址 0.10 0.00 0.00 0.00 1.00

总体布局 0.20 0.00 0.00 0.00 1.00

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 0.30 0.00 0.00 0.00 1.00

建筑卫生学 0.40 0.10 0.10 0.10 0.70

职业病危害因素 0.27 水泥粉尘 0.60 0.42 0.00 0.00 0.57

其他粉尘 0.10 0.00 0.00 0.00 1.00

噪声 0.30 0.11 0.00 0.00 0.89

防护设施 0.26 粉尘防护设施 0.30 0.09 0.09 0.09 0.73

噪声防护设施 0.20 0.00 0.06 0.06 0.88

电焊弧光防护措施 0.10 0.15 0.15 0.35 0.35

防工频电场措施 0.10 0.20 0.20 0.30 0.30

应急救援设施 0.10 0.00 0.00 0.00 1.00

个人防护用品 0.10 0.00 0.00 0.00 1.00

辅助用室设置 0.10 0.00 0.00 0.00 1.00

健康监护 0.16 上岗前体检 0.30 0.50 0.50 0.00 0.00

在岗期间体检 0.40 0.30 0.30 0.20 0.20

离岗时体检 0.20 0.50 0.50 0.00 0.00

健康监护档案 0.10 0.40 0.40 0.10 0.10

职业卫生管理 0.17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情况 0.05 0.10 0.10 0.40 0.40

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0.10 0.10 0.10 0.40 0.40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0.10 0.10 0.10 0.40 0.40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 0.10 0.30 0.30 0.20 0.20

职业病危害告知 0.10 0.10 0.10 0.40 0.40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0.10 0.10 0.10 0.40 0.40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 0.10 0.10 0.10 0.40 0.40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情况 0.10 0.10 0.10 0.40 0.40

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 0.05 0.10 0.10 0.40 0.40

防护设施维护检修情况 0.10 0.30 0.30 0.20 0.20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0.10 0.30 0.30 0.20 0.20

2.4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矩阵与运算 根据子因 为运算模型)计算:B=(0.191 5,0.117 6,0.104 8, 素风险分级建立评价矩阵Ri,由V=Ai⊕Ri(⊕指模 0.584 4),定义评语等级向量 C=[5,9,17,20]T,赋 糊数学运算模型)得到主因素决断集V(表3)。 予各风险等级以相应的级分值;由 F=B·C,C=[5, 2.5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结果及分析 由综合评 9,17,20]T,计算总得分:F=(0.191 5×5+0.117 6× 价结果的隶属度 B=A⊕R(选取加权平均模型作 9+0.104 8×17+0.584 4×20)=15.487 0,由 F 值得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97

表3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矩阵及矩阵运算表

主因素 权重/Ai 评价矩阵/Ri 主因素决断集V′=Ai⊕Ri

布局 0.10 0.00 0.00 0.00 1.00 (0.040 0,0.040 0,0.040 0,0.880 0)

0.20 0.00 0.00 0.00 1.00

0.30 0.00 0.00 0.00 1.00

0.40 0.10 0.10 0.10 0.70

职业病危害因素 0.60 0.42 0.00 0.00 0.57 (0.285 0,0.000 0,0.000 0,0.709 0)

0.10 0.00 0.00 0.00 1.00

0.30 0.11 0.00 0.00 0.89

防护措施和用具 0.30 0.09 0.09 0.09 0.73 (0.062 0,0.074 0,0.104 0,0.760 0)

0.20 0.00 0.06 0.06 0.88

0.10 0.15 0.15 0.35 0.35

0.10 0.20 0.20 0.30 0.30

0.10 0.00 0.00 0.00 1.00

0.10 0.00 0.00 0.00 1.00

0.10 0.00 0.00 0.00 1.00

健康监护 0.30 0.50 0.50 0.00 0.00 (0.410 0,0.410 0,0.090 0,0.090 0)

0.40 0.30 0.30 0.20 0.20

0.20 0.50 0.50 0.00 0.00

0.10 0.40 0.40 0.10 0.10

职业卫生管理 0.05 0.10 0.10 0.40 0.40 (0.160 0,0.160 0,0.340 0,0.340 0)

0.10 0.10 0.10 0.40 0.40

0.10 0.10 0.10 0.40 0.40

0.10 0.30 0.30 0.20 0.20

0.10 0.10 0.10 0.40 0.40

0.10 0.10 0.10 0.40 0.40

0.10 0.10 0.10 0.40 0.40

0.10 0.10 0.10 0.40 0.40

0.05 0.10 0.10 0.40 0.40

0.10 0.30 0.30 0.20 0.20

0.10 0.30 0.30 0.20 0.20

出该水泥厂职业危害严重性等级为Ⅱ级(严重),可 3 结论 能性等级为不可能的,风险级别为“三级”,属于中 3.1 该水泥厂职业卫生问题与整改措施 该水泥 度危害,即该企业采取各项措施后可以接受的职业 厂职业病防护设施为输送皮带全过程密闭,物料转 病危害风险。 接处设局部收尘罩与阻尘布帘;配料仓底配料平台 59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设除尘器,仓底下料口均设有局部收尘罩和阻尘布 量计算应采用几何均数法确定权重向量(W)以及相

[10- 11] m 帘;磨机控制室防噪隔声不佳;部分职业病防护设 应的最大特征值(λmax) :W ′ i= ai1,ai2…aim , 施老化损坏;地面现场沉积尘较多等。个人防护用 W′i 1 Wi= n ,λmax= n ,一致性检验计算指 品,特别是防尘口罩和耳塞的配备与佩戴不良,以 W′i n (AWi) ∑ ∑ Wi 配料、包装和发运岗位工人最为突出。上岗前、在 i = 1 i = 1 λ - n 标 CI= max ,根据查表得出的平均随机一致性 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体检制度落实不好。职业病 n - 1 危害事故应急专项预案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应急 指标 RI,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 CR=CI/RI,当 CR< 演练因子不全。整改措施:①磨机岗位:磨机控制 0.1 时,认为矩阵的一致性可接受,接受所确定的权 室改为隔音门窗,防噪告知,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 重分配[12]。 佩戴监管。②配料岗位、包装岗位、发运岗位:加强 参考文献 密闭罩、局部收尘罩并阻尘布帘的定期检维修,避 [1]GBZ/T 277-2016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S].2016. 免跑冒漏。③设备老化损坏:对已老化损坏职业病 [2]柳顺,杜数新.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 防护设施增加投入及时更换。④个人防护用品佩 其应用[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0,24(12):93-98. 戴:开展粉尘、噪声等专项危害与个人佩戴技术培 [3]杨碧捷. 水泥工业粉尘污染特征及控制技术[J]. 绿色科 训与现场监管;⑤加强个人健康监护与职业健康管 技,2013(12):140-142. 理。⑥定期清理除尘器,保障除尘效果,增大包装 [4]陈婷,张美霞,王永伟,等.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粉尘 岗位除尘风量。⑦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 与噪声危害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2 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等。 (10):1037-1040. 3.2 模糊数方法在水泥行业职业病危害评价分析 [5]周浩亮. 模糊数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J]. 建井技术, 1994(4):70-80.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 [6]王建宇,丘创逸.模糊综合方法在中小化工企业的职业病 (2012 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 号,水泥生产企 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职业与健康,2010,26(1):1- 业属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的“石膏、水泥制品及 4. 类似制品制造”,系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判定 [7]Wen KL.A Matlab toolbox for grey clustering and fuzzy 水泥生产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性等级为 comprehens evaluation [J]. adveces in engineering Ⅱ级(严重的),可能性等级为不可能的,发生风险 software,2006(39):137-145. 级别为“三级”,属于中度危害。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8]崔方方,石婷,黄磊,等.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在制鞋业 模型应用在职业卫生领域,能够评估的总体风险等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现代预防医学,2017, 级以及发生的可能性,具有一定优势,但该模型涉 44(17):3104-3108. 及的因素较多,部分指标存在较为主观判断,存在 [9]倪少凯.7 种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方法的比较[J]. 华南预防 医学,2002,28(6):54-55. 一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制定统一标准, [10]何虎鹏,寇振霞,何小刚,等. 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职业 引入合理客观的方法。 危害关键控制点评价的指标体系[J]. 中国工业医学杂 3.3 方法改进 该方法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有 志,2012,25(5):379-380. 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delphi 法、均数法和累积 [11]刘丽华,马骏,王雪涛.AHP-Fuzzy 数学模型在尘肺综合 [9] 法等 。本研究采用专家评估法确定权重,若在此 防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 中国安全生产科 基础上将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相结合,可 学技术,2013,9(3):94-99. 以让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处理 [12]李戬. 基于 Fuzzy 模型的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 和优化,可减少结果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更客观 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9):90-95. 可信。此外,该方法判断矩阵及其标度构造,应采 用两两比较法判断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引入 (收稿日期:2018-12-17) 1~9 比率标度方法,使因素 i 与 j 比较,按照其相等 到极重要的程度赋予评价值 1~9,得到 bij。权重向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599

【论著】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部分城乡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分析

付海霞,王福宇,容中斯满,黄亚

[摘要] 目的 了解阿坝州城乡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现况,为贫血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阿坝州 2014-2017 年 4 个 监测县部分城乡中小学校学生常见病监测资料,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7岁、9岁、12岁、14岁和17岁5个年龄组中小 学生使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值,经海拔高度调整后计算出贫血率,并用 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影响因素。结果 在 调查 2 016 名中小学生中,共检出贫血人数 566 人,贫血检出率为 28.08%;不同年龄组间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260,P<0.01)。男生、女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 25.96%和 30.14%(χ2=4.363,P<0.05);城区、乡镇学生贫血检出率 分别为 21.79%、34.32%(χ2=39.19,P<0.01)。结论 阿坝州中小学生贫血率较高,尤以农村地区、女生为重,特别是农村 地区学龄期儿童贫血应重点防控人群。

[关键词] 贫血;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 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599-05

Analysis on Anemia in Urban and Rural Students in Some Counties of Aba Prefecture

FU Haixia,WANG Fuyu,RONGZHONG Siman,HUANG Ya Aba Prefectur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Aba 624000,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anemia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Aba Prefecture and provide basis for the control of anemia. Methods The study collected the data from 4 monitoring counties on common diseases of students in some urban and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Aba Prefecture from 2014 to 2017. By using the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he study chose 5 age group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ich were students in 7, 9, 12, 14 and 17 years old, and conducted the high iron cyanide method to access their hemoglobin value, the anemia rate was calculated after the adjustment according to the altitude. All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emia. Result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2 016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 total of 566 anemia cases was detecte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28.08%. The age of anemia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7,9 and 12 years old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anemia 作者单位:阿坝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 川 马 尔 between different ag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康 624000) 2 作者简介:付海霞(1975-),女,本科,副主任医师,公共卫生 significant (χ =48.260, P<0.01). The detection 监测,E-mail:[email protected] rate of anemia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60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students was 25.96% and 30.14% , respectively (χ2=4.363, P<0.05),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anemia in urban and township students was 21.79% and 34.32% respectively (χ2=39.19,P<0.01). Conclusion The anemia rate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Aba prefecture is high, especially in the rural areas and female students. The school-age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of anemia should be the focu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nemia in the future . Key words anemia;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学生的常见病[1]。中小学生 20.20%;贫血检出率较高年龄主要集中 7、9、12 岁, 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膳食结构不合理易出 不同年龄组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意义(χ2= 现缺铁性贫血,对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产生不利影 48.260,P<0.01)。学生总体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 响[2]。为了解阿坝州中小学生贫血的主要原因和患 (137.26±15.66)g/L,7岁、9岁、12岁、14岁和17岁平 病现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为学生贫血防治工作 均 血 红 蛋 白 水 平 分 别 为(131.23 ± 12.39) g/L、 提供科学依据,对 2014-2017 年阿坝州 4 个监测县部 (130.30±13.07)g/L、(136.15±13.90)g/L、(144.39± 分城乡中小学校 7 岁、9 岁、12 岁、14 岁和 17 岁 5 个 15.13)g/L 和(146.95±17.02 g/L),在 9 岁以后血红 年龄组的中小学生血红蛋白进行监测。 蛋白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表1)。

1 对象与方法 表1 阿坝州2014-2017年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及 1.1 对象 2014-2017 年每年在阿坝州抽 1 个县为 血红蛋白水平总体情况(x±s) 监测县,4 年共抽取 4 个监测县,在这 4 个监测县的 城市与农村分别抽取中学、小学各 1 所,选择 7 岁、9 年龄组/岁 监测人数 贫血人数 检出率/% 血红蛋白/g·L-1 岁、12岁、14岁和17岁5个年龄组中小学生开展血红 7 399 123 30.83 131.23±12.39 蛋白监测。具体抽查按照《四川省学校中小学生常 9 439 155 35.31 130.30±13.07 见病和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方案》执行。 1.2 方法 使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 12 453 150 33.11 136.15±13.90 法 ,按照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GB/T 26343- 14 418 76 18.18 144.39±15.13

[3] 2010) 附录 B“儿童少年贫血诊断标准”进行评 17 307 62 20.20 146.95±17.02

价。考虑阿坝州为川西北高原地区,为消除高海拔 合计 2 016 566 28.08 137.26±15.66 对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根据监测县的海拔高度调 整贫血的诊断标准,以避免各监测县海拔高度不同 2.2 贫血检出情况 男生监测 994 人,贫血检出率 对贫血患病率的影响。调整后贫血诊断标准=原 为25.96%,女生监测1 022人,贫血检出率为30.14%, 诊断标准×[1+4%×调查点海拔高度(m)/1 000][4], 男女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3,P< 低于界值点即判定为贫血。 0.05)。按年龄分析,除 14 岁组女生贫血检出率高 1.3 统计分析 以 EpiData 3.1 软件进行数据录 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48,P<0.01), 入,采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用 其余各年龄组男生与女生贫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 卡方检验,均值比较用 t 检验,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 学意义(P>0.05)。 析贫血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城市学生监测 1 005 人,贫血检出率为 21.79%, 2 结果 农村学生监测 1 011 人,贫血检出率为、34.32%,城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 2 016 名中小学生,经海拔 市低于农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9,P< 调整后计算贫血检出情况,检出贫血 566 人,贫血检 0.01)。按年龄分析,城市各年龄组学生贫血检出率 出 率 为 28.08% 。 其 中 7 岁 为 30.83% 、9 岁 为 均低于农村学生,其中 7 岁、9 岁、12 岁和 17 岁组城 35.31%、12 岁为 33.11%、14 岁为 18.18%、17 岁为 市与农村学生贫血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01

(χ2 值分别为 12.448、6.711、17.306 和 7.60,P 值均< 之间变化不大。 0.01),14岁组城市与农村学生贫血检出率差异无统 城市学生血红蛋白水平(140.15±15.97)g/L 高 计学意义(P>0.05)(表2,表3)。 于农村学生(134.38±14.7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血 红 蛋 白 水 平 男 生 血 红 蛋 白 水 平 为 (t=8.471,P<0.01);各年龄组城市学生血红蛋白 (139.67±16.60)g/L,女生为(134.91±14.31)g/L,差异 水平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具有统计学意义(t=6.888,P<0.01);按年龄分层来 0.01)。城市与农村学生均是 9 岁组血红蛋白水平 看:男生与女生血红蛋白含量在 14 岁、17 岁年龄组 最低,之后随年龄增长血红蛋白水平呈增高趋势 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高于女生(P<0.01); (表4,表5)。 男生、女生血红蛋白含量均以9岁组最低,在12岁以 2.4 贫血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合上述的 后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女生则在14岁、17岁 监测结果,对不同因素指标进行变量赋值(表 6),进

表2 阿坝州2014-2017年不同性别中小学生贫血检出情况

男生 女生 年龄组/岁 χ2值 P值 监测人数 贫血人数 检出率/% 监测人数 贫血人数 检出率/%

7 198 58 29.29 201 65 32.34 0.434 >0.05

9 219 75 34.25 220 80 36.36 0.215 >0.05

12 225 79 35.11 228 71 31.14 0.806 >0.05

14 202 22 10.89 216 54 25.00 13.968 <0.01

17 150 24 16.00 157 38 24.20 3.200 >0.05

合计 994 258 25.96 1 022 308 30.14 4.363 <0.05

表3 阿坝州2014-2017年城市与农村中小学生贫血检出情况

城市 农村 年龄组/岁 χ2值 P值 监测人数 贫血人数 检出率/% 监测人数 贫血人数 检出率/%

7 202 46 22.77 197 77 39.09 12.448 <0.01

9 218 64 29.36 221 91 41.18 6.711 <0.01

12 226 54 23.89 227 96 42.29 17.306 <0.01

14 207 34 16.43 211 42 19.91 0.851 >0.05

17 152 21 13.82 155 41 26.45 7.600 <0.01

合计 1 005 219 21.79 1 011 347 34.32 39.190 <0.01

表4 阿坝州2014-2017年不同性别、年龄组中小学生血红蛋白/g·L-1水平(x±s)情况

男生 女生 年龄组/岁 t值 P值 监测人数 血红蛋白 监测人数 血红蛋白

7 198 131.39±11.80 201 131.07±12.98 0.249 >0.05

9 219 131.21±13.17 220 129.40±12.94 1.445 >0.05

12 225 136.30±13.63 228 136.01±14.19 0.224 >0.05

14 202 149.51±14.74 216 139.61±13.91 7.064 <0.01

17 150 154.74±15.89 157 139.52±14.61 8.745 <0.01

合计 994 139.67±16.60 1 022 134.91±14.31 6.888 <0.01 60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表5 阿坝州2014-2017年城市与农村不同年龄组中小学生血红蛋白/g·L-1水平(x±s)情况

城市 农村 年龄组/岁 t值 P值 监测人数 血红蛋白 监测人数 血红蛋白

7 202 134.46±12.89 197 127.92±10.94 5.454 <0.01

9 218 132.92±12.88 221 127.72±12.77 4.243 <0.01

12 226 139.18±13.79 227 133.15±13.38 4.726 <0.01

14 207 147.20±16.51 211 141.64±13.10 3.812 <0.01

17 152 149.95±17.21 155 144.01±16.37 3.100 <0.01

合计 1 005 140.15±15.97 1 011 134.38±14.79 8.471 <0.01

而采用Wald向前法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 此需要考虑海拔因素影响。本次调查中,2 016名中 素分析,最终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表 7)。分 小学生按考虑海拔因素计算 ,贫 血 检 出 率 为 析结果显示:学生年龄、性别、居住地类型是学生贫 28.08%,高于四川省内江市 16.05%[6]、学生营养改 血的主要影响因素(表6,表7)。 善地区西部地区 16.8%[7],低于新疆维吾尔族学生 31.49%[8]。 贫 血 年 龄 主 要 为 7 岁 、9 岁 和 12 岁 。 表6 阿坝州2014-2017年中小学生贫血的影响因素 201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 变量赋值情况 农村地区 6~11 岁儿童贫血率为 5.5%,12~17 岁青 变量 赋值 少年为 8.1%[9]。与之相比,本次调查中同年龄段学 Y贫血症状 1=是;0=否 生的贫血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学龄期及青 X1学生年龄 定量 春前早期学生贫血检出情况不容乐观。 X2学生性别 1=男;0=女 从本次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看:阿坝州中小学生

X3学生居住地类型 1=城区;0=农村 贫血现状主要表现为:①农村学生的贫血检出率显

X4学生是否超重 1=是;0=否 著高于城市学生,这与多数文献中农村患病率高于

[10-11] X5学生是否肥胖 1=是;0=否 城市一致 。其中农村 7 岁、9 岁和 12 岁年龄组总 贫血检出率高达 40.87%(264/646),各年龄组城市 X6学生是否消瘦 1=是;0=否 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农村学生(P<0.01),这可 能由于近几年阿坝州农村大部分村小学合并为中 表7 阿坝州2014-2017年中小学生贫血影响因素的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心小学,大多数学龄期儿童就读于寄宿制学校,农 村地区学校食堂膳食结构较单一,营养素摄入不均 变量 β值 S.E. Waldχ2值 Exp β 95%CI P值 衡,造成铁摄人量不足,加之城乡之间经济差异以 常数项 -0.485 0.192 6.380 0.616 / 0.012 及农村地区相关营养知识较缺乏,呈现此阶段农村 X1 -0.081 0.015 28.053 0.922 0.895~0.950 0.000 学生贫血检出率较高,提示应以农村地区此年龄阶 X2 0.225 0.101 4.968 1.253 1.028~1.528 0.026 段儿童作为重点监测和干预对象。②女生总贫血 X3 0.645 0.102 39.949 1.906 1.561~2.328 0.000 检出率高于高生,14、17 岁年龄组女生贫血检出率 高于男生(P<0.01);与贵阳市[12]报道的相似。男生 3 讨论 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女生(P<0.01),不同年龄组男女 血红蛋白值受长期生活地区海拔高度的影响, 生血红蛋白水平比较,14 岁、17 岁组男生血红蛋白 并随海拔高度上长而增加,在 1 000 m 以上海拔地 水平高于女生(P<0.01)这可能与女生月经初潮、经 区生活半年以年人群应进行血红蛋白值校正[5]。因 期紊乱、内分泌失调或经期失血等有关,此外有些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03

青少年女生进入青春期以后,运动减少,节食瘦身 卫生员会. 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Z]. 1992-09- 等原因导致食物性铁元素补充不足也有关。提示 01. 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良逐渐成为贫血的主 [2]季成叶. 我国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程度构成[J]. 中国学 校卫生,2008,29(2):111-113. 要原因[13],因此青少年女生贫血也是不容忽视。 [3]GB/T 26343-2010 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S]. 2011. 从整体情况来看,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城乡) [4]朴建华,赖建强,荫士安,等. 中国居民贫血状况研究[J]. 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地均以 9 岁组是低,以后随年龄 营养学报,2005,27(4):268-271. 的增长,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各年龄组贫血检出率 [5]WS/T441-2013 人群贫血筛查方法[S]. 2013. 也呈现 9 岁组最高,14 岁组最低,17 岁时贫血检出 [6]李红英,朱永义,罗月,等.四川省内江市中小学生贫血状 率有所上升,提示青春期也是贫血高发期,该年龄 况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7,33(8):819-822. 组的人群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第 2 个高峰期,所需包 [7]甘倩,卢佳希,陈竞,等,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 2013 年 括铁在内的各种营养素大量增加,但摄入量通常相 学生贫血患病状况[J].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5):674- 对不足,一些青少年还有偏食、节食、限食、吃零食 679.. 的习惯,这些均可能导致贫血患病率的增高。 [8]阿尔肯·阿不都瓦依提,霍敏,毕存箭,等. 新疆维吾尔族 综上所述,阿坝州中小学生贫血防控重点应以 中小学生2010年贫血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 35(3):456-458. 学龄期及青春发育高峰期儿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 [9]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贫血防治还需进一步 病状况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加强,应以农村为重点,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 [10]王珺怡,陈妍君,董彦会,等,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贫血 构,进行营养干预;建议结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 与营养状况的关联[J].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23- 养改善计划”,定期监测学生贫血状况,针对农村地 25. 区及学校营养知识匮乏,应加大“学生电子营养师” [11]宋晓昀,王智勇,李瑞,等,2010 大连市部分城乡中小学 在寄宿制学校的推广和运用,指导学校食堂科学配 生贫血状况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2,18(1):15-17. 餐,在配餐中增加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平 [12]宗恒.2014 年贵阳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J]. 中国校 衡膳食结构;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学校管理层、教 医,2017,31(1):4-5. 师和学生及其监护人的健康教育,宣传贫血防治知 [13]刘梦苑,宋逸,马军,等. 中国汉族学生贫血状况及营养 J . 2017 25 1 识,改善营养观念,不挑食,不偏食,平衡摄入各种 状况的关联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 ): 7-10. 营养素,使广大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从而有效改善阿坝州中小学生贫血现状。 (收稿日期:2019-02-26)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监督司,国家教委学校体育卫生司,全国爱国 604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论著】

长春市二道区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

袁野,袁宝山,艾清,张玫娜

[摘要] 目的 探讨长春市二道区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为本地区宫颈癌的早期防治 及疫苗的接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 PCR-膜杂交法,对 2016-08/2018-08 就诊的 9 750 例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 进行 HPV 基因分型检测。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 检验。结果 高危型 HPV 感染率为 29.74%,并以单一基因型(54%)感 染为主,分别以 16 型、52 型、58 型及 56 型居多。多重感染占 46%,以 52 型合并 16、51、58 型的二重基因型感染(29.66%) 多见。HPV 感染率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20 岁(71.43%)和>60 岁(44.15%)两个感染高峰。 结论 本地区高危型 HPV 基因型分布具有年龄特异性,有年轻化趋势,最常见的单一型感染为 16 型、52 型及 58 型。HPV 基因型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防治。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感染;基因型

[中图分类号] R181;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604-05

Infection and Gene Subtype Distribution of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Among Women in Erdao District of Changchun

YUAN Ye,YUAN Baoshan,AI Qing,ZHANG Meina Department of Medicine Laboratory,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Jili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and gene subtype distribution of 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n women of Changchun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 in early stage and HPV vaccine inoculation. Methods The PCR- membrane hybridiz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high-risk HPV genotypes in the cervical specimen of 9 750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8. Chi- square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ps. 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of high-risk HPV was 29.74%,more than half of them were infected with a single genotype (54%), and mainly caused by HPV16, HPV52, HPV58 and HPV56. While in those multiple HPV infections (46%), among which the double genotype infections were more common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长春 130000) (29.66%),mainly caused by HPV52 combined 作者简介:袁野(1986-),女,硕士,主管检验师,临床分子生 with HPV16,HPV51 and HPV58. The infection 物学,E-mail:[email protected] rate of HPV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通信作者:张玫娜(1988-),女,本科,检验师,临床医学, E-mail:[email protected] different age groups (P<0.05),and there were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05

two infection peak age which were younger or equal to 20 year-old (71.43%) and older than 60 year- old (44.15%). Conclusion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 risk HPV genotype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fferent age groups,and HPV infection has an increasingly trend in the younger. The HPV16,HPV52 and HPV58 are the most common HPV gene subtypes among the patients in our study. HPV genotype detection is beneficial for the early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 Key words human papillomavirus;high-risk infection;genotype

宫颈癌是成年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 17.0 软件分析结果。卡方检验评价不同组间差异, 恶性肿瘤,也是目前唯一可以早期防治的癌症[1-2],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PV 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乳头瘤病毒( )感 2 结果 染[3]。HPV 存在多种亚型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若 2.1 高危型HPV感染年龄分布情况 9 750例女性 持续感染能够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且多 患者中,共检出 HPV 阳性 2 900 例,总感染率为 重感染患者癌变率高于单一感染患者[4]。因此,了 29.74%。将所有标本按就诊人群年龄进行分组,共 解本地区的 HPV 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能够为宫 分为 6 组。分析结果显示,阳性感染率呈凹型曲线, 颈癌的早期防治及疫苗接种提供参考依据。 感染率最高的分别为≤20 岁(30/42,71.43%)和>60 1 对象与方法 岁(166/376,44.15%)人群,其次为 21~30 岁(592/ 1.1 对象 选取 2016-08/2018-08 于吉林大学第一 1 556,38.05%)、51~60岁,496/1 384,35.84%)、41~ 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 9 750 例,年龄 18~ 50 岁(806/3 096,26.03%)和 31~40 岁,810/3 296, 76 岁。所有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 HPV 基因分型 24.58%),不同年龄组 HPV 阳性检出率有统计学差 检测。 异(2=210.717,P<0.05)(图1)。 1.2 仪器和试剂 BHF-VI 核酸芯片检测仪由北京 80 博晖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人乳头瘤病毒 70 核酸检测试剂盒由北京博晖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 60 /% 50 公司提供。 40 30 阳性率 1.3 方法 20 10 1.3.1 样本采集 由妇科医生行常规妇科检查,以 0 ≤20 21~ 31~ 41~ 51~ ≥60 窥阴器或阴道张开器暴露宫颈,用棉拭子将宫颈口 年龄组/岁 过多的分泌物擦去,取出宫颈刷置于宫颈口,单方 图1 不同年龄组高危型HPV感染率情况 向旋转 4~5 周以获得足够的上皮细胞样本,然后将 宫颈刷头部放入洗脱管中,沿刷柄折痕处将宫颈柄 2.2 高危型 HPV 单一及多重感染情况 2 900 例 刷折断,旋紧洗脱管盖,做好样本标识,并保持洗脱 HPV 阳性患者中,1 566 人为单一型感染(54.0%, 管直立放置,立即送检。 1 566/2 900),感染比例较高的单一型为 16 型 1.3.2 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样本 (20.95%,328/1 566)、52型(14.30%,224/1 566)、58型 的处理、试剂准备、加样、扩增及结果判读。可对以 (13.28%,208/1 566),56型(7.92%,124/1 566)(表1)。 下 18 种高危型(包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 13 种) 2.3 高危型 HPV 多重感染分布情况 在多重感染 HPV 型:16、18、31、33、35、39、45、51、52、53、56、58、 中,二重感染数量占首位,约占阳性患者总数的 59、66、68、73、82和83型进行定性检测。 29.66%(860/2 900)。其中,以 52、16、51 和 58 型相 1.5 统计分析 采用 Excel 2010 进行统计,SPSS 互合并感染居多(表2,表3)。 60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表1 单一高危型HPV感染型分布情况

感染类型 感染例数 感染占比/% 感染类型 感染例数 感染占比/%

16 328 20.95 56 124 7.92

18 54 3.45 58 208 13.28

31 46 2.94 59 74 4.73

33 74 4.73 66 6 0.38

35 46 2.94 68 72 4.60

39 74 4.73 73 6 0.38

45 30 1.92 82 2 0.13

51 110 7.02 83 8 0.51

52 224 14.30 合计 1 566 54.00*

53 80 5.11

注:*为感染率。

表2 高危型HPV感染型分布情况

感染类型 例数 构成比/% 感染类型 例数 构成比/%

单一感染 1 566 54.00 五重感染 50 1.72

二重感染 860 29.66 六重感染 4 0.14

三重感染 316 10.90 合计 2 900 100.00

四重感染 104 3.59

表3 二重感染HP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

基因型 18 31 33 35 39 45 51 52 53 56 58 59 66 68 73 82 83

16 20 4 12 4 20 0 34 48 14 24 32 18 14 14 0 0 0

18 8 8 0 2 0 0 0 0 12 10 8 0 0 0 0 0

31 0 4 12 4 2 20 4 0 4 16 2 0 0 2 0

33 0 4 0 8 0 0 16 12 4 0 0 0 0 0

35 8 4 4 0 8 0 4 0 2 0 0 0 0

39 4 12 0 0 4 6 0 0 12 0 0 0

45 8 4 4 4 4 0 2 0 0 4 0

51 36 4 16 4 16 2 4 6 4 0

52 20 28 40 20 10 16 4 2 4

53 8 0 8 2 8 12 0 0

56 8 8 4 6 0 0 0

58 8 8 12 0 0 0

59 4 4 0 2 0

66 4 0 0 0

68 0 0 0

73 0 0

82 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07

3 讨论 [2]Nogueira Dias Genta ML,Martins TR,Mendoza Lopez 宫颈癌作为女性第二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 RV, et al. Multiple HPV genotype infection impact on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presentation and survival[J]. 50%[5],但是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发病原因较为明 PLoS One,2017,12(8):e0182854. 确且可以早期预防的癌症。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 [3]Gillet E,Meys JF,Verstraelen H,et al.Association 毒(HPV)是引发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高 between bac-terial vaginosis and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6-8] 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和病变密切相关 。因此,高 neoplasia: systematic re- view and meta- analysis[J]. 危型HPV的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 PLoS ONE,2012,7(10):e45201. 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HPV 基因型的分布 [4]Jing LP,Zhong XM,Huang WH,et al. HPV genotypes 具有地域特异性。法国感染型以 16、31、33、45、52 and associated cervical cyt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和 58 型为主[9];韩国主要以 HPV16、52、58、18 和 56 women from the region of Guangdong 型为主[10];台湾以 52、16、56 和 18 型多见[11];河南地 province,China:a cross-sectional study[J]. BMC Infect 区以 16、52、56、58 和 66 型多见[12];北京地区主要以 Dis,2014,14(1):388-388. [5]李晨,程玉峰,李爱禄. 妇科门诊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16、52、53型为主[13];西藏HPV感染较多的基因型为 型别分布特征及临床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16、33、58、52 和 31 型[14]。本研究中,9 750 例女性患 2015,53(11):73-76. 者共检出高危型 HPV 阳性 2 900 例,总感染率为 [6]Lebelo RL, Bogers JJ, Thys S, et al. Detection, 29.74%。以单一感染为主,感染率较高的有 16 型、 genotyping and quantitation of multiple hpv infections 52 型、58 型及 56 型。与单一基因型感染相比,多重 in South African women with cervical squamous cell [15] 感染的患者发生癌前病变的风险更大 。本研究 carcinoma[J]. J Med Virol,2015,87(9):1594-1600. 显示二重感染患者数量占第 2 位,以 52、16、51、58 [7]Chen AA , Gheit T , Franceschi S , et al. Human 型合并感染居多。在混合基因型感染中,某些基 papillo- mavirus 18 genetic variation and cervical 因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能够促进宫颈病变的进 cancer risk worldwide[J]. J Virol,2015,89(20):10680- 程[16]。 10687. 随年龄增长,本地区 HPV 的感染率呈凹型曲 [8]Kahla S, Kochbati L, Sarraj S, et al. Molecular 线,其高感染率出现在≤20 岁和>60 岁年龄段中。 detec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viral DNA load after radio- therapy for cervical carcinomas[J]. 可能由于年轻女性正值思想开放且性生活活跃期, Tumori,2015,102(5):521-526. 宫颈上皮修复能力尚未成熟;而>60 岁女性由于激 [9]Monsonego J,Zerat L,Syrjanen K,et al. Prevalence 素变化及围绝经期后免疫力下降,或可能由于生育 of type-specific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mong 或流产等造成过损伤,使得自身清除病毒的能力降 women in France: Implications for screening, 低而易发生 HPV 感染。这一结果与国内不同地区 vaccination, and a future generation of multivalent [17-20] 的研究调查一致 ,也提示了目前 HPV 感染逐渐 HPV vaccines[J]. Vaccine,2012,30(35):5215-5221. 年轻化。因此在对全社会的相关知识普及的同时, [10]Lee EH, Um TH, Chi HS, et al. Prevalence and 应重视对在校大学生等青年女性的性教育宣传,定 distribu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in 期进行妇科体检,加强早期的宫颈筛查防治工作。 Korean women as determined by restriction fragment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长春二道区女性 HPV mass polymorphism assay[J]. J Korean Med Sci, 感染的基因型分布、年龄特征进行分析,提供了高 2012,27(9):1091-1097. 危型 HPV 感染率和分布特点,为今后本地区的宫颈 [11]Chen HC,You SL,Hsieh CY,et al. Prevalence of genotype- specific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筛查工作重点、宫颈癌的早期防治及疫苗的接种提 cervical neoplasia in Tai- wan: a community- based 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survey of 10,602 women[J]. Int J Cancer,2011,128 参考文献 (5):1192-1203. [1]Forman D ,de Martel C ,Laeey CJ ,et al. Global [12]智艳芳,李肖甫,班振英,等. 河南地区女性 HPV 感染及 burde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related diseases[J]. 基因型分布研究[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9): Vaccine,2012,30(Sup-pl5):12-23. 660-664. (下转第612页) 60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论著】

妊娠中期血糖水平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李洪云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中期口服 75 g 葡萄糖耐量试验各时点血糖水平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为预防新生儿体重不 良提供理论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设计,选取2016-07/2017-07在天津市河北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 107 名作为病例组,98 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基本情况、75 g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结果、糖化 血红蛋白值、胎儿出生体重等指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空腹血糖值、OGTT 1 h 血糖值、OGTT 2 h 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联。结果 GDM 组的空腹血糖值、OGTT 1 h 血糖值、OGTT 2 h 血糖 值均高于正常组(P 均<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值升高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OR=3.766,P=0.017),

OGTT 1 h 血糖值升高、OGTT 2 h 血糖值升高对出生体重没有影响(OR1h=1.093,OR2h=0.867,P 均>0.05)。以新生儿出 生体重为因变量,分别以空腹血糖值、OGTT 1 h 血糖值、OGTT 2 h 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为自变量建立的线性回归模 型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妊娠中期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低出生体重;血糖;病例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608-05

Effects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on Neonatal Birth Weight

LI Hongyun Hebei District Center for Women and Children’s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300000,China.

Ab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at various points in oral 75 g glucose tolerance test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on neonatal birth weight,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eventing abnormal neonatal weight. Methods A case- 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The case group included 107 pregr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examined in Hebei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enter from July 2016 to July 2017,and 98 normal pregnant women were enrolled as the control group. OGTT test results,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values, fetal birth weight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collecte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multi- class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asting blood glucose,OGTT 1 h blood glucose,OGTT 2 h blood glucose,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neonatal birth weight. Results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OGTT 1 h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OGTT 2 h blood glucose level 作者单位:天津市河北区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 心 (天津 300000) in the GDM group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normal 作者简介:李洪云(1971-),女,本科,副主任医师,妇幼保健 group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09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was a risk factor for fetal macrosomia (OR= 3.766,P=0.017),higher levels of OGTT 1h blood glucose as well as OGTT 2 h blood glucose had no effect on birth weight (P>0.05).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established with fasting blood glucose values,OGTT 1 h blood glucose values,OGTT 2 h blood glucose values,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valu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levated fasting blood glucose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is a risk factor for fetal macrosomia. 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fetal macrosomia;low birth weight;blood glucose;case control study

妊 娠 期 糖 尿 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正常组纳入标准:①75 g 糖耐量试验结果低于 GDM)是指妊娠期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 妊娠期糖尿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②单胎足月妊 不包括怀孕前发生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娠;③天津市常住人口。 DM)[1]。作为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孕妇妊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内科疾病,如心血管疾 娠期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由 2008 年 6.8%增加 病、肝、肾功能障碍;②孕前有糖尿病、高血压、内分 到 2012 年 11.6%[2-3]。GDM 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等并 泌疾病、胃肠道疾病史;③多胎妊娠;④妊娠结局为 发症风险增高[4],易引起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等不 早产儿或过期产。 良妊娠结局,严重损害母婴健康。口服 75 g 葡萄糖 1.2 诊断标准 根据 2010 年国际妊娠糖尿病研究 耐量试验 (75 g OGTT) 目前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 协会(IADPSG)推荐标准,对无糖尿病史孕妇于妊 诊断标准,从第 1 次给成人口服 75 g 无水葡萄糖时 娠 24~28 周孕检时行 75 g 葡萄糖 OGTT 试验,孕 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 0.5 h、1 h、2 h、3 h 分别前 妇服糖前及服糖后 1 h、2 h,3 项血糖值应分别低于 臂静脉采血,观察采检者的糖耐受能力[5]。新生儿 5.1 mmol /L、10.0 mmol/L、8.5 mmol/L,其中任何一 出生体重可以敏感地反映胎儿宫内发育状况和新 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 GDM[11]。 生儿的健康状况。出生体重不良包括低出生体重 胎儿分娩后 1h 内体重 2 500~4 000 g 为正常体重, (出生体重<2 500 g)和巨大儿(出生体重≥4 000 g), 胎儿分娩后 1 h 内体重达到或超过 4 000 g 为巨大 低出生体重儿易受感染,发生各种并发症,增加死 儿,小于2 500 g为低出生体重[12]。 亡风险[6],而巨大儿会增加产妇分娩难度,引发产后 1.3 方法 从天津市卫生信息系统获取孕妇的一 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7-9],严重威胁产妇和新 般资料,包括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孕产史、空腹血 生儿的健康。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导 糖值、OGTT 1 h 血糖值、OGTT 2 h 血糖值、糖化血 致巨大儿的风险显著增高[10],但是国内相关研究不 红蛋白值、胎儿出生体重等指标,使用 SPSS 17.0 对 多,本研究通过分析 GDM 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 以上资料进行双录入。 响,为预防新生儿体重不良提供理论依据。 1.4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17.0 进行统计分析,采 t 1 对象与方法 用独立样本 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各时点血 糖值、孕产史,采用 Fisher 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巨大 1.1 对象 随机选取 2016-07/2017-07 在天津市河 儿和低出生体重情况,采用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 北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进行产检,且数据资料完整 析各时点血糖值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变量赋 的孕妇共 205 名。将孕 24~28 周 75 g 葡萄糖耐量 值(表 1)。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不同 试验(OGTT)试验结果异常的孕妇 107 名作为妊娠 血糖指标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预测价值。 期糖尿病组(GDM 组),其余 98 例 OGTT 实验结果 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组纳入标 2 结果 准如下:①75 g 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符合妊娠期糖 2.1 一般情况 GDM 组孕妇平均年龄为(32.83± 尿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②单胎足月妊娠;③天津 3.96)岁,正常组平均年龄为(31.59±3.73)岁,差异有 市常住人口。 统 计 学 意 义(t=2.303,P=0.022)。 GDM 组 孕 前 61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表1 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

变量 赋值

新生儿出生体重 1=低出生体重儿,2=正常体重,3=巨大儿

空腹血糖 0=空腹血糖值≥5.1 mmol/L,1=空腹血糖值<5.1 mmol/L

OGTT 1 h血糖 0=OGTT 1 h血糖值≥10.0 mmol/L,1=OGTT 1 h血糖值<10.0 mmol /L

OGTT 2 h血糖 0=OGTT 2 h血糖值≥8.5 mmol/L,1=OGTT 2 h血糖值<8.5 mmol/L

BMI 均值为(25.02±5.18)kg/m2,正常组孕前 BMI 均 1 h 血糖值、OGTT 2 h 血糖值均高于正常组(P 均< 值为(22.71±3.75)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0.05)。GDM 组孕妇与正常组孕妇的经产史和流产 3.678,P=0.000)。GDM 组的空腹血糖值、OGTT 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2)。

表2 GDM组和正常组基本情况比较

指标 GDM组(n=107) 正常组(n=98) t/χ2值 P值

年龄/岁 32.83±3.96 31.59±3.73 2.303 0.022

孕前BMI/kg·m-2 25.02±5.18 22.71±3.75 3.678 0.000

经产史/例 31 (29.0) 27 (27.6) 0.051 0.821

流产史/例 50 (46.7) 37 (37.8) 1.686 0.194

空腹血糖值/mmol·L-1 5.06±0.65 4.45±0.31 8.702 0.000

OGTT1h血糖值/mmol·L-1 9.83±1.62 6.91±0.96 15.826 0.000

OGTT2h血糖值/mmol·L-1 8.34±1.57 5.56±0.62 16.918 0.000

注:括号内为百分比。

2.2 GDM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联性分析 GDM 别以空腹血糖水平、OGTT 1h 血糖水平、OGTT 2 h 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率为 2.80%,巨大儿发生率为 血糖水平为自变量建立 3 个非条件多分类 Logistic 12.15%,正常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率为 2.04%,巨大 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孕妇年龄和孕妇孕前 儿发生率为4.08%,GDM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组 BMI 后,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值是巨大儿的危险因 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素(OR=3.766,95%CI:1.272~11.150,P=0.029), OGTT 1 h 血糖值、OGTT 2 h 血糖值对巨大儿没有 表3 GDM组与正常组出生体重异常发生情况 影响(P 均>0.05)(表 4);而空腹血糖值对低出生 低出生体重 正常体重 巨大儿 组别 体 重 没 有 影 响(P>0.05),OGTT 1 h 血 糖 值 、 比例/% 比例/% 比例/% OGTT 2 h 血糖值对低出生体重没有影响(P= GDM组 2.80(3/107) 85.05(91/107) 12.15(13/107) 0.551,P=0.367)。 正常组 2.04(2/98) 93.88(92/98) 4.08(4/98) 2.4 不同血糖指标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多重线性 Fisher’s χ2值 4.614 回归分析 分别以新生儿出生体重为因变量,调整

P值 0.111 混杂因素孕妇年龄和孕妇孕前 BMI 后,以空腹血糖 值、OGTT 1 h 血糖值、OGTT 2 h 血糖值、糖化血红 2.3 不同血糖指标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的 蛋白值为自变量分别建立 4 个多重线性回归模型,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新生儿出生体重为因变量,分 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5)。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11

表4 孕中期不同血糖指标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血糖指标 β值 S.E值 Wald χ2值 OR值(95%CI) P值

空腹血糖水平 1.362 0.554 5.734 3.766(1.272~11.150) 0.017

OGTT 1 h血糖水平 0.089 0.558 0.025 1.093(0.366~3.264) 0.873

OGTT 2 h血糖水平 -0.142 0.618 0.053 0.867(0.258~2.913) 0.818

表5 孕中期不同血糖指标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血糖指标 非标准化回归系数 S.E值 标准化回归系数 t值 P值

空腹血糖值 5.543 56.006 0.007 0.099 0.921

OGTT 1 h血糖值 -11.909 16.651 -0.051 -0.715 0.475

OGTT 2 h血糖值 -20.324 17.951 -0.081 -1.132 0.259

糖化血红蛋白值 118.556 99.784 0.140 1.188 0.238

3 讨论 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增多,促进胎儿生长,导致巨大 本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孕 中 期 空 腹 血 糖 值 升 高 儿[20]。巨大儿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增加产 (OR=3.766,P=0.017)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孕中 妇分娩难度,发生肩难产的风险增加[7],引发各种严 期不同血糖指标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线性回归分 重的并发症如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对新生儿的 析发现,空腹血糖值、OGTT 1 h 血糖值、OGTT 2 h 危害主要是增加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 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不能较好地预测新生儿 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7-8]。 出生体重(P均>0.05)。 本研究结果提示应加强孕中期血糖监测和控 国内有研究报告 GDM 孕妇妊娠结局为巨大儿 制,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降低巨大儿发生的风 的发生率为 11.2%[13],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险,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 GDM 发生率近几年呈上升趋势[14],我国 2006 年 参考文献 GDM 的发病率约为 5.0%[15],在 2010-2012 年 GDM [1]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 的发病率则约为 17.5%[16]。一项在浙江舟山进行的 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 Diabetes Care,2011,34: 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孕中期空腹血糖值、OGTT 1 h 62-69. [2]Leng J, Shao P, Zhang C, et al. Prevalence of 血糖值、OGTT 2 h 血糖值分别与新生儿出生体重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呈正相关,GDM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OR=2.13)[17], chinese pregnant women: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 国内孙平平等[18]也发现孕中期空腹血糖值异常是 based study in Tianjin,China[J]. PLoS One,2015,10 巨 大 儿 的 危 险 因 素(OR=2.311),Michael Lynge (3),e0121029. Pedersen 等[19]研究表明 GDM 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 [3]Xu Y,Wang L,He J,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R=5.6),本研究中发现孕中期空腹血糖值是巨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 Journal of the 大儿的危险因素,但各血糖指标均不能较好的预测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3,310(9):948-958. 出生体重,这提示未来应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4]杨晓清,罗丽,高玉华,等.广元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情 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8 各血糖指标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预测作用。 (6):21-24. GDM 孕妇妊娠结局为巨大儿的病理机制可能 [5]康媛媛,邢军,周剑利,等.妊娠糖尿病孕妇口服75 g葡萄 为高水平的血糖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从孕中期开 糖耐量试验不同时点血糖异常对新生儿并发症及神经行 始,胎儿胰岛β细胞在高血糖刺激下分泌过量的胰 为发育的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12(8): 岛素,导致高胰岛素血症,使胎儿的代谢率增高,蛋 41-44. 61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Klinger G, Levy I, Sirota L, et al. Outcome of [15]魏玉梅,杨慧霞,高雪莲.全国部分城市妊娠期糖尿病发 early- onset sepsis in a national cohort of very low 病情况的调查及适宜诊断标准的探讨[J]. 中华妇产科 birth weight infants[J]. Pediatrics,2010,125(4):736- 杂志,2008,43(9):647-650. 740. [16]Zhu W,Yang H,Wei Y,et al. Evaluation of the [7]万里,朱萍,潘熊飞. 巨大儿对母婴健康不良影响的研究 value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in the first prenatal 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10(5):33-37. visit to diagnose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 [8]温剑文,代炳梅. 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母婴结局[J]. 实 china[J]. Diabetes Care,2013,36(3):586-590. 用临床医学,2018,19(6):58-59. [17]Yang Y,Wang Z,Mo M,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9]Foad SL,Mehlman CT,Ying J. The epidemiology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with fetal birth neonatal brachial plexus palsy in the United States[J]. weight[J]. Journal of Diabetes & Its Complications,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American 2018,32(7). Volume,2008,90(6):1258-1264. [18]孙平平,李华萍,赵芳.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导致巨大儿发 [10]周薇,段志洲,张杰,等. 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出生体 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 重的影响[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28(6):52-55. 64-67. [11]温剑文,代炳梅. 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母婴结局[J]. [19]Pedersen ML,Lind O,Abelsen T,et al. Gestational 实用临床医学,2018,19(6):58-59. diabetes and macrosomia among Greenlanders. Time [12]谢幸,苟文丽. 妇产科学[M].8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to change diagnostic strategy? [J]. International 社,2013. Journal of Circumpolar Health,2018,77(1):1528126. [13]王娇娇,王心,尚丽新.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对妊娠 [20]Kc K, Shakya S, Zhang H. Gestational diabetes 结局影响的研究[J].人民军医,2016(1):58-61. mellitus and macrosomia: A literature review[J]. [14]Sacks DA,Chen W,Wolde-Tsadik G,et al. Fasting Annals of Nutrition & Metabolism,2015,66(Suppl plasma glucose test at the first prenatal visit as a 2):14-14. screen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J]. Obstet Gynecol, 2003,101(6):1197-1203. (收稿日期:2018-11-22)

ःःःःःःःःःःःःःःःःःःःःःःःःःःःःःःःःःःःःःःःःःःःःःःःःःःःःःःःःः

(上接第607页) [17]王睿,卜范峰,田欣欣,等. 山东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 [13]刘志忠,乔超,方芳,等. 北京地区宫颈病变妇女 37 种 感染亚型、多重感染情况及年龄分布差异[J]. 中国生物 HPV 亚型流行特征[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 制品学杂志,2016,29(1):57-60. (14):2057-2060. [18]魏英,李婷婷,邓志纬,等. 湖北十堰地区女性宫颈人乳 [14]靳琼,沈铿,李辉,等. 西藏自治区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状 头瘤病毒感染与亚型分布[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 瘤病毒感染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妇产科 (9):107-110. 杂志,2009,44(12):898-902. [19]王琳,韩莉莉,玛依努尔·尼牙孜,等. 人乳头瘤病毒 E6、 [15]Van der Graaf Y, Mahmud S, Costa MC, et al. E7 蛋白在维吾尔族及汉族宫颈癌发展中的表达及意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the long- term risk of 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1):75-78. cervical neoplasia[J]. Am JEpidemiol,2002,156(2): [20]杨丽,陈志芳,杜蓉.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妇女生殖 158-164. 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分型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16]Trottier H, Mahmud S, Costa MC, et al. Human 2016,13(23):12-15.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s with multiple types and risk of cervical neoplasia [J]. Cancer Epidemiol (收稿日期:2018-11-06) Biomarkers Prev,2006,15(7):1274-128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13

【论著】

深圳市1起家庭误食曼陀罗中毒事件调查

何锦钿,温豪,肖海清,何林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1起家庭误食曼陀罗所致中毒事件发生的特点和原因,为曼陀罗食物中毒事件防控总结经验和提 供防控参考。方法 现场访谈方法收集患者发病前就餐信息、发病和临床信息;现场卫生学调查查找致病可疑食物原料, 采集患者呕吐物和可疑食物原料和剩余食物进行检测分析,确定致病因素。结果 此次中毒事件共发病3例,病例来自同 一家庭,家庭罹患率为 100%。发病中位数潜伏期 30 min,3 例患者均出现皮肤潮红、心动过速、视物模糊、神智异常和烦躁 不安然后昏迷等表现,煲汤的原材料含有曼陀罗干花,且在患者呕吐物和剩余汤料里均检出莨菪碱、东莨菪碱成分,该原 材料来自患者所住附近某药店,药店将患者求购的龙脷叶误抓成曼陀罗干花。结论 该事件是由于某药店误将曼陀罗干 花当作龙脷叶卖给患者,导致一家 3 人莨菪碱中毒事件。中毒人群限于患者 1 家,中毒餐次为 11 月 8 日中餐,中毒食品为 曼陀罗干花猪肺汤。

[关键词] 曼陀罗;中毒;现场流行病学;家庭

[中图分类号] 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613-04

Report on Food Poisoning in A Family Caused by Datura Stramonium in Shenzhen

HE Jintian,WEN Hao,XIAO Haiqing,HE Lin Longhua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enzhen 518109, Guang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food poisoning event in a family caused by Datura stramonium, summarize experienc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trol of food poisoning caused by Datura stramonium. Methods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tients’dinner,onset and clinical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by mean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Suspected food ingredients were identified by field hygienic investigation Patients’ vomitus, suspected ingredients and leftover food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o identify pathogenic factors for food poisoning. Results The three patients involved were from the same family, and the attack rate reached 100% . The median latency was 30 minutes. The three patients all developed the same symptoms including erubescence, tachycardia, blurred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 深圳 vision,abnormal consciousness,agitation,coma 518109) 作者简介:何锦钿(1982-),男,本科,主管医师,公共卫生, etc. Datura stramonium was found in ingredients E-mail:[email protected] used for making soup in field investigation; 614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besides, hyoscyamine and scopolamine were detected from vomitus and leftover soup. Ingredients responsible this accident were derived from a drugstore near the family residence and had been mistaken as Sauropi folium requested by the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of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accident was caused by the mistake of the drugstore that took Datura stramonium as Sauropi folium and sold to the patient. The poisoned people were limited in only one family taking Datura stramonium pork lung soup in lunch on November 8. Key words Datura stramonium;food poisoning;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family

2017-11-08T 14:43,深圳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表1 3名患者的临床特征 接到辖区人民医院防保科报告,11 月 8 日 14 时左右 症状或体征 人数(n=3) 百分比 该医院急诊科收治 2 名来自同一家庭的以呕吐、神 脸色潮红 3 100.0 志异常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病情很重,深圳市龙华 心率加快 3 100.0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出 6 名专业技术人员, 对医院及事发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样品采 神志不清 3 100.0 集及疫情控制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视物模糊 3 100.0

1 材料与方法 吞咽困难 3 100.0 1.1 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格式的“食物中毒个案调 瞳孔散大 3 100.0

查表”、“相关人员询问笔录”等对病例及现场开展 口干 2 66.7

资料收集及调查,临床资料来自于患者病例及医院 莫名笑容 1 33.3 相关检测结果。 肌酸激酶升高 2 66.7 1.2 实验室检测 莨菪碱检测单位为广东太太法 医物证司法鉴定所,其他因素检测单位为深圳市龙 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丈夫黄某,表现为口干、吞咽困难,视物模糊,心率 1.3 统计分析 使用Excel 2010录入并整理数据。 加快,在午餐后 30 min 左右发病,患者发病时间间 2 结果 隔短,病例集中,表现为点源暴露特点(图1)。 2.1 涉事家庭概况 患者居住地为深圳某区村民 2.5 患者基本情况 3 例患者为 1 家人,基本人口 自建出租楼,房间为 1 室 1 厅布局,面积约 20 m2,室 特征情况(表2)。 内卫生状况尚可。一家人籍贯为广东茂名,近 3 年 2.6 患者进餐史分析 据调查丈夫黄某于 11 月 7 来母亲带儿子常住深圳上学,父亲在茂名老家,一 日下午到深圳看望母子2人,3名患者发病前的共同 般 1 月过来看望母子一次,事发前一天(11 月 7 日) 进餐史为 11 月 7 日晚餐及 11 月 8 日早餐、午餐。根 下午父亲黄某从老家郁南县到深圳看望母子。 据患者临床特征及与住院医师的沟通,初步怀疑患 2.2 流行强度 此次中毒事件共发病 3 例,病例来 者为阿托品类或一些生物碱类物质中毒,根据潜伏 自同一家庭,家庭罹患率为 100%(3/3),所有患者经 期推测11月8日中餐为主要可疑餐次。 插管洗胃,抑酸,补液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 11 月 8 日中餐患者一家共进食了 3 菜 1 汤(豉油 2.3 临床表现 3 名患者现场呈危重状,典型临床 猪肚、芥菜、豆豉排骨、龙脷叶猪肚汤),据医院医生 症状为颜面潮红、心率加快、神志异常、视物模糊、 描述,患者发病前自述中午的龙脷叶与平时所见龙 瞳孔散大和吞咽困难,其中母亲出现莫名笑容,患 脷叶外观不同。为了获取更多信息,调查人员到患 者详细发病临床表现(表1)。 者住所现场调查,通过搜查现场发现患者中午煲汤 2.4 时间分布 3 名患者发病时间为 2017-11-08T 的“龙脷叶”原材料实为曼陀罗干花,该曼陀罗购自 12:30~13:00,中位数潜伏期 30 min,首发病例为 患者居住地附近某药店,而患者本意为购买龙脷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15

2

1 发病人数

0 00 30 00 00 15 30 45 45 45 00 45 15 00 15 30 00 15 30 45 15 30 45 00 15 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12 16 10 10 10 10 11 12 13 15 15 11 11 11 12 13 13 13 14 14 14 14 15 15 发病时间

图1 3例疑似患者发病的流行曲线

口发生莨菪碱中毒事件。中毒人群限于患者 1 家, 表2 3名患者基本人口特征 中毒餐次为 11 月 8 日中餐,中毒食品为曼陀罗干花 患者 关系 年龄/岁 职业 发病时间 猪肺汤。 黄某 丈夫 51 销售 12∶45 3 讨论 黎某 妻子 43 工人 12∶50 本案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莨菪碱相符,现场 黄小某 儿子 14 学生 13∶10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食用的可疑食品原材料为 曼陀罗干花,实验室从患者呕吐物和剩余可疑食品 叶。 中检测出莨菪碱成分,对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指 经调查,此事件患者使用煲汤的曼陀罗花量较 南 2012 版》及《曼陀罗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 大,共购买了200 g,使用了一半用来煲汤,主要材料 则》(WS/T3-1996),可以确定该事件是 1 起误食曼 包含猪肺、鱼腥草和杏仁,加水约 1 L,制作流程见 陀罗而致的家庭中毒事件。 图2。 曼陀罗是茄科 1 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印度,又叫 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闹阳花、风茄或野 曼陀罗干花 加入猪肺、鱼 倒入高压锅 供餐 大麻等,有祛风除湿和止喘定痛的作用,具有一定 约100 g 腥草、杏仁 煲20 min 的药用价值[1-2] 。其药效成分主要为莨菪碱、东莨菪 图2 可疑食品“龙脷叶”猪肺汤制作流程 碱及阿托品等托品烷类生物碱类[3],因此临床主要 表现为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脉快、瞳孔散大、烦 2.7 实验室检测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 2017-11- 躁等[4-5],与本案例患者症状相符。 08 在医院和患者家庭采集患者黎春红,黄圣烽呕吐 误食曼陀罗导致的中毒事件常有报道,马金 物各 1 份,剩余午餐食物(豉油炒猪肚,豆豉蒸排骨, 龙[6]、陈大灵[7]、孙爱霞[8]等均报道了相关误食的案 炒青菜及“龙脷叶”杏仁猪肺汤)各 1 份,“龙脷叶” 例,但他们的案例主要是因为患者从野外自行采摘 原材料 1 份,共 7 份样品。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 而导致误食中毒,症状也相对本案例要轻,本调查 验室进行氟乙酰胺、毒鼠强及氰化物检验,结果显 患者表现危重主要是因为患者使用煲汤的曼陀罗 示为阴性。 花量较大,从而导致进食的中毒物质浓度高所致。 11 月 10 日送患者呕吐物和剩余龙脷叶杏仁猪 此外此次之所以能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最主要原 肺汤 2 份样品到广东太太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进行 莨菪碱检测,结果患者呕吐物和剩余汤料样品均检 因为药店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从而导致误抓药物 出莨菪碱、东莨菪碱成分。 引起中毒,希望有关部门能引以为戒,加强行业监 2.8 调查结论 该事件是由于某药店误将曼陀罗 管,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干花当作龙脷叶卖给患者,从而导致的患者一家 3 (下转第619页) 61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论著】

2010-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艾守美,杨雅康

[摘要] 目的 分析2010-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水痘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水痘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2010-2017 年四川省雅安市上报的所有水痘病例资料和水痘疫苗接种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7 年全市共报告水痘 7 581 例,年平均发病率为 61.99/10 万。每年 5-7 月、11-12 月为高发时段;发病以 5~14 岁儿童和学生病 例为主。全市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2 起,均发生于小学,罹患率分别为 0.88%、1.87%。结论 四川省雅安 市水痘报告发病率较高,以学生和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建议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教 师、学生及家长水痘防病知识和疫苗接种意识;加强水痘的疾病监测工作,将水痘纳入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将适龄儿童 和学生水痘疫苗接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疫苗接种率。

[关键词] 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接种率

[中图分类号] R181;R5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616-04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cella in Ya’an of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10 to 2017

AI Shoumei,YANG Yakang Ya’an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Ya’an 625000,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varicella in Ya'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10 to 2017,so as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varicell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The data of reported varicella cases and varicella vaccination in Ya’ an city from 2010 to 2017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 was conducted to detect the epidemic features. Results From 2010 to 2017, a total of 7 581 varicella cases were reported,with an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of 61.99/105. There was an obvious seasonal aggregation with the peak from May to July and November to December every year. Children and students between the age of 5 to 14 years old account for the majority. There were two varicella related sudden public health events reported, both of which occurred in primary schools, 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0.88% and 1.87%,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reported incidence of varicella is relatively high in Ya’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Students and children were at high risk. It is suggested that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key places such as schools and childcare institutions, to improve teachers, students and 作者单位:雅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雅安 625000) parents’ varicella prevention knowledge and 作者简介:艾守美(1975-),本科,副主任医师,疾病预防控 制、卫生应急管理 vaccination awareness. The varicella monitoring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17

should be strengthened by integrating varicella into the inspec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and management. It is also recommended that varicella vaccine be included in the reimbursement category to improve the vaccination rate. Key words varicella;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ncidence;vaccination rate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表1 2010-2017年雅安市水痘报告发病情况 virus,VZV)原发感染引起的同时出现全身性丘疹、 年份 发病数 发病率/10万-1 水疱及结痂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 2010 1 216 80.51 于儿童,其传染性强,易感儿童接触后 90%发病[1]。 2011 1 198 79.48 通过对 2010-2017 年雅安市水痘病例的流行病学特 征进行分析,了解疫情的流行趋势和防控重点人 2012 880 58.01 群,为有效控制水痘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2013 889 58.26

1 材料与方法 2014 733 47.66 1.1 资料来源 水痘报告发病资料来源于《传染病 2015 849 54.96

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水痘个案病例;水痘突发公共 2016 775 50.10

卫生事件数据来源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 2017 1 041 67.61 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雅安市统计年鉴。所有统 合计 7 581 61.99 计病例均是现住址为雅安市的确诊病例和临床诊

断病例,发病日期为2010-01-01/2017-12-31。 23.07%),另一个为 11-12 月(2 027 例,25.74%)。其 1.2 相关定义 水痘病例的诊断标准按人民卫生 中,2017 年夏秋季高峰病例数减少,冬季发病高峰 [1] 出版社《传染病学》执行 ;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较为明显(图1)。 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制定下发的国家突发公共卫 250 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1 周内,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6年 2017年 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10 例及以上 200 2015年 水痘病例即判定为水痘暴发疫情。 例 150 / 1.3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水 100 痘流行特征。将 2010-2017 年的各年度雅安市水痘 病例数 疫情资料按发病日期分别按年龄、性别、职业、地 50

区、月份导出Excel,利用Excel 2007和SPSS软件对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 月份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2010-2017年雅安市不同月份水痘报告发病情况 2 结果 2.1 流行强度 2010-2017 年雅安市报告共报告水 2.3 地区分布 2010-2017 年雅安市 8 个县(区)均 痘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病例 7 581 例,其中临床诊断 有报告发病,其中以雨城区(2 865 人,37.79%)病 病例 7 570 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11 例,无死亡,年均 例最多,其次为天全县(1 070 人,14.11%)和汉源县 报告发病率为 61.99/10 万,年发病率在 50.10/10 万 (790 人,10.42%),共占总报告发病人数(7 581 例) ~80.51/10 万之间。不同年份水痘报告发病率总体 的 62.33%。年均发病率前 3 位的是雨城区、天全 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P<0.05),以 2010 县 和 石 棉 县 ,分 别 为 100.36/10 万 、97.72/10 万 、 年报告发病率最高,2014年最低(表1)。 77.91/10 万,最低为汉源县为 29.80/10 万(表 2)。 2.2 时间分布 2010-2017 年各月均有水痘病例报 各县(区)水痘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告,一年中呈现两个高峰,一个为 5-6 月(1 749 例, (χ2=79.23,P<0.01)。 61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和农民(553例),分别占10.14%、7.29%。 表2 2010-2017年雅安市各县(区)水痘报告发病分布情况 2.5 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0-2017 年共报告 -1 地区 累计发病数 构成比/% 年均发病率/10万 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起,均发生在雨城区 2 所 雨城区 2 865 37.79 100.36 小学,共计发病 64 例,无死亡病例。病例数分别为 天全县 1 070 14.11 97.72 16 例和 35 例,罹患率分别为 0.87%和 1.87%,发生时

石棉县 772 10.18 77.91 间分别为 5 月、11 月;男生发病为 30 例,女生发病 21

宝兴县 278 3.67 61.58 例,发病男女之比为1.43∶1。

芦山县 543 7.16 60.60 3 讨论

荥经县 502 6.62 41.51 2010-2017 年雅安市水痘年均报告发病率为 61.99/10 万,在四川省处于市州发病第 2 位[3],高于 名山县 761 10.04 36.55 国内相关文献的报道结果[3-9],低于 2010-2015 年广 汉源县 790 10.42 29.80 西百色市[10]的报道结果。2010-2011 年雅安市水痘 合计 7 581 100.00 61.99 发病处于发病高峰,2012 年呈下降趋势,至 2016 年 疫情处于平稳期,2017年发病有所上升,较2016年增 2.4 人群分布 加了 34.95%。全市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 2.4.1 性别年龄分布 男性报告发病 3 847 例,年 关信息仅 2 起。目前水痘没有纳入法定传染病进行 均报告发病率为 62.03/10 万;女性报告发病 3 734 管理,每年开展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也未将此病 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 61.94/10 万,男女发病比为 例纳入,病例报告率不高,故实际发病率应远高于 1.03∶1;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 目前报告水平。随着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不断深 义(χ2=0.003,P=0.953)。发病年龄集中在 5~14 入,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而疫 岁,2010-2017 年,5~14 岁组水痘病例分别占当年 苗可预防疾病水痘的危害日渐凸显,已成为值得关 报 告 病 例 的 56.66% 、53.09% 、54.77% 、49.9% 、 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52.93%、51.35%、50.32%、47.65%,累计报告病例 3 报告的病例数以雨城区最多 ,年 均 发 病 率 961 例,占全部病例的 52.25%,35 岁以上人群发病 (100.36/10 万)也 最 高 ,是 发 病 率 最 低 的 汉 源 县 较少,仅占1.83%(图2)。 (29.80/10 万)的 3.37 倍,2 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雨城 区。可能是雨城区为市所在区,经济相对发达,儿 2 500 2 185 童和学生随家长流动频繁。其次,雨城区有医疗机 2 000 构 41 家,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病例就诊可及性较 1 776 高。此外,可能是雨城区在水痘病例的监测和报告 1 500 1 257 管理方面,力度强于其它区县,水痘报告率相对较 1 030 病例数 1 000 高。 552 从 时 间 分 布 来 看 ,水 痘 发 病 季 节 呈 双 峰 特 500 426 216 点,病例主要集中在 5-6 月、11-12 月,呈春末夏初 70 32 14 23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50 和冬季两个发病高峰,和四川省、湖南省等地报 年龄组/岁 道相似[2-3],雅安市水痘总体以冬季发病高峰比春末

图2 2010-2017年雅安市水痘年龄分布 夏初高峰强度要强,低谷出现时间与学校寒暑假一 致。原因可能是发病人群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 2.4.2 职业分布 《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 学校易感人群高度聚集,相互间接触频繁、密切,感 的 20 种职业有 17 种职业有水痘报告发病,以学生 染和发病的机会多,在校聚集易发生传播有关;而 (4 491 例)、幼托儿童(872 例)为主,分别占总报告 冬季寒冷,学生多集中在教室内,户外活动少,同时 病例数的59.24%、11.50%,其次为散居儿童(769例) 冬季教室开窗通风换气少,呼吸道病原体的传播更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19

容易实现,导致冬季发病强度更强。发病年龄集中 [4]史鲁斌,王燕,吕宛玉.2011-2016 年河南省水痘流行病学 在 5~14 岁,占全部病例的 52.25%,提示该年龄段 特征分析[J].中国校医,2017,31(5):392-394. 人群为防治的重点人群。从性别比例来看,男女发 [5]杨冬梅,梁杰,罗德威.2010-2015 年扬州市水痘流行特征 及免疫接种情况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2017,23(3): 病比为 1.03∶1,男性发病与女性发病持平,与四川、 209-211. 湖南等报道不一致[2-3],与安徽黄山市一致[9]。 [6]唐文钊,丘文清,朱秀兰,等. 惠州市 2011-2015 年水痘疫 鉴于雅安市水痘的发病特点,为有效控制水痘 情流行特征与疫苗接种情况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疫情发生和流行,建议卫生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2018,25(1):102-104. 按丙类传染病报告和管理要求,将水痘纳入每年的 [7]王黎明,姚岩,李洲.2010-2015 年鄂州市水痘流行病学特 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加强水痘的疾病监测;在学 征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7,28(7):546-548. 校、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大力开展水痘 [8]章光明,庞志峰,吴晓虹.2011-2015 年金华市水痘流行病 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水 学 特 征 分 析[J]. 现 代 预 防 医 学 ,2016,43(17):3089- 痘防治知识,开展好学校及托幼机构晨午检工作, 3091,3103. 一旦发现病例,要及时进行报告,及时进行处理[13]; [9]章清荷,胡晓申,王海波,等. 黄山市 2012-2016 年水痘流 行特征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7,23(3):190- 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水痘最好措施[3],在水 191,197. 痘流行季节前按《四川省水痘疫苗使用指导意见( [10]刘慧妮,汤健闻,王艳珍,等.广西百色市2010-2015年水 试行)》开展水痘疫苗的预防接种,对学生和儿童等 痘流行特征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7,39 重点人群的接种纳入医疗保险报销项目,提高接种 (2):129-131. 率,扩大免疫屏障,从而控制雅安市水痘发病率。 [11]崔长弘,刘民.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策略研究进展[J]. 参考文献 首都公共卫生,2013,7(2):74-77. [1]李兰娟,任红. 传染病学[M].8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12]尹志英,方春福,来时明,等. 基于监测系统水痘减毒活 社,2013:69-73. 疫苗免疫效果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7,33 [2]陈华,刘伦光.2012-2017 年四川省水痘流行病学特征[J]. (3):293-296. 职业与健康,2018,34(19):2672-2674,2679. [3]聂梦真,刘富强,张斯钰,等 . 湖南省 2010-2016 年水痘 (收稿日期:2018-11-26) 流行病学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7,23(2):92- 95.

ःःःःःःःःःःःःःःःःःःःःःःःःःःःःःःःःःःःःःःःःःःःःःःःःःःःःःःःःः

(上接第615页) [5]菅向东,杨晓光,周启栋. 中毒急危症诊断治疗学[M]. 北 参考文献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76-776. [1]黄蓉,梁丽静,马亚琴. 曼陀罗及其变种紫花曼陀罗的形 [6]马金龙,张峰,刘萍. 一起由误食曼陀罗引起的食物中毒 态性状比较研究[J].绿色科技,2012,11(2):8-9. 的调查分析王处[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3):429- [2]王钊,王克安.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指南(传染性疾病与 430. 急性中毒预防控制手册)[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陈大灵,袁建明,陆春花. 一起群体性曼陀罗中毒的流行 563-564. 病学调查与反思[J].江苏预防医学,2015,26(1):53-54. [3]邓朝辉,罗充,刘彬,等.曼陀罗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J]. [8]孙爱霞. 一起因误食曼陀罗引起中毒报告[J]. 河南预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7):1394-1398. 医学,2013,24(4):342-342. [4]王处,马青梅,陈宗然. 急性曼陀罗中毒抢救与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8):89-91. (收稿日期:2018-11-16) 62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论著】

2011-2017年成都市双流区妇女儿童健康指标阶段性评估

王灿,张庆根,周敏

[摘要] 目的 了解成都市双流区《成都妇女发展纲要》和《成都儿童发展纲要》(以下简称“两纲”)妇幼健康指标阶段性完 成情况,提出下一步对策与措施以推动 2020 年“两纲”全面达标。方法 对成都市双流区 2011-2017 年“两纲”妇幼健康指 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成都市双流区“两纲”妇幼健康指标共24项,有22项提前达到2020年的目标值,提前达标率为 91.67%;有 2 项指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尚未达标,并且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孕产 妇死亡率 2011-2017 年波动较大,“两癌”检查结果检出率偏高(χ2=7.147,P<0.05),0~6 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逐 年上升(χ2=865.365,P<0.05),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1.235,P<0.05;χ2=33.291,P< 0.05)。结论 成都市双流区应继续按照新“两纲”妇女和儿童健康指标要求,加强优生优育宣传和孕期健康教育,提高保 健质量,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力争在2020年全面完成两纲工作监测。

[关键词] 妇女发展纲要;儿童发展纲要;妇幼保健指标;评估

[中图分类号] R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620-06

Periodical Evaluation on Maternal and Children Health Indicators in Shuangliu District in Chengdu From 2011 to 2017

WANG Can,ZHANG Qinggen,ZHOU Min Shuangliu Maternal and Children Health Hospital,Chengdu 610200,Sichu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larify the periodical achievement of the maternal and children health indicators in the Program of Chengdu Women Development and the Program of Chengdu Children Developmen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wo Programs’) in Shuangliu District of Chengdu and propose the further plans and measures in order to fully achieve the goals of Two Programs in 2020. Methods The situation of maternal and children health indicators in Shuangliu District from 2011 to 2017 was descrip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22 out of 24 maternal and children health indicators of‘Two National Programs’in Shuangliu district had achieved the 2020 goals in advance, and the rate of achievement in- advance was 91.67% . However, the maternal system management rate and the birth defects incidence had not achieved the goal, the birth defects incidence showed a rising trend year by year. The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had a big fluctuation from 2011 to 2017, the cervical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detection rate were statistically 作者单位: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 (成都 610200) high (χ2=7.147, P<0.05). The breastfeeding 作者简介:王 灿 (1985-),女 ,硕 士 ,主 治 医 师 ,健 康 教 育 , E-mail:[email protected] rate in 0-6 month infant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21

(χ2=865.365, P<0.05). The infant mortality rate and the under- five mortality rate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χ2=21.235, P<0.05; χ2=33.291, P<0.05). Conclusion Relative departments in Shuangliu District should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eugenics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during pregnancy,improve the quality of healthcare,reduce the birth defects incide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indicators requirements of new“Two Programs”,and strive to fully achieve the goals in 2020. Key words the Program of China’s Women Development; the Program of China’s Children Development;maternal and children health indicators;evaluation

为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健康事业 2.1.2 儿童健康指标 2017 年,儿童健康指标共有 的发展,依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 13项,有12项达到2020年的目标值,有1项指标出生 展纲要》(2010-2020 年)以及《四川妇女发展纲要》 缺陷率12.48‰,未达到2020年的目标值“逐步下降”。 和《四川儿童发展纲要》(2010-2020 年),成都市人 2.2 2011-2017年“动态”情况 民政府颁布了《成都妇女发展纲要》和《成都儿童发 2.2.1 妇女健康指标 2 项应控制指标。孕产妇死 展纲要》(2010-2020 年)(简称“两纲”)[1]。成都市双 亡率 2011-2017 年间波动较大,其中 2011、2012、 流区按照“两纲”要求,开展各项妇幼健康保健工 2015 和 2016 年的孕产妇死亡率超标并且高于 2010 作,为推动 2020 年“两纲”全面达标,现对 2011-2017 年水平;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从统计年份 2012 年“两纲”妇幼健康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阶段性分 年起至2017年下降了0.11%。 析。 9项应提高指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仅2016年 达标,其余均在临界值波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 1 材料与方法 出率从2010年开始均维持在较高水平,2017年为历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为 2011-2017 年成都市双 史最高 590.4/10 万,较 2010 年提高了 228.3/10 万;乳 流区妇幼卫生年报,妇幼卫生监测报表,预防艾滋 腺癌检出率从项目开始 2012 年起呈逐年上升趋势 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报表,宫颈癌和乳腺 (χ2=7.147,P<0.05),2017 年 较 2010 年 升 高 了 癌筛查报表等项目的相关数据。 90.73/10 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艾滋病检测 1.2 方法 按照《成都市双流区孕产妇死亡、5岁以 率、孕产妇梅毒检测率 2011-2017 年间均维持在 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实施方案》,对成都市双 99%以上,并且2013-2017年均达到100%;感染艾滋 流区各医疗保健单位上报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病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 汇审和汇总并上报。 例和感染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母婴传播 1.3 质量控制 按照《成都市双流区妇幼卫生信息 干预措施比例仅 2011 年未达标,但是 2012-2017 均 质量控制方案》以及《成都市双流区妇幼卫生报表 达到 90%以上;妇女常见病筛查率 2011-2012 年未 统计汇审方案》,每季开展报表会审、信息质控和三 达标,但是2013-2017年均达到95%以上。 网监测质控工作,并对质量进行考核反馈。 2.2.2 儿童健康指标 7 项应控制指标。出生缺陷 2 结果 率 2011-2017 年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8.514,P< 2017 年成都市双流区“两纲”妇幼健康指标共 0.05),从 2011 年 6.56‰上升至 2017 年 12.48‰,并 24 项,22 项达到 2020 年的目标值,有 2 项指标孕产 且较 2010 年提高了 2.89‰;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 妇系统管理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未达标,提前达标 童 死 亡 率 2011- 2017 年 呈 逐 年 下 降 趋 势(χ2= 率为91.67%(表1)。 21.235,P<0.05;χ2=33.291,P<0.05),2017 年创历 2.1 2017年终末“静态”情况 史最低分别为 1.71‰和 2.49‰;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2.1.1 妇女健康指标 2017 年,妇女健康指标共有 5 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5 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 11 项,10 项达到 2020 年的目标值,1 项指标孕产妇 率、5 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系统管理率96.85%,未达到2020年的目标值97%。 2011-2017年均在目标控制范围内,但是低出生体重 62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表1 2011-2017年成都市双流区“两纲”妇幼健康指标阶段评估表

序号 指标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20年目标 达标情况

1 孕产妇死亡率/10万-1 12.75 13.42 24.38 0.00 0.00 19.30 17.18 0.00 ≤8 达标

2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99.97 99.96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99.99 达标

3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95.00 95.36 96.85 96.79 96.97 96.90 97.32 96.85 ≥97 未达标

4 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 - - 0.27 0.60 0.30 0.16 0.23 0.16 降低 达标

5 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率/% 99.86 100.00 99.99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90 达标

6 孕产妇梅毒检测率/% - 99.98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90 达标

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 7 42.86 72.73 100.00 91.67 100.00 100.00 95.00 100.00 ≥90 达标 采取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

感染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 8 - 76.92 100.00 93.75 100.00 100.00 95.00 100.00 ≥90 达标 取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

9 妇女常见病筛查率/% 43.64 46.2 43.65 99.20 96.37 99.33 97.89 97.55 ≥85 达标

10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10万-1 362.10 370.00 248.6 207.90 357.5 472.70 239.6 590.4 提高 达标

11 乳腺癌检出率/10万-1 - - 0.00 8.12 25.92 21.44 33.09 90.73 提高 达标

12 婴儿死亡率/‰ 6.12 5.50 5.85 4.78 4.76 3.66 2.92 1.71 ≤3 达标

13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8.42 8.46 7.56 6.50 7.26 4.43 3.78 2.49 ≤4.5 达标

14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94.22 95.00 95.24 95.83 95.59 95.76 98.13 97.00 ≥95 达标

15 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96.39 96.58 96.79 96.90 97.24 97.37 98.71 98.01 ≥97 达标

16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2.69 2.55 3.01 3.21 3.43 3.78 3.75 2.69 ≤4 达标

17 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24.13 27.40 44.72 58.41 51.93 58.41 64.63 70.62 ≥60 达标

18 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 - - - 1.32 2.94 2.85 2.23 3.03 ≤10 达标

19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 - - - 0.76 0.91 0.84 0.64 0.97 ≤5 达标

20 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 - 1.02 1.02 0.63 0.57 0.54 0.42 0.44 ≤4 达标

21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 98.99 99.29 99.09 99.46 99.65 99.55 99.58 99.71 ≥95 达标

22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 97.56 99.35 99.33 99.53 99.65 99.58 99.67 99.8 ≥95 达标

23 出生缺陷发生率/‰ 9.59 6.56 8.09 11.57 10.80 11.32 11.34 12.48 逐步下降 未达标

24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 达标

注“:-”为无相关数据。

发生率 2012-2016 年均达到 3%以上,2017 年也与 3 讨论 2010年持平。 分析表明,2011-2017年成都市双流区“两纲”妇 5 项应提高指标。6 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幼健康指标中未达标指标为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孕 2011- 2017 年 呈 逐 年 上 升 趋 势(χ2=865.365,P< 产妇系统管理率,其中出生缺陷发生率不但没有按 0.05),2017 年较 2010 年提高了 46.49%,增幅最大;3 要求逐步下降,反而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达标的妇 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7 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女保健指标中,孕产妇死亡率 2011-2017 年波动较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 大,其中有 4 年的孕产妇死亡率超标并且高于 2010 率均在目标控制范围内。 年水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乳腺癌检出率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23

按目标要求提高较为明显。在达标的儿童保健指 产妇对孕产期保健重要性认识,变被动保健为主动 标中,0-6 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逐年增幅最大;婴 参加,并制作“全面二孩妇幼健康”指导手册,为全 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并 面二孩生育家庭提供科学知识指导。③高度重视 且在 2017 年创历史新低,但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有回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11],执行多科/联合门诊诊疗, 升趋势。 通过多科协作,共同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 3.1 出生缺陷发生率偏高 2017 年出生缺陷发生 平。加强妇产科医师三基三严知识技能的培训,扩 率为12.48‰,并且2011-2017年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低 宽其知识面和思维领域,提高妇产科医师对内外科 于 2010 年全国水平 14.99‰[2]和四川水平 17.29%[3]。 疾病的识别和管理能力,重视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给 既往研究表明环境[4]、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高龄产 母儿的危害。实施分层次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孕 妇增加[5]、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和酗酒)[6]、检测手 产期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的高危因素,对孕妇进行 段受限、医疗诊断水平提高特别是微小畸形检出率 针对性内容的告知,并对妊娠风险进行预判和评估 的上升[7]等诸多原因均可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升 后进行全面告知,引起孕妇对自身疾病的重视和关 高。因此,建议下一步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优生 注而增强孕妇依从性,主动配合治疗,从而降低孕 优育宣传,做好孕前保健服务,让孕妇远离有害物 产妇死亡。 质接触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做好一级干预的 3.3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 关键。②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和孕产期保健质量, 趋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有回升趋势 2011-2017年 督促孕妇规范产检,完成孕期产前筛查或产前诊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分 断项目。③对于产前筛查高风险以及达到产前诊 析原因在于:①全面落实了新生儿急救管理工作 断指征的孕妇各级医疗机构应积极指导孕妇早做 方案,加强产科、新生儿急救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产前诊断,特别是严重致残的出生缺陷在孕期早 ②近两年来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妇幼 发现,早干预,达到引产指征的要尽快采取终止妊 保健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成都市第一人民医 娠等手段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做好二级预 院新生儿科建立了医联体和科连体工作模式,产 防工作。 科、新生儿科双向转诊及绿色通道的建立,以及成 3.2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较低以及孕产妇死亡率波 都市妇女儿童中心派驻专家驻扎到区妇幼保健院 动较大 2017 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 96.85%,并且 参与到产科、新生儿科工作管理、技术指导,基层妇 孕产妇死亡率波动较大,其中有 4 年的孕产妇死亡 幼人员上挂跟师学艺,进行手把手的现场教学指导 率超标并且高于 2010 年水平,分析原因在于多数生 等举措;③引进产儿科技术人才,做好人才梯队储 育二孩的孕妇均是非计划妊娠并且既往已有生育 备,提升了产科、新生儿科技术水平,救治水平,产 经验对二孩孕期保健意识不够重视,导致大部分二 儿科能力建设得到大幅提升。因此,总结成功经 孩孕妇非早孕建档,影响了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孕 验,儿童保健工作要从胎儿期开始并以新生儿期为 产妇系统管理在孕产保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突破口[12],建议下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借以医联体 并且有研究表明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是孕产妇死亡 优势,继续做好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加强高危儿转 率的保护因素[8],而孕早期健康管理是孕产妇系 诊、追踪随访分级管理[13]。同时,加大儿童保健知 统管理的瓶颈[9],因此,建议下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识宣传力度,特别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知识,向 ①加强高危妊娠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推进健康知识 幼儿园教职员工及家长宣传指导儿童意外窒息的 宣讲团,深入基层、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 防范,从而降低儿童死亡率。 推进母子健康手册的使用。通过多渠道掌握孕情,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有回升趋势考虑与全面两 加强早孕摸底,对怀孕妇女尽量督查在 3 月内建卡, 孩政策的推进,生育两孩的高危孕产妇增多有关, 规范产检[10]。②加强妇幼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开 建议下一步采取以下措施:①重点加强孕期保健, 展婚前、孕前、孕期、产时、产后保健一系列宣教,通 提高孕期保健质量,加强重点人群的筛查,对高龄 过媒体、LED、报纸、图片资料、重大节日大型的宣传 产妇[14]、妊娠合并症[15]、双(多)胎[16]等高危妊娠的 和讲座活动等宣传孕产期保健等相关知识,提高孕 孕妇给予重点监护和干预,以预防早产及低出生体 624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重的发生;②进行孕期卫生指导,预防亚临床感染, 重要保护因素[18],因此,建议下一步采取以下措 防止胎膜早破[15],切实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 施:继续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各社区妇儿保 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宫颈内口 人员、产后访视人员加强母乳喂养指导,让母亲们 松弛者指导其于妊娠 14~18 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 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念,培养母乳喂养意识;各企事 等以预防早产降低低体重发生;③加强孕期体重管 业单位应充分保障女职工权益,提供产后修养假, 理[17],利用 B 超定期监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 落实纯母乳喂养假,使产后女职工有充裕时间进 预防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以降低足月低出生体重儿 行母乳喂养;公共场所应按要求提供哺乳室,方便 的发生。 母乳喂养。 3.4 “两癌”检查结果检出率偏高 “两癌”检出率 参考文献 偏高,分析主要原因在于:①2017 年我区宫颈癌检 [1]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 年)和成 查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开展项目合作,检测方 都儿童发展纲要.成府发(2012)26号[Z]. 法由原宫颈脱落细胞检测,增加了 HPV 加宫颈液基 [2]袁文兴,张伶俐,刘颖,等.2001-2010 我国“两纲”妇幼卫 细胞学检测,检测手段不断丰富;乳腺采用触诊,乳 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 腺彩超,乳腺钼靶等技术的应用,同时将可疑异常 5447-5450. 者请市级专家逐一会诊,不断提高诊疗水平,致筛 [3]刘敬涛,许跃忠,何琳坤,等.2001-2010 年四川省围产儿 查阳性率增加;②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压力增大、焦 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1(6): 虑,生活方式的改变[18],以及口服避孕药、滥用雌激 63-65. 素[19]等都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两癌”的致病 [4]党少农,颜虹,王红丽. 出生缺陷的流行态势和影响因素 及人群研究的若干问题[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 因素复杂,但早发现、早诊断,治愈率均比较高。 版),2017,38(3):317-325. 因此,建议下一步采取以下措施:①继续开展 [5]Loane M,Morris JK,Addor M,et al. Twenty-year “两癌”筛查项目工作,适当增加检测经费,增加检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Down syndrome and 测手段,提高检查准确率。对当年要进行筛查的 other trisomies in Europe: impact of maternal age 镇,政府、妇联、卫生部门联动起来,提前做好辖区 and prenatal screening[J]. Eur J Hum Genet,2013,21 内符合两癌筛查项目妇女人数的摸底工作,同时进 (1):27-33. 行项目宣传及健康教育;在两癌筛查开展时,各镇 [6]徐灵敏,闰欢.近5年我国出生缺陷非遗传因素研究现状 政府部门应督促辖区妇女积极参加两癌筛查,扩大 的Meta分析[J].中国医刊,2015,50(2):53-57. 两癌筛查覆盖面,对宫颈、乳腺有异常情况要及时 [7]黄欢,孙丽洲. 出生缺陷的现状、干预措施及分析[J]. 中 就医查明原因,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②加 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6,6(3):1-8. 强女性“两癌”保健知识的宣教,开展一些专题讲 [8]毕蕾,鞠磊,张寒,等.基于空间模型的我国孕产妇死亡率 座,提高女性自身保健意识,在医师指导下规范使 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7):1441- 用雌激素类药物。 1444. 3.5 纯母乳喂养率大幅度提高 纯母乳喂养率大 [9]张敏,席波,祁华金,等.2000-2011 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 幅度提高,主要原因是纯母乳喂养率被纳入新两纲 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孕产期保健措施的关系研究[J]. 中国 卫生统计,2014,31(2):480-481. 后,加强了该项工作的管理力度:①加大了母乳喂 [10]叶年升,张长丽,吴丹,等.恩施州1999-2014年孕产期保健 养的宣传力度,孕妇学校,孕期保健及助产服务门 指标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 诊、产后访视,母婴热线咨询、微信课堂(孕妈群)、 (13):2817-2820. 育儿课堂等都对母乳喂养进行了宣传与喂养指 [11]何丹,杨莉,王岚,等.2004-2013 年重庆市孕产妇死亡率 导;②近年来要求全区妇、儿保医生在工作中继续 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16,33 开展母乳喂养知识的指导,加强对乳母的营养、喂 (3):433-438. 养技巧以及对婴儿过早添加辅食的干预指导;③ [12]韩春玲,史玲翠. 宝鸡市 2011-2016 年 5 岁以下儿童死亡 社会支持,建立母婴室和妈咪宝贝屋,为母乳喂养 监测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2):1550- 提供环境。同时,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是乳腺癌的 1553. (下转第629页)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25

【论著】

2017年西安新城区200例不同胎次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调查

雷喜梅,骆秋月

[摘要] 目的 研究 2017 年西安新城区不同胎次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该地区登记的 2017 年出生的无先天性疾病的二胎的健康母亲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一胎和二胎的纯母乳喂养比例、时 间以及采用其他喂养方式的原因,分析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采用 SPSS 20.0 进行 t 检验、2 检验与 Kappa 一致性检验。结 果 经产妇对一胎和二胎 6 个月内喂养方式一致性较低(Kappa=0.301,P<0.05),喂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2.353,P<0.05);二胎的纯母乳喂养(EBF)和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高于一胎(P<0.05);终止母乳喂养的 4 个主要原因为 奶水不足、认为母乳喂养营养不足、工作限制和妈妈身体原因。结论 该地区二胎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一胎,应针对喂 养方式存在问题者加强教育,促进母婴健康。

[关键词] 二胎;纯母乳喂养;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625-05

Breast-feeding Status of 200 Newborns With Different Parities in New City Zone of Xi’an

LEI Ximei,LUO Qiuyue The Fourth Hospital of Xi’an,Xi’an 710004,Shaanxi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reast- feeding among newborns of different parities in the new city zone of Xi’an in 2017. Methods The healthy mothers who gave the birth of second child and the babies were registered without congenital diseases in this area were random selected and investiga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roportion and the time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the reasons for using other feeding method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reast-feeding. SPSS 20.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for t-test,chi-square test and kappa test. Results There was a low consistency in the 6 month feeding patter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infants (Kappa=0.301,P<0.05). The difference of feeding pattern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χ2=22.353,P<0.05). The duration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EBF) and breastfeeding for the second chil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or the first child (P<0.05). The four main reasons for termination of breastfeeding were insufficient milk, nutrition was lacked, time was occupied by work,and physical causes of mothers. Conclusion The situation of breastfeeding of the second child in this area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作者单位:西安市第四医院 (西安 710004) that of the first child. Education about feeding 作者简介:雷喜梅(1982-),女,本科,主治医师,新生儿临床 method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the 62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health situation of mother and infant. Key words second child;exclusive breastfeeding;neonate.

我国于 2015 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近两年二胎 会审批通过,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孕妇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许多高龄孕产妇,这对 1.2 调查方法 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研究 于优生优育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纯母乳喂 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收入、 养(exclusive breast feeding,EBF)是婴儿的最佳哺 产假时间、第一胎和二胎的喂养方式和喂养情况。 育方法[1],非 EBF 会影响新生儿的发育[2],并且可能 ②记录一胎和二胎喂养方式:EBF和非EBF,其中非 EBF 又分为:几乎纯母乳喂养(AEBF)、中比例母乳 损伤新生儿的呼吸道。全球的母乳喂养情况并不 喂养(MPBF)、低比例母乳喂养(LPBF)、几乎不母 乐观[3],WHO 建议对 6 个月内的婴儿应采用纯母乳 乳喂养(ANBF);③记录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终止母 喂养[4],并且我国提出至 2020 年完成 6 个月内婴儿 乳喂养的原因等。 EBF 率达 50%的目标[5]。虽然二胎占新生儿比例已 1.3 统计分析 数据结果采用 SPSS 20.0 进行统 达 45%[6],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母乳喂养 计处理,各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 t

率仍不足。通过比较 2017 年西安新城区经产妇对 2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 检验;一致性检验采用 不同胎次婴儿的喂养情况,希望发现新生儿喂养中 Kappa 一致性检验,Kappa 值<0.400 为一致性较差, 的问题,对提高母乳喂养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0.400~0.749 为 一 致 性 一 般 ,≥0.750 为 一 致 性 较

1 材料与方法 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 一般资料 选取西安市新城区计划生育办公 2 结果 室登记的 2017 年出生的无先天疾病的二胎健康产 2.1 喂养方式 本次研究中非 EBF 的有 122 例, 妇 200 例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胎儿严重先天 EBF 有 78 例。不同喂养方式产妇的一般资料进行 性疾病等原因致无法吮吸。②产妇有严重器质性 比较,学历、户口类型、家庭月收入和产假的比较有 疾病等原因致无法哺乳。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 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2017年西安新城区EBF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素 非EBF(n=122)EBF(n=78) χ2值 P值 因素 非EBF(n=122) EBF(n=78) χ2值 P值

年龄/岁 5.083 >0.05 暂住 49(40.16) 39(50.00)

≤20 1(0.82) 2(2.56) 流动 11(9.02) 13(16.67)

21~ 17(8.5) 18(23.08) 家庭月收入/元 11.784 0.003

26~ 63(51.64) 35(44.87) ≤5 000 13(10.66) 23(29.49)

31~ 35(28.69) 17(21.79) 5 001~ 48(39.34) 27(34.62)

>35 6(4.92) 6(7.69) >10 000 61(50.00) 28(35.90)

学历 8.201 0.017 产假 22.755 0.000

高中及以下 44(36.07) 44(56.41) 有 87(71.31) 29(37.18)

本科 73(59.84) 31(39.74) 无 35(28.69) 49(62.82)

硕士及以上 5(4.10) 3(3.85) 分娩方式 1.265 >0.05

户口类型 6.673 0.036 顺产 77(63.11) 43(55.13)

户籍 62(50.82) 26(33.33) 剖宫产 45(36.89) 35(44.87)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27

续表1 2017年西安新城区EBF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素 非EBF(n=122)EBF(n=78) χ2值 P值 因素 非EBF(n=122)EBF(n=78) χ2值 P值

孕周 1.498 >0.05 家人对母乳喂养的态度 0.921 >0.05

足月产 115(94.26) 70(89.74) 支持 102(83.61) 61(78.21)

早产 5(4.10) 5(6.41) 不支持 20(16.40) 17(21.79)

过期产 2(1.64) 3(3.85) 夜间哺乳 3.354 >0.05

坚持6个月内EBF信心 1.758 >0.05 是 112(91.80) 65(83.33)

有 85(69.67) 61(78.21) 否 10(8.20) 13(16.67)

无 37(30.33) 17(21.79)

注:括号内为百分率。

2.2 一胎和二胎 6 个月内喂养方式一致性 经产 (Kappa=0.301,P<0.0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 妇对一胎和二胎 6 个月内喂养方式一致性较差 意义(χ2=22.353,P<0.05)(表2)。

表2 2017年西安新城区经产妇一胎和二胎6个月内喂养方式一致性比较

二胎 一胎 合计 EBF AEBF HPBF MPBF LPBF ANBF

EBF 23(12.0) 4(2.5) 3(2.0) 3(2.5) 0(0.0) 0(0.0) 33(19.0)

AEBF 12(6.5) 41(20.5) 13(6.5) 5(2.5) 0(0.0) 1(0.5) 72(36.5)

HPBF 2(1.5) 11(5.5) 14(6.5) 5(2.0) 0(0.0) 1(0.5) 32(16.0)

MPBF 2(1.5) 2(0.5) 12(5.5) 13(6.0) 4(2.0) 0(0.0) 31(15.5)

LPBF 3(2.0) 2(0.5) 3(1.0) 1(0.5) 1(0.0) 1(0.5) 9(4.5)

ANBF 3(2.0) 11(5.0) 0(0.0) 2(0.5) 1(0.5) 1(0.5) 17(8.5)

合计 45(25.5) 71(34.5) 45(21.5) 29(14.0) 6(2.5) 4(2.0) 200(100.0)

注:括号内为百分率。

表4 2017年西安新城区不同胎次母乳喂养终止原因 2.3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终止原因 二胎的 EBF (n=200) 和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高于一胎,两者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表 3)。终止母乳喂养的原因中, 终止母乳原因 一胎 二胎 奶水不足、认为母乳喂养营养不足、工作限制和妈 奶水不足 66(33.0) 62(31.0)

妈身体原因为比例最高的4个(表4)。 认为母乳喂养营养不足 46(23.0) 69(34.5)

表3 2017年西安新城区一胎和二胎EBF和母乳喂养 工作限制 48(24.0) 34(17.0) 持续时间对比(x±s) 妈妈身体原因 21(10.5) 13(6.5)

胎次 例数 EBF持续时间/月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月 时间适合断奶 9(4.6) 14(7.0)

一胎 200 2.8±2.6 9.7±3.6 哺乳不方便 3(1.5) 6(3.0)

二胎 200 3.7±2.4 11.9±4.7 乳腺炎 2(1.0) 0(0.0)

t值 3.597 5.255 其他 5(2.5) 2(1.0)

P值 <0.05 <0.05 注:括号内为百分率。 628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2.4 不同胎次孕妇相关教育参与度 所有调查对 验对第 2 胎的喂养方式具有明显的作用,因此提高 象相关教育的参与度约为 50.0%,第 1 胎和第 2 胎相 第 1 胎的母乳喂养率更为关键,培养初产妇进行母 关参与度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07,P<0.05), 乳喂养的信念应该是延长母乳喂养时间以及避免 不同胎次孕妇相关教育参与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 母乳喂养过早终止的根本方法。 义(χ2=1.102,P>0.05)(表5)。 有研究指出母乳喂养不足的现象不超过 5% [12],但是本次研究中因为该原因终止母乳喂养者占 表5 2017年西安新城区不同胎次孕妇相关教育参与度 比超过 30%,这提示医疗机构应该对促进乳汁分泌 二胎 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宣传[13],并且可以培养专业催 一胎 合计 所有课程 部分课程 未参与 乳师帮助产妇完成母乳喂养,尽量做到新生儿早接

所有可能 18(9.0) 7(3.5) 5(2.5) 30(15.0) 触、早吮吸,产妇早开奶。

部分课程 7(3.5) 50(25.0) 19(9.5) 76(38.0) 本次研究中调查对象相关教育的参与度约为 50.0%,不同胎次孕妇相关教育参与度间无统计学 未参与 5(2.5) 10(5.0) 79(39.5) 94(47.0) 差异(P<0.05),这与李聪睿[14]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合计 30(15.0) 67(34.5) 103(51.5) 200(100.0) 二胎产妇关于母乳喂养的知识一般多于初产妇,部 注:括号内为百分率。 分二胎产妇认为自身已掌握足够的相关知识,放弃 二胎的相关教育,导致了二胎中母乳喂养教育未参 3 讨论 与度高于一胎。有研究发现一胎二胎时间间隔< 我国自 2015 年全面放开二胎,二胎占新生人口 5 年的 EBF 率明显高于≥5 年者,原因可能与相关 比例逐年增加[7]。母乳喂养是 WHO 推荐的新生儿 知识的遗忘有关[15]。所以对于产妇母乳应做到有 喂养方式,西安新城区二胎 EBF 率已达到 25.5%,较 重点的宣教,对于一胎新生儿喂养方式有缺陷者,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的 6 月龄 EBF 率 50%的目 标有一定差距[5],但近些年来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 应该着重提醒母亲及家属,促使其耐心接受孕妇 展妇幼保健宣传,积极推广EBF[8]。 学校的教育。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学历、户口类 AEBF 在各种不如方式中占比最高的,可能是 型、家庭、月收入和产假均对喂养方式有明显影 电视广告的宣传使很多母亲认为配方奶粉是母乳 响,可以看出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母亲对 EBF 的 喂养外补充营养的良好途径。EBF 是新生儿的最 选择性越高,提示相关教育的工作应该侧重于低 佳喂养方式,在终止母乳喂养的原因中,“认为母乳 收入家庭。 喂养营养不足”占比最高,这可能与宣教不足有关 综上所述,西安新城区二胎母乳喂养情况明显 有关。无论是医院、月子中心等医疗机构,除了发 优于一胎,应做好回访,针对喂养方式存在问题者 放宣传手册手册以外,还应该建立开通专业的母乳 加强教育,促进该地区母婴健康。 喂养的教育平台或者孕妇学校[9],加强产妇母乳喂 参考文献 养意识。“工作限制”也是很多母亲上班后终止母乳 [1]Kuchenbecker J,Jordan I,Reinbott A,et al. Exclusive 喂养的原因,许多母亲未能得到工作单位的足够支 breastfeeding and its effect on growth of Malawian 持,导致母乳喂养终止过早。此外许多新生儿在接 infants: results from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J]. 触奶瓶后会对母乳喂养产生抵抗,是一些母亲暂停 Annals of Tropical Paediatrics,2015,35(1):14-23. 哺乳后无法继续母乳喂养的原因。 [2]Vafa M,Heshmati J,Sadeghi H,et al. Is exclusive 有研究认为第 1 胎母乳喂养成功的经验可以提 breastfeeding and its duration related to cardio [10] 高二胎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本次研究二胎 EBF respiratory fitness in childhood?[J]. J Matern Fetal 占比较一胎提高了 6.5%,与之相符合。在不同胎次 Neonatal Med,2015,29(3):461-465.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比较中,第二胎大于第一胎。 [3]Victora CG,Bahl R,Barros AJ,et al. Breastfeeding 11 在黄翠琴等[ ]的研究中,第一胎中能够坚持 6 个月 in the 21st century: epidemiology, mechanisms, and 的母乳喂养者仅仅占到 1/3。喂养第 1 胎的成功经 lifelong effect.[J]. Lancet,2016,387(10017):475-49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29

[4]郭俊彩,伍东红,张贤,等“. 全面两孩”政策下二胎新生儿 [11]黄翠琴,韩微,樊雅静. 二胎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 纯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24):24-27. 2018(1):47-50. [12]吴缃琦,孙晓勉,何珊茹.6 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现状 [5]国务院.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 年)[M]. 北京:人 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1): 民出版社,2011:4-4. 90-93. [6]陈子江“. 二孩”生育政策后再生育的临床思考[J].山东大 [13]Islam MJ,Baird K,Mazerolle P,et al.Exploring 学学报(医学版),2017,55(1):1-4. the influence of psychosocial factors on exclusive [7]周红女,旷洋,侯达,等. 长沙市母乳喂养现状及主要影响 breastfeeding in Bangladesh[J]. Archives of Womens 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2):210-212. Mental Health,2017,20(1):173-188. [8]王爱,张丽萍,王丽颖,等. 母婴自媒体健康教育对初产妇 [14]李聪睿,杜亚平. 二孩政策下经产妇不同胎次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效果影响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2017,24(6): 及母婴保健服务的定量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7, 710-712. 20(29):3659-3664. [9]杨励勤,陈华盈. 低频脉冲理疗联合催乳剂促进产后乳汁 [15]勾宝华. 二胎孕妇母乳喂养认知、态度现状及知识需求 分泌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23(4):93-95. 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3):1801-1803. [10]刘爱珍,王建宁,鲍梦婕,等.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其影 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2014,14(6):665- (收稿日期:2018-11-16) 667.

ःःःःःःःःःःःःःःःःःःःःःःःःःःःःःःःःःःःःःःःःःःःःःःःःःःःःःःःःः

(上接第624页) [17]王英翔,王松柏,李玉萍,等. 江门地区低出生体重儿发 [13]Yazdizadeh B, Parsaeian M, Majdzadeh R, et al. 生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7, Impact of health research systems on under 5 32(1):66-68. mortality rate: a trend analysis[J]. Int J Health [18]柏刁,郑伯军,张飞云.210 例乳腺癌患者的危险因素分 Policy Manag,2017,6(7):395-402. 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6):470-475. [14]徐蓉,王菁,刘菊凝,等. 苏州市早产与低出生体重的趋 [19]左描绘,胡婷秀,杨土保,等. 乳腺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势及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 [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9):1150-1153. 4793-4796. [15]凌卫滨,淑霞.2011-2016 年高州市低出生体重儿发生 (收稿日期:2018-11-21) 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 (14):3296-3298. [16]张巧玲,黄惠梅,苏红梅.广州市萝岗区2011-2015年低出 生体重儿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 27(7):801-804. 630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调查研究】

2015-2017年凉山州喜德县农村义务教育彝族学生 生长发育状况调查分析

侯莉,罗晓铁,曾志敏

[摘要] 目的 了解喜德县农村义务教育彝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喜德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 方法 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发送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方案(试行)》,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分析彝 族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在 2012 年、2015-2017 年分别提取 2 862 名、1 557 名、2 275 名和 2 310 名 7~17 岁彝族学生。采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17 年学生生长发育迟缓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分别与 2012 年相比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生长发育迟缓率明显低于 2012 年。2015-2017 年消瘦率有所下降,分别与 2012 年相比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消瘦率低于 2012 年。2017 年喜德县农村义务教育彝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与全省农村义务 教育学生相比较,生长发育迟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凉山州喜德县彝族 学生的身高、体重虽然低于全国农村学生水平,但 2015-2017 年喜德县农村义务教育彝族学生生长发育迟缓率与消瘦率 下降,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得以改善,营养改善计划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彝族学生;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 R179;R19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6-4028(2019)06-0630-04

凉山州喜德县人口总数 20.3 万人,其中彝族人 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喜德县瓦尔九年一贯制学校, 口占总人口 90.5%,是全国最为贫困的集中连片的 喜德县红莫中学,喜德县民族中学,喜德县冕山中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1]。全县共有中小学校 76 所, 学,喜德县两河口中学,喜德县冕山镇中心校,喜德 享受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样 76 所,受益学生达到 县拉克乡中心校,喜德县民族小学,喜德县鲁基中 33 610人。喜德县自2012年6月至今一直稳步推行 心校,喜德县红莫中心校,喜德县则约中心校,喜德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自 2012 年起,每 县且拖中心校共 12 所监测学校。再以年级分层,从 年 9 月由疾控中心完成对营养改善计划的监测评估 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以教学班为单位,按随 工作。本调查通过收集 2015-2017 年的监测数据, 机整群抽样方法,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班(40 人,男女 以 2012 年调查的结果为基数,分别与 2012 年数据 各半),2015 年参加监测学生共有 1 557 名,其中男 相比较了解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生 782 名、女生 775 名;2016 年参加监测学生共有 以来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报道如下。 2 275 名,其中男生 1 135 名、女生 1 140 名;2017 年 参加监测学生共有 2 310 名,其中男生 1 156 名、女 1 对象与方法 生 1 154 名。监测学校、班级和学生确定后,在监测 1.1 对象 依据《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评估期间保持相比固定,实施监测。 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手册》,采用分层随机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 作者单位:凉山州喜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喜德 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试行)》进 616750) [2] 作者简介:侯莉(1977-),专科,女,主管技师,微生物检验, 行抽样、体检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监测对 E-mail:[email protected] 象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仪器由国家疾控中心统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31

一发放),检测与质量控制方法按照国家学生营养 数据分析,采用χ2 检验,以 P<0.01 为差异有统计学 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手册实施。 意义。

1.2.2 评价指标 生长迟滞按照中国 6~19 岁儿童 2 结果 青少年年龄别身高筛查生长迟滞界值点进行评价; 2.1 学生身高、体重情况 2015-2017 年凉山州喜 消瘦按照中国6~19岁儿童青少年年龄别BMI筛查 德县农村义务教育彝族学生身高、体重与 2014 年全 消瘦界值点进行评价。 国农村学生的平均水平相比较,7~17 岁年龄组学 1.2.3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 生的身高和体重均低于全国农村学生(表1)。

表1 2015-2017年彜族学生体格发育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比较

身高/cm 体重/kg 年龄组/岁 性别 全国均值 2015 2016 2017 全国均值 2015 2016 2017

7 男 126.6 120.4 118.2 120.9 26.6 23.2 22.5 23.9

女 125.1 119.2 117.0 121.7 24.7 21.7 21.6 23.8

8 男 132.0 125.0 122.7 123.6 29.9 25.4 24.4 24.8

女 130.5 122.7 122.3 121.6 27.6 23.1 23.8 23.2

9 男 137.2 128.7 127.5 131.6 33.6 26.6 26.9 28.8

女 136.3 128.4 126.3 130.5 31.3 25.6 25.4 27.9

10 男 142.1 133.3 131.7 133.4 37.2 28.5 28.4 29.9

女 142.6 134.2 133.8 130.9 35.5 29.0 29.2 27.6

11 男 148.1 136.6 137.0 135.3 41.9 31.4 32.3 30.1

女 149.3 139.5 137.4 138.5 40.6 32.0 32.4 32.3

12 男 154.5 141.4 140.0 141.8 46.6 32.7 33.9 35.2

女 153.7 142.4 143.4 140.6 44.5 34.3 35.3 34.6

13 男 161.4 148.6 144.5 146.0 52.0 37.2 36.6 37.3

女 157.0 145.9 146.6 145.2 48.0 38.8 39.2 38.2

14 男 166.5 151.2 151.3 152.2 56.2 41.2 41.8 42.1

女 158.7 150.4 147.9 151.0 50.4 41.6 41.8 44.1

15 男 169.8 155.9 154.5 157.6 59.5 46.0 45.4 46.9

女 159.4 151.9 150.6 151.3 51.6 44.6 44.3 45.2

16 男 171.4 160.7 156.0 157.8 61.5 50.5 45.9 48.4

女 159.8 155.0 151.8 153.8 52.7 47.6 46.1 47.1

17 男 172.1 160.8 159.9 161.3 63.3 49.8 50.1 50.3

女 159.8 153.1 152.7 153.2 53.0 47.4 47.1 47.6

18~19 男 172.0 160.8 162.9 163.8 63.5 51.0 51.6 52.0

女 159.4 153.6 154.8 154.9 52.6 45.7 45.8 45.5 632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2.2 学生生长迟缓情况 2015-2017 年学生生长迟 P<0.01;χ2=34.33,P<0.01)。男生消瘦率从 2012 缓率分别与 2012 年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年的 19.54%下降到 2017 年的 13.58%;女生消瘦率 (分别为χ2=135.47,P<0.01;χ2=122.70,P<0.01; 从 2012 年的 15.54%下降到 2017 年的 10.05%;总的 χ2=118.61,P<0.01)。男生生长发育迟缓率从2012 消 瘦 率 从 2012 年 的 17.68% 下 降 到 2017 年 的 年的 31.18%降至 2017 年的 17.91%;女生生长发育 11.82%(表3)。 迟缓率从 2012 年的 28.68%降至 2017 年的 16.03%; 2.4 2017 年喜德县学生生长发育迟缓情况与四川 总的生长发育迟缓率从 2012 年的 30.01%降至 2017 省比较 2017 年喜德县农村义务教育彝族学生生 年的16.97%(表2)。 长发育状况与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相比较,生 2.3 学生消瘦率情况 2015-2017 年喜德县农村 长发育迟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8,P< 义务教育彝族学生消瘦率分别与 2012 年相比较,差 0.01)(表 4);消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2,P<0.01;χ2=59.93, P>0.05)(表5)。

表2 2015-2017年与2012年喜德县农村义务教育彝族学生不同性别生长发育迟缓状况

2012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性别 监测 检出 监测 检出 监测 检出 监测 检出 检出率/% 检出率/% 检出率/% 检出率/%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男 1 530 477 31.18 782 109 13.94 1 135 207 18.24 1 156 207 17.91

女 1 332 382 28.68 775 113 14.58 1 140 173 15.18 1 154 185 16.03

合计 2 862 859 30.01 1 557 222 14.26 2 275 380 16.70 2 310 392 16.97

表3 2015-2017年与2012年喜德县农村义务教育彝族学生消瘦状况

2012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性别 监测 检出 监测 检出 监测 检出 监测 检出 检出率/% 检出率/% 检出率/% 检出率/%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男 1 530 299 19.54 782 143 18.29 1 135 135 11.89 1 156 157 13.58

女 1 332 207 15.54 775 86 11.10 1 140 94 8.25 1 154 116 10.05

合计 2 862 506 17.68 1557 229 14.70 2 275 229 10.07 2 310 273 11.82

表4 2017年喜德县农村义务教育彝族学生生长发育迟缓情况与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比较

喜德县 四川省 性别 监测人数 检出人数 检出率/% 监测人数 检出人数 检出率/%

男 1 156 207 17.91 100 693 7 954 7.9

女 1 154 185 16.03 93 470 5 535 5.92

合计 2 310 392 16.97 194 163 13 489 6.95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年6月第35卷第6期 J Prev Med Inf,June 2019,Vol.35,No.6 633

表5 2017年喜德县农村义务教育彝族学生消瘦情况与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比较

喜德县 四川省 性别 监测人数 检出人数 检出率/% 监测人数 检出人数 检出率/%

男 1 156 157 13.58 100 693 15 344 15.24

女 1 154 116 10.05 93 470 10 731 11.48

合计 2 310 273 11.82 194 163 26 075 13.43

3 讨论 施 5 年来的确取得了效果。因此,要继续贯彻执行 喜德县自 2012-06 开始到 2018 年一直实施农村 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50 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是全国 个重点监测县之 参考文献 [3] 一 。喜德县属于国家深度贫困县,由于历史上经 [1]马锦卫,马尔体.凉山彝区教育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济、文化持续落后,导致人均收入低,人民生活在温 中国民族教育,2017(1):20-23. 饱水平徘徊,学生饮食与膳食结构不合理[4]。2015- [2]卫生部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 2017 年监测数据结果显示,7~17 岁各年龄组彝族 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评估工作方案(试行)[Z].卫办疾 男生和女生的身高、体重皆低于 2014 年全国学生 控发2012,65号. 体质健康调研中的男生和女生的身高、体重的平均 [3]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 值[5] ,喜德县男、女彝族学生仍存在生长发育迟缓, 善计划[J].农村工作通讯,2011(21):4-4. [4]李晓淳. 四川省凉山彝族儿童营养状况调查[J]. 中国学 主要原因与当地经济状况贫困和营养状况不良有 校卫生,2000,21(5):361-361. 关[6],而营养与人体健康状况是密切相关的[7]。 [5]国家体育总局.2014 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R]. 国家体育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5-2017 年喜德县彝族 局,2015. 学生(小学到初中)的身高与体重呈现逐年增长的 [6]廖强,马阿依,王启兴,等. 凉山州彝族中小学生 1985- 趋势,生长发育状况得到改善。特别是营养改善计 2010 年身高体重变化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 划实施 5 年来(喜德县是 2012-06 实施营养改善计 (10):1259-1260. 划),学生生长发育迟缓率与消瘦率下降明显,表明 [7]张天成,陆盛华,张福兰,等.中国少数民族学生营养状况 彝族学生身高和体重发育水平随着营养改善计划 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1):1313-1314. 实施后有了明显的提高。喜德县的主要措施是 [8]张倩,王婷婷,甘倩,等.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 2013 年 2012-2014 年按每生每天 3 元标准提供营养补助,大 学校营养改善措施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 (5):654-657. 多数学校“奶+蛋”的模式,2015 至今按每生每天 4 [9]孙静,娄晓民.营养改善计划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 元标准加上寄宿制学生每生每年补助 1 700 元提供 信行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4):597-599. 营养补助并由“奶±蛋”模式转变为食堂供餐模式, [10]陈春明. 儿童营养与经济发展[J]. 人口与发展,2005,11 改善了学生营养状况。因此,通过营养改善计划, (3):22-23. 促进了当地儿童青少年均衡膳食和增加膳食中的

[8-10] 优质蛋白质摄入水平有明显的关系 。 (收稿日期:2018-10-19)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营养改善计划在喜德县实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影响因子趋势图 复合总被引频次变化趋势图

1 996 1 703 1 702 1 550 1 426 1 600 1 528 1 408 1 359 1 261 1 261 1 114 1 114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综合总被引变化趋势图

1 512 1 255 1 254 1 088 1 072 1 038 1 152 996 889 830 779 738 910 738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复合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图

0.841 0.683 0.683

0.534 0.522 0.601 0.525 0.415 0.517 0.381 0.367 0.483 0.36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综合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图

0.753 0.606 0.604

0.439 0.432 0.465 0.526 0.455 0.429 0.363 0.462 0.306 0.310 0.306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总下载频次变化趋势图

6.20

5.48 5.49 5.34 5.08 5.31 5.37 5.28 4.91 4.76 4.63 4.55 4.04 4.04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统计单位:《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4028 CN 51-1276/R 邮发代号:62-18 定价: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