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reet Belongs to All of Us! News Release
Total Page:16
File Type:pdf, Size:1020Kb
大 型 全 球 巡 展 · 中 国 站 2008年 3月 21日 - 4月 6日 上 海 展 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城市中国+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同济大学 IVM + Urban China + Zendai MOMA + Tongji 1 新闻通告 The Street Belongs to All of Us! News Release 本 次 中 国 艺 术 家 的 展 览 部 分 为 《 城 市 中 国 》 杂 志 和 上 海 证 大 现 代 艺 术 馆 在 法 国 动 态 城 市 基 金 会 /PSA标 致 雪 铁 龙 出 品 的 国 际 性 展 览 “ 街 道 是 我 们 … … 大 家 的 ! ” 的 框 架 下 共 同 推 出 。 This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ists is presented by Urban China and Zendai Museum in the frame of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The street belongs to...all of us!" produced by Institut pour la ville en mouvement/PSA Peugeot Citroen (IVM City on the Move). 在世界上的每个角落,城市都在扩张。以农村为主体的很多国家,向城镇流动的人口正不断地增长。城市化很高的国家,都市生 活方式正日趋涵盖更广泛的领域。与之并行的是,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已经渗入互溶到各个不断增多不断发展的专业中,要 求更广阔和更多样化的居住和工作空间。在这个背景下,城市交通延伸得越来越广阔,并且就某方面而言,面临着新的挑战。现 在不再仅仅是为一两个理由而“交通”的问题,而成为通向真实的都市生活的途径,借助交通出行,人们才可以随时接触到城 市物质文化脉搏的各个方面。工作、住房、教育、保健、休闲、消费……这些日常的需求促进了人们在城市空间中越来越多的运 动。我们认为,“机动性”已经成为一种“平等共享”的权利,而人们实现大多数其他权利,都依赖于这一“机动权”所能达到 的程度。城市功能运行在私人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对城市交通的时间、地点等的质量付出更多的 关注。此外,城市的扩张也引发了关于多峰性、交叉性、可达性、安全性,以及发展、规模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新的方法,特别需要打破城市研究中不同专业和学科之间的屏障。横向的研究方法把原本各自为营的的专业学科连接起来。 教育是为了公众服务,反之亦然。这些方面正是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研究的目标。它的学术与战略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多样性、它 的项目选择以及运作方式及理念也因此而生。 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是由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于2000年6月发起成立的。该基金会旨在为城市机动性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其 汇集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代表、研究人员、社会从业人员、文化部门、志愿组织,以及各市政机构,让他们共同为一些研究项目 联合展开工作。为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其推动国际间的比较分析,找出具有独创性的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设计方式。在亚洲, 美洲,非洲和欧洲的城市,动态城市基金会调动了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传播知识和提高公众意识,以此应对当今城市社会的机 动性挑战。 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从2001年就开始对中国城市进行资源投入并开展具体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在成都、北京这些在交通和机动性 发展问题上都面临很大挑战的城市,举行大型的国际论坛。而上海、武汉、广东和重庆的城市工作室则将欧洲和中国的专家联合 起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配合举办建筑和城市设计的主题展览。此外,基金会在同济大学设立城市机动性国际教席,每年三 次邀请世界各地的城市规划与交通专家到上海举办讲座;基金会还举办以可持续机动性为主题的国际建筑竞赛,吸引了欧洲建筑 学院和中国大学共约80位在校大学生组队参加竞赛;最后,基金会还与中国的专业期刊杂志合作,合作出版研究成果和专著。 “街道是我们……大家的”大展于4年前开始在巴黎进行巡回展览,它通过视听体验、个人参与、图表呈现、考察研究、建筑及城 市设计项目以及上百张来自大型国际新闻社的图片来解读分布于五大洲的各个城市。它是与街道有关的一系列事件和项目的一部 分,与很多不同的合作者一起合作发展。 2 国际巡展 | 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 Mireille Apel-Muller 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的总代表。 François Ascher 社会学家,城市规划者,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科学与策略委员会的主席,法国城市规划学院的教授。 Bruno Badiche 影像制作者,Malice 图片库的视听设计以及制作工作室主任。 François Bellanger 运输咨询部主任。 Éric Charmes 法国城市规划学院的社会学家、讲师和研究员。 Didier Rebois 建筑师,巴黎卫奈特建筑学校和法国城市规划学院的教师。他是Europan机构的主任,该机构致力于在欧洲为新生建筑师组织 与都市化主题相关的竞赛。 街道是我们行走、生活、工作、游行、挤拥、有时甚至是碰撞的地方。一系列活动在此相交、碰撞,使它成为一个相遇和冲突 的地方。在世界所有的城市,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街道是为谁,又是为什么事物而存在?街道属于谁?谁在决定街道?控制街 道?监视街道?我们该如何缓解街道的速度、各种交通、以及居民、路人和店主的需求?我们该怎样使街道变得明了、流畅、 友好?街道被多少广告、交易、自由表达以及艺术占领才不算太多?…… 在中国特殊的公共语境以及在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机动车优先的街道使用状态下,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紧迫。街 道,是现代城市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主要载体,但在有限的空间里,日趋多样化的功能使街道的使用者之间冲突和矛盾也 随之加深。怎样让今天的城市街道成为聚合的场所而不是分隔的空间?如何改善街道空间的共居、分享? 针对这一问题,“街道是我们……大家的!”全球巡展来到中国。展览由总部设在巴黎的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IVM)发起, 中国展区的内容由国内最先锋的城市杂志《城市中国》主持策划,并联合同济大学和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共同主办。中国展除 了保留欧洲展的全部核心内容外,还将融入中国本土街道生活的新内容。通过对比观察欧洲与中国城市之间在文化、技术和认 识上的差异,丰富展览传达的信息。这些内容将与法国巴黎街道展首展的内容以对话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并按照街道展的不同 板块主题进行内容分类。主题包括“街道管制”、“公共空间”、“街道媒介”和“街道生态”等,其中法国部分的内容侧重 于对全球性的街道问题进行框架性的梳理,而中国部分的内容则侧重于对多样性的街道生活及其质感的描绘。 动态城市基金会成立于2000年6月,是一个由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赞助的非盈利性质的学术组织,其宗旨是通过参与或举办 展览、研讨会、实验项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推动社会各界对城市交通与机动性问题的探讨,寻求革新性的解决方案;《城市 中国》杂志则是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杂志,也是一本结合了深层问题和浅层表述、正统的官方话语和生动的民间叙 事、面向未来的主题性媒体平台。双方都致力于团结企业界和学术界,以及社会各领域的专家、志愿者和决策者,与政府部门 合作,共同开展行动计划。同时,中国巡展的主办方之一——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也将在今年推出名为“介入366”的活 动,旨在推动艺术走出美术馆,进入街道社区和公共空间。相信这一有关城市公共空间的合作能够在促进政府和民众交流、缓 解不同使用者之间的矛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3 中国展 | 合作策展人 姜珺 1974年生于湖北,设计师与评论家。长期以各种方式从事城市研究和实验创作,2003年下旬在广州成立并主持下划线工作室 (Underline Office),考察城市动态对设计现象的驱动关系,潜在秩序的显见结构以及自动生成的设计机制;2004年底开始着 手主编《城市中国》(Urban China)杂志,并同时撰写编辑《超中国》一书。现工作和生活在广州、上海、北京三地。 沈其斌 1966年5月7日生于江苏宜兴,2002至2003年期间担任南京圣划艺术中心艺术总监,2003年至2006年担任上海多伦现代美 术馆执行馆长。现为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硕士进修班特聘授课专家,生活和工作于上海。 史建 1962年生于天津,长期从事城市/建筑文化评论与研究,以及相关图书、展览的策划、编辑工作。现任北京一石文化传播有限 责任公司策划总监。 朱晔 1973年10月生,1997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2005年7月起任《城市中国》执行主编。2005年12月合 伙创办“嗯工作室”进行城市的可能性研究。同时,以独立艺术家与评论人身份进行文字、影像及艺术创作。 卓健 法国政府许可职业建筑师,曾旅居巴黎7年并为推动中欧在建筑与城市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发挥重要作用。2007年获得法国 国立桥路大学城市规划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课题与城市机动性空间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密切相关,并涉及中欧交通政策比较研 究、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关系研究以及交通出行行为分析研究。现任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法国动态 城市基金会驻中国首席代表。 街道属于我们大家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转换为:街道是否具备公共性?我们不妨以街道的私密作为公共性的对立面,通 过对街道私密性的考察来探讨街道的公共性问题。 一、功能私密与景观化 街道空间由其两旁的不断延伸的建筑物限定,这些建筑物大量的是非公共建筑,它们的空间属性决定了其使用功能、内部结 构、使用权属、土地状况等呈现为非公共状态。哪怕我们进入了建筑物并且与之发生诸如公务、居住、消费等空间行为关系, 建筑物空间的生产方式与权力关系也不属于能够体察的范围。这些非公共建筑物大多由城市规划及空间政治与经济权力所决 定,其空间生产方式上的隐蔽性,使得公众对于它们所属的街道大多停留于视觉观察,此时街道仅以其围合建筑的功能之态呈 现为连续的立面景观。 二、机制私密与权力化 如果街道两旁的建筑是公共建筑呢?比如政府公共机构、美术馆、博物馆、医院、书店等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公共建筑的属 性及其与公众的关系,划分为权力公共建筑和非权力公共建筑,或者赢利性公共建筑和非赢利性公共建筑。这样一来,大量的 公共建筑就又掉入了向权力倾斜的单极模式。官僚制、技术权力、信息与供需的不平等,使得这些建筑的公共性仅呈现为一种 姿态,它们不用接受公共审视,进而得以在公众视野之中招摇过市或秘密隐退。因为现实社会中造就这些不平等的机制本身就 以科层制的方式进行结构,并且以职能和技术垄断的权力,隐蔽于公共视野之外。 三、行为私密与技术化 在经济流、交通流、信息流作为城市首要需求的时代,技术成为城市生活方式改变的推动力量,海德格尔说,机械向这个时代 “展示了一个明确的通知特征,一种明确的规训和独特的征服意识”。柯布西耶则在《光明城市》(The Radiant City)中以 现代主义的激情欢呼一个新巴黎的诞生,这样的巴黎以高楼和马路的大尺度带来现代化的光明,现代交通的功能被赋予了时代 精神的象征意义,他说:“我们的街道不再起作用,街道是一个过时的观念,不应该存在街道这种东西,我们应该创作一些新 东西来代替街道。”这创造的新东西就是以汽车为核心的机器美学和技术崇拜。 策展人前言1[Curator's Prologue1] 4 街道的公共性与看不见的私密 - 朱晔 汽车首先改变了街道的公共特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私人汽车数量的猛增,一方面是城市路网体系的等级不断递增,城 市肌理不断疏松化;另一方面,因为安全需要而隐蔽在车辆之内的驾驶行为,拒绝了其行为在城市空间直接呈现,取而代之的 是车辆轨迹;更关键的是,当城市以人车分流的方式规定出车行路径之后,车辆获得了路径的特权,它们可以从地下停车场直 接出入,能够观察其行为的只有更为隐蔽的摄像头。每一辆私家车都是可以实现自我移动的独立空间体系,它们从被投入使用 的那天起就以速度和路径的方式拒绝了公共性,它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与街道的公共性发生关系:一、拥堵;二、碰撞;三、 侵占并使用街道公共空间。另一项改变街道公共性的技术是移动通讯。电话的普及使得通话代替了日常见面,而手机则使得通 话可以随时伴随着日常行为的全程随时发生。通话行为在街道的发生与通讯内容的私密性使得个人的街道行为更趋向私密。 四、生活私密与虚拟化 居住生活方式的改变,直接导致了人们对公共性需求的变化,在家庭内发生的私密行为转化成为公共社交行为,而公共性则以 更为虚拟的方式进入了家庭生活,前者主要体现为洗浴和餐饮。随着中国城市住房的商品化,住宅内普及的独立卫浴使得公共 浴室消逝,又催生出桑拿、洗浴中心等具备社交与身体消费双重功能的新空间。厨房的衰落则使得吃饭这一行为成为了日常社 交的仪式。另一方面,电视机取代了传统的会客聊天,电视屏幕内的信息取代了事件的真实发生,电视成为了公共性在真实与 虚拟之间的介质和转换器,而实际上,它仅仅是介质而远非实际生活本身。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一方面使得个人生活更为私密, 另一方面因为其技术和用户的庞杂,权力与管制无法完全渗透,虚拟世界得以以草根和公共舆论的数量优势实现对真实生活公 共性的影响和干预。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公共意志实际上也是趋向于精英化和可操纵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如果我们把街道的公共性当作一个开放系统构成的机器,这一巨大机器的内部实际上由大量自我封 闭的自循环系统进行结构。自循环系统的结构方式包括如下可能:权力机制、生产机制、技术机制、功能机制。当各个自循环 系统内部及其之间的能量流动越来越多地以指令、货币、信息、技术取代并规训人的行为时,各个系统仅仅以系统间溢出的能 量构成了街道公共性的假象。这并非说传统街道的公共性因为更多直接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发生关系就更为真实,当代街 道公共性的变化就是社会结构方式与生产方式演变所导致的日常生活方式变化的直接后果。 虽然古代中国城市受传统的建筑与规划格局的影响,而具有某种“特异”的东方性,如平展的都市空间、整体规划及快速营造 (如明代北京,在十五年内迅速规划并建成),但是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历史城市一样,“街头文化”同样是中国传统城市民间 文化、地方政治和城市活力滋生的主要公共空间。“街头文化”发生的空间并不仅仅在街道/胡同/里弄,也可以是茶馆酒肆、 地摊庙会,街头作为公共空间,是民间文化生发、汇聚和表达的“场所”。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北面的天安门城楼宣告成立,从此“人民”二字成为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中 使用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个城市最重要的广场(政治集会之用)、公园(政治节日之用)、道路(政治游行之用)、会堂 (政治会议之用)都会以此命名;但是毫无疑问,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前的“政治至上”的岁月里,这些以“人民”为标榜的公 共空间都是官方控制的政治场所,在那些超大尺度的空间里,“人民”完全变成了一个抽象的虚拟词汇,它不可能对应每一个 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政治至上”的岁月里,由于社会的普遍贫困和对意识形态的执迷,包括北京在内的传统城市的格局和 肌理都未曾受到根本性的“搅扰”,这也是传统街头文化后来得以迅速“再生”的重要原因。 近几十年来,同样以政治的方式和目的调动起来的全社会的“发展欲望”与“消费欲望”,是在原有城市规划和管理机制下运 作的。商业/公共建筑的退红线规则的坚守、道路快速交通功能的强化、绿化和公共项目的政治/传统/现代乌托邦诉求,以及对 传统历史街区城市/建筑格局的无视或过度商业化,都使得传统“街头文化”极度丧失。 而超速城市化中匆忙建设的超大新区,更有如一个个孤岛,街道(公共空间)完全缺失。目前中国城市居住社区的日益超大 化,已经型塑出一个个以地产企业的臆想和趣味为主导的、异化于都市语境的封闭的微型城市,在这里,“人民”被迫成为无 奈和弱势的居住空间的消费者。 策展人前言2[Curator's Prologue2] 5 街头文化与街道城市 - 史建 我曾经说过,我是以一个文化上的精神分裂者的状态看待中国城市(尤其是北京)的,一方面哀戚它的历史的衰亡,一方面亢 奋于它的剧变;一方面记录正在逝去的旧城,一方面欣赏那些崛起的空间;一方面无情地批评都市疾速蔓延中的问题痼疾, 一方面暗自欣赏活体一般的空间演化现实——在这里,表话语与潜规则之间巨大的张力的呈现,民间的绝望抗争与强旺的生存 智慧的并现,新都市空间的自戕与修补策略的游戏……这一切都是比城市未来、本土定位等问题更有趣,或者,中国都市空间 与建筑现实的演化都不是按照国际已有的模式发生和发展的,它绝对有自己的“一定之规”,那么发现、研究、批评进而修整 之,正是我们现今最迫切要做的事。 当城市与个人的生存空间极度疏离,就给艺术注入了无限生机,法国的“新浪潮”、柏林的1920年代,以及整个20世纪的纽 约……毫无疑问,在当下的中国,艺术界确实比建筑、规划和文化批评界更为敏锐、犀利、果敢,但是中国不应仅仅是“妖魔 化”空间的创造者和描述者,也应该是它的创造性的“使用者”。 面对迅速蔓延的、平庸而畸形的城市空间,“人民”已经表现出惊人的生存智慧,在全新的意义上再生、营造和创造着他们的 街道(公共)空间。从北京的798、宋庄、草场地到上海的莫干山路50号,从日益古罗马浴场化的洗浴中心到超速蔓延的网 络,“人民”在街道悬隔的地方再造着他们的街道空间。 当街道从刚性的社会空间转化成个人与社会间的模糊/灰色空间,从通道和表演性空间转化成住民的客厅和依附,才是有活力和 魅力的,到那时才会出现“街道城市”——属于我们大家的城市。 街道,是一个众所周知而又语焉不详的概念。法国城市规划学家F. ASCHER认为,街道是最富有城市特征的公共空间,它集中 囊括了城市的各项功能。街道首先是一个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是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的场所,并因此带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 征;其次,它又是开放的,具有交通和信息发布的功能,为穿越的外来人员提供可达性和相关城市信息;在此基础上,它吸引 了商业、办公、公共服务设施等,既为一部分人提供了工作空间,也成为城市居民进行购物、交易与休闲活动的场所。从这个 认识出发,我们可以将“街道”与以单一交通功能为主的“道路”从概念上区别开来。 由于道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所以道路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交通安全,为此,政府职能部门为道路的设计建造和日常养 护制订了技术规范,并通过“道路交通法规”(Road Code)规范道路使用者的行为。在道路管理上,政府基本采用管制 (regulation)的方式行使公共权力,即依据技术标准和法律规章,对不同的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裁判。在这种情况 下,管理的能力与效果,取决于这些技术标准与法律规章的详细与严密程度。 然而,不加区别地将这种道路管制方式运用在城市和非城市地区,近年来受到许多欧洲国家的普遍质疑。全国交通事故调查显 示,发生在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大约占全部交通事故的七到八成,尽管这些事故的严重程度较发生在非城市地区的要低。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改善全国交通安全状况首先要从城市交通安全入手,而城市道路的管理方式必须与非城市地区有所区别。 因为在城市建成区内的道路,除了单纯的交通功能外,通常还作为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潜在地具有城市街道的性质和功能。 对城市道路简单地采用一般的安全管制方式,无形当中等同优先考虑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城市道路管理以机动车为中心,结 果破坏了城市道路不同功能之间的平衡,片面强调速度和流量,从而造成安全隐患。为此,许多欧洲城市为了改善城市交通安 全,提出“回归街道”的口号,重新推动对城市街道空间的研究兴趣。2005年,比利时率先在欧洲推出《街道法规》(Street Code),补充既有的“道路交通法规”,对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道路,实施更严密的管理。它一方面通过设置限速区,抑制机 动车交通的优先地位,同时,确定城市道路空间的各使用者(行人以及自行车、摩托车等驾驶员)的平等地位,并对他们的行 为进行规范。《街道法规》的颁布,为强化政府管制提供了更为详细和完善的法律依据。 策展人前言3[Curator's Prologue3] 6 街道管治(节选) - 卓健 在我国,城市道路的建设与管理同样是以道路交通安全技术规范和法规为基本依据,近年来随着小汽车进入家庭,各城市竞相 扩建城市路网,由此导致的一个共同的趋势是,原来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的城市街道空间“道路化”,被功能单一的交通 空间取代。广州的人民南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原本富有地方特色的骑楼商业街在高架路建设后,商业服务功能迅速退化。 而另一方面,许多地方政府又很重视街道空间的建设,因为街道对展现城市风貌、推动地方经济作用明显。很多城市曾一度热 衷于编制街景规划,通过政府行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蓝图式的城市“窗口”,典型的例子如上海的浦东世纪大道和北京的平 安大街。由于我国土地所有权国有,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和私有空间之间的界限模糊,表面上看政府似乎什么都可以控制,但 结果往往是什么都没有控制好,尤其是单体建筑和街道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此相反,西方国家公私空间的意识明确,在街 道空间界面的控制上,政府采用通过公共空间控制私有空间的办法,其严密程度足以对属于私有范畴的建筑单体设计形成引导 和制约。此外,发展各种各样的“一条街”:美食街、服装街、电脑街、家具街、装潢街……也是许多城市竞相使用的手段。 与前者的纯政府行为不同,一条街往往是“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因陋就简,自生自灭。因为它们的功能单一化,商业目的 明显,与传统的多功能的街道概念相去甚远,得不到城市居民的认同,而往往在短暂的热闹之后迅速衰败下去,甚至成为城市 新的问题街区。 由于政府不具备对整个城市的所有街道直接实行规划建设的能力,而市场开发模式也只会选择那些有利可图的地点,在一定时 间内,发展有利可图的商业类型。因此,无论是政府统治方式还是市场开发方式,对发展街道空间的作用都具有很强的选择 性。保持和发展城市街道空间有赖于新的管理方式。 7 “街道是我们……大家的!”中国展海报(设计:刘治治)Poster of "Street Belongs to All of Us!" Exhibition in China (Designed by LIU Zhizhi) 录像[Video] 8 北京·长安街沿线-艾未未 《长安街沿线》是艺术家对45公里的长安街沿线的分段定点静态拍摄,每个静止镜头的单位长度为1分钟。作品通过严谨、平静、无选 择的概念方式记录分析了首都城市的东西轴线完整和详尽的视觉信息。呈现出北京的复杂社会现实和城市形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资 本主义市场化、政治权力中心、商业楼市和重工业基地等真实现状。(曾参加2005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 BEIJING - Along Chang'an Road Along Chang'an Road is the static shooting of the 45-miles-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