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erfect House:A Journey with the Renaissance by Witold Rybc- zynski Copyright  2002 by Witold Rybczynski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07 by Tianjin University Pres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The Wylie Agency(UK)LTD through 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合同:天津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图字第 02-2006-23 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完美的房子 /(美)黎辛斯基著;杨惠君译. — 天津:天津大学出 版社,2007. 7 ISBN 978-7-5618-2475-7 Ⅰ. 完. . . Ⅱ. ①黎. . . ②杨. . . Ⅲ. ①帕拉迪奥,A. - 生平事 迹 ②帕拉迪奥,A. - 建筑艺术 Ⅳ. K835. 466. 16 TU-865. 4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07)第 096905 号

出版发行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 版 人 杨欢 地 址 天津市卫津路 92 号天津大学内(邮编:300072) 电 话 发行部:022-27403647 邮购部:022-27402742 网 址 www. tjup. com 短信网址 发送“天大”至 916088 印 刷 北京佳信达艺术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 开 本 145mm × 210mm 印 张 9 字 数 250 千 版 次 2007 年 7 月第 1 版 印 次 2007 年 7 月第 1 次 印 数 1 - 4 000 定 价 28. 00 元

凡购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烦请向我社发行部门联系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书 吉凡尼· 贝迪斯塔· 马甘萨(Giovanni Battista Maganza)所画的

安德烈· 帕拉迪奥肖像。〔出自国际建筑研究中心(Centro In- ternazionale di Studi di Architettura)〕 一栋实用(但仅限于短期)的建筑,

或是一栋长期使用不便的建筑,

或者既坚固又实用,只要是不美观,都不能称之为“完美”。

安德烈· 帕拉迪奥

Andrea Palladio,1508— 1580 年 推荐序 | PREFACE 有关比例

作家 欧阳应霁

是 P 告诉我关于帕拉迪奥的,在米兰近郊废置的厂房里,那个有

过多的意大利开胃冷盘前菜和白酒的派对里,其实 P 并没有长篇大论

地说什么,他只说了最关键的一个词:比例。

我正在不成比例地开怀大啖面前的绝佳小点,完全没有仪态,也

许更仗一点醉意,也许直觉意大利人都喜欢这样的放肆随意,propor- tion?比例?噢———

你的第一次意大利经验是一杯香浓的 double expresso(双倍意式

黑咖啡)?一件 V 领低胸的 D&G T 恤?一件优雅贴身的阿玛尼(Ar- mani)连衣长裙?一套福拉斯弗姆(Flexform)沙发?还是像玩具一样

活泼多彩的阿莱西(Alessi)家用品?还是更高档的玩具,如法拉利跑

车?这些各领风骚、各走极端的意大利设计除了有各自的式样、质地

和颜色,它们斤斤计较、仔细微调的,就是比例、比例和比例。

长与宽与高的关系、轻与重的拿捏、虚与实的掌握、多与少的取 推荐序 | PREFACE 3

舍,这都是我理解中的比例,有点抽象哩,我跟 P 说。那你真的该去看

看帕拉迪奥的建筑,P 半醉半眯着眼回答。

因此我就拿了一张地图、一本书,乘上火车到维琴察()去

了。竟然很清楚记得那是个周末,过早暖和起来的四月天气,有太阳,

从火车站走到圆形别墅( Rotonda)大概要花上半小时,一路上心

情极好,只是也不禁暗暗想:那些看了一百遍的关于帕拉迪奥的建筑

物照片和资料,会跟设身处地有多少落差呢?直至那山坡、那梁柱、那

门廊、那圆顶都一一出现在眼前,我也就再一次放肆地兴奋起来,游走

投入其中,也顾不了什么比例尺寸的考证和量度。

那一天在维琴察尽情看着十多个属于帕拉迪奥和他弟子的建筑

物,从紧张兮兮的准备,到把地图、书本抛开,放松游历,一个根本不学

无术的路人本就应该用一种平常行走的姿态去跟大师见面。当然,这

么多年后有机会把黎辛斯基教授这本好书重新作为下一趟重游帕拉

迪奥建筑的导读,也是一个必修功课,从其中学到的,也该就是严谨与

轻松的恰当比例。

帕拉迪奥留给世人的,当然是西方建筑的一种完美的原型典范,

更难得的是,不以强势霸气去把人慑服,更像“普通”人家的一种理想

格式。说起来什么是最好的一种比例形态和最宜人的家居空间,也真

是千头万绪,众说纷纭,只是庆幸一路走来,东、西方都有过这样的前

人先例,以人为本,以自然秩序为模拟,去分配、去对称、去均衡,真是

很古典、很体贴的一种做法。这种理念,也许就是我们当前的此时此

刻最应拾取的吧! 推荐序 | PREFACE 大自然与地理场所交织的特别声音

建筑评论者、台湾铭传大学建筑系讲师 徐明松

帕拉迪奥,1508 年出生于威尼斯共和国(Serenissima)的帕多瓦城 (Padua),出身自磨坊工人之家,早年在石匠工作坊当学徒,习石雕之 事,是一个苦读后遇贵人而成功的例子。 文艺复兴的建筑师当中,像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先从 事文学创作,论述建筑与绘画(《建筑十书》与《论绘画》),到 45 岁才 开始盖房子;帕拉迪奥出身工匠阶层,最后竟还可以写就《建筑四书》 (I quattro libri dellarchitettura),不能不说是天赋过人。1537 年,帕拉 迪奥结识维琴察人文学者特里西诺,是他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捩点。在 特里西诺的引荐下,帕拉迪奥进入维琴察人文圈,两人并于 1541 年一 起至罗马研究与考察,开启了帕拉迪奥对古典建筑知识的进一步认 识。 帕拉迪奥在建筑史上有多方面的贡献与影响。有些建筑师贡献 良多,却影响不大,但帕拉迪奥却是两者兼具的建筑师。即便他的学 问不 及 阿 尔 伯 蒂,建造技术也可能没有布鲁内列斯基(Filippo 推荐序 | PREFACE 5

Brunelleschi)大胆,或许生逢其时,他的作品通过新教徒的传播,遍及 世界。 帕拉迪奥有几项显著的贡献。首先,他将古罗马建筑,如万神殿、 浴池等空间元素素朴且灵活地运用在建筑上,尤其是晚年的两座教

堂,大圣乔治教堂(Chies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与救世主教堂(Il Redentore)的立面、内部空间都借鉴了不少古罗马建筑。另外,帕拉迪 奥也一举解决了困扰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长久以来的教堂立 面问题。因为对他们来说,三开间(一座高的正殿与两座低的侧殿)的 教堂,必须在外部立面上忠实反映此事,但又必须具古风。你看,由两 个古希腊神庙立面堆叠而成的大圣乔治教堂,并没能在立面上达到和 谐,肇因于柱子的起跑点不一致;而救世主教堂却在第一层古希腊神

庙使用台阶(可以顺便防威尼斯水患),实现了起跑点一致,并达到和 谐,这就是文艺复兴所谓“应变的技法”。

谈到黎辛斯基书中所写的帕拉迪奥别墅,必须先谈一下别墅的崛

大圣乔治教堂救世主教堂圆形别墅((徐明松(徐明松徐明松摄摄)摄)) 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起根源。正值威尼斯共和国的威望与势力如日中天之时,威尼斯共和 国人经商,以水运起家,就像今日的代理商,从中东、土耳其及南斯拉 夫等地买香料转运欧洲,全靠做船运生意而致富。起初威尼斯人并不 重视土地经营,直到 16 世纪初发生与康布雷联盟的战争,战事前后拖 延长达数十年,最后终因补给困难,宣告战败,此时威尼斯人才深刻体 认到,仅依赖海运,没有土地作为后勤支援的战争,是很难克敌制胜 的,因此开始经营维内托(,大约今维内托省,省会威尼斯)内陆 地区。 帕拉迪奥就是在这样的政经背景下崛起,因此有许多在维内托内 陆地区建盖别墅或农庄的机会。他大概也是文艺复兴别墅建筑(或农 庄)最多产也最多样的建筑师。像知名的巴巴罗别墅,即受到维内托 地区中世纪拜占庭城堡建筑的影响,左右两边高而坚实,留有防御性 塔楼的影子,之后才逐渐摆脱来自地域形式的束缚,开始大量参考、引 用及转化古罗马各类型建筑的元素。 圆形别墅则是帕拉迪奥设计的别墅建筑类型中,唯一一件采用向 心式平面的作品,也是最能表征文艺复兴新柏拉图主义精神的一栋住 宅建筑。圆形别墅是一个独立的抽象、几何盒子,四个神殿式的抬高 入口(底下是佣人使用的服务性空间),除主入口一面,其他三面都可 远眺乡村景色。进入室内,穿过“狭窄”的廊道,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拉 高拔升的“巨大”圆顶,这种压缩开放也是帕拉迪奥刻意的处理手法, 再加上内部采用矫饰主义营造出动感、“虚矫”的建筑空间,让外面的 “真实”与内部的“虚矫”融为一体,清楚地传达了文艺复兴盛期的矫 饰主义风格。 本书作者黎辛斯基观察细腻又具历史观,带着我们游览了帕拉迪 推荐序 | PREFACE 7

奥浪漫、牧歌式的别墅作品,文字忠实地出入于旅游者直觉与历史文 献之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大众书籍。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回头用身 体来享受作者(黎辛斯基)与书写对象(帕拉迪奥)他们的人生经历, 是不可多得的享受,尤其当我们试着置身在维内托特殊氛围的光线 里,大自然与地理场所交织而成的特别“声音”,将带我们进入提香 (Tiziano Vecellio)(威尼斯画派)与帕拉迪奥的世界里。 前言 | FOREWORD

巴巴罗别墅()位于威尼斯北边的马萨尔村(Maser),

是我造访的第一座帕拉迪奥别墅。别墅坐北朝南,修建于一片缓坡

上,俯瞰着耕地和葡萄园。中央部分的山墙端是精心仿制的神庙正

面,以四根巨大的半圆柱支撑着刻满了雕像的三角楣饰。两条悠长的

连拱廊,末端各有一座小楼,采用大量的漩涡形装饰,在苍郁纠结的树

木衬托下,创造出活泼的轮廓。带着金色的黄色灰泥墙在午后的阳光

下闪闪发光。虽然看过照片,但眼前的实物仍然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帕拉迪奥的设计具备真切感和新鲜感,仿佛别墅是前天才刚盖好似

的。“你得亲眼看见这些建筑物,才能了解它们有多出色。”歌德是这

么写的,他当年造访时,这栋建筑物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了。“任何对

帕拉迪奥设计的复制,都没办法让人清楚了解到其尺度的和谐;非得

自己亲眼目睹不可。”〔1〕

我也因此深感苦恼。当时是 1985 年,我提笔写了一篇谈论帕拉 前言 | FOREWORD 9

迪奥的短文;两年后,因为有意出书,便试着做了一些笔记〔2〕。这些笔

记是试探性的,因为我对他这个人和他的建筑物都很有兴趣,虽然帕

拉迪奥写过一本建筑学的名著———《 建筑四书》,但有关他生平的细节

却是很粗略的。尽管得到编辑的支持,但我没有把握到底该如何着

手,出书的想法也就淡了下来。把与帕拉迪奥相关的笔记列在“出书

设想”下归档,也就忘了这回事。

多年以后,翻查“出书设想”的文档时,看到了帕拉迪奥的资料。

其中有一部分是这样的:

19 世纪艺术史的训练,是把研究绘画和雕塑的技术应用在建筑物

上,也就是说,基本上是把建筑物当成艺术品。不过即使是以艺术手

法来设计,一栋建筑物的产生,仍旧取决于业主的要求和经济能力的

限制、生活方式、建筑技术以及周围的环境。一位威尼斯贵族之所以

请帕拉迪奥设计别墅,是因为他想要一个家,而帕拉迪奥的事业之所

以蓬勃发展,是因为他特别擅长于达到这个要求。

我觉得如果不以艺术史学者的眼光,而是以建筑师的眼睛,把他

的建筑物视为特定时空的产物,而不只是想象力产生的作品,或许可

以对帕拉迪奥有深入的了解。这样的研究必然是印象主义式及个人

化的;其目的不在于挖掘新的历史证据(尽管要仰赖新近的学术研

究),而是赋予读者新的见解,用新的方法来看待帕拉迪奥的建筑。

我又重新燃起了兴趣。当时我刚完成了一本书,谈的是建筑风格 1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以及帕拉迪奥建筑的风格特征。同时因为不久前才写了一本传记,我

对如何介绍他的生平也更有信心。当时适逢大学的假期,我刚完成了

一本书,而且有的是时间。航空公司在春天提供飞欧洲的廉价机票。

我很快就做了决定;我要听从歌德的建议,回到意大利去,亲眼看看那

些建筑物。

我已经造访过帕拉迪奥在威尼斯兴建的教堂,还有他在维琴察设

计的宫殿般的宅邸和公共建筑——— 这回我要把心思集中在别墅上。

这些别墅散落在威尼斯以北平坦的维内托平原上,主要聚集在维琴察

市一带。这些屋子分别矗立在乡间的交叉道路、河流和运河边,以及

三线车道的末端。很多是乡村庄园的所在地,如今周围仍旧是农场屋

舍和农业设备,只不过马车换成了拖拉机而已。有时候农村的景致变

成了公寓楼房、车库和郊区花园的单调背景。即使夹在周围这样格格

不入的环境里,别墅仍然巍峨矗立,维持着始终如一的秩序感以及动

人的美丽。大多数的别墅都还有人居住,而且得到了贴心的维护,抹

去了几百年风雨侵蚀的痕迹,或至少将其隐藏于无形。其余的则一看

就知道没有好好保养——— 灰泥龟裂剥落、台阶破损、窗门下陷——— 但

也同样令人目眩神迷。有几栋别墅已经年久失修,砖石倾塌,窗门大

开。帕拉迪奥设计兴建的别墅大约有三十栋左右,其中十七座大致上

仍旧完好如初?。

在英国和美国访客眼中,帕拉迪奥的别墅让他们颇有他乡遇故知

 帕拉迪奥的别墅中有七栋不是毁损殆尽,就是经过彻底改建;有四栋一直没有竣工,只有断垣残 壁;有一栋从来没有动工,还有一栋的命运不得而知,因为连地点都没有决定。 前言 | FOREWORD 11

之感。很像是弗吉尼亚州肯特的乡村别墅和潮水县的种植园住宅

(Tidewater plantation house)。而著名的建筑物,如伊尼哥· 琼斯(Ini- go Jones)在格林尼治的皇后馆(Queens House)、托 马 斯 · 杰 斐 逊

(Thomas Jefferson)的蒙地西洛庄园(Monticello),以 及 白 金 汉 宫

)及海牙的莫瑞泰斯宫(Mauritshuis)等国家象征,

都能找到帕拉迪奥的痕迹。不管是华盛顿特区白宫宏伟的列柱门廊,

还是许许多多美国小镇的银行与法院,多少都是以帕拉迪奥的别墅为

蓝本。坐落在威尼斯共和国一个荒僻角落的几栋房子,几百年后竟然

出现在地球另一端的人眼前,确实叫人刮目相看。也使帕拉迪奥成为

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建筑师。

帕拉迪奥的别墅也标示出家居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家居建筑

(domestic architecture)的兴起——— 也就是建筑师开始对私人住宅有了

兴趣。一种过去为神庙和宫殿所专用的建筑语言,开始引进到住宅建

筑上。许多和家居联结在一起的重要建筑象征,无论是股票经纪人在

康涅狄格州豪宅的宏伟门廊,还是一栋美国殖民风格的平房在前门上

方的朴素三角楣饰,都是来自这些 16 世纪的建筑物,都以帕拉迪奥为

始祖。

正如建筑史学者詹姆斯· 斯 洛 斯 · 艾 克 曼(James Sloss

Ackerman)指出,帕拉迪奥其实具有双重性格特点〔3〕。他是《建筑四

书》的作者,这部建筑学著名的论文在 1570 年出版,影响了如琼斯和

杰斐逊等风格迥异的建筑师。帕拉迪奥这部论文包括了许多有关古

罗马建筑的资料,以简洁、单调的散文书写,不是什么学术著作。“在 1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本书各卷当中,我会避免长篇大论,只是提供我认为很基本的建言。”

他如此提醒着读者〔4〕。他在实务上的建议,是直截了当地写成一套制

作方法,举例来说,“房间不是盖成拱顶就是天花板;如果盖的是天花

板,从铺地到托梁的高度要和房间的宽度相等,楼上的房间会比楼下

矮六分之一。如果盖成拱顶⋯⋯ 在正方形的房间里,拱顶的高度会超

出房间的宽度三分之一。”〔5〕换句话说,在一个 18 英尺?见方的房间

里,平顶天花板就是 18 英尺高,而拱顶天花板就是 24 英尺高。书中

所附的木版画都是简单的线条绘图。附上各式各样的尺寸,让人以为

这是一位理性主义者,笃信建筑是由预定的制作方法和数学公式所产

生的。照这种按部就班的设计手法看来,也难怪他能发挥如此广泛的

影响力,特别是对于绅士阶层的业余建筑师。

另一个帕拉迪奥则是一位营造商,而非理论家。他或许会篡改一

下自己的规则,打造出一个宽 18 英尺,天花板则是 17 或 20 英尺高的

房间。一位成功的建筑师会“把握”环境——— 和业主——— 并从周围的

环境中寻找灵感,他很敏锐地在人文主义的关怀和每个建筑案实际的

要求之间取得平衡。“他带给和他来往的王宫贵族们莫大的乐趣。”一

位和他同时代的人这么写道〔6〕。作为一个百分之百的古罗马研究者,

同时也是一位创意十足的设计者和保守的专业人员,这就是我希望找

到的帕拉迪奥。

 〔责编注〕 1 英尺≈0. 3 米。 目 录 | CONTENTS

书 推荐序 | PREFACE 2

推荐序 | PREFACE 4

前言 | FOREWORD 8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1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31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65

第四章 布兰塔运河畔 | ON THE BRENTA 93

第五章 门廊 | PORTICOES 117

第六章 巴巴罗兄弟 | THE BROTHERS BARBARO 142

第七章 无比讨喜的景象 | AN IMMENSELY PLEASING SIGHT 162

第八章 埃莫别墅 | EMO 180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196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 PALLADIOS SECRET 221

关于别墅 | THE 246

名词释义 | GLOSSARY 253

致谢 | ACKNOWLEDGMENTS 257

注解 | NOTES 260 第一章 高迪别墅

书 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威尼斯西北方 40 英里?处,是一大片平原,从亚得里亚海沿岸,

一口气延伸到阿尔卑斯的白云石山脉(Dolomitic Alps)的山脚下。山

麓上的维琴提诺的路格村(Lugo Vicentino),俯瞰着艾斯提克河(Astico

River),宽阔的河谷必然曾经一度风华,但如今这一大片地方充斥着混

乱的农田和厂房。这种农业和工业混杂的情形,在勒卡萨拉餐厅(La

Casara restaurant)非常明显,围绕在我身边的是一群吵吵闹闹的农夫

和工厂工人,他们正在享受午餐时间。

狠狠地大吃一顿以后,我又开始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意大利人

下午怎么可能做事,于是我出去走走。餐厅的位置算是在村子的郊

外。这里的房子太新,少了那种如诗如画的感觉,不过整齐的房屋和

维护周全的花园证明了这个地区的兴旺。在这个郊外,不时散落着农

业的遗迹:翻新的农舍、石造的粮仓、一片用围篱圈起来的牧草地。在

这片盖满了房屋的区域尽头,地势骤然升起,我还看得到一片果园光

秃的树枝。

沿着小丘爬上去,在一片欣欣向荣的连翘树篱后面,一座红砖屋

顶的长方形大宅是整个景观的焦点。这里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

帕拉迪奥设计的高迪别墅()。虽然文艺复兴时期的乡村住

宅普遍被称为“别墅”(villa),但这其实是现代的用法。在 16 世纪,

“la villa”指的是整个 庄 园;房 子 本 身 叫 做“la casa padronale”(the masters house,主人的房子),或者更简单的说法是“la casa di villa”

(庄园的房子)。

 〔责编注〕 1 英里≈1. 6 公里。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3

我把租来的汽车开上了蜿蜒的公路。“坐落在一个视野极佳的山

丘上,旁边倚着一条河。”这是帕拉迪奥对这栋房子的形容。尽管工业

发展过盛,艾斯提克河谷的景色依旧教人忍不住赞叹〔1〕。这栋房子坐

落在一个人造的墩座上,被一片雄伟的石造挡土墙所围绕。弯曲、破

损的围墙仿佛是一座中世纪的棱堡;这栋坚固的房屋,块体结实、对称

严谨,同样散发着军事的气息。乍看之下,可能只觉得是一座兵器库

或卫戍要塞。走近一点,就会看到有两个特征,让严峻的外表顿时柔

和起来:那就是灰泥墙壁和连拱凉廊——— 墙壁上漆着渐渐消退但仍旧

明亮的奶黄色,仿佛是一张古老的羊皮纸;凉廊则从建筑物的中央往

内凹入,创造出一个阴凉而热情迎宾的入口。

别墅的管理员让我走进了锻铁的大门,我沿着一条小径穿过墩

座,脚下的砾石嘎吱作响。草地上栽种的针叶树,一棵棵修剪成球体

或金字塔形。喷泉以一尊少女雕像为中心,旁边围绕着欢乐的小天

使,把水喷到池子里。我侧眼看了看她,就快步穿过花园,进入宅子。

这栋别墅远看不怎么大,没想到事实上规模非常惊人,几乎和现

高迪别墅 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代五层楼的建筑物一样高。在朴素的灰泥墙上,开了式样规律的窗

户,除了石造窗框以外,窗户细部的装饰做了一点变化:地下室是用沉

重的托座形成窗台,主要楼层有精心打造的窗台,阁楼上则用一个简

单的缘饰。正方形的窗户就开在浅浅的屋檐下,顶着精致的飞檐。用

一排重复的小砌块来支撑飞檐,这种细部装饰沿袭了古罗马神庙的屋

檐装饰,叫做“飞檐托”(modillion)。要是少了这些仅有的古典装饰,

这顶多只是一个毫无装饰的朴素立面而已。

“主人房间的楼面位于距离地面 13 英尺高处,盖了天花板,”帕拉

迪奥如此写道,“天花板上方就是粮仓,13 英尺高的地下室则是酿酒

的地窖、厨房和其他类似房间的所在地。”〔2〕把仓库和居家使用叠加在

一起,这种实用的做法发源于土地稀少的威尼斯〔3〕。高人一等的高迪

别墅“地下室”完全盖在地面上,所以有一座笔直的长楼梯通往凉廊。

宽敞的户外空间面向西方,可以看见夕阳西下落在高原山峰上的壮丽

景色,不过房子的主立面就只好暴露在炽热的午后阳光下。

不清楚帕拉迪奥为什么要把建筑物转到这个方向——— 比较好的

方位应该是坐北朝南,那里的视野也非常好。这可能牵涉到当初人们

抵达别墅的路径,因为在旧地图上,画着一条长长的笔直道路,从西边

翻过小丘上来。或者也可能是基于另外一个原因,一般相信这栋别墅

纳入了这块基地上原有的一栋中世纪房屋的某些部分〔4〕。威尼斯共

和国的公民就算不是吝啬得不得了,至少也是小气出了名的,常常把

新房子盖在旧房子上面,重复使用地基和墙壁,以图节省几两银子。

从墙壁上的壁画表层(或叫做“抹灰粉饰”),可以看到曾经切割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5

过的痕迹,这是为了模拟砌石建筑的接缝。我的旧版《大英百科全书》

里记载,帕拉迪奥的建筑物原本“是设计要以石材施工”〔5〕。事实上,

帕拉迪奥的乡村住宅没有一栋是以石材打造而成,全都是在砖块外面

覆上灰泥,这是兴建乡村建筑的标准施工方法。接缝的图形现在已经

模糊不清了,不过在房子落成时,可是非常明显的,但其目的不是为了

制造假象。就和乔治· 华盛顿的弗农山(Mount Vernon)故居一样,仿

砌石的目的是为了制造出尺度感和赏心悦目的装饰性结构纹理。

并非所有的砌石都是伪造出来的。这栋房子最大的特色就是三

连拱的凉廊,不管是凉廊的方形支柱、拱券以及作为拱形起始的起拱

点(impost,或叫“拱墩”),都是以石材饰面的。凉廊上方的墙壁装饰

着两个石雕的标记:一面刻着威严老鹰的盾牌,是业主贵族地位的象

征,还有一只后脚直立、前爪高举的狮子,是高迪家族的盾徽。石雕标

记下面的石板上,刻着“恩里科· 安东尼奥(Enrico Antonio)之子吉罗

拉莫· 高迪(Girolamo Godi)于 1542 年兴建”。高迪家族是维琴察最

有权势和财富的贵族世家之一,在维内托地区拥有大批产业。大家长

恩里科· 安东尼奥在 1536 年辞世,土地由他的三个儿子共同继承(第

四个儿子是神职人员)。吉罗拉莫 · 高迪掌管路格村超过 500 英

亩?的土地,罗内多(Lonedo)的山顶是其中之一,次年他开始在这里

兴建一栋别墅。

凉廊有小门直接通往两侧的房间,不过正中央的大门显然才是屋

子主要的出入口。石门框里刻着“让邪恶的人远离”。这句话的用意

 〔责编注〕 1 英亩≈0. 41 公顷。 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可能是为了挖苦人,因为高迪家族具有异端的倾向,早已是众所周知

的事。屋里刻着“让我们远离邪恶”,让整个感觉功德圆满。我是后来

才看见屋里的刻字,因为开门的时候,宏伟的空间马上吸引了我的注

意力——— 这无疑是帕拉迪奥的用意。

宽敞深邃的房间直达屋顶——— 大概有 25 英尺——— 一路延伸到房

子背面。这里是大厅。源自于中世纪的大厅,是威尼斯乡村住宅一个

常见的特色。大厅向来是屋子里最大的房间,它既不是门厅,也不是

客厅,而是一个正式的社交空间,“专门用来举办派对、宴会、演出喜

剧、举办婚礼和举行类似娱乐活动的场地。”帕拉迪奥写道〔6〕。高迪别

墅里的大厅是用一大扇窗户来照明,这扇三道窗(triple opening)的正

中央是一个半圆形的拱,这种窗户叫做“瑟利奥拱窗”(serliana)?。

大厅的尾端比房子的其他部分向外略微突出,再加上两侧的窄窗,产

生了大型凸窗的效果,不只为室内带来光源,也可以看到下面花园的

景致。

 瑟利奥拱窗源起于古代,后来伯拉孟特( 1444— 1514 年)再度启用。因为建筑师塞巴斯蒂亚诺· 瑟利奥(Sebastiano Serlio,1475— 1554 年)所著一篇广为阅读的论文而流行起来,故命名为“瑟利 奥拱窗”。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7

大厅两侧共有八个大房间——— 两边各有四间。其中六间完全一

模一样,另外两间因为要容纳楼梯的关系,所以稍微小一点;每个大房

间都是 18 英尺 × 28 英尺左右。看起来好像很宽敞,不过单身汉吉罗

拉莫是和他的弟弟们及其家人同住在别墅里。里面没有任何走廊;每

间房间都直接通到隔壁房间。门和窗户一律精准对齐,因此背对窗户

站在一间房间里,我可以看透四扇打开的门,也会看到房子另一边相

对应的窗户。楼梯、连拱凉廊、前门、大厅以及瑟利奥拱窗,全都同样

仔细地排成一直线。这些精确的几何关系让室内有一种平静安详之

感,仿佛每样东西都各安其位。

我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或者应该说是滑来滑去,因为我被迫要穿

一双毡制的拖鞋,以减低对地板的磨损。这些地板是一种早期的水磨

瑟利奥拱窗,又叫做“帕拉迪奥拱窗” 石地面,是把石灰、砂石和粉状砖块的混合物,大量涂抹在整个地板

上,再用沉重的滚筒把磨成粉状的碎石,压进渐渐硬化的混合物里,接

着把表面磨光之后,再上油。 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这里没有其他的访客参观,别墅管理员留下我一个人。我刷刷地

在各个房间走动。出入的门很低,朴实无华的房门,是简单的厚木板

构造,再加上锻铁的带状铰链。一模一样的窗户有个迷人的特色:饰

面石坐椅把窗口变成了小小的凹角处谈话区。平顶天花板用间隔紧

密的木造横梁支撑,横梁下侧是装饰用的雕刻。唯一盖了灰泥天花板

的房间,就位于房子的东南角,迎接晨曦,冬暖夏凉,是个得天独厚的

位置,八成是吉罗拉莫的房间。

高迪别墅在 1537 年动工,号称是帕拉迪奥设计的第一栋别墅。

事实上,就我们所知,这是他第一件独立的委托设计方案。新手难免

有些笨拙,在别墅的正立面尤其明显。举例来说,往内凹的大门开间

虽然对客人大表欢迎,但在凉廊上方是一大片空白的墙壁,光靠展示

纹章的盾徽是填不满的。外部的楼梯向上通往凉廊前面的楼梯平台,

但平台的造型复杂,扰乱了整体的构图。立面窗户不对称的配置,也

形成了干扰。窗户两两成对(给位于外墙上的壁炉和烟囱留下空间),

而不是平均间隔开来。帕拉迪奥在三十年后,为他的建筑论文执笔

时,收录了高迪别墅的设计图,但也借这个机会去除这些缺失。在平

面图大致保持原状的情况下,他把楼梯简化,减少了窗户的数量,同时

把彼此之间的间隔平均,在房子中央部分的顶端加上了一个三角楣

饰。

高迪别墅有个很关键的地方,是设计得非常成功的。过去威尼斯

的别墅看起来常常像是把城里的联排住宅搬到乡下去,固然看来优

雅,但稍显拘束。帕拉迪奥设法让高迪别墅不但是一件典雅的建筑作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9

品,也是一栋坚固的农舍。就像一位身穿定做的骑马外套、足蹬泥泞

雨鞋的乡绅,别墅即使有鹤立鸡群之姿,却和周围的环境搭配得天衣

无缝。帕拉迪奥设计的别墅一贯洋溢着这样的特质:既精致又乡野,

既优雅又粗犷,兼具世界风情与乡土色彩。

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欣赏高迪别墅。19 世纪初期,英国数一数二的

建筑师查理· 贝里爵士(Sir Charles Barry,1795— 1860 年)就认为这

是“一栋没有建筑气息的大房子”〔7〕。班尼斯特 · 弗莱彻(Banister

Fletcher),19 世纪出版的历久不衰的《世界建筑史》一书(这本笨重的

书,我当学生时,也有一本)的作者,他认为,高迪别墅的主立面“是我

们这位大师的才华非常糟糕的范例”〔8〕。现代艺术史学者鲁道夫· 威

特考 尔(Rudolf Wittkower,1906— 1971 年)批评高迪别墅是“倒 退

的”〔9〕。其实正如威特考尔所指出的,这个设计很类似提瑞塔别墅

(Villa Tiretta),这栋乡村住宅比高迪别墅大约早四十年动工兴建,坐

落在仅仅 30 英里以外的阿卡德村(Arcade)附近〔10〕。事实上,高迪别

墅的比例比提瑞塔别墅更强健结实,体量也精练得多。不过这种雷同

提醒了我们一件事,帕拉迪奥刚入行的时候,并未脱离既有的地方传

统。他采取保守主义是情有可原的。现在的建筑师刚出道时,大多数

是设计厨房的扩建或周末度假小屋。高迪别墅是为城里最富有的家

族,在一块精彩的基地上所打造的豪华住宅。如果稍有差池,事业前

途可能戛然终止;这时候,小心为上才是谨慎的做法。

建筑师早期的作品常常被湮没。有些大师,例如柯布西埃和密斯

· 凡· 德· 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 1969 年),还隐瞒他 1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们年轻时的作品。然而,帕拉迪奥老了以后,接受当时正在为《最享盛

名的画家、雕塑家及建筑师的一生》(Lives of the Most Eminent Painters,

Sculptors and Architects)搜集资料的画家兼建筑师乔治· 瓦萨里(Gior- gio Vasari)?访问,还特别提到了高迪别墅〔11〕。在他晚年出版的《建 筑四书》里,还对这栋别墅做了若干描述。他或许犯了一些错误,也没

有在高迪别墅中打破陈规,开辟新路,但他显然对自己的第一栋建筑

物感到骄傲。这件设计不可能是件容易的差事:一位习惯为所欲为、

要求必然很严苛的业主;一栋大得不得了的房子;一块精彩的基地,风

景秀丽,但坐落在一片斜坡上,面积也有限;还必须把原有的建筑物整

合到设计当中。然而,这位初生之犊成功了,打造了一件出色的作品,

充满了无比的庄严,是的,还有高贵。对一位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是

一项难能可贵的成就。

帕拉迪奥是建筑界的新人,但年纪已经不轻了,因为初次有人提

到他在设计兴建高迪别墅的时候,他已经 32 岁了。文艺复兴时期的

建筑师出道的时间都很晚:布鲁内列斯基?参加佛罗伦萨大教堂圆

顶的竞图时,已经 41 岁了;伯拉孟特?被聘请到罗马去重建圣彼得

教堂时,是 37 岁;瓦萨里设计第一栋建筑物的时候,是 40 岁;米开朗

 瓦萨里(1511— 1574 年),意大利风格主义画家、建筑师和作家,以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史著称。  布鲁内列斯基(1377— 1446 年),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建筑之先锋,是建筑师、数学家、几何专 家、画 家、金匠、雕刻家与发明家。  伯拉孟特(1444— 1514 年),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重要的建筑师。代表作是罗马蒙托里奥圣彼得 修道院(San Pietro in Montorio)的坦比埃多小圣堂(Tempietto),也曾参与新圣彼得大教堂及梵蒂冈 圣彼得广场的设计。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11

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 1564 年)则一直到了 46 岁,才把

他过人的天赋应用在建筑上。由于 16 世纪没有建筑师行会或协会,

也就无所谓要受多久的正规训练或当多久的学徒才能出师。如此说

来,建筑师不是一种行业,而是一种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通

常是在某一门艺术上,已经出类拔萃的成熟男子。布鲁内列斯基是著

名的金匠和钟表匠;伯拉孟特和瓦萨里是名画家;米开朗琪罗是著名

的雕塑家兼画家。帕拉迪奥则独树一格,因为他走上建筑这一行时,

既没有名气,也没有艺术方面的背景——— 他是石匠。

他在 1508 年诞生于帕多瓦,也就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6 年以

后。日期是 11 月 30 日,亦即“圣安德鲁日”(St. Andrews Day)——— 或

者传说是如此——— 这个孩子就叫做“安德烈”(Andrea)。他父亲如果

不是碾磨工,就是磨石匠,但不管怎么说,是个用船只运送产品的人,

因为他的名字叫做“平底船的彼得”(Pietro dalla Gondola);安德烈的

母亲叫“玛塔”(Marta),有关她的资料少之又少,只知道她的脚是瘸

的。由于这家人欠缺代代世袭的姓氏,儿子就叫做“平底船的彼得的

安德烈”(Andrea di Pietro dalla Gondola),或者只叫“彼得的安德烈”

(Andrea di Pietro)。没有任何文献记载他还有其他的兄弟姊妹,对他

的祖先也一无所知。不过,关于他的出身,有个小细节是很清楚的:他

的教父是石匠。

帕多瓦市隶属于威尼斯共和国。安德烈出生后的第二年,共和国

和所谓的“康布雷联盟”(League of Cambrai)开战,这个联盟是由神圣

罗马帝国、法国、亚拉冈(Aragon)、另外几个城邦和罗马教皇等势力结 1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合而成?。战争初期,威尼斯人输掉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使帕多瓦

被敌军占领,因为战事进行过久,又经过几度易手。尽管共和国终于

收回了在大陆上绝大多数的属地,帕多瓦便是其中之一,不过一直到 7

年以后,人们的生活才终于恢复正常。安德烈的母亲就是在这个动乱

的时期撒手人寰。

按照习俗,这个男孩满 13 岁的时候,就要去当学徒,学一门手艺。

他被送到当地的石匠师傅巴托罗米奥· 卡瓦查(Bartolomeo Cavazza)

那里学艺。学徒通常要做个五到七年,才算满师,不过安德烈只做了

三年便辞工,跟随父亲迁居到大约 20 英里外的维琴察。卡瓦查按照

他应有的权利提起诉讼,于是这个男孩又被送回帕多瓦,但一年后,安

德烈又回到了维琴察,以后就在这儿永久定居了。

一直没有人弄清楚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卡瓦查不是满师的石

匠,却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工,专为教堂、修道院和富丽堂皇的宅邸打造

建筑装饰〔12〕。安德烈真的会断绝这个有利的人脉关系吗?比较可能

的情况应该是,彼得是基于自己的因素,才带着独子离开帕多瓦。再

说,任性地辞去学徒的工作,也不像是帕拉迪奥的性格——— 成年的帕

拉迪奥总是被形容为一位亲切而坚定的人,同时也有证据显示,安德

烈和卡瓦查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关系〔13〕。无论如何,他并没有放弃这

门手艺。到了 16 岁那年,“彼得的安德烈”这个学徒,正式加入维琴察

的抹灰工、砌砖工和石匠的行会。

人口大约两万人的维琴察,是威尼斯共和国最小的城市之一,连

 〔责编注〕 联盟成立后表面上反对土耳其人,实际上是为了与威尼斯共和国进行战争。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13

帕多瓦都比不上,更不用说和威尼斯相比了。威尼斯有 15 万居民,因

此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尽管如此,维琴察仍旧非常繁荣,周围

肥沃的农地属于当地许多贵族世家所有。这个城市位于两条河汇流

之处,旁边是一座迷人的贝里克山(Monte Bèrico),依山傍水,占了地

利的优势。维琴察和威尼斯共和国的所有城镇一样,有护城墙包围,

但在不久前的战争中遭到严重损毁。城墙脚下的“培德穆罗工场”

(Pedemuro workshop),是维琴察公认首屈一指的石雕场。安德烈就在

这里继续接受训练。他是怎么弄到这个肥缺的?或许这要感谢他在

维琴察土生土长的教父。也或许是安德烈曾经追随远近驰名的帕多

瓦师傅,这种经验让工场的半个老板吉范尼· 达· 波列查(Giovanni da Porlezza)刮目相看,后来不但做了这个男孩加入行会的担保人,还

替他付了入会的费用。

安德烈住在培德穆罗工场,工作了 12 年以上。对于他人生这一

段成长期,几乎找不到任何文献资料,然而我们不应该就这么掩盖过

去。这家工场虽然是以石雕见长,但也是一家建筑公司。安德烈不只

学会了雕刻各式各样的建筑构件——— 门框、大门、柱头,同时还深入接

触到建筑的各个层面。这样的经验使他获益良多。等他晋身为建筑

师的时候,不但能够了解并精确地描述自己想做什么,也能清楚说明

他想要怎么做。必要的话,他还能拿起石凿刀来,做出让人服气的示

范。一般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以往在艺术领域的背景,没办

法让他们游刃有余地处理施工的问题,像这样第一手的知识,其实是

不可多得的。 1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波列查成为安德烈的师父(恐怕在他心目中也扮演了父亲的角

色,因为“平底船的彼得”在安德烈不满 20 岁时就过世了)。既然维琴

察没有建筑师,波列查常常受邀担任“营造师傅”的角色,安德烈从他

身上学到了建筑物的设计,包括几何学和绘图的基础。“在天生嗜好

的导引下,我年轻时就投身钻研建筑学。”帕拉迪奥在《建筑四书》中写

道:“我一直都认为古罗马人在打造卓越建筑方面,和其他许多事情一

样,凌驾于后来所有的人,既然如此,我决定尊奉及师法维特鲁威

(Marcus Vitruvius Pollio),他是古代唯一研究这种艺术的作者。”〔14〕维

特鲁威是一位罗马建筑师,他所写的《建筑十书》(Ten Books of Archi- tecture)是古代唯一流传下来的建筑论文——— 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者

解谜的关键。1415 年人们发现了一份维特鲁威手稿的中世纪抄本,学

者们多年来都是透过手抄本进行研究,不过一直等到 1521 年,意大利

文译本——— 外加插图,才以印刷本的形式广为发行。帕拉迪奥出生的

时候,印刷术大概才发明了 50 年左右,而且他有幸住在威尼斯附近,

这里是欧洲新兴印刷业的主要中心之一。(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的重要建筑论文《谈建筑》〔Of Built Things〕原本是以拉丁

文书写,这本书的第一部意大利文译本后来于 1546 年在威尼斯出

版。)波列查的铺子里可能有一本印刷本的维特鲁威的书,我们不难想

象,帕拉迪奥一有空就用心钻研。然而,不管他在这方面有什么野心,

其实都受到了严重的局限。建筑师住在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服务对象

 阿尔伯蒂(1404— 1472 年),古典学者、剧作家、艺术评论家,拥有广博的建筑知识。他用拉丁文写 的《建筑十书》,成为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建筑理论著作。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15

是王公贵族;而他只是区区一个石匠罢了。身为一名“普通老百姓”,

他的社会地位低下。维琴察就和威尼斯共和国大多数的城市一样,任

何从事所谓“工匠手艺”的人,都不能够取得正式的公民身份,新来的

移民也一样;在威尼斯,即使只是部分的公民身份,也必须居住满 15

年才能取得。

安德烈在 26 岁那年娶妻。这倒是比较少见的,因为男人通常到

了三十几岁或四十几岁,经济独立之后,才成家。我们不知道这桩婚

姻的来龙去脉,只知道新娘叫做“亚丽拉多娜”(Allegradonna),是一名

木匠的女儿。根据记载,她原本是做女仆的,由女主人给她准备嫁妆:

一张床、一对床单、三件新衬衫、三件旧衬衫、手帕、各式衣服、几块衣

料〔15〕。嫁妆的价值大约是二十八个金币(和贵族嫁女儿动辄花费五

千到一万金币,差了十万八千里)。这对夫妻婚后同住在安德烈在工

场的房间里,过了一两年以后,他们才有能力自立门户。

1537 年,培德穆罗工场接到一个委托项目,要改建北城门外的克

利科里(Cricoli)一座庄园里的大宅子。业主是詹乔治· 特里西诺伯

爵(Count Giangiorgio Trissino,1478— 1550 年),也就是维琴察最古老

家族的子孙。这位年届 59 岁的贵族多少已经退休了。他一生绝大多

数的时间都在罗马和其他地方担任外交官和教廷大使,不久前才回到

维琴察的老家。经历第二次的婚姻失败之后,他现在准备在此安顿下

来。伯爵在克利科里的新房子不只是一栋城郊度假屋而已——— 他已

经有一栋乡村别墅,在城里也有住所——— 是一所新的学院所在地,他

打算在这里把罗马进步的文化介绍给故乡维琴察的年轻人。 1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特里西诺是个风云人物:熟识红衣主教和教宗,是各国皇帝的知

己好友,也是那位高雅的贵族伊莎贝拉· 德 斯 特(Isabella dEste,

1474— 1539 年)和她声名狼藉的嫂嫂鲁克蕾齐雅· 博尔吉亚(Lucrezia

Borgia,1480— 1519 年)的密友。他的肖像悬挂在卢浮宫:大而英挺的

五官,肉感的嘴唇,一对双眼皮的眼睛散发出精明的目光,仿佛能把人

看穿似的。他纤细的手上拿着一本装订精美的书,象征着他在文学上

的成就。特里西诺是一位学者,也是诗人,写了一出著名的悲剧,也是

一位语言学家。在意大利诸国远近驰名,是维琴察首屈一指的文艺复

兴人文主义者。

他也是一位业余的建筑师。他要改建的那栋位于克利科里的房

子,当年是他父亲买下来的城堡,是威尼斯共和国大陆上很普遍的一

种建筑类型。以中世纪设有防御工事的住宅(fortified house)为蓝本,

城堡一般有四座角楼,城垛打造得美轮美奂,主立面有一座中央眺台

或凉廊。饰有精致的哥特式窗格,是 15 世纪威尼斯很受欢迎的一种

装饰。特里西诺打算把他的房子现代化,去除哥特式建筑的元素,以

古罗马的古典建筑为本,把凉廊依照所谓“古典式样”(allantica style)

彻底重建。他的设计根本就是抄袭他在罗马认识的名建筑师拉斐尔

(Raffaello Santi Raphael)?所设计的一座花园凉廊:一道三拱的出入

口,上面是附有三角楣饰的窗户,上下的壁柱分属科林斯柱式(Corin- thian)和爱奥尼克柱式(Ionic)。

 拉斐尔(1483— 1520 年),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及建筑大师,以罗马梵蒂冈的圣母像最为人 推崇。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17

特里西诺到底是怎么遇见安德烈的,历史上并没有任何记载,不

过坊间盛传他们两人是在克利科里的工地上见的面。尽管有些学者

认为这个说法的出处可疑而不屑一顾,然而这是个很合理的解释;毕

竟一位伯爵还能在哪儿遇见石匠?我们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吸引了

特里西诺的注意,毕竟这次的见面是他主动提出的。或许他见过一幅

安德烈的草图,看出了他的天赋。或许他可能正在物色人才,因为他

有意让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年轻人,加入他未来成立的学院,不只是

收他贵族朋友的儿子。不管怎么说,根据保罗· 瓜尔多(Paolo Gual- do,帕多瓦大教堂的教士,和帕拉迪奥十分熟稔)的描述,这两个人“发

展出非常密切的关系”〔16〕。两人的相遇必然发生在 1537 或 1538 年,

因为到了 1539 年,安德烈已经晋身特里西诺家的宾客之列了。

“特里西诺发现帕拉迪奥是一位性格积极进取的年轻人,对科学

和数学都有很高的天分。”瓜尔多叙述着:“特里西诺训练他学习维特

鲁威的规律,借此激励他天赋的才能。”〔17〕“训练”这个字眼也许未必

正确。特里西诺是个很有品味的人,不过他在建筑上的才能有限。比

方说,他留下来的草图往往既笨拙又外行。有一天下午,我到克利科

里去看这座目前还存在的凉廊。这座建筑物相当可观,足以展现他的

学术知识,不过感觉像是教科书习作,风格正确,但不知为什么就是很

平淡——— 是一个文人脑子里的建筑。安德烈也压根不可能在所谓的

“特里西诺学院”(Accademia Trissiniana,学院在 1530 年末期开课)做

全职的学生。别的先不说,孩子一个接一个出生,他还有家要养———

这时候亚丽拉多娜已经给他生了三个儿子。再说,不管他多么天赋异 1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秉,由于早年欠缺学习和指导,他根本没办法接受人文主义的教育。

比较可能的情况是,特里西诺把书借给他,同时邀请他坐在教室里旁

听。

不过,这位贵族的影响力非同小可。特里西诺以前在罗马住过,

认识当地第一流的艺术家和建筑师,也能以第一手的权威谈论最新的

建筑思潮,古典式样就是其中之一,这种风格虽然发源于上一个世纪

的佛罗伦萨和罗马,但在威尼斯共和国还很新奇。从这个角度来看,

克利科里的凉廊不管有什么缺点,对安德烈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多得

的模型。他已经跟随波列查在建筑装饰上得到了多年的实践训练,我

们可以假设他私下也已自修多年。和特里西诺的往来,为他这些靠非

正式渠道获得的知识,提供了一个知识性的参考架构。

伯爵是个坐不住的人,接下来的两年,他花了很多时间旅行,他的

门生安德烈往往随侍在侧。他们在帕多瓦待了很长的时间,这里不但

比维琴察大,还是一所古老大学的所在地,也是威尼斯共和国的知识

中心(威尼斯没有正统的大学)。安德烈 16 岁离开帕多瓦时,还是个

学徒,这一回他往来的社交圈已经大不相同。在特里西诺的朋友当

中,有一位在安德烈身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那就是艾尔维斯· 柯纳

洛(Alvise Cornaro,1475— 1566 年),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并积极赞

助各种艺术活动。柯纳洛是个不平凡的人物,年轻时曾纵情酗酒,后

来转而采取严格的饮食规则,提倡温和中庸之道(多年以后——— 他后

来活到 91 岁高龄——— 出版了著名的论文《论严谨生活》〔Treatise on the Sober Life〕)。和特里西诺一样,柯纳洛也是建筑的业余爱好者,不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19

过他有一份独特的才气;他不是贵族出身,对建筑也秉持着中产阶级

的观念。柯纳洛描述建筑是“照料人们在住处获得怡然舒适,满足他

们其他的需求⋯⋯ 除此之外,同时还很美丽”〔18〕。他强调一定要亲自

勘察古罗马的建筑物,不能光是阅读维特鲁威的著作算数。不过,他

探讨历史的方法很注重实际。“一栋建筑物可能兼具美丽和舒适,既

不是爱奥尼克柱式,也不是任何类似的柱式,”他指示说:“就像本市

〔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S. Marco),以及帕多瓦的圣徒教堂(Chiesa del Santo)。”〔19〕像这样实际的思维,让安德烈可以借由实用的角度,来

平衡特里西诺比较重视理论的建筑观。

帕多瓦提供了好几个古典式样的建筑范例,其中大多是已故不久

的维罗纳(Verona)的画家兼建筑师乔凡尼· 玛丽亚· 法尔科内托

(Giovanni Maria Falconetto,1468— 1535 年)的作品。法尔科内托曾经

是柯纳洛的门生,10 年前在他这位赞助者的花园里盖了两座建筑物:

一个是作剧场演出使用的凉廊——— 几出最早的艺术喜剧(comedia dellarte)就是在这里上演,还有所谓的“音乐馆”(Odeo),一栋用来进

行音乐表演的小楼。两座建筑物都经过很技巧的设计,其中包含了维

内托地区最早的建筑湿壁画?。柯纳洛提倡古罗马人也使用的湿壁

画装饰(frescoed decor),不但吸引人,也很经济。法尔科内托的设计

显然是克利科里凉廊的灵感来源,他的设计图(包括他为罗马的古代

遗迹所画的精确绘图)也任由安德烈复制。和维琴察不同的是,帕多

瓦还有实际的罗马遗迹的重要实例,包括一座壮观的圆形剧场、一座

 〔责编注〕 建筑壁画从制作材料和工艺角度划分有干壁画、湿壁画、镶嵌壁画等种类。 2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露天剧场,还有一道正式的城门。安德烈还在柯纳洛家结识了好几个

就读于帕多瓦大学的威尼斯人:年轻的贵族维托· 比萨尼(Vettor

Pisani)、他的表兄弟丹尼尔· 巴巴罗(Daniele Barbaro,1513— 1570 年)

和乔治欧· 柯纳洛(Giorgio Cornaro,和艾尔维斯没有亲戚关系)以及

彼得· 高迪(Pietro Godi),也就是他未来业主的哥哥。

安德烈还认识了两位建筑师。一位是塞巴斯蒂亚诺· 瑟利奥

(Sebastiano Serlio),这位老人是特里西诺的朋友;一般相信是他帮忙

伯爵 设 计“克 利 科 里 别 墅”的 凉 廊。瑟利奥是博洛尼亚人(Bo- lognese),曾被父亲训练成一名画家,后来在 39 岁的时候前往罗马,从

此决定改行当建筑师。1527 年,惨遭围城的罗马落入神圣罗马帝国皇

帝的军队手里,路德教派的雇佣兵连续一个星期在城里烧杀掳掠,并

且毁坏数百间教堂,从此扭转了瑟利奥的命运。惨绝人寰的“罗马大

劫难”(Sack of Rome),被一位同时代的观察家形容成“世界的末日,

而非城市的衰落”,画下了一个时代的句点〔20〕。这也是罗马教皇庇护

的结束——— 至少暂时中止了——— 许多艺术家和建筑师都离开罗马去

寻找工作。六十几岁的瑟利奥迁居威尼斯。他的事业并未蓬勃发展。

他的脾气暴躁,天生是学者性格,不像是一位建筑商。他出版了好几

部印刷作品,以插图说明古典柱式,而且在 1537 年推出了论文的第一

卷,他为这本书定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标题,叫《建筑作品大全与透

视》(Tutte lopere darchitettura,et perspectiva〔All the Works Architecture and Perspective〕),日后成为一部影响深远的建筑手册。安德烈可能在

瑟利奥的书里,钻研罗马古代的重要建筑;也可能是安德烈待在帕多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21

瓦的时候,瑟利奥把制图技术教给了这个年轻的石匠,因为目前所发

现的安德烈最早的建筑绘图,就是这段时间留下来的〔21〕。

另外一位建筑师是维罗纳人米凯列· 桑米凯利(Michele Sanmich- eli,1484— 1559 年),他是波列查的远房亲戚,所以帕拉迪奥可能早就

认识他了。桑米凯利当时大约 50 岁,事业正在如日中天之际。他在

维罗纳土生土长,年轻时到了罗马,在建筑大师伯拉孟特培养下接受

训练,并且和他的朋友小安东尼奥· 达· 桑伽洛(Antonio da Sangallo,

1483— 1546 年)一起为教廷服务。“罗马大劫难”之后,他也前往威尼

斯共和国谋职。桑米凯利擅长军事建筑,在威尼斯人的聘请下,替该

国坐落在大陆上的城镇和城市整修损毁的防御工事。安德烈来访的

时候,桑米凯利正在重建维罗纳的城墙。他不但是技术精良的工程

师,也是第一流的建筑师。对 于 维 罗 纳 的“新 城 门”(Porta Nuova gate),乔治· 瓦萨里会说这是“判断精确、造价高昂、气势宏伟,没有

人认为将来还能打造出任何更气派或设计更出色的作品”〔22〕。桑米

凯利不久前刚在曼图亚(Mantua)完成了帕拉迪奥造访过的德泰府

(Palazzo del Tè),这时候又在维罗纳兴建另外三座府邸。他的家居建

筑体现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最新方向。尽管前一代的建筑师———

伯拉孟特和拉斐尔——— 追求的是和谐与安详,桑米凯利——— 就像米开

朗琪罗和朱里奥· 罗曼诺(Giulio Romano)?——— 强调戏剧性和原创

性。他对过去有兴趣,不过他自由地诠释古典原则,以达到透视和情

绪上的效果。

 朱里奥· 罗曼诺(1492— 1546 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矫饰主义代表性画家和建筑师。 2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桑米凯利这位极为成功的建筑师,有着罕见的背景:他既不是画 家,也不是雕塑家;他的父亲和叔父都是建筑师。这样的人必然是安 德烈景仰的楷模。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尽管出身寒微,这位维琴察 的石匠很受这些经验丰富、成就非凡人士的欢迎。柯纳洛不是势利 眼,瑟利奥和桑米凯利应该也是和他气息相通的顾问。学识渊博的对 话、对平面图的研究、建筑物的草图、制图经验以及接触那些把建筑当 作每天最重要课题的人,加深了安德烈的兴趣,自然也影响到他对未 来的想法。 特里西诺鼓励他这位门生在建筑上求发展,有他自己的理由。伯 爵是个爱国人士。他倒不是对共和国忠心耿耿——— 刚好相反,他和许 多维琴察的贵族一样,把威尼斯当成压迫性的强权(在与康布雷联盟 战争期间,他和威尼斯的敌人站在同一阵线上,后来给他惹了一些麻 烦)。他效忠的对象是他土生土长的城市。他满心盼望他的学院可以 促进包括建筑在内的人文主义文化的普及,并且提升维琴察知识生活 的水准。战后的繁荣来临了,随后开始大兴土木:城市建大厦,乡村庄 园盖房屋。不过维琴察人没有自己的建筑师;那里没有一个等着返乡 的桑米凯利。他们可以引进外地人,像威尼斯人就委托著名的佛罗伦

萨建筑师雅各布· 桑索维诺(Jacopo Sansovino,1486— 1570 年)。不 过特里西诺明白,要培养出一位本地的人才,他的城市才会享有更大 的荣耀,按照他的评估,“彼得的安德烈”可能就是这样的人。

当然,他们两人不只是电影《窈窕淑女》当中的希金斯教授(Pro-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23 fessor Higgins)和卖花女伊莱莎· 多莉特(Eliza Doolittle)而已?。不

管安德烈有什么能力,特里西诺遇见安德烈的时候,安德烈还是尚待

琢磨的钻石。特里西诺,这位贵族绅士有这种聪明才智,看出安德烈

和蔼可亲的本质和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有先见之明,察觉安德烈当石

匠的经验可能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资产。不过当过外交官和大臣的伯

爵并不以此为满足。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画家一般都是属于工

匠阶层那种粗鲁、不文明的人〔23〕。特里西诺决心教安德烈这位门生

上流社会的礼仪——— 如何举止、如何说话、打扮。这位石匠或许是个

平民,可是一旦为人高雅而有品味,就更能够赢得贵族业主的信心。

安德烈一定把这些功课都学得很好,因为后来第一手的记录都一致提

到他彬彬有礼和教养良好的气质;按照保罗· 瓜尔多的说法,安德烈

是一个“才华出众又有魅力的健谈人士”〔24〕。

这番彻底改造的最后一步,是要取一个比“彼得的安德烈”更有气

势的名字。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通常会取一个专业使用的姓氏。

桑索维诺的本来的姓氏是塔蒂(Tatti);朱里奥· 皮比· 迪· 吉亚努奇

(Giulio Pippi deGiannuzzi)是个移居国外,在威尼斯共和国执业的罗马

人,于是就自称为“朱里奥· 罗曼诺”(Guilio Romano),或者简称“朱

里奥”。名字悦耳动听的桑米凯利,借用了他的出生地圣米凯利(San

Micheli)的名称,这是维罗纳附近的一个村落。“彼得的安德烈”本来

有可能改叫安德烈· 帕多瓦诺,或是安德烈· 维琴提诺。不过他反而

 这里仅是以《窈窕淑女》中的教授和卖花女的关系来形容特里西诺和帕拉迪奥的关系,没有任何 的性意涵——— 特里西诺喜欢追女人是出了名的。 2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取了一个大气得多的名字:安德烈· 帕拉迪奥。一般认为这个姓氏是

出自特里西诺的建议,因为他后来还写在一首史诗里。拉丁文“palla- dius”的意思是睿智、知识或研究,而且是从帕拉斯· 雅典娜(Pallas A- thena),也就是智慧女神,衍生出来的。 不管名字有多么响亮,建筑师需要的还是业主。在维琴察,所谓

的业主就是贵族阶层。特里西诺对这一类事务的判断,受到普遍的尊

敬。如果交友广阔的他认为安德烈· 帕拉迪奥是一位建筑师,对他的

朋友来说,这就具有足够的说服力。1540 年,在“罗内多别墅”(Villa at Lonedo)完工之前,彼得· 高迪记录了好几笔不同的款项,支付给 “建筑师,安德烈师傅”。这是目前发现“彼得的安德烈”(现在叫做

“安德烈· 帕拉迪奥”)被称为“建筑师”最早的文献。不过从工匠转

型为建筑师,并非一蹴可及,因为一年以后的法律文献还是把帕拉迪 奥称为“石匠”〔25〕。 我们原本可能以为,帕拉迪奥为了要讨好特里西诺,并且炫耀个

人所学,可能会把古典的元素融入高迪别墅的设计里。他并没有这么

做。虽然三拱凉廊很像克利科里的一个类似的设计,但也只能用来凸

显两个设计彼此之间的差异。特里西诺精致的立面,精心复制了古典

的装饰,和帕拉迪奥结实的比例、沉重的体量和简化的细部装饰相比

较,未免显得弱不禁风。帕拉迪奥谨记柯纳洛的教导,为了让高迪别

墅舒适而美丽没有纳入古典的柱式。这可能只是新手不敢稍有松懈

的谨慎,不过也清楚地显示出,他的新名字或许是由他人所赐,但他却

想做自己的主人。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25

  

第二天,我回到了高迪别墅所在的罗内多小山顶。别墅已经正式

关闭,不过管理员认出我上次曾经来此造访,所以就让我进去了。我

想更悠闲地在室内参观个够。房间的墙壁上,是一个又一个的希腊和

罗马神像、传奇英雄像和小天使像以及各种风景画、作战的战利品、象

征丰饶的羊角、花环和垂彩装饰。没有留下一平方英尺的空白。这些

画像、主题和图形,都是用所谓真正的“湿壁画”(buon fresco)完成的,

这种技巧非常困难,必须使用水性的颜料,画在刚抹灰的潮湿灰泥上。

没有丝毫出错的余地;涂颜料的动作必须快速而精确,因为灰泥只要

一天就干了。高迪别墅采用了鲜明的古典主题。在其中一个房间里,

一根画得丰富绚丽的横梁环绕整个房间,仿佛支撑着上面的天花板,

下面又由高大的女子雕像高高托起。在雕像与雕像之间,隐约看见以

自然风格所描绘的乡村,其中只见斜倚的诗人和紧盯着他们的缪斯女

神(muses)。另外一个房间的墙壁上,画的是一座罗马神庙的遗迹,奥

林匹亚山的众神盘踞着残破的圆柱上方的天空。唯一的灰泥天花板

上,是一幅偌大的椭圆形湿壁画,画着一位美丽的女人(Virtue,美德)

高高站在一位被铁链锁住的丑陋男子(Vice,罪恶)面前。凉廊的墙壁

和拱顶天花板同样是以寓言主题来作画。最宏伟的装饰当然保留给

大厅,这里布置得像一座艺廊,里面镀金裱框的大幅画作———《 欧罗巴

之劫》( Rape of Europa)和《赫拉克勒斯的十二英雄事迹》( Labors of

Hercules)——— 全都是湿壁画。 2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每个房间最主要的特色就是以错视画法(trompe loeil,立体感强而逼

真,使观众以为画中物是真实的)绘成的建筑架构:圆柱、额枋、带状装

饰、飞檐、护壁板和装饰线脚。这座虚构的建筑物——— 确实就是建筑

物——— 是以明暗清晰的三维空间透视法来描绘。模仿大理石和石材

的质感画得活灵活现,弄得我还伸手去摸门框,看看到底是模拟的还

是货真价实的东西。每一扇真实的门和窗户,在房间的另一端都画着

对应的虚门虚窗。艺术家并没有就此打住。壁龛里画的人像,有些是

白色的大理石雕像,有些则用宛如真人的色彩描绘,未免让人觉得毛

骨悚然,仿佛画中人就要从台座上走下来似的。栩栩如生的裸体欢乐

小天使,就画在天花板下方,粉红色的小屁股俏皮地挂在额枋边缘。

这些湿壁画不只描绘出具有讽喻意味的古典主题和一个建筑架构,同

时也再现出一种怪诞的真实幻影。

在一扇画出来的门上,一位和真人一样大小的男子,正为同伴掀

罗内多的山顶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27

起门帘,请人家进房间。另外一处,还有个爱恶作剧的小男孩坐在壁

架上。在大厅里,湿壁画的窗户加上窗座,就跟实物一模一样,有位穿

着紧身上衣和紧身裤的绅士,悠闲地坐在其中一个座位上。虽然装饰

是采用古罗马的典故,但如鬼魅般从墙壁往外盯着我瞧的人物,穿的

衣服可都是当代的——— 这是指 16 世纪。他们除了装饰以外,同时也

占据了这个空间。

许多帕拉迪奥的别墅都有湿壁画。观者不可能不注意到,室内生

动逼真的风格和外部的单纯素净,形成一种极端的对比,特别是风格

严谨的高迪别墅。以前有些史学家就据此断定这些湿壁画是事后才

加上去的。在欠缺反面证据的情况下,一般还认为帕拉迪奥和湿壁画

的设计毫不相干,如此一来,这些湿壁画自然被认为是迥异于他的建

筑想象。弗莱彻(19 世纪著名建筑史学家)似乎总结了这种态度,表

示“我们这位大师似乎忽略了室内装饰,这无疑是由于资金短缺之

故。”〔26〕按照其他人的说法,繁复的装饰确实破坏了帕拉迪奥在设计

上的用意。

高迪别墅的湿壁画一直到 1552 年,才着手进行——— 也就是说,距

离别墅竣工已经有十年之久。画家帕多瓦诺(Gualtiero Padovano)完

成了凉廊和南厢的房间,然后就骤然——— 他才五十几岁——— 与世长

辞。接替他的是一位才华洋溢的年轻画家吉贝迪斯塔· 塞洛提(Gi- ambattista Zelotti,1526— 1578 年),由他把湿壁画的工作完成(只有一

间房间是巴蒂斯塔· 达· 摩洛〔Battista del Moro〕画的)。

在绘画工作展开之前,帕拉迪奥被召回罗内多进行改建。业主要 2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求他重新设计大厅的主窗。原本的窗户是一扇浴场式(thermal)或戴

克里先式(Diocletian)的窗户——— 也就是一种拱形的高窗,模仿罗马皇

帝戴克里先在位时期(284— 305 年)的罗马浴场的窗户。帕拉迪奥改

建成现在所看到的瑟利奥拱窗。我们到现在还搞不清楚,到底为什么

要花这么多钱来改建。或许亲自监督这一期工程的彼得· 高迪对于

何谓“时尚”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些史学家相信更改窗户是为了挪出

更多空间来画湿壁画〔27〕。无论如何,彼得· 高迪的账本上有一个项

目是这么写的:“帕拉迪奥。今天,〔1550 年〕7 月 4 日付给他大厅设计

图的费用,一个匈牙利皇冠〔价值〕7 里拉 14 个索尔多。”?〔28〕 最近人们已经发现了上面提到的设计图〔29〕。发现这张图的华盛

顿“美国国家艺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 D. C. )馆

长道格拉斯· 路易斯(Douglas Lewis)写道:这张图至为重要,“因为图

中的主题代表着帕拉迪奥艺术创作中,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特

质”〔30〕。这张图画的是建筑师所谓的“室内立面”,大厅某一面墙壁

(瑟利奥拱窗对面的西墙)的一张视图(view)。上面画的是湿壁画的

建筑构件——— 三角楣饰、壁柱、壁龛、护墙板。大门和一扇通风格子窗

很技巧地融入构图当中(东墙上画着同一扇格子窗的湿壁画)。那幅

人物画(塞洛提的《欧罗巴之劫》)的所在地是空白的,壁龛里的雕像

也同样留给画家自由发挥,不过有详细的注记,说明周围的装饰构件

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军事战利品”、“花彩装饰”、“金框”、“和另

一面〔墙壁〕类似的飞檐”。帕拉迪奥亲手画的这张设计图,完全证实

 一笔不算太多的报酬,因为当时一条男人的裤子,大约为 3 里拉。 第一章 高迪别墅 | GODI 29

了高迪别墅墙上画成湿壁画的错视画建筑架构,其实正是出自他的设

计。既然有一份记录上记载了八次类似的付款,看样子他很可能也替

其他房间画了类似的设计图——— 后来就失传了。这些壁画非但不是

外加的,反而是整个建筑概念中固有的一部分。

柯纳洛认为用湿壁画来代替挂毯和墙帷,确实很实用,因而颇表

赞同,帕拉迪奥必然是受到了他的启发,并推荐了柯纳洛在帕多瓦社

交圈中的朋友,帕多瓦诺来绘制。帕拉迪奥对结果非常满意,这一点

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位品味无比讲究的绅士〔高迪〕,完全不在乎要

花多少钱,选上了当代最有天分也最了不起的画家,”他如此写道:“为

了让它尽可能地出色与完美。”〔31〕结果正是如此。 3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3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我八成是在无意间驶过了那栋房子。我知道是这个村子没

错——— 隆尼格的邦欧罗(Bagnolo di Lonigo),不过看不出哪里有一栋

帕拉迪奥的别墅。这栋建筑物应该在河边才对,但此地却根本没有水

的踪影;公路的一边排满了一列小房子,另一边则是杂草丛生的巨大

堤防。一个路标上面写着下一个城镇的名字,证明我已经开过头了,

于是我把车子掉过头去。绕过一个弯道的时候,我瞥见一个小小的箭

头指向“比萨尼别墅”(Villa Pisani)。我错过了这个岔路,于是再把车

掉头一次,路上来来回回的卡车开得飞快,要掉头还真不容易。一条

狭窄的小径顺着斜坡通到堤防顶上,原来这是一片土堤,把狭窄的瓜

河(Guà River)围起来。在瓜河的对岸,从群树中冒出来头的一个大

屋顶,想必就是别墅了。

这条路穿过一座小桥,还有一条短短的林阴砾石车道,一直通往

一道深锁的围墙门。树丛间偶然停了两辆汽车,于是我也跟着停在旁

边,下车,按响电铃。出现的是一个身穿牛仔裤和白衬衫的年轻女子。

“可以参观这栋房子吗?”我满怀希望地询问,知道有些别墅的屋

主是限制访客进入的。

她露出一抹微笑。“进来吧。尽管随便逛。”

围墙门位于一个围墙大院的边缘,院子的正中央是一大片正方形

的草地。帕拉迪奥把这个空间称为“庭院”。庭院的三个边原本都有

列柱廊包围,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现在只剩下这栋房

子围在庭院的一边,另外一边则是一栋两层楼高的纵长形石造谷仓。

我沿着庭院转了个弯。走到庭院的另外一头,再回头看这栋房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33

子。刚粉刷完毕的白色灰泥,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宏伟的建筑物几乎

和高迪别墅一样宽,有着类似的红陶土砖屋顶,但两者类似的地方仅

止于此。比萨尼别墅的设计一方面比较简单,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比较

复杂。“比较简单”,是因为从这一头看起来,房子就像是个鞋盒,顶着

一个四边斜面的四坡屋顶(hipped roof)。外墙上的门窗布局,反映出

和高迪别墅一样由三部分组合而成的结构——— 地下室、一楼和阁楼,

只不过窗户比较少,而且彼此间隔平均,让立面有一种更祥和、更审慎

的外观。一道宽阔的楼梯通往中央大门。至于“复杂”的地方,则是来

自某些细腻的修饰。地下室有一部分埋在地下,把一楼变得比较低,

也降低了房子的高度。粗面砌石在地下室的小窗户周围和房子的角

落做成边框。地面以上大约 6 英尺的一楼标高处,是一条水平的砌石

承雨线脚(stone molding),其功能是把水排出,避免流入房子的地基,

因此称为“泻水台”(water table)。两条环绕房屋的水平扁带饰,使得

房子宛如坐落在一个底座上(base)。同时也强调出立面的水平比例,

而立面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大门正上方的大拱窗。这扇半圆形的大拱

窗,垂直分割成不平均的三个部分,正如同高迪别墅原始的设计,是一

扇浴场式窗。

我绕到房子面对河流的那一边。帕拉迪奥认为河边的位置对别

墅最有利,“因为农产品可以随时以低廉的成本用船只运到城市去,同

时满足家里所有人和动物的需求;河边的位置在夏天不但非常凉快,

风景也很宜人,而且可以灌溉土地、花园和果园,这些都是庄园的灵魂

和乐趣所在,因此不但用处多多,又讨人喜欢。”〔1〕不幸的是这番宜人 3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景致早已成为过往云烟。为了遏止春季洪水而兴建的一面高大砖

墙——— 和杂草丛生的堤防相对应——— 遮住了河流的景观。由阿尔卑

斯山的融雪汇集而成的瓜河,是流经维内托平原(Veneto plain)的众多

河川之一。为了控制威尼斯的泻湖在冬天的水位,威尼斯人都被训练

成了水文学大师,他们的运河和河川系统是大陆上主要的联络方式。

16 世纪的别墅主人就是乘船前往他们的庄园——— 穿越威尼斯泻湖、沿

阿迪杰河(Adige River)上行,最后终于抵达了瓜河。因此,维内托地

区别墅的正门和弗吉尼亚州的许多美国种植园住宅一样,也是正对着

河流。

正立面的正中央,是以非常粗糙的粗琢石打造而成的一座三拱凉

廊。粗琢石工(rustication)指的是凿工粗糙的砌石,在敷设时留下了很

深的 V 字形接缝,创造出一种天然而粗犷的质感。这座凉廊和桑米凯

利雄伟的城门一样巨大而气派,两端犹如中世纪城堡的塔楼更加强了

这种效果。虽然比萨尼别墅和高迪别墅一样,是以旧有的房子为基础

兴建而成,这些塔楼可不是前人遗留下来的,而是帕拉迪奥的亲手设

计?〔2〕。

我踏上一排半圆形的台阶,进入凉廊。这座凉廊里没有湿壁画,

但狭长的空间上方是拱顶,两端各有一个偌大的半圆内室(apse),或

叫做“弧形壁龛”(curved niche)。在我的眼里,这种设计手法未免有

些古怪,也不算太成功。成弧形的两端凸显出凉廊的长度,让观者无

 帕拉迪奥在利希亚拉(Lisiera)的维尔玛拉纳别墅(Villa Valmarana)和齐寇安(Cicogna)的提也内 别墅()也采用了类似的双塔。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35

法专心欣赏房子原本的主要焦点:正门。高耸的大门直接通往大厅。

多气派的大厅啊!这个壮观的房间高度达 30 多英尺,贯通整栋房屋,

距离大约是 35 英尺。这个空间比高迪别墅的大厅复杂得多了。天花

板并非平顶,而是拱顶天花板,平面图不是长方形,而是十字形,在长

度不均的四翼上方,四座筒形拱顶(barrel vault)在中间相交,形成一座

偌大的两筒正交相套穹顶(groin vault)。光线从大厅另一端墙壁上的

浴场式窗流泻进来;十字形大厅的两翼同样也开了浴场式窗,由屋顶

上的天窗辗转照明;凉廊那一端的第四扇浴场式窗则空无一物。

帕拉迪奥写《建筑四书》的时候,专门用两章来讨论别墅,把“威尼

斯贵族”的乡村别墅和吉罗拉莫· 高迪那种“大陆绅士”的乡村住宅区

别开来。谈威尼斯贵族的那一章一开始写的就是邦欧罗的这栋房子,

亦即“地位尊贵的比萨尼兄弟,维托(Vettor)、马可(Marco)和丹尼尔

(Daniele)三位伯爵”的家〔3〕。比萨尼兄弟是帕拉迪奥的第一个威尼

斯业主,出生于威尼斯的名门望族。兼具商人和地主的身份,从 12 世

纪开始就位居要津,长期担任大议会(Gran Consiglio,共和国的统治机

关)的成员。家族里委托帕拉迪奥盖别墅的这个支系,因为专精于银

行的经营,就称为“银行的比萨尼”(Pisani del Banco)。几兄弟不久前

才刚搬到邦欧罗。这座庄园是从一名变节的维琴察贵族手中没收来

的,战后由三兄弟的父亲购得。房子在战争期间损毁严重,1542 年,维

托举行订婚仪式之际,他们决定把原有的房子改建得更加气派。

比萨尼兄弟以封建领主的身份,拥有这座占地 500 英亩(主要用

来种植稻米,很快就扩张到 1 400 英亩)的庄园,以及附加而来的种种 3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特权。帕拉迪奥的设计正反映出他们崇高的地位。大厅不只是社交

场合,也是三位伯爵接见佃农(他们每星期必须替领主做一天工)、聆

听他们的申诉和抱怨、主持公道、主持公共仪典的地方。因此这个气

派的拱顶空间就像一座罗马式的会堂。之所以选用高大雄伟的大门

凉廊(entrance loggia)和城堡双塔——— 是封建贵族古老的象征,很可能

是因为帕拉迪奥认为这些元素很适合这种“尊贵”业主的住宅。

维托· 比萨尼是这个家里的长兄和家长。他出面委托帕拉迪奥

时,才只有 21 岁,两人 3 年前在帕多瓦认识的时候,维托还在大学读

书〔4〕。这个年轻人与众不同,虽然还没到法定年龄(威尼斯的法定年

龄是 25 岁),却很清楚自己心里的想法。照理说他应该认识桑米凯利

和瑟利奥,但却看上了一位默默无闻、初出茅庐的建筑师。对帕拉迪

奥这么一个来自大陆内地的新手来说,比萨尼家的委托设计项目代表

着一个让他平步青云的好机会。

帕拉迪奥的运气很好。虽然他距威尼斯共和国的黄金时代晚生

了一百多年,就某些方面来说,他所生存的时代对一个建筑师而言,已

经算是千载难逢了。威尼斯数百年来一直是海上强权,担任西欧和中

欧,以及中东和东方的商业中介者。公元 15 世纪,这个岛城跃居意大

利半岛上的重要陆上政权之一,控制着西至贝加莫(Bergamo),东北延

伸到弗留利(Friuli),南及波河流域(Po Valley)的地区。共和国征服

这些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控制从威尼斯到北欧的陆上商业路线,

不过从 16 世纪 40 年代开始,也就是帕拉迪奥入行当建筑师的时候,

大陆所扮演的角色起了变化。富有的威尼斯人开始大举投资大陆农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37

业——— 拓垦土地、开挖灌溉用的运河,进行排水规划。至于为什么会

突然产生这方面的兴趣,史学家的看法莫衷一是,但可能是由好几个

因素共同造成的。因为土耳其人的帝国日益壮大,新的商业路线的发

现,再加上波罗的海诸国、英国和低地国家的海上势力逐渐增强,威尼

斯在国际贸易中不再居于执牛耳的地位,同时富有的威尼斯人也需要

新的投资工具。随着威尼斯日渐扩张,对食物的需求和食物的价格同

时上涨,而大陆上平坦、富饶的土地——— 经过排水和灌溉,是发展农业

的理想地点〔5〕。土地也提供了一个避免通货膨胀的防御措施。最后,

威尼斯的商业精英当然一心向往着每年都能在乡下的庄园待一段时

间,住在气派不凡的别墅里。

高迪别墅落成才不过 5 年,帕拉迪奥就着手兴建比萨尼别墅,不

过后者的设计更具雄心,也比他的第一宗建筑案更加老练——— 同时原

创性也大得多。一位初出茅庐的建筑师所能得到的最重要的经验,就

是动手盖房子,因为他要在建筑基地上,才能眼看着他的创意被落实,

获得自信心,并且从错误中学习。高迪别墅的卓然出众,加上特里西

诺伯爵的长期扶助,维琴察其他的委托设计案很快就一个个找上门

来。首先是齐维纳家族(Civena family)在城里的大宅。如今已成为疗

养院的齐维纳府邸(Palazzo Civena)?,是一幢壮观的两层楼建筑,面

对着瑞特隆河(Retrone River),街道路面标高处有一个供行人来往的

 虽然如今被尊称为“府邸”,在帕拉迪奥的时代,贵族在城镇的大房子只叫做“城镇住宅”(case del- la città)而已。 3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盖顶拱廊(covered arcade)。次年达· 蒙特家(Da Monte family)同样也

委托帕拉迪奥在城里设计一栋住宅,这栋小型的建筑物是以粗琢石为

底座,二楼正中央开了一扇瑟利奥拱窗。做完这两宗委托设计以后,

又有两栋维琴察城郊的别墅找上门来,一栋是朱塞佩与安东尼奥· 维

尔玛拉纳(Guiseppe and Antonio Valmarana)的别墅,这对堂兄弟刚继

承了位于维琴察城外维加多罗(Vigardolo)的一座庄园;另外一栋别墅

的业主则是塔迪奥· 加佐托(Tadeo Gazoto),一个在附近的伯提西纳

村(Bertesina)拥有土地的商人。两栋房子都比不上高迪别墅的庞大

和出众,但两者都给了帕拉迪奥一个机会,把他的建筑带往新的方向。

而这个发展的催化剂仍旧还是特里西诺。

1541 年夏天,帕拉迪奥陪同伯爵造访罗马两个月。罗马是意大利

最大的古迹集中地:罗马广场(Roman Forum)、凯旋门和神庙的断垣残

壁、几座帝国时期浴场的巨大遗址、竞技场以及保存得最好的古迹:万

神殿(Pantheon),一座用庞大的圆顶所覆盖的巨大圆形神殿。亲身游

历这些遗址,对帕拉迪奥的重要性非比寻常。新秀建筑师造访罗马,

到后来已经司空见惯,不过在 16 世纪可不是这么回事,尤其是威尼斯

人。虽然帕拉迪奥早已研究过维特鲁威和其他第二手的资料,也造访

过帕多瓦和维罗纳的古迹,但罗马的建筑仍然是一项启发。“我规定

自己要研究那些任凭时间的摧残和蛮族的凌虐,都能保存下来的古代

建筑遗迹,”他回忆说,“结果发现它们的研究价值比我当初所想的高

多了,我开始仔细而且小心翼翼测量各个部分。”〔6〕他对罗马的建筑有

着无尽的倾慕:“除非是完全没有常识的人,否则一看就知道古人的建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39

筑方法非常了不起,因为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以及帝国的种种变迁

和衰亡,意大利国内外许多伟大建筑的遗迹仍旧存留至今;正因为如

此,我们才能够百分之百地证明罗马人过人的长处,否则恐怕没有任

何人会相信。”〔7〕

布鲁内列斯基打造出公认的第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建

筑——— 佛罗伦萨的孤儿院(Ospedale degli Innocenti),帕拉迪奥正是追

随着布鲁内列斯基等 15 世纪建筑师的脚步。告别了他眼中哥特式建

筑的粗糙混乱,布鲁内列斯基到罗马去研究古迹,并采用了算是师法

古代先贤的一种优雅而简约的建筑风格。后来由布鲁内列斯基的朋

友阿尔伯蒂说明了与古典的渊源,并提出理论的基础,阿尔伯蒂所著

的《论建筑》(Of Built Things)就是把维特鲁威的论述加以重写——— 更

新。等到帕拉迪奥造访罗马的时候,伯拉孟特和拉斐尔已经打造出许

多显然是受到古罗马重要建筑(或是残余的遗迹)启发的作品。尽管

有像万神殿这种特殊的例外,不过大多数的神庙和浴场建筑都只剩下

残址废基。虽然好几位权威在前一个世纪就开始挖掘古代遗迹,但这

些遗址多半还埋葬在上千年的残骸瓦砾底下。

帕拉迪奥用一条卷尺、一条铅垂线,还有一个测周器(一种原始的

测量工具,是一个有瞄准器的圆规),进行他自己那种巨细靡遗的考古

调查。他展现出一种学者的性格,对这个古代城市有了深刻而贴切的

了解,终于能在 1554 年出版了两本手册,一本是介绍教堂的,一本谈

的是古迹———《 罗马的古迹》(LAntichità di Roma)——— 这是一本标准

的参考书,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一共出了三十几版〔8〕。“每位伟大的建 4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筑师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古迹,”詹姆斯· 斯洛斯· 艾克曼很睿智地

表示〔9〕。帕拉迪奥在古迹攀上爬下,努力钻研自己的实地草图,试图

破解并了解远古的时代,借此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古迹。对文艺复兴

时代而言,古罗马基本上是一个想象出来的再创造(re-creation),然而

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虚构产物,鼓励了建筑师进行大格局的想象。帕拉

迪奥以灵巧,有时是异想天开的方式重建古罗马建筑。就拿几乎毁灭

殆尽的阿格里帕大浴场(the Baths of Agrippa)为例,他用正面视图和

横剖面图来描绘这栋建筑物。虽然他一心一意想用这些绘图来描画

“过去可能的风貌”,但这些强大而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反映的不只是

古代的罗马,也是帕拉迪奥对建筑的兴趣。

他精准地画出柱头(capital)、横饰带(frieze)、柱顶盘梁(entabla- ture),仔细地标出每一条柱脚圆盘线脚(torus)和嵌条(fillet)的尺寸。

他复制细部装饰。他画装饰线脚的时候,往往是以目测的方式,或是

拿一条他用来当作绘画样板(drawing template)的细长铅条来描画。

这种练习具有双重目的。绘图必须要长时间专心致志地仔细端详,可

以把对象给内化(这是摄影根本无法比拟的);帕拉迪奥是在训练他的

眼睛,试图更进一步了解他眼前所看到的景物。同时他也在编纂一套

视觉的词库,让他在工作时作为参考。帕拉迪奥设计的那种古典建筑

必须仰赖大量的细部装饰,特别是装饰线脚——— 在门和窗户四周,在

壁炉周围还有护墙板和飞檐上。他的实地草图提供了宝贵的模型目

录。

作为一名考古学者,帕拉迪奥关注的是准确性,但作为一名设计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41

者,他追求的是美感。他在描述罗马早期的一栋基督教建筑,也就是

圣· 约翰· 拉特朗会堂(St. John Lateran)八角形的君士坦丁洗礼堂

(Baptistery of Constantine)时,写道:“我认为这座庙宇是现代建筑,而

且是以古代建筑的废石打造而成,可是因为庙宇的设计美不胜收,还

有用各式各样的图案精心雕刻而成的装饰,可以让建筑师运用在许多

不同的场合,所以我认为一定要把它归类为古典建筑,特别是因为每

个人都认为这是古代建筑。”〔10〕洗礼堂的大门凉廊是一个狭长的空

间,两端各有一个半圆形的内室,很可能是比萨尼别墅的凉廊所依据

的蓝本。另外一幅重建的平面图也是在 1541 年造访罗马时画出来

的,这是提图斯大浴场(the Baths of Titus)的平面图,图中一座拱顶的

十字形大厅,后来以缩小的方式重新出现,成为比萨尼家的大厅。重

点不是帕拉迪奥复制了古典先贤的作品,而是在这个考证和再创造过

去的过程里,他发现了对当前问题的解决之道。

另外有一点也很重要,罗马让帕拉迪奥有机会欣赏同时代建筑师

的创作,包括桑米凯利、朱里奥· 罗曼诺和小安东尼奥· 达· 桑伽洛,

以及他们的前辈,伯拉孟特和拉斐尔。伯拉孟特已经在 1514 年辞世,

拉斐尔则逝世于 1520 年,因此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的设计多少有点

过时。不过帕拉迪奥对他们的建筑物十分倾心。他是一个不折不扣

的乡下人——— 大城市里的乡巴佬,不过并没有被最新的潮流冲昏头。

伯拉孟特大胆的粗琢石工令他激赏;他在美景宫的庭院(Cortile del

Belvedere)兴建的那座别出心裁的外部楼梯,也同样令帕拉迪奥心仪,

楼梯半圆形(凹面)的台阶向上通往一个圆形的楼梯平台,第二排(凸 4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面)的半圆形楼梯再继续深入建筑物当中。这一趟和后来的几次罗马

之行,是帕拉迪奥建筑训练中很关键的一部分;拉斐尔追随在伯拉孟

特旗下,朱里奥是拉斐尔的门生,但帕拉迪奥没有任何大师可以仿效。

他和米开朗琪罗一样,是靠自己扬名立万。

特里西诺长期以来一直很关注帕拉迪奥所受的建筑教育,在他的

引荐下,帕拉迪奥看到了罗马最具信心——— 尽管未完成——— 的私人建

筑方案,这是拉斐尔为梅迪奇红衣主教(Cardinal Guilio deMedici),也

就是后来的教皇克莱门特七世(Pope Clement VII)所设计的别墅。这

幢富丽堂皇的度假屋,如今称为“女士别墅”(Villa Madama),是拉斐

尔心目中理想的古罗马别墅,他的设计包含了花园凉廊、阳台、水景和

一座露天的剧场。别墅建筑的正中央本来是一座直径超过 100 英尺

的圆形大门庭院。别墅在 1518 年动工,两年后拉斐尔过世时,这个庞

大的建筑群只盖好了一半。别墅在罗马大劫难期间遭到损毁,虽然经

过修复,但始终没有完工。帕拉迪奥亲自造访的时候,屋子已经二十

年没有人居住了,不完整的庭院,墙壁形成一个偌大的半圆形,巨大的

半圆形内室和未完成的列柱廊,就和作为别墅设计蓝本的古罗马建筑

一样,杂草蔓生,无人问津。

女士别墅在帕拉迪奥心里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他把别墅已经完工

的部分画成一幅详细的平面图。他想必也仿制了某些细部装饰,因为

拉斐尔的粗琢石地下室窗户,又重现在比萨尼别墅的地下室。比较笼

统地说,女士别墅让帕拉迪奥看到,建筑师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根据

他对古代前辈的研究和创造性的诠释,来打造一栋现代的建筑物。拉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43

斐尔的业主是罗马的一位达官贵人,于是他就从罗马共和国末期那些

奢华的享乐别墅(pleasure-villas)中找到了灵感。这些以不规则的方

式向外扩建的建筑群,还继续遗留在古迹(例如哈德良在提瓦利的别

墅〔Hadrians villa at Tivoli〕)或古代典籍当中(特别是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详细地描写他在拉丁姆〔Laurentum〕的海滨别墅)。像这

样的享乐别墅,最大的特征就是各式各样半封闭的户外空间:中庭、庭

院、门廊、凉廊、宽阔的列柱廊、充满阳光的阳台、附有水池的围墙花

园。尽管尚未完工,女士别墅不但有半圆形的前院、花园围墙,在巨大

的半圆形壁凹的上方,还盖了一个俯瞰鱼塘的花园阳台。这些结构物

都不是正统的房屋,但却扩大了房屋在建筑上的影响力,把别墅延伸

到景观当中。

利用墙壁、花园结构物和附属建筑物来扩大房子的建筑存在,这

个想法一定深深吸引了熟读普林尼著作的帕拉迪奥。不过罗马帝王

的别墅和女士别墅的规模,远超过业主请帕拉迪奥盖的房子——— 光是

拉斐尔的圆形庭院,就可以容纳整个比萨尼别墅还绰绰有余。因此帕

拉迪奥就遵从维特鲁威所说的一段话,这句话是描述典型的罗马式乡

村住宅,有“一座被铺砌柱廊所环绕的中庭”。在比萨尼别墅,帕拉迪

奥把中庭扩大成了庭院。他的柱廊设计极其简单:一整片连续的单坡

屋顶(shed roof),用圆柱和背面的一道墙壁支撑起来。这些结构物一

直到 16 世纪 60 年代才告竣工,无法确定到底是遵从帕拉迪奥最初在

一幅平面图里所画的简约设计(《建筑四书》附有比较详细的设计

图),还是按照哪个修正过的版本。无论如何,两者都令人惊讶——— 在 4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乔治· 瓦萨里眼中脱颖而出,被认为是“无比美丽”〔11〕。 柱廊中间是一个正式的仪典空间。尽管帕拉迪奥宣称庭院是“为 了农场用途”,但这和谷仓旁边那种摆了一堆堆粪肥、还有猪只觅食、

小鸡咯咯叫的空地,根本是两码子事。别墅里挂了一幅 1569 年比萨 尼庄园的平面图,照图上看来,别墅的马路对面还有一个庭院,显然是 作为农业的用途〔12〕。正式庭院的周围设有马厩和贮藏室,是为了让 这里的人家就近使用。庭院铺的应该是砾石地面,既然有柱廊在周围 提供了一个有盖顶的空间(如同威尼斯许多城镇的拱廊),庭院看起来 应该像是一座广场。这种把都市的特色引进乡村庄园里,是帕拉迪奥 的另一个特征,在精致与粗糙之间达成一种微妙的均衡,也把都市人 和都市生活带进乡村。 帕拉迪奥在设计像庭院之类的建筑构件时,完全是纸上作业;文 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有时会把自己的设计做成木头的模型,不过只限

于像教堂这种大型建筑。帕拉迪奥的绘图能力特别强——— 熟练、精 巧、精确?。由于那时候还没有铅笔,都是用墨水来画图,一直到 1565 年才发明了铅笔粉和铅笔杆〔13〕。有时候他会用一支蜡笔或一块 金属铅,先画一张简单的草图。他主要的绘图工具是木尺、三角板、金 属两脚规和圆规。他用一支鹅毛笔,沾着用栎树做的紫黑色鞣酸铁墨 水来画图;现在因为铁质已经氧化,墨水变成了深深浅浅的褐色和咖 啡色〔14〕。 当时没有所谓的“描图纸”。帕拉迪奥画图时用的是很重的手糊

 就我们所知,帕拉迪奥通常是自己画图,很少依赖助手。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45

浮水印八开纸——— 大概是 16 英寸? × 20 英寸。当时的纸张并非特

别稀有或昂贵,不过他使用纸张很节省,大多数的设计图都很小,不会

超过一张现代的打字纸。这些纸张多半都被图画挤得满满的。他曾

经在一小张纸上为一座府邸画了至少二十种平面图的变化〔15〕。随手

画出的墨水草图只有一张邮票大小,但却包含了像楼梯这种细节。其

中一幅平面图里的楼梯是椭圆形;另外一幅是圆形;第三幅则是长方

形;大厅从正方形变成长方形再变成十字形。在比例尺稍微大一点的

平面图里,还潦草地写着尺寸和壁炉等细部装饰。帕拉迪奥也常常利

用旧绘图的背面来画初步草图;背面画了府邸平面图的这张纸,其正

面画的是一座罗马神庙的立面和横断面。

目前流传下来的四幅由帕拉迪奥所画的比萨尼别墅设计图,给了

我们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得以窥见他的工作方法。他把自己初步的

构想画在一张纸的背面,正面则是维尔玛拉纳别墅(Villa Valmarana)

最初的版本〔16〕。徒手轻轻画下来的比萨尼别墅草图,是一幅楼面平

面图,画出了墙壁的厚度以及门、窗和壁炉的位置。长方形大厅的两

端是半圆形的内室,两侧各有四个房间。X 标示了天花板的交叉拱

顶。平面图上最突出的特征是列柱廊式的半圆形凉廊切进了房屋的

正面。史学家相信这个罕见的设计(称为“半圆结构”〔hemicyle〕)是

受到了女士别墅未完成的圆形庭院,或是伯拉孟特的美景宫庭院(帕

拉迪奥在罗马也看过)所启发。他的版本和拉斐尔截然不同,尺寸较

小,功能迥异(是作为房屋的出入口),而且上面有屋顶遮盖。

 〔责编注〕 1 英寸≈2. 54 厘米。 4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47

帕拉迪奥的草图对称完美,令人惊叹——— 平面图的一边和另外一边看

起来就像在照镜子似的。“房间必须分配在大门和大厅的两侧,”他写 道,“必须确定右边的房间和左边完全一致和相等。”〔17〕他继续滔滔不 绝地解释说这种做法具有结构上的优点,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帕拉 迪奥和所有文艺复兴的建筑师一样,是因为美学的理由而钟情于对称

(不只是在平面图上对称,立面也是对称的)。“看看大自然自己的作 品,”阿尔伯蒂早已指出,“如果有人长了一只大脚,或是一只大手,而 另外一只则小得不得了,看起来会很畸形。”〔18〕帕拉迪奥也经常把建 筑物和人体类比在一起,他曾经指出,“正如我们神圣的上帝已经为我

1541 年,帕拉迪奥第一幅比萨尼别墅的草图

(出自 RIBA〔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XVII /2,左页) 4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们人类自己做了安排,把最美丽的部分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比较不讨

人喜欢的就藏起来,我们也一样,建筑物应该把最重要和最受人重视

的部分彻底展现出来,比较不好看的就藏在离我们的眼睛越远越好的

地方。”〔19〕既然如此,在比萨尼别墅的平面图里面,“比较不好看”的楼

梯,就隐藏在半圆结构后面的剩余空间里。

帕拉迪奥在匆忙间草草画了这张图,显然是给他自己看的,不过

目前保存下来的第二份平面图大概就是画给业主看的,因为画得很仔

细〔20〕。绘图需要两个步骤。一个和帕拉迪奥同时代的人描述这个过

程:“为了把建筑物详尽地临摹下来,我们先用象牙笔尖来画线,然后

1541 年,帕拉迪奥绘制的平面图

(出自 RIBA,XVII /18,左页)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49

再用鹅毛笔。”〔21〕象牙或乌木笔尖是用来把隐形的线条刻到纸上。有

迹象显示,帕拉迪奥在最后涂墨水之前,经常修改这些无色的初步设

计图。墨水线是用尺画的,立面的装饰元素,例如花环、雕像或粗琢石

工,都是用手画下来。帕拉迪奥经常涂上稀释的墨水,来强调平面图

上墙壁的厚度,突显正视图上的凉廊和窗户或是增加阴影。这样画出

来的设计图非常清楚——— 而且一丝不苟。房间的用途很少标示出来,

也从来不画家具,不过会列出关键的房间尺寸。帕拉迪奥偶尔会加上

一个比例标尺?。这些都不像是现代所谓的“施工图”。这些图可能

会拿给工头看,以确定地基主要的尺寸,但目不识丁的工匠可能是仰

赖口头的指示和概略的整体说明。无论如何,这样的设计图太过珍

贵——— 容易受损,不可能留在工地上。

在这份绘制的平面图上,比萨尼别墅的设计相当简单。帕拉迪奥

把大厅的半圆形内室改成小壁龛,把房间的数量从八间减少到六间。

同时还加上了一个正方形的拱顶空间,位于凉廊和大厅之间,算是一

个很大的门厅。一连串小、中、大的房间,各自的比例不同(一个小长

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长方形),丝毫不差地复制了特里西诺在克

利科里那栋别墅的配置。

目前保存下来的第三份平面图,同样也是以墨水绘制,比例尺比

较小,除了房子以外,还把庭院也包括在内,两侧各有一道列柱廊,末

端则是一道横亘的墙壁〔22〕。帕拉迪奥把河流画成夸张的卷曲图形

 现代的建筑设计图是按照少数几种标准比例尺画的。在帕拉迪奥的时代,比例尺完全是根据个人 选择和方便与否。 5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帕拉迪奥的基地平面图

(出自 RIBA,XVI /7)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51

(很多此一举地标示着 fiume〔河流〕字样)。房子的平面图画得更加精

细。在比较早的版本中,大厅两侧的房间是前后依序排列;现在最大

的房间很巧妙地转了 90°,因此房间长的那一边面对庭院。这应该是

出于比萨尼家的要求,公用房间已经彻底简化:大厅的半圆形内室没

有了,正方形的拱顶门厅也完全摒除。另一方面,房子正面的半圆结

构现在变得比较精致,用圆柱构成的半圆形勾勒出伯拉孟特式楼梯的

轮廓。

帕拉迪奥还没画完呢。从目前保留下来的第四份平面图判断,比

萨尼家必然要求要把房间扩大〔23〕。帕拉迪奥在最小的房间增加了复

杂的角落壁龛,让房间的平面呈六角形。在修改房间面积的过程中,

他重新改变了大厅的设计,成了一个 T 字形的空间,中央有一个交叉

拱顶。他想必是相信规划的过程已经告终,现在——— 也只有现在———

他转而关注房屋的外观。这张图结合了楼面平面图,以及大门立面的

设计图——— 立面在上,平面图在下。两座城堡塔楼界定出半圆结构的

轮廓,一扇大型浴场式窗俯瞰着这个半圆结构,也把光线引进大厅里。

这一份设计图在各方面都和日后兴建的实体一模一样,只有一个

地方例外:帕拉迪奥去除了这个半圆结构,以一座长方形的三拱凉廊

取而代之。我们不知道这个改变到底是何时发生的。由于目前还没

有发现任何一张把凉廊重新设计的平面设计图,有些史学家就推测这

个改变是在动工之后才产生的(凉廊和大厅底下的区域并没有地下

室,因此无法确定地基有没有经过改建)〔24〕。房子这一边的屋顶形状

很复杂,仿佛是到了最后一刻才临时更改的。那到底为什么要做这样 5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1542 年,帕拉迪奥第四幅平面图,附有正面的视图

(出自 RIBA,XVII /17)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53

180°的大转弯呢?有人说这么晚才临时更改,是出于业主的要求,甚

至可能没有得到帕拉迪奥的允许〔25〕。不过维托· 比萨尼都已经认可

了前面几个版本中的半圆结构,为什么会突然改变主意?当然不是为

了省钱,因为他家财万贯,而最后定案的凉廊两端是复杂的半圆形内

室,再加上货真价实的砌石饰面——— 不是用灰泥临摹复制出来的,价

格一点也不便宜。不管怎么说,这位年轻的贵族应该不可能在美学的

问题上质疑他的建筑师。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新秀设计师爱上了一个设计概念,到头来却突

然发现——— 通常都为时已晚——— 他犯了一个错误。从这四幅保存下

来的设计图判断,帕拉迪奥设计比萨尼别墅的过程,一方面是越来越

精致,同时也在不断地从错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他可能已经断定,

在一个俯瞰台伯河(the Tiber)的宫殿式结构里,拉斐尔的半圆结构虽

然令人赞叹,但却完全不适合小小的瓜河边一栋相当小的乡村房屋。

我认为他是对的。他那个琐碎的小半圆结构,又是壁龛又是圆柱,不

只很可能看起来矫揉造作,作为设计重点的大厅,也会因此而被分散

了注意力。这个半圆结构非得去掉才行。(而且再也没有回来过;尽

管帕拉迪奥有时会把半圆结构纳入作为花园的景致,但从此再也不曾

用在别墅里。) 5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帕拉迪奥用一个比较传统的长方形凉廊来取代半圆结构,但就是舍不

得放弃从他的第一份平面草图拿来再利用的两端半圆形内室。既然

窄浅的凉廊用不着像半圆结构那么深,他就把大厅扩充,增加一个短

翼,把 T 形大厅换成了十字形大厅。在外观方面上,他回归到一个他

在先前两栋别墅曾探索的主题。至今依然矗立的维尔玛拉纳别墅是

一座坚固的小建筑,顶上是一个简单的人字形屋顶(gable roof)。帕拉

迪奥用一条装饰线脚来标出屋檐的轮廓,然而线脚变短了,成为中断

的柱顶盘梁中的檐口,借此把山墙变成一个简略的三角楣饰——— 古代

神庙那种浅浅的三角形山墙——— 和他在罗马看到的一座古代神庙差

《建筑四书》中比萨尼别墅最后的平面图和庭院的立面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55

不多〔26〕。(或者至少他画出来的立面就是这样,只不过别墅的建造商

没有遵照他在窗户缘饰上所做的复杂设计。)加佐托别墅(Villa Gazo- to)三角楣饰的式样就比较清晰。立面以一座伯拉孟特设计的府邸为

蓝本,被 扁 平 的 柱 子(也 叫 做“壁 柱”〔pilaster〕)分 隔 成 七 个 开 间

(bay),中央的三个开间是通往凉廊的连拱,凉廊上方是一个很大的三

角形屋顶窗(dormer)。尽管相当纤细地坐落在和屋子一样长的简化

横饰带上面,不过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三角楣饰。

帕拉迪奥设计加佐托别墅的壁柱,是根据维特鲁威制定的规则。

所谓的“建筑柱式”(order)源起于希腊,是古典建筑的基础。柱式主

要的构件是柱顶盘梁(entablature)或横梁,还有支撑的圆柱。柱顶盘

梁分成三个部分:最下面的额枋(architrave)、中间的横饰带(frieze)以

及紧接在屋檐下的檐口(cornice)。圆柱包含了底座(base,通常用装

饰线脚来显示)、柱身(shaft,通常是素面或有垂直凹槽)以及柱头

(capital)或是顶头。维特鲁威描述了三种柱式——— 多立克式(Doric)、

爱奥尼克式(Ionic)和科林斯式(Corinthian)——— 区别三者的主要特征

在于柱头——— 多立克式的柱头有简单的装饰线脚;爱奥尼克式的柱头

就和公山羊的角一样,有涡旋形或螺旋装饰;科林斯式的柱头纳入了

风格化的叶形装饰。阿尔伯蒂找出另外一种古罗马柱式,结合了爱奥

尼克式的涡形装饰和科林斯式的叶形装饰,因此被称为“复合柱式”

(Composite order),而瑟利奥(Serlio)又加上了塔斯干柱式(Tuscan or- der,一种简化的多立克柱式),维特鲁威曾在书中提及,但并没有多加

叙述。这五种柱式常常被赋予人类的特征:多立克式阳刚、爱奥尼克 5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式阴柔、科林斯式则如少女般娇羞。没有任何装饰的塔斯干柱式经常

被用来打造实用性的建筑物,优雅的爱奥尼克柱式用来设计住宅,华

丽的科林斯柱式则用在仪典性建筑上,如果还要更加豪华奢侈,复合

柱式就派上用场了。对于别墅的门廊,帕拉迪奥偏好爱奥尼克式,很

少使用复合式圆柱,不过却在加佐托的别墅里采用了复合柱式,此人

在特里维索(Treviso)靠投机贩盐发了财,大概很想盖一栋炫耀华丽的

房子。

帕拉迪奥相信,为私人住宅打造出神庙的三角楣饰,其实是遵循

罗马的传统。“从神庙和其他公共建筑的遗址看得出来,古时候的人

也在自己的建筑物中采用〔三角楣饰〕,”他写道,“这个发明及其形

式,很可能是古人从私人建筑,也就是住宅中沿用而来的。”〔27〕他为了

谨慎起见,用了“可能”这个字眼,因为事实上也没有任何有力证据来

支持他的假设。尤其他也看出了三角楣饰的实际功能:“我在农场的

建筑物以及某些城市建筑的正立面,也就是大门的所在位置,打造了

一个三角面(tympanum,三角楣饰里面的三角形镶板),”他解释道,

“因为三角面突显了房子的大门,大幅提升了建筑物的堂皇及宏伟,因

此使得建筑物的正面比其他部分更有气派;除此之外,和业主的徽章

或纹章(通常都摆在立面的正中央),也搭配得完美无缺。”〔28〕加佐托

是个平民百姓,所以没有徽章顶饰。

帕拉迪奥把加佐托别墅的三拱凉廊和三角楣饰当作比萨尼别墅

的蓝本,不过他没有采用复合柱式,而是比较朴素的多立克柱式,同时

在墩座(pier)加上沉重的粗琢石。这个设计手法取自桑米凯利在维罗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57

纳所盖的城门,帕拉迪奥已经在齐维纳府邸的大门尝试过了。他把比

萨尼家的家族徽章摆在三角面的正中央。乍看之下,凉廊似乎平凡无

奇;不过帕拉迪奥不只是重复过去的设计手法,而是用一个完整的多

立克柱顶盘梁(包括额枋、有三槽板〔triglyph〕和板间方形平面〔met- ope〕的横饰带、檐口)来取代图案式的横饰带。结果成了一座罗马神

庙的完整再现:圆柱、柱顶盘梁、三角楣饰。或者应该说是神庙正面的

维尔玛拉纳别墅

加佐托别墅

鬼魅幻影,因为扁平的壁柱和风格化的柱头,几乎隐没在沉重的粗琢

石工里。仿佛帕拉迪奥没有把握,不知道他这么做到底对不对。然而

这个试探性的设计标示出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不只是针对他个人的建 5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比萨尼别墅

筑发展,也是西方建筑史上关键性的一刻。许许多多英国式的乡村住

宅和乔治王时期风格的庄园府邸,就是以这幢别墅为起点。所有具备

大门柱廊和三角楣饰的房屋正面,一律共同拥有一个建筑学上的

DNA,可以追溯到比萨尼别墅。

在心醉神迷的罗马夏之旅结束后,帕拉迪奥所盖的三栋别墅———

维尔玛拉纳别墅、加佐托别墅和比萨尼别墅——— 显示出一种很明确的

演变,从断裂的三角楣饰、三角楣饰,一直到完整的神庙正面。在逻辑

上,接下来应该会出现帕拉迪奥最招牌的特征:列柱门廊。不过建筑

并不是生物学;设计理念不会依循简单的决定论而发展。帕拉迪奥确

实曾进一步探索神庙的主题——— 在比萨尼别墅动工几年之后,他又设

计了提也内别墅,这栋乡村住宅纳入了一个扁平的神庙正面,有着和

整栋屋子一样高的巨大壁柱。不过在其他的别墅,他继续运用没有壁

柱的三角楣饰。帕拉迪奥在这个时期为比亚吉奥· 萨拉千诺(Biagio

Saraceno)设计的一栋乡村住宅,就有一个和高迪别墅一样简朴的三拱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59

凉廊。

在房屋的正面采取神庙的三角楣饰,严格说起来,这种象征性的

运用并不是帕拉迪奥的发明。有人说阿尔伯蒂在一个世纪之前就提

出了这种做法,尽管告诫大家说“私人住宅的三角楣饰无论如何都不

能和神庙的庄严相提并论”,他还是“承认把立面稍微加高一点,或是

加上一个尊贵的三角楣饰,门厅就可能高贵起来了”〔29〕。阿尔伯蒂的

建议被佛罗伦萨的建筑师老桑伽洛(Giuliano da Sangallo,他是曾经和

桑米凯利合作的小桑伽洛的叔父)所采用,他在凯亚诺的小丘(Poggio a Caiano)为梅迪奇家族的罗伦佐(Lorenzo deMedici)盖的别墅,正立

面就纳入了一个完整的古典式样的神庙门廊,采用自撑式的爱奥尼克

式圆柱。这栋别墅在 1492 年完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幢采用神

庙正面的别墅。不过门廊和房子一点都不搭调——— 好像是硬生生黏

在立面上,并没有为其他的建筑师带来启发。16 世纪 30 年代,就在帕

拉迪奥当上建筑师之前,威尼斯共和国境内盖了三幢显赫的别墅。和

老桑伽洛是旧识的桑米凯利,在距离维琴察不远的卡斯蒂佛朗哥

(Castelfranco)盖了拉索朗萨别墅(Villa La Soranza)。这个简单的结构

(如今已不复存在)有一个中央连拱凉廊,可是没有三角楣饰。画家法

尔科内托(Falconetto)可能是和艾尔维斯· 柯纳洛合作,从女士别墅撷

取灵感,为帕多瓦的主教打造出一栋别墅,不过也没有包含三角楣饰

在内。雅各布· 桑索维诺只在维内托地区盖了一栋别墅,也在帕多瓦

附近,是一座如府邸一般的宏伟结构,环绕着一个内部庭院。因此帕

拉迪奥为比萨尼别墅加上神庙正面的时候,既不是追随当时的流行, 6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也没有复制他在别处看过的东西。

在所有的应用艺术当中,建筑的进步是最慢的——— 也就是说,尽

管工程学和科技不断演进,建筑本身、其形式与空间,都是恒常不变

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炉不像现代的煤气炉有那么高的效率。不过

纯粹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和现代建筑一样出

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建筑物,特别是伟大的建筑物,是不会过时

的。正因为如此,帕拉迪奥才会研究伯拉孟特,而我也来研究帕拉迪奥。

帕拉迪奥造访罗马时,是从考古学和建筑学的角度来体验古迹。

比萨尼别墅如今是远古的遗迹,然而我还是能想象自己在这栋房子里

过日子。别墅作为某个人的住家,无疑强化了这种印象。1976 年,比

萨尼家族的后代,克妮丽亚· 费瑞· 德· 拉萨拉伯爵夫人(Countess

Cornelia Ferri de Lazara)展开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企图恢复这栋房

子在建筑上的完整性。当时这栋房子不仅是处于荒废状态,还在 18

世纪期间经历了好几次的羞辱,例如把凉廊的拱门填满,再隔出一个

个小房间,而且增加了横跨大厅的狭窄甬道,把阁楼的两边连接起来,

此外一楼的窗户被塞进粗糙的填充物,目的是把拿破仑的门窗税降到

最低。这些变更后来都逐一拆除。曾经被洪水淹没的地下室充满了

淤泥,在开挖地下室的时候,才发现多年以来,或许是为了控制河水的

泛滥,环绕建筑物外部的地面已经加高了两英尺以上。重新恢复原来

的标高之后,房子的底座又出现了,立面也恢复了原有的比例。

虽然已经恢复了帕拉迪奥在建筑上的构思,这栋房子仍然不会让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61

人感觉像一间博物馆。家具陈设大多数是当代的——— 高雅而不造作

的沙发和安乐椅、茶几、西沙尔麻(sisal)脚 垫、一 架 海 兹 曼(Heitz- mann)大钢琴。宽敞的房间让人没有丝毫的压迫感。自从在高迪别墅

盖了四个大小完全一样的房间之后,帕拉迪奥就发展出一种配置法,

他终其一生都遵循不悖。“房子里应该有大、中、小的房间,”他建议,

“一个个并列在一起,以便相互为用。小房间可以进一步隔成更小的

房间,设置书房或图书室,也可以收纳骑马的装备和其他的工具,这些

东西我们每天都用得着,但摆在睡觉、用餐或招待宾客的地方,未免颇

为尴尬。”〔30〕比萨尼别墅的大厅两侧,各有一套小、中、大的房间。两

个大房间双双面对庭院,必须从大厅直接进入。一个布置成客厅,另

一个当作厨房(18 世纪河水泛滥,地下室被淹没,就把厨房改到这里

来)。接下来是中型的房间,厨房隔壁的那一间布置了餐桌和餐椅,另

外一间作为非正式的起居室(sitting room),墙上挂着一批主人收藏的

老地图。小房间位于角落塔楼里,因为可以从凉廊直接开门进去,很

可能当做前厅(antechamber)或接待室(reception room)。与其他房间

不同的地方是,这两个小房间有圆顶天花板。

有好几个特征都增添了居家的气氛。房间沐浴在光线中。同时

镶上了大量的玻璃,以现代的标准来看,并不怎么稀奇,不过在 16 世

纪欧洲的房子里可就不同了,当时一般都是用上了油的纸张或帆布来

“镶嵌”窗户。只有在欧洲玻璃制造业中执牛耳的威尼斯共和国,玻璃

的数量不但多,价格也很便宜〔31〕。帕拉迪奥充分利用了这种材料,提

供了许多大扇的含铅玻璃窗户,这正可以说明他的室内为什么一律光 6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线明亮。比萨尼别墅的墙壁是白色的。除了一个有装饰的拱顶天花

板之外,房间里没有任何湿壁画。和高迪别墅一样,窗户的壁龛里摆

了两个小座位,是用精致的圆柱顶着两片石板做成的。中型和大型的

房间都设有壁炉,小房间一个也没有,这显示小房间不具备睡眠休息

的功能,至少在冬天是如此。壁炉是很重要的装饰构件,石造炉面非

常精致,而且每个房间都雕刻得不一样。室内有一种简约的魅力,和

现代房屋的室内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只不过以染黑木造横梁构成的天

花板足足有 16 英尺,确实是高得多了。

在一个严谨的长方形平面里,结合大小不同的房间,是需要技巧

的,尤其这个平面图还必须容纳像楼梯这种外部构件。比萨尼别墅大

厅的两侧各有一座楼梯,隐藏在墙壁的结构之间。帕拉迪奥花了一番

工夫来解释他为什么不设法为楼梯提供自然光源,这是因为楼梯“只

有房子的顶端和底部的房间用得着,这些地方的作用不是谷仓(grana- ry),就是夹层(mezzanine)”〔32〕。夹层又叫做“amezati”,和阁楼的空间

不一样,而且尽管叫这个名称,却又不是眺台(balcony),而是二楼的房

间,只不过天花板比较低而已,通常是作为佣人的房间。比萨尼别墅

的夹层设在两座城堡塔楼里。如今这些房间就和阁楼的空间一样,都

改作房间使用了。

参观完别墅以后,我坐在大厅的一张木板凳上写我的笔记。整栋

房子一片寂静。这是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房间。头上的拱顶画满了湿

壁画,可能是出自伯纳迪诺· 印地安(Bernardino India)之手(一个长

期与桑米凯利合作的维罗纳人),也可能是弗兰西斯科· 托比 多 第二章 那美丽的房子 | CHE BELLA CASA 63

(Francesco Torbido)的作品(朱里奥· 罗曼诺的门生)——— 不清楚到底

是谁画的。另一方面,墙壁完全漆成白色。建筑的装饰包括了巨大的

多立克式壁柱,有石雕的柱头和底座,以及石造的横饰带,用来支撑着

拱顶。货真价实的(而不是用湿壁画画出来的)室内建筑,以及复杂的

拱顶,证明维托· 比萨尼对于施工的预算慷慨得不得了。大厅就和当

初帕拉迪奥的时代一样,里面没有几件家具摆设,也 没 有 任 何 壁

炉——— 要为这么深邃的空间提供暖气,未免不切实际。少了这种家居

的特色,再加上高耸的拱顶天花板和明亮的光线,让我感觉自己仿佛

置身在户外。差不多就好像帕拉迪奥是刻意突显出家居房间和宏伟

大厅的差异。

通往大厅两侧房间的门,有精致的石造缘饰和额枋,看起来像是

外部的房门。我们都知道培德穆罗的工场有参与别墅的兴建,这一类

的石雕有些可能还劳烦帕拉迪奥亲自出马。尽管有特里西诺的支持,

一连串的建筑设计项目也令他大受鼓舞,但作为一名建筑师,他毕竟

还不成气候;五年设计两间城镇住宅和三栋别墅的费用,根本不够他

养家糊口。和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一样,帕拉迪奥需要正式

的供养者——— 一份领年薪的稳定职位,这看起来似乎遥遥无期。目前

他还是小心翼翼地保住他的全职工作。

  

午后时光即将结束,我也该走了。心不甘情不愿地走到围墙门, 结果门上了锁。我的车子旁边还停着另外一辆车,表示屋子里一定还

有人在。充作办公室的小房间里空无一人。我喊了一声,不过没有人

答应。我绕过了屋角,往一扇小门敲了敲,但还是徒劳无功。我一路

沿着通向谷仓的小路走过去,一道道的拱门,通往一座连拱凉廊。凉

廊里一片漆黑,什么都没有,只停了一辆迷你箱型车。我继续沿着这

座建筑物走下去,来到第二座拱廊。听到里面某个地方传来一阵吱吱

作响的杂音,于是我走进黑暗的室内。到了里面,声音更大了,是电锯

那种熟悉的尖锐噪声,在这个古老的环境中,冒出这种现代的声音确

实很怪异。在那个深邃空间的另一端,亮着一盏灯。隔墙板的后面是

一间木匠铺子,或者应该说是一间制作乐器的工作室;一个男人和先

前开门让我进来的年轻女子,倾身向前,专心致志地锯着一个磨亮的

钢琴箱。他们戴着护耳,显然全神贯注在他们的工作里。我怯生生地

问能不能有人帮我开个门。

这是路吉和宝拉· 博加托(Luigi and Paola Borgato)的工作室,负

责接单制作钢琴。他们每年可以生产三到四架九英尺的大钢琴。博

加托钢琴得到的评价很高——— 我后来才知道住在伦敦的钢琴家拉杜

· 鲁普(Radu Lupu)也有一架。

“万分感谢。”我离开时对宝拉· 博加托说。

我想告诉她这次的造访有多么愉快,又是如何地欣赏修复和维护

这栋别墅的用心,以及这个地方有多么神奇。不过凭我的初级意大利

语,只能挤出几个字,“那栋美丽的房子”。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6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大波亚那(Poiana Maggiore)是维琴察南方 20 英里左右的一个小

村庄,坐落在一片平坦的低地平原上,它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农业

重镇,至今仍然以务农为生。这是一个清爽的早晨,阳光非常耀眼。

周围的农田才刚刚翻过土,准备春耕。波亚那别墅(Villa Poiana)位于

村庄的外围,从马路旁一道绵长的红色砖墙后面清楚地冒出头来。我

把租来的小欧宝汽车停在墙壁旁的青草边,然后回头往围墙大门走

去。

打开大门之后,是一座带围墙的前院。整个院子似乎是不久前才

夷平的,许多地方的繁茂青草都被铲去,露出一块块光秃秃的泥土。

这栋建筑物几乎看不出什么比萨尼别墅的影子——— 没有三拱、没有粗

琢石工、没有壁柱、没有神庙正面。立面上最显著的特征,反而是一道

高耸的拱门,从拱门进去以后,我想应该就是大门凉廊。拱门宽阔的

缘饰上打了五个圆形的开孔,又叫做“孔眼”(oculi)——— 字面上的意思

是“眼睛”。和盘子一样大的眼睛形成一弯弧线,活像是表演杂耍的连

环图。然而这栋扎实的建筑物没有半点古怪。立面的水平装饰线脚、

支撑凉廊的四方墩、三道拱券,甚至窗户上方附有托架型装饰的精致

额枋,都是抹灰砖砌体——— 只有窗台是石材的。由于不久前才刚把整

栋房子漆成白色,这栋雄伟的建筑物,仿佛是用一块白垩雕刻而成。

周围连基本的景观都没有,无疑使效果更为夸张,不过有一种直截了

当不啰唆的好汉架势——— 那五个圆圈只是把这一点突显出来——— 好

像撂下话说,让我逮到你偷笑的话⋯⋯

这幢别墅的业主波尼法西亚· 波亚那(Bonifacio Poiana),是出身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67

维琴察古老家族的一位骑士。波亚那,这个字的意思是“兀鹰”,这种

鸟也出现在家族的徽章上,他们投身军旅的历史悠久,曾任职于威尼

斯共和国的骑兵部队。他们在大波亚那也有很长的历史,这个家族在

15 世纪兴建的碉堡别墅建筑群(包含一座中世纪的塔楼)就在隔着马

路的别墅对面。波尼法西亚· 波亚那在 1547 年买了土地准备盖新房

子,之后很快就聘请了帕拉迪奥。帕拉迪奥初次见到这位骑士的时

候,还是一名石匠;他的妻子亚丽拉多娜本来是一名女仆,当时服侍的

正是波尼法西亚· 波亚那的妻子,安琪拉夫人(Lady Angela)。

贴近观察之下,别墅的立面其实和表面看起来不一样。这些眼睛

并不是开孔,而是很深的凹槽,抹灰的墙壁也不是素面的,而是刻上了

石砌的图样。入口拱门——— 拱门简化的四方墩看起来像是墙壁的一

部分——— 其实是高度风格化的瑟利奥拱门的中心部分。大门两侧仿

佛多了两扇窗户(有着完全一样的楣饰和缘饰)其实是通往凉廊的出

入口。要登上凉廊,必须通过一排宽阔的阶梯,由于地下室有一部分

位于地面以下,因此只要爬一小段就好了。帕拉迪奥把房子的高度降

波亚那别墅,正面 6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低,是为了适应周围平坦景观的基地。承雨线脚加强了水平的印象,

并且在楼梯支座很巧妙地变成女儿墙,此外在窗台的标高处环绕整栋

建筑物的第二道扁平装饰线脚,也发挥了同样的功能。窗户下方的镶

板稍稍向外突出,创造出额外的阴影线。

偌大的四坡屋顶,在凉廊上方有一个山形墙。不过帕拉迪奥并没

有采用一个完整三角楣饰,而是把水平的柱顶盘梁中断,只暗示出一

点神庙正面的味道——— 这也是他为维尔玛拉纳别墅设计的一个技巧。

在波亚那别墅,他把立面的中央部分整个稍微往前推,借此凸显主立

面的效果(他在维尔玛拉纳别墅的做法是把中央部分稍稍往内缩,和

这里刚好相反);虽然只有几英寸的差距,但造成的阴影线把主立面巧

妙但鲜明地独立出来。波亚那别墅重现了帕拉迪奥旧作的不少式样:

它拥有高迪别墅那种斯巴达式的朴素和巨大;维尔玛拉纳别墅的瑟利

奥拱门也在这里出现,只不过被高度地抽象化了;加佐托别墅正中央

的三角楣饰,重现在凉廊上方的山形墙上;装饰线脚则和比萨尼别墅

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这并不是一种拼贴。帕拉迪奥把各个不同的

部分结合得天衣无缝——— 这栋房子是一体成形的。

三尊如实物般大小的雕像,突出了波亚那别墅的三角楣饰。这三

尊女神像分别代表戏剧、雕塑及音乐,另外两尊雕像——— 赫拉克勒斯

(Hercules)和海神尼普顿(Neptune)——— 矗立在楼梯支座,捍卫着别墅

的大门。这些雕像是后来一直到 1658 年才安装上去的,不过是按照

《建筑四书》的图示说明。帕拉迪奥通常会用惟妙惟肖的雕塑人像来

装饰建筑物的外观,尽管他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文艺复兴建筑师;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69

桑米凯利 1537 年在维罗纳兴建的卡诺萨府邸(Palazzo Canossa),就把

雕像安装在屋顶的女儿墙上。帕拉迪奥和桑米凯利一样,都是沿袭古

罗马人的作法。维特鲁威提到,某些神庙的三角楣饰“以塔斯干风格,

用赤陶和铜镏金雕像来装饰”〔1〕。等帕拉迪奥造访古代遗迹的时候,

这些雕像早已消失不见了——— 不是被劫夺就是倒塌了,不过他是根据

空洞的壁龛和空白的台座,推测这些地方原本是摆了雕像的,而且把

雕像画进了他重建历史的绘图里。“我会把这么多的雕像画进这些建

筑物里面,应该没什么好惊讶的,”他解释说,“因为书籍上记载着,当

时罗马有非常多的雕像,简直就像是另外一种人口。”〔2〕我仰头看到波

亚那别墅屋顶的雕像时,脑子里想到的刚好就是另外一种人口。这些

雕像不仅仅是古代的典故、讽喻性的象征,以及用蓝天为背景来衬托

的美丽装饰品,同时也是守护的图像。勒· 柯布西埃(Le Corbusier)将

建筑定义为“将体量巧妙地、准确地、华丽地拼合在一起的游戏”。波

亚那别墅完全符合这些条件,不过雕像提醒了我们,体量其实是受制

于人类的存在。

波亚那别墅,背面 7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我绕到后面去。过去房屋前后两侧的设计都是随意为之,但波亚

那别墅的两侧却是对称得完美无瑕。背立面和正立面几乎一模一样,

只不过少了凉廊而已。夹在瑟利奥拱门墩座之间的是一组宏伟的大

门,而通往大门的外部半圆形楼梯,和比萨尼别墅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门顶上是缩小的浴场式窗,和形成一弯弧线的五个孔眼,只不过这

里的孔眼是真正的窗户。有几位历史学家表示,孔眼的式样可能是帕

拉迪奥从伯拉孟特那里模仿来的(后者又是模仿早期的基督教堂);不

然也可能是受到了雅各布· 桑索维诺前十年间在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所盖的回廊(Loggetta)的孔眼和风格化的瑟利奥拱门所启

发〔3〕。波亚那别墅的背立面代表帕拉迪奥在风格上一个很重要的发

展。最早的文艺复兴建筑都位于城市,以城墙围绕的城镇和城市拥挤

得不得了,不管是教堂或私人住宅,所有的建筑物都只有单一的临街

立面。然而,乡村住宅都是独立式的。帕拉迪奥刚开始盖出来的房

子,面对这种崭新的自由,都处理得笨手笨脚;感觉他好像不知该如何

是好。举个例子,加佐托别墅和维尔玛拉纳别墅的背面就是采取实用

主义,欠缺统一的建筑风格;前后双面的比萨尼别墅,其正立面和背立

面都很可观,但好像是分属两栋建筑物。至于波亚那别墅,帕拉迪奥

很巧妙地把瑟利奥的式样稍作变化,让房子的正面和背面产生一种很

有趣的视觉关系,同时让前者取得了主导性的地位。数百年来,家居

建筑师一直不断重复这个简单但又富创意的设计主题。

在建筑上具有突破性的设计,往往是在匆忙间即兴拼凑的结果,

波亚那别墅也不例外。几年之前,大约是 1544 年,帕拉迪奥接受了一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71

位威尼斯贵族巴托洛米奥· 帕格雷利诺(Bartolomeo Pagliarino)的委

托,要盖一栋小别墅。这栋别墅留下了一份粗略的平面图草稿,显示

别墅有三边是被广大的围墙庭院所围绕〔4〕。这栋小房子有一间 T 字

形的大厅,两侧是两个房间和两个小房间;正面则是一个突出的凉廊,

有一道瑟利奥拱门。帕格雷利诺在动工之前意外去世,整个建筑项目

也就束之高阁。帕拉迪奥接到波亚那家的委托设计时,便重新起用了

帕格雷利诺别墅的设计图〔5〕。(这没有什么了不得;弗兰克· 劳埃德

· 赖特〔Frank Floyd Wright〕经常把没有落实的房屋设计重新修订使

用;密斯· 凡· 德· 罗的柏林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in Berlin〕

原本是坐落在古巴的一栋办公大楼。)帕拉迪奥用相同的整体尺寸和

相同的交叉拱顶、T 字形大厅,重新绘制房屋的平面图,只不过简化了

突出的凉廊,又改变了围墙庭院的轮廓,以适应大波亚那的新基地〔6〕。

这张设计图经过精心的绘制,还标出了精确的尺寸,表示建筑师

原本打算以此为最终版本。不过这张纸的背面画了两幅草图〔7〕。其

中一幅是略微修改过的房屋平面图。帕拉迪奥试图移动内部的墙壁,

把凉廊加深,大厅也从 T 字形变成长方形。另外一张是房屋正面的草

图,上面画了一道瑟利奥拱门。画完这张草图之后,帕拉迪奥必然是

把这张纸倒转过来给坐在桌子对面的某个人看——— 可能就是波亚那?

在解释这个设计的时候,帕拉迪奥闲着没事,随手把尺寸写在颠倒的

楼面平面图上。我以前有一个老师坚持要我们动不动就把制图桌上

的平面图转个方向再看一次。帕拉迪奥画平面图的时候,总是把大门

朝下;现在看见颠倒的波亚那别墅,他一定会发现,如果把大厅变成凉 7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廊,再把凉廊变成大厅,整栋房子立时增色不少。新凉廊的光线会更

加充足,大厅也会和正门及后门成一直线。

这些变更得到了业主的同意,后来房子就照这个样子盖。这次的

修正应该是在别墅动工之后才着手进行的,因为地下室多余的结构墙

壁,和原本的平面图一致〔8〕。至于外观的部分,帕拉迪奥只是复制了

正立面的瑟利奥拱门,既然凉廊已经加宽了,他就把原本大厅的窗户

改成很像窗户的出入口(以后他再也没有重复过这种临时拼凑的解决

之道)。别墅最后又做了一个修正。波尼法西亚· 波亚那显然是决定

将来要扩建这栋小房子,因为《建筑四书》的平面图显示,东西两边突

出的侧翼又多了四个房间?。

从波亚那别墅留下来的设计图看来,这时的帕拉迪奥已经不是当

初设计高迪别墅的那个保守的新人,也不是发展出比萨尼别墅平面图

的那个步步为营的设计者。和所有的建筑师一样,他也学会了要思路

敏捷,针对业主的要求迅速做出反应。建筑师不同于小说家或画家,

他不能躲在工作室里;往往要在现场做出重要的设计决定,在匆促间

画草图和思考。但这不意味着草率。举例来说,波亚那别墅最后的凉

廊就肯定比前面的几个版本出色;东西两个侧翼并不是事后才补上去

的,而是各自包含私密的花园。在大门的正前方,帕拉迪奥设计了一

个很大的围墙庭院。“一边是庭院和其他农场生活不可或缺的地方,

另外一边是和庭院百分之百对称的花园,花园后头还有果园和鱼

塘。”〔9〕他写道。把正式的大门、农家庭院和游乐花园依照功能各自分

 波亚那从来没有扩建这栋房子,虽然 1606 年有一个后代子孙完成了东侧翼。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73

开,代表了帕拉迪奥的思维已经发展得细腻老练。这座农家庭院和比

萨尼别墅一样,有两侧被柱廊围绕;花园则只用墙壁围起来而已。这

些墙壁和柱廊都在 19 世纪被摧毁,现在这栋宏伟的别墅周围荒芜一

片;没有花园、没有树木、没有鱼塘,昔日的果园如今也成了一片玉米

田。

波亚那别墅在 1547 年之后动工,大约六七年后完成。帕拉迪奥

在 16 世纪 40 年代忙得不得了。继维托· 比萨尼之后,他的下一个业

主是马克安东尼欧与安德里亚诺· 提也内伯爵(Counts Marcantonio and Adriano Thiene)。这两兄弟隶属于维琴察号称最富有的家族,原

本委托朱里奥· 罗曼诺设计一幢富丽堂皇的城镇房屋,不过罗曼诺在

1546 逝世之后,就交由帕拉迪奥接手。这个巨大的结构物占据了维琴

察主要大街上的一整个街区。提也内两兄弟新婚不久的妹夫伊赛波

· 达· 波尔托(Iseppo da Porto)为了争强好胜,就委托帕拉迪奥在这

条街前面一点的地方再设计另外一栋房子,波尔托府邸(Palazzo da

Porto)美丽的立面,是帕拉迪奥首度为建筑物的阁楼层设计雕像;几年

后竖立的是波尔托和他儿子的雕像。同时乡村住宅的委托设计项目

一个接一个找上门。除了为比亚吉奥· 萨拉千诺设计一栋相当朴素

的别墅之外,帕拉迪奥同时着手为提也内兄弟打造一幢大型的乡村住

宅,这对兄弟现在不但是热心的支持者,马克安东尼欧还成了帕拉迪

奥的朋友。提也内兄弟在维琴察近郊的昆托(Quinto)有一座庄园,坐

落在提西诺河畔(Tessino River),帕拉迪奥在这里设计了一幢非常罕 7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见的成对房屋(twin-house),在共同的大门凉廊和大厅的两侧,两兄弟

各有一套精致的房间?。设计中包含了一座以列柱廊包围的偌大庭

院,是对维特鲁威笔下描述的古代别墅所做的一种诠释。

帕拉迪奥对维琴察的贵族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代表他个人重

大突破的委托方案还没到手。这个案子的标的是大会堂(Palazzo della

Ragione),坐落在维琴察美丽的大广场——— 领主广场(Piazza dei Signo- ri),这里有一座 12 世纪的塔楼,以及共和国无所不在的标记——— 顶着

圣马可之展翼雄狮的圆柱。旧的大会堂是一座堂皇气派的意大利哥

特式建筑,在 15 世纪 50 年代竣工落成,原本是维琴察企图和威尼斯

的总督府(Doges Palace)一争高下的建筑物。以中世纪的地基为基

础,在一楼和二楼纳入了商店,木造屋顶如同船只的龙骨一般,笼罩着

一间幽暗的会议室,供治理维琴察的大议会使用。这栋建筑物呈长方

形,巨大的铜屋顶仿佛是个倒转的洗衣盆,周围精致的凉廊有两层楼

高,是在 1496 年增建完成。凉廊才刚完工十八个月,就有一大块倒塌

了。战争使得维修工程不断延迟,市内长老的子孙迟迟没有动静。富

有的维琴察人舍得为自己兴建豪华的房舍,可是一旦要花钱盖公共工

程,通常都成了小气财神(不同于帕多瓦和维罗纳,维琴察在战后一直

没有把城墙现代化)。当大会堂残余的凉廊开始出现更多不稳的征兆

时,也只是用临时的支撑物暂时顶住而已。

最后终于任命了一个委员会来处理这个已经让市民觉得很难为

 安德里亚诺· 提也内在 1550 年去世,马克安东尼欧十年后也过世了。马克安东尼欧的儿子继续 兴建,不过别墅和府邸都没有完工。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75

情的景物,不过这也是在威尼斯同意补助部分维修费用之后才开始进

行的。从 1538 年到 1542 年间,维琴察向一大批著名的建筑师寻请维

修建议。威尼斯的国家建筑师桑索维诺是首位被咨询的对象;接下来

是瑟利奥。几年后又从维罗纳找来了桑米凯利,最后还从曼图亚

(Mantua)请来了大师朱里奥· 罗曼诺。但委员会还是犹豫不决。原

因在于欠缺政治意志,以及在财务方面过于谨慎——— 对这个小城市来

说,这可是一笔公共资源的重大支出。此外,他们对来访的诸位大师

也不甚满意。桑索维诺对这个案子看来兴趣缺缺;瑟利奥的态度很模

糊——— 他可能是想着自己即将动身前往法国(他的余生都待在那里);

不知道为什么,桑米凯利给委员会留下的印象不佳;只有罗曼诺雄心

勃勃地建议除了修复凉廊之外,还要改造周围的广场,才获得了一些

支持。

虽然只有 50 出头的年纪,罗曼诺竟然在 1546 年溘然长逝。一直

没有被征询过的帕拉迪奥感觉这是一个机会,便宣布参加甄选。他早

于 1540 年开始,就不断把自己对大会堂的解决方案画成草图,也曾经

以培德穆罗工场员工的身份,参与过这幢府邸的维修工作。他和昔日

的师傅吉范尼· 达· 波列查联合起来,向委员会提交了一份计划书,

立刻就得到了委员会的青睐,把设计图转呈给大议会。

帕拉迪奥得到了高迪、提也内,还有波尔托等几位重要议员的支

持,但即使是最坚决支持他的仰慕者,也不能证明他可以和来访的建

筑大师相提并论。大议会谨慎行事,暂时不作任何裁判,只是核准用

木材把帕拉迪奥所建议的凉廊,先在广场上做出一个开间的巨大实体 7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模型来看看。模型完成了以后,委员会还是迟迟无法决定。过了十八

个月,委员会请帕拉迪奥(这时候波列查已经退出了)多准备几份设计

图和模型。接着又过了三年半,事情才有了眉目。大议会考虑三个方

案:重建原始设计、朱里奥的建议和帕拉迪奥的计划。1549 年 4 月 11

日,议会以 99: 17 的压倒性票数,选定了帕拉迪奥的设计,并任命他

担任建筑案的监督者〔10〕。

对年届 40 的帕拉迪奥来说,这真是令人欣喜若狂的一刻。他现在

其实已经是维琴察的城市建筑师了。这个职位的薪水是每个月五个

金币,大概相当于三百美金〔11〕。但这种换算法有误导之嫌,因为根本

没办法正确地比较 16 世纪的意大利和今天的生活成本,不过这笔薪

水数目不大就是了——— 朱里奥光是来搞了两个星期的咨询就赚了五

十个金币。五个金币的月薪差不多是帕拉迪奥当石匠的工钱?。尽

管如此,反正这栋建筑物看样子要盖个几十年,这份薪酬至少能让他

的家人勉强图个温饱,那他就可以自由地靠私人委托项目来增加收

入。

帕拉迪奥的提议是重建府邸的拱廊,这个计划不但实用,而且具

有原创性,的确令人刮目相看。他维持了旧有凉廊开间的数量和大

小,而且他并不是要拆毁旧的结构物,而是用新的建材把残留的圆柱

包裹起来,形成更为厚重、坚固的墩柱。他同时也保留了一部分原有

的长廊拱顶,免得可能会进一步危及建筑物的稳定。16 世纪的营建者

并不觉得建筑物的坚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伯拉孟特美景宫的庭

 帕拉迪奥没资格领高薪,无疑影响了大议会对他的考察。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77

大会堂,《建筑四书》 7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院在兴建期间就倒了一大块,桑索维诺在威尼斯盖的图书馆有一个拱

顶倒塌,也不过是几年前的事(害得建筑师吃了几天牢饭)。不过光靠

扩大支撑物是不够的;帕拉迪奥所面临的挑战,是在强化结构物的同

时,不会把室内弄得黑漆漆的,影响心情。钻研过好几个不同的办法

之后,他才提出了自己别出心裁的解决方案,就是让每个开间变成一

道瑟利奥拱门,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拱券而已。拱形设计有好几个实际

的优点:可以有效地在视觉和实体上减轻笨重的墩柱,同时还可以把

大量的日光引进凉廊的室内空间;这样一来,拱的宽幅缩小将近 50% ,

降低了倒塌的可能性;同时也处理了中世纪建筑物特有的一个问题,

当时的建筑物都有一个古怪的梯形平面图和不规则的开间。采用了

瑟利奥拱门,同时调整侧梁的尺寸,以便适应开间各自不同的尺寸,帕

拉迪奥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拱。之前在兴建高迪别墅和比萨尼别墅

的时候,必须调整新别墅的设计来适应原有的地基,这样的经验想必

使他获益良多。

最令大议会心仪的,恐怕还是帕拉迪奥的建筑风格。尽管他煞费

苦心地让他的设计能够配合这栋哥特式的建筑,但他的凉廊外观还是

采用大胆无惧而毫不客气的现代风格。旧建筑经常是依照旧风格来

重建,几年后被烧毁的总督府就是用这种方式处理,不过帕拉迪奥深

知维琴察人想要一新耳目。以前就曾经有人在拱廊里采用瑟利奥拱

门,尤其桑索维诺就是这样打造圣马可图书馆的二楼,帕拉迪奥初次

造访威尼斯的时候,还曾参观施工中的图书馆。他非常仰慕桑索维

诺,不过大会堂和这个威尼斯建筑方案只是表面雷同而已,桑索维诺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79

和 16 世纪大多数的建筑师一样,赋予每个楼层不一样的设计,借此凸

显他这幢纵长形建筑的水平性;帕拉迪奥新颖的解决方案,是在两个

楼层重复使用瑟利奥拱门的式样,强调立面的格栅式特色。结果建筑

物一方面更现代,另一方面也更具古风。

帕拉迪奥的设计其实就是在原有的建筑物外围加了一道帷幕。

不过这片帷幕真了不起!完全是用坚硬、白色的皮奥维内石灰石

(limeseone)打造而成,而且非常厚实。为了进一步强化拱廊,同时抵

抗这幢 15 世纪建筑物的侧面推力,帕拉迪奥用对柱(paired columns)

来支撑瑟利奥拱门,因此幕墙实际上有大约 5 英尺深。而且这片帷幕

非常复杂,结合了半圆柱、完整的圆柱、壁柱、拱券和柱顶盘梁。巨大

的半圆柱和柱墩相对应,有一整层楼高,支撑着额枋,一楼的圆柱是多

立克式,二楼是爱奥尼克式。帕拉迪奥和所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

一样,相信在多层楼的建筑物里使用柱式的时候,应该遵循一丝不苟

的层级体系。“多立克柱式永远在爱奥尼克式下面,爱奥尼克式一定

在科林斯柱式下方,科林斯式上面则是复合柱式。”他写道?〔12〕。多

立克式的柱顶盘梁,是用传统的花彩图形(garlanded bucrania)和牛头

雕饰(depictions of ox skulls)做装饰,这里影射的是古罗马神庙杀生祭

祀的庆典。以对柱支撑的瑟利奥拱门,被插进几乎是正方形的开间

里。至于拱券和柱顶盘梁当中的三角形空间,帕拉迪奥开了孔眼,巧

妙地模拟上面大厅的圆窗。另外一个向原建筑致意的地方,就是支撑

 帕拉迪奥受到瑟利奥的影响,后者的论文提出了这五种柱式的层级体系。这套“规则”似乎是瑟 利奥根据古罗马竞技场的立面而发明的——— 维特鲁威对这方面并没有任何说法。 8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长廊的拱顶,这些不是画了湿壁画的古典筒形拱顶,而是哥特式的砌

砖交叉拱顶(cross-vault)。借由这样在风格上巧妙的配合,帕拉迪奥完

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把古典式样的凉廊和巨大的哥特式箱型建筑结

为一体。

乔治· 瓦萨里看到了一楼的凉廊几近完工的样子,按照他的说

法,大会堂(Basilica,帕拉迪奥是这样称呼他的建筑物)是“声名大

噪”〔13〕。光是这一件作品,就足以确保打造它的人在建筑师的万神殿

里赢得卓越的地位——— 帕拉迪奥心里也明白。“我一点也不怀疑这栋

建筑物可以和古代建筑相提并论,而且被纳入自古以来最伟大和最美

丽的建筑物之列。”他表示〔14〕。就帕拉迪奥当时的建筑潮流而言,大

会堂代表了他独特的地位;因为尽管他意识到最新的潮流是什么,偏

居乡野的地位还是让他与主流无缘。因此,尽管大会堂不是以桑米凯

利和朱里奥的风格进行整修,但确实是以一种充满情感又别具一格的

方式,巧妙地操纵了古典元素。举例来说,瑟利奥拱门的柱顶盘梁创

造出一种错觉,让人以为它是被半圆柱给打断了,就像半圆柱也让人

误以为是它们在支撑拱廊,而不是背后的柱墩。“他是多么煞费苦心

啊,”歌德 1786 年造访维琴察时,发出了这样的赞叹之声,“他的种种

创造是如此真实地存在,让我们忘记了自己正在被催眠!”〔15〕

每天晚上,我从固定吃晚饭的饭店穿过领主广场,回到下榻的旅

馆。象牙白的大会堂在月光下闪耀着。歌德把建筑物形容成“凝固的

音乐”,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这幢卓然出众的建筑物。我不知道歌德

观赏大会堂的时候,听的是哪一种音乐,但我听到了打击乐器的声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81

凉廊的细部装饰,《建筑四书》 8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音——— 伟大的爵士鼓手菲利· 乔· 琼斯(Philly Joe Jones),我小时候

的偶像。高耸的半圆柱是大鼓稳定的节奏,帕拉迪奥把极为深邃的檐

口切断,在每个柱头上方向前突出,正加重了这种节奏感。在阁楼层,

每根圆柱顶上都有一尊雕像,提供了铜铙钹尖锐的铿锵声。拱廊上下

两层楼的节拍也稍有不同,一楼罗马式的多立克圆柱,横饰带宛如断

音(staccato)一般,显得比较清晰,而二楼的爱奥尼克柱式就比较精致

而滑顺。大会堂共长达九个开间,最末端的地方有三根圆柱群聚在一

起(柱顶有三尊雕像),是画下了一个休止符——— 一记鼓声——— 绕过转

脚之后节奏继续进行。瑟利奥拱门的拱券交织成一个波浪状的重节

奏,不断被孔眼的双重敲击声和拱顶石(以怪诞面具的形式来呈现)的

鼓边敲击所打断。

尽管又是面具又是雕像,大会堂坚毅雄伟的凉廊还是相当朴素。

这种朴素突显出大会堂立体的雕塑性特质。在凉廊的一个典型的垂

直横断面上,我至少数出了五十个不同的突出和内缩的平面(相较于

现代立面大概只有六个平面)。檐口、装饰线脚和柱顶盘梁充满活力

的雕塑感、深邃的横饰带以及来回在实与虚之间无比和谐的嬉戏,创

造出一种明暗对比的效果,对帕拉迪奥来说,这代表一种新的趣味。

他将自己意识到的这种雕塑感归功于特里西诺。1545 年 9 月,也

就是帕拉迪奥即将向大会堂呈交第一份设计图之前没多久,伯爵带着

他展开五个月的罗马之行——— 这是帕拉迪奥第二次造访罗马。随行

的人包括马可· 提也内(Marco Thiene),也就是马克安东尼欧的侄儿,

另外还有画家吉贝迪斯塔· 马甘萨(Giambattista Maganza),他曾经是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83

提香(Titian)的门生,也成为帕拉迪奥的好友,有时候还是合作伙伴。 马可· 提也内描述这一趟出门是“旅游的特里西诺学院”。有些历史 学者相信,特里西诺刚好在这个关键的时机安排这次出游,就是要再 给帕拉迪奥一个机会来磨炼他的建筑技巧〔16〕。既然如此,帕拉迪奥 在罗马绝不可能错过的建筑师,就是不久前才刚展开圣彼得教堂和卡

比托林山建筑群(Capitoline Hill Complex)工程的米开朗琪罗。虽然什 么都还没盖好,帕拉迪奥还是能研究模型和设计图才对,难怪大会堂 的凉廊会具备充沛的活力和充满雕塑感的米开朗琪罗式特质。 又过了三年,大议会才把帕拉迪奥任命为大会堂的建筑师。特里 西诺还是帕拉迪奥最坚定的支持者,在建筑委员会初期的审议中,他 可能扮演了幕后的角色,但到了最后辩论期间,他已经离开维琴察。 之前他和第一次婚姻时生下的儿子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伯爵想剥 夺他儿子的继承权从而陷入一场剧烈的争执。这是一场丑陋的父子 反目。有一次,特里西诺闯进儿子的家里找文件,结果儿子反过来请

管家把多病的 70 岁老父轰出了他在克利科里的家。这件事闹到了治 安法庭,结果法官不但判儿子胜诉,还残酷地剥夺了特里西诺的所有 财产,包括他珍贵的别墅在内。既然不能推翻判决,万般痛苦——— 而 且现在一文不名的伯爵离开了维琴察,移居到了罗马。他住在马可· 提也内家里,在饱受病魔和痛风所苦之际,得知帕拉迪奥被任命为大 会堂的建筑师。特里西诺可能已经从帕拉迪奥本人那里知道了这个

好消息。按照保罗· 瓜尔多当时的描述,帕拉迪奥在 1549 年 12 月应 8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教皇保罗三世的邀请前往罗马?〔17〕。想到这对师徒就要再见最后一

面,确实令人倍感欣慰。特里西诺在次年去世,床边还摆着一本他心

爱的维特鲁威的书。

  

我是在前往波亚那别墅的凉廊的路上,想起了大会堂。帕拉迪奥

设计这栋别墅的时候,正在为大会堂确定最终的规划方案,当时他心

目中最重视的显然就是瑟利奥拱门。从高耸的拱形开口,进入一个长

形的筒形拱顶空间,墙壁是白色的,天花板上画着美丽的湿壁画。正

中央的交叉拱顶,和瑟利奥拱门的拱券相呼应。大门上方的半圆形湿

壁画,描绘着波亚那家族的徽章,以及各式各样的军事战利品,周围很

反常地以明亮的野花作为边饰。满脸胡子的业主波尼法西亚· 波亚

那的半身塑像,在门框突出的额枋上严厉地往下注视着访客。不过门

是锁着的。

我从旁边绕到侧翼,走到一个看来像是服务入口的地方。房子旁

边停着一辆小汽车。有一张临时的招牌,宣告大波亚那正在进行别墅

的整修——— 难怪会看到未经处理的整形土、沿着屋顶周围崭新的雨水

槽,以及墙壁上一块块新鲜灰泥。我轻轻敲了敲窗户。

开门的是一个女人。她戴着橡胶手套,头上围着一条手帕。我看

 或许是听说了大会堂的建筑设计方案,教皇希望他对圣彼得教堂的设计提出建言,不过他过世的 时候,帕拉迪奥正在前往罗马的半路上,因此这番邀请并没有带来任何结果。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85

到她背后是一支拖把和一个水桶。我说明自己是从费城远道而来,请

问她是不是可以进去参观。对于我的打扰,她好像挺欢迎的。

“进来,”她说,“我带你到处看看。”

我们当时所在的大房间,占据了整个东翼。房间的另一头有一扇

门可以通往中央区域。我们走进了一个正方形的房间,每个角落都有

一个新月形的四分拱顶(quarter vault),或者是弧形拱顶(lunette)。这

个空间里没有任何陈设——— 每一个房间都没有摆家具——— 不过室内

显然不久前才刚恢复成原始的状态。(20 世纪 50 年代,别墅曾经被改

建成廉价公寓,隔间之后租给当地的六户人家〔18〕。)我们走进一个小

房间(Camerino),这里可能曾经当作私密的小房间或书房,有一个精

致的交叉拱顶天花板和湿壁画。 画 中 的 主 题 是“怪 诞”(gro- tesque)——— 天马行空的半人羊、带翅膀的小天使、猴子和鹦鹉的画像。

这些都出自伯纳迪诺· 印地安笔下,比萨尼别墅天花板上的湿壁画可

能也是他画的。

我们从这里进入大厅。大厅照例是最高耸的房间,天花板大约有

30 英尺高,只是不如比萨尼别墅的十字形大厅那么宏伟。墙壁没有

任何建筑装饰,一律漆成白色。天花板有一部分画了湿壁画,是一个

简单的筒形拱顶。光线透过两端大门上方的小小拱形窗洒入室内,后

门墙上的孔眼把一圈圈的阳光投射在地板上。大厅两端的墙壁上重

复了孔眼构成的一弯弧线——— 一端是圆形的窗户,另一端则是凹槽。

拱顶本身和立面上的半圆形拱券对应得刚刚好。效果令人惊讶。在

每一栋别墅,帕拉迪奥都缔造了一种更大的统一感,不只是背面和正 8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面彼此呼应,室内和室外也一气呵成。

穿过大厅之后就是秩序刚好颠倒的一排房间:一间小书房、一间

中型的正方形房间、还有最后一个大房间。

“帝王厅(La Sala degli Imperatori),”我的导游宣布着。

看样子我应该眼睛一亮才对。这间房间和大厅一般大小,架高的

凹圆形天花板,使房间几乎和大厅一般高。墙壁和天花板画满了湿壁

画。天花板上的扁平镶板,刻画着罗马骑士的战争场面,虽然十分残

忍,奇怪的是看不见半滴血迹。墙壁上有人工绘制的假壁龛,填满了

罗马战争英雄——— 皇帝们——— 的雕像。一扇画出来的假窗户,望向一

幅恬淡的田园景致,有个老人在和平的祭坛上熄灭了战争的火把,这

个典故可能是出自 1529 年把康布雷战争(Cambrai war)正式结束的博

洛尼亚和平条约(Peace of Bologna)。这些湿壁画都是安瑟莫· 卡内

拉(Anselmo Carnera)的作品,提也内府邸也是他和帕拉迪奥合作的结

晶。帝王厅里用人工绘制的爱奥尼克式圆柱和壁龛所构成的建筑架

构,与《建筑四书》里面“科林斯式厅”(Corinthian hall)的绘图像得不

得了。“他们〔罗马人〕盖的拱顶不是半圆形就是凹圆形,也就是说它

的凹圆形的半径是大厅宽度的三分之一,”帕拉迪奥写道,“而且必须

用灰泥的格子和绘画来装饰。”〔19〕波亚那别墅房间的设计亦步亦趋地

遵照着这些谏言,因此可能和高迪别墅一样,由帕拉迪奥亲自负责彩

绘装饰的设计。

那名女子示意要我跟着她回到大厅,那里有一扇门可以通往一座

楼梯。由于帕拉迪奥体贴地提供了一扇望向凉廊的窗户,自然光照亮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87

了砖造的楼梯踏板。楼梯朝下通往地下室。这里全是砌砖构造:厚重

的墙壁、拱 顶 天 花 板。拱顶矮得不得了——— 我几乎可以碰到天花

板——— 以铁系杆进行加强;地板是砖砌的。白灰粉饰的表面反射着从

小窗户照进来的光,竟然非常明亮。这里的设计没有任何信手拈来的

即兴之作:宽阔拱顶的交叉弧线,有着坦率直接的工程偶然会造成的

一种简单却又令人动容的美感。虽然地下室空无一物,但在我的想象

中,这是个忙乱嘈杂的地方,有一张张料理食物的大桌子、烧菜的炉

火、炉子、一排排的铜锅和铸铁锅。阴凉的空间应该有不少是用来贮

藏食物:一桶桶的葡萄酒、一罐罐的橄榄油和醋、成桶成桶的腌菜和咸

肉、天花板上吊着火腿和香肠。到了下雨天,还有一架又一架的衣服

晾在这里,因为这里还兼做洗衣服的地方。

我们走回楼梯,一路爬上阁楼。半路上有一个低平顶的夹层,位

于小房间上方,这里的天花板比大房间低。一扇正方形的窗户开得几

乎和地板一样高。往上再爬几步,就是正方形房间顶上的阁楼。由于

别墅厚重的砖墙是承重墙,因此每层楼都重复了一楼的平面图。帝王

厅上方没有另外一层楼;而是让凹圆形天花板粗糙的背面如巨大的气

球般隆起。帕拉迪奥用好几种不同的方式来打造天花板。如果上面

还要支撑一层楼,平顶天花板就用间隔很密的木横梁构成(和高迪别

墅和比萨尼别墅一样),若是拱顶天花板,就用砖块制成。要是不必承

载一层楼,房间的拱顶天花板会比较轻盈,用抹灰板条制成,以一个木

造结构来支撑。这个房间就是如此。

这位令人敬畏的导游领着我到楼下去;穿越大厅;然后带我走上 8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第二座楼梯。帕拉迪奥的别墅往往有两个楼梯,当大厅的顶部把阁楼

一分为二,或是大厅底下的空间没有开挖的时候,就需要两座楼梯。

走在阁楼里,就好像置身于一个大谷仓,因为支撑屋顶的是一个用交

叉的木桁架组成的露明构架,这是把截面大约一平方英尺的巨大木

材,用锻铁板条系在一起。这些巨大的木材来自高山森林,比石材还

要昂贵,因此可能的话就尽量使用砖石拱圈。木造桁架上架着檩条,

也就是贴着陶砖的小型横梁;因为没有天花板的关系,陶砖的底部清

晰可见。

帕拉迪奥把波亚那别墅的阁楼叫做“granaro”,也就是谷仓〔20〕。

16 世纪农业生产力很低,每英亩耕作田地的产量不足 10 个 蒲 式

耳?。因为有一部分的田地要定期休耕,同时土地也作为放牧、栽种

葡萄、干草和蔬菜的生产之用,400 英亩的一个维琴察大庄园,只能够

生产 400、500 蒲式耳的小麦、稻米、粟和大麦〔21〕。这样珍贵的收成必

须贮藏在安全的地方,特别是屋主未必一直住在这里。我后来计算波

亚那别墅阁楼的储藏量,发现要是堆到 4 英尺高,可以轻松容纳 6 000

蒲式耳。那阁楼显然不只是当作谷仓而已。这也是一个储藏室,随着

季节的更迭来储藏衣服和家具,除此之外,阁楼更是仆人的宿舍。这

说明了阁楼里为什么开了这么多窗户,以及为什么没有农地的乡村住

宅和城镇里的联排住宅,也都有类似的阁楼。

别墅的地下室和阁楼就像是剧院的后台:屋主房间的建筑精致细

腻,支撑在下面的是和墓穴一样巨大的拱顶,覆盖在上面的则是和铁

 蒲式耳,谷物、水果等容量单位。在美国,1 蒲式耳相当于 35. 238 升,在英国则相当于 36. 368 升。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89

路高架桥一样厚实的木工制品。波亚那别墅不只是帕拉迪奥作为设

计者的成绩,更是帕拉迪奥身为一名营建者的成就。“每一栋建筑物

都必须考虑三件事情,”他在《建筑四书》开宗明义地阐述维特鲁威的

话,“就是实用或方便、坚固以及美观。”〔22〕实用关系到的是规划,美观

牵涉到美学,坚固则和施工有关。帕拉迪奥对施工非常重视。他的论

文前面的十一章,谈的都是世俗的主题,例如到哪里去找品质良好的

建筑用砂、如何制作石灰,以及用什么方法打造地基最好等等。帕拉

迪奥和阿尔伯蒂一样,遵循维特鲁威强调技术的榜样,但他和这位贵

族学者不同的地方是,石匠出身的他对自己谈论的内容有第一手的经

验。而且他的建筑品质优良,这栋有四百五十年历史的房子就是最好

的见证。

参观完毕,我向导游一再致谢,同时说声再见。现在还有时间绕

着房子的外部逛最后一圈。太阳比我来的时候升得更高了,把额枋和

装饰线脚鲜明的阴影投射在墙壁上。幽深的孔眼和阴暗的凉廊内部,

和白得耀眼的墙壁形成强烈的对比。高明的明暗对比效果,证明帕拉

迪奥在设计大会堂时学到了一些经验,正如同瑟利奥拱门和三角楣

饰,把他在前面几栋房子所探讨的主题呈现得更加精练。让人有一种

印象,觉得这是一位对自己使用的媒介能够完全掌握的成熟建筑师。

不过是哪一种建筑师呢?归功于《建筑四书》的影响力,再加上系统性

地研究帕拉迪奥的别墅平面图,至少在民众的眼里,帕拉迪奥主义

(Palladianism)已经代表了某一种建筑学上的制作方法:中央大厅、三

角楣饰、几根圆柱。1992 年,耶鲁大学一位颇富冒险心的艺术史学者 9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与微软公司的一位软件工程师合作,设计出一种电脑程序,可以根据

预定的几何规则,制造出数之不尽的“帕拉迪奥式”别墅平面图和立

面〔23〕。尽管两位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解释,这种机械式的做法仍给

人留下了一个鲜明的印象,仿佛设计一栋帕拉迪奥的别墅,只消严格

遵守几个简单的规则就行了。帕拉迪奥本人也让别人感觉他是个恪

守纪律的人。“尽管多样化和新鲜感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但任何人都

不应该违背这种艺术的法则,以及违反在理智上显而易见的原则,”他

写道,“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人也做出了各种变化,不过他们绝

不会背离这种艺术的某些普遍性和根本性的原则,我在讨论古代的书

卷中会讨论到这一点。”〔24〕

然而波亚那别墅让人跌破眼镜的地方,不在于帕拉迪奥是怎样地

遵守规则,而在于他如何锐意创新。波亚那别墅充满了新颖的创意,

例如突出的侧翼、低得不能再低的地下室、楼梯上望向凉廊的窗户。

上述的特征有的还会出现在以后的房子里,有的则只是昙花一现。厚

实的抽象化瑟利奥拱门后来只出现过一次,是 16 世纪 40 年代兴建的

一栋小房子,佛尔尼别墅(Villa Forni)。例如孔眼就出现在卡尔多戈

诺别墅()的大厅,成为圆形和椭圆形的窗户,只不过隐

藏在凉廊里。波亚那别墅一弯弧线的优美式样便是绝无仅有的特色。

虽然业主的要求和基地的特性会影响每一栋别墅各自不同的特质,但

如此多样化的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帕拉迪奥永无休止的想象力。

这一份永无休止的想象力,居然使帕拉迪奥充满了现代风格。他

的现代风格不同于密斯· 凡· 德· 罗,后者确实是纪律严明,而且晚 第三章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91

期的作品(以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为代表)是以几

种严格控制的建筑构件所构成:工字梁直棂、平板玻璃、凝灰石厚板。

帕拉迪奥也不像路易斯· 康(Louis I. Kahn),他费尽心思发展出属于

自己的砖砌和预制混凝土的建筑语汇,有时候非常出色,但往往感觉

狭隘而局促。和帕拉迪奥类似的反而是瑞士法裔天才柯布西埃。柯

布西埃也把自己的建筑理念出版发行,同时形成了许多建筑规则,不

过由于创造力旺盛,他会定期地转往新的建筑方向,篡改——— 而且常

常打破——— 他原本的宣言。

一个是受到传统建筑和本身对古代的仰慕所局限的帕拉迪奥,一

个是像柯布西埃这种拥抱新科技,而且想要重写(如果不是破坏)历史

的现代主义狂热分子,将两者相提并论似乎很牵强。不过帕拉迪奥投

身于一场比 20 世纪更深刻、延续时间也长远得多的建筑革命。他出

现的时候,这场革命确实已经到了尾声——— 帕拉迪奥出生那一年,布

鲁内列斯基首开先河的孤儿院(Ospedale degli Innocenti)已经有了将

近一百年的历史。然而帕拉迪奥在文艺复兴时期占有独一无二的地

位。他的根据地在维琴察,远离佛罗伦萨和罗马的建筑中心,必须靠

自己去发现古典式样的风格。他是以前辈的成就为基础,和同时代的

人一样,有着浪漫的人生观。不过他的建筑物既不老套,也不虚矫,反

而具备“发现”真实的文艺复兴给人的那种清新的第一印象,这恐怕才

是帕拉迪奥的建筑之所以影响深远的原因。 第四章 布兰塔运河畔 9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帕拉迪奥的许多别墅都地处偏僻,我手上的道路指南又只写了个

大概。回到我住的地方维琴察很容易——— 只要跟着路标走就行了。

要等回到城里之后,才会出状况。我下榻的旅馆位于历史中心,是一

个由狭窄、蜿蜒的街道所构成的中世纪迷宫,多到令人沮丧的单行道

路标,把这个迷宫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如果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我多半都会迷路。像表演特技似的一边用眼睛扫过手边的地图,一边

盯着街道的名称,同时还要跟上高峰时间的车阵,于是越开越心浮气

躁。维琴察的司机为人亲切有礼,但开起车来义无反顾——— 而且速度

飞快。最后我终于放弃,不再找路,干脆找找看有没有旅馆附近眼熟

的地标。一看到市民博物馆(Museo Civco)用强光灯打亮的立面,我就

知道这下到家了。

这间市立博物馆是用一栋帕拉迪奥的建筑物改建而成,原本是一

栋贵族的住宅。这座气派不凡的结构物占据着历史中心东边一块很

显眼的基地,大道在这里跨越巴基里奥内河(Bacchiglione River),然后

衔接上老的威尼斯公路。在 16 世纪,介于这栋府邸和河流之间的空

地,叫做“伊索拉广场”(Piazza dellIsola),是一个露天牛市场的所在

地。市场旁边就是城镇的码头,来自帕多瓦、威尼斯和其他地方的运

输船都在这里卸货。在威尼斯共和国,无论人货一律走水路往来,从

许多角度来看,这就是维琴察的前门。

奇耶里卡蒂府邸(Palazzo Chiericati)是帕拉迪奥被任命为大会堂

建筑师之后找上门的几个委托设计方案之一。业主是吉罗拉莫· 奇

耶里卡蒂伯爵(Count Girolamo Chiericati),是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物, 第四章 布兰塔运河畔 | ON THE BRENTA 95

身为大会堂建筑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他对帕拉迪奥一直很支持。1550

年,奇耶里卡蒂继承了正对伊索拉广场的三间小房子,便委托帕拉迪

奥在原地兴建一幢气派的住所。住在牛市场旁边确实不怎么舒服,不

过奇耶里卡蒂猜想——— 果然猜中了——— 新的建筑物可以让这个地区

改头换面;至于要如何带动这项改变,全看帕拉迪奥怎么做。这确实

是一项挑战。建筑用地的形状非常棘手,面对广场的那一面有 100 多

英尺宽,但深度只有 50 英尺左右。为了克服这个限制,同时在楼上得

到额外的空间,帕拉迪奥很精明地建议奇耶里卡蒂向市议会请求,允

许府邸以公共拱廊的形式深入广场“为全市提供舒适和装点”〔1〕。有

盖顶的行人拱廊,是维内托地区的城镇常见的一个特征,这个提议也

就被接受了。

浅窄的建筑用地没办法容纳帕拉迪奥为提也内或波尔托所设计

的那种深邃的庭院型联排住宅。不过这个基地有其他的好处。早先

这几栋府邸都坐落在狭窄、拥挤的街道上,周围被邻居所包夹,但奇耶

奇耶里卡蒂府邸 9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里卡蒂的房子将是独立式的,宽阔的立面正对一座广场、水流缓慢的

巴基里奥内河及对岸水车磨坊的美景。几乎是一幅乡村的景致。或

许正因为如此,帕拉迪奥才要把这栋原本应该朝内发展的联排住宅,

设计得像一座外向的别墅。他把地下室的一部分升高到地面以上,借

此提升一楼的标高。门厅的两侧各有一套小、中、大的房间,另外还有

楼梯。二楼则重复了同样的平面图,只是在门厅的上方增加了一间大

厅;三楼则是阁楼所在地。这些特征全都是从他的别墅沿袭修改而

来,不过帕拉迪奥在房子外部有新发明:整个俯瞰广场的 100 英尺立

面,是一座威风凛凛的两层楼凉廊。

支撑凉廊的不是拱门和柱墩,而是自撑式的圆柱。在早期的别墅

里,帕拉迪奥只是做出了圆柱的暗示。既然房子主要是由墙壁构成

奇耶里卡蒂别墅 第四章 布兰塔运河畔 | ON THE BRENTA 97

的,如果建筑师希望使用古典建筑的语法,也就是圆柱,只消在墙壁的

表面加上扁平的壁柱或半圆柱即可。这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

案,因为歌德就很敏锐地指出:“〔帕拉迪奥〕主要的问题,也正是所有

现代建筑师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家居建筑中妥善地运用圆柱,

因为把圆柱和墙壁结合在一起,永远是一种矛盾。”〔2〕奇耶里卡蒂府邸

漂亮地解决了这种矛盾:帕拉迪奥干脆把圆柱和墙壁分开,让圆柱凉

廊和正统的房子并列在一起。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不过他却花了将近

十年的时间,才在偶然间发现这个解决方案。

他这个发现是来自一个相关的建筑设计项目。在吉罗拉莫· 奇

耶里卡蒂继承伊索拉广场边这份产业的时候,他的弟弟乔凡尼(Gio- vanni)同时也继承了维琴察城郊的一座庄园。乔凡尼同样也对帕拉迪

奥十分赞赏,便委托他兴建一栋小别墅〔3〕。这栋房子目前仍然存在,

周围是广阔的田地,仍然隶属于一个正在运营的农场,只是有些疏于

打理,而且后来增建了附设的农舍和谷仓,让别墅的建筑风采大打折

扣。别墅的平面图很普通:一间正方形的大厅、两侧各有一套小、中、

大的房间。不过这里并没有往内缩的三拱凉廊,而是一座壮观的自撑

式门廊,四根和整栋房子一样高的巨大爱奥尼克式古典圆柱,支撑着

上面的古典三角楣饰。

我参观奇耶里卡蒂别墅的时候,住在隔壁的友善农夫问我是不是

德国人。他解释说有很多德国建筑师都跑来看这栋房子。我可以感

觉到,他实在搞不清楚这栋已经相当破旧的房子,为什么还能吸引这

么多人的注意。 9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这座门廊已经流传到全世界,连我所居住的美国也不例外,”我

说,“这是一栋历史性的建筑物。”

我一点也没有夸张。当初在 1485 年,门廊只不过是作为一种神

庙的联想,硬生生地黏在梅迪奇家族(Medici)一栋别墅的正面,如今

已经发展成三维空间的实物。在文艺复兴的建筑师当中,算是一件创

举;事实上,奇耶里卡蒂别墅的门廊是西方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以后的四百年,建筑师将把这种神庙门廊设计并兴建出无数种变化,

用来装饰乡村住宅、豪宅、皇宫、总统官邸,而教堂、博物馆和银行更是

不在话下。17 世纪,克劳德· 佩罗(Claude Parrault)用这种门廊作为

卢浮宫的中央部分;18 世纪,爱德华· 米德尔顿· 贝瑞(Edward Mid- dleton Barry)在柯芬园(Covent Garden)的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塞缪尔· 布拉吉特(Samuel Blodgett)在费城的美国第一银行

(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也以这种门廊为正面;19 世纪初期,德

国的建筑大师卡尔· 弗里德里希· 辛克尔(Karl Friedrich Schinkel)用

来装饰柏林剧院(Berlin Theater);过了一百多年,又将再度出现在约

翰· 拉塞尔· 波普(John Russell Pope)雄伟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等

21 世纪的建筑师厌倦了钛金属的漩涡和锯齿状的金属 Z 字形图案,可

能还是要从这种古典设计中寻找新的灵感。

奇耶里卡蒂别墅的兴建进行得慢之又慢,到 1558 年,工程因为乔

凡尼过世而停工的时候,只盖好了地下室,以及一楼的雏形。接下来

的二十年,房子一直停留在这种未完工的状态;帕拉迪奥想必已经放 第四章 布兰塔运河畔 | ON THE BRENTA 99

弃了有朝一日还能够看见别墅完工的希望,因为他并没有把这栋房子

收录在《建筑四书》里。不过他对于新的门廊显然非常得意,因为他马

上就用在另外一栋别墅上。那就是我的下一个目的地:佛斯卡利别墅

)。

这栋房子比较通俗的名称是“失意庄”(La Malcontenta),这个典

故据说是来自一位不快乐——— 据说也不忠实——— 的妻子,被她多疑的

丈夫监禁在这里。事实上,早在这栋别墅兴建之前,这个村落就叫做

“失意村”,这是因为邻近的沼泽地为“失意者”(malcontenti,也就是逃

犯)提供了避难所〔4〕。自从初次看到这个令人好奇的名称,还有别墅

被垂柳包围的宏伟门廊,倒映在布兰塔运河(the Brenta)沉静河水中

的抒情照片,我就一直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到此一游。

车窗被雨水分割成一条一条的,我从车窗看出去。满眼见到的不

是布兰塔运河跟垂柳,而是梅斯特列(Mestre,威尼斯的港口)脏污的

工业郊区:工厂和仓库,阴沉乏味的公寓楼房点缀其间。真是这个地

方吗?有一块招牌上写着“帕拉迪奥餐厅”(Ristorante Palladio),看来

别墅应该不远。我把车子停在餐厅前面,继续徒步前进。绕过弯道,

就在马路旁边,隔着一排低矮的钢制屏障,一条窄窄的运河映入眼帘,

河面距离人行道简直还不到两英尺。流速迟缓的布兰塔运河和约翰

· 路斯金(John Ruskin)一百五十年前描写得一模一样,“泛黄的灰色

泥泞河水,流速既不快也不慢,只是在单调的两岸间笨重地滑行”〔5〕。

谈不上什么风景如画,不过倒是适合这个灰云密布的黯淡天空。 10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在几英里外流入威尼斯泻湖的布兰塔运河,是大陆上一条很重要的航

路。现代的游览船载着观光客溯运河上行,从维琴察市到失意庄 6 英

里的航程,需要两个小时才能抵达。所花的时间恐怕跟 16 世纪威尼

斯人搭乘用驴子拉的豪华游船一样多。别墅的主人想必经常进行这

趟短途旅行,因为他们的别墅和其他人不同,这里不是农场的行政中

心,而是一位都市居民的乡村度假屋。

乡村度假屋的概念因为 14 世纪的诗人彼特拉克(Petrarch)而大

为风行,他在帕多瓦城外盖了一栋小房子(目前仍然存在),在他人生

的最后五年,一直过着“被橄榄树和一座葡萄园环绕⋯⋯ 远离警报、噪

音和骚乱的日子”〔6〕。一百年后,都市的“噪音和骚乱”,更别提夏天

的酷热和要命的空气,已经非常严重,而乡村则是一个很受欢迎的避

难所。到了阿尔伯蒂的时代,必须把和农业有关的乡村住宅,跟以享

乐度假为目的的别墅区分开来,“幸运的人会拥有一栋避暑度假的别

墅,”他写道,“在度假别墅里,享受着在乡村所能找到的一切优点,阳

失意庄 第四章 布兰塔运河畔 | ON THE BRENTA 101

光、微风、开阔的空间和景观。”〔7〕阿尔伯蒂许多有钱的佛罗伦萨邻居

都在俯瞰城市的山上盖了这样的别墅。他把城郊别墅和古代联想在

一起,引述了一位古罗马诗人笔下所描写的别墅生活乐趣:

在乡下要如何打发时间?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

我吃吃喝喝,边唱边玩,

梳洗用膳,休息养神。同时

我和太阳神福玻斯游戏

与缪斯女神欢跃〔8〕。

威尼斯比佛罗伦萨还大,而且是在水上建城,比较拥挤和不卫生。

为了暂时逃离这些环境,威尼斯的有钱人在慕拉诺岛(island of Mura- no)兴建夏屋(summer house),夏屋邻近玻璃工厂,不知道为什么,他

们竟然相信工厂排放的热气对健康有所帮助。究玳卡岛(Island of Gi- udecca)是另外一个热门地点〔9〕。最后,别墅的兴建者进一步外移,像

布兰塔运河之类的运河沿岸,从都市前去十分方便,同样也盖满了避

暑度假屋。

我沿着浑浊的布兰塔运河徒步前进,太阳神福玻斯(Phoebus,阿

波罗的别名之一)的踪迹现在已经不太明显了。此时佛斯卡利别墅映

入眼帘,或者应该说,我看见别墅门廊的一角在一群垂柳后面冒出来;

一根巨大的爱奥尼克式圆柱,以及惊鸿一瞥的三角楣饰,就像是一块 10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告示牌,丝毫不差地宣告着“帕拉迪奥别墅”是也。阿尔伯蒂告诫说,

城郊别墅“如果向任何一位远离都市的人呈现出一种欢愉的整体外

观,仿佛是要吸引和期待来人造访,就会散发出无穷的魅力”〔10〕。当

我观赏失意庄的时候,心里冒出来的并不是“欢愉”这个形容词——— 这

是我所见过最精彩的门廊,巨大的圆柱和整栋房子一样高。房子本身

虽然并没有特别大,但高踞在一个足足有一层楼高的墩座上,俯视着

相隔一小段草地的狭窄布兰塔运河,把门廊纪念碑性质的效果给放大

了。比萨尼别墅的淹水,让帕拉迪奥学到了教训,河边的地下室得盖

在地面上才行,但他似乎也开始偏爱垂直性,因为他把地下室,还有阁

楼盖得特别高,这样兴建出来的房子,甚至比两层楼的奇耶里卡蒂府

邸还高。就像奇耶里卡蒂府邸前面正对着一片广场,帕拉迪奥也让失

意庄更加靠近运河,务必使访客步出豪华游船时,可以百分之百地体

验到这座纪念碑式的门廊所带来的震撼。

要前往别墅的一楼,必须先经过两侧各一座的外部楼梯。宽阔柱

顶盘梁的横饰带上刻了一排拉丁铭文,纪念当初委任兴建这栋房子的

业主:尼可洛(Nicol )与艾维斯· 佛斯卡利(Alvise Foscari)兄弟,斐德

烈(Federico)之子(NICOLAUS ET ALOYSIUS FOSCARI FRATRESFED-

ERICI FILII)。佛斯卡利兄弟是富有的威尼斯贵族,祖上是 15 世纪一

位著名的总督。我可以想象他们如何端详帕拉迪奥最新的设计图,也

就是当时尚未完工的奇耶里卡蒂别墅,并指示他,“我们喜欢这个平面

图,不过门廊要加大。我们要让朋友和访客刮目相看。”帕拉迪奥放大

了建筑体量;失意庄的门廊不只是比奇耶里卡蒂别墅的还要高;而且 第四章 布兰塔运河畔 | ON THE BRENTA 103

动用了八根圆柱,而不是四根。

圆柱是古罗马建筑的基本模数(module),圆柱的直径就是决定建

筑物其他部分(包括圆柱间隔的空间,或称为“柱距”〔intercolumnia- tion〕)之尺寸大小的尺度模数。维特鲁威描述了五种柱距,分别从直

1 径的 1 倍到 3 倍不等,不过他大力推荐所谓的“正柱式”,“间隔分配 2

〔 〕 1 得刚刚好。”11 ?正柱式要求圆柱间隔的空间必须相当于 2 倍的圆 4

柱直径,这也是帕拉迪奥的最爱。罗马神庙正面开间的数量永远都是

奇数——— 照例是三、五或七——— 大门正对面的中央开间有时会加宽一

点,好让“那些想接近神像的人可以自由通行,”这是维特鲁威的说

法〔12〕。帕拉迪奥通常遵循这套做法,失意庄的五开间门廊,中央的开

间就比较宽。这没有任何实用的功能,因为人们是从旁边走进门廊

的,但中间的空间比较大,强调出房子的中央轴线。

门廊后面高耸的房子更是大得不得了。砖砌的墙壁是用威尼斯

特有的灰泥来饰面。这种灰泥叫做“大理石灰泥”(marmorino),是用

粉状的贝壳和石灰华大理石粉末,再加上石灰的一种混合物。把这种

灰泥抹在墙壁上,然后用一个热熨斗熨烫,形成类似皂石的一种完全

着色、闪闪发光的表面。和帕拉迪奥大部分的别墅一样,这些灰泥被

刻成砌石的图饰,这里的接缝线因为涂了微红的漆料而变得非常显

1  〔责编注〕 五种柱距为:密柱式(pycnostyle),柱距为圆柱直径的 1 2 倍;窄柱式(systyle),柱距 1 为圆柱直径的 2 倍;正柱式(eustyle),柱距为圆柱直径的 2 4 倍;宽柱式(diastyle),柱距为圆柱直 径的 3 倍;离柱式(araeostyle),柱距为圆柱直径的 4 倍。 10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眼。效果其实相当粗糙,但却让我觉得很有正宗原味。屋顶上加装了

一扇宽阔的老虎窗(dormer window),窗户上方的山墙是在门廊上方创

造出第二个比较小的三角楣饰。老虎窗的两侧是高得出奇的烟囱,上

面是绝无仅有的球根状威尼斯烟囱顶。事实上,尽管周围是乡村环

境,这栋气派的房子显然有威尼斯府邸之风。这种宏伟,几乎是崇高

的立面,出自于帕拉迪奥之手,他追求建筑物神圣的纪念碑性,更甚于

明暗对比及历史。就像是某些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失意庄的门廊传达

出一种“百分之百的威严”〔13〕感觉。

要前往别墅,我必须沿着运河边往回走一小段路,直到看见一座

桥为止。有一条小径一直通向一道围墙门,那里有个冷峻的老妇人,

穿着一身黑衣在收门票。“别墅是私人住宅;内部禁止触摸或使用任

何摆设、拍照或吸烟。”这个语气恶毒的警告分别写成意大利语、英语、

法语和日语。“造访期间请小心室外的楼梯,因为没有栏杆,也要留意

室内打过蜡的铺砌地。”

一条弧形的小径可以通往房子的正面。贴近一看,墩座显得更加

气派,一定有足足 15 英尺高。我还得引颈眺望,才能看到爱奥尼克式

圆柱的顶端。小心地沿着楼梯爬上去,就像门票上面警告的,这里没

有栏杆。在宽阔的门廊上方,沉重的粗琢石横梁支撑着陶瓦屋顶,屋

瓦的底部一览无遗,这种粗糙的构造强调出结实的圆柱承受了多少沉

重的负荷。圆柱之间没有栏杆,只有高度刚好可以让人坐下来的石造

女儿墙。至于墩座的打造在建筑学上的理由,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

了——— 这是理想的眺望点,正好迎接乘船抵达的访客。从这里往下 第四章 布兰塔运河畔 | ON THE BRENTA 105

看,布兰塔运河的景致简直是如诗如画。

正面的大门高耸巨大,共有 14 英尺高,是一般传统大门的两倍。

门上有一个涡卷饰,纪念法国瓦卢瓦王朝的亨利(Henri de Valois)

1574 年造访此地,当时他正要到巴黎继承王位,途中曾在威尼斯停留。

这扇大门想必曾经为了迎接这位未来的国王而大开,但我却是从一块

镶板切出来的低矮开口走进别墅,壮观的大厅呈十字形平面,类似比

萨尼别墅,但高度犹有过之,天花板是高耸的筒形拱顶。墙壁和天花

板的表面画满了寓言和神话题材的湿壁画,包含在用错视画模拟门廊

而画出来的爱奥尼克式巨柱的建筑架构里。这些建筑装饰很可能是

由帕拉迪奥亲自设计,因为这些湿壁画是出自吉贝迪斯塔· 塞洛提之

手,也就是帕拉迪奥不久前装饰高迪别墅时的合作伙伴。和装饰高迪

别墅时一样,塞洛提也是取代先前画到一半就突然去世的巴蒂斯塔·

弗朗哥(Battistu Franco)。大厅戏剧性的拱顶为塞洛提的才华提供了

更大的挥洒空间,仙女、众神和女神,个个在井然有序的圆柱、壁龛和

门框所形成的架构里撒起野来。湿壁画如今已经褪色,多少也有些损

伤,在见证了失意庄多年来曾受到什么样的虐待。1848 年,这栋房子

被包围威尼斯的奥地利部队所占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成了

战地医院;战后又成了储藏粮食和养蚕的地方。日后进行的修复工

程,并没有完全抹灭别墅将近一个世纪以来遭受凌虐的痕迹。因为大

厅出奇的明亮——— 大门正对面,朝向南方的墙壁几乎全部都是窗户,

下面是长方形的窗子,上面则是大扇的半圆形浴场式窗,紧挨在拱顶

下面,所以湿壁画清晰可见。帕拉迪奥一向不吝于开窗,不过这次更 10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甚于以往。

失意庄目前的屋主是佛斯卡利兄弟的后裔。安乐椅和无靠背的

长沙发沿着大厅的墙壁排列,可是一点都没有居家的感觉,与其说是

客厅,不如说更像是火车站的候车室;这个偌大的空间还不如空无一

物比较好。大厅的两侧是由小、中、大房间构成的两套房间。房间有

各式各样的装饰以及不同形态的圆顶和拱顶天花板。最小的房间装

饰成所谓“庞贝式”风格(Pompeiian style),墙壁和天花板的拱顶上是

半人羊和带翅膀的小天使的湿壁画。塞洛提把一个正方形的房

间——— 现在当成卧房使用——— 画成一座缠绕着葡萄藤的藤架;另外一

间则让弗朗哥用颓败的圆柱和巨大、扭曲的米开朗琪罗式人像,装饰

得美不胜收。

失意庄的楼面平面图完全复制了奇耶里卡蒂别墅初期的某一个

版本,其中包含了一个很复杂的拱顶十字形大厅〔14〕。显然乔凡尼·

奇耶里卡蒂在开销上有些犹豫,便要求把房子盖得简单一点。帕拉迪

奥照办了,不过秉持他一贯的坚持性格,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于是当佛

斯卡利兄弟找上他的时候,他想必已经给他们看过了这份原先的平面

图。

一个年轻女子在失意庄担任讲解员。后来我才发现她是一名建

筑系的学生,在这里打工赚钱。我问她能不能到阁楼参观,她告诉我

说,阁楼不对外开放,不过她给我看了一本研究这幢别墅的书,里面有

各个楼层的平面图。阁楼似乎完全复制了一楼的平面,有两套房间,

大厅的正上方是一个十字形的中央空间〔15〕。楼上的大厅是靠两端的 第四章 布兰塔运河畔 | ON THE BRENTA 107

老虎窗来照明。

这是一栋城郊别墅,显然是用不着谷仓的。事实上,帕拉迪奥特

别把失意庄二楼的房间称为“房间”(camere),而非谷仓。“楼上的房

间就像是夹层,”他写道,“因为高度不足,只有 8 英尺。”〔16〕别墅原本

是针对两名单身汉设计,但房子还在施工期间,艾维斯· 佛斯卡利就

结婚了,帕拉迪奥可能更改了楼上的房间,增加了罕见的老虎窗,好替

这个增加了新成员的家庭提供更多的空间〔17〕。于是帕拉迪奥巧妙地

修改设计、解决了实用上的问题、增加了外表看起来是阁楼的二楼,同

时照例又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美感。

既然不能上楼去,我就把这本研究别墅的书借来翻阅。作者是一

位瑞典的教授,大约在四十年前带领了一群建筑系学生造访维内托地

区。他们一一畅游帕拉迪奥的别墅,最后一站来到了失意庄,在这里

待了好几天,为房子做出精准的测量,尤其是房间。《建筑四书》特别

注明了房间的尺寸,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比较别墅跟书里的平面图是否

有什么差异。大家都知道帕拉迪奥偏好某几种房间的形状。“有七种

房间是最美丽、最匀称的,效果也比较好,”他写道,并且一一列举出

来:圆形、正方形和几种预定比例的长方形〔18〕。维特鲁威有一整章的

篇幅都在讨论这个题材,他这是直接引述维特鲁威的话。实际上,帕

拉迪奥并没有平均使用这 7 种形状;他最常把房间设计成正方形,有 10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1 1 时候是 1 个正方形,有时候则是 1 个正方形?。《建筑四书》上 3 2

说,这些就是失意庄大厅两侧的小、中、大房间的比例。

帕拉迪奥并没有解释这些房间的形状为什么“效果比较好”(维特

鲁威也没有说明)。鲁道夫· 威特考尔(Rudolf Wittkower)在 1949 年

出版的一本讨论文艺复兴建筑原则的大作中,揣测帕拉迪奥是以音乐

作为房间比例的根据〔19〕。他引用了一张便条,帕拉迪奥在上面提出

了建筑比例和音乐和弦的一个雷同之处。“声音的比例是听觉的和

谐;尺寸的比例是视觉的和谐。这样的和谐通常令人心旷神怡,除了

研究事物因果关系的人以外,谁也不知道是为什么。”〔20〕根据威特考

尔的说法,帕拉迪奥的“尺寸”是根据 16 世纪的一种用数字比率来表

现音符的音乐理论。我们很难把这个复杂的说法用三言两语就解释

清楚,不过其中要旨就是帕拉迪奥为房间、大厅和门廊所规划的尺寸,

是根据特定的音程所形成的比例,例如四度、五度、大六度等等。举个

例子,照威特考尔的说法,失意庄房间的尺寸(12 威尼斯尺 × 16 威尼

斯尺、16 威尼斯尺 × 16 威尼斯尺、16 威尼斯尺 × 24 威尼斯尺)和大厅

的宽度(32 威尼斯尺),形成一个代表“基调”音乐主题的系列,门廊和

 在《建筑四书》的 23 幢别墅里面,有 21 栋包含了房间的尺寸。其中描写的 211 个房间里,56 间是 1 1 正方形的,27 间是 1 个正方形,22 间是 1 个正方形。其他被推荐的比例出现得比较少:1 2 3 2 个正方形和两个正方形,各自只出现了 8 次;两个房间是圆形的,只有一间是平方根长方形 3 (root-two rectangle,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而来〔译注:这种长方形的长宽比例是相当于一个正方形 的对角线和正方形一边的比例〕)。换句话说,帕拉迪奥大概只有一半的时间是遵照维特鲁威的 建议。 第四章 布兰塔运河畔 | ON THE BRENTA 109

圆柱的间隔也不例外〔21〕?。

虽然威特考尔的理论相当精彩,但有两个严重的缺失。首先,帕

拉迪奥在《建筑四书》中并没有提及和谐的比例之类的讨论;如果音乐

和谐在他的设计上扮演了某种角色,他当然会把这方面的讨论纳入书

中。其次,帕拉迪奥在使用那些符合威特考尔音乐论的尺寸时,完全

没有任何一贯性。霍华德和隆盖尔(Deborah Howard and Malcolm Lon- gair)这两位苏格兰学者,分析了《建筑四书》总共四十四幅经过测量的

府邸和别墅的平面图(然而威特考尔只分析了八栋别墅),发现虽然某

些数字重复出现,但帕拉迪奥经常使用奇数的尺寸,即使是他其实可

以轻易调整数字的时候也一样〔22〕。他们的结论是“〔帕拉迪奥〕对音

乐和谐比例的仰赖,绝对不像威特考尔表示的那么强烈⋯⋯ 他对和谐

尺寸的偏好,恐怕是出于他对某几种房间形状的偏爱,或是因为使用

简单、容易除尽的数字,有不少实务上的好处。”〔23〕

 帕拉迪奥依照建筑方案的地点,使用威尼斯尺或是维琴察尺。维琴察尺大概是现代的 14 英寸;威 尼斯尺稍微短一点。 11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霍华德和隆盖尔很睿智地指出,一位像帕拉迪奥这么聪明有经验的建筑 师,不会对外表示美丽的建筑物只能靠简单地遵循一套单一的比例理 论来设计〔24〕。建筑的世界是很混乱的;建筑师要学会在各种相互冲 突的需求中取得平衡。维特鲁威本人,容许“在出现其他无法避免的 障碍时,是可以在对称关系上做出缩减或增加——— 不过要兼具精巧和 敏锐,因此结果未必不如真正的对称所产生的美感”〔25〕。这是帕拉迪 奥的一贯作风。举例来说,《建筑四书》有一章专门谈房间的拱顶,他 最后结论时写道,“拱顶还有其他的高度是不属于任何规则的,建筑师 会按照他的判断和实际的情况〔附加强调语气〕来加以运用。”〔26〕那位 瑞士教授和他的学生在失意庄发现,房间的尺寸有一个重大的不一致 性:按照《建筑四书》的描写,美丽小房间的宽度是 12 威尼斯尺,但其 1 实是 10 威尼斯尺,因此房间的比例并不是 1 个正方形。这到底是 3

失意庄平面图,《建筑四书》 第四章 布兰塔运河畔 | ON THE BRENTA 111

为了适应实际情况,还是帕拉迪奥判断的结果,就不得而知了。

失意庄的背面正对着一片绵长的草地,两边各种了两排树木。立

面的重点是一扇大型的浴场式窗,而且这里和比萨尼别墅一样,房子

的背面和正面一点也不像。或者至少这是我们的第一印象。事实上,

帕拉迪奥采用的是和波亚那别墅相同的手法,在正面和背面创造出一

种巧妙的连贯性。“环绕整栋房子的檐口,在凉廊上方以及房子的另

外一面,都形成了三角面,”他如此写道。“在雨水槽下面还有另外一

道檐口,在三角面上方环绕。”〔27〕他把中央部分稍微往前推,和门廊相

互呼应,借此复制了临河立面的三部分结构(tripartite organization)。

他重复了正面的三角楣饰,只不过水平的檐口被从中切断,让浴场式

窗的拱形窗顶延伸到三角面里去。正面和背面的地下室和阁楼的窗

户一模一样,屋顶上附有缩小型三角楣饰的山墙窗也不例外。

屋子的背面没有外部楼梯;如果要从大厅到花园去,唯一的途径

就是从一座内部楼梯往下走,穿过地下室,再从中央的门出来。帕拉

迪奥为何不在花园这一边重复门廊的设计,或至少在这个房子的南面

提供一个内缩式的凉廊和一排楼梯?这不可能是成本的问题——— 这

本来就是一栋造价昂贵的房子。或许他是想强化面对花园的私人面

和朝向布兰塔运河的公共面之间的对比。扁平的背立面同时也强调

了突出的拱廊强烈的外推之势,使这个特殊的设计独占鳌头。

我朝这栋房子的正面看最后一眼。贴近观察的时候,这个宏伟的

立面显得异常有生气。房子底座上的泻水台是未抹灰的砖块,而砖块 11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再度出现在沉重的扁平装饰线脚上,称为“过梁饰带”(fascia),在一楼

的标高处围绕整栋房子,接着又出现在更为狭窄的陶瓦扁带饰上面,

对应着门廊上把阁楼层勾勒出来的柱顶盘梁。圆柱的柱身也是裸砖。

帕拉迪奥在好几个建筑方案都使用了类似的砖砌圆柱。“我从来没有

看过任何比这个还气派的石柱或大理石圆柱,”亨利· 沃顿爵士(Sir

Henry Wotton)如此记载,他是在帕拉迪奥过世二十年以后担任驻威尼

斯的英国大使,“因为砖块首先是用圆形的模子制成,然后在烧制前平

均切成四块或更多块,事后砖块的边缘紧紧密合,接缝集中得刚刚好,

使柱子看起来就像完整的一根圆柱,显示我们其实是想用艺术而非材

料来满足我们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28〕

失意庄的砖砌圆柱很像是优雅的烟囱,不过对一位 16 世纪的观

察者而言,砖砌圆柱只显得结实粗犷。砖块的红和白色的大理石灰泥

墙壁产生鲜明的对比。三角楣饰的斜坡式屋檐和屋顶的陶瓦檐口也

是红色的。两种颜色的色彩设计,和帕拉迪奥其他的别墅南辕北辙,

反而像是威尼斯著名的晚期哥特式建筑物丰富绚丽的多色彩装

饰——— 石材和砖块打造的圣马可钟楼(Campanile of San Marco),或是

总督府白色和粉红色相间的大理石。他是在迎合威尼斯的业主吗?

“建筑师常常被迫要配合那些付钱大款的希望,而不能处理他应该关

心的问题,”他曾经如此写道,透露出一种少见的嘲讽式的无可奈

何〔29〕。尽管偶尔也有抱怨,整体而言,帕拉迪奥和许多文艺复兴的艺

术家一样,从财雄势大的赞助者那里得到了莫大的支持。他也运用自

己过人的个人魅力来影响他的业主,他很少有案子胎死腹中,也佐证 第四章 布兰塔运河畔 | ON THE BRENTA 113

了他的说服力。不过建筑师总是很难拒绝“付钱大款”的要求。要是

像 16 世纪那样,宽阔的社会鸿沟把建筑师和他们的业主区分开来,他

们就更为弱势了。

以帕拉迪奥的情况来说,这道鸿沟又特别的宽,因为他是建筑工

匠阶层出身,而非声望稍微比较高的艺术阶层。除了帕拉迪奥以外,

只有小安东尼奥· 达· 桑伽洛还能够克服出身工匠的污名,他当初是

以木匠的身份入行,最后却继承了伯拉孟特,成为圣彼得教堂的建筑

师。“或许有人称呼我安东尼奥大师,”小桑伽洛曾经夸口,“不过我绝

不会拿我在罗马的生活跟任何人交换。”〔30〕这不是空口说白话——— 虽

然没有得到贵族的地位,他毕竟还是发了财,生活的排场大得很。曾

经受邀参与大会堂竞图的朱里奥· 罗曼诺也当仁不让。从罗马来到

威尼斯共和国之后,他在曼图亚为自己盖了一栋豪华的住宅?。

詹姆斯· 斯洛斯· 艾克曼描述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他们业

主之间的财务关系是一个“谜团。”〔31〕画家有详细的书面契约,不但明

订付款日程,还有主题和颜料的品质、颜色,甚至什么是师傅要画的,

哪些可以委派助手代劳,都规定得一清二楚〔32〕。建筑师是在前一个

世纪才出现,取代了中世纪的工匠师傅。如果是大型的公共建筑,建

筑师拿的通常是每个月的定金,不过就我们所知,私人的委托案并没

有正式的契约。他们要交出一张张的设计图才能拿到钱,而且酬劳并

不高。举个例子,帕拉迪奥为奇耶里卡蒂府邸画的平面图和立面设计

图,一共只收到四个金币。如果要求额外的细部装饰(装饰线脚、柱

 朱里奥的致富也是拜他的艺术作品之赐,包括湿壁画、绘画及出版一系列恶名昭彰的色情图画。 11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头、托架、壁炉),以及建筑师到工地去监工的时候,有时会增加酬劳,

不过实际的数目还是由业主自己看着办。根据历史记载,奇耶里卡蒂

府邸盖了两年,屋主在施工期间总共付帕拉迪奥十四个金币和一堆珍

珠〔33〕。

至于帕拉迪奥在当时的财务状况如何,至今并没有留下完整的记

录,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他接私人委托案的收入很有限。他的好友,

也就是诗人兼画家的吉凡尼· 贝迪斯塔· 马甘萨曾经语带嘲讽地表

示,“安德烈叔叔,赚来的钱都花掉了。”〔34〕既然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帕

拉迪奥这个人挥霍无度,我们只能认定这表示他的收入捉襟见肘。他

仍旧继续领取担任大会堂建筑师的月薪——— 面对领主广场的一楼拱

廊,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 但这笔钱不够养活他的一大家子,现在

他已经有了四个儿子,里 奥 尼 达(Leonida)、马 克 安 东 尼 奥

(Marcantonio)、奥拉吉奥(Orazio)和席拉(Silla),还有一个女儿吉诺

比雅(Zenobia)。一直到 50 岁那年,帕拉迪奥赚的钱还是很少,连登上

维琴察报税单上的资格都没有,等他的名字终于列了上去,也是排在

收入最低的等级里面〔35〕。

要解决帕拉迪奥的财务问题,就得在威尼斯担任一个带薪水的职

位。他在乡下维琴察的名声,即使到了最宁静的共和国根本不算什

么,但透过一个个别墅委托案,如今他在威尼斯的贵族层级里已经有

了好几位举足轻重的支持者。他十年前在帕多瓦结识的丹尼尔· 巴

巴罗(Daniele Barbaro),介绍他认识了雅各布· 康塔里尼(Jacopo Cont- arini),这是共和国权倾一时的大臣、一位业余的艺术爱好者、一位科 第四章 布兰塔运河畔 | ON THE BRENTA 115

学学者,同时对建筑也非常狂热。每次只要帕拉迪奥造访威尼斯,康

塔里尼就邀请他到家里居住〔36〕。这样的人脉很重要,不过想在威尼

斯建立事业,16 世纪 50 年代实在不是一个好时机。桑索维诺和桑米

凯利这两位建筑界的老前辈仍旧活跃。杰出的桑索维诺为圣马可教

堂的官员担任施工经理,地位相当稳固,教堂的官员负责广场周围一

带的建筑物,桑索维诺的职权相当于威尼斯的官方建筑师。70 几岁了

还老当益壮,一点也看不出任何退休的迹象。桑米凯利仍旧是共和国

的首席军事建筑师,同样也非常活跃,当时正在设计大运河边的格林

马尼府邸(Palazzo Grimani)。这时候威尼斯的经济正进入衰退期,有

好一段时间,格林马尼府邸很可能成为最后一桩私人建筑案。

从 1554 年开始,帕拉迪奥有好几次试图在威尼斯立足。经营盐

务专卖的盐官(salt magistracy)掌握威尼斯大部分的公共建设,帕拉迪

奥申请担任盐官的施工经理,这是一个受薪的职位,但每次都石沉大

海。过了几年,他参加一项建筑竞图,这次的工程是要重建旧的里亚

托木桥(Rialto Bridge)(帕拉迪奥已经为他一位别墅的业主盖过一条

长达 100 英尺的木造大桥)。虽然参与竞图的人包括米开朗琪罗和显

然最受青睐的桑索维诺,但主办当局把这项造价不菲的公共建筑案搁

置一边,硬是延宕了三十年才重起炉灶。帕拉迪奥另外还参加了一次

为总督府打造一座全新主楼梯(现在叫做“黄金楼梯”〔Scala dOro〕)

的竞图。桑索维诺和桑米凯利搭档参赛,结果自然不出所料,他们赢

了。在丹尼尔· 巴巴罗的协助下,帕拉迪奥好不容易接到了一桩委托

案——— 设计威尼斯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的新立面。不过在 施工之前,大主教逝世,而继任者就把这个案子束诸高阁?。

因此在设计失意庄的时候,年届 45 岁的帕拉迪奥虽然在创造力

方面不断成长,但争取大型公共委托案则是处处碰壁。这时候他想必

沮丧得不得了。建筑师有时候会利用家居建筑来展现自己的建筑理

念,帕拉迪奥也是如此。20 世纪 20 年代的柯布西埃也一样,把巴黎近

郊的白墙城郊别墅(white-walled suburban villas),变成他现代新建筑

的宣言;罗伯特· 文丘里(Robert Venturi)为他的母亲在费城设计了一

栋复杂的小房子,因而展开了他的建筑事业——— 和后现代主义;弗兰

克· 盖里(Frank Gehry)以独树一帜的手法翻修自己的房子——— 圣莫

尼卡(Santa Monica)的一栋木造平房——— 宣示了自己惊人的崭新才

华。许多从布兰塔运河路经此地或是取道陆路(这是前往帕多瓦的主

要陆上路线)的威尼斯人,都会看到失意庄气势磅礴的巨大门廊,这其

实是一张大型的广告看板;不止替佛斯卡利兄弟做宣传,也展示了属

于帕拉迪奥独特的罗马古典主义。

 圣彼得教堂(San Pietro)靠近军械库(Arsenale)的立面,在帕拉迪奥逝世四十年后,终于付诸实现, 尽管并未完全参照帕拉迪奥的设计,这座教堂仍很值得一游。 第五章 门 廊 11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皮翁比诺迪斯(Piombino Dese)是维琴察东边的一个大村庄,村子

里主要的大街叫做“罗马街”(Via Roma)。平凡无奇的公寓楼房和门

口挂满了霓虹灯的店铺,沿着这条忙碌的主要干道一字排开。现在是

星期天早上,路上没什么车。教堂附近的停车场暂时被一个巡回游乐

园占用了,这个游乐园唯一的噱头就是一个巨大的圆转盘。小孩子鱼

贯排队等着上去,等转盘开始旋转,刚开始还慢条斯理地,后来就越来

越快,这时候小朋友会惊声尖叫,直到最后,转盘一面倾斜一面旋转。

比较大胆的男孩离开座位时,会像螃蟹一样爬过倾斜的地面。闪光灯

闪啊闪的,扬声器播放着用管风琴弹奏的嘈杂乐声。

在大街对过的一道砖墙后面,柯纳洛别墅壮观的门廊昂然矗立,

俯瞰着这番喧嚣的景象。游乐园和别墅摆在一起,让我想起费里尼

(Fellini)某一部电影里的一个场景。别墅屹立不摇。足足有两层楼

高,背后的蓝天衬托着极高的门廊,仿佛是一座神庙的正面。两层楼

听起来没什么了不起,不过要是每层楼有 30 英尺高,再加上地下室和

阁楼,就相当于一座六、七层楼高的大厦了。

这栋房子属于私人产业,只有在夏天特定的日子对外开放,不过

由于现在是观光淡季,我已经安排了一次破例的造访。今天早上十一

点,我要去附近的一家咖啡厅,叫做——— 还能叫什么?———“ 帕拉迪奥

咖啡馆”,去见别墅的管理员。结果原来就是管吧台的那个讨人喜欢

的年轻人。接班的人到了以后,我们就过街到对面的别墅去,他打开

了一扇厚重的围墙门,于是我们进到花园里。他建议我趁他到屋子里

去开窗门的时候,先在庭院里走走。 第五章 门廊 | PORTICOES 119

柯纳洛别墅 12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三角楣饰会如此高得不得了,原因其实很明显;三角楣饰下面不

只是一座,而是有两座门廊——— 双层门廊。双层门廊——— 下面是爱奥

尼克柱式,上面是科林斯柱式——— 和失意庄一样向前突出,不过两侧

没有圆柱,而是用边墙取而代之。这些墙壁模仿拱窗,也做了拱形的

开口,拱窗上方突起的拱顶石融入了灰泥墙上画出的砌石图饰。房子

的中央砌块左右各有一座侧翼。按照帕拉迪奥的设计,一边是厨房和

打理家务的所在地,另外一侧则是佣人的房间。他并没有说明为何不

把厨房设在地下室——— 可能是为了缩短前往二楼的距离,因为帕拉迪

奥在设计其他两层楼的房屋时,也用了同样的手法。

帕拉迪奥并没有在房子背后设计一个扁平的立面,反而又盖了一

座双层门廊。和第一座双层门廊一模一样,上面是六根科林斯圆柱,

下面是六根爱奥尼克式圆柱,同样有着三角形的三角楣饰,不过这里

的门廊没有向前突出,反而往内缩进去。这个镜像的结合,是建筑上

难得一见的连续左右开弓。

帕拉迪奥的业主是乔治欧· 柯纳洛(Giorgio Cornaro,和艾尔维斯

· 柯纳洛没有关系),也是一位威尼斯的青年贵族。柯纳洛家族———

柯纳洛在威尼斯的方言里是“角落”(Corner)的意思——— 是最初在公

元 7 世纪建城的 12 个家族之一的孔塔里尼家族(Contarini)的一支。

他们原本被称为“王后家族的柯纳洛”(Cornaro della Regina),所根据

的来源是乔治欧的姑姑凯特琳娜· 柯纳洛(Caterina Cornaro)曾经在

15 世纪末当过塞浦路斯的王后。(将岛国的主权让给威尼斯共和国

以后,她就迁居到附近的伏莱村〔Altivole〕。)好几代以来,皮翁比诺的 第五章 门廊 | PORTICOES 121

土地一直属于柯纳洛家族所有,直到 1551 年,参议员吉罗拉莫· 柯纳

洛(Girolamo Cornaro)过世,土地分给了两个儿子,安德烈和乔治欧。

安德烈身为长子,继承了大批的财产,包括几年前桑米凯利在村子里

设计的一栋令人惊叹的房子〔1〕。乔治欧打算结婚,于是马上着手兴建

自己的房子。他继承的土地零零散散加起来有好几百英亩,却偏偏看

中了他哥哥别墅旁边的一块基地。帕拉迪奥的声誉日隆,才能接到这

样的一桩委托案:设计一栋显然——— 就算不是为了压制显赫高邻的光

芒——— 是以一争高低为目的的房子?。

由于基地狭隘,设计起来困难重重。这一块狭窄的长方形土地和

大街有一段距离。帕拉迪奥必须在半块基地上纳入一座狭长形的谷

仓和一座农场的庭院,如此一来,只剩下一英亩左右的地方可以盖房

子——— 相当于美国郊区的一大块地。除了高迪别墅所在的围墙墩座

受到相当的限制之外,帕拉迪奥的别墅多半有着大片的基地,足以让

他设计前庭院。在这块地上,他没办法靠向外扩张来创造出雄伟的印

象,只好退而求其次——— 向上发展。

帕拉迪奥回应了业主的特殊要求——— 这是他作为住宅建筑师的

成就之一,但他常常同时以好几个建筑案来发展同样的创意。在兴建

柯纳洛别墅的同时,他还有另外两栋房子在建。其中之一是法兰西斯

科· 比萨尼(Francesco Pisani,维托的亲戚)的别墅,坐落在维琴察南

 柯纳洛家族长久以来都是建筑的爱好者。乔治欧的两位叔叔在威尼斯兴建了著名的房屋,由桑索 维诺所设计的堂皇府(Palazzo Corner della Ca Grande),以及桑米凯利在圣保罗广场设计的柯纳洛 · 莫千尼格府邸(Palazzo Corner Mocenigo);他的祖先,孔塔里尼家族的马丁(Martin)兴建(大致上 也亲手设计了)里亚托桥(Rialto bridge)附近大运河(Grand Canal)畔著名的黄金屋(Cà dOro)。 12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方的一个围墙城镇,蒙塔格那那(Montagnana)的城门外;另外一栋则

是为佛洛里安诺· 安东尼尼(Floriano Antonini)在乌迪内市(Udine)近

郊盖的一栋房子。这两栋两层楼的房子都坐落在城郊,有双重门廊。

《建筑四书》一共收录了八座双重门廊,包含五栋别墅和三栋城镇房

屋。不过柯纳洛别墅正面的双重门廊因为向前突出,所以别具一格,

成为帕拉迪奥最令人惊艳的主立面之一。

凭着像奇耶里卡蒂别墅、失意庄和柯纳洛别墅这样的房子,帕拉

迪奥终于创造出一种结合了古代神庙建筑和现代房屋的建筑原型。

现代房屋本身非常简单:一个抹灰的砖砌箱形建筑,加上经过精心安

排比例的门窗,统一的横饰带和过梁饰带,同时在抹灰的墙壁上刻画

砖石的图饰。这个箱形建筑可以做各种变化——— 能够加上侧翼、或矮

或高的地下室、一层楼或两层楼。室内可以很方便地进一步垂直分隔

成服务性的地下室、家庭房间和夹层,还有一个贮藏用阁楼。至于门

廊,建筑物的正面可以视需要做成一层或两层的内缩凉廊或是突出的

门廊,圆柱也可以多几根或少几根。

柯纳洛别墅的后花园和前院不同,拥有呼吸的空间。一大片绵长

的草地可以眺望农田,这幅景象从 16 世纪至今,不可能改变多少。草

坪尽头是一座奇特的七拱桥,跨过一个鱼池,通往一组气派的围墙门,

相传这座桥是帕拉迪奥所设计。我正在凝视这座桥的时候,别墅的管

理员绕过屋角走过来。他说曾经有一条路穿过这座桥,通过围墙门,

笔直地跨越农地,一直到庄园的边缘,也就是距此大约四分之一英里

的地方。他说这里是原始的正门入口(《建筑四书》明白表示别墅是面 第五章 门廊 | PORTICOES 123

对大街的),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同意他的话。然而这栋房子的双面性,

无疑反映出有两个进入别墅的途径:一个是从村子里的街道进来,另

外一个是沿着两边果园夹道的乡村道路进来,对于从距此大约 20 英

里的威尼斯前来的访客,走这条路抵达别墅应该比较有吸引力。

由于背面的入口被临时的鹰架给挡住了,我们就绕到前门去。外

部的楼梯和整座门廊一样宽,倒是很少见的。帕拉迪奥总是不断在实

验新的入口楼梯——— 皮翁比诺的半圆形楼梯、波亚那简单的宽阔楼

梯、失意庄的双楼梯,目的都在于创造出一种尊贵的方式,引领人们登

上门廊。他在这里设计的楼梯,是在三个阶梯之后,就被一个稍稍倾

斜的阶梯平台打断,如此形成一个系列。结果打造出一种斜坡式的楼

梯。我们不是单纯地爬上去而已,而是慢慢滑上这个气派的斜坡。

打开前门之后,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浅窄的拱顶门厅,两侧的门分

别通往左右两边的房间,正前方的大厅是一个近似正方形的大房

间?。由于楼上紧接着就是一间类似的房间,因此天花板是平顶而

非拱顶,不过用四根巨大的自撑式爱奥尼克式圆柱——— 每个角落各有

一根——— 所支撑的四根交错的横梁,才是戏剧性的地方。帕拉迪奥在

他盖的两层楼房子里,设计了正方形大厅的几种变化,灵感全都来自

罗马的典范。“〔罗马大厅〕因为有四根圆柱,因此被称为“四列柱式”

(tetrastyle),”他写道。“他们打造出这些正方形的房间,然后盖出四

1 按照《建筑四书》的记载,大厅的尺寸是 32 英尺 × 27 英尺,不是维特鲁威所推荐的尺寸。柯纳  4 1 洛别墅房间的尺寸同样也很古怪——— 16 × 26 、11 × 32、还有 10 × 16——— 是帕拉迪奥自行“判 2 断”的另外一个例子。 12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根圆柱,好让宽幅和高度相称,也让上面的结构更加稳固。”〔2〕这里和

比萨尼别墅的大厅一样,让人有一种身在户外空间的感觉,四根巨大

的圆柱更放大了这种印象。不过和比萨尼大厅不同的是,这里是一个

动态的、立体的空间,圆柱在中央创造出一个空间的立方体,周围就像

是一种侧廊。从向南墙壁上大量的窗户照射进来的阳光,在陶砖地板

上投射出窗户的图样。由于墙壁漆成白色,又没有画湿壁画,因此显

得特别明亮。

帕拉迪奥为了进一步回应柯纳洛对大排场的要求,还纳入了古代

的另外一种特征:容纳如实物般大小之雕像的壁龛。灰泥的雕像是在

乔治欧死后二十年,才由他的儿子添加上去的,重现了柯纳洛家族显

柯纳洛别墅的平面图,《建筑四书》 第五章 门廊 | PORTICOES 125

赫的祖先:严厉的一家之主马可(Marco),头上戴着他的总督官帽;他

的孙子老佐奇(Zorzi the Elder),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取得了皮翁

比诺的土地;佐奇的孙女,也就是头戴后冠的美女凯特琳娜;她的兄弟

佐奇同样投身军旅,也就是乔治欧的祖父;乔治欧的父亲吉罗拉莫,曾

在克里特和帕多瓦为共和国作战;而留着胡子、身材矮胖的乔治欧本

人,在指挥一艘威尼斯战船和奥斯曼土耳其军队作战时不幸阵亡。

其他房间的配置是按照和失意庄一样的 L 字形轮廓——— 小、中、

大的房间——— 各有不同形态的天花板拱顶,我们从这些房间一一穿过

去。二楼也重复了同样的平面图(访客止步)。我的导游很仔细地逐

一描述墙壁和天花板上的每一幅湿壁画。照我看来,圣经故事的绘画

和邋遢的灰泥浮雕看起来格格不入,对帕拉迪奥的建筑并没有锦上添

花的效果。这些洛可可风格的装饰,是乔治欧· 柯纳洛的曾曾孙子在

18 世纪请人加上去的;真是画蛇添足,越帮越忙。

别墅一直属于柯纳洛家族所有,一直到 19 世纪初期才转移到一

连串的私人屋主手上。在 20 世纪 50 和 60 年代,这栋房子成了教会

经营的幼儿园,接着一度空置,最后终于被一名美国人买下来重新修

复。到了 1989 年,这栋房子再度易主。我记得曾经在《纽约时代杂

志》(New York Times Magazine)的房地产广告版上,看到这个很稀奇的

广告:“售卖帕拉迪奥别墅。”现在的屋主也是美国人,已经用古代文物

把房子布置得美轮美奂。我的导游指着这些房间说是卧房、客厅和餐

厅;帕拉迪奥可没有用这些字眼。只有实用性的房间,他才会定出确

切的名称;酒桶和食品处存在酒窖(cantina);在厨房(cucina)准备食 12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物,然后从餐具室(dispensa)端出去;仆人在佣人的餐厅吃饭(tinello)。

可是一楼的重要房间,除了大厅以外,只叫做房间(camere 或 stanze),

接待室是“anti-camere”,在主要的房间后面的就称作“后房”(post- camere)。帕拉迪奥并不是根据功能来给这些房间命名,因为 16 世纪

的别墅和府邸的房间并没有预定的用途;整栋房子都可以用来睡眠、

用餐和社交。虽然正式的宴会是在大厅举办,日常的三餐则在每个人

的房间里吃,这些房间的陈设和现代的旅馆房间差不多,有床铺、衣橱

或柜子、桌子、椅子和长靠椅。大多数的房间里都有好几张床,小孩子

和父母共用一个房间,宾客也要共处一室。当时隐私的标准当然也不

一样,因为 16 世纪的住宅并没有走廊,人们直接穿过一个房间到隔壁

房去。只有房子的主人才能保证得到一个私人的房间——— 帕拉迪奥

称之为“书房”(studiolo)——— 他在里面存放金钱、文件、贵重物品和书

籍。这样的小房间也称为“小间”(stanze piccole),通常是在房子盖好

了以后,再把房间进一步隔间而形成的。

家具在意大利文叫做“mobilia”,在各个房间搬来搬去,因此帕拉

迪奥并没有在平面图里画桌子或椅子(据我们所知,他从来没有设计

过任何家具)。房间的使用往往随着季节而改变,夏天使用朝北的房

间,冬天用的是南向的房间。房间里的装饰——— 挂毯、画架上的画作、

烛台——— 同样也是活动式的。16 世纪的家具有不少可以折叠或拆卸,

因为家具也得不时搬家。柯纳洛把家人从威尼斯迁移到皮翁比诺的

时候——— 就说是为了监督秋收吧,或者是为了躲避传染病——— 还随身

携带床架、床单和银制餐具。 第五章 门廊 | PORTICOES 127

柯纳洛别墅简单的外观,里面其实隐藏着六个或七个不同的楼

层。既然这是一栋两层楼的房子,帕拉迪奥提供了两座巨大的石造楼

梯,在平面图上呈椭圆形,三边的窗户洒进了明亮的光线;两个侧翼内 部比较小的螺旋状木造楼梯,是供仆人使用的。柯纳洛别墅里至少有

12 个房间和两间大厅,还不包括两个侧翼里的服务性房间,以及在最 小房间正上方的夹层,夹层是用来容纳这一大家子的员工。柯纳洛家 族可能住在二楼,楼上高耸天花板的房间可以吹到夏天清凉的微风,

而且隐秘性也比较高;楼下可能是在重大场合使用。楼上幽暗的大厅

向上延伸到屋顶的空间,里面没有任何圆柱,很适合用来举办舞会和 戏剧表演。如果偶尔挤满了人,也正说明了楼下四根支撑用的爱奥尼 克式圆柱具备了什么样的结构功能〔3〕。 柯纳洛别墅简直不能算是柯布西埃描述现代房屋时所谓的一个

“居住的机器”;这是一个优雅的舞台,让乔治欧和他的家人可以在这

里过着权贵的生活。别墅里有华衣美食,但按照现代的标准来看,只

有基本的舒适而已。小房间和大房间里面装了壁炉,不过中型的房间

柯纳洛别墅 12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和大厅则没有暖气。必须穿过凉廊才能登上优雅的椭圆形楼梯,也就

是说得先出了房子才能上楼。屋子里没有水管,是靠佣人把热水从厨

房送到房间里才能沐浴;厕所在外面,夜壶是替代的工具。帕拉迪奥

同时还在蒙塔格那那设计一栋房子,里面提供了室内的厕所——— 双人

厕所。他向《建筑四书》的读者保证,厕所“不会发出多少臭味,因为摆

在远离阳光的地方,而且还有几个排气孔,从坑洞的底部穿过厚实的

墙壁,在房子的顶端伸出。”〔4〕排气孔的功能可能不如预期,因为帕拉

迪奥的作品集当中只有记录这些室内厕所而已。

“你想在花园里待多久都行,”我的导游一边锁门一边告诉我。

“离开时把前面的围墙门关好就行了。”

我拍了几张门廊的照片,然后回到后花园,坐在桥的护栏上做笔

记。房子简单朴实的风格确实迷人。地下室是没有抹灰的砌砖,用阶

梯状的砌砖扁带饰来和上面的抹灰墙壁加以区隔。尽管正立面开了

拱窗——— 在帕拉迪奥的别墅很少见——— 背面的窗户却是正方形的,在

刻出来的砌石图饰中开出拱窗。像这样透明的透视设计,只会让气派

的门廊显得更加扎实。

现在已经过了下午一点钟,离开的时间到了。转盘游戏已经乏人

问津,小孩子回家去吃午饭了。我过马路到帕拉迪奥咖啡馆去吃点东

西。那个年轻人离开了,这里空空荡荡的。我点了一份火腿乳酪三明

治和一杯啤酒,挑一张窗边的桌子坐下。三明治送来了——— 是烤过的

布旺伦干酪(provolone,一种柔软的梨形干酪)加烟熏火腿,我心满意 第五章 门廊 | PORTICOES 129

足地使劲大嚼,心不在焉地凝视着窗外的别墅,隔着街道可以看得一

清二楚。这栋房子盖起来的时候,皮翁比诺想必还只是一个小村落,

然而周围的环境已经不再是田园情调了。或许正因为如此,别墅才不

会显得格格不入;这栋房子依照当初的预期,成为镇上最精致的房

子?。

从远处看,这个双重门廊感觉非常熟悉,其实非常有美国味。全

美到处都有附带三角楣饰的两层楼门廊,特别是在南方,豪宅正面的

列柱门廊就是“庄园住宅”(plantation house)的同义词。德雷顿宅邸

(Drayton Hall)是查尔斯顿城(Charleston)外一个著名的庄园住宅?,

具备了好几个帕拉迪奥的特征:对称的平面图、规律的窗户配置、显眼

的装饰线脚,还有短小结实的飞檐托来支撑屋檐底下的檐口,再就是

威风凛凛的双重门廊。德雷顿宅邸在柯纳洛别墅之后将近两百年兴

建。一连串不寻常的人物和偶然的事件,从威尼斯共和国内地的皮翁

比诺迪斯,发展到美洲大西洋海岸一个偏远的英国殖民地的落后地

区。

这个复杂的故事是从詹姆士一世时代英国一位了不起的建筑

师——— 伊尼哥· 琼斯(Inigo Jones)——— 开始的。凡· 戴克(Van Dyck)

笔下的一幅肖像画画出了年近 70 的琼斯,一个留着胡子、样貌英挺的

男人,丝质的无边便帽底下流泻着不羁的头发,看似表情温和,但这其

实是个假象,因为有一位传记作者形容他“是一个强硬得吓死人的家

 两栋柯纳洛别墅之间的建筑竞争在 18 世纪 70 年代尘埃落定,因为桑米凯利的房子被毁了。  〔责编注〕 这里是法官约翰· 德雷顿(John Drayton)的住宅。 13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伙,对于周围比较次等的生物完全不能忍受”〔5〕。在这幅画作中,琼斯

手上拿着一张纸,可能是一封情书、一份账目清单、一张服装设计图或

是一份建筑设计图,因为他同时兼具了朝臣、艺术专家、剧场设计者以

及建 筑 师 的 身 份。他 在 1573 年 出 生 于 伦 敦,和 帕 拉 迪 奥——— 勉

强——— 算是同时代(帕拉迪奥在 1580 年逝世)。他是个布料工人的儿

子,跟着细木工匠作学徒。不过到了 30 岁那年,他决定转行。“我年

轻的时候,天生爱好研究设计艺术,”他事后回忆,“于是就到国外去和

意大利的大师交流。”〔6〕他在意大利南部旅居多年,来往的朋友看样子

都是高官显贵,后来他重回伦敦社交圈的时候,被描述成一位“画像制

作者”——— 也就是画家。他以画家的身份,在新皇后,丹麦的安妮皇后

(Anne of Denmark)的个人庇护下,成为詹姆士一世朝廷的官员。琼斯

主要的职务是替假面戏剧(masque,或叫做“剧场表演”)设计布景和

服装,这些戏剧大多出自本· 约翰逊(Ben Johnson)?笔下。琼斯用

欧陆的镜框式舞台取代了伊丽莎白时期的圆形舞台,同时介绍英国的

观众认识意大利的布景,其中不少都是属于古典式样的风格。本· 约

翰逊和琼斯戏剧、舞蹈和音乐的盛大结合,一直风行了将近三十年的

时间。

40 岁那年,琼斯伴随着他的赞助者及其友人,阿伦德尔伯爵夫妇

(Earl and Countess of Arundel)前往意大利旅游。他们造访了那不勒

斯、罗马、佛罗伦萨和威尼斯,搜集艺术品、购买书籍、参观博物馆,由

琼斯(操着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语)担任他们的向导和艺术顾问。他们

 本· 约翰逊(1572-1637 年)与莎士比亚同时期的英国诗人及剧作家。 第五章 门廊 | PORTICOES 131

同时也见识到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建筑师的作品,帕拉迪奥就是其中之

一。琼斯对帕拉迪奥的论文耳熟能详,但亲自参观建筑物的经历仍然

让他大吃一惊。令他一见钟情。阿伦德尔一行人在维琴察停留了两

次。琼斯至少造访了三幢帕拉迪奥的别墅,昆托的提也内别墅就是其

中之一,没想到只完工了一部分,令他大失所望。“只盖到这一步,如

此而已,”他在写了一大堆评注的《建筑四书》空白的边缘上潦草地写

着〔7〕。他访问了曾经兴建帕拉迪奥建筑物的工匠,并用阿伦德尔的名

义购买了两百多幅帕拉迪奥的设计图(阿伦德尔后来把大部分都赠给

他)。琼斯似乎感觉到他和帕拉迪奥冥冥中有一种默契。举个例子,

他练习模仿帕拉迪奥的签名,然后以类似的风格来签自己的名字。这

两个人有许多共同点:两个人都发迹得很晚;两个人都出身寒微;两个

人都热衷阅读,成为自修成功的学者。

琼斯回到英国以后,继续从事假面戏剧的设计,但扩大了工作领

域,把建筑也纳入其中。他被任命为国王工程部门的勘察长(Surveyor of the Kings Works),等于让他担任宫廷的建筑师,查理一世在位期

间,他一直继续担任这个职务。如果说琼斯是凭一己之力把意大利的

古典主义介绍到英国,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虽然文艺复兴对英国的

学术研究有所影响,对英国建筑却没有造成任何冲击。詹姆士一世时

期盖的显然还是老式的建筑物,把装饰性的佛兰德斯风格(Flemish)

和伊丽莎白时期的传统,很老套地混合在一起。琼斯的设计就截然不

同了:简约、严谨、井然有序的几何图形,当然还有古典风格。虽然他

是在帕拉迪奥死后五十年才当上了建筑师,但琼斯对下一个时代的矫 13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饰主义建筑师视而不见,反而偏好 16 世纪比较简单的风格。“这些组

合出来的装饰品,你们这一大堆设计师弄出来的,还有米切尔· 安格

(Michill Angell)和他的追随者引进来的,在我看来都不是什么结实的

建筑,”他抱怨说(以他独门的拼字法)〔8〕。

琼斯所谓“结实的建筑”常常被称为“帕拉迪奥风格”,但其实应

该算是琼斯风格才对,因为他虽然受到了前辈的启发,但却有自信和

才华走出自己的路。他的建筑物是用石块砌成,而不是以灰泥饰面,

因此具有一种帕拉迪奥的家居建筑所欠缺的精准度,尽管是剧场的背

景出身,琼斯——— 至少在外观上——— 是一个比较严谨的设计者。他为

安妮皇后在格林尼治兴建的房子,有粗琢石的底座,中央是一座列柱

凉廊,凉廊俯瞰的庭院两侧是犹如比萨尼别墅的柱廊。白厅王宫

(Whitehall Palace)里原本要设计成假面戏剧表演厅的国宴厅(Ban- queting House),是琼斯的经典之作。立面的壁柱和半圆柱都非常严

谨,让人万万想不到室内有彼得· 保 罗 · 鲁 本 斯(Peter Paul Ru- bens)?所画的鲜艳天花板,显得华丽非凡。“外表上,每个有智慧的

人在公共场合都很庄严,”琼斯写道,“然而在内心把想象力点燃,有时

还会放纵地到处飞翔,就像大自然本身常常也这样毫无节制。”〔9〕他和

帕拉迪奥一样,结合了严谨的外观和华丽的装饰,只不过他掌握的预

算比他的前辈更多,而他富丽堂皇的室内建筑不是用湿壁画模拟出来

的,而是货真价实的建筑架构。

琼斯追随帕拉迪奥的脚步,也到古代去寻找灵感。他在柯芬园

 彼得· 保罗· 鲁本斯(1577-1640 年),17 世纪佛兰德斯安特卫普的巴洛克画家及外交官。 第五章 门廊 | PORTICOES 133

(Covent Garden)兴建的圣保罗教堂(St. Pauls Church),就是师法维特

鲁威对一座塔斯干神庙(Tuscan temple)所做的描述,而他最重要的作

品——— 旧圣保罗大教堂(Old St. Pauls Cathedral,二十年后在伦敦大

火中被烧毁)西侧正面的雄伟门廊——— 则是以帕拉迪奥对一座古罗马

神庙所做的重建绘图为蓝本。在他 46 件已知的作品当中,只有 8 座

建筑物留了下来,但都显示了琼斯是帕拉迪奥真正的继承人,运用他

的原则,而不是模仿他的设计。

英国的内战为琼斯的事业划下了句点。他在查理一世的军队担

任军事工程师,被俘之后蹲了一阵子的牢房,接着被科以罚金,他的皇

家赞助者被处决三年以后,琼斯也在 1652 年逝世。琼斯的助手,也就

是才华洋溢的约翰· 韦伯(John Webb),继承了师傅的衣钵(以及他所

收藏的帕拉迪奥设计图),继续发扬他独特品牌的严谨古典主义。不

过,查理二世登基以后,品味改变了,琼斯的建筑惨遭淘汰。尽管如

此,帕拉迪奥仍旧是英国建筑师的试金石。成功的剧作家约翰· 范布

鲁(John Vanbrugh)被任命为皇家工程的审计官,成为克里斯托弗· 雷

恩(Christopher Wren)?的属下,在 40 岁那年开始涉猎建筑。他从书

商那里订购了一套《建筑四书》。范布鲁把英国建筑带到一种戏剧性

而夸张的方向,打造出像霍华德堡()这种奢华无度的乡

村住宅和布莱姆宫(Blenheim Palace),不过启发他丰富想象力的,正

是帕拉迪奥。

严格说起来,范布鲁和雷恩都不是帕拉迪奥风格的建筑师。不过

 克里斯托弗· 雷恩(1632-1723 年),英国建筑师,同时也是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13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帕拉迪奥主义最后还是回到了英国。詹姆斯· 史密斯(James Smith)

首先把帕拉迪奥风格引进苏格兰,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爱丁堡石匠,在

意大利待了五年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建筑师。史密斯最早是在 1685

年打造自己的房子——— 白丘别墅(White hill),接着在苏格兰盖了好几

幢帕拉迪奥式的乡村住宅。他的影响力透过另外一个苏格兰人柯伦

· 坎贝尔()蔓延开来,坎贝尔兴建了 18 世纪英格兰公

认的第一栋帕拉迪奥式房屋,威尔伯瑞住宅(Wilbury House)。1715

年,坎贝尔出版了《大英维特鲁威》(Vitruvius Britannicus),是一本建筑

作品的概论,他在书中支持一种更严格的古典主义,师法“著名的伊尼

哥· 琼斯”以及“最重要的是伟大的帕拉迪奥,他凌驾了过去的一切,

也超越了和他同时代的人”〔10〕。就在同一年,一位来自威尼斯的移民

吉亚康柏· 里昂尼(Giacomo Leoni)出版了《建筑四书》第一部完整的

英文译 本。里昂尼的赞助者是年轻的理查德· 波 伊 尔(Richard

Boyle),第三代的伯灵顿伯爵(Earl of Burlington)。没多久,伯灵顿聘

请坎贝尔为他在伦敦的住宅——— 伯灵顿住宅(Burlington House)设计

帕拉迪奥式的前院和列柱廊。

坎贝尔鼓舞了年轻的伯爵对建筑的兴趣。过了几年,伯灵顿亲自

前往意大利欣赏帕拉迪奥的作品,追溯琼斯的威尼斯及维琴察之旅。

他带着对帕拉迪奥全心的敬爱,以及大约 60 幅大师的绘图回到了英

国(他后来取得了韦伯大部分的帕拉迪奥收藏品,现在这批贵重的宝

藏全部交由伦敦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 chitects〕保管,我就是在那里看到的那些图纸。)富甲一方的伯灵顿成 第五章 门廊 | PORTICOES 135

为一位了不起的赞助者——— 霍勒斯· 沃波尔(Horace Walpole)?尊

称他为“艺术的阿波罗”(Appollo of Arts)。他资助年轻的建筑师以撒

克· 维尔(Isaac Ware)翻译《建筑四书》(里昂尼的版本虽然也是由伯

灵顿所支持,但翻译品质根本靠不住),出版了帕拉迪奥对古代建筑物

重建的绘图,并且聘请他毕生的好友威廉· 肯特(William Kent)———

画家、景观庭园设计师和建筑师——— 主编《伊尼哥· 琼斯的设计》(De- signs of Inigo Jones)。“建筑师伯爵”也亲自下海,设计并兴建了许多

著名的帕拉迪奥式房屋,有些是和肯特合作,有些则是独立完成。

意大利有些建筑物的灵感是来自于帕拉迪奥,除了意大利之外,

在 18 世纪初期,荷兰、德国、波兰都出现了帕拉迪奥的复兴,法国也有

这种情况,只是程度比较缓和,不过帕拉迪奥主义在不列颠群岛的影

响力是无人能及的。由于伯灵顿伯爵对建筑的热诚,还有受到他吸引

和鼓励的杰出建筑师,再加上对琼斯的兴趣重新燃起,都使得帕拉迪

奥主义蔚然成风,而且一直盛行到 19 世纪。维尔《建筑四书》的新译

本、《大英维特鲁威》以及《伊尼哥· 琼斯的设计》,把帕拉迪奥的理念

介绍给从来没去过意大利或甚至连琼斯的建筑物都没见过的建筑师。

在这个过程中,帕拉迪奥主义流行起来。从 1715 到 1745 年间,经济

繁荣,品味改变,再加上对新鲜事物的渴望,让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

兰拥有土地的士绅阶层把他们的乡村住宅加以现代化或重建,产生了

一股建设潮,和威尼斯在 16 世纪一窝蜂地兴建别墅,颇有异曲同工之

妙。此时主流的是帕拉迪奥主义,或者应该说是帕拉迪奥风格的英国

 霍勒斯· 沃波尔(1717-1797 年),第四任牛津伯爵、国会议员、鉴赏家、艺术赞助人与业余建筑师。 13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化身。这种风格精致而优雅,代表了历史荣耀的复兴——— 不只是古罗

马的荣耀,同时也是琼斯和英国皇室的光荣。数不胜数的建筑手册、

营建者指南和所谓“图样书”(pattern books),专门卖给“对建筑也许有

兴趣的贵 族 绅 士,特别在偏远地区,很难或根本找不到人帮忙设

计”〔11〕,英国的帕拉迪奥主义因此盛极一时。从 1724 到 1790 年间,出

版了不下 275 本新的建筑手册,还有 170 本旧作被重新再版〔12〕。

罗伯特· 莫里斯(Robert Morris)是最受欢迎的建筑手册作者之

一。在出版房屋和别墅图样书的同时,他也是一位辩论专家。“我们

现代建筑师研究的是欢乐、壮观、粗糙的哥特式或是空洞的中国风

格,”他抱 怨 说,“而希腊式和罗马式的纯粹和简单,就 被 人 忽 略

了。”〔13〕在《精选建筑》(Select Architecture)这本书里,莫里斯修改帕拉

迪奥的设计,以符合 18 世纪英格兰地主的需要。例如,一栋“朴素的

别墅”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砌块〔14〕。有三角楣饰的内缩门廊,用爱奥

尼克式圆柱支撑,标示出别墅的大门。外观类似波亚那别墅的简单朴

实,窗台的标高处是一条装饰线脚,再加上突出的泻水台、屋檐下面的

飞檐托。对称的平面图看得出是帕拉迪奥的风格:正中央宽敞的门

厅,通往一间公共房间,两侧则是比较小的房间。正如同帕拉迪奥的

别墅,莫里斯的别墅也分成三层:包含厨房和佣人宿舍的地下室、一

楼,以及从立面看起来像阁楼,但其实是卧室所在地的楼层。这个平

面图欠缺了帕拉迪奥在几何上的技巧,原因是门厅虽然是正方形,但

其他房间的比例都是随意制定的。不过话说回来,实用设备安排得很

妥当:每个房间都有一座壁炉;屋子里有两座楼梯,大的楼梯供屋主使 第五章 门廊 | PORTICOES 137

用,小的楼梯是仆人的通道;为了输入暖气,天花板都压得很低,一楼

只有 11 英尺,二楼只有 9 英尺。还有一扇瑟利奥拱窗为主要的楼梯

提供照明。总体而言,这个设计相当出色,证实了莫里斯的说法,“一

栋建筑物,比例优美,没有任何装饰,总是令人心旷神怡;就像一件朴

素的大衣穿在一个比例优美的人身上,可能刚好显得优雅、怡然。”〔15〕

《精选建筑》在 1755 年出版,短短两年后就重新再版,这本书在美

洲的英国殖民地尤其受欢迎:牙买加、巴巴多斯、巴哈马群岛,特别是

北美 13 州的殖民地。这段时间恰好符合了一位历史学家所说的“优

雅的美洲”,附庸风雅的情调首次出现在风俗礼仪、行为举止、服装打

扮——— 和家居住宅上〔16〕。殖民地的居民到母国寻找最新的建筑时

尚,这种风格被泛称为“乔治王时代的风格”,但基本上是帕拉迪奥风

格。由于科班出身的建筑师寥寥可数,贵族绅士一律亲自设计自家的

住宅。乔治· 柏克莱主教(Bishop George Berkeley)着手改建他在罗得

岛的纽波特(Newport,Rhode Island)附近的住宅,打造出新英格兰公

认的第一栋帕拉迪奥式房屋,就是用肯特的《伊尼哥· 琼斯的设计》作

为指南。弗吉尼亚州梦幻山别墅(Mount Airy)粗琢石砌成的三拱凉

廊,颇有卡尔多戈诺别墅(Villa Caldogno)的味道,是从詹姆斯· 吉布

斯(James Gibbs)的《建筑之书》(A Book of Architecture)复制而来的。

弗吉尼亚州的另外一栋河滨住宅——— 雪利庄园(Shirley Plantation)就

是以《大英维特鲁威》的一幅图解为蓝本。在借鉴了坎贝尔、吉布斯或

莫里斯等人的知识、经验后,贵族绅士沿着大西洋海岸的上上下下兴

建起帕拉迪奥式的房屋,从费城的郊区一路盖到南、北卡罗来纳州。 13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这些房屋的帕拉迪奥式特征包括:附有三角楣饰的门廊、柱廊、瑟利奥

拱窗(美国人称为“帕拉迪奥式拱窗”),构图对称的立面以及配置规

律的窗户。

德雷顿宅邸门厅壁炉上方的饰架,就是直接从《伊尼哥· 琼斯的

设计》复制而来,因此外观上附有三角楣饰的双重门廊,可能也是根据

出版品当中的一个范例。这样一来,约翰· 德雷顿法官或他的营建者

手上想必有一本《建筑四书》,因为坎贝尔、吉布斯和莫里斯的书中根

本没有双重门廊;事实上,英国崇尚帕拉迪奥风格的人,从来没有采用

过帕拉迪奥的双重门廊。德雷顿宅邸的双重门廊——— 和皮翁比诺的

别墅一样,有两个双重门廊,一个面对前庭院,另外一个则面对河

流——— 是柯纳洛别墅双重门廊的远房兄弟。后来许多房屋都出现了

类似的双层门廊(通常被称为“长廊”〔gallery〕),除了庄园住宅,连城

郊别墅和城镇里的联排住宅也不例外。

美洲殖民地最著名的双重门廊,就是弗吉尼亚州威廉斯堡(Wil- liamsburg)的州议会大厦。原本的州议会大厦被大火烧毁之后,新的

议会大厦在 1752 年兴建完成,比德雷顿宅邸晚了十几年?。从当时

的一份描述看来,这座门廊实在不怎么像样。

州议会大厦是一个轻盈而空洞的结构物,前面是两种柱式的门

廊,下层的多立克式圆柱在比例和装饰上还算合宜,只是柱间距离太

 议会大厦于 1752 年兴建完成,这栋双重门廊的建筑物在 1852 年被烧毁;目前威廉斯堡的州议会 大厦是复制先前没有双重门廊的建筑物。 第五章 门廊 | PORTICOES 139

大。上层是爱奥尼克式圆柱,和底下的门廊相比实在太小,装饰品和

柱式不匹配,本身的比例也不相称。上面顶着的三角楣饰,相较于门

廊的宽幅,看起来又太高〔17〕。

这位严厉的建筑批评家是托马斯· 杰斐逊。杰斐逊对建筑产生

兴趣的时候,还是威廉斯堡的威廉与玛莉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的一名学生。他以追求各个知识领域一贯的执著,广泛涉猎这

方面的知识:吉布斯的论文、莫里斯的《精选建筑》、《建筑四书》。他

之所以醉心于帕拉迪奥主义,有一部分是因为他的理性本质被吸引,

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偏居乡野,一心渴望权威的支持。“帕拉迪奥就

是圣经,”他曾经这样建议一位朋友,“要谨守不渝”〔18〕。杰斐逊年满

21 岁时取得经济独立,开始兴建自己的房屋。他复制了《精选建筑》

当中的平面图,但增加了一座双重门廊。虽然这个灵感恐怕是直接来

自威廉斯堡的州议会大厦,从笔法纯熟的设计图看来(杰斐逊很早就

学会怎么绘图——— 他的父亲是一名勘察员),他把比例不妥当的地方

修改过来,参照的应该是《建筑四书》当中柯纳洛别墅的设计图?。

杰斐逊造访了北意大利,包括米兰和热那亚在内,但他并没有到

威尼斯走一趟。殖民地的建筑者几乎都没有亲眼见过帕拉迪奥别墅,

甚至连琼斯或伯灵顿伯爵的建筑物都没看过。因此美洲的帕拉迪奥

主义是第三手的,和英国的前辈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和维琴察的根

 托马斯· 杰斐逊(1743-1826 年),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国第三任总统。在他兴建自 己的房子住了二十六年,但从巴黎旅行回国之后,杰斐逊把房子彻底改建,只剩下一层,双重门廊 也去掉了。 14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源就更是遥远。美洲帕拉迪奥风格的房屋通常都是没有抹灰的砌砖,

突显出以独特的乔治王时代风格所制作的白漆木造装饰线脚。相较

于帕拉迪奥坚固的石材和抹灰的砖块,木造的缘饰显得非常精致。美

洲房屋的地下室和阁楼层多半都不高,使外观显得很低矮,和地面很

接近。最后,古典主义的细部装饰是复制书本,而不是从考古地点模

拟而来,显得僵硬而过度简化。然而不知道为什么,美洲的帕拉迪奥

主义特别地道,在南方的殖民地更是如此。把帕拉迪奥从地中海沿岸

移植到牛津郡大雨滂沱的山谷或是苏格兰的荒野,确实不是容易的

事。亨利· 沃顿爵士(Sir Henry Wotton)曾经在旅居意大利时遇见琼

斯,后来他写了一本意大利建筑手册,在书中警告说“埃及舒适的客厅

或许很适合作为英格兰的地窖。”〔19〕诗人亚历山大· 波普(Alexander

Pope)取笑英国建筑师“将会称那种穿过长长拱廊的风叫狂风怒吼/因

为在威尼斯式的门口着凉而骄傲/自觉他们扮演着一个真正帕拉迪奥

式的角色。”〔20〕可是帕拉迪奥式房屋在弗吉尼亚州和南、北卡罗来纳

州看起来就很对味。由于气候炎热,凉廊和门廊不但是装饰品,更具

有实际的功能。和维内托地区一样,强烈的阳光照亮了有立体感的表

面。连前后两面的门廊——— 和德雷顿宅邸一样,一个面对内地,一个

面对河流——— 也和许多帕拉迪奥别墅的情况差不多。

美洲的庄园住宅和维琴察的别墅一样,是广大农业庄园的行政中

心。周围环绕的是农田,而不是像英国的乡村住宅一样,被修剪过的

景观围绕。德雷顿法官可能没有把收割的稻米贮藏在阁楼里,但他和

乔治欧· 柯纳洛一样,都住在农田旁边。德雷顿当然没有贵族身份, 不过他和许多庄园的主人一样,摆出了贵族的姿态——— 邻居管他的房

子叫做“德雷顿先生的官邸”(Mr. Draytons Palace)。法官之所以把这

栋雄伟的乡村住宅盖在艾希利河(the Ashley)沿岸,其实就跟柯纳洛

不惜在皮翁比诺尘土飞扬的大街上兴建一栋气派的别墅差不多:在一

个偏远、落后、乡野的地方,把自己用文明的装饰品来包围起来。 14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第六章 巴巴罗兄弟 第六章 巴巴罗兄弟 | THE BROTHERS BARBARO 143

离开皮翁比诺的帕拉迪奥咖啡馆之后,北上 15 英里左右,前往马

萨尔村,也就是巴巴罗别墅(Villa barbaro)的所在地。别墅要一直到

下午 3 点才开放参观,因此我一点也不赶时间。

这是一个春日的星期天午后,路上没有多少车辆,我一路上行车

愉快。沿路经过了伏莱村,也就是前任塞浦路斯的皇后,凯特琳娜·

柯纳洛的庄园所在地,接着我继续前往位于特里维索市(Treviso)中央

的特里维吉亚纳(Trevigiana)地区的中心。沿途一边是犁耕的农田,另

外一边是葡萄园。远处则是白云石山脉这座参差不齐的巨大屏障。

我以前八成也曾经从这条引道前往别墅,因为在正前方 1 英里左右的

群山脚下,有一抹鲜明的黄色。今天距离我上一次造访巴巴罗别墅,

已经十五年了,不过这个颜色鲜丽的轮廓准保不会错。

这条路往旁边一转,房子看不见了。经过几番曲折之后,我沿着

一片绝壁的边缘前行。在左边几百英尺之外一片缓缓抬升的坡地坡

顶上,巴巴罗别墅突然冒出来。我使劲煞车,离开铺石路,在以喷泉为

中心的一片半圆形围墙砾石地上停车。在干涸的水池顶上,矗立的一

尊拿着三叉戟、留着胡子的海神雕像,凝视着马路对面的别墅,仿佛因

为眼前的景象而失神了。

黄色的色调在维内托地区的乡村住宅并不稀奇,不过这儿才刚刚

粉刷完成,在白色边缘的衬托之下,使帕拉迪奥的建筑显得雕琢精致,

和他初期盖的房子所展现的严谨气势,不可同日而语。别墅分成好几

个部分:中央的砌块,称为“主人房”(casa del padrone),两侧各有一座

连拱侧翼,侧翼的末端则是华丽的小楼(pavilion)。两端的侧翼极长, 14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整栋建筑物全长超过 200 英尺。两座小楼仿佛像是巨大的书挡,山墙

上装饰着巨大的弧形托架(curved bracket)。在《建筑四书》里,帕拉迪

奥在每一个小楼前面设计了一座围墙庭院,不但可以有效地缩短房子

的长度,还在正中央创造出一个正式的前庭院。这样一来,小楼看起

来就不会这么显眼,建筑的焦点自然会回到中央砌块。但无论如何,

这幢别墅确实气派非凡,而且自信满满,就像把一首欢乐的号曲隔着

特里维吉亚平原(Trevigian plan)向外放送。

中央的砌块和柯纳洛别墅一样有两层楼高,但没有门廊;房子的

整个前端就像是一座古代的神庙。这是一个双重的幻象,因为四根巨

大漆白的爱奥尼克式圆柱——— 从这个距离看起来,似 乎 是 自 撑 式

的——— 是附在立面上的半圆柱。帕拉迪奥依循他经常的做法,同时用

好几栋房子来探索一个新的式样;他另外还在附近的巴萨诺(Bassa- no)为一位维琴察的朋友,吉安科莫· 安格拉诺伯爵(Count Giacomo

Angarano)打造一幢具有神庙正面的两层楼别墅。为了完成神庙的效

果,这两栋房子都舍弃了阁楼和地下室,把服务性功能——— 厨房、酿酒

室、谷仓——— 摆在侧翼的附属建筑当中。他把主要的房间安排在楼

上,充分运用景观和凉爽的微风。

巴巴罗别墅 第六章 巴巴罗兄弟 | THE BROTHERS BARBARO 145

马萨尔村的业主也是帕拉迪奥的朋友:丹尼尔· 巴巴罗和他的弟

弟马克安东尼奥· 巴巴罗(Marcantonio Barbaro),丹尼尔多年前在威

尼斯结识了帕拉迪奥,也帮过他的忙。巴巴罗兄弟和乔治欧· 柯纳洛

一样,属于威尼斯贵族中的贵族。他们的父亲法兰西斯科(Francesco)

曾经担任过维罗纳总督及参议员,把两个儿子都送进帕多瓦大学。马

克安东尼奥投身外交工作,之后又担任了几个不同的政府要职。哥哥

丹尼尔有志于学术研究,一直留在帕多瓦钻研哲学、数学和天文学。

这时候是 16 世纪 30 年代末期,作为一位学术人文主义者,他自然也

是艾尔维斯· 柯纳洛知识分子圈的成员之一,同时也在这里结识了彼

得的安德烈,也就是不久之后的帕拉迪奥。

丹尼尔在帕多瓦待了十年。1549 年,他的父亲辞世,而马萨尔这

座拥有两百年家族历史的庄园,就留给了两个时年三十几岁的儿子。

两兄弟并没有把遗产分家,还决定一起把留在原地的中世纪房屋扩

建。帕拉迪奥最早的别墅草图,就是在这个时候画出来的,尽管一直

到将近十年后才开始动工兴建〔1〕。

由帕拉迪奥来担任建筑师,是一个顺理成章的选择,因为从至少

二十年前开始,他就一直和丹尼尔合作新版本的介绍维特鲁威的著

作。丹尼尔把拉丁文翻译成意大利语,帕拉迪奥则负责画插图。结果

丹尼尔在父亲逝世三个月以后出国,担任威尼斯驻伦敦的大使,使得

筹备工作一度中断。两年后他被召回威尼斯担任一个很重要的宗教

职务,阿奎利亚(Aquiléia)的大主教(他一生没有结婚,但不确定有没

有被授以神职)。他不必在共和国东端的阿奎利亚居住,因此接下来 14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的几年,随着维特鲁威著述的翻译和别墅的设计渐渐成形,他和帕拉

迪奥常常在一起。丹尼尔比帕拉迪奥年轻 7 岁,但似乎担任起像特里

西诺那种赞助者和知识导师的角色。这两个人结伴前往威尼斯,巴巴

罗兄弟在那里有一栋房子;1552 年,他们去了特伦多(Trento),丹尼尔

以威尼斯官方代表的身份,参加最后一次的宗教大会。两年后,他们

联袂来到了罗马。

巴巴罗和帕拉迪奥前往罗马,是研究古代遗迹——— 着眼于维特鲁

威,但他们也参观了两栋现代的乡村住宅,为在马萨尔规划的别墅收

集点子。教皇朱利阿斯三世(Pope Julius Ⅲ)当时正在罗马郊外兴建

的朱利亚别墅(Villa Giulia),已经取代了女士别墅,成为罗马城内最

精致美丽的房屋,一共动用了三位建筑师来设计:乔治· 瓦萨里、吉安

科莫· 达· 维诺拉(Giacomo da Vignola)和阿曼纳提(Bartolomeo Am- manati)。这栋别墅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一座精致的花园,园中最大的

焦点是一个古罗马休息场所(nymphaeum),或者说是一座风格奇特的

半圆形凉廊,充满了灰泥雕像和喷泉。第二个建筑方案也还在施工期

间,同样非常可观。这是一幢坐落在提瓦利(Tivoli)的乡村度假屋,大

约在罗马以东 20 英里处,屋主是依波利托· 德伊斯特红衣主教(Car- dinal Ippolito dEste),他是丹尼尔· 巴巴罗的一个朋友(丹尼尔把自己

的维特鲁威译本献给这位红衣主教)。在提瓦利,巴巴罗和帕拉迪奥

畅游了德伊斯特的建筑师皮洛· 利格里欧(Pirro Ligorio)所设计的精

致水景花园。

1556 年,巴巴罗的维特鲁威在威尼斯出版——— 获得极高的评价。 第六章 巴巴罗兄弟 | THE BROTHERS BARBARO 147

他以非常夸张的口吻感谢帕拉迪奥的贡献:

至于重要的插图,我用的是马萨尔· 安德烈· 帕拉迪奥绘制的插

图,他是维琴察的建筑师,根据几位卓越人士的判断,在我本身认识或

听说过的人当中,他最能够了解建筑的真谛,也从中获益良多,不止掌

握了最美丽而高明的原则,而且还能付诸实施,不管是在他美丽精巧

的平面、立面和横切面的绘图中,还是在打造和兴建许多宏伟建筑的

时候,无论是实践在他自己的家乡〔维琴察〕,或者是其他地方;这些作

品和古人一较长短,为同时代的人带来启发,也将会激发后代子孙的

景仰〔2〕。

这本书问世没多久,巴巴罗别墅就动工了〔3〕。构思的时间会弄得

这么久,可能是基于这两兄弟在事业上花了不少时间,也可能单纯是

因为欠缺建筑资金使然,因为他们自己不怎么富裕。别墅设计得这么

长,很可能肇因于两人在建筑上的抱负。丹尼尔对这个嗜好很当一回

事。请人为自己画肖像的时候——— 现在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的国立博

物馆(Amsberdams Rijksmuseum)——— 他身上穿着主教的袍子,但周围

摆满了他的建筑书籍,同时坐在一根古典圆柱的底座上。马克安东尼

奥是业余的雕塑家,对建筑也充满热诚,后来甚至得到了“建筑者”的

称号?。巴巴罗兄弟不仅是鉴赏家,也是帕拉迪奥的朋友,但这不表

 到了晚年,马克安东尼奥监督帕玛诺瓦(Palmanova)的兴建,这是一个堡垒城镇,平面图呈现非常 独特的星形。 14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示他们就是理想的业主。我不难想象他们向他提出一大堆的建议,尤

其是在建筑方面经验丰富的丹尼尔。他在帕多瓦设计过大学的新植

物园——— 是欧洲最早的植物园之一。在威尼斯的时候,他曾经为总督

府大会议室的天花板规划过肖像画,更亲自设计了慕拉诺岛(island of

Murano)上 的 一 幢 府 邸(可能得到了帕拉迪奥或是桑米凯利的协

助)〔4〕。他还认识许多建筑师,同时也有资料显示,他曾经仔细询问过

他们,对他所提议的别墅有何意见〔5〕。像这样固执己见的业主,不管

是出于多少善意,都会让建筑师的工作变得极为复杂。帕拉迪奥后来

写道,建筑是一个“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挺懂的行业”〔6〕。他心里想到的

必然就是巴巴罗兄弟。

不管怎么说,马萨尔的别墅总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案子。建筑的

基地是一座称为“领地主人”(Castellano)的小丘,上面有一栋中世纪

的碉堡住宅〔7〕。主人房的阁楼里还有旧壁炉的痕迹,显示帕拉迪奥完

全重新使用了旧建筑的外墙。这表示他必须在这座相当小的城堡很

吃紧的尺度中,设法配合两户人家——— 而非一户人家——— 所需要的空

间。

这座城堡沿着山坡兴建,他还利用这个地形,让房子的二楼可以

直接通往一个嵌进小山里的宽大后阳台,这种景观特征无疑是受到了

提瓦利的阶梯式花园所影响。马萨尔这座别墅也有水景。阳台上有

一眼天然泉水,所注入的喷泉“形成一个小湖,作为鱼池之用,”他写

道。“离开这个地方以后,泉水流向厨房,然后灌溉了道路两侧的花

园,这条道路缓缓上升,通往了一栋建筑物,而泉水在公路两侧的马槽 第六章 巴巴罗兄弟 | THE BROTHERS BARBARO 149

形成两个鱼池;然后离开了公路,灌溉一个占地很大、种满了品质极佳

的水果和各种野生植物的果园。”〔8〕现在马槽已经没有了。但当初想

必是位于我停放车子的半圆形区域。

正式的引道还在,但现在已经永久关闭。下车之后,我沿着公路

往前走,循着通往侧门的指示牌。住宅附近的大停车场渐渐停满了小

汽车和几辆游览车,而且已经有一群人聚集在上了锁的围墙门前。我

通常是一个人在帕拉迪奥的别墅随意行走,但今天的情况显然不同。

别墅的管理员把门打开,人群立刻涌入房子东端的一个小庭院。

从这里看过去,一眼就看见小楼的弧形托架其实只不过是隔屏而已,

掩饰着一个很小的箱形结构物,如果是现代建筑,这可能是空调设施

的所在地。从一排排的小孔判断,这是一个鸽楼。在大陆的农场上,

经常可以见到鸽子的踪迹,因为它们提供了食物、肥料和沟通的工

具——— 信鸽不到一小时就可以从马萨尔飞到威尼斯。前面大手笔的

建筑规模和后面讲求实用的鸽楼,让我想起了当年西部虚有其表的建

筑物。

一座高耸的拱门,标示出通往连拱凉廊的出入口。人群挤进去排

队买票,于是我绕到别墅前面,直到人群静下来为止。小楼的上半部

有一个巨大的黄道盘(zodiac dial),反映出丹尼尔对天文学的兴趣(另

外一处小楼相对应的一面则是一个日晷仪)。墩柱上的壁龛里,树立

着一尊尊的灰泥雕像,表现出他另一方面的兴趣,罗马古迹。首先是

严峻的死神夏隆(Charon),然后是罗马的花之女神弗萝拉(Flora),接

下来是身边带着狗的狩猎女神黛安娜(Diana),最后一尊是狡猾的众 15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神使者和商人的守护神莫丘里(Mercury)。众神的古典主题又重复出

现在装饰拱顶石的面具上。长久以来,人们都以为这幢别墅中随处可

见的灰泥雕塑,是出自经常和帕拉迪奥合作的艺术家亚历山卓· 维多

利亚(Alessandro Vittoria)之手,不过许多史学家现在又归功于马克安

东尼奥· 巴巴罗〔9〕。这似乎很有可能,有些雕塑一看就知道是票友做

的。

忍不住手痒的马克安东尼奥(别墅完工期间,他还在几个派任的

职务间奔波)并没有错失任何一个磨炼手艺的机会。他很可能是在兄

长的指导之下,把具有象征性的雕塑挤进主人房三角楣饰里的三角

面。整个构图的焦点是一只气宇轩昂的双鹰,装饰着巴巴罗家族的徽

章,上面还顶着一个教皇的三重冠。两个比较小的羽冠代表着两兄弟

母亲的娘家和马克安东尼奥妻子的家族。两个男子的塑像跨骑着天

龙一般的海豚,想必就是这两兄弟,只不过他们伸手抚摸着裸体的丰

满少女,对丹尼尔这名神职人员来说似乎很不得体。但是这两个塑像

不可避免地代表了这两兄弟。用花环装饰的羊角把横饰带给截成两

段,在一个雕像下面刻着速写的铭文“DAN. BARBARUS. PA. AQ-

UIL. ”(丹尼尔· 巴巴罗,阿奎利亚的大主教),另外一个雕像下方则

是“ET. MARCUS. ANT. FR. FRANC. F. ”(和他的弟弟,马克安东尼

奥,法兰西斯科之子)。这个充满欢乐气息的异教构图,是以一个牛头

为中心,两兄弟各抓着牛头的一只角。

牛头雕饰是一个很常见的古典式样,只是帕拉迪奥很少运用在别

墅上。引人注目的巨大托架,就像是阿尔伯蒂在佛罗伦萨的新圣母玛 第六章 巴巴罗兄弟 | THE BROTHERS BARBARO 151

帕拉迪奥细部装饰的草图,《君士坦丁的拱,16 世纪 60 年代末期》

(The Arch of Constantine,Late 1560s)(出自 RIBA,XVII /5 ,左页) 15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丽亚教堂(Santa Maria Novella)立面上的涡卷形装饰——— 帕拉迪奥可

能见过——— 一样也叫人刮目相看。打断了柱顶盘梁的高耸拱形窗,也

同样别具一格。窗框的造型比较精致,装饰线脚也让这栋别墅的立面

显得比帕拉迪奥其他的别墅更加清晰。像这样在风格上的反常表现,

导致某些史学家质疑巴巴罗别墅到底是不是帕拉迪奥一个人的创

作〔10〕。事实上,尽管英国和美国的帕拉迪奥式房屋具有统一性,可是

并没有所谓“典型的帕拉迪奥式”别墅。他的设计有些纳入了神庙正

面,有些就没有;有些别墅的窗户上有三角楣饰,也有些则只是朴素的

窗口;有些门廊是用精致的科林斯式圆柱所支撑,有些则是毫无装饰

的墩柱。他丰富的想象力溢满了无尽的创意。举例来说,他后来替维

罗纳的马克安东尼奥· 萨列格伯爵(Count Marcantonio Sarego)兴建的

一栋别墅,就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完全舍弃了神庙正面和门廊,反

而是以庭院为中心,规划了两层楼高的房子。依照《建筑四书》所刊印

的内容看来,这幢房子是由两个背对背的庭院组合而成;一个是围墙

庭院,作为居住之用;另外一个 U 字形的庭院则是为了农场的用途。

第一个庭院只盖好了一部分,但是庭院的柱廊令人大为震撼。“圆柱

是用未经抛光的石材所制成的爱奥尼克式圆柱,”帕拉迪奥写道,“在

这里看起来很搭调,因为农场似乎需要朴素单纯,而非精雕细琢的东

西。”〔11〕巨大的石柱(萨列格拥有一座采石场)是把厚度不同的粗琢环

形鼓(drum)很粗糙地一个个叠起来,帕拉迪奥过去曾经在乌迪内

(Udine)的佛洛里安诺· 安东尼尼宅邸(Antonini House)使用过这种

巨石柱。看起来就像是一叠叠巨大的石头甜甜圈(doughnut)。 第六章 巴巴罗兄弟 | THE BROTHERS BARBARO 153

萨列格别墅是帕拉迪奥最异想天开的作品,不过他的建筑还是隐

藏着某种一贯性:精致的规划,在简单的长方形建筑物里,很巧妙地把

预定比例的房间结合起来;平面图和临街立面固定的双轴对称;立面

精简的几何图形;把日常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结合古代的元素;还有一

种老练的美学嬉戏。如果帕拉迪奥所谓的风格里有一种隐含的趋势,

那就是某一位史学家所指出的他对“明显细部装饰”的偏好〔12〕。也许

因为是科班的石匠出身,帕拉迪奥特别欣赏装饰着室外和室内的雕刻

构件,否则他的别墅其实相当朴素。在《建筑四书》的书页中,以及许

多流传下来的绘图里,都画满了标出详细尺寸的檐口、横饰带、装饰线

脚和柱头。这些细部装饰的设置,虽然形成了帕拉迪奥风格的基础,

但设置的具体方式可能因地而异。有时候他会重现古代建筑的每一

个部分,例如巴巴罗别墅的神庙正面,有时候则只是画上一、两条装饰

线脚。细部装饰的数量和密度时而繁多,时而稀少,均取决于委托方

案的周边条件——— 基地、机能规划、预算和业主。最后一项是尤其重

要的考量,因为帕拉迪奥坚信,房子不应该只是实用、坚固和美观就够

了,还应该要表达出他所谓的“相称”(convenienza)。

一栋房子只要能适合未来住户的地位,房子的各部分又和整体及

其他每个部分相呼应,这样就必然是相称的。不过最重要的是,建筑

师必须注意到⋯⋯ 大人物,特别是身居公职的人,房子必须要有凉廊

和空间宽敞、装饰华丽的大厅,这样那些等着来问候屋主,或是来向他

请求帮助或支持的人,就可以很愉快地待在这些空间;同样的,花费和 15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装饰较少的小型建筑物,就适合地位较低的人居住⋯⋯ 〔13〕

因此,他的别墅在表面上可能呈现出的风格多样性,其实是刻意

要让房子和屋主相称“(如我所言),必须要尽可能特别留意那些想盖

房子的人,”帕拉迪奥写道,“重点不在于他们可以盖得起什么房子,而

是哪一种类型的房子会适合他们。”〔14〕波尼法西亚· 波亚那得到一栋

有好汉架势的房子;佛斯卡利兄弟得到了一栋城郊府邸;乔治欧· 柯

纳洛得到的房子不但可以光宗耀祖,还可以向访客炫耀说这个二儿子

并没有被比下去。什么样的房子才适合巴巴罗兄弟呢?他们显然算

得上是“重要的公职人员”,但他们同时也是学者和艺术爱好者。丹尼

尔对文学的兴趣反映在正立面窗户顶上的拉丁文格言里:OMNIA TU-

TI BONIS(好人一切无恙);HOSPES NON HOSPI(宾客不是陌生人);

NON SOLUM DOMINI(不只是主人的地方);还 有 NIL TECTI SUB

TECTO(这片屋顶下没有隐藏任何东西)。这些话传达出一种亲切的

好客态度,相当于古典时代的“欢迎”门毯。

相称与否,也会受到巴巴罗庄园特殊的性质所影响。庄园的面积

只有 100 英亩(大多是葡萄园),远逊于比萨尼坐落在邦欧罗的 1 400

英亩土地,按照 16 世纪的标准,只能算是休闲农场(hobby farm)。马

萨尔毕竟不是一个暂时的田园度假胜地而已。这栋房子似乎是两兄

弟一年四季的永久家居,至少在繁重公职允许的时候,他们都一直住

在这里。结果巴巴罗别墅就不像帕拉迪奥大多数的别墅那样具有乡

野色彩。他纳入了他在都市建筑方案所采用的元素:齐维纳府邸附有 第六章 巴巴罗兄弟 | THE BROTHERS BARBARO 155

三角楣饰的窗户和雕像壁龛;波尔托府邸的栏杆眺台;大会堂的面具;

以及奇耶里卡蒂府邸的牛头雕饰。

看过了好几幢帕拉迪奥的别墅之后,我对巴巴罗别墅的评价,比

我初次造访此地时更多了。这栋房子诚然美丽,动人地辉映着周围的

田园风光,不过也偶有败笔。砌石图饰的刻画,欠缺帕拉迪奥一贯的

才气。小小的栏杆眺台琐碎得不像他的风格。附有连拱廊的侧翼有

着他一贯结实的比例,不过中央砌块太过细致,显得压不住阵脚。房

子和拱廊之间的意外冲突也没有完全解决。主人房装饰华丽的神庙

正面和相当朴素的侧边,同样产生了一种生硬的关系。这两兄弟老是

盯着他——— 可能也贡献了他们自己的点子——— 稍稍模糊了帕拉迪奥

向来敏锐的眼光。

葡萄园和农田的全景从别墅底下向外延伸。左边远远的地方有

一座很大的石造谷仓,右边则是几栋房子。高迪别墅的景致极富戏剧

性,不过那栋古板的房子坐落在被围墙封闭的棱堡上,和周围的环境

隔离开来;巴巴罗别墅则和周围的景致合而为一:正式的花园、一条砾

石车道向前通往马路附近的喷泉、再往前面则是一条白杨树夹道的林

阴长径。

来自威尼斯的访客原本是从这条林阴长径抵达别墅,在海神喷泉

停了下来,喷泉坐落在某一种前院的中心。他们让马在这里喝水的时

候,首次看到了别墅的全景。庭院最后面是一道半圆形的墙壁,墙上

矗立着两尊雕像,一般认为应该是巴巴罗别墅家庭的守护神:东边是 15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农业守护神撒杜恩(Saturn),西边的是命运之神佛杜娜(Fortuna),一

脚踩着一个球体,显示命运的不确定性。访客沿着车道继续往前走,

又穿过几对奥林匹亚神 ,走到了象征圣马可(St. Mark)和共和国

(the Republic)的两头狮子面前。下了马背之后,游客爬了几层台阶,

到了一个铺砌的平台,好客的主人就在这里和他们打招呼。这片平台

与众不同,面积超过 40 平方英尺,铺上了粉红色和白色的大理石,平

台两侧的边缘则摆了长石凳。巴巴罗兄弟对戏剧非常支持,这里原本

很可能是一个表演空间,房屋的立面则为这个表演空间提供了一个古

典的背景〔15〕。

大批的访客已经减少,于是我又绕回前庭院。有一道拱门通往连

拱式侧翼的一端。高耸的空间就像一道长长的门廊,是衍生自一种传

统的特里维吉亚农场建筑,叫做“长谷仓”(barchessa)。长谷仓是一种

纵长形的谷仓,谷仓南面包含了开放式的拱廊,提供了充满阳光、又有

盖顶的户外区域,在这里卸下马车上的货物并从事农场工作。特里维

吉亚纳很早就形成了把乡村住宅和这种长谷仓合而为一的习俗,由一

位不知名的建筑师 1500 年在附近兴建的提烈塔别墅(Villa Tiretta)

里,也能看到这样的做法〔16〕。大约四十年后,桑米凯利在特列维尔

(Treville)设计了拉· 索朗萨别墅(Villa La Soranza),采用了同样的模

式,在中央的住宅砌块两侧加上连拱式长谷仓。拉· 索朗萨别墅非常

有名(如今已毁灭殆尽),“是那一带地区直到当时最美丽也最宽敞

的,”瓦萨里是这么描述的〔17〕。特列维尔距离马萨尔只有 10 英里,对

桑米凯利一向仰慕的帕拉迪奥,不可能不知道这栋别墅。 第六章 巴巴罗兄弟 | THE BROTHERS BARBARO 157

马萨尔拱廊起源于本地,这提醒了我们,帕拉迪奥这位著名的古

典风格复兴者,对地方性的传统也很有兴趣〔18〕。不过他的长谷仓却

与众不同。桑米凯利的长谷仓是用来畜养动物和农业工具的地方,不

过到了巴巴罗别墅,连拱式侧翼却是房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楼是

厨房、地窖和服务性空间,二楼则是一套套主人家的房间。长谷仓的

盖顶空间,传统上是作为务农之用,不过帕拉迪奥特别把马萨尔的这

些拱廊称为“凉廊”(loggia),希望主人在这里“走路、用餐以及进行其

他的消遣”〔19〕。另一方面,末端美丽的小楼包含了世俗的用途,例如

马厩以及压榨和贮藏葡萄酒的房间,因此马萨尔的拱廊也有它实用性

的一面。帕拉迪奥通常会很费心地表达出别墅的机能构件,不过这样

的区分在马萨尔多少被模糊掉了。在他挖空心思要把业主的要求和

他的设计容纳进既有的城堡中时,可能不得不做出妥协。

帕拉迪奥对别墅最早的构想,留在一幅很有名的餐巾草图上,一

直保存至今,草图很粗略地画在一张餐巾背面,这张餐巾显然是他自

己要用的,因为上面还有为了让钢笔好写而留下的三个不耐烦的刮

痕〔20〕。这幅未完成的草图是建筑师为了引发创意而画的。帕拉迪奥

在古老的城堡内部配置了一间偌大的门厅和一座宏伟的楼梯,还在两

翼的长谷仓中为两兄弟各自加上了一套独立的房间和一间大厅。他

在房屋的正前方设计了新的拱顶凉廊,很像是艾尔维斯· 柯纳洛花园

里宛如剧场的凉廊,同时还画了一个偌大的平台。这里已经出现了巴

巴罗别墅平面图的精华,日后所画的第二份设计图则是修改得比较精

致,他在这里去掉了户外的空间和巨大的门厅,加入了十字形的大厅, 15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同时把宏伟的楼梯移到后面去〔21〕。盖房子的时候,他把精致的楼梯

完全废除,用两座以墙壁包围的楼梯取而代之——— 华丽的楼梯给家人

和宾客使用,仆人使用的楼梯则非常朴素。

巴巴罗别墅的一楼(现在则包含了客厅、餐厅和书房)原本就有一

间会客室,比较私密的家人住处则安排在二楼。虽然目前的屋主仍然

从大门出入,但付费参观的访客则是从拱廊里一座露天的服务性楼梯

进入别墅。到了楼梯尽头,门外的楼梯平台上有一柜子的毛拖鞋。鞋

柜已经空了,这表示我得等到有人离开才能进去——— 不失为控制人群

的有效办法。

巴巴罗别墅容纳了两户人家,有两间大厅和至少 13 个房间,没想

到竟然让人感觉十分亲密。我站在一间拱顶十字形大厅的某一翼,这

里就像比萨尼别墅的大厅,只不过小了很多,天花板也按照比例低了

不少。容纳这栋房子的古老城堡是狭长形的,因此十字形大厅的末端

就是外墙,有大扇的窗户——— 其实是法式拉门,窗户顶上则是镶了玻

璃的拱券,面对着南方、西方和东方。大量的光线和景观让大厅有一

种愉快的居家气息。

我身后的拱门通往一个叫做“沙龙”(Salone)的房间。在这个以

人体形象构成的平面图中,“身体”是主人房,“双臂”是长谷仓,而沙

龙就是头部。这个房间呈正方形,有高耸的拱顶天花板,等于是第二

间大厅,从这里通往后阳台花园和两侧各一套的房间;丹尼尔住在东

厢,马克安东尼奥一家人住在西厢。这两套房间不开放参观,不过可

以透过一扇玻璃门,窥视一下宽敞的房间。迎宾室(inviting room)被 第六章 巴巴罗兄弟 | THE BROTHERS BARBARO 159

布置成书房。从沙龙和旁边的房间往外看,视觉的焦点落在一个古罗

马休息场所,这是一个半圆形的花园结构物,壁龛里摆放着更多奥林

匹斯山众神的雕像。中间有一个小洞穴,从里面冒出来的泉水注入这

个精致的给水系统。从三角楣饰上面的少女神像胸部喷出两根水柱,

洒进半圆形的水池———“ 鱼池”——— 旁边则是用高大的针叶树围起来

的一个石造平台。尽管马克安东尼奥的雕像稍嫌笨拙,整体的效果还

是令人感觉不可思议。

沙龙又叫做“奥林匹克大厅”(Sala dellOlimpico),因为天花板上

的湿壁画描绘的是几位奥林匹斯山的神 。这个房间的装饰也为整

栋房子定了调。不过确实的意义到底为何,目前还在争议之中,原因

是设计出具有寓言含义的丹尼尔· 巴巴罗并没有留下任何说明,而 16

世纪的图像又是出了名的难以解读。举例来说,众家艺术史学者就把

天花板正中央跨骑着一条蛇的女子像,分别解释成“神圣的爱”、“神圣

智慧”、“神佑的命运”以及“卓越的恩典”〔22〕。

沙龙上半部的墙壁是用错视画法模拟的眺台,按照透视法的远近

比例缩短。眺台上是马克安东尼奥· 巴巴罗的家人。一边是他两个

比较大的儿子和他们的宠物猴子,另一边是他的小儿子、妻子和一位

年老的保姆〔23〕。他们身边则是更多的宠物——— 一只京叭狗和一只鹦

鹉。和大多数湿壁画的人像一样,家庭的成员都是画成实物大小。像

玛莉· 麦卡锡(Mary McCarthy)就认为这幅家庭团体画的效果,透露着

一种莫名的哀伤。“这是一栋真实房屋里的一栋舞台房屋,”她写道,

“这个想法听起来好玩又逗趣,是一种照镜子的错觉,不过因为画得实 16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在太逼真,反而一点也不好玩,就像小孩子玩一种游戏,因为越玩越投

入而号啕大哭。”〔24〕

屋子里的湿壁画和高迪别墅里一样,混合了幻象与现实、众神和

凡人、古代的寓言和视觉的双关语。有些房间的墙上画的是乡村景

致;有一面天花板看起来仿佛是透过葡萄藤凉亭的乔木篷盖所看到的

天空。壁龛里站着一身古典装扮的年轻女子,有时候会被视为缪斯女

神,手上拿着各式各样的乐器:小提琴、伸缩喇叭(trombone)、曼陀林

(mandolin)? 和一种非常罕见的箱形乐器,叫 做“伯 那 沙”(Ber- naise),是一种看起来很像手摇风琴的鼓。除了丹尼尔的寓言场景之

外,偶尔还会出现一些滑稽的画面:窗台上的一把刷子和一双鞋子;在

圆柱后半躲半藏的一只小狗。在货真价实的石造门框当中,一个男侍

从一扇半掩的假门后面探头往外看,对面则是一道相对应的真门。

巴巴罗别墅的湿壁画一直被形容成“意大利文艺复兴第一流的装

饰成就”〔25〕。这些壁画出自被称为“维罗纳人”的保罗· 卡莱瑞(Pa- olo Caliari)之手,是桑米凯利旗下训练的几个维罗纳艺术家之一。卡

莱瑞第一次为别墅画湿壁画,就是桑米凯利的拉· 索朗萨别墅,当时

他只有 20 岁。帕拉迪奥在维琴察的波尔托府邸的湿壁画,有些部分

也是卡莱瑞的作品。在丹尼尔· 巴巴罗的指导之下,卡莱瑞为总督府

会议厅的天花板进行装饰,也因此一举成名。因此当他在 16 世纪 50

年代末期来到马萨尔的时候,不只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画家,对别墅的

装饰也如数家珍,和帕拉迪奥及丹尼尔· 巴巴罗更是多年旧识。

 〔责编注〕 一种类似琵琶的乐器。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帕拉迪奥参与了湿壁画的设计。事实上,几个

房间里复杂的建筑架构改变了——— 不仅仅是加强——— 人们在实际空

间里的体验。或许正因为如此,帕拉迪奥在《建筑四书》当中才很狡猾

地略过了画家的名字不提(虽然几年后他们又在威尼斯再度合作)。

多亏了卡莱瑞出神入化的湿壁画,巴巴罗别墅堪称是游客最多的一栋

帕拉迪奥别墅,这一点未免有些讽刺,因为这栋别墅在许多方面几乎

不具任何代表性。帕拉迪奥别墅的周围多半是农田,而非花园。装饰

丰富的外观欠缺了他的经典作品所呈现的节制——— 简直可以说是禁

欲——— 的气质。稍嫌错综复杂的平面图,并没有展现出他一贯的清

晰。然而不管和巴巴罗兄弟共事有多么麻烦,这次的合作似乎呈现出

帕拉迪奥崭新的一面。即使这不能算是他最干净利落的一栋别墅,却

无疑是最令人愉快的:夸张、华丽、丰富——— 而且快乐。 16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第七章 无比讨喜的景象 第七章 无比讨喜的景象| AN IMMENSELY PLEASING SIGHT 163

好吧,该来的总会来。巴杜尔别墅(Villa Badoer)的围墙门上了铁

链和大锁。屋子正前方的前院散置着建材废料,从临时电线杆上拉下

来的电缆在头顶上纵横交错。一座美丽的石造喷泉旁边,临时用金属

波浪板搭起来的一个棚子兀自凄凉地伫立着。我看照片时欣羡不已

的原始草地,现在只剩下一片饱受践踏的泥土,长着一丛丛过盛的杂

草。偌大的一面告示牌上写着“修复与维护的工程”。这张告示牌上

说,工程——— 显然在五年前已经开始了——— 预定在下个月完工,事实

上,尽管前院乱成一团,房子本身倒是刚抹灰和粉刷不久。无论如何,

这看样子不像是最后关头才赶出来的——— 现在的时间是星期五早上

10 点钟,但此地还是空无一人。

这栋房子坐落在狭窄的斯格提克河(Scortico River)沿岸,波雷西

内的法拉塔村(Fratta Polesine)的中心,也就是威尼斯共和国最南端的

地区。巴杜尔别墅在许多方面都是经典的帕拉迪奥别墅。这栋房子

一应俱全:气派非凡的门廊、以六根巨大的爱奥尼克式圆柱所支撑的

高贵三角楣饰、宏伟的楼梯,以及两道充满威严的弧形凉廊,在前院的

两侧各自形成四分之一个圆圈。

房子旁边有一条没有铺砌的小巷子,对面一个开放式的棚子隶属

于隔壁的农场所有。正在摸索一台机器的彪形大汉把头抬了起来。

我说明自己是想看看这栋别墅。

“这房子已经花钱整修了好多年,”他粗声粗气地说。

我听得出他的声音里透着不高兴。其实我倒是很高兴有人来打

理这栋房子,但是并不想跟他争辩什么,于是我点点头表示理解。火 16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气消了以后,他的语气也随和了起来。

“从那边绕过去,”——— 他用手一指———“ 你可以看到背面。”

到了巷子的最底端,没有半棵树木的平坦田地一路向地平线延伸

过去。黝黑的耕地碰上了一堵高墙,挡住了看别墅的视线。我从围墙

旁边沿着一条小径往前走,一直到看见一个和前门相对应的出入口。

这道门也上了锁,不过我可以探头往里面瞧。

围墙里面就是房子的后院,和前院的面积完全相同。甚至比前院

还要脏乱,地上最近刚开挖,到处是一堆堆的泥土。一堆堆叠起来的

建材——— 排水管、木材、混凝土砌块,还有一辆停好的卡车和一台混凝

土搅拌机。看不到半个工人。就建筑上来说,房子的这一面没什么了

不起——— 只不过是一排排紧闭的窗户,既没有门框,也没有三角楣饰。

单调的白色灰泥立面简单朴素,没有任何装饰,简直像是 20 世纪 20

年代国际风格的别墅似的。《建筑四书》的插图包括了房子背面的门

廊,本来可以和柯纳洛别墅类似,有凹入和突出门廊的前后布局。少

了门廊,别墅的背面就像还没完工似的。

我刹那间在考虑要不要从围墙门爬过去,不过门太高了。于是我

沿着原路回去,又遇到了那个农夫。

“门关起来了,”我说。“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进去?”

“到前门试试看,”他说,又加了几句我听不懂的话。

我反驳说前门也上了锁,但他挥手要我只管去就是了,然后又回

头干他的活儿。别墅前面的围墙门非常高,顶端是一根根和矛一样的

尖钉。这下子无计可施了,我心想,万念俱灰地把门锁一拉。锁竟然 第七章 无比讨喜的景象| AN IMMENSELY PLEASING SIGHT 165

开了!我往四周环顾,街上一个人都没有。我匆匆解开锁链,开门溜

了进去。

我紧张兮兮地快速穿过前院。正门楼梯的旁边,有一扇小门虚掩

着。在地下室是一系列的房间,房间上方是靠砖墙支撑的宽阔拱顶。

抹灰的天花板粉刷成白色,拱顶上开了高窗,因此室内的采光好得令

人惊讶。地下室包含了“厨房、地窖和其他有实际用途的地方,”帕拉

迪奥是这么说的〔1〕。其中一个房间有一座大壁炉——— 想必一定是厨

房——— 其他的房间空无一物,只有散落满地的锯木架和电动工具。

沿着一道楼梯爬上一楼,因为大多数的窗户都紧闭着,因此空气

有些污浊。一座鹰架在角落矗立。屋子里还能闻出刚抹灰的气味。

有一块墙壁正在整修,白色的桶子和聚乙烯薄板构成了鬼魅般的轮

廓。这种气氛和我造访的其他别墅不一样。空荡荡的房间,地上的建

材废料,这栋房子看起来家徒四壁,几百年前房子刚落成的时候,想必

也是这个样子。

房子另外一端的两个房间,窗户都是开着的,湿壁画——— 帕拉迪

奥说是“吉亚洛· 佛伦提诺(Giallo Fiorentino)精彩的创作”可以看得

一清二楚,只不过稍有损伤〔2〕。建筑架构简单利落,简直可以用冷峻

来形容。有一个房间下半部的墙壁,全部画得像是大理石镶板似的,

上半部则用间隔很近的假壁柱来支撑画出来的柱顶盘梁,把墙壁分成

一个个垂直的长条形;另外一个房间里的垂直镶板从地面一路延伸到

天花板。用风格化的幻想气息所画出来的湿壁画,是以古代的众神和

怪诞图饰为主题。镶板上的画是采用扁平手法,没有错视画的效果, 16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然后以缘饰围边,看起来就像是精致的墙帷或旗帜。这种井然有序、

几何图形式的构图,在舞台美学的效果上远逊于保罗· 卡莱瑞在马萨

尔村留下的鲜艳湿壁画。同时和建筑产生了互补的效果,这一点是不

会令帕拉迪奥失望的。

我很快就参观了所有的房间。尽管有着宏伟的凉廊和气派的门

廊,巴杜尔别墅还是一栋小房子,在狭窄的大厅两侧,只有两个房间和

两间很小的小房间,让我想起了美国殖民时期房屋的中央大厅。楼面

平面图算不上是帕拉迪奥最杰出的表现:必须先到外面去,才能从门

廊直接进入大房间,私密的小房间比走廊大不了多少。这种笨拙的配

置和波亚那别墅差不多,只不过在两栋别墅相隔的十年间,帕拉迪奥

已经发展出更精炼的平面图,例如失意庄和柯纳洛别墅。谁也不清楚

巴杜尔别墅的平面图,《建筑四书》 第七章 无比讨喜的景象| AN IMMENSELY PLEASING SIGHT 167

他为什么会走回头路。

只有两个比较大的房间里设置了壁炉。马克安东尼奥为巴巴罗

别墅的壁炉创造出精雕细琢的壁炉面饰,但这里不同,壁炉周围的石

造缘饰可谓朴实无华。就我所看到的部分,这是室内唯一有刨光的石

材。除了两个有拱顶的小房间以外,房间和大厅都是 18 英尺高的平

顶天花板,用间隔紧密的横梁支撑。相较于装饰华丽繁复的巴巴罗别

墅,这栋房子的细部装饰显然是走简单朴实的路线。帕拉迪奥已经回

到比较简单的风格,可能暂时松了一口气。

宽阔的砌砖楼梯——— 只有一座——— 从一楼一直延续到阁楼上。

阁楼的楼梯平台上有一扇窗户,探头就可以俯瞰大门的门廊。帕拉迪

奥在两层楼高的别墅中,多半会保留这种宽敞而明亮的楼梯。既然一

楼的房间寥寥可数,尽管帕拉迪奥特别把阁楼叫做“谷仓”(granary),

客人应该是在楼上就寝〔3〕。可惜通往阁楼的门被挡了起来,扣锁又非

常牢固。我就沿着楼梯一路走到地下室,然后回到室外。

我一直以为有人会冒出来把我赶走,不过别墅还是空无一人。庭

院里最与众不同的特色,就是那对弧形的凉廊,像两只手臂一样环抱

着庭院。和特里维吉亚纳的连拱长谷仓(arcaded barchesse)不一样的

是,这些根本不是谷仓。这些自撑式的结构物反而很像是比萨尼别墅

的柱廊。设计本身就是简单而不造作:陶瓦铺成的单坡屋顶横跨在后

面的砖墙和列柱廊之间。从远处看,塔斯干圆柱在巍峨的门廊旁边显

得很小,但贴近观察就知道圆柱高达 14 英尺,巨大的柱身直径至少有

两英尺。圆柱直接立在地上,没有底座。凉廊里的地面和庞贝城里的 16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古罗马街道一样,是以圆润的鹅卵石铺砌而成。乔治· 瓦萨里形容这

些柱廊是“非常美丽而无与伦比。”〔4〕蜿蜒的弧形空间和主屋严谨的长

方几何图形,是非常强烈的对比。

除了一个和门一般大小的出入口以外,弧形的后墙上没有任何装

饰。从这个入口进去,是一个奇特的三角形露天庭院,墙壁是以压缩

得很紧密的角度,照着这条向外突出的弧线树立起来。我想起了路易

斯· 康的建筑物中谜样的圆柱体形状,不过这未免流于过度解读;对

帕拉迪奥而言,这只是一个剩余的空间,把弧形的凉廊和包含了“庄园

管家、账房的房间、马厩和其他庄园必备办公室”的附属建筑结合起

来,自然会产生这个结果〔5〕。

第二道门则是通往后院。别墅的两侧和背后都没什么特色,简直

可以说是平凡无奇。帕拉迪奥写道,“飞檐像皇冠般环绕整栋房子,”

不过这种帝王的气势,只剩下屋檐下面结实的飞檐托和几英尺下面的

一条单一的细长装饰线脚,或是过梁饰带〔6〕。此外,害得边墙大为失

色的两个烟囱的烟道,看起来似乎和房子一样古意盎然(帕拉迪奥通

常都把烟道藏在厚重的墙壁里面)。另外还有一个罕见的特征:房子

的三边都围绕着加高的砌砖平台。帕拉迪奥在《建筑四书》做了图示,

并且称之为“台座”(pedestal)。事实上,这不是台座,而是壁垒(bul- wark)。平坦的波雷西内平原(Polesine plain),是不久前才疏浚完成的

沼泽地,很容易被浩瀚的波河(Po River)泛滥而淹没,因此帕拉迪奥把

地下室完全盖在地面以上,还增加了这座巨大的土垒,来强化地下室

的墙壁。 第七章 无比讨喜的景象| AN IMMENSELY PLEASING SIGHT 169

再度横越三角形的庭院,我回到了弧形的凉廊。从凉廊最靠近房

子的那一端所开的拱门,可以直接走上一排高高的台阶。楼梯和楼梯

平台的系统相当精致,两边是装饰性的栏杆,不但提供了衔接到门廊

的通道,让房子和凉廊连接起来,也与别墅两侧和背后的砌砖平台一

气呵成。众多的楼梯平台提供了一个戏剧的场地,我们不难想象楼梯

很自然地充作音乐或戏剧表演的观赏平台。

从最后一排宽阔的楼梯爬上门廊,六根高大的爱奥尼克式圆柱顶

着上面的三角楣饰。坐落在一排楼梯顶端的巨大神庙正面,已经成了

我们司空见惯的景象,简直没办法想象帕拉迪奥的业主看到时有多么

震惊。这种神庙立面显然让这些业主惊讶不已,因为他一而再、再而

三地把这个式样运用在城镇房屋和别墅上。可以设计出不少排列组

合:四根或六根,或甚至八根圆柱;多立克、爱奥尼克或科林斯柱式;向

外突出(像失意庄),平贴在立面上(像巴巴罗别墅),或是内缩,就像

这一栋别墅。各式各样的巨大门廊成了帕拉迪奥的标志,也是最常被

人模仿的帕拉迪奥式样,是英国乡村住宅的一个标准特征,不管是大

宅还是小屋。在美国,大家最熟悉的帕拉迪奥式门廊,无疑就是华府

的白宫——— 这幢建筑物的设计渊源错综复杂。爱尔兰裔建筑师詹姆

斯· 霍本(James Hoban)是华盛顿的门生,他在 1792 年凭着一份以都

柏林的基尔代尔宅邸(Kildare House)为蓝本的设计图(这栋房子在

1812 年战争期间遭英军烧毁,后来他重建这栋房子的时候,就加上了

门廊),赢得了兴建总统官邸的竞图。基尔代尔宅邸原本的设计者是

德裔移民建筑师理查德· 卡索尔(Richard Castle,可能是从 Kassel 改 17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过来的),被公认为是把帕拉迪奥主义引进爱尔兰的功臣。卡索尔的

建筑是以阿伦· 坎贝尔为基础,而坎贝尔则是以伊尼哥· 琼斯为师。

旅居意大利的琼斯是在刚返回英国不久的时候,在詹姆士一世位于新

市场(Newmarket)的新住宅所在地的酿酒厂,设计出他生平的第一座

门廊〔7〕。

从 1776 到 1783 年间,维琴察建筑师屋大维· 贝特洛提 - 斯卡莫

齐(Ottavio Bertotti-Scamozzi)出版了一套四册的帕拉迪奥作品集,收录

了当时还存在的大多数建筑物经测量之后的绘图。巴杜尔别墅的临

街立面上有雕刻出来的砌石图饰,可以缓和毫无装饰的白色灰泥所造

成的死气沉沉的效果。贝特洛提 - 斯卡莫齐是一位眼光锐利的观察

家,他形容这栋别墅“显得相当气派,令人惊奇”〔8〕。惊奇这个形容词

用得恰到好处。这栋房子的楼层平面不但狭小,而且相当笨拙,简单

的大厅、平顶天花板、朴实不造作的湿壁画、几乎没有任何石造的细部

装饰,再加上毫无装饰的壁炉。不过却也有一座庄严气派的门廊、精

致的外部楼梯,当然还有弧形的凉廊。帕拉迪奥通常会让他的建筑呈

现强烈的一贯性:波亚那别墅阳刚的简单风格、失意庄的高贵气派以

及巴巴罗别墅在考古学上的雕琢。依照这些标准来看,巴杜尔别墅竟

然完全没有一贯性。

由于帕拉迪奥很在意相称与否,我们只能猜测这幢别墅会出人意

料地混合了俭朴和奢华,恐怕和他的业主脱不了关系。我们对这位

“了不起的法兰西斯科· 巴杜尔先生(Signor Francesco Badoer)”一知 第七章 无比讨喜的景象| AN IMMENSELY PLEASING SIGHT 171

半解。尽管帕拉迪奥照例夸张地对他大表赞扬,有一位现代史学家形

容他为“一个在公职上没有任何杰出经历的一般人物”〔9〕。虽然他在

共和国担任参议员,也是统治委员会的成员,但巴杜尔出身于维琴察

一个望族里很不起眼的一支。家里有三个儿子,他是其中的老二,父

亲过世的时候继承了一小笔遗产,但攀了一门好亲事——— 他的妻子露

西塔· 罗勒登(Lucietta Loredan)家财万贯。1538 年,露西塔唯一的兄

弟,也就是家族的领袖,以 26 岁之龄辞世。没有继承人,也没留下遗

嘱。按照当时的习俗,罗勒登家的庞大财富,包括威尼斯的府邸和仓

库,还有大陆上的好几座庄园——— 绝大多数就由他妻子的两位兄弟,

还有他两个姐妹的丈夫平分。十年之后,这笔复杂的遗产才终于分配

清楚,法兰西斯科· 巴杜尔因此得到了波雷西内 460 英亩的农地。由

于这个地区不久前才进行过大规模的排水和填筑,摇身一变成了共和

国的粮仓,因此这座庄园也就格外值钱。这笔意外之财想必让巴杜尔

兴奋莫名,不过他同时也是个处事谨慎的人,因为又过了八年以后,他

才着手兴建这栋房子。别墅的基地是法拉塔(Fratta)一块 7 英亩的空

地,旁边就是新近疏浚完成的斯格提克河,可以轻松往返威尼斯。

巴杜尔别墅在 1556 年设计,次年开始动工〔10〕。这段期间帕拉迪

巴杜尔别墅 17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奥忙得不得了。在维琴察,他继续监督大会堂和两座府邸的兴建,一

座是乔凡尼· 维尔玛拉纳伯爵(Count Giovanni Valmarana)的府邸,另

外一栋是老业主波尼法西亚· 波亚那的房子。当时维琴察有好几位

新的别墅业主——— 欧多尔多和西奥多罗· 提也内伯爵(Counts Odoar- do and Theodoro Thiene,他先前在昆托为一对兄弟设计了一栋别墅,这

两位就是他们的亲戚)、法兰西斯科和罗多维科· 特里西诺伯 爵

(Counts Francesco and Lodovico Trissino,不是詹乔治· 特里西诺的亲

戚)以及法兰西斯科· 雷贝塔先生(Signor Francesco Repeta)。多亏了

巴巴罗兄弟的帮助,帕拉迪奥在威尼斯贵族之间的声誉日隆。1559

年,桑米凯利辞世,帕拉迪奥便晋身为大陆的首席建筑师,仅次于共和

国里的雅各布· 桑索维诺。

帕拉迪奥并没有现代所谓的办公室同事,不过这时候他有儿子在

旁协助。老大里奥尼达已经被确认为几幅设计图的绘图者,史学家一

般也称他为建筑师;担任石匠的马克安东尼奥(在 16 世纪 60 年代去

世)也帮忙画设计图;年纪最小的席拉似乎一直担任某种秘书之

职?。除此之外,帕拉迪奥的侄子马克安东尼奥也是一名石匠,偶尔

会助一臂之力。帕拉迪奥自己的责任不只是把平面图和细节提供给

建筑者和砖石匠而已,他还得代表业主跟承包商交涉,记账,订建材,

通常还要监督工程。最后这一项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别墅坐落的这些

穷乡僻壤,古典式样还是刚刚引进的新东西,他必须严密监督,才能确

保古典的细部装饰可以正确地施工。在那方面,帕拉迪奥也扮演着老

 帕拉迪奥另外一个儿子奥拉吉奥攻读法律。 第七章 无比讨喜的景象| AN IMMENSELY PLEASING SIGHT 173

师的角色。举个例子,他描述自己是怎么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制造圆

柱的锥形或微凸线,听起来就像是他可能会说给乡下石匠听的那种实

用的建议。

我通常会用这个方法来画这个微凸部分的侧面轮廓。我把圆柱

的柱身分成三等分,底下的三分之一完全垂直;在圆柱的最低点,我竖

起一把很薄的量尺,和圆柱一样长,或是比圆柱长一点,然后用从下面

的三分之一往上延伸的部分,形成一条曲线,一直到圆柱顶端在柱颈

以下缩小点为止:我沿着这条曲线画下来,就得到了中间三分之一微

微凸出,然后很优雅地慢慢变细的圆柱〔11〕。

后来才认识帕拉迪奥的保罗· 瓜尔多,为工地上的建筑师描绘出

一幅特别令人喜爱的形象:“他让〔他的工人〕一直保持快乐的心情,让

他们感到许许多多令人欣喜的关怀,因此他们干起活儿来,兴致高昂

得不得了。他满腔热诚、满心关爱地把这种艺术最卓越的原则教给他

们,结果没有一个石匠、切石工或木匠,不懂得真正的建筑的度量、元

素和规则为何。”〔12〕

法拉塔距离维琴察大约是 50 英里,如果骑马要骑很久,既然巴杜

尔的委托方案相当小,曾经有人说过,帕拉迪奥可能没有密切监督施

工〔13〕。如果是这样的话,当地的施工者想必是亦步亦趋地遵照着平

面图来施工,因为《建筑四书》里的设计图和完工后的房子极为相似。

弧形的凉廊比书上的图稍微短了一点——— 是六个开间,而非十个开 17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间——— 不过这可能只是因为要把房子塞进局促的基地上而不得不然。

没有人知道背面的门廊为什么一直没有盖出来。或许是房子盖到一

半的时候,巴杜尔改变了主意,因为在原本应该由门廊和门廊楼梯所

占据的地方,都开了阁楼窗户和地下室窗户。巴杜尔别墅没有留下任

何设计图或草图,所以我们也就没办法肯定这些改变是怎么产生的,

可能只是反映了一个业主挣扎在气派和节约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希

望“摆上像样的门面”——— 同时在背面省钱。可能还有另外一种解释。

别墅的前门用湿壁画画了两种徽章,分别代表巴杜尔家族和罗勒登家

族。法兰西斯科· 巴杜尔和佐奇· 罗勒登(Zorzi Loredan)是至交好

友,因此这位心怀感激的别墅建造者自然会纪念他的恩人。奇怪的是

这两个徽章大小相同,而且相互交错。依照惯例,应该是以巴杜尔家

的徽章为主才是,当然,除非是露西塔坚持她的兄弟——— 还有她自

己——— 要并列上去。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意志坚定,甚至野心强

烈的女子。如果说巴杜尔别墅在建筑上的惊人对比是反映了第二位

业主的愿望,想宣告盖房子的资金完全是从她娘家来的,这种说法会不

会有些牵强?丈夫和妻子对建筑师做出相互冲突的要求,这也不是第一

次了。

是露西塔鼓励帕拉迪奥把气派的弧形凉廊纳入他的设计里?

1554 年,也就是在兴建巴杜尔别墅之前的好几年,他在替一位备受敬

重的威尼斯业主列奥纳多· 莫千尼格骑士(Cavaliere Leonardo Moceni- go)设计一栋别墅,当时他就想出了这个手法〔14〕。莫千尼格别墅(Vil- la Mocenigo)和萨列格别墅(Sarego)一样,是一栋沿着庭院周围规划的 第七章 无比讨喜的景象| AN IMMENSELY PLEASING SIGHT 175

房子,在初步的平面草图中,帕拉迪奥画了一个正方形的面饼圈,从布

兰塔运河登入正式的大门,穿过 U 字形的长方形庭院,两侧则是笔直

的长谷仓。画完了平面图之后,帕拉迪奥必然改变了主意,因为他除

了长谷仓之外,又画了一座弧形的凉廊。就这么潦草地画了几笔,让

人感觉到一种有了新发现的兴奋。布兰塔运河边气派十足的莫千尼

格别墅,总共花了十年的时间兴建。由于房子在 1835 年被毁,我们没

办法确定最后定案的设计是什么模样;帕拉迪奥最后的一份平面草图

画出了别墅大门那一边的弧形凉廊以及背后的长方形凉廊,不过《建

筑四书》里的平面图则前后两边都是弧形凉廊。伊尼哥· 琼斯在 1613

年看到这栋别墅的时候,莫千尼格的儿子已经做了全面的翻修,不过

弧形的凉廊则是毫发无伤。“否则这幢别墅是很整齐的,因为我曾经

见过,现在没那么整齐了,而且和我记得的一样,有这些圆形的凉廊。”

他这么写着〔15〕。“圆形的凉廊”使他大感佩服,后来就运用在北安普

顿郡一栋乡村住宅的设计上〔16〕。

帕拉迪奥写道,弧形的凉廊“创造出一幅无比讨喜的景象”,而且

前前后后用过好几次〔17〕。这是实用与美观的完美融合。凉廊和长谷

仓一样,提供了一个遮蔽的空间,可以从事各种不同的活动,但凉廊并

不是谷仓的一部分,主要是当作有盖顶的走道,把房子和远处的附属

建筑衔接起来。在建筑学上,低矮的凉廊创造出一幅引人入胜的背

景,引导着观者把目光聚焦在附有三角楣饰、比较高耸的神庙正面上,

也就是整个构图的核心。把凉廊做成弧形,帕拉迪奥也达到了一个令

人震撼的新奇效果:视差(parallax)——— 也就是沿着弧线行走的时候, 17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视野在交错的圆柱之间不断变动的体验。帕拉迪奥不久前才到罗马

的朱里亚别墅(Villa Guilia)造访,对他显然造成了影响,朱里亚别墅

偌大的半圆形建筑面对着花园,但他运用低矮的弧形凉廊来界定出迎

接访客的入口庭院,同时让主要的建筑充满了戏剧性,的确是极具创

意的做法。

既然莫千尼格别墅已经毁坏,特里西诺别墅和齐寇安的提也内别

墅——— 帕拉迪奥另外两座包含弧形凉廊的别墅——— 则一直都没有完

工,地处偏僻的巴杜尔别墅就成了帕拉迪奥唯一留下来的弧形凉廊。

无论如何,由于琼斯的努力——— 还有帕拉迪奥在《建筑四书》里的设计

图——— 圆形的凉廊成了英国最盛行的帕拉迪奥式样之一。罗伯特·

亚当(Robert Adam)和詹姆斯· 吉布斯都在乡村住宅中使用了弧形凉

廊,通过吉布斯的论文,这个手法外移到了美洲,被 18 世纪的农场主

人所采用。里奇蒙县(Richmond Country)的梦幻山别墅是弗吉尼亚州

最大的庄园府邸之一,就是用封闭的弧形凉廊通往附属建筑。华盛顿

扩建弗农山别墅(Mount Vernon)的时候,增加了弧形凉廊。精致的开

放式凉廊通往包含厨房和佣人房在内的附属建筑〔18〕。弗农山别墅纳

入了其他帕拉迪奥式的元素:大门上方偌大的三角楣饰、房子背面当

作大花园广场使用的柱廊或叫做“门廊”,还有主餐厅里美丽的瑟利奥

拱窗。美国当代建筑师艾伦· 格林伯格(Allan Greenberg)对华盛顿非

常景仰,在康涅狄格州盖了一座弗农山别墅的精彩现代版〔19〕。附属

建筑中包含一间弹子房和佣人房。另外还有一栋房子也采用了鲜明

的帕拉迪奥式平面图,格林伯格把弧形的凉廊封起来,做成一间厨房 第七章 无比讨喜的景象| AN IMMENSELY PLEASING SIGHT 177

和一间温室,同时把附属建筑作为一间卧室套房和车库之用〔20〕。两

个侧翼环抱着一座砾石的入口庭院,仍旧“看起来像是两只手臂,把来

访的客人收进来,”帕拉迪奥在四百多年前很富有诗意地写着〔21〕。

帕拉迪奥对古典建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他发展出很简单的一

套建筑元素(语汇)和简单明了的规则(文法),启发了后代的建筑师,

并继续沿用下去。在这方面,他对建筑语言带来的冲击可以和莎士比

亚对英语语言历久不衰的影响相提并论。帕拉迪奥和莎士比亚都来

自 16 世纪,帕拉迪奥生于 1508 年,莎翁生于 1564 年,然而和这位剧作

家一样,这位建筑师感觉不像是个遥远时代的人物。与其说是他的建

筑物使然——— 其实没几个人亲眼见过——— 毋宁说是因为他打造建筑

物的方式——— 高贵的门廊和热情好客的弧形凉廊——— 已经成为我们

自己的建筑元素。

  

巴杜尔别墅的前门有超过 12 英尺高,周围是一个美丽的石雕门

框。大门上方是巴杜尔家和罗勒登家相互交错的徽章,两侧都是用湿

壁画画成的怪诞图饰:头上顶着花彩装饰的迎宾小丑;通往两侧长方

形房间的门比较小,两扇门的上方重复出现了比较大的镶板。门廊的

天花板是用极深的木制藻井构成,模仿古罗马拱顶的砖石藻井。

门廊的地板在地面上高高隆起,提供了俯瞰庭院的绝佳位置。别

墅围墙的正前方有一座小桥,隔着斯格提克河的另外一边,是法拉塔 17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繁忙的购物街。现在是接近午饭时间,有人在人行道上走着。突然之

间,我觉得脆弱而无助,是一个无意间上了舞台的闯入者。

我从正面的围墙门溜出去,把锁链恢复原位,找地方吃东西。没

错,有个帕拉迪奥餐厅的广告招牌。宽敞的餐厅里全是工人。一群至

少十五个脸色红润、穿着宽松长裤的工人,占据正中央的一张长桌高

谈阔论;其他不管是一个人用餐还是两个人做伴,都坐在比较小的桌

子上。没有人送菜单,连续十分钟的时间都没有人过来招呼。这种当

地的小吃店——— 意大利的小吃店相当于美国的快餐厅——— 服务通常

是很快速的。突然之间,服务生像一阵风似的冒出来,推车上放满了

热气蒸腾的盘子。他们冲出来给我们送上第一道菜。我们三、两口扒

光这道菜的时候——— 我吃的是意大利汤圆——— 暂时停歇了一下,空盘

子刚一阵风似的被收走,第二批推车上场了。这一回你可以选择吃

鱼、鸡或是另外一道我看不懂的菜。我已经享用了意大利汤圆,因此

就点了鱼——— 某一种小鲈鱼或鳟鱼——— 即使我不喜欢从牙缝里挑骨

头。最后一个推车送上了点心,我选了看起来很像果馅饼的甜点。

屋子里的嘈杂声大幅度减低,和大伙儿逐渐上升的满足感成反

比。我喝完一杯浓缩咖啡,消解吃饭时喝下的半升葡萄酒,然后叫买

单。服务生送来了用郁金香造型的小玻璃杯盛着的一杯透明烈酒。

“先生,”他手势夸张地说。

这可不是问我要不要喝。因为不想失礼,我接受了这杯免费招待

的酒。这格拉巴酒(grappa)真是好喝。

离开餐厅时,整个人头昏眼花,而且比起我一个小时以前到这儿 来的时候,体重增加了不少,我沿着街道向前走。经过仿佛空荡无人

的别墅时,我突然有一股冲动,想回去再看一眼。不过在我吃饭的时

候,已经有人把扣锁给锁紧了。有人看到我擅自闯入了吗?还是刚才

巷子里那个人其实就是管理员?我在心里向他脱帽致意,然后回去开

车。 18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第八章 埃莫别墅 第八章 埃莫别墅 | EMO 181

位于梵佐罗(Fanzolo)的埃莫别墅()背面,是一大片平

常的草地,草地的尽头是一排树木,这已经取代了帕拉迪奥形容的景

象:“相当于八十个特里维吉亚尼广场(campi trevigiani)的正方形花

园,一条小溪从中间流过,使这块基地非常美丽而令人欣喜。”〔1〕过了

这排树木,就是和台球案一样平坦的特里维吉亚纳平原,耕地、一排排

的树篱和灌溉的沟渠散落其间。今天云雾弥漫,要不然还能看到北方

远远的白云石山脉的小丘。在同一个方向,相隔仅 7 英里之遥,就是

巴巴罗别墅。

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巴巴罗别墅”后面最主要的特色,是

一座秘密花园,里面有一座极尽华丽之能事的古罗马建筑和一座叮当

作响的喷泉;埃莫别墅的背立面几乎是一片光秃。这里不但没有门

廊,而且根据《建筑四书》的记载,是从头到尾都没想过要盖门廊;没有

三角楣饰,没有圆柱或壁柱,没有瑟利奥拱窗,没有半月窗,屋檐下面

甚至没有常见的飞檐托——— 没有任何一种古典的式样。最简单的过

梁饰带,或者说是水平扁带饰,标示出高高的地下室和一楼之间的分

隔。窗户没有窗框。有人把窗门漆成绿色,不过颜色只能突显出建筑

的单调。房子的两侧是比较低矮的侧翼,侧翼背面的门窗配置完全是

以功能取向。十几个粗短的烟囱把屋顶突显出来。两个长形侧翼的

末端各有一间鸽楼,打造成蹲坐式瞭望塔的样子。

这栋建筑物长得不得了,两座瞭望塔之间的距离长达将近 400 英

尺。从左边的侧翼似乎看得出来,别墅原本是温暖的赭土色,不过由

于太久没有粉刷,抹灰墙壁因为一块块的发霉而显得黯淡无光。然 18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而,久经风霜的屋况,尽管实在没有多少魅力,却丝毫没有削减建筑师

的用心,事实上可以说正好相反。这是帕拉迪奥所建造的最古老的别

墅,不过与其说它让我回忆起那个充满辉煌神庙和纪念碑的古代城

市,不如说它唤起了另外一个罗马:节俭的军事工程师所打造的井然

有序的世界、千里征战的百夫长以及冷酷无情的殖民政府。这里很容

易充作帝国遥远疆域的一个兵营前哨。建筑史学者文森特· 史卡利

(Vincent Scully)说,埃莫别墅“冷酷无情”,精确地描述出它尚武、不带

感情的灵魂〔2〕。

我沿着一条砾石小径,来到坐落在房子正中央的一座曲线双楼

梯——— 这是在 18 世纪增建的,取代原本的直线式楼梯。楼梯接着通

往一道双扇大门,开门之后便进入大厅。堂皇的大厅是一个高约 30

英尺的大型立方体。天花板做成如分隔鸡蛋箱般的深邃花格镶板,在

帕拉迪奥所建造的别墅中别具一格,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花格镶

板被 19 世纪打造的抹灰天花板所遮掩,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末期才

被发现〔3〕。花格镶板以未涂漆的木材构成,架设在交错的横梁上。大

厅里的柱顶盘梁和刻有垂直凹槽的科林斯巨柱,就和这间绚丽大厅其

他的装饰一样,是帕拉迪奥的老搭档吉贝迪斯塔· 塞洛提用湿壁画画

出来的。

埃莫别墅的湿壁画和巴巴罗别墅相似。塞洛提和保罗· 卡莱瑞

的年纪几乎一样大,一起追随桑米凯利旗下,还联手装饰过帕拉迪奥

建造的波尔托府邸。不过到了 16 世纪 50 年代,他们就分道扬镳了。

卡莱瑞在威尼斯的名气直逼提香(Titian)和雅各布· 洛布斯提· 丁托 第八章 埃莫别墅 | EMO 183

列多(Jacopo Robusti Tintoretto),在绘画方面的成就当然比较杰出。不

过从许多方面看来,塞洛提是一位更优秀的装饰师——— 也就是说,他

对建筑的感受比较敏锐,对于自己的艺术作为纯粹装饰性用途的特

质,也比较有兴趣。帕拉迪奥和他多次合作,除了高迪别墅和失意庄

以外,还有卡尔多戈诺别墅、奇耶里卡蒂府邸,后来在此地(埃莫别墅)

再度联手,更是两人最愉快的合作经验。

从湿壁画的建筑构件设计可以看得出帕拉迪奥参与的痕迹。墙

壁的下半部是人工绘画的假大理石护墙板,其中融入了通往两侧房间

的门。在护墙板的壁架上,战俘以米开朗琪罗式的姿态斜倚在一堆堆

的战利品旁边。墙壁上半部则包含了用湿壁画所画的壁龛,里面的青

铜神像分别象征了地、水、风、火;壁龛之间栩栩如生的景象,代表了罗

马男性的美德。下面是用湿壁画所画的青铜镶板,镶板上刻画的军

队,取自祖先埃莫打败路德教派和土耳其人的故事。在圆柱之间悬垂

的野玫瑰装饰,一路拖曳到地板上,形成一种欢愉的气息,和军事主题

相互对应。

在我刚才进来的那道大门上方,是一个埃莫家族徽章的精致木

雕——— 相互交替的深红色和银色对角线——— 嵌在镀金的涡旋形装饰

当中,顶上则是一只圣马可展翼雄狮。两侧的墙壁分别伸出了一只铁

腕,一只握着一把利剑,另外一只则持着一根顶着头盔的将军权杖。

在雄壮中略显哀伤。

对面的墙壁上,则有一道湿壁画的正式拱门,顶上是一个中断的

三角楣饰,形成一个多少有些不稳的栖身处,斜倚着两位分别代表富 18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裕和节俭的女神,衣衫半露。在塞洛提的笔下,她们的衣服不经意地

遮到了三角楣饰的边缘,在下面的装饰线脚上投射出复杂的影子。入

口的门厅是一条拱道的构造,里面的双扇大门嵌满了半透明的含铅玻

璃嵌板。人工绘画的假大理石护墙板一直延续到门厅里,门厅里的湿

壁画包含了壁龛,代表夫妻之爱和家庭经济(一个手持一卷账目的男

子)的寓言式青铜雕像,竖立在壁龛里欢迎访客。墙壁的上半部和拱

顶天花板上画了一座迷人的葡萄藤架,上面有木造格子、缠绕的藤蔓

和一个展翼翱翔的小天使。

埃莫别墅的平面图再简单不过了。避开了十字形的大厅及复杂

的几何图形,帕拉迪奥返璞归真,回到他的第二栋别墅(维尔玛拉纳别

墅)那种直截了当的配置:门廊和大厅背对背,夹在依序排列的两套房

间当中。这个平面图简单而精练:从大厅可以直接开门进入最大的房

间,中型的房间有自己的外部出入口,可以直接从门廊进来;小房间则

窝在两者之间。中型和小型的房间有帕拉迪奥最喜欢的比例——— 一

2 个正方形以及一个半个正方形——— 而大房间则是 1 个正方形。他 3

埃莫别墅的平面图,出自《建筑四书》 第八章 埃莫别墅 | EMO 185

以高明的技巧,在凉廊和大厅之间夹了两座楼梯,这样产生的平面图,

就像是一张井字游戏的图形。《建筑四书》里主要的房间尺寸是 16 和

27 维琴察尺,听起来像是任意制订的,一直到我发觉这两个尺寸都是

1 5 维琴察尺的倍数(27 维琴察尺是 5 个完整的模数;房子里实际的 3

尺寸是 26 英尺 7 英寸,几乎刚好就是 5 个模数〔4〕。事实上,埃莫别墅

里所有的空间都是依照标准尺寸的模数:小房间是 2 个模数 × 3 个模

数,中型房间是 3 × 3,大房间和门廊是 3 × 5,大厅是 5 × 5。就简单的

数学比例而言,这是帕拉迪奥的别墅中最干净利落的一栋,由于别墅

美丽非凡,便成为主张简单的房间比例非常有力的论证。我不确定模

数实际的尺寸有多重要;这恐怕只是把 16 维琴察尺继续往下除的一

个很方便的方式。有了模数的使用,帕拉迪奥就能够做到尺寸上的控

制。既然工人没有随身携带量尺,他们只需要一根 5 英尺 4 英寸长的

棍子,和一套简单的口诀就够了:“门廊是 3 根棍子 × 5 根棍子,大厅

是 5 × 5。”等等?。

大厅西侧的大房间,画的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Hercules)生平故

事的湿壁画。和所有的房间一样,这里的平顶天花板是以间隔密集的

横梁支撑。隔壁小房间的天花板按比例降低,以怪诞图饰来做装饰。

这间接待室通往一个正方形的房间,以艺术作为装饰的主题。这个房间

应该是属于原始的屋主所有,因为房门上方的弧形窗里有他的肖像。

 赖特采用的是一个刻在混凝土楼板上的房屋规划网格——— 通常是 2 英尺 × 4 英尺;20 世纪 30 年 代在加州执业的鲁道夫· 米切尔· 辛德勒(Rudolf Michael Schindler)采用一个铺在建筑基地上的 4 英尺房屋模数来绘制设计图。 18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帕拉迪奥的业主是列奥纳多· 埃莫(Leonardo Emo),又叫做“小

列奥纳多”,借此和他威名赫赫的祖父有所区分。名噪一时的老列奥

纳多是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弗留利省的总督、维罗纳的市长,他推动了

特里维吉亚纳的农业发展。他填海造田、开凿运河、兴建工厂,还引进

了玉米的栽种(这种谷物不久前才从美洲传入,取代粟米成为威尼斯

人的主食),同时偶然间促成了玉米粥的发明。老列奥纳多 62 岁退

休,住在梵佐罗的庄园,逝世的时候,把半个农场留给和他同名的孙子

小列奥纳多。自从父亲死后,小列奥纳多就一直跟祖父住在一起,当

时才只有 7 岁。二十年后,小列奥纳多在 1559 年,委托帕拉迪奥设计

一栋新的乡村住宅。

猜测业主是如何挑选建筑师,不管是通过社会关系推荐或是不期

而遇,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埃莫别墅就是靠家庭关系牵的线:小列

奥纳多的母亲安德莉亚娜(Andrianna)是法兰西斯科· 巴杜尔的姊

妹。由于列奥纳多当时才只有 27 岁——— 才刚过法定年龄一年——— 他

母亲可能不但力荐帕拉迪奥,在兴建的过程中,恐怕也扮演了一定的

角色。若是如此,那比起露西塔· 巴杜尔,她更是一位有过之而无不

及的好业主,因为帕拉迪奥交出了一份完美无瑕的设计图。一般人往

往是为了结婚才盖房子,这一次也不例外——— 一桩上上大吉的婚姻;

列奥纳多结婚的对象是科娜莉雅· 葛里曼尼(Cornalia Grimani),她出

身于威尼斯最显赫的家族,也是一位著名总督直系的后裔。因此新建

的别墅必须大肆宣扬埃莫家族自己高贵的血统,特别是列奥纳多祖父

的彪炳战功。这或许能够说明房子的外观为什么充满了军事气息,以 第八章 埃莫别墅 | EMO 187

及大厅的战利品、铁腕和阳刚的主题所构成的尚武气氛。同时,婚姻

又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场合,塞洛提带进了节庆的式样,例如门厅里愉

悦的花卉装饰和葡萄藤架。西侧的房间住的是列奥纳多,东边则是科

娜莉雅的地方,维纳斯与阿多尼斯(Adonis)的爱情故事补充了赫拉克

勒斯的不足,朱庇特和伊俄(Io)的神话也和艺术相互平衡。在第一间

房间里,维纳斯的镀金半身像——— 可能和科娜莉雅相似——— 从房门上

方向下凝视。这个深邃房间角落的一台电视,传出令人分神的喧哗

声。放映着介绍别墅的录影带,还有烟火表演。荧屏上闪烁不定的小

小影像和塞洛提华丽的湿壁画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

穿过装饰着怪诞图饰的小房间之后,来到充作售票亭的一个角落

房间。桌子前面坐着一位年长的女子。我向她道别——— 这是我在两

天内来的第二趟——— 然后走了出去。

埃莫别墅的门廊非常气派。门廊和整栋房子——— 包括阁楼在

内——— 一样高,大约 30 英尺。这里的天花板和大厅一样,包含两个深

邃的木造藻井。至于横跨整个立面的四根——— 只有四根——— 巨大圆

柱,自屋大维· 贝特洛提 - 斯卡莫齐以后的学者,一直都弄不清楚是怎

么回事,因为圆柱属于多立克式,柱顶盘梁却是简单的塔斯干式,而且比

例和柱间距离既不能算是多立克式,也不是塔斯干式。帕拉迪奥又再

一次地篡改了所谓的“规则”。无论如何,在他设计的别墅门廊里,这

是最简单的一种柱式,让整栋房子有了一种动人、严肃的尊贵气息。凉

廊的墙壁上有丰富的湿壁画,还画了相对应的圆柱,还有人工绘制的门

和窗框,上面披挂着花朵的装饰。塞洛提对众神充满欢愉气息的刻 18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画——— 包括丰收女神色列斯(Ceres)在内——— 软化了帕拉迪奥冷峻的建

筑。

埃莫别墅没有采用常见的雄伟楼梯,而是用宽阔的坡道取而代

之。虽然桑索维诺在加尔佐尼别墅(Villa Garzoni)使用了缓坡状的大

门,这种坡道在维内托地区的乡村住宅是很少见的,埃莫别墅兴建坡

道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至今仍是大家猜测的题目。有位历史学者曾经

表示,兴建坡道是为了让酒桶比较容易滚进屋子里,或是让包裹比较

容易拖进去。另外一位学者则猜测南向的坡道是用来晾晒刚打好的

谷子。还有一位学者推测说这是一个骑马坡道,让骑士可以在前门下

马〔5〕。这些解释都不具说服力;厨房和酒窖位于地下室,而非一楼,在

坡道半截的平坦楼梯平台,对晒谷或骑马来说都是不必要的。我认为

兴建坡道的用意是为了徒步走进屋子,也是帕拉迪奥不断尝试各种气

派大门的另外一个例子。在柯纳洛别墅试验过斜坡式楼梯之后,他在

埃莫别墅打造了真正的坡道,既可以搭配别墅坚忍、罗马式的外观,又

能让访客以格外尊贵的方式登上门廊。

坡道底下是一大片的铺砌地,通常被称为“打谷场”。帕拉迪奥建

议打谷场和别墅的距离要够接近才行,好方便监督农务,但他同时又

特别指明“因为灰尘的关系,不能和主人房距离太近”〔6〕。如果埃莫别

墅的平台是打谷场,看样子确实是太靠近了。比较可能的情况是,铺

砌地只是一个雄伟的入口,向上通往宽阔的坡道,同时在视觉上加以

平衡。

埃莫别墅 第八章 埃莫别墅 | EMO 189

连拱式的侧翼比巴巴罗别墅的拱廊长得多,而且专门作为农务之

用。盖成长谷仓的形式,完全唤起了帕拉迪奥的理想:农场建筑和绅

士的房子仅仅相隔咫尺。“应该兴建容纳农场所属各项物品的有顶篷

的附属建筑,来贮藏农产品和动物,而和主人房衔接的方式,要让他到

每个地方都有顶篷遮蔽保护,这样他在监督农务的时候,就不会受雨

水和炙热的夏日骄阳所干扰;这种安排还有一个最大的用处,就是把

木材以及农场其他数不尽的各式各样禁不起日晒雨淋的东西,储藏在

有顶篷的地方。”他这么写着,然后几乎立刻又补充说:“除此之外,这

些柱廊还真是漂亮极了。”〔7〕这话一点儿不错。连拱廊让人想起修道

院,简单的设计增强了简朴克己的效果:没有面具(mascherone),拱的

上方没有拱顶石,只有简单的拱墩。两侧的长谷仓衬托着整栋房子唯

一的古典元素:架高的门廊,门廊的四根圆柱支撑着一个简单的柱顶

盘梁和三角楣饰。三角面里面有人像装饰:两个长了翅膀的胜利女神

一起举着刻有埃莫家族徽章的盾牌。否则的话,正面就和背后一样简

单得不得了。

帕拉迪奥在《建筑四书》中对埃莫别墅描写得非常简洁,一共只有

寥寥七行。事实上,这几乎算是他着墨较少的一栋房子,尽管提到了

后花园和塞洛提的湿壁画,对于自己的用意为何,他似乎比平常更加

守口如瓶。然而,他简洁的言辞和书页上精简美丽的设计透露出不少

信息。埃莫别墅像是一幅两三下画出来的草图,二十年的实务经验淬

炼出别墅基本的元素,不能有任何无关紧要的枝节来干扰这个理念的

本质。这是一位充满自信的大师自由挥洒出来的作品。在许多方面, 19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埃莫别墅都是最吸引我的一栋帕拉迪奥别墅。这既不是度假屋,也不

是城郊别墅(villa suburbana),而是一座真正的农场。实用、坚固和美

观形成完美的平衡;说真的,增一分嫌太多,减一分嫌太少。两座比例

完美的鸽楼巧妙地控制了拱廊和房屋之间的关系,强调出中央区块的

主导地位,甚至连一点浮夸的意味都没有;反之,这栋朴素严谨的别墅

显得庄严、冷静及尊贵,同时也极为简单。就和所谓进入第三个阶段

的贝多芬一样?,帕拉迪奥对建筑艺术的完全掌握,让他能够用再简

单不过的手段来达成他的目标。(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帕拉迪奥发展

出一种丰富而华丽的风格,不过是在他停止兴建别墅之后。)设计埃莫

别墅的时候,他又回到了青年时期的极简古典主义,并借由他对古代

的深刻知识,再进一步强化。但帕拉迪奥不仅仅是模仿古代的形式,

而是展现出更微妙、更令人动容的手法:他唤起了古罗马的一股无形

之间的气息,是记忆中远古时代的芳香。

一生不曾从军,却担任过共和国金融和财政官员的列奥纳多· 埃

莫,显然很钟爱这栋房子〔8〕。16 世纪末期,几次大瘟疫席卷维内托地

区,列奥纳多也在其中一次瘟疫中死去,年仅 54 岁。他在遗嘱中采取

了很罕见的做法,授权妻子依照需要来处理他的任何财产,“但我乞求

千万不要卖掉在梵佐罗的别墅。”〔9〕?

 〔责编注〕 1814 年到 1827 年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三阶段,也就是他创作最后五首(第 28 首至第 32 首)钢琴奏鸣曲的时期。这五首奏鸣曲的每一乐章都可看作是一首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充分地发 挥了钢琴的乐器性能,曲式更为庞大自由,复杂的感性与炉火纯青的创作技术融为一体,步入新的 境界。  四百多年来,埃莫家的子孙一直遵守列奥纳多· 埃莫的要求。直到 2001 年,其后代才做出了一个 想必非常痛苦的决定——— 把别墅出售。 第八章 埃莫别墅 | EMO 191

1565 年,塞洛提完成了湿壁画,列奥纳多和科娜莉雅也结为连理。

在 16 世纪 60 年代,帕拉迪奥的业务终于扩展到威尼斯。他在威尼斯

的第一宗委托案非常朴素。本笃(Benedictine)修道会的修道院院

长——— 本笃修道会的教堂和修道院都位于圣马可小广场(Piazzetta di

San Marco)对面的大圣乔治岛(island of San Giorgio Maggiore)上———

请他把尚未完工的餐厅和门厅盖好。帕拉迪奥加上了高耸的拱顶和

半月窗,创造出戏剧性的场景,来衬托保罗· 卡莱瑞的一幅画。1566

年在威尼斯结识帕拉迪奥的乔治· 瓦萨里,看到这个严谨的白色空间

时,禁不住眼睛一亮,认为这间餐厅“非常大,而且极为美丽”〔10〕。大

约就在同时,拉特拉诺(Lateran)教士团委托帕拉迪奥扩建“卡尼达的

圣母玛丽亚爱心教堂”(Santa Maria della Carità,就是现在的美术学院

〔Accademia di Belle Arti〕)。针对这个大型建筑方案,帕拉迪奥做出

了非常罕见的设计:“我努力把这栋房子盖得跟古人的房子一样。”〔11〕

新的修道院是以他对罗马一栋城镇住宅的重建绘图为蓝本,用巨大的

复合式圆柱环绕着一个科林斯式的中庭,连接着一个三层楼高的修道

院和一间餐厅。我们不清楚这个雄心勃勃的设计到底实现了多少,因

为在 1630 年的一场大火之后,只剩下了少数的断垣残壁,包括修道院

的一面墙和一座壮观的螺旋形楼梯。修道院的一、二楼是开放式的拱

廊(现在已经镶上了玻璃),有半圆柱——— 多立克式在下,爱奥尼克式

在上;三楼作为僧侣小室的所在地,是一个封闭的楼层,有扁平的科林

斯式壁柱。打造精美的拱廊,是以未涂灰泥的砖块加上石造边饰所构 19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成——— 就是这些砌砖圆柱,给亨利· 沃顿爵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

种效果既具备了感官的愉悦,同时也相当冷峻。歌德在 1786 年旅行

意大利时,曾经造访“卡尼达的圣母玛丽亚爱心教堂”,日后数度旧地

重游,并认为是帕拉迪奥最了不起的建筑物。“最有趣的是我如何把

这些一一解释给雇来的仆人听,”他在日记上写着:“因为你满脑子想

着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会说个不停,同时不断寻找某个新的角度,来说

明它有多么令人激动。”〔12〕

帕拉迪奥对古典式样严谨的诠释,在威尼斯还很少见。尽管世故

老练的佛罗伦萨人瓦萨里,认为这栋修道院“令人赞叹”,而且是帕拉

迪奥的城市建筑方案当中“最为出色”的,但从当时流传下来的一首很

受欢迎的打油诗看来,这种朴素到近乎苦修的风格,并不吸引一般的

威尼斯人〔13〕。

帕拉迪奥不会找娼妓作孽;

但即使他有时会扮扮浪荡子,

这只是要鼓动她们

在卡拉班中央,兴建一座古代中庭〔14〕。

这首打油诗证实了帕拉迪奥的名气,它的骇人之处在于,尽管是

用粗鄙的手法来揶揄帕拉迪奥对古典建筑的着迷——— 卡拉班(Caram- pane)是威尼斯的红灯区——— 言辞之间却充满着感情。“一种友善而

温和的本质,让他深受所有的人敬爱。”瓦萨里表示〔15〕。 第八章 埃莫别墅 | EMO 193

帕拉迪奥的下一个重大委托案,来自威尼斯的另外一个宗教修道

会。葡萄园圣方济教堂(San Francesco della Vigna)是东区的一间圣方

济会教堂,由桑索维诺在三十五年之前兴建,不过由于不同的赞助者

之间意见分歧,教堂的正立面一直没有完工。最后,将教堂落成的责

任就落在阿奎利亚(Aquiléia)大主教,乔凡尼· 葛里曼尼(Giovanni

Grimani)身上。显然是在他的指定继承者丹尼尔· 巴巴罗的影响下,

同时可能也是出于小堂妹科娜莉雅· 葛里曼尼的鼓励(没多久就嫁到

埃莫家),他把桑索维诺解雇,交由帕拉迪奥负责。

用伊思特里亚(Istrian)石打造的气派立面,正对着市镇广场,和桑

索维诺的教堂没有半点关系——— 完全出自帕拉迪奥之手。这是他扬

名立万的机会,而他也充分把握了这个机会。他要着手解决一个已经

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头痛了一百年的问题:如何把古代的罗马神

庙建筑运用在基督教的教堂上。按照建筑规矩的要求,立面和后面的

建筑要形成一种关系,然而却一直没有人知道古典的神庙正面,要如

何才能和高耸的中殿及两边比较低矮的侧廊成功地结合起来。帕拉

迪奥运用他对古代知识,以及设计别墅门廊的广泛经验,解决了这个

明显的矛盾。他把大小和尺度不同的两个重叠的神庙正面并列在一

起。用四根巨大的科林斯式圆柱所支撑的三角楣饰,突显出高耸的中

殿,比较低矮的三角楣饰用四根比较短的圆柱支撑,点出了侧廊所在

地(这里的侧廊其实就是礼拜堂)。葡萄园圣方济教堂的圆柱是附墙

圆柱(engaged columns)——— 也就是说,圆柱只有四分之三个圆,和墙

壁的连结处就隐藏在柱身内向圆弧的后面,因此看起来好像是独立的 19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圆柱。结果一个经调整后的立面具有异常丰富的雕塑感,同时也有正

确的古典风格,坐落在架高的底座上,巧妙地结合了大柱式和小柱式。

尽管自阿尔伯蒂以后的建筑师一直把古罗马建筑运用在教堂立面上,

但任何人的手法都没有展现过这样的威信和沉着。

二话不说,马上开工,瓦萨里造访威尼斯的时候,教堂的底座已经

完成。圣方济教堂是帕拉迪奥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案,但却只有一个

立面而已。他真正的突破,还是本笃修道会(显然对他们的餐厅非常

满意,他设计圣方济教堂的大胆作风,可能也激励了他们)请他盖一栋

全新的修道院教堂,来取代大圣乔治的旧教堂。一间具有宏伟室内空

间的大型教堂——— 建筑预算又高得不得了——— 才真正考验一位文艺

复兴建筑师的才能。瓦萨里看了模型之后,就丝毫不差地预言说,新

的教堂“将是一件伟大而又极漂亮的作品”〔16〕。教堂结合了帕拉迪奥

对古代的兴趣——— 中殿很类似罗马式大会堂——— 以及里里外外丰富

的装饰和庄严的气派,足以让所有的威尼斯人为之景仰。

大圣乔治教堂让帕拉迪奥跃升为第一流的建筑师。因为他在威

尼斯接的宗教建筑方案越来越多,别墅的委托案就日渐减少;虽然在

16 世纪 50 年代设计了十四栋乡村住宅,16 世纪 60 年代却只有四栋

的成绩。为人慷慨大方的列奥纳多· 莫千尼格委托他兴建第二栋别

墅,帕拉迪奥也为维罗纳的安尼巴莱· 萨列格伯爵(Count Annibale

Sarego,马克安东尼奥· 萨列格伯爵的兄弟)交出了一个类似的两层楼

别墅设计。不知道为什么,这两栋别墅都没有盖起来。另外还有第三

栋两层楼的房子,附有古怪的城堡塔楼,业主是乔凡尼· 维尔玛拉纳 伯爵(Count Giovanni Valmarana),帕拉迪奥当时还在维琴察为他的兄

弟兴建府邸?。这三栋别墅的设计都平淡无奇,虽然有气派的两层

楼门廊,平面图却不够精致讲究。我有一种印象,似乎帕拉迪奥之所

以接下这些委托案,主要是出于一种对忠实顾客或他们兄弟的义务。

他的心思已经放在别处了。我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年近 60 的他会

不愿意放弃舟车劳顿,到偏远乡间盖房子的生活,而换取在城市里比

较安定的日子。然而在这重大而忙碌的十年间,他还是挤出时间,接

了最后一个乡村住宅的委托案——— 他的最后一栋别墅。

 维琴察城外利希亚拉(Lisiera)的“维尔玛拉纳别墅”如今依然存在,只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遭受到严重损坏,战后几乎彻底重建,样子已经改变了不少(但周围的景致仍旧充满了思古之幽 情)。 19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197

未铺砌的巷道——— 其实就是一条小径——— 环绕着贝里克山的侧

面的贝里克丘陵(Bèrici hills),是维琴察南郊最主要的山脉。这一带

的山坡大致上没有任何建筑物,因此宛如乡野景致,虽然我的目的地

“距离城市不到四分之一英里”(帕拉迪奥如此写道),从我下榻的旅

馆走一小段路就到了〔1〕。我绕过了转角处,一栋建筑物圆顶状的轮廓

在清晨的雾霭中突然出现。别墅坐落在高地上,光秃秃的树枝提供了

些微的遮蔽,模糊了建筑的细部装饰。

巷道连上了一条铺砌道路,建筑物也隐没在一道巍峨的石墙之

后。这座小丘颇为陡峭,往山下的半途中,一道正式的围墙大门标示

出别墅的入口。一位管理员开门让我进去。围墙门位于一条斜坡车

道的底部,这条车道就像一条长长的狭槽切进小山里去,用两排挡土

墙勾勒出轮廓,其中一道挡土墙其实是一栋农场建筑的侧边。砾石的

车道两边开了鹅卵石的步道。别墅充满戏剧性地出现在车道的顶端。

这幢别墅具有帕拉迪奥一贯的配备:一座通往门廊的宽阔楼梯、高耸

的一楼、缩短的阁楼、女儿墙上的雕像。别墅独树一格的特色,是一个

粗短的圆顶坐落在红陶瓦屋顶上。

一直要等我走到了车道的顶端,这栋房子才展现出它完整的冲击

力。别墅的两侧和——— 虽然我看不见——— 背面,都有和正面相对应的

宽阔楼梯和上方的门廊。这栋正方形的房子有四个神庙正面,而不是

一个!帕拉迪奥简单扼要地说明了他的推论:

这个是我们所能找到的最令人满意和讨人喜欢的基地之一,因为 19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它位于一座很容易攀登的小山顶上;一条可以通航的巴基里奥内河

(Bacchiglione),沿着别墅的一边流过,另外一边则有其他讨喜的丘陵

环绕,仿佛是一座广大的剧场,而且全都开垦为耕地,出产美味的水果

和优质的葡萄;因此,由于每一边的景致都美丽非凡,有的景致比较狭

隘,有的比较开阔,还有的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为止,别墅四边都盖了凉

廊;在这些凉廊和大厅的地底下,是提供家人方便和使用的房间〔2〕。

简单是够简单了,然而却达到了不凡的效果。别墅的位置是一个

低矮的小土墩上,但周围的一道挡土墙已经把土墩变成了长满青草的

墩座,四周的地势逐渐下降。景致虽然不像帕拉迪奥当年那样充满了

田园风情,但仍旧令人惊讶。由于房子本身坐落在高高的地下室上

面,在天空的衬托之下,显得相当醒目,向上隆起的圆顶尖端,感觉就

圆形别墅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199

像是一座山叠在另外一座山顶上。帕拉迪奥写道,他给这栋房子设计

四座凉廊,是为了充分运用四周的景观,不过这么简单的解释其实是

口是心非。首先,圆形别墅(La Rotonda)方位的确定,其实并非取决于

景观,而是着眼于太阳;把房子转了刚好 45°,对准南北轴线,以确保房

间即使在冬天也能照到些许阳光。再者,他其实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

适应观景的需求。他可以让正面比其他三面更加突出,或者按照柯纳

洛别墅那种做法,结合突起或内缩的门廊,或是采用其他十几种不同

的方式。然而他却把四边设计得一模一样。

帕拉迪奥构思这样的一栋房子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二十五

年前,他刚入行的时候,就已经画了一幅正方形别墅的设计图,中央的

大厅向上直通到一座圆顶的塔式天窗(lantern),是一种四边都有窗户

的屋顶结构〔3〕。虽然绘图里的四个立面并没有一模一样,高耸的塔式

天窗却是对称的,四扇浴场式窗上面是四个三角楣饰。在第二个版本

当中,他设计的是一间八角形的大厅,这可能是受到塞巴斯蒂亚诺·

瑟利奥论文里的图解所影响,瑟利奥画的是一栋正方形的房子,有一

个八角形大厅和两座凉廊〔4〕。

多年来,帕拉迪奥一直没有机会盖一栋圆顶的房子,但这个想法

一直留在他心里。16 世纪 50 年代末期的一个建筑案,也就是先前提

过的一幢为特里西诺兄弟盖的别墅,又让他回头采用这个概念。这个

基地——— 被帕拉迪奥形容成“棒极了”——— 是瓜河边的梅雷多村(the village of Meledo)附近的一个小山顶。“小山顶应该是圆形的大厅,房

间环绕在周围,”他写道,又补充说,“因为房子的每一面都坐拥美丽的 20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景观,因此打造了四座科林斯式凉廊。”〔5〕但无论如何,凉廊并不是一

模一样的;其中两个向外突出,两个向内缩进。除此之外,别墅有一个

明确的正面,面对一个巨大的前院,用沿着山势成阶梯状的弧形凉廊

和长谷仓勾勒而成。要是盖成了,将会是帕拉迪奥最气派的别墅;《建

筑四书》里那一幅精彩的设计图,可以当做电影《宾汉》(Ben-Hur)的拍

摄场景。1563 年两兄弟的其中一个去世了,这个充满雄心的建筑方案

不得不放弃,长谷仓只完成了一部分。然而坐落在贝里克山上的那栋

圆顶房屋还有另外一个先驱者,就是帕拉迪奥在普莱奈斯特(Praenes- te)以绘图重建的一座古代圣堂,是他在 16 世纪 60 年代末期画出来

的。这个位于罗马城外的丘陵基地,到处是废墟、平台,还有列柱廊结

构的残迹,在小山的最高峰则有一座小神庙的痕迹。帕拉迪奥想象出

一种用柱廊和凉廊所构成的结婚蛋糕,最顶端是一个圆形的圆顶神

庙,有着四座一模一样的爱奥尼克式门廊〔6〕。帕拉迪奥迷恋圆形神

庙,在《建筑四书》中附上了好几座这种神庙的插图,包括伯拉孟特从

蒙托里奥(Montoria)俯瞰罗马的美丽礼拜堂,称为“坦比埃多小圣堂”

(Tempietto),除了帕拉迪奥自己的作品之外,小圣堂是他这部论文中

唯一列入的现代建筑。因此,在处理种种不同的建筑案时,这样的形

象在他的想象中逐渐成形——— 一幢坐落在山顶基地的圆顶圆形建筑

物。

巨大的支座上竖立着两尊充满英雄气概的雕像,爬上支座之间的

宽阔楼梯,就来到了门廊。从门廊向下眺望,贝里克丘陵的景观显得

更加壮观。打开前门之后,进入一条宽阔的拱顶通道。两侧都有房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201

间,不过通往大厅的拱形入口才是视觉的焦点所在。真是一间不同凡

响的大厅!——— 一个圆形的空间,抬头是令人屏息的半球体圆顶。这

座圆顶不算大——— 直径大约 35 英尺——— 高度是 50 英尺,比帕拉迪奥

的任何一间大厅都高,顶上还有一个圆孔,或叫做“孔眼”。16 世纪最

著名的圆顶空间莫过于万神殿,当时的人称为“圆形”(La Rontonda),

这栋别墅的名称,就是从这里来的〔7〕。

圆顶的圆形空间,通常是运用在古代的神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

堂上,如今摆在居家环境中,让某些历史学者觉得很古怪。当然,帕拉

迪奥也察觉到古罗马人并没有在家里使用圆形的房间,圆顶的用意也

不在于传达宗教的意涵。正如同他的神庙门廊一样,圆顶的大厅是用

来提醒我们,他不但是一位有意钻研形式的建筑师,也是一位考古学

者。除此之外,圆顶小楼以诗画般的姿态栖息在小山顶上,这种形象

充分地说明他是一位有浪漫气质的建筑师。

帕拉迪奥对于两者之间的相似无疑了然于胸,但他并没有公开强

调别墅和万神殿之间的雷同。举个例子,他并没有仿照罗马的原版真

本,设计出有藻井的圆顶,尽管经常有人说大厅的平面图是圆形的,事

实上这是一个十字形的大厅,有四条拱顶通道,宛如塞尔特十字(Cel- tic cross)的四翼。由“四”所组成的主题随处可见:四条通道、四个门

廊、四个入口、大厅里面有四扇门通往四座楼梯,楼梯上方有四扇窗

户。在圆顶起始处的下方,是一条环绕整个房间、附有栏杆的长廊,可

以经由阁楼登上长廊。

虽然大厅没有人工照明,却显得异常明亮。日光从通往四座门廊 20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的大门射入,还透过孔眼流泻进来。直径 7 英尺的孔眼原本是直通天

际——— 伊尼哥· 琼斯形容是用“一张网来遮住顶端的开孔,以防苍蝇

飞进来”——— 地板正中央是一个以农牧之神(faun)脸孔的模样所打造

的排水孔石砌暗沟(perforated stone drain),好让雨水流进地下室〔8〕。

可惜现在已经把孔眼用一个小圆顶(cupola)盖了起来。帕拉迪奥曾经

描述过一栋古代的科林斯式房屋,“在正中央〔有一个〕无屋顶的空

间”,圆形别墅原始的大厅本来是要以这样的中庭为蓝本,特别是别墅

落成后的最初三十或四十年,圆顶一直没有完工〔9〕。

我很遗憾孔眼没有打开,但不管怎么说,帕拉迪奥在建筑上的用

心,多少都被绚烂的灰泥细工装饰、灰泥雕像和布满圆顶内侧的湿壁

画给掩盖了。这些装饰是在 16 世纪 80 年代着手进行,代表了不同的

品味和潮流。墙壁和通道的下半部那些如同广告看板似的绚丽的 18

世纪湿壁画,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是以漆白的墙壁形成一个中性的

背景,来衬托石雕的门框和窗框,这个引人入胜的空间又会增色多少

啊!

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我很快在整栋房子绕了一圈。景观

各自不同的四个一模一样的拱廊带给人一种欣然愉悦的经验,有点像

是来到一间旋转餐厅;建筑物虽然一样,景观却是千变万化。圆形的

大厅周围一共有八个房间,规划成四套。每个房间的天花板都有造

型:小房间是低矮的平拱顶(flat-vault)(上面是夹层),比较大的房间

则是高高的凹圆平顶(coved ceiling),有着精致的灰泥装饰。除了圆

顶的大厅以外,室内给人的感觉是异常私密。“楼梯和门廊所占据的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203

空间,比房子本身还大得多,”歌德造访别墅之后写道,还补充说,“大

厅和房间的比例非常优美,不过要是作为避暑别墅,很难满足一个贵

族家庭的需要。”〔10〕这是一个 18 世纪的德国贵族对别墅的看法;事实

上,八个房间加上一间宽敞的大厅,圆形别墅要比帕拉迪奥大多数的

别墅大得多?。只是没有那么气势逼人而已。

我三天后又回到圆形别墅。这是个星期六的早晨,空气中雾气弥

漫。由于别墅内部今天不开放参观,因此不会有其他的访客。我坐在

外面素描。圆形别墅整体的概念直截了当,然而外面的细部装饰却一

点也不简单。支座顶端变成一条过梁饰带,在一楼的标高处环绕整栋

房子。大约 4 英尺宽的一条非常复杂的装饰线脚,在额枋横饰带的标

高处环绕整幢别墅。其中包括了反 S 曲线(cyma recta,上凹下凸的波

纹线脚)、扁平过梁饰带、凸形(或是垫块状)装饰线脚和三条越来越窄

的阶梯状扁带饰。这条装饰线脚和其他的线脚同样是以抹灰的砖块

构成,只不过在转角的地方,帕拉迪奥为了要确保轮廓鲜明,就用雕刻

的石材取而代之。正如同圆柱缓缓膨胀缩小的锥形,这种视觉上的修

饰提醒了我们,帕拉迪奥的风格不管多么冷静理性,又具有历史的渊

源,到头来重点还是在于感受和经验。

 圆形别墅外部的尺寸大约是 80 英尺 × 80 英尺,埃莫别墅大约是 75 × 75,失意庄是 60 × 80。 20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曾经有多少访客坐在这里,为这栋不凡的建筑物而赞叹?歌德刚抵达

维琴察,马上就赶到贝里克山来欣赏这栋房子,他认为这房子“正好坐

落在适合这样一栋建筑物的地方,景观美得令人无法想象。”然而他在

日记中又加中了一句很古怪的评语:“这位建筑师高兴怎么样就能怎

么样,这一回几乎有点过头了。”〔11〕

有点过头;我能理解歌德的意思。这栋充满自信的圆形别墅,有

四个一模一样的神庙正面,乍看之下似乎有点荒唐,信手拈来的拿手

绝活儿,是一种建筑学上的表演花招。“做得并不漂亮”,英国文学家

塞缪尔· 约翰逊(Samuel Johnson)曾经这样描述过用后腿走路的狗,

“但你会惊讶这居然做得出来。”然而在别墅的里里外外、高耸的圆顶

下面、堂皇的门廊里面待了一阵子以后,尽管可能令人惊讶,但还真的

没有什么人会怀疑这栋圆顶的房子盖得真漂亮。如果是一种表演花

招,帕拉迪奥这位魔术师的手法也快得让我看不出来。圆形别墅散发

圆形别墅的外部装饰线脚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205

出一种奇异的魔力,这也是我回来二度造访的原因。歌德也同样心醉

神驰,在第二天晚上重游旧地;他说,“我又有一个理由来景仰他卓越

的天分”。

圆形别墅最令人瞩目的特征,当然就是里里外外百分之百的对

称。帕拉迪奥采用这种构图形式,就和所有文艺复兴的建筑师一样,

是受到古罗马建筑遗迹和维特鲁威的著作影响,维特鲁威表示,“大自

然设计人类的身体,让其中的组成分子和整个架构形成适当的比例,

照这样看来,古代的人是有充分的理由来采用他们的规则,亦即在完

美的建筑物当中,不同的组成分子必须和整个设计维持着精准的对称

关系。”〔12〕正因为如此,圆形别墅才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个设计和人

类一点也不像。怎么看都是正面,就像那些鬼魅般的双面威尼斯嘉年

华面具,同时戴在脸孔和后脑勺儿上。如果建筑物应该反映出人类的

身体,哪一种人会有四张脸呢?圆形别墅向外突出的楼梯支座,仿佛

是一尊巨大的狮身人面像——— 狮身顶着女人头的神话动物——— 向外

伸出的爪子。我觉得这个类比特别贴切,不仅仅因为门廊是爱奥尼克

式的——— 应该是一种女性的柱式——— 同时也因为这栋四头房子真的

很像狮身人面像——— 神秘、高深莫测,还有一点畸形。 20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圆形别墅之所以别具一格——— 这不是我最喜欢的一栋别墅——— 的种

种特征,也使它成为帕拉迪奥最具影响力的建筑物。能够像这样独占 鳌头,其实牵涉到几个因素:方中有圆的理想化几何图形、圆顶的房 间、宛如小楼的图像式特质以及和醒目的山顶基地所形成的一种与众 不同的关系。尽管众家建筑师复制了不少帕拉迪奥式的式样,说实在

的,他没有任何一栋别墅,也没有任何一栋房子,能够像圆形别墅一 样,吸引了这么多出类拔萃的模仿者。率先放胆一试的,就是文森佐

· 斯卡莫齐(),他是一名维琴察的年轻人,在圆形别 墅施工前后,他正是追随帕拉迪奥的门生。斯卡莫齐颇有天才的气

质,当学徒没多久,就开始自立门户,尽管才二十出头,他很快就接到

了别墅和府邸的委托案。1576 年,维托· 比萨尼找上他,想在贝里克

丘陵的大堡垒(La Rocca)这块充满戏剧性的山顶基地上,兴建一栋乡 村度假屋。距离此地不远处就是邦欧罗,维托几年前曾在那里和帕拉

迪奥合作兴建一栋别墅(到了 16 世纪 70 年代,帕拉迪奥已经不接别 墅的委托案了)。斯卡莫齐的解决方案,就是打造一栋类似圆形别墅

圆形别墅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207

的房子,在一个正方形的砌块里,设计一个圆顶的房间。四边各有一

座凉廊,但房子并没有对称,正面是一座爱奥尼克式凉廊,背面和两侧

是瑟利奥拱门的凉廊。这栋打造精美的别墅具有其先驱者的庄严气

派,正中央的圆顶房间十分素雅,而且少了使人分散注意力的湿壁画,

确实是美丽非凡。三十几年以后,斯卡莫齐又设计了另一栋圆顶的别

墅,也就是帕多瓦附近的莫林别墅(Villa Molin),让人想起帕拉迪奥第

一幅圆顶房屋的设计图。这一次他采用了一个正方形的中央大厅,最

顶端是一个开了四扇浴场式窗的塔式天窗。他再次扬弃了百分之百

的对称,只设计了一座门廊而已。

斯卡莫齐和帕拉迪奥的关系很复杂。就我们所知,帕拉迪奥只收

了他这么一个门生(除了他自己的儿子里奥尼达以外)。帕拉迪奥过

世之后,斯卡莫齐成了这位建筑大师公认的继承人(里奥尼达在几年

前就过世了),也被邀请前去完成好几个尚未竣工的帕拉迪奥建筑案,

其中之一是奥林匹克剧场(Teatro Olimpico),这座不同凡响的剧场位

于维琴察,由奥林匹克协会(Olympic Academy)委托兴建,帕拉迪奥还

是创始会员之一。圆形别墅的圆顶也是在斯卡莫齐的手里完工。在

漫长而成功的建筑师生涯中,他设计了许多建筑物:为维琴察人和威

尼斯人打造的别墅、美丽的特里西诺府邸(现在是维琴察的市政府),

以及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南边一整排的新行政大楼(Procurazie Nuove)。

他还出版了自己的建筑论文,雄心勃勃地叫做《通用建筑概念》(Lidea dell architettura universale)。这部论文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他几乎连提

都没提过帕拉迪奥。琼斯曾经在威尼斯遇见 65 岁的斯卡莫齐,他说 20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这位建筑师对他的老师傅心怀怨怼。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把自

己所收藏的帕拉迪奥绘图——— 想必是他从帕拉迪奥唯一在世的儿子

席拉那里得来的——— 全数卖给琼斯和阿伦德尔伯爵。斯卡莫齐受过

良好的教育,自认为在社会地位和知识水平方面都凌驾于帕拉迪奥之

上,尽管自己的成就斐然,声望却永远无法和帕拉迪奥相提并论,像琼

斯这样的访客,永远只想打探帕拉迪奥的事。简而言之,斯卡莫齐心

怀嫉妒。尽管他是一位才气过人的建筑师,但就和安东尼奥· 萨列里

(Antonio Salieri,和莫扎特同时代的音乐家)一样,不幸活在一位天才

的阴影之下。

琼斯也很赞赏圆形别墅,只不过对陶瓦屋顶有些保留,他认为“有

鉴于雕像的华丽和建筑物的美感,〔这个屋顶〕实在不好看”〔13〕。依照

他的一贯作风,琼斯并没有抄袭这栋圆顶房屋,而是把它当作一个跳

板。他设计了好几栋有一个圆顶中央大厅的别墅,只不过这些设计图

都是纸上谈兵,很可能是为了自己消遣而做的研究。这几栋房子是从

同一个主题变化出来的:一栋是八角形的房子,有一间八角形的中央

大厅;另外一栋是包含了圆形大厅的圆形房屋;第三栋房子是一个十

字形的平面图,大厅成八角形〔14〕。照这样设计出来的房间都是三角

形和楔形,似乎不怎么实用。最有趣的设计是一个八角形的平面图,

有一座圆形的大厅,这座大厅与众不同,上面没有圆顶覆盖,而是像一

个巨大的中庭般直通天际。

苏格兰建筑师詹姆斯· 史密斯(James Smith)也设计了一栋圆顶

房屋。曾经旅居意大利的史密斯,在 17 世纪末期,借由一系列的乡村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209

住宅把帕拉迪奥风格引进苏格兰。他的圆顶房屋亦步亦趋地模仿圆

形别墅,大厅是圆形的,房间的布局类似,还有四座门廊;主要的改变

就是增加了更多的壁炉,同时把门廊的圆柱从六根改为四根。没有任

何证据显示这栋房子确实落成竣工,史密斯大概也和琼斯一样,把这

个设计当作一种理论上的习作。

琼斯的四幅圆顶房屋的设计图,借由威廉· 肯特在 1727 年出版

的《伊尼哥· 琼斯的设计》一书流传下来。此时英格兰已经有两栋著

名的圆顶房屋。首先是梅瑞沃斯城堡(),由苏格兰建

筑师科伦· 坎贝尔所设计,他认识史密斯,手中也握有他的许多设计

图,包括圆顶房屋的研究在内〔15〕。1725 年在肯特郡兴建的梅瑞沃斯

城堡,外部和圆形别墅极为相似:大小相同、有四个一模一样的爱奥尼

克式门廊、灰泥墙壁、石造缘饰以及许多帕拉迪奥的细部装饰。“我不

会假装说我在这个平面图上做了任何有别于帕拉迪奥的改进之处,”

坎贝尔的笔端多少带有自我保护性的口吻,但他接着列出了自己的设

计有多少优点,主要是他很巧妙地把二十四根烟囱的烟道藏在圆顶的

双层结构之间〔16〕。虽然梅瑞沃斯城堡里面圆形的圆顶房间是正式的

会客区,主要的公共空间还是所谓的长廊,占据房子某一侧的一个陈

设舒适的狭长房间;一楼同时还包括了一间餐厅和一间起居室。梅瑞

沃斯城堡有别于圆形别墅的地方,就是圆顶的形状,因为这个圆顶是

模仿帕拉迪奥在《建筑四书》中所画的高圆顶,而非实际上由斯卡莫齐

打造完成的比较扁平的圆顶。

第二栋圆顶房屋是几年后由坎贝尔的贵族赞助者伯灵顿爵士 21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Lord Burlington),在伦敦城郊兴建的自用住宅。伯灵顿爵士的齐斯

克之屋()是把原有的一栋詹姆士一世风格的房屋加以

扩建,主要的功能是收藏伯灵顿的艺术收藏品。虽然住宅一层包含了

伯灵顿夫人的一间附带更衣室的卧房,地下室则是伯爵私人的大房间

和藏书室(厨房都在一层;这里没有阁楼)。齐斯克之屋是一位才华洋

溢的新手(这是伯灵顿的第一件建筑作品)巧妙地混合了帕拉迪奥、琼

斯和斯卡莫齐的风格。平面图呈正方形,大厅是琼斯风格的八角形。

如同斯卡莫齐的大堡垒别墅,魅力无穷的扁平圆顶坐落在八角形的环

形鼓上,不过圆顶上并没有开一个孔眼,而是和莫林别墅一样,在环形

鼓上开了四扇浴场式窗。高耸的科林斯式门廊显然很像是失意庄,不

过房子的两侧和大堡垒一样,都开了瑟利奥拱门,背立面的三道瑟利

奥拱门,显然是出自帕拉迪奥一个没有动工兴建的建筑案〔17〕。伯灵

顿拥有帕拉迪奥大部分的绘图,因此对这些图画非常熟悉。他取得了

琼斯所有的收藏,到意大利旅行时又买了更多的绘图来补充;据说他

还在巴巴罗别墅的马厩发现了帕拉迪奥的设计图。然而齐斯克之屋

精致的装饰、堪称精巧的尺度、镶饰丰富的室内,并不是帕拉迪奥的风

格,而是伯灵顿风格;精致而非磅礴,优雅而非崇高。

18 世纪 50 年代又兴建了两栋圆顶的英格兰乡村住宅。有人说第

一栋的建筑师是以撒克· 维尔,他在伯灵顿的支持下出版了《建筑四

书》的可靠译本〔18〕。肯特郡的福兹克雷别墅( Place)是伦敦

一位富有锡匠的房子。里面有一个八角形的大厅,上方覆盖一个半球

状的圆顶,大致上类似帕拉迪奥在论文里的版本。房子盖在小山顶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211

上,有别于坐落在平坦基地上的齐斯克之屋和梅瑞沃斯城堡。福兹克

雷别墅前后都有爱奥尼克式门廊;左右两侧则是扁平的神庙正面。尽

管维尔对帕拉迪奥了若指掌,别墅的平面图竟然没有对称,便利性的

考量凌驾了几何图形的优雅。第二栋圆顶房屋位于诺丁汉郡,称为

“纳瑟尔神庙”(),设计者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

托马斯· 莱特(Thomas Wright)。现在房子虽然不在了,但已经列入

《大英维特鲁威》第四卷的插图。这是一栋透过斯卡莫齐和伯灵顿的

眼光看到的圆形别墅。八角形大厅顶上的扁平圆顶,坐落在一个八角

形的环形鼓上,环形鼓上开的不是浴场式窗,而是瑟利奥拱窗。在这

四栋英国的房子里,就数这个平面图和帕拉迪奥最为相似,有严谨的

轴对称和小、中、大的房间。莱特模仿大堡垒别墅,也只采用了一座门

廊,另一头则以客厅的弧形凸窗(curved bay window)加以平衡。莱特

和维尔一样,很在意物质的享受:圆顶的房间里有一座壁炉,而且因为

卧房都在楼上,两座楼梯(一座给主人用,一座给仆人用)更加宽敞、重

要。

这四座英格兰别墅的魅力固然不俗,但只是突显了帕拉迪奥的成

就而已:圆顶房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但要功德圆满可一点也不

简单。这四位英国建筑师,没有一个人像帕拉迪奥见多识广,而且高

下立见。这四幢别墅有太多妥协、太多琐碎的细部装饰,而且组织不

足。虽然各个组件都在,拼凑起来却一点也不和谐,其中的破绽毕露。

少了魔术师的灵巧手段,戏法也玩不出名堂。

16、17 和 18 世纪的建筑者修改了帕拉迪奥的圆顶房屋,不过这种 21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房子适不适合一个现代的家庭呢?宾州建筑师艾文· 霍尔姆(Alvin

Holm)从圆形别墅得到了灵感,为理查德与苏珊· 怀俄特(Richard and

Susan Wyatt)和他们的两个女儿在匹兹堡郊外盖了一栋圆顶房屋。给

人的第一印象是一栋英国而非意大利的建筑物。房子的外部是由砌

砖和白漆的木制缘饰所构成。半球形的圆顶比原版的圆顶略小一点,

内部则和梅瑞沃斯城堡的大厅一样,漆成维吉伍德蓝色(Wedgwood blue)?。如同福兹克雷别墅和纳瑟尔神庙,怀俄特家楼上也有一间

长廊,俯瞰着一个六角形的房间。圆顶房间的功能,就如同传统美国

殖民时期住宅里的中央大厅:结合了门厅、会客室和流通空间的功能。

在一个孔眼的照明之下,为周围各式各样公共与私人的房间提供了明

亮的视觉焦点:楼上有四间卧房(楼上基本的规划和 18 世纪英国的前

辈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把更多的空间用在浴室和衣橱上),楼下还

有各式各样的公共房间。梅瑞沃斯城堡有一间长廊,纳瑟尔神庙有一

个客厅,尽管怀俄特家里有起居室(living room)和餐厅,但屋子里最重

要的地方是 20 世纪晚期一个独特的设计——— 家庭室(family room)。

在新盖的房子里,家庭室已经很大程度地取代了起居室,因此用镶板

作为主要装饰,天花板图案精致的一个大房间,就隔着大厅(hall),位

于前门的正对面。位于家庭室隔壁的厨房,有一个非正式的用餐区,

透过一扇美丽的瑟利奥拱窗,探出头去可以看到花园。怀俄特家的建

筑装饰完全秉持古典风格,而且一看就知道非常正式,但由于少了走

廊,加上中央大厅非常空旷,让室内产生了一种现代风情,不是现代主

 〔责编注〕 维吉伍德是世界顶级英国皇家御用陶瓷品牌。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213

义所谓的“开放式平面”(open plan),不过确实带有一种开放的气氛。

霍尔姆第一次看到怀俄特家在小山顶上的基地时,不但想起了圆

形别墅,还想起了杰斐逊在蒙地西洛山顶房屋。蒙地西洛住宅在八角

形的环形鼓上架设了一个和齐斯克之屋相似的扁平圆顶,只不过做了

些许的妥协,因为圆顶下面的空间并不是中央大厅,而是一个佣人的

阁楼房间,从一楼不但看不见,也很难直接走上去。杰斐逊另外又设

计了两栋房子。其中之一是他参加新的总统官邸竞图失败的作品,这

个设计忠实地演绎了吉亚康柏· 里昂尼或维尔《建筑四书》译本里的

圆形别墅,其中有一个很新奇的变更:用弧形的砖石和玻璃交互组构

而成的肋筋圆顶(ribbed dome),到了晚上,这会让总统官邸看起来仿

佛是一个举世无双的灯塔。另外一栋房子叫“白杨树林别墅”(Poplar

Forest),也就是杰斐逊在弗吉尼亚州林奇堡(Lynchburg)附近的乡村

度假屋。八角形的平面图——— 显然是出自琼斯的启发——— 很精准地

隔成环绕在中央大厅周围的五个房间。这些房间在巧手设计之下,可

以共用烟囱,其中包括一间客厅、两间卧室套房、两个比较小的房间;

别墅有两座多立克式门廊〔19〕。中央大厅不是圆形,而是正方形,并且

作为餐厅使用。

白杨树林别墅里并没有一个圆顶房间。杰斐逊这回一反常态,满

脑子只想节省成本,于是就选择了平屋顶,把餐厅盖成一个 20 英尺的

立方体,在天花板上开一个 16 英尺长的狭长天窗。怀俄特家有一个

圆顶房间,但却没有外部圆顶。霍尔姆最初的草图画的是一个扁平的

帕拉迪奥式外部圆顶,可是他的业主担心别人可能误以为他们家是某 21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某公共机构的建筑物,因此把圆顶用一个很大的石板屋顶隐藏起来。

无论如何,尽管有四个正面,怀俄特家的外部看起来并不像圆形别墅。

轴对称、附有三角楣饰的门廊和瑟利奥拱窗,固然都是帕拉迪奥式的

式样,不过根据功能来对形式做务实的调整,却是地地道道的美式作

风——— 杰斐逊而非帕拉迪奥风格。四个神庙正面彼此各不相同。正

面的大门是德雷顿宅邸那种常见的双门廊——— 上面是爱奥尼克式,下

面是多立克式;面对游泳池的玻璃日光浴室顶上,是附有三角楣饰的

开放式门廊;主要的花园立面是以壁柱构成的双门廊;第四边有一个

附带三角楣饰的开放式门廊,门廊底下则是一个可以容纳两辆车的车

库。当然,像这样根据实用上的要求来调整形式,破坏了原始概念的纯

粹性,然而帕拉迪奥这个充满创意的想法——— 一栋以圆顶空间为中心,

可以眺望四方的山顶房屋——— 仍然流传了下来,即使形式已经改变了。

委托兴建圆形别墅的人,只提出了相当简单的要求。他是一位 52

岁的退休神职人员,保罗· 阿尔梅利可大人(Monsignor Paolo Almeri- co)。这个出身良好的维琴察人,年轻时担任维琴察大教堂的教士,曾

经被控谋杀,锒铛入狱,虽然最后得以无罪开释,但给他蒙上了浓重的

阴影,后来他离开了共和国。不过能干又有雄心的他,仍然继续从事

神职,并且为连续两任的教皇担任教廷大臣这个举足轻重的职务(负

责审查教皇收到的请愿书)。最后他还是回到了维琴察,“安享余年,

退休回到他位于城外一座山丘上的住处,”帕拉迪奥如此说〔20〕。阿尔

梅利可在附近拥有农田,但他的新房子不是庄园的房子;既没有附属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215

建筑,也没有长谷仓,同时阁楼并非作为储藏粮食的谷仓,所以帕拉迪

奥只把阁楼称之为“一个环绕着大厅走路的地方”〔21〕。圆形别墅有时

候被描述成一个“娱乐场所”或“观景楼”,让人家感觉不像是一个长

住的居所〔22〕。事实上,在 1567 年,也就是委托兴建这栋别墅一年之

后,阿尔梅利可就把维琴察的老宅给卖了,三年后就有人提到他住在

新房子里〔23〕。阿尔梅利可是个单身汉,这或许可以说明圆形别墅为

什么没有按照传统来规划:四套由两个房间构成的独立套间,很适合

用来招待宾客?。不管平面图的形式有多么僵化,使用功能却非常

可观,可想而知,阿尔梅利可从罗马来的大批友人舒舒服服地住在屋

子里,而不会无意间撞见彼此。每个房间都可以直接通到外面——— 来

到空旷的门廊——— 大厅的位置并不属于交通动线的一环,因此进行社

交活动可以完全不被进进出出的人打扰。

帕拉迪奥和阿尔梅利可是三十年的旧识,当年这位教士曾委托培

德穆罗工场兴建一座大教堂的正门——— 这座大门的设计和施工,普遍

认为要归功于石匠彼得的安德烈。凭着这份昔日的交情,以及充满田

园风光的山顶基地,再加上阿尔梅利可愿意盖一栋圆顶的房子,自然

就说动帕拉迪奥接了这个委托案。按照当时的标准,工程的进度算是

快得不得了,到了 1570 年,最后的装饰——— 楼梯支座上的八尊雕像已

经完成。不过,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圆顶的兴建一拖再拖,中央的房

间就一直没有屋顶遮蔽。有人表示说阿尔梅利可的资金可能已经所

 阿尔梅利可,这位神职人员同样置身红尘俗世之中,至少有一位私生子。他的儿子在 1591 年阿尔 梅利可去世后,继承了圆形别墅,然后立刻卖掉它。 21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剩无几,不过或许他是跟怀俄特家一样,对于房子适不适合加上圆顶,

产生了迟疑。

帕拉迪奥的重要建筑论文《建筑四书》在 1570 年出版。这部八开

本的书共 340 页,附上了大量经过整理的简单木版画插图,井然有序

地分配在四卷书里。帕拉迪奥在第一卷叙述了建筑的基本原理和五

种柱式,第二卷介绍他自己的府邸和别墅,第三卷是桥梁和各式各样

的结构物(包括大会堂在内),第四卷谈的是罗马神庙。他计划还要另

外再出六卷,介绍浴场、剧场、圆形露天剧场、港口和碉堡。为了扩大

读者群,《建筑四书》一共出了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只有第一卷和第

二卷,第二个版本是第三卷和第四卷,另外还出了一个全集版。

帕拉迪奥把前两卷献给他的朋友兼业主吉安科莫· 安格拉诺伯

爵(Count Giacomo Angarano),这位维琴察的贵族委托他兴建了维琴察

的一座府邸和布兰塔运河旁的一栋别墅,后来的两卷献给了萨伏伊公

爵(Duke of Savoy),伊曼纽尔· 菲利普托(Emanuele Filiberto),是他在

杜林(Turin)认识的一位重要的艺术赞助者。他也特别点出了自己年

轻时的良师益友詹乔治· 特里西诺(“我们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人之

一”)和艾尔维斯· 柯纳洛(“判断力特别卓越的绅士”),同时也赞美

了马克安东尼奥· 巴巴罗(“知识渊博的的威尼斯绅士”)。然而他的

支持者兼赞助者丹尼尔· 巴巴罗却没有得到一句感谢或赞扬——— 谈

到维特鲁威的译本时提到了他,不过也只是冷冷地称呼他“最可敬的

巴巴罗”〔24〕。他们两人之间似乎发生了龃龉,或许是因为在设计马萨

尔的别墅时出了什么问题,牵涉到给予画家保罗· 卡莱瑞的不同指令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217

或其他什么的。不管怎么说,1567 年,丹尼尔翻译的维特鲁威再版,他

就重新撰写了对帕拉迪奥的赞美之词,变得比较没有那么热情洋

溢〔25〕。《建筑四书》出版那年,马克安东尼奥· 巴巴罗溘然长逝,虽然

他在遗嘱中提到帕拉迪奥时,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却很明显地把这

位建筑师列名在家仆的行列中,没有留给他任何一件私人的纪念

品——— 他送弟弟的礼物主要是他的藏书和天文学仪器——— 而只是赏

给他十五个金币(重要的仆人每人得到了四十个金币,他的侍从则拿

到了两百个金币)〔26〕。

就在同一年,帕拉迪奥举家迁移威尼斯,或许是他在建筑上唯一

的对手桑索维诺去世,才让他有了这个勇气。讽刺的是,接下来找上

他的重要委托案都在老家维琴察:巴巴朗府邸(Palazzo Barbaran)和一

栋重要的公共建筑物,统帅府(Loggia del Capitaniato)。统帅府坐落于

领主广场,就在大会堂的正对面,是统帅(或者是威尼斯共和国的维琴

察总督)的官邸。这是一栋壮观的建筑物,代表着帕拉迪奥在人生最

后十年所打造的世俗建筑的走向。四根巨大的科林斯式附墙圆柱,和

整个立面一样高。这里的圆柱和圣母玛丽亚爱心教堂一样,是以未抹

灰的砖块砌成,不过这个设计没有丝毫压抑和严谨的气息——— 墙壁上

的每平方英尺都覆盖着各式各样活泼的石刻和灰泥装饰。边墙上的

图画装饰特别丰富,用来纪念威尼斯海军在勒班陀(Lepanto)打败了

土耳其人。相较于几年前才落成的圆形别墅严谨的风格,统帅府代表

着帕拉迪奥丰富的想象力当中令人意想不到的一个新方向。

统帅府在建筑上的丰富华丽掩饰了帕拉迪奥家庭遭遇的重大悲 21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剧。1572 年,他的两个儿子去世:协助建筑工作的大儿子里奥尼达,和

刚从帕多瓦大学毕业取得民法博士学位的奥拉吉奥。可想而知,帕拉

迪奥对两个儿子的成就多么引以为傲。两人就在几个月之间双双去

世,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死因为何,不过多半是定期席卷威尼斯的某一

种传染病所致。

过了几年,一场极为严重的大瘟疫重创威尼斯共和国,造成五十

几万人死亡,人口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这场灾祸让帕拉迪奥意外得

到了一件委托案。在瘟疫蔓延期间,威尼斯参议院宣布要兴建一座教

堂,献给救世主基督——— 救世主教堂(Il Redentore)。他们挑上了究玳

卡岛(island of Giudecca)上的一个基地,指定由帕拉迪奥担任建筑师,

并于 1577 年动工兴建。教堂的立面延续了两个神庙正面重叠的幻

象,他的这种做法始于圣方济教堂,到了圣乔治教堂又继续沿用,不过

这里的设计比较精简,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就能完成。帕拉迪奥以名家

手法组合科林斯圆柱和壁柱的构图,就像詹姆斯· 斯洛斯· 艾克曼所

写的,是“理性和感官”非常独特的一次融合〔27〕。教堂黑白相间的单

色系室内,闪耀着威尼斯苍白的光线,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堪称是最美

丽动人的教堂室内装饰。

圣乔治教堂和救世主教堂先后动工兴建,帕拉迪奥如今无疑已经

是威尼斯的首席建筑师。早在几年前,法国瓦卢瓦王朝的亨利国王

(Henri de Valois)到威尼斯进行国事访问时,帕拉迪奥受邀设计临时

的凯旋门和凉廊,就已经巩固了他的地位。负责处理这项建筑案和救

世主教堂的人士之一,正是马克安东尼奥· 巴巴罗,身为圣马可教堂 第九章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219

的代理人,他不但是威尼斯政坛的重要人物,也是帕拉迪奥最勇于发

言的支持者之一。帕拉迪奥原本建议为救世主教堂打造一座中央圆

顶教堂。虽然这个想法遭到否决,转而采用一个比较保守的解决方

案,但马克安东尼奥却十分心仪,便请帕拉迪奥在马萨尔村的别墅旁

边,兴建一间缩小版的中央圆顶教堂,作为私人的家庭礼拜堂。传说

帕拉迪奥就是在兴建这座礼拜堂的时候与世长辞,时间是 1580 年 8

月 19 日,享年 71 岁。

帕拉迪奥一共有两尊纪念雕像:首先是 18 世纪 20 年代,伯灵顿

伯爵在齐斯克住宅外头竖立了一尊雕像;其次是 1859 年,维琴察的市

民在大会堂旁边又立起了一尊雕像,表达他们迟来的感谢。齐斯克住

宅的帕拉迪奥像个嘴上无毛的小伙子,五官很饱满,还有一股浪漫的

气息,而维琴察的帕拉迪奥像则像是一个长了胡子的严肃哲学家。

由于没有可靠的肖像流传下来,帕拉迪奥的外貌到底如何,就和

莎士比亚一样,多年来一直是大家臆测的话题。一直到 20 世纪 80 年

代,才有一幅当时的肖像出土。这幅肖像是在 1576 年由他的友人吉

凡尼· 贝迪斯塔· 马甘萨所画,当时帕拉迪奥已经 68 岁了。

帕拉迪奥秃头,五官匀称而有魅力,下巴长满了胡子,中间夹杂着

白须,修剪得很整齐。他的体格壮硕,穿着一件长及膝盖的深色外衣,

刺绣领的亚麻衬衫,得体但不炫耀;看起来活像是一名官吏或是小城

镇的行政官。他手上拿着一卷图纸,说明他的身份是“维琴察的建筑

师”,证实他已经成为维琴察的市民,这不但是一项殊荣,更是他全家

人社会地位的大跃升。他手上还抓着一副金属两脚规,看起来有点不 22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太趁手。这个常见的绘图工具——— 用来把设计图某一部分的尺寸转

移到另外一部分去——— 提醒我们几何学对他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建

筑师的肖像常常会连他们谋生的工具一块儿画上去——— 提香所画的

友人朱里奥 · 罗曼诺,就拿着一张建筑平面图。提香笔下的朱里

奥——— 一位痛苦的艺术家——— 一手指着他的设计图,同时用忧伤的眼

神看着赏画的人。马甘萨笔下的帕拉迪奥则恰恰相反,不但神情镇

定,像叔伯一样的率直目光,也显得非常温和。他向远方凝视的眼神,

融合了泰然自若的平静和冷静的智慧。唯有能够看透世事真相的人,

才会出现这种表情。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22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萨拉千诺别墅(Villa Saraceno)位于奥古格列欧的菲那列(Finale di Agugliaro),是帕拉迪奥早期的别墅之一,名气并不大,可能是因为

这个原因,我才会留到最后参观。我开车到维琴察以南约 15 英里的

菲那列,半路上一辆送货的箱式货车撞上了我的车尾。那是一个下着

蒙蒙细雨的午后,后来我整个下午都在跟一位很友善的女警闲聊,等

拖车,把保险杠修好,然后在被撞裂的后窗玻璃贴上一片胶带。等我

再次上路的时候,已经没心情参观别墅了。

我把这次的车祸当作一个不祥之兆,把车子送回租赁公司之后,

最后几天,我都是徒步旅行。趁这个机会在维琴察四处走走,就像瓦

萨里说的,这里有很多帕拉迪奥的建筑物,“就算其他什么都没有,也

足以造就出环境优美无比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城市。”〔1〕那一趟旅程

中,我一直没有去成菲那列。

回到费城之后,我看到一份有关萨拉千诺别墅的参考资料〔2〕。这

篇杂志上的文章描述一家英国的信托公司最近修复了这栋房子,这家

信托公司专门负责拯救古老的建筑物,然后出租给度假的人居住。不

管时间有多么短,这下我可以住在一栋帕拉迪奥的别墅里了!这是一

个不容错失的大好机会,我和两位朋友,还有我的妻子莎莉(Shirley),

预定了这栋别墅,打算次年三月前去度假。

“你得亲眼看到这些建筑物,才能了解它们有多么出色。”歌德如

是写道。一点都没错,可是体验一栋建筑物,和在博物馆看一幅画是

两回事。画是用来看的;建筑物是用来住的。建筑物会慢慢把自己展

现出来;人们必须在不同的时刻,在不同的情况下,在阳光下和黑暗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PALLADIOS SECRET 223

中,在起雾和下雨的时候,看看建筑物的模样。特别是房子,应该是一

点点欣赏的。你可能连着许多天都没有注意到周围的环境,然后有一

天,你突然停下手边的事,往四周打量,然后莫名其妙但又毫无疑问地

感觉到,每一样东西——— 包括自己在内——— 都各得其所。那就是建筑

的体验。那就是我要的——— 在帕拉迪奥所设计的屋顶下醒来,在他的

壁炉前面吃顿饭,从他的凉廊眺望日落。即使只有一段短短的时间也

好,我想拥有一栋帕拉迪奥设计的别墅为家。

我也想——— 尽管我没有向任何人承认,连对自己都很少坦白———

发现帕拉迪奥的秘密。到底是什么让他的房子如此魅力十足,如此被

人争相模仿,如此完美无缺?我参观了一栋又一栋的别墅,钻研《建筑

四书》,睁大眼睛研究照片和平面图,阅读学术报告,但还是不敢确定

自己得到了完整的答案。现在我有八天的时间来寻找谜底。

我一个人待在别墅里,其他人都到帕多瓦的菜市场去了。房子里

很安静,只是偶尔会听到壁炉里燃烧的木柴噼啪作响。时间大概是上

午十点左右,晨间的阳光从高高的窗户悄悄滑进来,穿过摆满了我的

书本和报告的旧餐桌。这是一间再普通不过的房间了,有粗拉毛粉刷

的白色墙壁、微红的水磨石地板和一片极高的深色木造天花板。

萨拉千诺别墅是帕拉迪奥刚入行前十年的作品,大约就在同时,

他也正在设计仅仅相隔几英里的波亚那别墅。与以往一样,他的业主

是吉安科莫和比亚吉奥· 萨拉千诺兄弟(Giacomo and Biagio Sarace- no)中的弟弟。他们出身于一个罗马的基督教士家庭,好几代以前迁 22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建筑四书》的一页,萨拉千诺别墅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PALLADIOS SECRET 225

到维琴察居住,也在教会中建立了显赫的成就〔3〕。他们的祖父买下了

菲那列的庄园,16 世纪 30 年代末期,两兄弟在父亲死后继承了庄园。

哥哥吉安科莫照例分到了最好的一份,旋即兴建了一栋很大的乡村住

宅,大概是因为房子的排水口看起来很像喇叭的关系,当地人称之为

“喇叭府邸”(Palazzo delle Trombe)。现在排水口已经没有了,但房子

还在,周围是一座仍在使用中的农家场院。有人说吉安科莫的别墅是

由米凯列· 桑米凯利设计,不过这种结实、相当传统的设计,应该是出

自一位当地营造者之手?。十年后,也就是 1548 年左右,弟弟比亚吉

奥就委托兴建自己的别墅,他找上了当时正凭大会堂为自己打响名号

的帕拉迪奥。比亚吉奥本身是市议会的成员,对大会堂这个建筑案耳

熟能详。别墅的基地是一座现成的中世纪农家场院,沿着吉安科莫的

房子所在的那条路往前走就到了。

萨拉千诺别墅有一段精彩而丰富的历史。比亚吉奥在 1562 年过

世,把房子留给他两个儿子里的老二,列奥纳多(Leonardo)。后来列

奥纳多过世,没有留下继承人,财产便传给了他的哥哥彼得(Pietro),

显然是他父亲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彼得是个不长进的家伙,生了好几

个私生子,可是因为比亚吉奥的遗嘱明文规定,只有合法的子嗣才能

成为别墅的主人,只好由彼得的女儿尤莉玛(Euriemma)继承下来。因

此别墅就传给了她丈夫的家族,卡尔多戈诺家族(the Caldognos,他们

的祖先也盖了一栋帕拉迪奥别墅)。后来卡尔多戈诺家的一个寡妇,

 或许吉安科莫雇用了培德穆罗工场,当时“彼得的安德烈”仍在那里当石匠,因为喇叭府邸窗户的 安排预告了高迪别墅的风格。 22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管理庄园三十余年(1650 - 1680 年)的露西塔(Lucietta)把东厢改建,

作为她两个儿子的房间。露西塔的后代把房子和农田租给佃农,最后

终于在 1838 年把产业拍卖。又经过几度易主之后,庄园变成了一座

乳制品农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停止营业。战后意大利的住宅

供应量不足,就很粗暴地把别墅和相邻的农场建筑隔间成一栋廉租公

寓,最多可以容纳三十个人。过了三十五年,别墅被滥用过了头,终于

荒废不用,足足闲置了十五年,任由风吹雨打。地标信托公司(Land- mark Trust)买下了这个财产,而且花了五年的时间修复。从访客留言

簿上的评语看来,从 1994 年开始,已经有许许多多的访客欢喜入住萨

拉千诺别墅。

我在客厅里发现一本剪贴簿,从里面看到了这一段简略的历史。

别墅有一间小书房,里面摆了几本旅游指南,还少不了企鹅出版社出

版的《魂断威尼斯》(Death in Venice),还有以撒克· 维尔《建筑四书》

译本的一份破旧的平装摹本。我把托马斯· 曼(Thomas Mann)的小说

摆在一边,打算晚上再看,然后翻到这本著名的建筑论文中我很熟悉

的那几页。看着萨拉千诺别墅的楼面平面图,感觉怪怪的——— 因为我

现在正坐在这栋别墅里。帕拉迪奥把萨拉千诺别墅列为“大陆几位绅

士”别墅里的第一栋,或许是因为这是他出版的设计图当中最小也最

简单的一个。

这栋房子长约 75 英尺,宽约 50 英尺,只有帕拉迪奥几年前竣工

的比萨尼别墅的二分之一。直截了当的平面图,虽然简单,却很实用:

通过面向南方的凉廊,进入大厅,两侧各有两个房间,小房间在前面,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PALLADIOS SECRET 227

后面是比较大的房间。两间更大的房间——— 现在作为客厅和餐厅之

用——— 可以从大厅直接进入,然后才进入小房间。房子靠前面的房间

比较小,不过和埃莫别墅不同的地方是,这两个房间并没有通往凉廊

的门,所以在冬天感觉比较私密和温暖。

依照《建筑四书》里的木版画看来,房子面对着以两座令人印象深

刻的 L 形长谷仓所形成的一个庭院,长谷仓的角落有两座圆形的鸽

楼,楼顶插着色彩鲜艳的旗帜。“一栋别墅所需要的地方,两侧一应俱

全。”帕拉迪奥写道。不过那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高贵的庭院始终

没有动工兴建过。19 世纪,在新古典主义复兴的影响之下,一位屋主

增加了和帕拉迪奥的设计很相似的长谷仓,不过因为只有盖在东边,

就给房子留下了一个令人爱不释手的不对称外表。长谷仓把别墅和

好几栋中世纪风格的小型附属建筑连在一起,这些附属建筑都是原始

农家场院的一部分。

我现在工作的房间是餐厅,位于大厅的东边。我们第一次在这儿

吃饭的时候,感觉简直太棒了。那是我们到这儿来的当天晚上,事先

已经请别墅管理员罗瑞拉· 格拉汉(Lorella Graham)安排一下,在我

们从机场抵达别墅之后,把晚餐准备好。我们还在整理行李的时候,

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妻,抬着一箱箱的食品杂货,开始在厨房里忙活儿。

食物简单而可口:菊苣炖饭、柠檬味酱汁嫩煎火鸡胸肉、沙拉和煮洋

梨。我们就着闪烁不定的烛光和炉火,在长桌子上吃饭。在屋外,冬

风把雨水打在紧闭的窗门上。我们感觉仿佛晋身成了贵族似的。

这个房间已经和帕拉迪奥的设计略有不同。露西塔· 卡尔多戈 22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诺在 17 世纪中期作了一些改变,过了一百年以后,天花板往下降了一

点,还增建了一座石楼梯,通到楼上新的卧室。由于完全考证不出原

始的房间是什么模样,现代人修复的时候,就把这些改建的部分保留

了下来。不过架高的大壁炉被认为是房子的原始设备,显示这个房间

长期被当作厨房使用(现代的厨房在隔壁的长谷仓里)。厨房之所以

设在屋子里面,是因为帕拉迪奥虽然说“地窖在底下”,但萨拉千诺别

墅根本没有一个堪用的地下室。和他早期兴建的大多数别墅一样,帕

拉迪奥把地下室埋在地面标高以下大约四英尺左右,不过才刚盖好第

一个部分(就是我现在坐着的房间底下),地下室就淹水了——— 他低估

了地下水的高度。如果把地下室升高,会增加成本,改变建筑物的外

观,他既然不愿意这么做,就只得继续把房子盖完,至于地基墙围起来

的剩余空间,就用碎石填满。于是一楼下面大部分都是扎实的泥土。

我仔细勘察过已经盖好的那一小部分地下室(只能从外面的门进去)。

里面有很长的石造支架,或许是用来种蘑菇的。这个拱顶空间现在虽

然已经变得很干燥,在电动水仓泵发明之前,每年想必有很长一段时

间都是湿答答的。

时间还不到中午,但是我已经饿了——— 我还没适应横越大西洋的

时差。厨房就在隔壁,面积大概是 20 英尺见方,大片的窗户俯瞰着长

谷仓的盖顶拱廊。厨房最初恐怕就打算设置在这里,后来才改到主屋

里去。当然,如果是在 1550 年,这里应该只会有一个大壁炉和几张工

作台。现在则是一个纵长形的 U 字形柜台,沿着靠房间一侧的三面墙

壁排列,对面是一张木桌子和藤面餐椅。厨房的设备一应俱全,包括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PALLADIOS SECRET 229

一个加盖煤气炉、烤箱和两台洗碗机(虽然别墅本身可以睡五个人,但

翻修过后的附属建筑可以容纳十几个人)。没有人想过要把这些现代

的家电用品遮掩起来,或是让精细的木工橱柜增添几许历史气息;柜

台面和后防溅板是素面白瓷砖。碗盘和玻璃杯摆在餐具橱里,而不是

收藏在上面的碗橱里。墙壁和房子里的其他地方一样,都是漆白的灰

泥;天花板、木造横梁;地板是粗面砖。整体的效果充满乡村气息,不

拘束,和帕拉迪奥非常调和,但又不能说是帕拉迪奥的风格。

我拿着三明治和一杯啤酒回到餐桌上去,再往壁炉里丢一块木

头,接着回头继续看《建筑四书》。描述萨拉千诺别墅的这一小段原

文,是帕拉迪奥一贯率直不啰唆的固定写法:

接下来这栋属于比亚吉奥· 萨拉千诺先生的房子,位于维琴察地

区的一个地方,叫做“菲那列”。房间所在的楼层提高到地面以上 5 英

5 尺;大房间的长度是 1 个正方形,高度和宽度相当,还有平顶的天花 8

板。这个高度也延伸到大厅里。靠近凉廊的小房间是拱顶天花板;拱

顶的高度和房间的高度相当。地窖在底下,上面是谷仓,这些占据了

整栋房子。厨房在房子外面,但两者紧密相连,来往很方便。一栋别

墅所需要的地方,两侧一应俱全〔4〕。

以撒克· 维尔译本中的插图是从原始的木版画复制下来的,还包

括了主要房间的尺寸。我可以趁这个机会确认一下,实际上的尺寸是

否和《建筑四书》里面的数字相符。我拿了卷尺,从餐厅隔壁的小房 23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间——— 也就是我们的卧房——— 开始着手。这个房间最重要的元素是

一座高大的加盖壁炉,因为地方宽敞,可以轻松地容纳一个床架、一个

巨大的衣橱、一个五斗柜,再加上几张扶手椅。根据《建筑四书》的记

载,尺寸应该是 12 维琴察尺宽,16 维琴察尺长(是帕拉迪奥最心仪的

1 比例之一,1 个正方形)。我一边量一边换算成维琴察尺,确定房间 3

几乎就是照着这些尺寸盖的。《建筑四书》原文很明确地把“比较大的

5 房间”——— 餐厅和客厅——— 描述为“1 个正方形”,也就是 16 维琴察 8

尺 × 26 维琴察尺,不过平面图上的尺寸是 16 × 26. 5。看样子帕拉迪

奥,或是他负责书写《建筑四书》许多插图说明文字的儿子席拉,要不

是写错字,就是跟制作木版画的印刷工匠说了错误的信息?。问题

很可能出在后者,因为我量过之后发现,房间正好是 12 维琴察尺 × 26

维琴察尺。

5 这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题。帕拉迪奥所记载和兴建的 1 个正 8

方形的比例,并不是维特鲁威推荐的五种房间形状之一。这一点引发

了我的兴趣,我按部就班地看完了《建筑四书》里面的二十三栋别墅。

其中十栋别墅里面有 16 维琴察尺宽的长方形房间,而这些房间有一

半都遵循着维特鲁威的训示——— 亦即长度要不是 24 维琴察尺(一个

 有鉴于这部论文编纂的时间长达十五年,像这样的不一致极为少见——— 在别墅建筑方面,我只发 3 现了其他两个尺寸上的错误:柯纳洛别墅的大房间被描述成 1 个正方形,但尺寸是 16 维琴察 4 尺 × 26. 5 维琴察尺;还有预定在多罗(Dolo)兴建,却没盖成的莫千尼格别墅,书上描写大厅是两 个半正方形,但却写着 30 维琴察尺 × 76 维琴察尺。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PALLADIOS SECRET 231

2 半正方形),就是 26. 5 维琴察尺(四舍五入后就是 1 个正方形)。其 3

余的长度分别是 26、27 或 28 维琴察尺。既然肉眼——— 即使是帕拉迪

奥的行家眼光——— 都难以辨认这样细微的差异,而且这些房间想必都

是一样的美丽,我们免不了要做出这样的结论:既然整体的比例很重

要,精确的尺寸也就无所谓了。

异端邪说?未必尽然。对于帕拉迪奥房间比例的数学计算,相关

的著作已经很多了。然而用《建筑四书》里的平面图来分析房间是一

回事,真的待在房间里又是另外一回事。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由于

窗门紧闭,阳光只能从隙缝照进来,我的房间里黑压压的。墙壁和天

花板模糊的轮廓几乎难以辨认。因为不想吵醒雪莉,我踮着脚走出房

间。餐桌上散置着空酒杯,空气中还残留着木头烧焦的气味。脚下的

水磨石很冰凉。前一天晚上非常温暖而快活的餐厅,现在显得荒凉而

冷淡。我把高窗的百叶打开,这个地方终于有了一丝生气。 23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对一个房间的体验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例如建材就是其中之一。

萨拉千诺别墅客厅的地板是砖红色的瓷砖,墙壁是粗拉毛粉刷的白色

灰泥(其中有些竟然还是原始的墙壁),深棕色的木造天花板乍看之下

几乎成了黑色。如果地板铺的是油毡,墙壁是胶合板,天花板是吸音

瓷砖,就算比例丝毫不变,这个房间显然会是另外一副光景,完全不如

现在的样子这么舒适宜人。少了三角楣饰以及墙壁上端画了湿壁画

萨拉千诺别墅的客厅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PALLADIOS SECRET 233

的 6 英尺宽的横饰带,感觉一定也会不一样。湿壁画是彼得· 萨拉千

诺或他的女儿尤莉玛在 16 世纪 90 年代委托人画的;这位艺术家的身

份一直没有弄清楚。描绘神话人物的扁带饰,对这个房间有巨大的影

响,让空间显得生动活泼,也改变了墙壁在感觉上的比例。

宽阔的木制装饰线脚,就像是挂画的木条,界定了湿壁画扁带饰

底部的边缘。帕拉迪奥别墅的内部一贯属于斯巴达式的风格,采用简

单而近乎乡村气息的细部装饰;举个例子,萨拉千诺别墅没有护壁板,

门窗的设计也都简单明了,一点也不矫揉造作。这使得细部装饰———

例如湿壁画装饰线脚、壁炉的石雕缘饰,还有客厅窗户底下迷人的小

石座——— 显得很抢眼。也就是会吸引人们的目光,同时又改变了房间

给人的感受。更多或是不一样的细部装饰,同样也可以改变萨拉千诺

别墅的客厅。

别墅东西侧的房间,依照太阳的移动,通常被称为“晨间”和“午

后”。同样一个房间,沐浴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靠闪烁的烛光来照

明,会呈现不同的气质。举例来说,萨拉千诺别墅的客厅在晨间明亮

而充满阳光,到了晚上简直像个洞穴。窗户朝北的餐厅,只有到晚上

才能发挥它迷人的风采。

虽然我怀疑帕拉迪奥的秘密就是计算精确的比例,但别墅里的房

间无疑是格外讨人喜欢。我们都同意这一点——— 这栋房子感觉很棒。

很难说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使用的建材有一种农夫般的粗糙,和雕工

优雅的石造细部装饰形成强烈的对比,或许是原因之一;房间的宽敞

和讨人喜欢的整体比例也脱不了干系。不过绝对不只如此而已。我 23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最后终于断定,这些房间之所以让人有一种舒适感,高度也是一大功

臣:房间高得不得了——— 我量出来是 19 英尺。这使得室内宽敞而空

旷,简直就像待在户外似的。到了晚上,就着几根蜡烛和炉火的照耀,

根本看不见天花板;即使是白天,天花板通常也不在我的圆锥形视野

范围内,这种无边无际,不只是一种视觉的感受——— 可能也不是以视

觉的感受为主——— 也是一种听觉的感受,因为高耸的天花板对声音会

有影响。在高耸的天花板下面,说话声、脚步声、椅子摩擦地板的声

音,感觉都比实际上遥远得多〔5〕。我隔着桌子跟雪莉说话的时候,她

其实只距离我 5 英尺远,我“听到”的距离却比较远。难怪面积相当小

的萨拉千诺别墅,却感觉气派非凡。

帕拉迪奥在《建筑四书》花了一整章的篇幅来谈房间的高度。他

列出了不止一种计算房间高度的方法,以确保“大多数大小不同的房

间都有高度相同的拱顶”〔6〕。举例来说,根据各种不同的公式,萨拉千

诺别墅的客厅可以是 19、23、23. 75、或 24. 5 英尺,“看起来仍旧赏心悦

目”〔7〕。这是帕拉迪奥实用主义的另外一个例子。不管用哪一种公

式,天花板都很高。这显然是一个美学的问题。建筑物的天花板多半

都很低——— 毕竟我们其实只需要足够的净空高度就好了。我的身高

是 6 英尺 1 英寸,在我去过的许多农舍和平房里,我都得弯着身子走

路。挑高的天花板会产生一种美好的奢华感,不只是六尺之躯的人才

会感觉得到;现代的不动产经纪人和住宅兴建者都知道,每个人都喜

欢挑高天花板。我平常习惯了 9 英尺或 10 英尺的天花板,不过只消

一两天,就适应了别墅的天花板;再过一个礼拜,我们到威尼斯一家旅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PALLADIOS SECRET 235

馆下榻的时候,我差点被阁楼房间低矮的天花板压得喘不过气来。

一般来说,帕拉迪奥别墅的天花板有各式各样的高度。为了让施

工简化,并且增加阁楼的空间,萨拉千诺别墅的天花板高度一律相同。

为了抵消单调的效果,他在两个比较小的房间加了拱顶。其中一个拱

顶已经修复了,让原本简单的室内产生了一种精致优雅的美丽风采。

帕拉迪奥在大房间里设计出湿壁画的横饰带,可能也是基于同样的原

因——— 有效地降低天花板让人感觉到的高度,也强化了和大厅的对

比。

大厅永远是帕拉迪奥别墅在建筑上的高潮,我们抵达别墅的那天

晚上,我二话不说就马上冲到大厅去。就一个大厅而言,这里不但不

是特别高,面积也不怎么大,还有一个平顶、无趣的天花板。和客厅一

样,墙 壁 最 上 面 的 1 /3 也 画 了 湿 壁 画,虽然效果不像客厅那么成

功?。大厅是很古怪的 T 字形,这是因为左右两个角落隔出了两个

小房间,一个是楼梯间,另外一个是小房间。前后两边各有一座大门,

一座通往凉廊,另外一座通往房子的背面,不过因为当天晚上风雨大

作,门窗一律紧闭。不知道为什么,大厅看起来好像是临时搭起来似

的;整体而言,我很失望。

第二天,天气放晴了。我一早就到大厅去,把两座 12 英尺高的大

门打开,把窗户百叶的插拴也拉开。感觉就像在黑暗的舞台上升起了

灯光。透过拉开的大门,我可以遥望远处的风景。现代建筑发现了室

内和室外的连续性——— 要特别归功于平板玻璃的发明——— 发挥了很

 我推测帕拉迪奥原始的想法是在大房间装上横饰带,大厅的横饰带是彼得或尤莉玛加上去的。 23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好的效果,不过 16 世纪的建筑师对此显然早就了然于胸;两座挺拔的

大门把室外引进室内。站在陶砖地板的正中央,从其中一道门看出

去,可以看见凉廊和前院,从另外一道门,则可以看到房子后面的广阔

田野。

每次从大门看出去,穿越凉廊和花园的走道,或是从餐厅走到客

厅,我都低头看着——— 或是沿路遵循着——— 一条想象的直线,或是轴

线。萨拉千诺别墅的两条主要轴线,正好就在大厅的正中央交会。这

说明了大厅的 T 字形状是怎么形成的:T 字形的竖线是凉廊和大门口

的南北向轴线,T 字的横线是大房间和长谷仓的东西轴线。室内门窗

的位置更强化了这两条轴线。例如我站在厨房里,就可以看透整栋房

子——— 将近 100 英尺的距离——— 穿过这一道又一道的门,看到了客厅

另外一头的窗户。虽然帕拉迪奥的别墅被隔成一个个房间,这样悠长

的远景强化了一种宜人的开放感。

放下我在餐厅手边的工作,穿过大厅从后门出去。别墅周围一片

平坦的土地,原本是果园的所在地,目前还是用灌溉的沟渠来划分界

线。再远一点,可以看见用一排排的白杨树篱分隔开来的平坦耕地,

在遥远的那一端,是其他农场的灰色轮廓。远处有两个山岬包围着中

间的景观。左边是贝里克山,右边是尤加尼亚丘陵(Euganian Hills)。

地面松软而潮湿——— 难怪帕拉迪奥会遇到淹水的问题。别墅背

面没有门廊,按照《建筑四书》的记载,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个打算。

中央部分略略向前突出,顶上是一个三角楣饰,屋檐下面还有一排粗

短的飞檐托,这两个就是别墅仅有的古典式样;除此之外,立面唯一显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PALLADIOS SECRET 237

眼的部分,就是几条扁平的装饰线脚,一条标示出一楼的高度,一条是

在窗台的标高处,第三条则画出了阁楼的高度。大门和窗户都有迷人

的砂岩外框。在粗拉毛粉刷的墙壁上,先前为了临时应急而开的窗

户,已经填平补好了。从别墅的这一面可以看出历史的痕迹,不过巨

大的体积和庞大的比例,仍旧令人刮目相看。

《建筑四书》有时候会给人一种错误印象,以为帕拉迪奥只对理想

化的几何图形和古典的语汇感兴趣。事实上,和周围环境之间和谐的

关系,是别墅能发挥强大影响力的重要原因。高迪别墅和圆形别墅的

山顶基地、失意庄在运河畔的位置、巴巴罗别墅山脚的背景,都是整个

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方面,萨拉千诺别墅很像埃莫别墅,同

样坐落在一片平坦的农业平原上。虽然两栋房子相隔超过十五年,但

都具备了罗马帝国前哨站那种硬邦邦的自给自足的气息。从附近的

小镇逛完街开车回来,老远就看得见别墅令人安心的庞大体积从周围

的墙壁后面冒出来。就像是一排排的白杨树和维琴察平原上纵横交

错的一条条又直又长的运河,彰显出人类化原始为文明的能力。

长谷仓的背面和古老农场建筑的背面往左边延伸。右边是把院

子围起来的砖墙。我沿着草地绕过去,从远处来观赏这栋房子,然后

又回到这道墙边,墙上开了一道小门,通往大概 200 英尺见方的庭院。

一般相信环绕庭院的砖墙是由帕拉迪奥设计兴建,只不过两侧装饰性

的围墙门是 17 世纪的增建物。从其中一道围墙门进入庭院之后,通

往别墅的那条砾石车道在形式上经过精心设计,但这毕竟还是一座仍

使用的农家场院,而非举办仪典的内院。别墅、旁边的长谷仓,还有中 23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世纪的农场建筑,都坐落在庭院的北方;东边是罗瑞拉(Lorella)和她

的丈夫大卫(David)所住的另外一栋旧房子、增建的附属建筑、一座砌

砖大谷仓(有些部分最初兴建于 15 世纪),还有一栋旧鸽楼。在这里

可以感觉到庄园的房子是农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起埃莫别墅更犹

有过之。

19 世纪增建的长谷仓让我们大致了解到帕拉迪奥的用意。六根

巨大的塔斯干式圆柱和壁柱的锥形颇为夸张,柱间的距离又太大了一

点,不过却让这个平凡无奇的空间弥漫着崇高的尊贵。拱廊里摆着一

张粗制的木头桌子,在这里吃饭未免太冷,不过到了傍晚时分,坐在这

里看着夕阳把长长的影子投射在铺砌的石地上,却是一桩美事。盖顶

拱廊的深度,足以开进一辆四轮马车——— 或是停放车辆,碰上下雨天,

我们有时候会把车停在这里。

我走到谷仓那里,把笔记本不不偏不倚地摆在一个老旧的护井石

栏顶上,开始素描这栋房子。别墅有一座朴素的三拱凉廊,属于帕拉

迪奥早期的别墅类型,即使发现了列柱门廊的式样之后,他还是重复

设计了好几次三拱凉廊。和附近的波亚那别墅一样,萨拉千诺别墅有

一种一丝不苟、崇尚武德的朴素建筑风格。这三道拱门有突出的拱顶

石和拱墩,上面顶着偌大的三角楣饰。窗户上方则重复着比较小的三

角楣饰。檐口底下的一排飞檐托,在抹灰墙壁上投射出锯齿状的阴

影。

我反思着古典式样的不同寻常之处——— 也就是像帕拉迪奥这种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他们要复兴一个古文明的建筑物,除了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PALLADIOS SECRET 239

艺术的成就之外,这个古文明还畜养奴隶、崇尚帝国主义,并且执著于

强权)的怪异之处。即使这栋房子颇为朴素,那股强权的气息仍旧显

而易见。壮硕的凉廊上的三道拱门,就像是风格化之后的凯旋门。拱

门的高度被拉长了,因为这栋房子和帕拉迪奥所有的别墅一样,昂然

挺立在地下室的底座上,本来就很高的一楼,因为阁楼的关系而显得

更加挺拔。这种纪念碑性的特质,无疑说明了肯特郡的地主贵族和南

卡罗来纳州的农场庄园主为什么被帕拉迪奥主义所深深吸引。然而

萨拉千诺别墅不只是回响着古代帝国的荣耀。这栋高贵但又几乎充

满乡野风情的建筑物,并不具备齐斯克之屋或梅瑞沃斯城堡那种成熟

的古典细部装饰。只带有淡淡的古典式样,仅仅暗示了罗马的历史而

已。这种保守节制的做法,使帕拉迪奥的别墅不时被形容成崇高的农

舍,这种称呼既没有捕捉到别墅居高临下的威严,也没有描绘出其堂

皇的气势。然而这种说法有其价值存在,因为简单得不得了的建材和

清晰而不复杂的细部装饰,有助于放大帕拉迪奥的成就。“他的才华

有神圣的气质,”歌德写道,“可以和大诗人的力量相提并论,诗人在一

个真实与假象所构成的世界之外,创造出第三种东西,这种虚构的存

在,让我们心醉神驰。”〔8〕这正是我对萨拉千诺别墅的感受。大片的墙

壁和陶瓦屋顶,都是农庄的本色,只不过其中融入了一座罗马式的凯

旋拱门。平凡无奇的抹灰砌砖建筑,几乎,但终究无法掩盖别墅纪念

碑性的气势。仿佛帕拉迪奥化腐朽为神奇。对于这个小小的建筑杰

作,心醉神驰正是最精确的形容词。 24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素描画好了之后,我踏上通往凉廊的宽阔台阶。台阶的拱座墙(abut- ment wall)兴建于 17 世纪(尽管设计是基于《建筑四书》)。如果是复 制原始设计(看起来很可能是如此),那这可能是帕拉迪奥第一次采用

简单、全宽度的楼梯,这种设计手法后来就常常出现在他的建筑当中。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座凉廊是别墅里最精彩的空间,高度甚至凌驾大

厅,而高耸的筒形拱顶天花板和三拱式的出入口,和高迪别墅颇为相

似。天花板和墙壁上都画了湿壁画,只不过和塞洛提的技艺相比之

下,笔触相当笨拙,而且褪败得非常严重。但是一块块鲜亮的色彩,还

是有一种喜庆的气氛。两座 8 英尺长的花园板凳,从容不迫地摆在凉

萨拉千诺别墅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PALLADIOS SECRET 241

廊的两端,空间游刃有余。或许是因为我住惯了什么东西都“刚好够

大”的现代房屋,才会被帕拉迪奥的开阔给震撼住。正如同房间的高

度会改变我对空间的感受,“大”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举例来

说,一律相同的窗户,宽 4. 5 英尺,高度不少于 8. 5 英尺。早上把别墅

的百叶窗打开,和在家里拉起窗帘是截然不同的体验。透过高高的窗

户,映入眼帘的天空比大地还多,不管是天空还是大地,都把室外带进

了房子里,夜里把百叶窗关上的时候,我会更加强烈地感觉到房子是

让我们遮风避雨的一个栖身之所。现代每个盖房子的人,都可以从这

里学到经验:与其专注于日益精雕细琢的细部装饰和奇特建材,不如

专注于营造开阔的感觉。把每样东西都加长、加宽、加高,比所需要的

尺寸再稍微大气一点。你会得到百分之百的回报。

英国建筑师雷蒙德· 艾瑞斯(Raymond Erith)把文艺复兴建筑的

慷慨大气(generosity)归功于测量单位的不同。按照他的说法,威尼斯

尺(和维琴察尺一样相当于现代的 14 英寸)“是比较适合古典建筑的

单位,因为——— 举个例子——— 他们要是打造一扇 3 威尼斯尺 × 6 威尼

斯尺的门,就刚好可以让人通过,按照我们的测量单位,相当于宽 3 英

尺 6 英寸,长 7 英尺”〔9〕。(萨拉千诺别墅室内的门刚好就是这个尺

寸。)当然,测量是抽象的,不管要做多大多小的门,都是轻而易举的

事,不过建筑师向来喜欢四舍五入,把尺寸凑成整数。例如在画房屋

平面图的草稿,努力把各种零零星星的东西凑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比

较容易记住衣橱和厨房餐台是 2 英尺深,楼梯、外部的门是 3 英尺宽、

露台的门是 6 英尺、8 英尺或 10 英尺宽等等。如果采用威尼斯尺,每 24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样东西都会稍微大一点,也略微大气一些。

写到这里,我的书桌上正好摊着那八天的田园生活所拍下的照

片。有好几张是在别墅的正面取景,拍照的时候正值黄昏时分,冬日

的太阳低垂在地平线上。当日天色阴暗,还飘着毛毛细雨,我们四个

人在凉廊上看夕阳。照片里光秃秃的树枝,在背后西南地平线的衬托

之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在巨大的墩柱和高大的拱门旁边,我们显

得很渺小;建筑物看起来无比巨大,人却十分微小。这张照片让我大

吃一惊,因为待在别墅里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受到了压倒式的震

撼。而且正好相反。帕拉迪奥的建筑确实巨大而雄伟,但同时也非常

亲切而舒适,虽然不能说有家的感觉,但的确颇为宜人。

这种宜人的感觉是尺度的问题,而不是尺寸的问题。虽然在一般

民间的言谈中,尺寸和尺度常常交互使用,但两者在建筑上的意义是

有所区别的。说一扇门很“大”,是描述它的尺寸;说一扇门“尺度很

大”,讲的不是实际上的长、宽、高,而是描述这扇门对我们造成的冲击

力——— 看起来很大。尺度关系到相对尺寸:门框和周围的墙壁比起来

是大是小,门把和门比起来是重是轻。我们很容易忽略尺度,尤其是

现在许多建筑构件都标准化了。不过按照房间的尺寸来调整护壁板

的尺寸,或是根据墙壁的比例来调整窗户的比例,是在建筑上独树一

格的一个最简单方法。

帕拉迪奥对尺度提出了这样的说法:“美观是来自优雅的形状,还

有整体与各部分、各部分彼此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为建

筑物的外貌必须像完整而轮廓清晰的人体,其中的一个部分,必须和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PALLADIOS SECRET 243

另一个部分及全体各部分相互搭配,以求达到所需的效果。”〔10〕正因

为如此,他的古代建筑绘图都写满了长、宽、高的数字。他在乎的不仅

仅是实际的尺寸,还有各个不同部分之间正确的关系。一旦把这种关

系建立起来,古典建筑的任何一个元素就可以依照比例放大或缩小。

救世主教堂的科林斯圆柱可以升到和教堂中殿一样高,可以支撑两侧

礼拜堂上比较低矮的拱道,也可以用来支撑圣坛装饰里面缩小的三角

楣饰。

哥特式建筑的尖拱式样只有单一的尺度,而把不同尺度和谐地结

合起来,正是古典建筑和先前的哥特式风格的不同之处〔11〕。对尺度

的重新发现,是文艺复兴的重大成就之一,而帕拉迪奥和同时代的人

一样,以操弄尺度来达到各种不同的效果。像圆柱这种古典元素,体

积可大可小,精致的程度可高可低,其纪念碑性也是可重可轻,借此来

改变一栋建筑物或一个房间的气氛。举例来说,萨拉千诺别墅的凉廊

就比高迪别墅的宽阔,墩柱、拱墩和底座的装饰线脚相对地也比较大。

萨拉千诺别墅 24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然而高迪别墅的凉廊向内缩进(其实是缩进房子里去),萨拉千诺别墅

的凉廊却从立面微微向外突出了 6 英寸来彰显其气势。帕拉迪奥还

在凉廊正面创造出一种雕刻的砌石图饰,进一步强调这种效果——— 现

在几乎都磨损光了——— 把房子的墙壁留白来形成对比〔12〕。另一方

面,尽管凉廊的气势不凡,其尺度却和立面的尺度相称,因此我们才没

有感觉到压倒式的震撼;凉廊虽大,却不会给人庞然大物的感觉。

我认为小尺度和大尺度的存在,加上各部分之间的和谐,是别墅

之所以让人感觉舒适的原因。帕拉迪奥说得漂亮,他的目的是“用这

样的方式,再加上可以让各部分共同向观者的眼睛传达出一份甜美和

谐感的比例,”来打造建筑〔13〕。这不是令人兴奋的建筑物;事实上正

好相反——— 它冷静、祥和、井然有序。文艺复兴时期孕育了许多建筑

大师——— 布鲁内列斯基是最大胆的,伯拉孟特最有创造力,朱里奥表

达能力最强,米开朗琪罗则最擅长破除传统——— 不过冷静、审慎的帕

拉迪奥,却有着凌驾于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影响力。一代又一代的建筑

师,无论专业人士或业余爱好者、贵族或平民,都曾来到维内托地区,

亲眼目睹他的建筑,然后拜倒在他的魔力之下。

帕拉迪奥是一位以个人风格缔造建筑风格的建筑师。18 世纪的

苏格兰建筑师罗伯特· 亚当是另外一个罕见的例子;19 世纪美国的大

师亨利· 罗伯逊· 理查森(Henry Hobson Richardson)也同样不可多

得。帕拉迪奥之所以受到普遍地模仿,不是因为他很容易被复制,而

是因为他的风格所根据的是浅显易懂的原则,再加上他受到古典启发

的建筑元素语汇非常丰富,让他的追随者有足够的方法,来表现他们 第十章 帕拉迪奥的秘密| PALLADIOS SECRET 245

自己的创意,无论这个人是琼斯、吉布斯或是杰斐逊。正因为这种莫

大的弹性,帕拉迪奥的风格不只复兴过一次,而是重新流行过好几次,

将来也很可能再度成为时尚主流。

帕拉迪奥的建筑结合了数学(特别是几何学)、尺度和比例。同

时,帕拉迪奥的别墅不是一种原理,也不是一首诗或一幅画——— 而是

一栋建筑物。固然美丽,但也很实用。这不是一个抽象的创造;而是

用具体的建材打造出来的:平滑的微红水磨石地板,外部刻画了线条

的壁画表层,门窗周围的石雕边框。帕拉迪奥喜欢盖房子。我可以想

象他在阁楼里检查巨大的木制桁架或是走进大厅里,钟爱地抚摸着石

造门框。他的建筑物是如此实在,如此真实。亨利· 沃顿爵士说错

了;我们确实同时需要原料和艺术“来满足我们最伟大的想象力”。或

许这就是帕拉迪奥真正的秘密:他的平衡、他甜美的和谐感。他同时

取悦了心灵和眼睛。他结实的房子稳稳地坐落在基地上、散发着秩序

和平衡,使它们显得既平凡又脱俗。虽然让我们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却从不曾因此迷失自我。果然是完美的建筑。

午后时光即将结束。我把大厅的门锁起来——— 这是一套很复杂

的闩锁——— 然后回到餐厅里去。残余的炉火还在枯竭的灰烬中闷烧

着。光线已经随着一天时间的过去而有所变化,餐厅里感觉懒洋洋

的。在整理笔记的时候,我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声音,有人使劲把门关

上,接着有人说话。其他人回来了。我走出去迎接他们回家。 关于别墅 | THE VILLAS

本书以编年史的方式列出帕拉迪奥所设计的别墅,我们必须先对

这些别墅加以解释,以免产生误解。帕拉迪奥在《建筑四书》当中描写

了二十三栋别墅,可是并没有注明日期,也没有把设计图按照年代顺

序排列,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安排在内文当中”。尤有甚者,他把一

些还在兴建中、有时根本尚未动工的别墅,说成已经完工落成,而使得

问题更加复杂。照目前流传下来的设计图看来(同样也没有注明日

期),另外大约还有六栋别墅被认定是帕拉迪奥的作品。由于竣工需

要好几年的时间,有时甚至要耗上几十个年头,因此很难确定设计和

兴建的精确时间。有些别墅可以依照契约、遗嘱和同时代的账目,或

是风格上的理由来鉴定日期。其他有些,如维尔玛拉纳别墅、圣索菲

亚(Santa Sofia)的萨列格别墅(Villa Sarego)只能推测出大概的日期。

有些则还在争议中。例如詹诺别墅(Villa Zen)的日期最早可能是

1548 年,最晚可能到 1566 年。风采迷人的佛尔尼别墅(Villa Forni)的

完工日期,同样也是众说纷纭,可以从 1541 年到 16 世纪 60 年代不

等。再者,设计兴建这栋别墅的人到底是谁,也和卡尔多戈诺别墅

(Villa Caldogno)一样,引起了许多争论;有人说设计这栋别墅的人可

能是亚历山卓· 维多利亚,一位经常和帕拉迪奥合作的雕塑家。拉格 关于别墅 | THE VILLAS 247

纳别墅(Villa Ragona)尽管被列入《建筑四书》,但它的命运到底怎么

样,终究是纯属猜测,因为别墅早已消失无踪——— 可能从来都没有动

工兴建过。因此,下面这份清单包含了臆测的成分,建筑方案的排列

顺序也必然有所误差。 24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帕拉迪奥别墅所在位置

1. 高迪别墅,路格村的罗内多

2. 比萨尼别墅,邦欧罗

3. 波亚那别墅,大波亚那

4. 佛斯卡利别墅,失意村

5. 柯纳洛别墅,皮翁比诺迪斯

6. 巴巴罗别墅,马萨尔

7. 巴杜尔别墅,波雷西内的法拉塔村

8. 埃莫别墅,梵佐罗

9. 阿尔梅利可别墅(圆形别墅),维琴察

10. 萨拉千诺别墅,奥古格列欧的菲那列 关于别墅 | THE VILLAS 249

第一个十年:1540 - 1550 年

· 高迪别墅 路格村的罗内多,维琴提诺(维琴察)。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

· 皮欧温别墅() 路格村的罗内多,维琴提诺(维琴察)。没有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可能一 少部分是由帕拉迪奥兴建。设计者到底是谁,还在争议中。

· 维尔玛拉纳别墅 蒙特契洛孔特奥托的维加多罗(Vigardolo di Monticello Conte Otto)(维琴察)。没有列 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

· 加佐托别墅 伯提西纳村(维琴察)。没有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不过状况不佳。

· 比萨尼别墅 隆尼格的邦欧罗(维琴察)。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柱廊毁坏。

· 萨拉千诺别墅 奥古格列欧的菲那列(维琴察)。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

· 提也内别墅 昆托维琴提诺(维琴察)。列入《建筑四书》。未完工。目前仍有断垣残壁。

· 穆扎尼别墅(Villa Muzani) 马洛(Malo)(维琴察)。没有列入《建筑四书》。1919 年毁坏。

· 波亚那别墅 大波亚那(维琴察)。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

· 奇耶里卡蒂别墅 格鲁摩洛阿巴迪斯的宛奇姆尤(Vancimuglio di Grumolo delle Abbadesse)(维琴察)。 没有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

· 卡尔多戈诺别墅 在卡尔多戈诺(维琴察)。没有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设计者到底是谁,还 在争议中。

· 安格拉诺别墅(Villa Angarano) 巴萨诺格拉帕市的安格拉诺(Angarano di )(维琴察)。列入《建筑 四书》。房子在 18 世纪经过大幅度改建,目前只有长谷仓仍存在。 25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第二个十年:1550 - 1560 年

· 佛斯卡利别墅 米拉市的甘巴拉雷(Gambarare di Mira)(威尼斯)。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

· 佛尔尼别墅 蒙特丘普雷卡契诺(Montecchio Precalcino)(维琴察)。没有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 存在,不过状况不佳。设计者到底是谁,还在争议中。

· 斯奇奥别墅(Villa Schio) 蒙特丘普雷卡契诺(维琴察)。没有列入《建筑四书》。已经毁坏。

· 柯纳洛别墅 皮翁比诺迪斯(帕多瓦)。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

· 比萨尼别墅 蒙塔尼亚纳(Montagnana)(帕多瓦)。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

· 拉格纳别墅 蒙特加尔德拉的吉佐雷(Ghizzole di Montegaldella)(维琴察)。列入《建筑四书》。毫 无踪迹。

· 提也内别墅 维拉弗兰卡的齐寇安(Cicogna di Villafranca)(帕多瓦)。列入《建筑四书》。只兴建了 一栋附属建筑物,目前仍存在。

· 巴巴罗别墅 马萨尔村(特里维索)。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

· 莫千尼格别墅 多罗(威尼斯)。列入《建筑四书》。兴建完成,后来经过全面翻修。在 1835 年毁坏。

· 萨列格别墅 圣索菲亚(维罗纳)。列入《建筑四书》。只有部分兴建完成。目前仍存在。

· 特里西诺别墅 萨列格的梅雷多(Meledo di Sarego)(维琴察)。列入《建筑四书》。只完工一点点。目 前仍存在。

· 雷比达别墅() 贝丽奇的康比亚(Campiglia dei Berici)(维琴察)。列入《建筑四书》。17 世纪被烧毁。

· 詹诺别墅 塞萨托的多内格尔(Donegal di Cessalto)(特里维索)。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 在,状况不佳。

· 埃莫别墅 梵佐罗(特里维索)。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 关于别墅 | THE VILLAS 251

第三个十年:1560 - 1570 年

· 莫千尼格别墅 马洛可(Marocco)(特里维索)。列入《建筑四书》。但并未兴建。

· 萨列格别墅 柯隆尼亚维尼多的米耶加(Miega di Cologna Veneta)(维罗纳)。列入《建筑四书》。只 有部分兴建完成。已经毁坏。

· 维尔玛拉纳别墅 波札诺的利希亚拉(Lisiera di Bolzano)(维琴察)。列入《建筑四书》。没有按照原始 的设计图兴建;1969 年重建,目前仍存在。

· 阿尔梅利可别墅(圆形别墅) 维琴察。列入《建筑四书》。目前仍存在。

读者如果有兴趣造访目前还存在的别墅,或许可以参考凯洛琳· 康斯坦特(Caroline Con- stant)所著由普林斯顿出版社出版的《帕拉迪奥建筑指南》(1985 年出版,1993 年修订本), The Palladio Guide(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85,revised 1993)。 古典建筑的各组成部分

依照帕拉迪奥所画的罗马庇护者——— 朱比特神庙的绘图

1. 三角楣饰 6. 额枋

2. 柱顶盘梁 7. 柱头(科林斯柱式)

3. 圆柱 8. 柱身(有槽角)

4. 檐口 9. 柱础

5. 横饰带 10. 三角面 名词释义 | GLOSSARY

(按中文字首笔画排列)

三角面 | Tympanum 三角楣饰内平坦的三角形表面。帕拉迪奥往往在这里展示别墅屋主的家族徽章。

三角楣饰 | Pediment 神庙入口轴线上方的三角形山墙,帕拉迪奥略加修改,把尺度缩小之后,设计在门廊、柱廊以 及门窗的上方。

牛头雕饰 | Bucrania 多立克式横饰带当中的装饰物,以牛头的样子表现,影射古罗马神庙杀生祭祀的功能。帕拉 迪奥在奇耶里卡蒂府邸这种城镇房屋和蒙塔尼亚纳的比萨尼别墅等城郊别墅,都使用了牛 头雕饰,不过很少用在乡村住宅上。

孔眼 | Oculus 一种圆形的窗户(字面上的意思是“眼睛”)。圆顶顶端的圆形开口也称为“孔眼”,圆形别墅 就是一个例子。

正交线 | Groin 两个拱顶相交所形成的线。经常出现在帕拉迪奥别墅的十字形大厅中。

巨柱 | Giant column 凡是比一层楼高的圆柱都可称“巨柱”。巨柱也称为“高巨柱”(colossal column)。帕拉迪奥 在奇耶里卡蒂别墅的门廊首次使用巨柱,将其引进到家居建筑当中。

浴场式窗 /半月窗 | Thermal window 半圆形的窗户,垂直分成三个相等的部分。最早在罗马的浴场发现,被帕拉迪奥广泛使用, 除了别墅之外,也出现在大圣乔治教堂和救世主教堂。 25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半圆内室 | Apse 半圆形或多角形的凹处,天花板通常是半圆顶状。帕拉迪奥把半圆内室用在比萨尼别墅的 入口凉廊里。

半圆结构 | Hemicycle 半圆形的有柱结构物。巴巴罗别墅后花园的焦点,就是一座独立的半圆结构。

塔斯干柱式 | Tuscan order 五种柱式当中最简单的一种,据说起源于古代的伊特拉斯坎神庙(Etruscan temple)。塔斯 干式圆柱非常巨大,间隔又宽,有时候很难和罗马的多立克柱式区分开来。帕拉迪奥把塔斯 干柱式保留给列柱廊和农场建筑使用。

多立克柱式 | Doric order 希腊的柱式,其特征是用几条装饰线脚构成的极其简单的碟形柱头,以及用称为“三槽板”和 “柱间壁”的镶板相互交替所构成的复杂壁缘饰带。因为这是最简单的柱式,因此多立克柱 式通常代表男性的美德,也许正因为如此,帕拉迪奥才选择这种柱式来打造他最结实的设计 之一,埃莫别墅。

门廊 | Portico 本来是神庙正面附有圆柱和三角楣饰的突出部分。帕拉迪奥修改之后应用在别墅的门廊和 凉廊上,在他的种种建筑新发明当中,这大概是被复制得最普遍的一个。

长谷仓 | Barchessa 维内托的特里维吉亚纳地区的传统谷仓,屋顶延伸出一条南边的盖顶拱廊。帕拉迪奥把长 谷仓纳入了巴巴罗别墅和埃莫别墅的设计中。

凸圆线盘 | Torus 凸起的装饰线脚,通常用在圆柱的柱础上。

凸形装饰线脚 | Pulvinated molding 水平的装饰线脚,不是扁平的,而是稍稍呈圆形(来自拉丁文的软垫一词“pulvinus”)。

柱式 | Order 形成古典罗马建筑之基础的圆柱和横梁的整体组合。帕拉迪奥所认知的五种柱式,包括塔 斯干柱式、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复合柱式。柱式的特色在于柱头、修长的圆柱 以及像横梁一样的柱顶盘梁的精确设计。柱式可以独立运用或结合使用。例如圣母玛丽亚 爱心教堂三层楼高的修道院,帕拉迪奥就在一楼用多立克式,上面是爱奥尼克式,顶楼则是 科林斯柱式。

柱顶盘梁 | Entablature 圆柱顶像横梁似的水平构件。柱顶盘梁分成三个部分:最下面的额枋、中间的横饰带以及紧 接在屋檐下的檐口。帕拉迪奥之柱顶盘梁的精确侧面像完全来自于对罗马遗迹的研究。柱 顶盘梁可以是一条真正的横梁,像埃莫别墅,或者是横梁的扁平呈现,像比萨尼别墅。

柱距 | Intercolumniation 两根圆柱之间的距离,通常是以圆柱的直径来测量。圆柱的间隔可密可松。维特鲁威描述 名词释义 | GLOSSARY 255

1 1 了五种柱距:直径的 1 倍(pycnostyle)、直径的 2 倍(systyle)、直径的 2 倍(eustyle)、直 2 4 径的 3 倍(diastyle)和直径的 4 倍(araeostyle)。帕拉迪奥喜欢为别墅门廊设计的柱距为圆 1 柱直径的 2 倍,不过两侧的凉廊和拱廊就会使用像圆柱直径的 4 倍这种比较宽的柱距。 4

柱头 | Capital 圆柱顶端的柱首或雕刻块体。虽然帕拉迪奥别墅的圆柱是用砌砖打造而成,无论有无抹灰, 柱头和柱础通常都是石材雕刻而成。

科林斯柱式 | Corinthian order 雅典的柱式,柱头由形式化的莨苕叶构成。帕拉迪奥为柯纳洛别墅的上半部门廊设计了漂 亮的科林斯柱。

拱顶 | Vault 弧形的天花板或屋顶;筒形拱顶的横切面是半圆形的。帕拉迪奥用各式各样的拱顶天花板, 让别墅的室内空间变得更加活泼。

拱墩或拱底石 | Impost 墩柱顶端的块状顶头,也是拱形的起点。通常是以石材打造,不过帕拉迪奥的别墅经常使用 抹灰砌砖。

面具 | Mascherone 怪诞图饰的面具,用来装饰拱圈的拱顶石——— 是很常见的文艺复兴式样。出现在帕拉迪奥 的大会堂和巴巴罗别墅的拱廊里。

屋角石 | Quoins 用来强调建筑物转角的石块,有时候是粗石砌。帕拉迪奥使用的频率不高,不过确实出现在 比萨尼别墅的地下室以及安东尼尼府邸的一楼。

飞檐托 | Modillions 一排排间隔紧密的装饰性小托架就位于屋檐底下,属于檐口的一部分。古罗马人通常把飞 檐托跟爱奥尼克柱式及科林斯柱式连在一起使用。帕拉迪奥几乎在他的每一座别墅里,都 加入了风格化的块体飞檐托,不管是哪一种柱式,因为这是纳入古典建筑特质一个简单又省 钱的方式。

粗石砌 | Rustication 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粗加工的砌石,铺砌时把接缝夸大,以创造戏剧性的质感。在帕拉迪奥的 别墅当中,可能是以石材或是抹灰砌砖制成。帕拉迪奥一般都是在盖府邸的时候运用粗石 砌,有时兴建别墅时也会这么做。比萨尼别墅的凉廊和萨列格别墅的圆柱,就属于很夸张的 粗石砌。

圆柱 | Column 古典建筑的基本元素。圆柱由三个部分构成:柱础、柱身以及柱头或顶头。可能是完全独立 的圆柱,也可能是附墙圆柱——— 也就是属于墙壁的一部分。以扁平的形状呈现的附墙圆柱, 称为“壁柱”。古罗马的圆柱是以石材打造,不过帕拉迪奥的圆柱通常是抹灰砌砖。 25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莨苕叶 | Acanthus 这是一种带刺的地中海植物风格化之后的叶片形状,再现于科林斯柱式和复合柱式的柱头 或柱首等古典装饰当中。

微凸线 | Entasis 古典圆柱在顶端总是比较窄,这个微微呈现弧线的锥形,称为“微凸线”。这种效果不只让圆 柱有了优雅的形状,同时也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假象,以为圆柱是百分之百笔直的,因为如 果没有微凸线的话,圆柱顶端看起来会有点外凸。

饰带 | Fascia 从墙壁表面略微向外突出的素面、平坦的水平装饰线脚。帕拉迪奥经常用饰带在建筑的外 部划分楼层。

爱奥尼克柱式 | Ionic order 据说起源于爱奥尼克,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西部。爱奥尼克柱的柱头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一 对和公山羊角类似的螺旋或涡形装饰。爱奥尼克柱式是帕拉迪奥的最爱,大多数的别墅都 采用这种柱式,包括圆形别墅的四座门廊在内。

瑟利奥拱窗 | Serliana 一个高高的中央拱券,两侧加上比较低矮的长方形开口。由伯拉孟特率先使用,不过后来因 为瑟利奥写在论文里面而流行起来。有时候称为“威尼斯拱窗”,通俗的名称是“帕拉迪奥 拱窗”,因为帕拉迪奥的使用频率极高,特别是在大会堂。

楔形拱石 | Voussoir 形成部分的拱券或拱顶的楔形石块或砖块。帕拉迪奥经常用抹灰砌砖打造出风格化的楔形 拱石。

复合柱式 | Composite order 这种柱式是把圆柱和柱顶盘梁完全聚集起来。复合柱式起源于罗马,柱头结合了爱奥尼克 式的涡形装饰和科林斯式的叶形装饰。帕拉迪奥很少在乡村住宅运用这种华丽的柱式,早 期的加佐托别墅是少见的例外。

槽角 | Fluting 刻在柱身上,侧面呈现凹形的垂直沟槽。虽然古罗马的圆柱几乎都有槽角,帕拉迪奥很少采 用有槽角的圆柱,因为他的抹灰砌砖圆柱是没办法雕刻的。大圣乔治教堂内部的石造圆柱 就刻了槽角。

泻水台 | Water Table 建筑物墙壁下半部的一条水平装饰线脚,专门用来把水排出,避免流入房子的地基。

护壁板 | Dado 墙壁的下半部采用和上半部不一样的装饰,举例来说,灰泥墙壁可能会采用镶嵌石材的护壁 板。帕拉迪奥常常在别墅的墙壁上,用湿壁画画上假的大理石护壁板。 致谢 | ACKNOWLEDGMENTS

我要感谢著名的帕拉迪奥学者暨华盛顿国家艺廊的雕塑与装饰

艺术馆长,道格拉斯· 路易斯(Douglas Lewis),给我的慷慨建议和他

的个人见解;剑桥大学的戴伯拉· 霍华德(Deborah Howard)对我友善

的协助;还要谢谢皇后大学的杜· 普 瑞(Pierre de la Ruffiniere du

Prey)。

本书仰仗了许多帕拉迪奥学者所出版的研究成果(在注解中附带

述及),但我要特别指出詹姆斯· 斯洛斯· 艾克曼、布鲁斯· 布谢尔

(Bruce Boucher)、霍华德· 伯恩斯(Howard Burns)、道格拉斯· 路易

斯(Douglas Lewis)和里昂尼罗· 布比(Lionello Puppi)的著作。我使用

的是罗伯特· 塔瓦尔诺(Robert Tavernor)和理查德· 索菲尔德(Rich- ard Schofield)第一流的《建筑四书》新译本。

伦敦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绘图馆(一个收藏了数百幅帕拉迪奥

绘图的珍贵宝库)的特殊收藏主管暨馆长查理· 辛德(Charles Hind)

以及菲利浦· 马丁(Philippa Martin)提供了有效的协助,帮了我很大 25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的忙。约翰· 布拉托(John Blatteau)允许我分享了他对古典建筑的渊

博知识。艾伦· 弗里曼(Allen Freeman)贡献了一份光盘版的《建筑四 书》。理查德和苏珊· 怀俄特让我感受到他们宾州圆形别墅的好客作

风,艾文· 霍姆(Alvin Holm)提供了有关这栋房子的资料。伊娃· 罗

伊伯(Eva Loeb)和戴维· 伯恩斯(David Burns)和我们分享萨拉千诺

别墅以及其他许多东西。地标信托公司拯救了萨拉千诺别墅,并且完

成了卓越的修复工作,堪称居功厥伟。宾州大学的同事和朋友提供了

建议,也常常和我一起讨论,他们是:约瑟夫· 法瑞尔(Joseph Farrell)、

吉诺· 萨格列(Gino Segre)、莉莉安· 威斯伯格(Liliane Weissberg)、戴

维· 迪· 隆(David De Long),以及建筑档案学会的会长朱莉亚· 摩尔

· 康沃斯(Julia Moore Converse)。费雪美术图书馆(Fisher Fine Arts

Library)、范· 派特图书馆(Van Pelt Library)和馆际合作的工作人员, 照例提供了极大的协助。

在撰写这本书的整个过程中,阿卡利亚· 基亚克(Acalya Kiyak)

一直是一位非常勤奋的研究助理。珍妮· 赫尔曼(Jane Herman)的文

字编辑无可挑剔。和我长期合作的编辑南恩· 格拉翰(Nan Graham)

给了我鼓励、批评和睿智的建言;Scribner 出版社的发行人苏珊· 莫尔

多(Susan Moldow)给予了我同样的支持。感谢我的经纪人安德鲁·

怀利(Andrew Wylie)。同时还要感谢宾州大学让我休假一年,我才能 有这个机会亲眼见识这些建筑物。

2000 年 3 月 - 2001 年 12 月

维琴察的帕拉迪奥旅馆 致谢 | ACKNOWLEDGMENTS 259

奥古格列欧菲那列的萨拉千诺别墅

费城栗子山的冰屋 注解 | NOTES

前言 | PREFACE

〔1〕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Italian Journey,trans. W. H. Auden and Eliza- beth Mayer(San Francisco:North Point Press,1982),47. 〔2〕 Reprinted in Witold Rybczynski,Looking Around:A Journey Through Archi- tecture(New York:Viking,1992),209 - 219. 〔3〕 James S. Ackerman,Palladio(New York:Penguin Books,1966),185. 〔4〕 ,The Four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Robert Tavernor and Richard Schofield(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7),7. 〔5〕 Ibid. ,66. 〔6〕 Paolo Gualdo,“Life of Palladio”(1616)in Douglas Lewis,The Drawings of Andrea Palladio(New Orleans:Martin & St. Martin,2000),12.

第一章 | 高迪别墅 | GODI

〔1〕 Andrea Palladio,The Four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Robert Tavernor and Richard Schofield(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7),143 注解 | NOTES 261

〔2〕 Ibid. 〔3〕 Kurt W. Forster,“Back to the Farm:Vernacular Architecture and the Develop- ment of the Renaissance Villa,”Architectura 1(1974):6 - 8. 〔4〕 Lionello Puppi,Andrea Palladio,trans. Pearl Sanders (Boston:New York Graphic Society,1975),239. 〔5〕 “Andrea Palladio,”Encyclopaedia Britannica,vol. 17 (Chicago:Encyclopae- dia Britannica,1949),149. 〔6〕 Palladio,Four Books,57. 〔7〕 Quoted in Kurt W. Forster,“Travelers in Search of Palladio,”Palladio and Northern Europe:Books,Travelers,Architects,eds. Guido Beltramini et al. (Milan:Skira Editore,1999),224. 〔8〕 Banister F. Fletcher,Andrea Palladio:His Life and Works(London:George Bell and Sons,1902),75. 〔9〕 Rudolf Wittkower,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in the Age of Humanism(London: Academy Editions,1998),67. 〔10〕 See Michelangelo Muraro,Venetian Villas:The History and Culture,trans. Peter Lauritzen et al. (New York:Rizzoli,1986),146 - 147. Rudolf Witt- kower,“The Influence of Palladios Villas,”Country Life,February 25,1954, 516:Forster,“Back to the Farm,”6 - 8. 〔11〕 Giorgio Vasari,Lives of the Most Eminent Painters,Sculptors and Architects, trans. Gaston Du C. de Vere,vol. 3(New York:Harry N. Abrams,1979), 2016. 〔12〕 Puppi,Andrea Palladio,5 - 6. 〔13〕 Robert Tavernor,Palladio and Palladianism (London:Thames and Hudson, 1991),5. 〔14〕 Palladio,Four Books,5. 〔15〕 Howard Burns,Andrea Palladio,1508 - 1580:The portico and the farmyard (London:The 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1975),69. 26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16〕 Paolo Gualdo,“Life of Palladio”(1616)in Douglas Lewis,The Drawings of Andrea Palladio(New Orleans:Martin & St. Martin,2000),11 〔17〕 Ibid. 〔18〕 Quoted by Puppi,Andrea Palladio,12. 〔19〕 Ibid. 〔20〕 Quoted by T. S. R. Boase,Giorgio Vasari:The Man and the Book(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13. 〔21〕 Douglas Lewis,“Palladio,Andrea,”Macmillan Encyclopedia of Architects, ed. Adolf K. Placzek(London: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1982),351 - 352. 〔22〕 Vasari,Lives,1574. 〔23〕 See Ross King,Brunelleschis Dome:The Story of the Great Cathedral in Flor- ence(London:Pimlico,2001),33 - 34. 〔24〕 Douglas Lewis,The Drawings of Andrea Palladio(New Orleans:Martin & St. Martin,2000),12. 〔25〕 Ibid. ,115. 〔26〕 Fletcher,Andrea Palladio,18. 〔27〕 See Bruce Boucher,Andrea Palladio:The Architect in His Time(New York: Abbeville Press,1998),69;Paul Holberton,Palladios Villas:Life in the Renaissance Countryside(London:John Murray,1990),205. 〔28〕 Lewis,Drawings,199 - 201. 〔29〕 Ibid. 〔30〕 Ibid. ,199. 〔31〕 Palladio. Four Books,143.

第二章 | 那美丽的房子 | GHE BELLA CASA

〔1〕 Andrea Palladio,The Four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Robert Tavernor and 注解 | NOTES 263

Richard Schofield(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7),121. 〔2〕 Howard Burns,Andrea Palladio. 1508 - 1580:The portico and the farmyard (London:The 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1975),187. 〔3〕 Palladio,Four Books,124. 〔4〕 Douglas Lewis,The Drawings of Andrea Palladio(New Orleans:Martin & St. Martin,2000),115. 〔5〕 S. J. Woolf,“Venice and the Terraferma:Problems of the Change from Com- mercial to Landed Activities,”in Crisis and Change in the Venetian 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ed. Brian Pullan(London:Mechuen & Co. ,1968),175 - 203. 〔6〕 Palladio,Four Books,5. 〔7〕 Ibid. ,163. 〔8〕 Rudolf Wittkower,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in the Age of Humanism(London: Academy Editions,1998),63. 〔9〕 James S. Ackerman,Palladio(New York:Penguin Books,1966),177. 〔10〕 Palladio,Four Books,273. 〔11〕 Giorgio Vasari,Lives of the Most Eminent Painters,Sculptors and Architects, trans. Gaston Du C. de Vere,vol. 3 (New York:Harry N. Abrams,1979), 2016. 〔12〕 See Lewis,Drawings,112. 〔13〕 Henry Petroski,The Pencil:A History of Design and Circumstance (New York:Alfred A. Knopf,1992),36 - 40. 〔14〕 The Palladio Drawings:Palladio. Smythson. Adam(London: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undated),1. 〔15〕 RIBA Palladio XI /22,verso. See Lewis,Drawings,226 - 227. 〔16〕 RIBA Palladio XVII /2,verso. See Lewis,Drawings,108 - 109. 〔17〕 Palladio,Four Books,57. 〔18〕 Leon Battista Alberti,On the Art of Building in Ten Books,trans. Joseph Ryk- 26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wert,Neil Leach, and Robert Tavernor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8),310. 〔19〕 Palladio,Four Books,77. 〔20〕 RIBA Palladio XVII /18,verso. See Lewis,Drawings,108 - 109. 〔21〕 Vincenzo Scamozzi quoted in Lionello Puppi,Palladio Drawings,trans. Jeremy Scott(New York:Rizzoli,1989),22. 〔22〕 RIBA Palladio XVI /7. See Lewis,Drawings,109 - 112. 〔23〕 RIBA XVII /17. See Lewis,Drawings,113 - 115. 〔24〕 Lionello Puppi,Andrea Palladio,trans. Pearl Sanders (Boston:New York Graphic Society,1975),255. 〔25〕 Paul Holberton,Palladios Villas:Life in the Renaissance Countryside(Lon- don:John Murray,1990),215 - 219. 〔26〕 Andrea Palladio,I quattro libri dell architettura(reprint,Milan:Ulrico Hoep- li Editore Libraio,1980),Book IV,37. 〔27〕 Palladio,Four Books,147. 〔28〕 Ibid. 〔29〕 Alberti,On the Art of Building,301. 〔30〕 Palladio,Four Books,78. 〔31〕 Deborah Howard,Jacopo Sansovino:Architecture and Patronage in Renais- sance Venice(New Haven,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5),125. 〔32〕 Ibid,124.

第三章 | 拱形的设计 | THE ARCHED DEVICE

〔1〕 Vitruvius,The 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Morris Hicky Morgan(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60),80. 〔2〕 Andrea Palladio,The Four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Robert Tavernor and Richard Schofield(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7),233. 注解 | NOTES 265

〔3〕 Caroline Constant,The Palladio Guide(Princeton,N. J. :Princeton Architec- tural Press,1993),58. 〔4〕 RIBA Palladio XVI /3. See Douglas Lewis,The Drawings of Andrea Palladio (New Orleans:Martin & St. Martin,2000),132. 〔5〕 See Lewis,Drawings,133. 〔6〕 RIBA Palladio XVI /4. 〔7〕 RIBA Palladio,XVI /4 verso. 〔8〕 See Lewis,Drawings. 〔9〕 Palladio,Four Books,136. 〔10〕 For background on the Palazzo della Ragione,see Franco Barbieri,The Basili- ca of Andrea Palladio,Corpus Palladianum,vol. 2(University Park:Pennsyl- 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0). 〔11〕 For currency conversion,see James S. Ackerman,Distance Points:Essays in Theory and Renaissance Art and Architecture(Cambridge,Mass. :MIT Press, 1991),381,fn. 25. 〔12〕 Palladio,Four Books,17. 〔13〕 Giorgio Vasari,Lives of the Most Eminent Painters,Sculptors and Architects, trans. Gaston Du C. de Vere,vol. 3 (New York:Harry N. Abrams,1979), 2015. 〔14〕 Palladio,Four Books,203. 〔15〕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Italian Journey,trans,W. H. Auden and Eliza- beth Mayer(San Francisco:North Point Press,1982),47. 〔16〕 Lionello Puppi,Andrea Palladio,trans. Pearl Sanders (Boston:New York Graphic Society,1975),269. 〔17〕 Paolo Gualdo,“Life of Palladio”(1616),in Lewis,Drawings,3. 〔18〕 Georgina Masson,“Palladian Villas as Rural Centres,”Architectural Review, July 1955,20. 〔19〕 Palladio,Four Books,114. 26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20〕 Ibid. ,136. 〔21〕 Denis Cosgrove,The Palladian Landscape:Geographical Change and Its Cul- tural Representations in Sixteenth-Century (Leicester:Leicester Universi- ty Press,1993),149. 〔22〕 Palladio,Four Books,6. 〔23〕 George Hersey and Richard Freedman,Possible Palladian Villas(Plus a Few Instructively Impossible Ones)(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2). 〔24〕 Palladio,Four Books,56.

第四章 | 布兰塔运河畔 | ON THE BRENTA

〔1〕 Quoted by Lionello Puppi,Andrea Palladio,trans. Pearl Sanders (Boston: New York Graphic Society,1975),281. 〔2〕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Italian Journey,trans. W. H. Auden and Eliza- beth Mayer(San Francisco:North Point Press,1982),47. 〔3〕 See Douglas Lewis,The Drawings of Andrea Palladio(New Orleans:Martin & St. Martin,2000),196 - 199. 〔4〕 A. C. Landsberg,“An Historic Italian Villa:Malcontenta,Part I,”Country Life 82(October 16,1937):400. 〔5〕 John Ruskin,The Stones of Venice,vol. I (New York &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1979),344. 〔6〕 Quoted by Erik Forssman,Visible Harmony:Palladios Villa Foscari at Mal- contenta,trans. Gordon Irons (Stockholm:Sveriges Arkitekturmuseum and Konsthögskolans Arkitekturskla,1973),12. 〔7〕 Leon Battista Alberti,On the Art of Building in Ten Books,trans. Joseph Ryk- wert,Neil Leach,and Robert Tavernor (Cambridge,Mass. :MIT Press, 1988),151. 〔8〕 Ibid. ,295. 注解 | NOTES 267

〔9〕 Michelangelo Murazo,Venetian Villas:The History and Culture,trans. Peter Lauritzen et al. (New York:Rizzoli,1986),120. 〔10〕 Alberti,On the Art of Building. 〔11〕 Vitruvius,The 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Morris Hicky Morgan(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60),51. 〔12〕 Ibid. ,112. 〔13〕 Paul Johnson,The Renaissance:A Short History(New York:The Modern Li- brary,2000),79. 〔14〕 Lewis,Drawings,198. 〔15〕 Forssman,Visible Harmony. 〔16〕 Andrea Palladio,The Four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Robert Tavernor and Richard Schofield(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7),128. 〔17〕 See Douglas Lewis,“Patterns of Preference:Patronage of Sixteenth-Century Ar- chitects by the Venetian Patriciate,”in Patronage in the Renaissance,eds. Guy Fitch Lytle and Stephen Orgel(Princeton,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374. 〔18〕 Palladio,Four Books,57. 〔19〕 Rudolf Wittkower,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in the Age of Humanism(London: Academy Editions,1998),119 - 129. 〔20〕 Ibid. ,111. 〔21〕 Ibid. ,122. 〔22〕 Deborah Howard and Malcolm Longair,“Harmonic Proportion and Palladios Quattro Libri,”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41,no. 2 (May 1982):116 - 142. 〔23〕 Ibid. ,116. 〔24〕 Ibid. ,137. 〔25〕 Vitruvius,Ten Books,180. 〔26〕 Palladio,Four Books,59. 268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27〕 Ibid. ,128. 〔28〕 Quoted in Harold Donaldson Eberlein and Robert B. C. M. Carrère,“ Villas of the Veneto:I,The Villa Emo at Fanzolo,”The Architectural Forum 34. no. 1 (January 1921):6. 〔29〕 Palladio,Four Books,77. 〔30〕 Howard Burns,Andrea Palladio,1508 - 1580:The portico and the farmyard (London:The 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1975),69. 〔31〕 James S. Ackerman,Distance Points:Essays in Theory and Renaissance Art and Architecture(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1),365. 〔32〕 Michael Baxandall,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Century Ital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6 - 7. 〔33〕 Quoted by Howard Burns,“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in Palladios Vicenza,”in Les chantiers de la Renaissance,ed. J. Guillaume (Paris:Picard,1991), 212. 〔34〕 Ibid. ,75. 〔35〕 Burns,Andrea Palladio,69. 〔36〕 Manfredo Tafuri,Venice and the Renaissance,trans. Jessica Levine (Cam- bridge,Mass. :MIT Press,1989),130.

第五章 | 门廊 | PORTICOES

〔1〕 See Douglas Lewis,“Patterns of Preference:Patronage of Sixteenth-Century Ar- chitects by the Venetian Patriciate,”in Patronage in the Renaissance,eds. Guy Fitch Lytle and Stephen Orgel(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372 - 374. 〔2〕 Andrea Palladio,The Four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Robert Tavernor and Richard Schofield(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7),112. 〔3〕 My thanks to Douglas Lewis,who is writing a monograph on the , 注解 | NOTES 269

for suggesting how the upper sala was used.

〔4〕 Palladio,Four Books,79.

〔5〕 John Summerson,Inigo Jones (New Haven,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107.

〔6〕 Ibid. ,4.

〔7〕 A. A. Tait,“Inigo Jones— Architectural Historian,”Burlington Magazine 112

(1970):234 - 235.

〔8〕 Quoted by Nikolaus Pevsner,An Outline of European Architecture(Harmond-

sworth,U. K. :Penguin,1958),219 - 220.

〔9〕 Ibid.

〔10〕 Colen Campbell,Vitruvius Britannicus,or the British Architect,vol. I(Lon-

don,1715),1 - 2.

〔11〕 James Gibbs,A book of Architecture,containing designs of buildings and orna-

ments(London:1739).

〔12〕 Richard L. Bushman,The Refinement of America:Persons,Houses,Cities

(New York:Alfred A. Knopf,1991),102.

〔13〕 Robert Morris,Select Architecture(London,1757),unpaginated.

〔14〕 Ibid. ,Plate 36.

〔15〕 Ibid. ,unpaginated.

〔16〕 Bushman,Refinement of America,xii-xiii.

〔17〕 Thomas Jefferson,Notes on the State of Virginia,ed. William Peden(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55),152.

〔18〕 Quoted by Jack McLaughlin,Jefferson and Monticello:The Biography of a

Builder(New York:Henry Holt,1998),54.

〔19〕 Henry Wotton,The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London:1624),10.

〔20〕 Alexander Pope,Epistle to Lord Burlington(London,1731). 270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第六章 | 巴巴罗兄弟 | THE BROTHERS BARBARO

〔1〕 Douglas Lewis,The Drawings of Andrea Palladio(New Orleans:Martin & St. Martin,2000),204. 〔2〕 Quoted by Lionello Puppi,The Villa Badoer at Fratta Polesine,Corpus Palla- dium,vol. 7,trans. Catherine Enggass(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5),36. 〔3〕 Lionello Puppi,Andrea Palladio,trans. Pearl Sanders (Boston:New York Graphic Society,1975),315. 〔4〕 Inge Jackson Reist,“Renaissance Harmony:The Villa Barbaro at Master”(Ph. D. diss. ,Columbia University,1985),130 - 166. 〔5〕 Howard Burns,Andrea Palladio,1508 - 1580:The portico and the farmyard (London:The 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1975),197. 〔6〕 Andrea Palladio,The Four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Robert Tavernor and Richard Schofield(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7),78. 〔7〕 Reist,“Renaissance Harmony,”10. 〔8〕 Ibid. ,129. 〔9〕 Carolyn Kolb,“The Sculptures on the Nymphaeum Hemicycle of the Villa Bar- baro at Maser,”Artibus et Historiae 18,no. 35(1977):30. 〔10〕 Burns,Andrea Palladio,196. 〔11〕 Palladio,Four Books,144. 〔12〕 Bruce Boucher,“Nature and the Antique in the Work of Andrea Palladio,”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59,no. 3(September 2000): 296. 〔13〕 Palladio,Four Books,77. 〔14〕 Ibid. 〔15〕 This theatrical use of the terrace was suggested by Douglas Lewis. 注解 | NOTES 271

〔16〕 See Michelangelo Muraro,Venetian Villas:The History and Culture,trans. Peter Lauritzen et al. (New York:Rizzoli,1986),146 - 147. 〔17〕 Giorgio Vasari,Lives of the Most Eminent Painters,Sculptors and Architects, trans. Gaston Du C. de Vere,vol. 3 (New York:Harry N. Abrams,1979), 1580. 〔18〕 Kurt W. Forster,“Back to the Farm:Vernacular Architecture and the Develop- ment of the Renaissance Villa,”Architectura I(1974):12. 〔19〕 Palladio,Four Books,56. 〔20〕 RIBA Palladio XVI /5 verso. See Lewis,Drawings,203 - 204. 〔21〕 The original has been lost;a copy by John Webb is in the Worcester College Library,I /65. Thanks to Douglas Lewis for providing his own sketch. 〔22〕 For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see Richard Cocke,“Veronese and Daniele Bar- baro:The Decoration of Villa Maser,”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Institutes 35 (1972):231 - 232;Inge Jackson Reist,“Divine Love and Veroneses Frescoes at the Villa Barbaro,”Art Bulletin 67,no. 4 (December 1985):622 - 623;Charles Hope,“Veronese and the Venetian Tradition of Al- legory,”British Academy Proceedings 61(1985);416;Douglas Lewis,“The Iconography of Veroneses Frescoes in the Villa Barbaro at Maser,”in Nuovi Studi su Paolo Veronese(Venice:Arsenale,1990),319 - 320. 〔23〕 Mary Rogers,“An ideal wife at the Villa Maser:Veronese,the Barbaros and Renaissance theorists of marriage,”Renaissance Studies 7(December 1993): 379 - 384. 〔24〕 Mary McCarthy,The Stones of Florence and Venice Observed (Harmond- sworth,U. K. :Penguin Books,1985),264 - 265. 〔25〕 Cocke,“Veronese and Daniele Barbaro,”226.

第七章 | 无比讨喜的景象| AN IMMENSELY PLEASING SIGHT

〔1〕 Andrea Palladio,The Four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Robert Tavernor and 272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Richard Schofield(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7),126. 〔2〕 Ibid. 〔3〕 Ibid. 〔4〕 Giorgio Vasari,Lives of the Most Eminent Painters,Sculptors and Architects, trans. Gaston Du C. de Vere,vol. 3 (New York:Harry N. Abrams,1979), 2018. 〔5〕 Palladio,Four Books. 〔6〕 Ibid. 〔7〕 John Summerson,Inigo Jones (New Haven,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80. 〔8〕 Quoted by Georgina Masson,“Palladian Villas as Rural Centres,”Architectual Review,July 1955,20. 〔9〕 Lionello Puppi,The Villa Badoer at Fratta Polesine,Corpus Palladium,vol. 7, trans. Catherine Enggass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5),13. 〔10〕 Ibid. ,35. 〔11〕 Palladio,Four Books,18. 〔12〕 Paolo Gualdo,“Life of Palladio”(1616),in Douglas Lewis,The Drawings of Andrea Palladio(New Orleans:Martin & St. Martin,2000),12. 〔13〕 Puppi,Villa Badoer,46 - 47. 〔14〕 RIBA Palladio X/I,verso. See Lewis,The Drawings of Andrea Palladio,164. 〔15 〕 Facsimile of Inigo Joness copy of Andrea Palladio, I quattro libri dellarchitettura,vol. 2(Venice,1570),66. 〔16〕 Summerson,Inigo Jones,116. 〔17〕 Palladio,Four Books,138. 〔18〕 Allan Greenberg,George Washington Architect(London:Andreas Papadakis Publisher,1999),20. 〔19〕 Allan Greenberg:Selected Works,Architectural Monograph No. 39 (London: 注解 | NOTES 273

Academy Editions,1995),86 - 101. 〔20〕 Ibid. ,75 - 79. 〔21〕 Palladio,Four Books,156.

第八章 | 埃莫别墅 | EMO

〔1〕 Andrea Palladio,The Four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Robert Tavernor and Richard Scholfield(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7),133. 〔2〕 Vincent Scully,The Villas of Palladio,photographs by Philip Trager(Boston: Little,Brown & Co. ,1986),132. 〔3〕 Giampaolo Bordignon Favero,The Villa Emo at Fanzolo,Corpus Palladium, vol. 5,trans. Douglas Lewis (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2),31. 〔4〕 Harold Donaldson Eberlein and Robert B. C. M. Carrère,“Villas of the Veneto: I. The Villa Emo at Fanzolo,”Architectural Forum 34,no. 1(January 1921): 3. 〔5〕 Favero,Villa Emo,25;Martin Kubelik,“Palladios Villas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Veneto Farm,”Assemblage,October 1986,99 - 100;Paul Holberton. Palladios Villas:Life in the Renaissance Countryside(London:John Murray, 1990),187 - 188. 〔6〕 Palladio,Four Books,123. See also Kubelik,“Palladios Villas,”99 - 100. 〔7〕 Palladio,Four Books. 〔8〕 Gabriele Poggendorf,Palladios Emo in Fanzolo (Berlin:Marcetus Verlag, 1995),36. 〔9〕 Giampaolo Bordignon Favero,Villa Emo,trans,Shirley Guiton(Padua:Ro- mano Bertoncello Brotto Editore,1983),unpaginated. 〔10〕 Giorgio Vasari,Lives of the Most Eminent Painters,Sculptors and Architects, trans. Gaston Du C. de Vere,vol. 3 (New York:Harry N. Abrams,1979), 274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2017. 〔11〕 Palladio,Four Books,105. 〔12〕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The Flight to Italy:Diary and Selected Letters, trans. T. J. Re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89. 〔13〕 Vasari,Lives,2016. 〔14〕 Tomasso Temanza,Vite dei più celebri architetti e scultori Veneziani(Milan: Edizioni Labor,1966),395. Translation by author. 〔15〕 Vasari,Lives,2019. 〔16〕 Ibid. ,2017.

第九章 | 最后一栋别墅 | THE LAST VILLA

〔1〕 Andrea Palladio,The Four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Robert Tavernor and Richard Schofield(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7),94. 〔2〕 Ibid. 〔3〕 RIBA Palladio XVII /I. See Douglas Lewis,The Drawings of Andrea Palladio (New Orleans:Martin & St. Martin,2000),103. 〔4〕 RIBA Palladio XVI /19B. See Lewis,Drawings,103. 〔5〕 Palladio,Four Books,138. 〔6〕 RIBA Palladio IX/8 and IX/7. See Lewis,Drawings,187 - 188. 〔7〕 Camillo Semenzato,The Rotonda of Andrea Palladio,Corpus Palladium,vol. I,trans. Ann Percy(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8),12 - 13,fn. I. 〔8〕 Ibid. ,21,fn. 11. 〔9〕 Martin Kubelik,“Palladios Villas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Veneto Farm,”As- semblage,October 1986,107. 〔10〕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Italian Journey,trans. W. H. Auden and Eliza- beth Mayer(San Francisco:North Point Press,1982),50. 注解 | NOTES 275

〔11〕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The Flight to Italy:Diary and Selected Letters, trans. T. J. Re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46. 〔12〕 Vitruvius,The 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Morris Hicky Morgan(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60),73. 〔13〕 Semenzato,Rotonda,21,fn. 12. 〔14〕 William Kent,Designs of Inigo Jones,vol. 2 (Farnborough,U. K. :Gregg Press,1967),plates 14,16,17,18. 〔15〕 John Harris,The Palladians(London:Trefoil Books,1981),59. 〔16〕 Colen Campbell,Vitruvius Brittanicus:or The British Architect,vol. I(New York:Benjamin Blom,1967),8. 〔17〕 RIBA Palladio XVII /15. See Lewis,Drawings,99. 〔18〕 Howard Colvin and John Harris,“The Architect of ,”Georgian Group Journal 7(1997):1 - 8. 〔19〕 Lucille McWane Watson,“Thomas Jeffersons Other Home,”Antiques,April 1957,343. 〔20〕 Palladio,Four Books,94. 〔21〕 Ibid. 〔22〕 See James S. Ackerman,Palladio(New York:Penguin Books,1966),70; Robert Tavernor,Palladio and Palladianism(London:Thames and Hudson, 1991),78. 〔23〕 Semenzato,Rotonda,12 - 13,fn. I. 〔24〕 Ibid. ,5,67. 〔25〕 Lionello Puppi,Andrea Palladio,trans. Pearl Sanders (Boston:New York Graphic Society,1975),315 - 316. 〔26〕 Bruce Boucher,“The Last Will of Daniele Barbaro,”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Institutes 42(1979):280. 〔27〕 Ackerman,Palladio,184. 276 完美的房子 | THE PERFECT HOUSE

第十章 | 帕拉迪奥的秘密| PALLADIOS SECRET

〔1〕 Giorgio Vasari,Lives of the Most Eminent Painters,Sculptors and Architects, trans. Gaston Du C. de Vere,vol. 3 (New York:Harry N. Abrams,1979), 2016. 〔2〕 Dan Cruikshank,“Jewel in the Crown,”Perspectives,May 1994. 34 - 38. 〔3〕 Richard Haslam. ,“Villa Saraceno,Veneto,Italy,”Country Life,October 6, 1994,45. 〔4〕 Andrea Palladio,The Four Books of Architecture,trans. Isaac Ware (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65),50 - 51. 〔5〕 Christopher Alexander et al. ,A Pattern Language:Towns,Buildings,Con- struc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877 - 879. 〔6〕 Andrea Palladio,Four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 Robert Tavernor and Richard Schofield(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97),59. 〔7〕 Ibid. 〔8〕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Italian Journey,trans. W. H. Auden and Eliza- beth Mayer(San Francisco:North Point Press,1982),47. 〔9〕 Lucy Archer,Raymond Erith:Architect(Burford,Oxfordshire:Cygnet Press, 1985),75. 〔10〕 Palladio,Four Books,7. 〔11〕 John Summerson,Heavenly Mansions:and Other Essays on Architecture(New York:W. W. Norton & Co. ,1963),14. 〔12〕 Ottavio Bertotti Scamozzi,Le Fabbriche e I Desegni de Andrea Palladio,vol. 2,(Vicenza:Giovanni Rossi,1786),Plate 24. 〔13〕 Palladio,Four Books(trans. Isaac Ware),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