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景 园 林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NDSCA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本 期 主 题

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12 / 2019 173 VOL. 2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CN 11-5366/S 线上订阅 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SN 1673-1530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对 PM 的消减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专题·SPECIAL 国内发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定价:人民币 CNY 42 2.5 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邮发代号:80-402 美 元 USD 23 Influence of Urban Green Space Forms on PM2.5 Reduction: 12/2019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欧 元 EUR 20 A Case Study of Wuhan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173 VOL. 26 代 号:BM1985 港 币 HKD 70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副理事长单位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Deputy Council Directors Palm Eco-Town Development Co.,Ltd. Beijing Beil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stitute Co.,Ltd. 林从孝 总裁 李雷 院长 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马场路 16 号富力盈盛广场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 18 号财智国际大厦 B 座 22 层 B 栋 23-25 楼 电话:010-82601588 电话:020-85189888 85189666 www.bllai.com.cn www.palm-la.com

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 Strategic Partner CE&DA-LADB

常务理事单位 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北林地景园林生态有限公司 Shenzhen Wenke Landscape Co.,Ltd. Shenzhen Beil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xecutive Members 程智鹏 院长 Ecological Co.,Ltd. of the Council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 1006 号 郑芳 总经理 国际创新中心 A 座 35、36 楼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滨河路爱地大厦西座 25 楼 A.B.F 电话:0755-36992000 电话:0755-82522418 82522400 www.wkyy.com www.szbldj.net

笛东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名品彩叶苗木股份有限公司 DDON Planning & Design Inc. Henan Mingpin Colorized Seedling Co.,Ltd. 袁松亭 总裁兼首席设计师 王华明 董事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北里 101 号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西关大道北段 世奥国际中心 A 座 8 层 遂平国际商城西门 电话:010-84351515 13810317661 电话:010-57420641 www.ddonplan.com www.bjmpcy.com

中国兵器 工业集团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犁墨景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Norinco Group Norendar International Ltd. LISM Landscape Design Co.,Ltd. 姜泽栋 董事长 胡剑锋 总经理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 55 号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重庆创意公园 16 栋 G2 单元 3A 楼 电话:0311-86690672 电话:023-67531284 www.norendar.cn www.lismdesign.com

深圳市华汇艺园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Shenzhen Huahuiyi Landscape Planning & LAY-OUT Planning Consultants Co.,Ltd. Design Co.,Ltd. 魏伟 总规划师 宁旨文 董事长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北环天健创智中心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田面设计之都 A塔楼6层 创意产业园 11 栋 2A 电话: 0755-82574083 电话:0755-88252458 88252948 www.lay-out.com.cn www.szhuahuiyi.cn 理事单位 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公司 Hangzhou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uzhou Institute of Landscape Members of the Beijing Top-Sense Landscape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 Design Co.,Ltd. 吕明华 院长 贺风春 院长 Council 李战修 总经理 电话:0571-87631092 电话:0512-80783000 排名不分先后 电话:010-62371458 www.hzyly.com www.szlad.com www.topsense-cn.com

北京景观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 济南园林集团景观设计(研究院) Beijing Landscape Design Co.,Ltd. Tianjin Institute of Landscape Planning 有限公司 吴忆明 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and Desig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oup 电话:010-62364447 82011219 陈良 院长 Design (Institute) Co.,Ltd. www.bjlandscape.com.cn 电话:022-28315891 陈朝霞 院长 www.tjlad.com 电话:0531-67879707 67879706 www.landscape-cn.net

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Chongq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Tsinghua Tongheng Urban Shanghai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Institute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Design Institute Co.,Ltd. 黄建 院长 尹稚 董事长 朱祥明 董事长 电话:023-67614248 电话:010-82819000 电话:021-54043588 www.cqla.cc www.thupdi.com www.shlandscape.com

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Beijing X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uba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Ltd.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Design Co.,Ltd. 涂善忠 董事长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端木歧 院长 电话:020-87376637 邓兴栋 院长 电话:010-64887780 www.pblandscape.com 电话:020-83762163 www.ssxydesign.com www.gzpi.com.cn

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百思德风景园林产业城管理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Shenzhen Landscape Co.,Ltd. 有限公司 Architecture Design Group 林泰兴 总经理 Anhui Baisid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李存东 副院长 电话:0755-25592508 Industry City Management Limited Company 电话:010-88328010 www.landart.com.cn 张学军 董事长 www.cadri.cn 电话:0550-5778088 5778066 www.hdla360.com

广东彼岸景观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阿普贝思(北京)建筑景观设计咨询 深圳市造源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Guangdong Peiport Landscape & 有限公司 Shenzhen Zyeen Landscape Tourism Architecture Design Co.,Ltd. U.P.Space (BJ) Architecture &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 周其元 总监 Design Consulting Co.,Ltd. 曾鼎承 执行董事 电话:0756-8991666 赵雯 总经理 电话:0755-83500158 www.peiport.net 电话:010-82423101 www.zyeen.com www.ups2006.com

易兰(北京)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扬州意匠轩园林古建筑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自由创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Ecoland Planning and Design Corp. Yangzhou Yijiangxuan Landscape & Classic Beijing Ziyou Chuanglin Landscape 陈跃中 创始人,首席设计师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Co.,Ltd. Architecture Co.,Ltd. 电话:010-82815588-1000 梁宝富 董事长 张亚平 总经理 www.ecoland-plan.com 电话:0514-85559000 电话:010-61190355 www.yzyjx.com

北京林大匠心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建院约翰马丁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竹境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Craftsmanship BIAD-John Martin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Zhejiang Bamboo Cultural Tourism 匠 心 园 林 Spiri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Ltd. Design Co.,Ltd. Development Co.,Ltd. 张锋 董事长 朱颖 董事长 蔡卫 董事长 电话:010-62927509 电话:010-88045821 电话:0572-5236822 www.biad-jm.com www.zhujingbamboo.com

本刊声明 Declaration 1)本刊文章仅反映作者观点,不代表编委会和编辑部立场,提 1) All the articles presented in this journal do not reflect the 4) All papers of this journal have been included in Chinese 倡学术争鸣。文中所引用文献、图片要注明出处。对于论文或作 standpoint of the editorial board and editorial office. They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s (CJFD), Database of Chinese Core just reflect the viewpoint of the authors. A free expression is Journals (selection), Chines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品中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的内容,本刊不承担连带责任。 encouraged. The source of the references and pictures should Citation Database (CHSSCD) and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在本刊发表论文和作品的作者均须与《风景园林》杂志社签 be noted. The journal does not assume joint liability for copyright Journal Database (CSTJ). These pathways contribute to the 署《版权转让协议》,同意《风景园林》杂志社行使协议中所注 infringement in paper or project. spread of ideas. If the author does not agree to be included, 明的转让权利。 2) Authors of the journal should sign copyright transfer please specify in the submission. 3)自稿件处理系统收到文章之日 3 个月未接到本编辑部通知者, agreements before publishing, and agree with the publishing 可自行处理稿件;请勿一稿多投。 house to implement the rights showing in the agreements. 3) Authors can deal with the articles, if they didn’t receive the 4)本刊全部论文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 notice from the editorial office over 3 months since the date of 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 manuscript processing system receiving the article. During the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收录,此举有助于思想传播,如 review period, please do not submit the same article to multiple 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时注明。 journal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2019 年第 12 期第 26 卷总第 173 期(卷终) 实时聚焦行业热点 掌上查询稿件进度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AMI 2018 风景园林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综合评价报告( 年)》扩展期刊 FENGJING YUANLIN 《中国学术期刊(RCCSE)评价报告(2017 年)》准核心期刊 月刊,1993 年创刊 注册商标 刊名题辞:周干峙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Supervis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P.R.C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主办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Sponsored by Senior Consultants 高级顾问 ZHOU Guangzhao, WU Liangyong, SUN Xiaoxiang(deceased), 周光召 吴良镛 孙筱祥 甘伟林 胡汉斌 吴斌 王洪元 GAN Weilin, HU Hanbin, WU Bin, WANG Hongyuan, SONG Weiming, 宋维明 王早生 陈蓁蓁 李如生 WANG Zaosheng, CHEN Zhenzhen, LI Rusheng

顾问编委 ( 以姓名汉语拼音为序 ) Advisory Editors 埃卡特·兰格 白日新 曹南燕 何凤臣 黄金锜 金柏苓 Eckart Lange, BAI Rixin, CAO Nanyan, HE Fengchen, HUANG Jinqi, JIN Boling, LIANG Yiren, LIANG Yongji, LIU Guanping, LIU 梁伊任 梁永基 刘管平 刘家麒 刘秀晨 尼尔·柯克伍德 Jiaqi, LIU Xiuchen, Niall G. Kirkwood, SHI Diandong, WANG Hao, 施奠东 王浩 王香春 吴家骅 杨赉丽 张启翔 张树林 WANG Xiangchun, WU Jiahua, YANG Laili, ZHANG Qixiang, ZHANG 赵健溶 左小平 Shulin, ZHAO Jianrong, ZUO Xiaoping

编委会 Editorial Committee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366/S LI Xiong 主任 李雄 Director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1530 Deputy Director HE Fang 广告发布登记:京海市监广登字 20170195 号 何 副主任 昉 Editorial Board 设计制作:北京方舟正佳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BAO Manzhu, BAO Zhiyi, BAO Jigang, CAO Lei, CHE Shengquan, 印刷: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 编委 ( 以姓名汉语拼音为序 ) Leslie CHEN, CHEN Wei, CHENG Yuning, DONG Li, DU Chunlan, 国内发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包满珠 包志毅 保继刚 曹磊 车生泉 陈弘志 陈巍 GAO Chi, HAN Feng, HE Fang, HE Fengchun, HU Jie, JIA Jianzhong, 成玉宁 董丽 杜春兰 高翅 韩锋 何昉 贺风春 胡洁 Jack Ahern, JIN Yunfeng, LI Cundong, LI Jinlu, LI Minghan, LI 国际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贾建中 杰克 埃亨 金云峰 李存东 李金路 李明翰 · Weimin, LI Xiong, LIANG Baofu, LIANG Qindong, LIN Guangsi, 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李炜民 李雄 梁宝富 梁钦东 林广思 林箐 刘滨谊 邮发代号:80-402 刘晖 刘晓明 刘志成 马劲武 孟建民 容欢 沈悦 LIN Qing, LIU Binyi, LIU Hui, LIU Xiaoming, LIU Zhicheng, MA 出版日期:每月 15 日 苏杨 孙一民 唐克扬 唐艳红 王富海 王建国 王磐岩 Jinwu, MENG Jianmin, RONG Huan, SHEN Yue, SU Yang, SUN Yimin, TANG Keyang, Jenny TANG, WANG Fuhai, WANG Jianguo, 35 王向荣 王小璘 王云才 吴人韦 夏成钢 辛齐 徐波 办公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东路 号 许大为 杨锐 伊娃·卡斯特罗 尹稚 余新晓 袁松亭 WANG Panyan, WANG Xiangrong, WANG Xiaolin, WANG Yuncai, 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 A1305 张勃 张浪 张文英 章俊华 赵晓龙 郑曦 周曦 朱建宁 WU Renwei, XIA Chenggang, XIN Qi, XU Bo, XU Dawei, YANG Rui, 邮寄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东路 35 号 朱荣远 朱祥明 朱育帆 Eva Castro, YIN Zhi, YU Xinxiao, YUAN Songting, ZHANG Bo, ZHANG 北京林业大学 62 号信箱 Lang, ZHANG Wenying, ZHANG Junhua, ZHAO Xiaolong, ZHENG Xi, 电话 / 传真:86-10-62337675 孟兆祯 ZHOU Xi, ZHU Jianning, ZHU Rongyuan, ZHU Xiangming, ZHU Yufan 名誉主编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Honorary Chief Editor MENG Zhaozhen 主编 王向荣 网址:http://www.lalavision.com Chief Editor WANG Xiangrong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副主编 郑曦 林广思 Deputy Chief Editor ZHENG Xi, LIN Guangsi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ournal 出版单位 《风景园林》杂志社 Publishing House Periodical Office 名誉社长 尹伟伦 Honorary President YIN Weilun Domestic Unified Serial Number: CN 11-5366/S LIU Zhicheng President ISSN 1673-1530 社长 刘志成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Vice President CAO Juan Advertising Release Registration: JHSJGD Zi No.20170195 Design and Produced by 副社长 曹娟 Contributing Editors CHEN Chongxian, DAI Fei, DENG Wei, FENG Xianhui, FU Beijing ZKA Graphic Design Co.,Ltd. ( 以姓名汉语拼音为序 ) Fan, GE Xiaoyu, GU Kai, GUO Wei, GUO Yong, HAO Peiyao, Printed by 特约编辑 Beijing Artron Color Printing Co.,Ltd. 陈崇贤 戴菲 邓位 冯娴慧 傅凡 戈晓宇 顾凯 郭巍 HOU Xiaolei, HU Yike, HUANG Xiao, JIANG Bin, LAI Wenbo, 郭 郝培尧 侯晓蕾 胡一可 黄晓 姜斌 赖文波 李方正 LI Fangzheng, LI Liang, LI Qiong, LI Zheng, LIU Wenping, LIU Domestic Distributor: 湧 Beijing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Publishing Bureau 李倞 李琼 李正 刘文平 刘祎绯 毛华松 蒙小英 莫非 Yifei, MAO Huasong, MENG Xiaoying, MO Fei, QI Ling, QIAO 齐羚 乔永强 邵钰涵 沈洁 王思思 王霞 王应临 Overseas Distributor: Yongqiang, SHAO Yuhan, SHEN Jie, WANG Sisi, WANG Xia, China International Book Trading Corporation 王志芳 邬峻 吴隽宇 吴龙峰 吴欣 杨云峰 尹豪 WANG Yinglin, WANG Zhifang, WU Jun, WU Juanyu, WU Subscription: Post Offices Across China 于长明 张波 张晋石 张天洁 张云路 张振威 赵彩君 Longfeng, WU Xin, YANG Yunfeng, YIN Hao, YU Changming, Postal Issuance Code: 80-402 赵纪军 赵智聪 郑晓笛 周聪惠 朱红 庄优波 ZHANG Bo, ZHANG Jinshi, ZHANG Tianjie, ZHANG Yunlu, Date of Publishing: Monthly 15 ZHANG Zhenwei, ZHAO Caijun, ZHAO Jijun, ZHAO Zhicong, Office Address: Room 1305, Building A, Academic 编辑部 ZHENG Xiaodi, ZHOU Conghui, ZHU Hong, ZHUANG Youbo 赵晶(主任) 曹娟 ( 兼主任 ) 吴丹子 刘昱霏 王一兰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o.35 Tsinghua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R.China 刘玉霞 王亚莺 王晞月 (英文) Editorial Office ZHAO Jing (Director), CAO Juan (Director), WU Danzi, LIU Yufei, Mailing Address: P.O. Box 62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o.35 Tsinghua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本期责任编辑 刘玉霞 WANG Yilan, LIU Yuxia, WANG Yaying, WANG Xiyue (English) P.R.China (100083) Executive Editor this Month LIU Yuxia 86-10-62337675 本期实习编辑 Tel/Fax: 孙雪榕 孙越 钱蕾西 林晗芷 徐玮蓬 朱艺宁 陈汪丹 Intern Editors this Month Email: [email protected] 祖笑艳 SUN Xuerong, SUN Yue, QIAN Leixi, LIN Hanzhi, XU Weipeng, Website: http://www.lalavision.com ZHU Yining, CHEN Wangdan, ZU Xiaoyan (Remote Manuscript Processing System)

运营部 Operation Department 杜婉秋 ( 主任 ) 申静霞 邢立捷 DU Wanqiu (Director), SHEN Jingxia, XING Liji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刊首语

文化的自然

就自然体系而言,国土上有两种不同的自然类型。 具有全方位的功能,如防洪、蓄水、灌溉、供水、生产

一种是原始的自然,表现在景观方面是天然的景观。另 养殖等。各种尺度的塘河和引水渠联系着陂湖和自然河

一种自然是人类对原始的自然进行干预后形成的自然。 川,将水引向农田、村落和城镇,形成了一个网络,滋

自从人类定居以来,为了生产、生活、精神、宗教和审 养着土地、哺育着民众。

美等需要不断地改造自然,对自然施加影响,形成了一 陂塘水利系统只是中国古代人工营建系统中的一种

种在原始自然的基础上经人工梳理和改造的自然,如水 类型。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中国人依据国土的自然条件,

库、运河、渠塘、农田、果园、园林等。这是一种经过 以自己的方式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建设村落,营建城市,

人工改造、需要人工维护和管理的自然,也是一种与原 形成了一整套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的策略,也创造了中

始的自然相互依托、互相影响、互相叠加的自然。这类 国国土的山水田城融合、城乡相依的国土景观。更重要

自然记录着人类对土地的影响,反映出人与土地的关系 的是,经过长期的经营,中国人逐步将这一系统转变为

和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具有文化的属性,是一种文 城市内外的如画如诗的风景和名胜,形成了中国特有的

化的自然。 文化的自然体系。

在漫长的前工业时期,人类在土地上进行的最直接 与农业社会时期相比,我们今天的土地利用方式和

的大面积开发活动就是农耕。农耕所形成的农业景观就 人居环境建设途径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为什么要研究

是一种文化景观,经过农耕活动改造过的自然系统就是 历史上所留下来的国土景观中文化的自然体系?的确,

地表上面积最广阔的一种文化的自然。中国是一个农业 农业社会所留下自然系统的部分功能在今天已经弱化甚

国家,几千年的灿烂文明都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的, 至消失了,但是那些能够一代代积累传承、留存至今的

然而,中国的地形和气候对于发展农业来说有许多不利 自然系统都是基于国土的复杂环境和条件产生的,它们

的方面。作为一个山地国家,中国适于开垦的土地数量 适应这片土地,具有相当强的综合性和多功能性。它们

有限,分布不均。此外,季风性的气候带来年内降水不均, 是一个区域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仍然能为区域生态

并且降水的自然过程与农作物生长需水周期也不合拍。 环境的健康发挥关键的支撑作用。

因此,中国的农业生产不能仅仅依靠自然降水,必须要 另外,文化的自然在人类干预的过程中是动态变化

建设水利设施,依靠人工控制水文条件满足农业的需求。 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这一自然系统是一个对地表不断

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因地制宜,综合 复写、不断叠加和融合的结果。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和

运用各种治理水环境的技术和方法,力求改造自然水环 历史的记录,它传承着过去的文化,积淀着历史的记忆,

境,控制自然水文,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同时也 它是我们所拥有的最丰富的史料。阅读这一自然系统是

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运输提供便利。 了解中国社会发展,分析国土景观不断变化背后的逻辑

在各类水利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陂塘系 的最直接的渠道,也是抚今追昔,展望未来,维护中国

统。一套完整的陂塘水利系统包括了一个或若干个陂湖、 国土的山水结构,寻求当今和未来更恰当的土地利用方

系列塘河、水闸和数不清的引水灌渠。杭州西湖、湘湖、 式的重要的依据。

宁波东钱湖、济南大明湖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陂湖,都

对当地的农业灌溉和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成

功的陂塘水利工程不仅能支撑起区域的农业发展,也往

往会促进一座城市的产生与繁荣,如西湖孕育了杭州、 主编:王向荣教授

东钱湖滋养了宁波、大明湖润泽了济南。陂塘水利系统 2019年12月6日

4 刊首语 / Preface

PREFACE

The Cultural Nature

In terms of the natural system,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types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tends to promote the generation and nature on land. One is the original nature, representing the natural prosperity of a city. For example, the bred Hangzhou, landscape; the other is the nature formed after the original nature nourished Ningbo and Daming Lake enriched is intervened by human beings. Since the settlement of human Jinan. The impounding lake system is endued with multiple beings, we have transformed the nature constantly for the needs of functions, such as flood control, water storage, irrigation, water production, living, spirit, religion and beauty-appreciation, etc., and supply, farming production and aquaculture, etc. All scales of canals exerted influence on the nature. Then an artificially combed and and division channels connect with the lakes and natural rivers, intervened nature is formed based on the original nature, such as directing the water to the farmland, villages and cities, forming a the reservoir, canal, farmland, orchard and garden, etc. This is not whole network to nourish the land and foster the people. only a nature which has been transformed artificially and requires Impounding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is just one type of the the artificial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but also a nature which artificial construction systems in ancient China. In the long farming depends on, interact with and superimposes on the original nature. civilization, the Chinese launche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This kind of nature records the influence of human beings on the reclaimed farmlands, constructed villages and built cities based on land and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the land, forming a complete set of land land, also the production mode and life style of them. This kind of consolidation and utilization strategy and creating a landscape with nature can be called the cultural nature. the fusion of mountain, water, farmland and city, also with the In the long pre-industrial period, the most direct and large-area dependency of city and countryside. What’s more important, the covered development activity conducted by human beings on the Chinese gradually turn this system into the picturesque and poetic land was farming. The farming landscape formed during this period scenery and scenic spo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ity after the long- is a kind of cultural landscape. The natural system which has been term management, forming cultural nature system with China transformed by the farming activity is the most expansiv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nature on the earth’s surface. China is an agricultural country and Compared with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period, the land its thousands of years’ splendid civilization is based on agriculture. uti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However, there are many disadvanta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 have been completely changed. Why do we need to research agriculture in terms of the topography and climate in China. As a on the cultural nature system of the landscape left in history in mountainous country, there is limited land suitable for reclamation China? In truth, part of the function of natural system left in the in China.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 is uneven. In addition,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might has been weakened and even disappeared, monsoon climate brings uneven precipitation among the year. The but those which can be accumulated and inherited from generation natural process of precipitation is discordance with the water need to generation and remained today were generated based on the cycle of crop growth. Therefore,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mplex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of the specific land. These cannot simply rely on the natural precipitation and must aided with systems adapt to this land and are of considerable integrity and the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in order to meet the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 They are the important green infrastructures demands by controlling hydrologic conditions artificially. For of an area and still able to play a key supporting role in keeping the thousands of years, the Chinese has continued to look for ways health of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practice, searching for method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Furthermore, the cultural nature is dynamically changing in the comprehensively apply the technologies and measures of managing process of human intervention and this natural system presents a the water environment, strive to transform the natural water result which replicates, superimposes and fuses the earth’s surface environment and control the natural hydrology for the purpose of constantly by people. As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the record of providing the irrigation water for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history, it inherits the past culture and accumulates the historical offering convenience for transportati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at the memory, it is the most abundant historical data we own. Reading same time. this natural system is not only the most direct way to know China’s The most common type among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nalyze the logic behind the changing of is the impounding lake. A complete set of impounding lake water landscape, but also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recalling the past in the conservancy system includes one or several impounding lakes, light of the present,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maintaining canals, water gates and innumerable water diversion channels. West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landscape and looking for the more Lake in Hangzhou, Xianghu Lake, Dongqian Lake in Ningbo, and appropriate way for land utilization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Daming Lake in Jinan are famous impounding lakes in history, which had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local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system and local people’s life. A successful impounding lake water Chief Editor: Prof. Dr.-Ing. WANG Xiangrong conservancy project may not only supports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December 6th, 2019

5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刊首语 4 文化的自然 王向荣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8 荷兰“绿心”—国家景观中基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景观设计 著:(荷兰)瑞克·德·菲索 译:金石雨 校:李卫芳 21 宋元时期江南运河对嘉湖平原圩田体系的影响 王建革 周晴 28 临汾—运城盆地以水为线索的传统地域景观特征和发展启示 李倞 宋捷 34 流域视野下梯田聚落的人居环境空间特征—以元江流域为例 刘阳 杨宇亮 * 角媛梅 41 文化景观维护视野下德国历史性文化景观的两种方法论:清单盘点与空间区划 著:(德)温弗里德·申克 孔洞一 译:阮慧婷 校:李梦一欣 52 基于唐诗文本挖掘的关中地区人文景观格局研究 吴潇 李鑫 赵炜 *

竞赛 58 花园的诗意—2019 第二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综述

作品 62 科尔特德尔堡舞蹈展馆 Rintala Eggertsson 建筑事务所 67 差异中的表述—博乐金三角工业区带状公园(一期) R-land 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72 修复自然之美:青岛中德生态园德国企业中心 王悦

研究 74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对 PM2.5 的消减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陈明 胡义 戴菲 * 79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城市绿地温湿效应及室外热舒适评价研究进展 吴思佳 董丽 贾培义 * 易慧琳 85 世界遗产视角下的国外自然圣境保护实践进展与代表性方法研究 杜爽 韩锋 * 马蕊 91 管网雨水补给河道用水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流程研究 吴丹子 李鑫 张文杰 郑文刚 97 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 黄邓楷 王国光 * 陈芷筠 103 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探索 王婉颖 冯潇 * 109 中国传统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的松柏意象研究 杨晓东 许婷

资讯 115 《风景园林》2020 年专题征稿启动

116 《风景园林》2019 年总目次

封面设计: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封面作品:阿坝州松潘县镇江关乡 封面提供:杨宇亮 Cover Design: Atelier DYJG Cover Project: Zhenjiangguan Township, Songpan County, Aba Prefecture Photo Credit: YANG Yuliang

期刊基本参数:CN11-5366/S*1993*m*A4*128*zh*P* ¥42.00* *13*2019-12 目次 / Contents

Preface 4 The Cultural Nature WANG Xiangrong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8 Climate Adaption in National Landscape: Green Heart, Holland Landscape Author: (NLD) Rik de Visser Translator: JIN Shiyu Proofreader: LI 21 Influence of Jiangnan Canal on Jiaxing and Huzhou Plain’s Polder System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WANG Jiange, ZHOU Qing 28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Enlightenment of Traditional Regional Landscape Based on Water System in Linfen-Yuncheng Basin LI Liang, SONG Jie 34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Terra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tershed: A Case Study of Yuanjiang River Basin LIU Yang, YANG Yuliang*, JIAO Yuanmei 41 Inventories and Regionaliza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in Germany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uthors: (DEU) Winfried Schenk, KONG Dongyi Translator: RUAN Huiting Proofreader: LI Mengyixin 52 Research on Cultural Landscape Patterns of Guanzhong Area Based on Text Mining of Tang Poetry WU Xiao, LI Xin, ZHAO Wei*

Competition 58 The Poetics of Gardens: The 2nd BFU International Garden-making Festival 2019 Review

Projects 62 Corte Del Forte Dance Pavilion Rintala Eggertsson Architects 67 Expression of Differences: Landscape Design of a Belt-shaped Green Space in Bole Golden Triangle Industrial Zone (Phase 1) Yuanshu Institut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72 Restoring the Beauty of Nature: Sino-German Eco-park German Center WANG Yue

Research 74 Influence of Urban Green Space Forms on PM2.5 Reduction: A Case Study of Wuhan CHEN Ming, HU Yi, DAI Fei* 79 Review on Urban Green Space Cooling and Humidifying Effect and Outdoor Thermal Comfort Based on CFD WU Sijia, DONG Li, JIA Peiyi*, YI Huilin 85 Progress and Representative Methods in Foreign Sacred Natural Site Conservation from World Heritage Perspective DU Shuang, HAN Feng*, MA Rui 91 Research on Water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Drainage Rainwater Replenishing Riverways WU Danzi, LI Xin, ZHANG Wenjie, ZHENG Wengang 97 Research on Perceived Safety Evaluation of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Environment Based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HUANG Dengkai, WANG Guoguang*, CHEN Zhijun 103 Exploration on the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 of 3D Digital Model of Landscape Plants WANG Wanying, FENG Xiao* 109 The Image of Pine and Cypress in View Nam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rivate Gardens YANG Xiaodong, XU Ting

Current 115 Call for Papers: 2020 Issue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16 Index of 2019 Issues

广告索引 Advertisement Index 封底 《风景园林》杂志社 123 扬州意匠轩园林古建筑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126 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有限公司 封二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124 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127 《中国园林》杂志社 封三 深圳北林地景园林生态有限公司 125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128 《景观设计学》 122 北京建院约翰马丁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瑞克·德·菲索,金石雨,李卫芳 . 荷兰“绿心”:国家景观中基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景观设计 [J]. 风景园林,2019,26(12):8-20. 荷兰“绿心”—国家景观中基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景观设计 Climate Adaption in National Landscape: Green Heart, Holland

著:(荷兰)瑞克·德·菲索 译:金石雨 校:李卫芳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Author: (NLD) Rik de Visser Translator: JIN Shiyu Proofreader: LI Weifang 标识码(OSID)

摘要:适应气候变化是景观设计中一个密切相关的主题,通过两个设计案例进行研究。1)“绿心”气候公园。体现 中图分类号:TU986.2 2010 文献标识码:A 了倡导的设计思想和区域性研究成果。“绿心”研究计划始于 年,最初是为经济、农业和创新的综合创新网络 文章编号:1673-1530(2019)12-0008-13 部门制定。该计划建议:将填海造地和脆弱的泥炭地转变为“气候缓冲区”,使水系统更具弹性、减少土地沉降、 DOI:10.14085/j.fjyl.2019.12.0008.13 抵御洪水,并通过恢复泥炭地来吸收 CO2,有助于抵消温室效应。“气候缓冲区”也为 800 万居民增加了景观的多 收稿日期:2019-06-11 样性和吸引力。2)阿姆斯特尔兰专题研究。 阿姆斯特尔兰是紧靠阿姆斯特丹南部的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农村地区,也 修回日期:2019-10-29 是“绿心国家景观”的一部分。“绿心”区域设计研究、阿姆斯特尔兰专题研究于 2019 年开展,由我们担任北荷兰、 南荷兰和乌得勒支的空间质量省级顾问。阿姆斯特尔兰是“绿心”中一个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开放式农业景观, 著者简介(Author): 沿经阿姆斯特尔河渗入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肌理中。对于该区域探究了 2 种设计思路及方案。1)如何使农业景观具有 (荷兰)瑞克·德·菲索 / 男 / 荷兰 Vista 景 可持续性且不受气候影响;2)将农业景观转变为自然景观并积极促进泥炭地的增长,会产生什么意义。这 2 个方 观与城市规划事务所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 / 案的目标一致,都旨在保留阿姆斯特尔兰,使之成为阿姆斯特丹周边城区的一处重要的开放空间。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设计研究 (NLD) Rik de Visser is the founder and chief 关键词:风景园林;区域规划;农业;自然发展;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泥炭景观;土地沉降; designer of Vist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城市可持续发展 and Urban Planning in the Netherlands.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by design. Abstract: Climate adaptation is an extremely relevant theme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2 design studies. The first is our manifesto and regional study “Climate Park Green Heart”. This plan was originally developed in 译者简介(Translator): 2010 for the Innovation Network Ministry of Economics, Agriculture and Innovation. In this plan we propose to convert land 金石雨 / 女 /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翻译系 本科 / 研究方向为科技翻译 reclamation sites and vulnerable peat areas into climate buffers that make the water system more resilient, reduce soil

JIN Shiyu is a BA in English Translation, subsidence, protect against flooding and capture CO2 through peat restoration and thus help counteract the greenhous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San Yet-sen effect. The climate buffers increase the diversity and attractiveness of the landscape for 8 million inhabitants. The second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scientific study focuses on Amstelland. This region is an attractive rural area immediately south of Amsterdam. The area is part of translation. the Green Heart National Landscape. Regional design research Green Heart, Case Study Amstelland was carried out in 校者简介(Proofreader): 2019 on behalf of the Provincial Advisors on Spatial Quality of Nort Holland, South Holland and Utrecht. The Amstelland 李卫芳 / 女 / 硕士 / 景观设计师 / 研究方向为 is a culturally and historically valuable open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Green Heart that penetrates the urban fabric of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Amsterdam along the Amstel River. We have investigated 2 scenarios for this area: 1) How can we make the agricultural LI Weifang, Master, is 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er.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landscape sustainable and climate-proof and 2) what it means to convert this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nto nature and to planning and design. actively encourage peat growth. Both scenarios also have the objective of preserving the Amstelland as a valuable open space for the surrounding urban area for Amsterdam.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gional planning; agriculture; nature development; climate change; climate adaptation; sea level rise; peat landscape; soil subsidenc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1 “绿心”(Green Heart)概况 勒支等历史名城形成的环形城市群落,占地面 1.1 圩田上的大都市 积约 3 000 km2。超过 800 万人居住在这个经济 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是由阿姆斯特丹、哈 中心,几乎是荷兰一半的人口。“绿心国家景观” 勒姆、莱顿、代尔夫特、海牙、鹿特丹和乌得 (the Green Heart National Landscape,简称“绿

8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height above sea level 海拔 /cm 北京 荷兰兰斯塔德 < -500 -250 -220 -200 -175 -150 -100 0 100 250 500 1000 1500 2500 “绿心” 5000 >5000

0 5 10 km

3 2200 万居民 800 万居民 1

2

公元前 500 年左右:河口 1500 年左右:泥炭藓 1600—1900 年:泥炭地被开采 目前:围垦泥炭沼泽

1 北京和兰斯塔德的对比 3“绿心”和兰斯塔德地区的高程图:深蓝色部分代表之前由开采形成的泥炭沼泽区域,这些区域曾被洪水淹没,之后 Comparison between Beijing and Randstad 经围垦形成圩田,目前海拔介于 −6 ~−4 m。紫色部分表示临近泥炭地有严重的土地沉降 2“绿心”北部的历史变迁 The height map of the Randstad Holland and the Green Heart: Dark blue parts represent the former peat bogs which were Historic development in the Green Heart (northern area) excavated. These excavated areas were flooded and later reclaimed and arranged as polders. They are currently situated 4 to 6 meters below sea level (NAP). The purple colour indicates strong soil subsidence in the adjacent peat areas

心”)就位于这个环形城市群的中心。对这 的一片草地上。哈勒默梅尔(Haarlemmermeer) 上升对三角洲计划的可能影响》[1] 中展示了气 片泥炭地的改造始于中世纪早期。泥炭地经 位于阿姆斯特丹附近,史基浦国家机场也坐 候变化对沿海地基、用水安全和淡水供应的影 开采泥炭燃料,并作为农业用地进行去水处 落在此处,1852 年,这里的泥炭地被抽干, 响。在 2050 年之后,海平面有可能处于持续 理,形成如今的圩田景观。现在,兰斯塔德 平均海拔在 −5 m。由于气候变化,这些在圩 加速上升的状态。尽管现在还没有直接的科学 遭受土地沉降和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逐渐 田上建造起来的大都市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证据,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指出,荷兰将会面 上升的威胁(图 1、2)。 既要减轻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同时也要减少 临这种情况带来的问题,原因是南极洲的陆地 兰斯塔德和“绿心”的海拔目前几乎都处 温室效应。此外,还面临着重大的空间挑战: 冰盖融化得越来越快。海平面上升是否会加速 于荷兰海拔标准(Normal Amsterdams Peil,简 必须使农业更具可持续性,停止进一步的土 以及加速的幅度都将取决于国际气候政策。 称 NAP)水位线 0 m 刻度之下,即低于平均 地沉降,增加生物多样性,并转向可再生能 荷兰的政策旨在实现 2015 年巴黎举行的 海平面(图 3)。曾经的泥炭沼泽经过人工挖 源的形式。而另一方面,还需要在 2040 年之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目标—使全球 掘后形成了湖泊,这些湖泊随后被排干,以开 前建造 100 万套住房。 升温控制在 2℃及以下。但该目标是否可以在 发新的农业区,其海拔介于 −6 ~−4 m。荷兰 1.2 气候变化 全球范围内实现尚无定数。依照荷兰现在的情 的最低点为海拔 −6.76 m,其位于鹿特丹东北 气候变化将对荷兰的空间规划产生重大 形,到 2100 年海平面将上升 0.35~1 m。鉴于海 Zuidplas 圩田(于 1841 年进行围海造田)中 影响,这一事实已毋庸置疑。《海平面的加速 平面上升对荷兰的影响巨大,因此有必要考

9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Current situation 现状 限制市场的主动性。因此,“绿心”气候公园 的出发点是寻找经济功能和空间质量的新的结 有限用量 轻度污染 水泵抽出 引水口 合点,实现“红—绿”区域的综合发展,而不 是获得限制性的部门政策(图 4)。 2.2 4 个策略

咸水渗漏 变干旱 气候公园具有四重景观策略(图 5)。

Future situation 未来 2.2.1 水系 气候变化对兰斯塔德的安全构成严重

灵活管理水位 减少使用水泵 威胁,进而也对整个荷兰的经济构成严重威 胁。威胁来自 2 方面:海平面的上升和高地 河道泄水。鹿特丹地区尤其脆弱,为了保证 地区安全,需要对整个河流系统进行彻底的 压力抵消 重新设计。由于城镇化和正在进行的基础设 ① Sea level rise 海平面上升 • Insufficient water quality for inlet into nature reserves 引入自然保护区的水质不满 • Primary flood defenses no longer suffice 最初的洪水防护设施不足 足要求 施建设都聚集在河流沿岸,要整合区域发展 • Salt water is penetrating further and further into the country 咸水不断进入内陆 ⑥ Robust system 稳固的系统 ② System overloaded 系统不堪重荷 • More water storage in reclaimed polders 复垦圩田将蓄存更多的水资源 将是个艰巨的任务。“气候堤坝”(climate • Discharge to the sea without pumping becomes more difficult 不使用水泵将水排 • Better water quality through less inlets and natural purification 通过减少进水和自 入海里更加困难 然净化改善水质 dike,超宽)的建设应该同打造宜人的、具有 • Contamination by nutrient-rich and brackish water 营养富集的水和咸水造成 ⑦ Transformation of reclaimed polders 复垦圩田的转化 污染 • Integral / partial inundation to avoide salinisation and drying out of adjacent peat 吸引力的河岸景观相结合。 • Insufficient water storage 水资源储蓄匮乏 areas 整体或部分被淹没,防止相邻的泥炭地盐碱化和干旱 • Weak dikes become a danger to safety 系统中的堤坝变得脆弱,造成安全隐患 • Mounds built with sand as a sustainable and safe basis for new functions 对于区 沿着河岸,可以将城市改建、扩建与河 ③ Reclaimed polders unsustainable 圩田改造不可持续 域的新功能,用沙子堆起的土丘可作为可持续的、安全的地基 • Vulnerable to flooding 容易遭受洪水冲击 ⑧ Peatland as a climate buffer 泥炭地作为气候缓冲区 道拓宽、堤坝加固工程结合在一起。兰斯塔 • Dependent on continuous drainage 依赖持续的向外排水 • Prevent soil subsidence by stopping water level reduction 水位停止下降,阻止 • Drying effect on peat areas 导致泥炭地干旱 土地沉降 德周围的 14 号环形堤坝可以被扩建为牢固的 • Salinisation due to brackish seepage 由于咸水渗入引起盐碱化 • Restore ‘sponge’ effect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living peat 通过创造活的泥炭恢 • Large inlet required for flushing brackish water 需要更大的入水口冲走咸水 复“海绵”效应 “气候堤坝”。这项设计不能仅是纯粹的文化—

④ Vulnerable peat areas 脆弱的泥炭地区域 • CO2 is captured through active peat formation 新泥炭积极形成的同时捕获 CO2 • Loss of groundwater as a result of seepage to deeper polders 水渗透到更深的 ⑨ Less water withdrawal from rivers 从河流抽走更少的水 技术元素的组合,更应该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 圩田而导致地下水流失 • Less water needed for the Green Heart due to water storage 因为有蓄水,“绿心” • Inlet of less clean river water / has a limited availability 引入的河水不甚干净且用 需要更少的外部供给 的景观结构。当在自然环境中建造新的建筑和 量有限 • More water available for other purposes 有更多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其他用途 • Continuous subsidence due to agricultural drainage 农业排水导致地面持续沉降 • Less water withdrawal from the IJsselmeer region 从艾瑟尔湖抽取的水更少 特殊居住区时,也正是建设高质量城市河道 ⑤ Large dependence on rivers 对河流的巨大依赖 • Too little water supply during dry periods 干旱期可提供的水资源非常少 及滨水景观的良好契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 4 河道滨水景观将对气候产生有益影响:空间 4 “绿心”气候公园剖面图① Sectional view of Climate Park ① 的多用途、热电联产、高效的公共交通等优点。 河道旁的建筑、历史悠久的沿河城镇、工业 虑极端情况。若 21 世纪内全球温度升高 4℃, 随着气候变化而加强,随之而来的还有安全和 遗址、独特的河岸自然风光共同构成了“绿心” 到 21 世纪末海平面就可能上升 3 m[1]。人们 洪涝问题,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局面。我们还 的主要景观结构,并在设计中得以强化。 并不清楚哪些措施是最有效的,也不知道这 能继续增高堤坝多久,还能继续从地下抽水 2.2.2 重要的牧场草地景观 些必然的变化进程是如何构建起来的。政府 多久呢?而且,排涝耗费大量的能源和金钱。 在农业领域,气候问题受到重视,比如贯

采取观望态度,好的政策不应仅局限于当下, 如果遇到干旱的夏季,就没有足够的水来满 彻实施水、营养、能量的封闭循环,减少 CO2 还要考虑到未来。气候公园的出现是在呼吁 足巨大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正在考虑采取 排放,增加农业生物多样性。规模化和集约化 政策制定者和发起者共同努力,建设可持续 严厉措施,例如将艾瑟尔湖(IJsselmeer)的 生产不符合上述要求,但是高品质生产是符合 的、有价值的“绿心”国家景观。不仅要把 水位提高超过1 m。不过,如果能将水蓄存在“绿 的。例如,有机乳制品产业比传统乳品业减少 气候变化视为威胁,更要把它视为机遇。 心”,就不需要上述的措施了。气候公园的出 1/3 温室气体的排放。河流黏土地区和有黏土 发点是为“绿心”地区建立一个封闭的水平衡 底层的泥炭地也符合。在这些区域,保持农业 2 “绿心”气候公园 系统,不再依赖外部供水。2)提高生活质量, 文化景观和健康食品生产具有可持续的基础。 2.1 两大挑战 增强兰斯塔德的经济竞争力。在南部以及兰斯 将区域特产贴上“绿心”质量标志,通过 荷兰西部面临两大挑战。1)适应气候变 塔德的其他地区对高质量的乡村生活环境和方 更好的市场营销合作,农业有可能迎来新的经 化和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绿心”依赖于持续 便可达的休闲场所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但是 济前景。很多公司发现了这一点并已经开始相 的排水和来自其他地方的淡水供应,这种依赖 缺乏投资方面的行政决断力,而规划条例也会 互合作。“绿心”质量标志产生的经济效益还

10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的乡村生活环境。在需要跨越基础设施的地 阿姆斯特丹 方,会设置适合动物和人们通行的牢固的“景 水系 观桥”。只有通过综合的规划建设,才能为 气候、景观和经济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 2.2.4 荷兰湖区 重要的牧场草地景观 被挖掘的泥炭沼泽可以说是“绿心”地区 的“丑小鸭”,各种政策关注的都是泥炭草地 景观区域。这一点可以理解:这块新围垦的土 乌特勒支 湿地基础设施 地有着一望无际的田野和笔直的道路,与那些 古老的、富含水分的泥炭圩田相比,缺少休闲 和生态方面的亮点。但这并不合理,因为这里 荷兰湖区 是“绿心”发生盐碱化和干旱的源头,是洪水 鹿特丹 发生风险最大的地方。这里才最需要进行结构 性设计,使其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正是在 0 5 10 km 5 这里,人们可以从景观、自然、娱乐、生活和 工作中受益良多。“绿心”公园接受了这些挑 战,将展示“丑小鸭是如何变成白天鹅”的。 这片围垦地有多种多样的开发方式,无论 是哪种,都会使区域水位大幅上升。在许多地方, 为了自然的发展,会允许洪水浸没土地,从而 给泥炭地恢复提供机会。事实上,水位逐渐升

高能促进有机物质的积累,进而大量的 CO2 被

0 2 km1 捕获,地面再次抬升,这称之为“活的泥炭地”。

6 水产养殖业或沼泽种植业为圩田农业提 ② 5 “绿心”气候公园概念 6 圩田上的伊杰堡 供了新的选项。水产养殖是指养殖鱼、虾、 The Climate Park concept IJburg in the polder ② 贝类或水生植物。沼泽种植侧重于种植湿地 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例如让“绿心”加入国际 的水管理措施(图 3)。通过综合的方法,减轻 作物,如香蒲、泥炭藓或浮萍,部分圩田可 性的“慢城”(Cittaslow)运动中。意大利托斯 对农业的影响,使宝贵的景观结构受到保护。 能因此被水淹没。湿地作物提供的是健康、 卡纳地区是“慢城”运动的典型代表。该运动 自动化造成农业用水水位不断下降,但 环保、优质的食物,而且比从自然界直接获取、 的中心思想是: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热情好 这种现象正在被叫停,取而代之的是根据水 捕获食物的方式更加有益于环境。 客,亲近自然界的土地、水、气候等。“慢城” 位调整土地利用,这意味着该区域逐步向自 “Terpen”是指“荷兰湖区”中的绿色生 还包括城市中可供人们休闲的路线和生态廊道, 然生态和休闲娱乐区域转变。水位可以根据 态居住岛,而“Terpen”的开发是最具深远意 两者组成一个精细的网络。如果企业家们在纪 自然条件上下波动,极大地增加了这一地区 义、最具创新性的。为此,圩田必须全部或 念性建筑保护和历史景观恢复方面进行投资, 的蓄水能力。因此,该区域对外部水资源的 大部分被水浸没,水位最好高于海平面。形 他们将有很大的自由来开发新的服务和产品。 需求会大幅减少,发生洪水的可能也少得多。 成的新水域为居民提供更多水上运动的机会, 2.2.3 湿地基础设施 这样一来,泥炭地就恢复了其“海绵”效应, 并形成湿地自然景观。岛上将设置较多的居 我们提议在比斯博什(Biesbosch)和艾瑟 地面甚至可以再次抬高,将这种地区称为“自 住用地:海港村庄、绿色住宅区、滨水公寓、 尔湖(IJsselmeer)之间建设一处湿地公园,打造 然气候缓冲区”。景观会改变地区的风貌, 浮动码头住宅等。这些人工岛屿的建造必须 自然湿地和休闲空间相结合的连续性区域。这 但肯定不会降低其吸引力。生态方面,国际 使用大量的沙子,但不会超过伊杰堡(阿姆 样不仅形成了一个可靠的生态廊道,还能在结 上对湿地的保护不断加强。湿地公园的建成将 斯特丹)的用量。但是并非所有的圩田都适合。 构上保护“绿心”中最脆弱的泥炭地,推动休 为大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可达的自然休闲空间, 上述做法特别适合那些临近大城市、与道路 闲旅游业的发展。湿地公园建设的核心是在最 也为水上运动、自然体验和发展文化旅游提供 和公共交通网络连接良好的圩田。“Terpen” 容易发生土地沉降的泥炭地区域采取截然不同 了新机遇。湿地公园内部的村落可以形成独特 可以满足兰斯塔德地区对乡村生活环境的高

11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圩田

生产型景观方案总体规划 保留部分自然湿地环境的蓄 水池

种植湿地作物的蓄水池

草地鸟类通道

草饲乳牛业

阿姆斯特尔河河岸

河岸上有供休闲娱乐的“城 市花园” 泥炭草地 0 10.5 2 km1.5

紧急溢流区堤坝

与自然相容的乳牛业区域(使用压力排水管道)

草地鸟类保护区 与自然相容的乳牛业,配 备压力排水管道 圩田上的草饲乳牛业区域

0 2 km1.510.5 草地鸟类保护区 生态蓄水池区域(种植湿地作物,保留自然环境) 7 8

7 生产型景观方案示意图 8 生产型景观方案总体规划 Production scenario: Schematic map Production scenario: Masterplan

要求,通过真正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能够 相关深入调查研究已经在靠近阿姆斯特丹的 较少。压力排水似乎是最有效的。中央泵将 创造出一个令人赞叹的新景观(图 6)。 “绿心”中的阿姆斯特尔兰(占地 4 500 hm2) 水压进沟渠,将水通过输送管道送入排水管 “绿心”气候公园不只是一纸蓝图, 展开,所有相关的问题都集中在一个小范围 道中。这种措施可以进一步减少土地沉降到 更是一种发展的观点,具有四重景观策略: 内。在与区域利益相关方和专家商讨后,制 60% 以上。 1)水系:将城市功能集中到沿着河流的容 定了 2 种空间发展方案,并分别测试了它们对 该方案的出发点:在夏季使用水下压力 纳能力较大、可达性较好的河岸上,并将滨 土地沉降、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短缺、水 排水管道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超过地面以 水区域扩展到邻近的林缘开放景观;2)重 资源过剩、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的影响。 下约 30 cm。因为顶部 30 cm 仍然在氧化, 要的牧场草地景观:通过在农业、自然管理 3.1 生产型景观方案 土地沉降不会完全停止。到 2100 年 Ronde 和景观保护之间建立新的平衡,保护“开 在这一方案中,解决土地沉降的方法是 Hoep 地区的土地沉降不会达到 1 m,而是 放式牧场景观”这一典型荷兰文化景观; 加速将乳牛业转化为自然循环农业。其核心 40~50 cm。因此水位也会周期性下降,相应 3)湿地基础设施(泥炭景观和泥炭沼泽开 在于:在泥炭区大规模应用水下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的位置也应有所改变。 采之间的过渡):通过调整水位管理、根据 并在毗连的围垦地建设蓄水池。土地沉降和 草地鸟类保护区的土地沉降预计也是同

自然(泥炭地的再生)和休闲娱乐 2 个方面 CO2 排放量能够减半,开放式牧场草地景观(暂 样的规模。虽然这里没有使用压力排水,但 来改变区域功能,从而保护最脆弱的泥炭 时)得到保护。蓄水池具有淡水供应和灌溉 是因为地下水位在冬、春季都达到地面高度, 地区域;4)荷兰湖区:通过以可持续水管 作物的双重功能,从而加强了农业生产结构。 仅在夏季结束时达到最低点,土壤氧化的总 理、住房和旅游为重点的综合区域开发,解 沿河的土壤因黏土、污泥和(或)城市堆肥 时间就相对短。挖掘后的泥炭地将成为生态 决深圩区严重的水问题。 的堆积而抬高,变成一个带有“城市花园” 蓄水池,这些地方原则上会永久淹没,土地 的休闲区(图 7、8)。 沉降将会完全停止。 3 阿姆斯特尔兰(Amstelland)区域 3.1.1 对土地沉降的影响 3.1.2 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的实施策略 各种研究表明,水下排水系统能减少 由于土地沉降减少,泥炭地的 CO2 排放 2 气候的不断变化和水资源管理成本日益增 近 50% 的土地沉降。这是因为在夏季,圩田 量也将减少。假设 500 hm 蓄水池的 CO2 排 加,需要对如何应对土地沉降有一个新的认识。 的地下水保持在高位,因此进入土壤的氧气 放量为零,那么剩余 3 000 hm2 泥炭地每年的

12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CO2 排放量约为 2 万 t,总共能减少 3.4 万 t 沼泽鸟类带来额外的益处,但很大程度上 3.2.4 对排水系统的影响

的 CO2 排放。由于农业的广泛发展和奶牛数 与作物的精准种植相关。 有人担心有大量开放水域的地区会导致 量、牛奶产量的减少(大约 35%),预计每 3.1.6 对景观的影响 洪水泛滥,因为雨水不能存储到土壤中。这种

年还将减少约 1 万 t 的 CO2 排放。尽管 CO2 此方案最大的优点是,开放的荷兰圩田 想法假定了水位固定不变,水位一旦上升就会 的总排放量减少了 4.5 万 t,每年仍有 3.9 万 t 景观将得到暂时的保留。牧场上仍然有奶牛 被排掉。但这个方案设定的情形不是这样的,

2 的 CO2 排放量,相当于 9 000 多 hm (阿姆斯 漫步,虽然这些奶牛都是其他高产的荷斯坦 在一定范围内,水位可以自然波动,这是我们 特尔兰面积 2 倍)荷兰成熟林每年所吸附的 奶牛,但更像是诸如 blark head 那样的“双用 希望的情况。这样就拥有了巨大的蓄水能力,

CO2 总量。 途奶牛”。但是这里也有重要的变化:蓄水 有助于防止洪水发生。因为周边堤坝比较矮小 3.1.3 对供水需求的影响 池与湿地作物交织,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景观。 和对水位管理的需要,泄洪峰值很容易突破, 压力排水设施可能会直接影响圩田的地 “城市花园”进一步强化了阿姆斯特尔河沿 多余的水就要依靠泥炭地的海绵效应来吸收。 下水位,且不受沟渠水位影响,因此沟渠(最 岸的绿色生态特色(图 9、10)。 如果在“绿心”大范围应用这种方法,那么 高 60 cm)中水位的波动幅度可以更大。这样, 3.2 自然式景观方案 建造单独的“紧急溢流区”的需求就会减少。 在不占用其他空间的情况下可以在圩田蓄存 恢复泥炭地和最大限度保护生物多样 不过这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 更多的水。岸堤的牢固性是一个需要关注的 性是这个方案的核心。收集并蓄存雨水,直 3.2.5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问题。如果沟渠水位低于最低水位,圩田蓄 到水位略高于地面。天然的泥炭沼泽将通过 在此方案中,草地鸟类将被迫和湿地其 水池的水就会补充进来。蓄水池由雨水、渗 自然变化逐渐形成。泥炭藓是泥炭景观的自 他物种分享空间,它们可能会出现在较低密 水和圩田附近的剩余水补充。由于有来自渗 然组成部分,但由于挖掘和排水工程,泥炭 度的湿地。无论如何,物种多样性都会大大 透和排水系统的水,即使在干燥的夏季也会 藓几乎完全从“绿心”消失。泥炭层会捕获 增长。例如,稀有种类的蜻蜓和蝴蝶可以出

有水存留,同时需要防止蓄水池变干。据估 CO2,从而逆转土地沉降。此外,活的泥炭地 现在贫瘠的泥炭沼泽。圩田富含养分的边缘 计,在地表滞留区面积足够大的情况下,即 就像海绵一样,可以存储大量的水分,这意 区域和泥炭地为各种水鸟和沼泽鸟提供了栖 使在干燥的夏季,泥炭地对供水的需求也可 味着水源短缺和大峰值泄洪都将成为过去。 息地。从国际角度来看,泥炭地十分有价值, 以减少到零。Bovenkerker 圩田的外围区域面 这样的整体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会 特别具有荷兰三角洲的特色。 积约为 400 hm2,蓄水 400 万 m3,水位波动幅 产生很多的社会阻力。但另一方面,这样一 3.2.6 对景观的影响 度为 1 m。至于填海造地的其他地区,尤其是 个独特的“气候公园”的开发将有助于阿姆 有人担心在自然式景观方案中阿姆斯特 Bovenkerker 圩田西部还需要外部供给冲厕用 斯特丹都市圈的发展(图 11、12)。 尔兰会自动成长为森林,这种担心是不合理 水,需要进一步调查是否可以使用蓄水池的 3.2.1 对土地沉降的影响 的。只要有正确的水资源战略和良好的过渡 水,或者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减少对外部供 在这个方案中,土地沉降将完全停止并 管理,开放式景观可以得到保留。从长期看, 水的需求。 转化为地面抬升。在该地区的实地试验表明: 泥炭地几乎或根本不需要人工管理,因为这 3.1.4 对排水系统的影响 在裸露的泥炭土壤上播撒泥炭藓,不到 4 年已 里的土地潮湿、贫瘠,不会生长树木。但景 沟渠和蓄水池水位可以波动,因此能应 经形成了 8~12 cm 的海绵状泥炭层。 观特色一定会有所改变,沟渠将部分关闭, 对大流量洪峰和防止 boezem water ③发生洪水 3.2.2 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芦苇地和沼泽森林会出现,牧场上的牛会消 泛滥。地表水用来收集和清除圩田水。一般 根据最近的研究来看,阿姆斯特尔兰泥 失。关于这种情况是好是坏,人们有不同的

来说,蓄水池中的水排到河流中,河流将水 炭地的恢复每年可以固定 1.9 万 t CO2 当量, 观点。无论如何,这片充满生机的自然区域

带到大海或艾瑟尔湖。通常情况下,水系统 减少 7.3 万 t 的 CO2 排放。此外,乳牛业的 都为人们接近自然、休闲娱乐提供了新机会。

保持一定的蓄水能力是很重要的,也有利于 CO2 排放将减少 3 万 t,这样每年的总减排量 而对于脆弱的草地鸟类栖息区,该方案精心

水位管理。 相当于 10.3 万 t CO2 当量。每年释放 1.9 万 t 设计了自行车道、步行道以及划船路线等游 2 3.1.5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CO2 当量相当于 4 600 hm 森林(大约相当于 憩线路(图 13、14)。 在这个方案中,草地上栖息的鸟类拥 阿姆斯特尔兰的面积)的吸附量。 3.3 对比两个方案 有更多的生存机会,而与大自然相容的农 3.2.3 对供水需求的影响 两个方案对减少土地沉降和水资源管理 业也将增添沟渠和河岸的自然生态价值。 在这一方案中,对外部的供水需求将减 方面的作用大不相同。在生产型景观方案中, 因为荷兰肩负保护草地鸟类特别是黑尾塍 到零。泥炭地最终达到完全依靠雨水(和圩 土地沉降程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可以减半;在 鹬(Limosa limosa)的国际责任,这是一 田渗水)补给。泥炭地的海绵效应保证了土 自然式景观方案中,地面将抬高,大量的温 个重要的加分项。湿地作物可能为水鸟和 壤保持水分饱和,不会退化。 室气体被捕获。这两种方案都需要巨大投资,

13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都会重塑城市空间,对社会带来影响,需要 量的沙子就可以将其打造成一个位于海平面以上的不破坏 1 Introduction Green Heart 生态平衡的、可持续性的建设用地。通过将周围的土地淹 进行更广泛的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来作出更佳 没,可以同时实现蓄水、休闲、亲近自然等多种功能。伊 1.1 Polder Metropolis 选择。目前,生产型景观得到的支持更多, 杰堡位于“绿心”充满活力的西侧,前往兰斯塔德北部、 The Randstad Holland covers an area of ​ 南翼都十分便利,它的经济潜力显而易见。这 3 张关于 也最有利于实现保护草地鸟类的目标。但也 approximately 3,000 km2 and consists of a ring of Vierambacht 圩田的伊杰堡地图可得出意外的结论是,“绿 不能忽视,从长远来看,该区域将阶段性或 心”可以促进经济,同时还能一举解决水资源管理的可持 historic cities: Amsterdam, Haarlem, Leiden, Delft, 部分地向自然式景观转换。自然式景观能为 续的调控问题。 The Hague, Rotterdam and Utrecht. More than ③ 荷兰语单词 boezem 没有准确的翻译。boezem 是一个 气候问题带来最大的效益(图 15、16)。 水道和湖泊系统,作为圩田区水的中间储存库。圩田低洼 8,000,000 people live in this economic center, slightly 处的水沉积在 boezem 上,可通过船闸或不通过泵送而排 less than half the population of the Netherlands. In 入外部水体。如果低洼区域的水位过低,可以从外部将水 4 结语 引入进来。在干旱时期,它用来让外部的水进入圩田,于 the middle of this ring lies the Green Heart National 对“绿心”气候公园的研究和阿姆斯特 是 boezem 具有一个明确的功能—淡水供应。boezem 在 Landscape. The reclamation of this peat landscape 圩田缺水的情况下发挥作用,为圩田提供河水,并确保在 尔兰地区的发展都表明,气候问题在未来景 圩区水过多的情况下向大海或河流排放。 started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 The current polder 观设计中非常重要。在荷兰对于适应气候变 landscape is the result of peat extraction (fuel) 化的紧迫性很突出。但“塞翁失马,焉知非 and dewatering by agriculture. Randstad Holland 福”,气候变化产生的挑战也为景观设计提 suffers from soil subsidence, whereas the sea level is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供了许多新机遇:为了适应气候采取的必要 [1] HAASNOOT M, DIERMANSE F, KWADIJK J, et al. gradually rising due to global warming (Fig. 1, 2). Adaptive Strategies for High and Accelerating Sea-level 措施可能带来更加可持续的农业区、新的自 Almost the entire Randstad and the Green Rise[R]. Hague: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and Water 然区域、额外的游憩休闲空间、高品质的住 Management, 2019. Heart are now below the level of 0 meters NAP, [2] Provincial Advisors North Holland, South Holland and 宅区,达成人与自然双赢的局面。这些都需 the average sea level (Fig. 3). Peat bogs were Utrecht. Regional design research Greenheart Holland; [2-6] 要综合的景观设计来实现 。 Case Study Amstelland[R]. Amsterdam: Vista Landscape excavated, resulting in lakes, that were subsequently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 Circular Landscapes, drained to develop new agricultural areas. These 2019. [3] Innovation Network Ministry of Economics, Agriculture polders are on average 4 to 6 meters below NAP. and Innovation. Climate Park Green Heart Holland[R]. The lowest point in the Netherlands is located at 注释: Amsterdam: Vist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① 图 4 现状分析:剖面图显示处于低处的围垦地涌入很 Planning, 2010. 6.76 meters below sea level in a meadow in the 多地下水,有时甚至连更深层地表的咸水都涌进来。通 [4] Steering Group Green Heart. Development program Zuidplaspolder (reclaimed in 1841), northeast of 过大型泵站,这些水被抽走,通过 boezem 排入海中。 for the Green Heart[R]. Amsterdam: Vista Landscape 这种情况导致地表水的盐碱化和邻近泥炭地的干涸,从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2005. Rotterdam. Schiphol National Airport is located in 而限制了依赖淡水的农业区和自然区的发展。因此,需 [5] Steering Group Green Heart. Green Heart Icon of the Haarlemmermeerpolder near Amsterdam, which was 要从河流引入大量的水,以冲刷管道并保证泥炭地的湿 Netherlands, Implementation program[R]. Amsterdam: drained in 1852 and is on average 5 meters below 润。然而这种水水质不佳,也不能无限度供给,因为河 Vist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 水流量会逐渐减少。在荷兰,理论上有足够的雨水,但 [6]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Nature Conservation en Fisheries. NAP. The polder metropolis in the Netherlands is 是很快会被排放掉,因此在夏季有可能出现缺水的状况。 Dilemmas of the Dutch peat landscape[R]. Amsterdam: under great pressure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 此外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农业排水,泥炭地区域地面持 Vist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2002. 续下沉。随着地面不断沉降,水位线也越来越低,水系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both mitigate the effects 统必须不断地调整,直到最后所有的泥炭都消失,而备 of sea level rise and greatly reduce the greenhouse 受赞誉的泥炭景观也一同消失掉了! 图 4 未来图景:气候公园的本质是对“绿心”水系统做 effect. In addition, there are major spatial challenges: 图片来源: 出一系列结构性的调整。最引人注目的是圩田的转变。 we have to make agriculture more sustainable, stop 水系统中的低洼位置必须得到解决。一种解决方法是将 图 2 来自 Pieter Veen,其余图片来自荷兰 Vista 景观与城 圩田完全置于水下,但这将意味着巨大的土地损失。另 市规划事务所。 further soil subsidence, increase biodiversity, and 一种方法就是用沙子将一部分地块抬高,带来多种新用 switch to forms of renewable energy. Moreover we 途。剩下的部分浸没在水中,提高“绿心”的蓄水能力。 (编辑 / 刘玉霞) 这样发生洪水和缺水的风险都大大降低,每年抽出和引 need to build 1,000,000 homes by 2040. 入的水要少得多,因而节省了水资源管理成本。需要采 1.2 Climate Change 取额外措施防止泥炭地的土地沉降,但通过进一步的升 高或降低水位的措施是不行的。这样集约化精耕式农业 The fact that climate change will have major 就不可行了,新的机会留给了粗放式农业、自然(泥炭 consequences for the spatial planning of the 生长)和游憩休闲区域。沿河黏土土壤上的区域不易发 Netherlands is hardly open for discussion anymore. 生土地沉降,此处有充足的空间给集约化农业。 ② 为了在阿姆斯特丹的伊杰堡建造大约 18 000 座房屋, The report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accelerated sea 总共用了 2 500 万 m3 的沙子在 IJmeer 建造岛屿。这是 level rise for the Delta Program[1], shows the impact 以 IJmeer 现有的开放水域和自然环境为代价的。莱茵河 畔阿尔芬北部的 Vierambacht 圩田地势低洼,使用同样数 on coastal foundations, water safety and freshwater

14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9 生产型景观效果图—Ronde Hoep 圩田:目前农业的做 法,如过度排水已经导致原有泥炭层严重的流失,从而

给 CO2 排放和可持续水管理问题带来困难 Ronde Hoep Polder: Current agricultural practices such as excessive drainage has led to a severe depletion of the pre- existing peat layer, resulting in increasing issues regarding

CO2 -emissions and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10 生产型景观效果图—Bovenkerker 圩田:在生产型景 观方案中,蓄水池将自然湿地和沼泽农业融合在一起 Bovenkerkerpolder: In the production scenario, retention basins are created to accommodate natural wetlands 9 10 and areas of wet agriculture (Paludiculture)

supply. We may already be experiencing accelerated Climate adaptation and sustainable water 2.2.1 River Systems sea level rise after 2050. No scientific evidence has management. The Green Heart is dependent on Climate change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been provided for this, but more and more scientists continuous drainage and supply of the security of the Randstad, and therefore to the indicate that this is a scenario that the Netherlands from elsewhere. This dependency increases with economy of the entire Netherlands. The danger can be confronted with. The reason is that the land climate 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issue of safety and comes from two sides: sea level rise and higher river ice in Antarctica is melting faster and faster. Whether flooding. This is not a sustainable situation. How discharges. The Rotterdam Region is particularly and how great the acceleration will be depends on long can we continue raising the dikes? How long vulnerable. A radical redesign of the entire river 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cy. can we keep on pumping? The drainage of polders system is necessary to guarantee safety. Because The policy in the Netherlands is aimed at costs vast amounts of energy and money. In a dry urbanization and the ongoing infrastructure are achieving the climate goal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ummer there is not enough water available to meet concentrated along the rivers, this is an outstanding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of a maximum of 2ºC the huge demand. That is why we are considering task for integrated area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worldwide temperature rise. But whether that will drastic measures such as water level increases of of “climate dikes ”(extra wide) can be combined well succeed worldwide is very uncertain. The current more than 1 meter in lake IJsselmeer. If we retain with the formation of attractive river fronts. scenarios for the Netherlands assume a sea level rise the water in the Green Heart, such measures may Along the rivers we can combine urban between 0.35 meters and 1 meter up to 2100. Given not be required. The point of departure for the restructuring and expansion with river widening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Netherlands to sea level rise, Climate Park is that the aim is for a closed water dyke reinforcement. The dike of dike ring 14 around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also take extreme scenarios balance for the Green Heart, thus independence the Randstad can be expanded into a robust “climate into account. With a warming up to 4ºC this century, from external water supply! dike”. This should not be designed as a purely a 3 meter scenario is possible before the end of thi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trengthening cultural-technical element, but as a multifunctional century[1]. Which measures are most effective is yet the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andstad. In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for unclear. Nobody knows how the necessary change South Wing, but also in other parts of the Randstad, high-quality urban river fronts, alongside new processes are organized. Governments take a wait and there is a great social need for high-quality rural living estates and special residential clusters in a green see approach. Good policies are not limited to the environments and easily accessible recreational areas. environment. Concentration of functions along the present, but also extend to the future. The Climate But there is a lack of administrative decisiveness to rivers yields a lot of climate benefits: multiple use Park is a call to policymakers and initiators to work really invest in this. Planning regulations limit initiatives of space,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efficient public together on a sustainable and valuable Green Heart. from the market.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Green transport. The rivers with the many estates, the We should not only see climate change as a threat, but Heart Climate Park is to look for new combinations historic river towns,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and the also as an opportunity! of economic functions and investments in spatial unique nature of the banks are reinforced as major quality: so integrated red-green area development landscape structures of the Green Heart. 2 Climate Park Green Heart instead of restrictive sectoral policies (Fig. 4)! 2.2.2 Vital Meadow Landscape 2.1 Two Major Challenges 2.2 Four Strategies In the agricultural area, climate issues play a Two major challenges facing West Netherlands The Climate Park had four landscape strategies role, such as the pursuit of closed cycles (water, are: (Fig. 5). nutrients, energy), a reduction in CO2 emissions

15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圩田 泥炭地

自然式景观方案总体规划

地势高处发展为 沼泽森林

地势低处为开放 水域和芦苇地

阿姆斯特尔河河 蓄积雨水形成活 岸和泥炭草地 的泥炭地

香蒲和芦苇作为 富饶土壤上的主 要植物

浮水植物连接水 域和陆地 0 2 km1.510.5

(活的)通过滞留雨水实现泥炭生成 泥炭藓作为贫瘠 土壤处连接水陆 的植物 作为泥炭沼泽和紧急溢流区域的圩田 11 划船线路 11 自然式景观方案示意图 Nature landscape scenario: Schematic map

12 自然式景观方案总体规划 0 1.510.5 2 km Nature landscape scenario: Masterplan 建筑物周围的 堤坝 12

and an increase in agro-biodiversity. Scaling-up and Entrepreneurs are given a great deal of freedom Instead, the land use is adjusted to the water level. intensification do not fit well with this, but a switch to develop new services or products, provided that That means a gradual transformation into nature to quality production does. For example, organic they simultaneously invest in the preservation of and recreational areas. Allowing natural fluctuations dairy farming emits a third less greenhouse gas than monumental buildings, the restoration of historic in water level greatly increases the water storage conventional dairy farming. The river clay areas and landscapes. capacity. Much less water has to be supplied from the peat areas with a clay deck lend themselves well 2.2.3 Wetland Infrastructure elsewhere and there is less flooding. This way the to this. In these areas there is a sustainable basis for The Wetland park is a proposal for the peat regains its ‘sponge’ effect and the ground level maintaining the agricultural cultural landscape and development of a continuous zone of water-rich can even rise again. We call this “natural climate healthy food production. nature and recreational areas between the Biesbosch buffers.” The landscape will change its image, With a Green Heart quality mark for region- and the IJsselmeer area. Not only does this form but it will certainly not become less attractive. specific products and better cooperation in a robust ecological connecting zone, but it also Ecologically there is a strengthening of the marketing and sales, a new economic perspective offers a structural solution for the most vulnerable internationally protected wetlands. Accessible peat for agriculture is possible. Many companies have peat areas in the Green Heart and an economic parks will be created for the residents of the major already discovered this and are already working boost for tourism-recreational development. The cities, with new opportunities for water sports, together. This can be further expanded, for exampl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is a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nature experience and cultural tourism. The villages by joining the international Cittaslow movement. water management in those parts of the peat area in the Wetland park can develop into unique The region Tuscany (Italy) is the model for this that are most susceptible to soil subsidence (Fig. 3).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s. Where infrastructure is movement. Key ideas ar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With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he consequences crossed, robust “landscape bridges” are created methods, hospitality and a conscious approach for agriculture can be mitigated and the valuable that are suitable for both animals and people. It is to the natural facts of soil, water and climate. landscape structure preserved. precisely through a combined development that Cittaslow includes also a fine-meshed network The automatism of ever-increasing water much added value can be achieved for the climate, of recreational routes and ecological networks. level reductions for agriculture is being stopped. the landscape and the economy.

16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13 14

13 自然式景观效果图—Ronde Hoep 圩田:自然景观促进“活的泥炭地”的再生, 14 自然式景观效果图—Bovenkerker 圩田:自然式景观方案中开放水域繁茂的芦苇生机勃勃, 形成丰富的湿地沼泽景观 沼泽森林也呈现到景观中 Ronde Hoep Polder: In the nature landscape scenario, living peat is regenerated Bovenkerkerpolder: In the nature landscape scenario, open water with reedlands are allowed and forms a rich wetland bog landscape to flourish, with areas of swamp forest also present in the landscape

2.2.4 Dutch Lake District Aquaculture is the breeding of fish, shrimp, shellfish with four landscape strategies: 1) River Systems: The excavated peat bogs are the ugly duckling or aquatic plants. Paludiculture focuses on wet crops concentration of urban functions on the high- of the Green Heart. All attention in policy goes such as cattail, peat moss or duckweed. Parts of land capacity and well-accessible river banks along the to the peat meadow areas. Understandable: the reclamation could be flooded for this. Wet crops river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relatively young reclaimed lands with their endless ensure healthy,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high-quality river zones into forested edges of the adjacent open fields and straight roads are much less recreational food. Compared to harvest or catch from nature, landscape; 2) Vital Meadow Landscape: preservation and ecologically interesting than the age-old, there are many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the typical Dutch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water-rich peat polders. But that is unjustified, The most far-reaching and most innovative open pasture landscapes, by creating a new balance because this is where the cause of salinis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terpen”: green residential between agriculture, nature management and and desiccation lies in the Green Heart, and here islands in a “Dutch Lake District”. For this landscape conservation; 3) Wetland Infrastructure the risks of flooding are greatest. It is precisely in purpose, land reclamation sites must be submerged (transition between peat landscape and peat bog the polders that structural measures are needed in whole or large parts, preferably above sea level. excavations): preservation of the most vulnerable to achieve a climate-proof design. And it is The new ponds offer an enormous expansion peat areas, through adapted water level management precisely in the polders that a lot can be gained for of water sports opportunities and water-bound and function changes in the direction of nature landscape, nature, recreation, living and working. nature. On the islands there is room for numerous (regeneration of peat) and recreation; 4) Dutch Lake The Green Heart Climate Park takes up that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harbor villages, green District: tackling the serious water problems of the challenge. It shows how the ugly duck can grow residential areas, waterfront apartments or floating deep polders, through integrated area development into a beautiful swan. jetty hous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slands focused on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housing Various developments are conceivable for the a lot of sand has to be applied, but no more than and tourism. reclamation sites, with the common denominator for example for IJburg (Amsterdam). Not all being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water level. polders are suitable for this. Especially suitable 3 Regional Implementation Amstelland Inundation for nature development is already being are the polders that are close to the big c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ncreasing costs for put into practice here and there. This offers a that are well connected to the road and public water management require a new vision on how special opportunity to regain peat formation. The transport network. Terpen can substantially meet to deal with soil subsidence. This has been further fact is that a gradual increase in the water level can the high demand for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s investigated for Amstelland (4,500 hm2) in the stimulate the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erial. from the Randstad. At the same time, a fantastic Green Heart near Amsterdam. All relevant issues

This way a lot of CO2 is captured and ground level new landscape can be created with truly sustainable come together here on a small scale. Two spatial can rise again. We call this “living peat”. water management (Fig. 6). scenario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consultation Aquaculture or Paludiculture offers another The Climate Park was certainly not designed by with regional stakeholders and experts and tested interesting perspective for agriculture in the polder. us as a blueprint, but as 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for their effects on soil subsidence, greenhouse

17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gas emissions, water shortage, water surplus, and the total oxidation period will be shorter. The 400 hm2; this results in 4 million m3 of water biodiversity and landscape. excavated peat bog areas are set up as retention storage with 1 m level fluctuation. For the other 3.1 Scenario Production Landscape basins and are in principle permanently submerged, parts of the polder, in particular the western part In this scenario, the approach to soil the soil subsidence will be completely stopped. of the Bovenkerker polder, inlet water will still subsidence is used for an accelerated transition 3.1.2 Effect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e necessary for flushing. It must be investigated from dairy farming to nature-inclusive circular As a result of the reduced subsidence, CO2 further whether this water can also come from agriculture. The core of this scenario is the large- emissions from peat areas will also decrease. the retention basin or whether other solutions are scale application of underwater drainage in the peat Assuming zero emissions for the retention basin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flushing inlet. are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tention basins in (500 hm2), we arrive at an annual emission of around 3.1.4 Effect on Water Drainage the adjoining land reclamation sites. Soil subsidence 20,000 tonnes (tonne=metric ton=1,000 kg) of The level fluctuations in the ditches and in

2 and CO2 emissions are halved and the open pasture CO2 equivalents for the remaining 3,000 hm peat the retention basins also make it possible to cope landscape is (for the time being) safeguarded. area, a reduction of 34,000 tonnes.. As a result of with large discharge peaks and to prevent flooding The retention basins are given a dual function the ex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he reduction on the ‘boezem water’. This is surface water that for freshwater supply and for wet crops, thus in the number of cows and the quantity of milk serves to collect and remove polder water. In strengthening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produced (by around 35%), an additional reduction general, the water from the basin is discharged

The soils along the river are raised with clay, sludge in CO2 emissions is to be expected with around into a river that brings the water to the sea or and / or urban compost and transformed into a 10,000 tonnes of CO2 annually. With a reduction of to the IJsselmeer. It is important that a certain recreational zone with “urban gardens” (Fig. 7, 8). 45,000 tons of CO2, emissions of 39,000 tons of reserve capacity remains in the water system in

3.1.1 Effect on Soil Subsidence CO2 per year remain. This corresponds to what a normal situations. This is easy to arrange with Var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underwater mature Dutch forest of more than 9,000 hectares in water level management. drains can reduce soil subsidence by approximately a year captures, still double the surface of the entire 3.1.5 Impact on Biodiversity 50%. This is because the groundwater level in the Amstelland. The meadow birds get extra opportunities plots is kept high in the summer and therefore 3.1.3 Effect on Water Requirement in this scenario, and nature-inclusive agriculture less oxygen enters the soil. Pressure drains seem The installation of pressure drainage makes will also increase the nature value of ditches the most efficient. The ditch water is supplied by it possible to directly influence the groundwater and banks. Because the Netherlands has an a central pump and the drains are pushed in via a level in the plots, more or less indepen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nservation distribution pipe. The reduction in soil subsidence ditch level. Larger level fluctuations are therefore of meadow birds, in particular the black-tailed can then rise to more than 60%. possible in the ditches (up to 60 cm). In this way, godwit, this is an important plus. The wet crops In this scenario, the starting point is that the much additional water storage can be realised in may have an additional significance for water and use of pressure drains in the summer does not the polder without taking up space. The stability marsh types, but that depends strongly on the cause the groundwater level to drop further than of the banks is a point of attention. If the precise cultivation. approx. 30 cm below ground level. Because the top ditch level falls below the minimum level, water 3.1.6 Effect on Landscape Image 30 cm is still oxidizing, the subsidence will not be is replenished from the retention basin in the The biggest asset of this scenario is that the completely stopped. In the Ronde Hoep, the fall to polder. The retention basin is fed by rainwater, image of the open Dutch polder landscape will 2100 will not be 1 m, but 40 to 50 cm. The water seepage water and surplus water from the adjacent be maintained for the time being. Even with cows level will therefore have to be lowered periodically, part of the polder. Due to the seepage and the in the pasture, although these are other cows that and that also applies to the location of the drains. drainage water, water remains present even in dry are high-yielding Holstein dairy cows, but rather The land subsidence in the meadow bird summers and the retention basin is prevented “double-purpose cows” such as the blark head. sanctuary is expected to be in the same order of from becoming empty. It is estimated that with Nevertheless, there are also major changes: the magnitude. Although no pressure drains are applied sufficient surface retention area, the intake retention basins with wet crops form a completely here, but because the water level reaches ground requirement of the peat areas can also be reduced new type of landscape. The green character along level in winter and spring, the groundwater will to 0 in dry summers. The indicated peripheral the river Amstel is reinforced by the new “city only reach its lowest level at the end of the summer zone of the Bovenkerkerpolder is approximately gardens” (Fig. 9, 10).

18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现状

目前的 CO2 排放量 圩田上的乳牛业地区 阿姆斯特尔河两岸建筑 相当于 19 000 万 hm2 的森林一

泥炭草地上的乳牛业 年捕获的 CO2 总量 草地鸟类保护区

来自阿姆斯特 水从蓄水池到 压力排水管道 尔河的水

生产型景观方案

圩田上的乳牛业 蓄水池内生长湿地 地区 作物,水位可波动 阿姆斯特尔河两岸 与自然相容的农业, 生产型景观方案的碳排放量 是黏土或腐殖质地 铺设压力排水管道 2 草地鸟类保护区, 相当于 9 000 hm 的森林一 面,建设城市公园 水位可波动 年捕获的 CO2 总量

自然式景观方案

自然式景观的碳排放量 16 2 4 500 hm 的森林一年捕获的 CO2 总量

圩田作为紧急溢流区域, 阿姆斯特尔河两岸建筑 生长芦苇和沼泽森林 15 现状、生产型景观方案和自然式景观方案对比示意图 泥炭草地在阿姆斯特尔河处断开,收 Contrast schematics of current situation, production 集的雨水可供芦苇丛中的泥炭藓生长 15 scenario and nature landscape scenario

16 CO2 排放的整体比较

Overall comparison of CO2-emissions

3.2 Natural Landscape Scenario 3.2.1 Effect on Soil Subsidence is reduced to 0. The peat areas are after all fully fed Peat recovery and maximum biodiversity In this scenario, the soil subsidence is by rainwater (and seepage in the polder). The sponge are central to this scenario. We save rainwater completely stopped and converted into soil rise. effect of the peat ensures that the soil remains until the water level reaches a little above the Practical tests in the area showed that a sponge-like water-saturated and does not degrade. land. Natural moor peat will gradually be created peat layer of 8 to 12 cm had already formed within 3.2.4 Effect on Water Drainage through natural changes. Peat moss development 4 years after seeding of peat moss on bare peat soil. There is a fear that areas with a lot of open is naturally part of the peat landscape, but has 3.2.2 Effect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water will quickly cause flooding, because rainwater almost completely disappeared from the Green On the basis of recent studies, recovery of cannot be stored in the soil. However, this assumes Heart due to excavation and drainage. Peat peat soils in Amstelland will fix 19,000 tonnes of that the water is kept at a fixed level and that every formation captures CO2 and will reverse soil CO2 equivalents annually, a decrease of 73,000 cm level rise is immediately drained. This is not the subsidence. Moreover, living peat works like a tonnes. In addition, CO2 emissions from dairy case in this scenario. Natural level fluctuations are sponge, it retains a lot of water, which means that farming will decrease by 30,000 tonnes. The possible and desirable, within certain limits. This both water shortages and large peak discharges total reduction in emissions therefore amounts provides a large storage capacity and helps to prevent will be a thing of the past. Such an integral to 103,000 tonnes of CO2 equivalents annually. flooding. Due to small dikes at the edges and water transformation requires huge investments and will The annual emissions of 19,000 tonnes of CO2 level management, drain peaks can easily be capped. generate a lot of social resistance. On the other equivalents corresponds to that of 4,600 hm2 of The sponge effect of the peat does the rest. If this is hand, a unique “climate park” can be developed forest,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rea as Amstelland. applied on a larger scale in the Green Heart, the need that contributes to Amsterdam Metropolitan Area 3.2.3 Effect on Water Requirement to construct separate “emergency overflow areas” (Fig. 11, 12). In this scenario, the external water requirement diminishes. This still requir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19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3.2.5 Impact on Biodiversity the production scenario appears to have the most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lder. These lower situated parts in the water system must be solved. Putting the polder under The meadow birds will have to share support and to best fit in with the meadow bird water is a solution, but that would mean a huge loss of their place in this scenario with other species objective. But it cannot be excluded that in the land. An alternative is to raise parts with sand, creating all kinds of new uses. Other parts can be submerged which of wetlands, and probably occur in lower long term the (phased or partial) transition to a will provide an increase in the water storage capacity in densities. In any case, the diversity of species natural landscape will nevertheless be addressed. the Green Heart. The risk of flooding and water shortage is thus much reduced. Much less water has to be pumped will increase enormously. For example, rare The natural landscape provides the most climate out and let in every year. This results in savings in the dragonfly and butterfly species can occur in the benefits (Fig. 15, 16). costs of water management! Extra measures are needed most nutrient-poor peat bogs. The nutrient-rich to prevent subsidence of the peat areas. This is possible by not further lowering the water level, or actively raising edges and the peat bogs in the polder form a 4 Finally it. Intensive agriculture is then no longer possible, but new habitat for all kinds of water and marsh birds. The Green Heart Climate Park studies and opportunities arise for extensive agriculture, nature (peat development) and recreation. Sufficient space remains for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peat bogs the Amstell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how the intensive agriculture on the clay soils along the rivers, are particularly valuable and originally very that the climate challenge is important for the which are less sensitive to subsidence. ②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pproximately 18,000 homes characteristic of the Dutch delta. design of the future landscape. The urgency for in IJburg Amsterdam, a total of 25 million m3 of sand was 3.2.6 Effect on Landscape Image climate adaptation is high in the Netherlands. But used to build islands in the IJmeer. This is at the expense of existing open water and existing nature in the IJmeer. The fear that Amstelland will automatically sometimes that seems like a blessing in disguise. A sustainable building site above NAP could also be grow into forest in the nature scenario is The studies show that climate adaptation also realized with the same amount of sand in a low-lying polder Vierambacht, north of Alphen a / d Rijn. By inundating the unjustified. Openness can be preserved with offers a lot of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sign of surrounding land, a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can be made the right water strategy and good transition the landscape. Necessary measures lead to more at the same time to water stora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In the longer term, hardly any or sustainably furnished agricultural areas, new nature new recreational and nature areas. Located in the dynamic western flank of the Groene Hart and easily accessible from no management is required in the peat bogs: due areas, extra space for recreation and tourism and to both the north wing and the south wing of the Randstad, to the wet and nutrient-poor conditions, they exciting and high-quality residential areas. Actually 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the location is evident. The surprising conclusion of this map montage of the IJburg naturally remain tree-free. The character of the all win-win situations. This requires an integrated map in Polder Vierambacht is that a powerful boost can landscape will certainly change. The ditches will approach from landscape architecture[2-6]. be give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Groene Hart and that water management can be sustainably regulated in one fell partially close, reedlands and swamp forests can swoop. arise locally. There will be no more cows in the ③ Unfortunately there is no translation of the Dutch word ‘boezem’. A ‘boezem’ is a system of watercourses and pasture. Opinions differ as to whether that is bad. lakes that serve as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the polder water. Notes: In any case, the contiguous “robust” nature areas ① Current situation of Fig.4 : The cross-section shows that The water from lower-lying polders is deposited on the boezem and can be discharged into the external water in this scenario offer new opportunities for nature the low-lying reclamation sites attract a lot of groundwater. Sometimes even salt water comes up from the deeper through locks with or without pumping. If the water in the experience and recreation. In contrast to vulnerable surface. With large pumping stations, this water is pumped basin is too low, water can be brought into the basin from meadow bird areas, finer-meshed recreational away and drained to the sea via the ‘Boezem’¹. This the external water. During dry periods, this is used to let situation leads to the salinization of the surface water and extra water into the polder; in this way the ‘boezem’ has a access with cycling and walking paths and canoe to the drying out of the adjacent peat areas. This limits clear function with regards to the freshwater supply. routes is possible (Fig. 13, 14). the possibilities for agriculture and nature, because they The boezem functions in polders in the event of water depend on fresh water. That is why a lot of water is let in shortage, for the supply of water from the rivers to polders, 3.3 Comparison scenarios from the rivers, for flushing the drains and maintaining the and also ensures the discharge of water to the sea or rivers Both scenarios differ substantially in their peat areas. However, this water is of lesser quality and in the event of water surplus. contribution to reducing soil subsidence and water does not have an unlimited supply because the rivers will discharge less water. In principle there is enough rain in management. In the production landscape the the Netherlands, but all the water is discharged quickly, soil subsidence and associated emissions can be therefore shortages still occur in the summer. An additional Sources of Figures: problem is the continuing subsidence in the peat areas, Fig.2 ©Pieter Veen, other figures©Vista Landscape halved, in the natural landscape the soil will rise as a result of agricultural drainage. In order to follow this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and greenhouse gasses will be actively captured. subsidence, the level is lowered again and again and the water system must be continuously adjusted until (Editor / LIU Yuxia) Both scenarios require substantial investments and finally all the peat has disappeared. And with it the much- have major spatial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To appreciated peat landscape! Future situation of Fig.4: The essence of the Climate arrive at a well-considered choice, a broader social Park is a number of structural interventions in the water cost-benefit analysis is needed. At the moment, system of the Green Heart. The most striking thing is the

20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王建革,周晴 . 宋元时期江南运河对嘉湖平原圩田体系的影响 [J]. 风景园林,2019,26(12):21-27. 宋元时期江南运河对嘉湖平原圩田体系的影响 Influence of Jiangnan Canal on Jiaxing and Huzhou Plain’s Polder System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王建革 周晴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WANG Jiange, ZHOU Qing 标识码(OSID)

摘要:嘉湖平原传统的圩田开发过程形成的农业模式是中国经典的生态农业模式的代表,其中湖州的桑基鱼塘 中图分类号:TU986,K928.6 GIASH 文献标识码:A 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通过对本区域内圩田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的梳理与分析发现: 文章编号:1673-1530(2019)12-0021-07 嘉湖平原的圩田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宋元时期嘉湖平原地区沼泽地开发过程中形成以江南运河为主干河道的河 DOI:10.14085/j.fjyl.2019.12.0021.07 网,以运河为框架进行了圩田水利的开发。宋元时期根据嘉湖平原内部的地势与水环境差异,北部形成以荻塘 收稿日期:2019-07-05 运河为中心的溇港圩田开发模式,中部形成以运河和塘河为中心的围田开发模式,南部以湖杭运河和杭嘉运河 修回日期:2019-10-29 为中心形成桑基鱼塘和桑基稻田圩田体系。 关键词:嘉湖平原;江南运河;圩田;桑基鱼塘;桑基稻田 王建革 / 男 / 博士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 18ZDA178) 心教授 / 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与生态史 WANG Jiange, Ph.D., is a professor in the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Fudan Abstract: The agricultural model formed in the traditional polder field development process in Jiaxing and Huzhou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historical Plain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classical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odel in China. The mulberry fish pond system geography and ecological history. of Huzhou is recognized as a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Through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related to polders in the region, this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Jiaxing and Huzhou Plain 周晴 / 女 / 博士 / 广州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 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 has a long history of polder reclamation. The river network with the Jiangnan Canal as the main channel was ZHOU Qing, Ph.D., is an associate researcher built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wetlands of the Jiaxing and Huzhou Plain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he in th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Her canals were used as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der water conservancy. The Lougang polder model research focuses on historical geography. wa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tang Canal in the north of the plain, the polder development model was formed in the middle centered on the canal and ponds, and the mulberry fish pond and mulberry rice field polder systems were formed in the south centered on the Huzhou-Hangzhou Canal and the Hangzhou-Jiaxing Canal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topography and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Jiaxing and Huzhou Plain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Keywords: Jiaxing and Huzhou Plain; Jiangnan Canal; polder; mulberry fish pond; mulberry rice field polder Fund Item: Key Grant Project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 (No.18ZDA178)

1 研究背景 件。宋元时期嘉湖地区沼泽地开发过程中形成 嘉湖平原是太湖流域的农业核心区,明代 以江南运河为主干河道的河网,以人工河道为 以来成为江南的经济重心,本区域内圩田开发过 框架的水网,与苕溪、太湖、吴淞江水系相联 程中形成的桑基鱼塘、桑基稻田开发模式是中国 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圩田水利。以往的研究多 传统时代最经典的生态农业模式的代表,2017 年 从农业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特别是水利史的 湖州的桑基鱼塘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 研究为主,没有将本区域内的圩田进行景观体 化遗产(GIASH)。宋元时期的水利建设又是 系研究。从景观体系来看,宋元时期根据嘉湖 这一地区农业经济的繁荣与格局形成的基础条 平原内部的地势与水环境差异,北部形成以荻

21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塘运河为中心的溇港圩田景观体系,中部形 成以运河和塘河为中心的圩荡田景观体系, 西部形成以湖杭运河为中心的桑基鱼塘景观 体系,南部形成以杭嘉运河为中心的桑基稻 田景观体系。笔者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分析 宋元时期河网体系格局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对 应的圩田景观体系特征。

2 早期的开发与入宋以后水文环境的 变化 2.1 早期的开发 1 2 塘是嘉湖平原区早期最重要的农田水利 1 嘉湖平原江南运河水系示意图 2 五代时期太湖流域东部的塘浦圩田体系与水网 [4] 工程,据《嘉泰吴兴志》记载“凡名塘,皆 Schematic diagram of Jiangnan Canal system in Jiaxing and The pond-river-polder system and river networks 水左,右以通陆路”[1]6899,说明本区成塘的 Huzhou Plain in the eastern Taihu Lake watershed in the Five Dynasties period[4] 过程即运堤修筑与运河水路形成的过程。嘉 湖地区以运河为中心进行农田水利开发,早 期主要位于荻塘与东部嘉兴一带。据记载: (约 6 077.4 hm2)。后太守沈嘉又重新开凿, 2.2 入宋以后的水环境变化 “唐广德中(763—764 年)屯田,使朱自勉 更名吴兴塘、南塘。李安人又开一泾泄水入 吴越以来偏重治水治田的有序水利系统 浚亩距沟,浚沟距川,疏凿运河,而水利始 太湖。开元(713—741 年)中,县令严谋道 入宋以后被破坏。宋设转运使、发运使专主水 兴,后刺史于頔又修缮运堤,疏通河道,运 又开凿。广德中(763—764 年)太守卢幼平又 事,水利以漕运为纲,不究堤岸堰闸之制与沟 堤植树。”[2] 通过屯田的过程,平原中一些 开。到宋代,因湖州城的扩展,荻塘周边已无 洫畎浍之利,姑且以便漕舟楫为主,江南圩田 淤塞的河道、湖泊沼泽成为农田,同时嘉湖 可灌溉的田地,荻塘对于濒湖低地的开发主要 区塘浦水利制度与设施一切毁之,堤岸不修, 平原上的水系、水流格局重新整理,8 世纪 是起圩田防护堤围的作用。“濒湖之地,形 堰闸废置。因塘浦圩田体系被毁坏,嘉湖平原 后期开始,伴随着屯田工程的大规模开展, 势卑下,苦水不苦旱,初无藉于灌溉。意当 80%~90% 的低乡之田被积水淹没 [3]285,当时的 嘉兴东部的滨海高平原区旱时从太湖与附近 时取土以捍民田耳,非溉田也。” [1]6898 苏、湖、秀三州低地都开始出现涝水难排的 湖群引水灌溉,雨季时水流向东北排入太湖 塘浦圩田区的治水要点在于利用高大圩岸 局面。至 1116 年赵霖治水之时,低田区的圩 东部的松江,由松江入海。五代时太湖流域 来提高水位,据郏亶总结是驱低田之水尽入于 田已基本全部被淹 [6]7513-7514,长期的涝水覆盖 形成了一套活水周流的塘浦圩田水利体系。 松江,即在塘浦体系中通过高筑圩岸,大圩岸 太湖南岸平原区域,因北受低乡高水位顶托, 这一圩田体系西部以江南运河导太湖出水进 将低田区的水壅高,灌溉冈身高地(图 2),低 向东排水不便,运河沿岸地势较高的圩田区在 入低地圩田网络,低地圩田网络排水入吴淞 田筑高堤岸同时也起防洪作用,高田最重要的 雨季也为积水所困。陆游在乾道六年(1170 年) 江,低地排涝与冈身高地呈排灌一体化状态 是深挖河道,疏浚港浦灌溉。这样使嘉湖平原 途经崇德至嘉兴,记载了当时的灾荒景象,运 (图 1)。据北宋郏亶论述,当时嘉兴一带 北部地区沿太湖的低田与沿海的冈身高地得以 道旁多军中牧马,运河水泛滥,高于旁边村庄 的滨海之地,皆有堰以蓄水,而海盐一县有 兼治。北宋初年郏亶提到吴淞江口南至嘉兴有 村数尺。两岸都是排农田积水的水车,妇女儿 堰 100 多所,湖州一带都在水中筑堤以固田, 吴越时所开大浦 20 条 [3]267,嘉兴的浦为承唐时在 童一起竭力排水,也有或用牛牵引水车的 [7]4。 当时东苕溪一带的防洪导堤西塘之岸,有高 此地之“夫伍棋布,沟封绮错”的屯田中沟洫 北宋时期,治水专家如郏亶、赵霖都曾试图恢 一丈(约为 9.2 m)有多的,这些都是五代 旧迹 [5]4375,并在其基础上高筑圩岸,纵浦与运 复吴淞江流域的塘浦大圩体制以排出太湖流 的遗法 [3]265。 河与横塘体系结合,导低田水通吴淞江,再通 域的涝水。但吴淞江流域塘浦体系体制因吴 太湖南部的沼泽地开发借着早期运河之 过横塘灌溉高地,这就是郏亶《水利书》中记 淞江中游农田开发的破坏,不复可得,苏、湖、 堤 —荻塘进行,荻塘也是早期的圩岸。荻 载的当时吴淞江流域如棋格状的塘浦圩田形 秀 3 州低乡之民只能在积涝环境中继续经营。 塘始筑于晋,唐代又多次重筑,筑塘的过程即 态:“其浦之旧迹,阔者二十余丈,狭者十 太湖南部、东部低洼平原区中的积涝水流流 圩田开发的过程,《嘉泰吴兴志》记录当时的 余丈,又有横塘以贯其中而棋布之。古者既 向受潮汐、风力影响,在平原区中往复流动, 荻塘在湖州府南一里余(约 500 m)。并引《吴 为纵浦以通于江,又为横塘以分其势,使水 这种水文状况一直维持到元代。这一时期内, 兴记》说明是晋太守殷康开凿,旁溉田 1 000 顷 行于外,田成于内,有圩田之象焉。”[3]267 嘉湖平原的水系在积涝环境下由于圩田体系

22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3

3 嘉湖平原水系变迁示意图 Schematic diagram of water system changes in the Jiaxing and Huzhou Plain

的发展继续发育,逐渐形成以黄浦江为排水主 流方向随太湖水位的涨落而变,嘉湖平原中 “湖州濒太湖,有隄为之限制,且列二十七 干的水系(图 3)。因受风向与黄浦江潮汐影响, 产生的部分洪涝水可通过这些沟渠排入太湖, 浦,引导湖水以溉民田。因各建斗门,以为 嘉湖平原水系中的水流经常往复不定。如元 干旱年份通过这些沟渠也可从太湖引水灌溉。 蓄泄之所,视旱潦为之启闭。去岁之旱,高 代任仁发《水利集》称吹东南风时,水回太湖, 平原区中通过荻塘运河与溇相配合排水, 下之田俱失沾溉,委官访求遗迹,开浚浦溇。 则长兴、宜兴、归安、乌程、德清等处水涨泛溢; 是太湖南岸一种独特的“横塘纵溇”的水利 不数日间,湖水通彻远近获利。而于斗门, 吹西北风时,水下淀山湖泖,则昆山、常熟、 格局 [13]43。其中荻塘运河承接东苕溪水系溪流 因加整葺,乞诏守臣逐岁差官亲诣湖堤,相 吴江、松江等处水涨泛溢。都是因为下游排 水分泄入溇港,南宋时期湖州平原北部沿太 视开浚浦溇,补治斗门,庶几永久。”[15] 水不畅,积水往来不去 [8]25。 湖的横塘纵溇圩田水利系统已经十分成熟, 元代重视对荻塘运河的维护。至正年间 据《嘉泰吴兴志》中记载:“自迎春门至浔溪, (1341—1368 年),官方“两修石塘”,石塘 3 宋元时期运河与圩田 一带官塘,通泄溪流入太湖,与近湖诸溇脉 是渠系运河,即东塘运河,东塘运河即荻塘运 3.1 荻塘运河与溇港圩田 络贯通去处。”[1]6896 荻塘运河东连苕溪水流, 河的后期完善的形态。运河以东的河道与运河 太湖南部的平原区中,湖州—南浔一线为 下接吴江,还分流了嘉湖平原西部山溪所来 东堤相连,溇港与西堤相连。元末,以荻塘为 地质凹陷带,太湖南部的荻塘运河即位于这一 洪水,又能引导一部分洪水北向通过溇港排 中心的运河河网已有上横港、下横港、中横港 凹陷带中,宋初开挖这条运河时对平原地理环 入太湖。东苕溪下游水流部分通过溇港入太 三条支流,分泄东苕溪下游水流入东部地区。 境已有细致的把握。因太湖水在吞吐流的作用 湖,部分水流分入荻塘,东北行于南浔、平望。 “乌程之溇尤曲折,出太湖溇口,旧向东北, 下水流由西南向东流动,水流搬运的泥沙在太 荻塘运河区域也形成水网。凌介禧总结了太 以避西北风泥水逆灌,溇港长约一二里不等, 湖南岸自苕小梅口一带至整个东太湖区沉积 [9], 湖南岸地区水利的结构特点:“若运河之塘, 溇内又有自西迤逦而东为横港二三条不等。” 塑造出太湖南岸一条宽 5~7 km,长 30~40 km 西自郡城,东至南浔,横互七十里,以障西 溇港也发育出横向河道。在运河以东,有许 的弧状、地势较高的滨湖沉积带 [10]。太湖的吞 南众水之冲,且分水口北泄各溇入太湖。”[14]35b 多水口。在明代,溇港发育很快,外围有一条 吐流沉积所形成湖松土也呈带状沿太湖南部分 荻塘的修建经历很长时间,尽管兴筑的时间 横向塘路发育出第三道子河 [16]786-787。溇港发育 布,纵深约 1~1.5 km [11]。宋初官方主导水利在 很早,但一直到唐末太湖南部并未筑起一条 成网,分受天目山南北向水流,分担运河东 这条太湖南岸淤高的沉积带上开挖众多的小 连续的横塘。水网不连,洲滩地随处可见。 南部水网的压力。吴江长堤的修筑促进了荻 沟渠,被称为“溇”。《永乐大典》的湖州 伴随着洲滩的发育,太湖南岸湖滨隆起岸 塘运河河网的发育。庆历年间(1041—1048 年) 府图中,已将太湖溇港的形态特点进行了详 线,宋代形成许多小溇港。但南宋淳熙十五 李禹卿曾筑湖州的运河:“庆历中,通判李禹 细的描绘,并写明湖州沿湖有 38 溇港,长兴 年(1188 年)湖州知州赵恩的奏书描述,当 卿堤太湖八十里为渠,益漕运,其口蓄水溉田 有 25 港渎。宋初湖州有溇港 36 条,“西自小 时溇港多呈淤塞状态,1187 年因旱情促使官 千余顷。岁饥,出羡粟三万,活饥民万余。时 梅,东至胡溇,绵延八十余里”[12]6。溇港水 方恢复溇港水利,修治闸门,引太湖水灌溉: 知常熟范琪浚金泾、鹤渎二浦,溉田千顷。”《吴

23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江志》:“庆历中,修荻塘通湖州凡九十里。” 域成为一个高产的圩田区,后人分析以荻塘 原后期向深水区垦形成的围田又叫圩荡田。 这一时期正是吴江长桥修建时期,“以松江 为中心处理了水流是此区兴盛的水利条件: 圩荡田都是低地圩田,分散地分布在水面上, 风涛漕运多败官舟,遂筑长堤界于松江太湖 “其中则荻塘横贯,远承苕霅诸泉水,清如镜, 田地四周围着堤埂,中间种植水稻,一块圩 之间,横截五十六里。”[17]14a 堤吴江口后,太 十里一镇,五里一村,土沃稻肥,动成千顷, 田就叫一个圩头,大者数百亩,小者数亩或 湖东出水流受阻,江南运河区域嘉湖地区的 菱芡茭芋,岁以数熟。树密路迂,溪深港曲, 数分 [21]21。看起来像深水孤岛。嘉杭运河、东 排水压力增大。运河横港及其支流的增多也 过客行舟,不有乡道,咫尺皆迷,实滨湖之 塘运河和东苕溪之间的广大地区有大量的这 是由于本区域灌溉的需求,元代娄元礼居住 沃壤,江浙之奥区也。”[22]23 这样的圩田体系, 种圩荡田 [25]170。 在太湖南岸溇港区,他将七八月夏秋间的雨 都源自宋代以后的荻塘运河水系的不断分化 筑围的过程中先要考察地形地貌,选择 水称为横港水,当地农家只要截留到横港中 和发展。 在浅水地点进行,浅水地区先将积水排出, 的雨水就能保证秋旱期间的灌溉 [18]50。 3.2 荻塘运河南部平原围田 取土作堤来捍卫农田,围垦工程需要在短时 溇港水系受太湖水位的影响,疏通溇港 宋以后荻塘以南湖州平原低洼平原区中 间内动员大量的人力资源,最后筑成一种包 可以引太湖水灌溉。溇港设闸可能始于元丰 修筑了多条以塘命名的人工运河,这些运河 围式的防洪堤埂。《嘉泰吴兴志》中记载当 年 间( 1078—1085 年)。绍熙中《修湖溇记》 塘的水源取于东苕溪水系。这些塘引低洼区 时湖州东南的广袤低洼平原区有百里左右的 云:“湖溇三十六,其九属吴江,其二十七 洪涝水流向北向东导排入太湖东部及吴江附 区域前代已有围堤,经过历年的增修加固, 属乌程者,兼纪家港而言也。此溇近溪而阔, 近、淀泖湖群再通过吴淞、黄浦入海(图 4)。 南宋时期这些地区成为土地价值很高的地 独不置闸。”纪家港是霅溪水流的出口,位 例如吴兴塘是位于归安县东南部中的一条 区:“郡地最低,性尤沮洳,特宜水稻,又 于大钱口附近,水面宽阔,除此之外,其他 塘,为中部低洼平原区中一条主干塘路,据 田畴必筑塘防水,乃有西成之望。故《统纪》 各溇均设闸。设闸之后,平时太湖水位高于 《嘉泰吴兴志》的记载,吴兴塘在归安县东 援《尔雅》曰:吴越之间有具区。区即防水 平原低洼区的水位。溇闸管理不善常致淤塞。 南 23 里(11.5 km)。塘同时也是圩田的堤岸, 之隄也,筑围圆合具其中,地势之高下列塍 “昔人浚其溇而深之,且于其所视湖水高下 《嘉泰吴兴志》中也对此进行了特别的说明: 域以区别之,涝则以车出水,旱则别入水田。 而为启闭之,具以杀其暴,故时无水患,而 “凡为塘岸,皆筑以捍水。”[1]6899 嘉湖平原低 有堤塘,自古然矣。今郡境东南乡,分袤百里, 民免沟壑之虞。询之故老,其遗址尚可考也。 洼区的大量圩田正是依托着这种塘形成的。 田旧有围塍,岸岁修崇固,悉为上腴,亩直十 今乃委而弃之。虽濒湖之民,实其溇之半以 宋室南渡以后,嘉湖平原围垦湖泊沼泽 金。”[1]6901 至明初洪武十年(1377 年),乌 为种植之地,官司漫视不之省复。”[19]12b 溇 地形成的圩田迅速增多,据卫泾的描述:“三十 程县共有田围 3 114 围,归安 1 715 圩 [26]4a。围 港地区的农田开发时并不注重溇港的排水功 年间,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23]。 田区位于太湖流域地势最低的平原区中,围 能,伍余福讲述了这种太湖溇港区滩地的开 因当时许多贵族豪右的封地在嘉湖平原。乾 田修筑的工程难度较塘浦区的圩田更高。 垦过程:“初入其境,大者如溪河,小者如 道以后,这里的许多积水湖泊沼泽逐渐被豪 郏亶言:“湖州皆于水中以固田”[3]284, 石涧,塞者如陆沈,通者如神瀵。湖塘皆有 强世族所圈占围田,“豪户有力之家以平时 其情形如《王祯农书》中所描述:“水 桑麻芦苇之类以扼其流,而民之利其业者, 潴水之处坚筑塍岸包广,田亩弥望,绵亘不 深围田畴,荡荡如湖陂。围低水深岸不立, 又惮於疏浚,以积其弊,无怪乎储之者有湖, 可数计”[6]6150。当时大量流民迁入也为围田的 虽有木石将何施?” [27]1625 南宋以后,浙 而泄之者无溇也。”[20]3 通之者有湖,泄之者 开垦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积水较浅的区域 西太湖流域的围田修筑的堤岸标准越来越 无溇,说明因溇港圩田的发展,当时的溇港系 很快就被围垦,围田一开始只在浅水陂塘地 低,遇洪、涝、风灾即被冲决,围田即被水淹, 统已不贯通。这里还提到溇港区至太湖岸的湖 区,后期围垦扩展到深水湖泊区 [24]75。圩田筑 当时士人中有人提议应该由政府组织专人 塘为肥沃的滩地,同时湖水泛滥时带来许多 起的过程中,各围之间的水域即形成了以后 修筑围田堤岸,据《宋会要辑稿》中的记载: 疏松肥沃的沉积物,使溇港圩田的土质肥沃。 这些地区的河港,元代乡民合力筑圩。据任 “两浙积水之地,多是民田。止因兴筑围岸, 20 世纪 50 年代的土壤调查中,溇港区的土壤 仁发的《水利集》记载,当时的河港都在田 苟简灭裂,岁时风水冲荡弥漫,遂成陂湖。 特性被发掘,这里的主要土种湖松土全剖面 围中间。围田自古有管理者称作甲头,乡民 望朝廷差有风力人,专行计置修筑围岸。”[6]7513 都很疏松,表土层厚达一尺(约 0.33 m),质 平均每亩上交二斤米,称为做岸米,用以作 但围田堤岸的修建实际上是地方势力运作的 地为细砂质,透水性好,易于耕作,施肥效 为修筑圩岸的公共资金,在 7—8 月间水涸干 结果,北宋时期地方官修围田时倡导“殖利 果好,大多数旱作物都生长很好,最适宜种 旱之时,甲头负责击鼓召集乡民,煮粥接力, 之户”作塍岸。“嘉祐间吴中荐饥,朝廷选 植萝卜、百合、山药、马铃薯等地下块茎作物, 督责各家出力,一起疏浚河道,取泥修筑圩岸, 择度其利,是时转运使王纯臣建议,请令苏、 此外桑树生长也很好,桑树根扎得深,长得 圩岸上种桑树与柳树 [8]31。围田岸种桑,围田 湖、常、秀修做田塍,位位相接,以御风涛。 快 [21]62。清乾隆时期,荻塘以北至太湖的区 内种稻,当时已有桑基稻田的出现。嘉湖平 令县教诱殖利之户,自作塍岸,定邑吏劝课

24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4 5 4 荻塘与太湖溇港圩田示意图 5 湖杭运河沿线水系示意图 Schematic diagram of Ditang canal and the Lougang polder system Schematic diagram of water system along the Huzhou-Hangzhou Canal around the Taihu Lake

为殿最,当时推行焉。” [28]53-54 当时修筑的 门外北新桥之北,通苏、湖、常、秀、润等 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里,则知大业开浚, 堤岸位位相接,暂时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 河,凡诸路纲运及贩米客舟,皆由此达于行 盖亦有旧迹之可因也。炀帝欲恣南巡,不知 3.3 湖杭运河、嘉兴运河及其圩田体系 都”[30]9a。这一条运河所在的水流统称北流水: 后世则有赖焉。河在桐乡之境者四十里,介 南宋时期湖州平原上至少有 3 条运河, “北流水在德清县前,其水分派于余不溪, 于六乡之中,沿塘有泾通于支港,盖塘以行 1)湖州城与平望间的荻塘运河。2)杭州与 自清和石桥下,北流至沙村,与武康前溪水 水,泾以均水,塍以御水,浜以储水,脉络 嘉兴段北部的吴兴塘。3)湖杭运河。南宋时 合,又北至岘山漾与余不溪水合。”[1] 卷 5:15b 通贯,纵横分布于六乡三百余围之间,仿佛 利用湖州平原东苕溪流域深水区的航运条件, 北流水在德清至湖州的平原上向北,与余不 井田之遗象也。五代钱氏募卒为都,号撩浅, 开通了西侧的杭州至湖州的江南运河航线。 溪水系水流相通。这条水路路线虽稍曲折, 功在运河堤岸系衔。”[33]11a-11b 宋熙宁、元丰年 在杭州以北,官方通过修上塘和下塘运河, 但行船更加经济,不需要过堰闸。范成大乾 间(1068—1085 年),这里的水利以运河为 下塘连接湖杭运河,上塘连接杭嘉运河,也 道八年(1172 年)十二月赴静江府任时,走 中心,当时这一段嘉兴运河水网没有细化, 就是吴兴塘。这条河过雋堰、临平,抵于长 的就是这条水路,他第一天从湖州城出发, 明代初年这一带仍以运河为中心进行水利规 安,达于崇德之界,东潴于华家池,入于临 第二日到德清县,中途在横山休息一夜 [31]43。 划与治理,“宋熙丰间置农田水利使于浙右, 平,回绕于海宁。但是上塘河身高,水浅, 南宋偏安江南,湖州与杭州之间运河的客流 而崇德长官以主管运河堤岸系衔。明初因地 仅通舟楫。由于上塘河区域地势较高,旱季 量很大,当时这条水路航线利用率很高,日 分区,以兴水利,区之高阜低洼,以运河之 须通过闸坝引水以接济运河水源。下塘则行 夜都有通行的旅客,有许多夜航船,据袁说 南北为判,大臣督理水利,若夏忠靖诸公, 于平原地势低洼区域,雨季可从下塘排水。 友的诗所描述:“我家苕霅边,更更闻夜船, 功施于运河者居多。”[33]11b 明代以来在高度繁 据明代志书记载,下塘在仁和县的东北,泄 夜船声欵乃,肠断愁不眠。”[32]5a 荣蚕桑经济刺激下,桑基稻田农业模式在大 上塘之水,西受钱塘江、西湖水流,经过五 嘉兴段运河与其他主干河道及遍布乡村 运河以东、以南的高阜地区扩展,至正德年间, 林、塘栖,会于崇德,北达运河,南宋时期 的小型河道相互贯通,组成纵横交错的灌溉 桐乡一带早已是“高原树桑麻,下隰种禾稼, 又名新开运河,西北达于德清归安,归于太 排水网络。桐乡至嘉兴段的运河,起承接北 尺土无旷者” [34]25a。因植桑农业的扩展,嘉 湖,西流于余杭 [29]20a-20b。因上塘运河淤浅难 部低洼区水流灌溉南部地势较高区的作用。 兴运河段河道分化很多,二十里河道上有泾 治,南宋政府将下塘运河接西线运河,形成 “桐之水利当自运河始,运河自京口开浚至 十八。“至崇德穿县壕北出,又二十里,受 贯穿杭湖运河、嘉兴运河的运河水网(图 5), 余杭八百里,昉于隋大业之六年也。其水之 塘左之泾十有八。”[35]9a 差不多一里就有一泾, 这条运河在南宋时期的作用甚大,“在余杭 源出于武林诸山,按西汉地理志武林山武林 明代以来一直持续着这种分化。

25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道图可以看出,当时这一带的运河水网经过 明清时期桑基稻田开发下的形态,河道弯曲 增多,堰、闸、坝、垷等水利设施增多。 宋代以后,湖泊与荡地的开垦速度加快, 形成了大量的桑基稻田和桑基鱼塘。士大夫 的生境园林建设逐步以小池塘为中心。苏轼 特别欣赏小池塘的生境:“草满池塘霜送梅, 疏林野色近楼台。天围故越侵云尽,潮上孤 城带月回。”[39]2547 南宋时朱淑真曾多次提到 池塘,她这样描述立春前的景色:“梅花枝 上雪初融,一夜高风激转东。芳草池塘冰未薄, 柳条如线著春工。”其《春词二首》中有:“池 塘水暖鹣鹣并,巷陌风轻燕燕飞。柳带万和 笼淑景,游丝千尺网晴晖。” [40]15 池塘柳树景 观在春景中突出,夏天的桑树只是绿色,这

6 时一般不养蚕。“枝上浑无一点春,半随流 水半随尘。柔桑欲椹吴蚕老,稚笋成竿彩凤驯。 6《咸淳临安志》中的上塘河、下塘河与长安闸 荷嫩受风欹盖翠,榴花宜日皱裙殷。”[40]51 蚕 The Shangtang River, Xiatang River and Chang’an Dam recorded in the Annals of Lin’an in Xianchun Period 月是四月,入夏时蚕月已过,桑叶是剩下的 桑叶。这时有竹笋、荷花与石榴花,景观丰富。 在海宁一带,水利规划时间较早,宋代 海高地的堰闸系统也是海塘系统的一部分。 湖州一带的蚕桑已经很发达,许多从事其他 以后多置堰闸,其功能主要是蓄水与灌溉。 这一地区以运河为中心,形成下塘、上塘与 产业的人也在经营蚕桑。“士农工商,虽各 “本郡围田、河、泾纵横,谓古井画之遗, 海塘为中心的灌溉体系,这里的圩田与运河 有业,然锻炼工匠未必不耕种水田,纵使不 莫可详矣。至唐广德中,屯田使朱自勉浚亩 的关系,不像低地一样,是为排水服务,更 耕种水田,春月必务蚕桑,必种园圃。今已 距沟,浚沟距川,而其利始兴。后刺史于頔, 为灌溉服务。“查海宁形势,备塘河高于上塘, 仲春,拘而用之,使之蚕桑失时,种莳失节, 缮堤疏浍,列树表道,传记始载其制。时郡 上塘高于下塘,下塘之水自西而东泻路甚多, 终岁必有困穷冻饿之患。”[41]8a 入元后,经济 为嘉兴、海盐二县,嘉兴地势平衍,旱涝易备; 而河道宽通,且与上河诸闸坝相委输,尚不 与文化都遭到极大破坏,少有桑基景观的诗。 海盐面海并山,南高、北倾,十日不雨田者, 至于荡泄。”上河一带在城东,“节节有堰 王冕笔下的桑基农业仍是一片萧条:“田夫奔 无措,故闸堰为急。令海盐者,唐长庆中有 闸垷坝,其名不可胜纪。全藉河水充盈灌溉, 走受鞭笞,饥苦无以供支持。蚕姑且将官布办, 李谔,开古泾三百有一,创长、豊闸二;宋 兼以余润溢入下游”[37]。南宋时期引苕溪水 桑老田荒空自叹。明朝相对泪滂沱,米粮丝 咸平中,鲁宗道导蓝田浦、白塔港水一十八里; 灌溉,“(盐官)内有二十五里塘,直通长 税将奈何?”[42]188 有人提出增加田野池塘的建 嘉祐中,李惟几浚沟洫,树木闸,置乡底堰 安闸,上彻临平,下接崇德,漕运往来,客 议:“元故儒梁寅有凿池溉田之议,其略云: 三十;绍兴间,李直养修乡底堰八十余,及常、 船络绎,两岸田亩,无非沃壤”。南宋时期 亩亩之间,若十亩而废一亩以为池,则九亩 豊二闸,筑支港堰二十四;其后赵善悉浚乌 上塘河一带因农业开发多引运河水,导致运 可以无灾患,百亩而废十亩以为池,九十亩 丘、招宝等塘,筑堰八十一。海盐堰闰之功, 河水位不够,“运河之浚,自北关至秀州杉青, 可以无灾患。”[43]25a 百亩之田形成十亩之池, 世见纪载”[36]14b。海宁一带上塘河水系地势较 各有堰闸,自可潴水。惟沿河上塘有小堰数 田野景观会因此增色不少,这种安排体现出 高,运河置堰闸十分重要,宋元时期这一段 处,积久低陷,无以防遏水势,当以时加修治。 了农民的生境管理思想。 运河沿线筑塘筑堰,“古有堰置于塘北泾口, 兼沿河下岸泾港极多,其水入长水塘、海盐塘、 元代以后,在高度繁荣的蚕丝业刺激下, 亦因塘北地卑而泾深,塘南地高而泾浅,故 华亭塘,由六里堰下,私港散漫,悉入江湖, 专业桑园圩田景观集中出现在大运河以东、 堰以捍障运河,而使上塘支流不致涸竭耳。 以私港深、运河浅也”[38]。后期农田水利的 以南的高阜地区,至正德年间,桐乡一带早 于时长安无坝,杉青有闸,江淮漕运舳舻相衔, 开发也使河道更加弯曲,支流泾港增多,通 已是“高原树桑麻,下隰种禾稼,尺土无旷 达于钱塘,故闸以积水,使长盈堰,以护闸, 过比较《咸淳临安志》中的盐官县境图(图 6) 者”[44]11b。以运河为中心的灌溉水系的维持是 使不泄,净利之课由此而出焉”[33]25a。这些沿 与后期《浙西水利备考》所绘今海宁地区水 专业桑园集中的水利基础,张履祥特别强调

26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了运河河港体系的维持对明清时期这一地区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1-27. [38] 脱脱 . 宋史:卷 97. 河渠 7 [M]. 北京:中华书局, [10] 孙顺才,任贻范 . 太湖形成演变与现代沉积作用 [J]. 中 1985:9-10. 保持经济优势的影响:“崇、桐、海宁之间, 国科学(B 辑),1987(12):1329-1339. [39] 苏轼 . 秋晚客兴 [M]// 王文诰 . 苏轼诗集:卷 47. 北京: 烟火相接,河港具存,又皆平壤,高卑之势不 [11] 张益农,范俊方,英锦法,等 . 浙北嘉湖平原水稻土 中华书局,1982:2547. 中的古土壤层 [J]. 土壤通报,1993,24(3):100-101. [40] 朱淑真 . 朱淑真集注:卷 1,卷 4[M]. 郑元佐,注,冀勤, 大相去,实非他州之比。”[45]163 嘉湖平原内部高、 [12] 金友理 . 太湖备考:卷首 [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辑校 .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5,51. 低乡之间的地理差异导致养蚕业与植桑业分 1998:6. [41] 王炎 . 上宰执论造甲 [M]// 双溪类稿:卷 22. 王孟达刻 .[ ] [ ] 1596 8a. 离,使专业桑园在嘉杭运河以南的高乡集聚。 [13] 缪启愉 . 太湖塘浦圩田史研究 [M]. 北京:农业出版社, 本 出版地不详 : 出版社者不详 , : 1985:43. [42] 王冕,寿勤泽 . 陌上桑 [M]. 竹斋集:卷下 . 杭州:西 嘉湖平原中,微地形的差异导致平原内部形成 [14] 凌介禧 . 蕊珠仙馆水利集:卷 1[M]. [ 出版地不详 ]: 泠印社出版社,2011:188. 区域分工,湖州低乡成为养蚕较为集中的地 蕊珠仙馆凌藏板,1833:35b. [43] 徐献忠 . 吴兴掌故集:卷 11. 山乡水利议 [M]. 范唯一 [15] 汪圣铎 . 宋史全文:卷 27 下(宋孝宗 8)[M]. 北京: 等刻本 . 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1560:25a. 区,崇德、桐乡、海宁高乡成为植桑较为集 中华书局,2016:47-48. [44] 严辰 . (光绪)桐乡县志:卷 4[M]. 刊本 . 台北:成文 中的地区。嘉湖地区专业化桑园在地理区域 [16] 宗源瀚 .(同治)湖州府志 : 卷 4 水利 [M]. 台北:成文 出版有限公司,1887:11b. 出版社,1970:786-787. [45] 张履祥,陈恒力 . 补农书校释(增订本)[M]. 北京: 上集中于崇德、桐乡、海宁,即今大运河以东, [17] 王鏊 .( 正德 ) 姑苏志 :(卷 11):水利上 [M]. 清文渊 农业出版社,1983:163. 沪杭线以西的区域内,并且这种集中分布的 阁四库全书本 .[ 出版地不详 ]:[ 出版社者不详 ],1792: [46] 严重敏,陆心贤,郑国安 . 杭嘉湖地区水土资源的综 14a. 合利用问题 [J]. 地理学报,1959,25(4):299-312. 格局保持到 20 世纪 50 年代 [46]。 [18] 江苏省建湖县《田家五行》选释小组 .《田家五行》选 释 [M]. 北京 : 中华书局,1976:50. [19] 杨冠卿 . 客亭类稿 : 卷 9 [M]//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出 4 总结 版地不详 ]:[ 出版社者不详 ],1792:12b. 图片来源 (Sources of Figures): 宋元时期以运河为中心的水利治理对嘉 [20] 伍余福 . 三吴水利论:六论七十三溇 [M]. 北京:中华 图 1 由作者绘制,底图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 湖平原的农业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嘉湖平 书局,1985:3. 究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流域水系与地形图》 [21] 嘉兴专区土壤普查土地规划工作委员会 . 嘉兴专区土 (1 ∶ 200 000,1987 年)。图 2 根据参考文献 [4] 第 原的江南运河水系是包括荻塘运河、湖杭运 壤志(内部资料)[M]. 杭州:嘉兴专区土壤普查土地规划 193 页图 3-1-1-2 五代吴越太湖塘浦圩田示意图改绘。 河、杭嘉运河及平原中部塘河等的河网。宋 工作委员会,1959:21,62. 图 3 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改绘。图 4 据参 [22] 陈和志,倪师孟,沈彤 .(乾隆)震泽县志 [M]// 中国 考文献 [11] 第 44 页图改绘。图 5 以浙江省全舆图为底 元时期嘉湖平原的圩田开发的过程,主要是 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 23 辑). 南京:江苏古籍 图改绘 ( 宗源翰等纂修《浙江省全舆图》,“民国”四 以运河为依托的水网和圩田体系的不断扩展 出版社,1991:23. 年石印本 )。图 6 据参考文献 [29] 盐官县境图为底图改绘。 [23] 卫泾 . 后乐集:卷 13[M]//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 的过程,在嘉湖平原不同的微地貌形态中, 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 出版地不详 ]:[ 出版社者不详 ], (编辑 / 刘昱霏) 形成不同的圩田开发特色。江南运河在航运 1792:28b. [24]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函韩首[M].北京:中华书局, 功能之外,处理圩田体系的灌溉排水的功能 1997:75. 更为重要,运河是溇港圩田、围田与圩荡田、 [25] 浙江省土壤普查土地规划工作委员会 . 浙江土壤志 [M]. 桑基鱼塘、桑基稻田等不同圩田开发模式的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4:170. [26] 永乐大典:卷 2277 湖州府三 [M]. 内府重写本 .[ 出版 水利基础。 地不详 ]:[ 出版社者不详 ],[1744—1794]:4a. [27] 顾嗣立 . 元诗选(初集):己集 . 围田 [M]. 北京:中 华书局, 1987:1625. [28] 朱长文 . 吴郡图经续记:卷下,治水 [M]. 南京:江苏 古籍出版社,1999:53-54.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29] 沈朝宣 .(嘉靖)仁和县志:卷 6[M]. 武林丁氏刻本 .[ 出 [1] 谈钥 .(嘉泰)吴兴志:卷 5,卷 19,卷 20[M]. 民国三 版地不详 ]:[ 出版社者不详 ],1549:20a-20b. 年刊吴兴先哲遗书本 . 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30] 潛说友 .(咸淳)临安志:卷 35: 山川 [M]. 台北:成文 [2] 李延辉,徐志鼎 .(嘉庆)桐乡县志:卷 1[M]. 刻本 .[ 出 出版有限公司,1830:9a. 版地不详 ]:[ 出版社者不详 ],1799:8a. [31] 范成大. 范成大笔记六种[M]. 北京:中华书局, [3] 范成大 . 吴郡志:卷 19[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4:43. 1999:265-285. [32] 袁说友 . 江舟纤夫有唱湖州歌者殊动家山之想赋吴歌 [4] 张芳 . 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 [M]. 太原:山西教育出 行 [M]//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东塘集(卷 1).[ 出版地不详 ]: 版社,2009:193. [ 出版社者不详 ],1792:5a. [5] 李翰 . 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 [M]// 全唐文:卷 430. [33] 任洛,谭桓同 .(正德)桐乡县志:卷 1[M]. 抄本 .[ 出 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4375. 版地不详 ]:[ 出版社者不详 ],1506-1521:11a-11b. [6] 徐松 . 宋会要辑稿,食货七:政和六年八月十六日;食 [34] 徐秉元,仲弘道 .(康熙)桐乡县志:卷 5[M]. 刻本 .[ 出 货七:崇宁三年年十月二十三日;食货八:乾道二年四月 版地不详 ]:[ 出版社者不详 ],1678:25a. 七日 [M]. 刘琳,刁忠民,舒大刚,等,校点 . 上海:上海 [35] 赵文华 .(嘉靖)嘉兴府图记:卷 6[M]. 台北:成文出 古籍出版社,2014. 版有限公司,1549:9a. [7] 陆游 . 入蜀记:卷 1[M]. 北京:中华书局,1985:4. [36] 刘应钶,沈尧中 .(万历)嘉兴府志:卷 8 [M]. 刊本 .[ 出 [8] 任仁发 . 水利集:卷 3[M]. 旧抄本 .[ 出版地不详 ]:[ 出 版地不详 ]:[ 出版社者不详 ],1600:14b. 版社者不详 ],1324-1327:25,31. [37] 王凤生 . 海宁州水道图说 [M]// 浙西水利备考 . 台北: [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 . 太湖综合调查初步报告 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824:90.

27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李倞,宋捷 . 临汾—运城盆地以水为线索的传统地域景观特征和发展启示 [J]. 风景园林,2019,26(12):28-33. 临汾—运城盆地以水为线索的传统地域景观特征和发展启示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Enlightenment of Traditional Regional Landscape Based on Water System in Linfen-Yuncheng Basin

李倞 宋捷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LI Liang, SONG Jie 标识码(OSID)

摘要:临汾—运城盆地是中国最早的农、盐业生产区之一,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利用地方志、 中图分类号:TU986 1968 文献标识码:A 相关水利、农业等历史信息和现代考证成果,结合历史舆图和 年卫星航拍图,以水为线索归纳其地域景观 文章编号:1673-1530(2019)12-0028-06 特征和营建智慧,为传承地域景观、缓解区域城镇化问题和指导未来相关规划编制提供启示。临汾—运城盆地 DOI:10.14085/j.fjyl.2019.12.0028.06 的传统地域景观主要包括引泉、引河灌溉等引水工程主导的区域景观格局和与自然相适应的聚落防洪排涝景观 收稿日期:2019-07-02 体系 , 未来规划设计可以重点从 4 个方面开展:1)利用传统引水工程骨架构建区域景观格局,发挥新的城镇复 修回日期:2019-10-15 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开展水生态关键区域的精明保护、修复和关键资源的人文复兴;3)延续传统聚落防 洪工程智慧,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城镇防洪系统;4)传承城镇水利系统、公共环境和人文空 李倞 / 男 / 博士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 间相复合的传统,实现城镇环境品质提升。 / / 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刊特约编辑 研究方 关键词:风景园林;临汾—运城盆地;地域景观;引水工程;自然防洪;景观格局;人居环境 向为景观基础设施、生态网络规划、生态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 2015ZCQ-YL-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 设计 LI Liang, Ph.D.,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号 31600577);北京林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编号 2019XKJS0318) and master supervisor in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The Linfen-Yuncheng Basin, one of the earliest agricultural and salt production areas in China, has University and a contributing editor of this Abstract: journal.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formed a representative traditional regional landscape. This research applies local gazetteers and related infrastructure, ecological network planning histor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rn research results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agriculture, along with historical and ecological design. maps and satellite maps of 1968, to sum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regional landscape and building wisdom

宋捷 / 女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硕士 with water as a clue, providing enlightenment for inheriting the regional landscape, alleviating the problem 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guiding the compilation of related planning in the future. The traditional regional SONG Jie is a master student in the landscape of Linfen-Yuncheng Basin mainly includes the regional landscape pattern dominated by spring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and river diversion projects, and the settlements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landscape system that adapts Forestry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o nature. Fu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could focus on four aspects: 1) building a regional landscape pattern with the skeleton of traditional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new service function of the urban compound ecosystem; 2) carrying out smart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key areas of water ecology and cultural rejuvenation of key resources; 3) continuing the wisdom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flood control system and, with modern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building an urban flood control system adapted to nature; 4)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 of integrating the urban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public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space to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al quality.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infen-Yuncheng Basin; regional landscape; water diversion; natural flood control; landscape pattern; human settlements Fund Items: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No. 2015ZCQ-YL-02); Young Scientists Fund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ation of China (No. 31600577); the World-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Guidance Funds for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o. 2019XKJS0318)

28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1 研究背景 表 1 引泉、引河灌溉比较 Tab. 1 Comparison of irrigation with spring diversion and river diversion “一个人只有学会把一个区域作为一个 灌溉类型 水源稳定性 水质状况 灌溉特征 景观特征 有机单元来看待,从土地与人的相互关系的 泉源多位于山脚地带,顺 引泉灌溉 泉源较稳定 水质清澈 呈以泉源中心的扇形放射状 角度去深刻理解它,才有可能彻底地了解一 应地势,引导渠水自流 [1] 水量大,但不稳定,变化情况多,历 水质变化较大, 主要在上游开渠引水,顺 河道上游开主渠引水,下游 个区域的特质。” 引河灌溉 史上汾河多次改道,存在洪泛风险 含沙量较大 势向下游输水 回流,近乎平行主河道 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本 土自然环境之间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会逐 渐形成一种平衡的联系,并随着环境变化和 心,形成了具有中国中西部代表性 [4]26 的传统 有差异 [15-17],但一般包括泉眼、泉池、主水渠、 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演进。这些联系在空间 水智慧人居环境。目前,学界已经开展了包括 支渠、毛渠、水闸、堤堰等设施。泉池用于 层面上以一种独特的地域景观形式表现出来, 晋南水利用方式、水利发展过程和相关工程等 承接和储存从泉眼涌出的泉水,调节水源;主 体现了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传统生存 方面的研究 [5-8],也对临汾—运城盆地自然、农 水渠以泉池为中心向外放射状延伸,最终汇 智慧,是人居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业和聚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探索 [9-11]。这些都 入自然河道;支渠是顺应主水渠的分支,将 中国经过近 30 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带 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总体而言,目前缺乏 泉水导入农田和村庄;水渠间的连接点一般 来了国土面貌的迅速改变,长期积累的地域 以水利为线索的对区域地域景观特征的系统梳 建有水闸,用于控制水流;在部分地势起伏 景观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呈现出一种断代 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区域未来人居环境建设 地区,还建有石堰激水,将水位激高以便输水。 式的发展状态。其中,许多优秀的传统人居 的发展方向。 在龙祠泉域,扇形放射状的引泉灌溉 环境营建思路和智慧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得 研究主要基于地方志、相关水利、农业 系统会充分利用坡降扩大给水范围,形成山 到传承与发展。而且,目前绝大多数地区正 等历史信息和现代考证成果,并利用 1968 年 (林)—泉源(祠)—泉池—主水渠—支渠— 在面临不同程度的城镇化问题,已经成为影 (中国大规模城市化前)卫星航拍图为历史 汾河河道的景观序列(图 3),并沿线分布一 响中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舆图补充更加精确的空间信息,聚焦给水和 系列文化景观构筑和风景游览地。 因此,在探索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路径时, 防洪 2 个与生产、生活和城镇发展紧密相关 在灌区内,泉源保护和水资源分配管理 有必要吸取自身千年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的水系统核心问题,探讨在本土自然环境、 很早就受到了高度重视。泉源区往往通过修建 在国际化的大潮中引入并创新发展传统营建 文化习俗和技术手段影响下形成的以水为线 庙宇,供奉民众信仰的神化形象,赋予泉源灵 智慧。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更是为 索的地域景观特征,并为传承地域景观、缓 性,以实现保护 [18]。同时,通过水利碑刻明 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新的 解区域城镇化问题和指导未来相关规划编制 确水规,规范居民的用水行为,明确权责分配, 规划设计思路。 提供启示。 实现区域的水资源共享 [19]。 2)引河灌溉。盆地内汾河“以地高河卑 2 临汾—运城盆地地域景观研究概况 3 临汾—运城盆地以水为线索的传统 不能引渠溉田”[20],所以沿河区域主要采用在 临汾—运城盆地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北隔 地域景观特征 上游开渠引水的引河灌溉方式。一般是在上 韩信岭与太原盆地相邻,西有吕梁山脉和黄河, 3.1 引泉、引河灌溉等引水工程主导的区 游地势高处引主水渠顺河流方向向下游输水; 东有太岳和太行山脉,南有中条山脉,整个区 域景观格局 支渠则以不规则的树杈状连接于主水渠之上, 域山环水绕,地理环境相对独立。本研究主要 由于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衡, 向周边聚落和农田供水;渠道间通过水闸调配 涉及临汾市和运城市辖区内海拔在 600 m 以下 水利发展成为保证区域农、盐业经济发展和社 水源。通利渠就是在汾河上游开渠的引水工 的临汾—运城盆地,总面积约 1.1 万 km2。 会稳定的基础 [12]85。历史上,这里的人们注重 程,在金元朝初建时,一度解决了赵城、洪洞、 近年来,传统地域景观研究开始由聚落向 开渠引灌,形成引泉、引河等主要工程模式 [13] 临汾三县十八村的灌溉问题(图 4)。 山—水—田—城一体化的人居环境系统拓展, (表 1)。这些不同的引水灌区通过与自然地 3.2 与自然相适应的聚落防洪排涝景观 试图寻求与古代经验兼容并蓄的新的山水人居 貌的叠加,逐渐形成了自然、水利、城镇和 体系 建设方式 [2],并将这些经验应用于具有中国特 农田相互契合的景观肌理,创造了以引水工 除了农业生产和生活给水工程以外,盆 色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建设 [3]。临汾—运城盆 程为主导的传统区域景观格局(图 1)。 地聚落为了保证自身安全,还创造了与自然 地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和最重要的盐业产 1)引泉灌溉。历史上,盆地两侧山体分 相适应的防洪排涝景观体系。这些措施主要 区之一,在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地位非常重要。 布大量水流稳定的泉眼 [14],在引泉灌区内形 包括挖渠导水防洪、筑池防洪、筑堤防洪、 经过持续发展,水作为农、盐业生产的关键要 成以泉源为中心的扇形放射状肌理(图 2), 城墙防洪和内城排涝系统(图 5),在聚落环 素,逐渐成为该区域地域景观和社会组织的核 聚落沿渠分布。不同区域的引泉灌溉系统略 境中单独或混合使用。

29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0 15 30 km

1 2 4

挖渠导水防洪 筑池防洪 筑堤防洪

3 城墙防洪 内城排涝系统 5

1 临汾—运城盆地明清时期主要灌区分布 3 龙祠泉域引泉灌溉系统结构和现状 5 与自然相适应的防洪排涝景观模式 Distribution of main irrigation areas in Linfen-Yuncheng The structure and status of the spring diversion irrigation 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Basi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ystem in Longci spring area adapted to nature 2 龙祠泉域的地形、水渠和聚落 4 通利渠引河灌溉工程 Topography, canals and settlements in Longci spring area Tongli canal river diversion irrigation system

1)挖渠导水防洪。挖渠导水防洪是通过 2)筑池防洪。筑池防洪是指修筑在雨季 定空间,并且所筑堤岸多植树加以固土缓冲。 将洪水导入水渠,绕开主要聚落和盐田,实现 时用于洪水调蓄的水池。它既可以是在河流两 4)城墙防洪。护城墙和护城河既有防御 防洪。部分挖渠导水工程兼具防洪和给水双重 岸修筑的湖泊或滩地,也可以是聚落外围或内 功能又是防洪景观。城墙建设可以发挥内城 功能,也被称为“放淤肥田”。它主要沿汇水 城低洼处修建的水池。同时,这些水池在旱季 护堤的功能。护城河一般与下游河道连通, 冲沟设置较宽的洪水主渠,导流山洪以避免对 时也可以发挥农业灌溉和生活供水功能。内城 因而可以发挥疏导洪水的功能,降低其对城 村庄和盐田等重要区域造成破坏,又由主渠上 蓄水池往往也会成为城市重要的公共景观, 镇的冲击。 向外延伸一些支渠,利用山洪携带的腐殖质为 如夏县城北的水池(图 7)。光绪《夏县志》 5)内城排涝系统。内城排涝系统多顺 周边土地灌溉、增肥,降低土壤盐碱化(图 载:“有莲花池二。一在城内西北隅,环一项 应地形,沿城市道路建设排水渠或直接利用 6),实现防洪工程的多功能化。这种“放淤 八十亩,一在城东业隅,差小。两池皆植莲, 道路组织排水。洪洞城修建了排水渠道,“城 肥田”的方式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泛 盘曲相通,盖源泉也。”[21] 中水泽通出城外者九路,各置石洞铁窗,水 淤”大水漫灌,到后期依据自然地形分区域, 3)筑堤防洪。筑堤多见于河道两岸的聚 可外出而盗不得入”[22],形成城内羊沟、城濠、 筑围堰,划分方格,通过控制流速,逐个方格 落与河道之间。与现代防洪工程不同,这些河 城外沟渠和城外河流相互连通的防洪排涝系 放淤,实现对山洪更加精准的引导和控制。 堤通常跟河流保持一定距离,给河流留有一 统 [23](图 8)。通过复合利用,内城排涝系

30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7 8

6 改造后的主路与轴线

6 明清洪洞地区雷鸣渠系 Leiming canal system in Hongdong are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7 明清时期夏县城内莲池景观

Landscape of lotus pond in Xia County in Ming and Qing 支路与排水系统结合 Dynasties 8 明清时期洪洞城排涝系统 Hongdong town drainage system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9 新绛古城主路(已拓宽重建)与轴线 Xinjiang ancient town main road (widened reconstruction) and axis 东大池溢水闸 9

统往往也会成为古城具有文化意义的空间结 建设中,这些中国传统地域景观营建智慧具 衰退,再加上现代给水工程的修建,使这一 构和序列。在新绛古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有重要的挖掘和借鉴价值。 传统引水系统的原始服务功能不再重要。通 城市路网兼作排涝系统,将雨水最终汇入南 在最近一轮城市化中,临汾—运城盆地 过调查,从空间上看,该系统的结构仍然相 部最低点的东、西 2 个大池(图 9)。2 个 农业衰退,工业落后,煤炭资源不足,发展 对完整,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区域仍有遗存; 大池既是内城重要的旱涝调节区 [24],同时也 滞后。随着与关中平原新的协同发展,在水 但是从功能上看,只有部分区段仍在发挥功 因水而聚,成为古城历史上重要的公共文化 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如何汲取传 能,其整体的系统性基本丧失,维护严重不足, 中心。 统智慧,在保护和延续独特地域景观的同时, 甚至局部破坏严重。从保护、延续的成本和 结合新的城镇需求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显得 效率来看,它不应被当作一个文物古迹进行 4 临汾—运城盆地以水为线索的传统 非常迫切。 保存,而应该物尽其用,探索其在新型城镇 地域景观发展启示 4.1 传统引水工程主导的区域景观格局的 建设中可以发挥的新价值。 中国传统地域景观是千年农业文明的持 空间保护与功能再生 临汾—运城盆地的现代城镇化建设不可 续智慧积累。梁思成先生预见到新中国在从 引泉、引河等引水工程系统形成了临汾— 避免地造成城镇与自然的分离,由此产生的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城乡体 运城盆地具有逻辑秩序的人工与自然相融合 城镇化问题也在不断恶化,构建一个新的区 系会出现交错杂乱、盲目无序的发展。今天, 的景观格局(图 10)。这种格局可以被看作 域生命支撑系统来重建自然与城镇的联系变 这一现象和随之产生的城镇化问题已经显现, 是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逻辑范式,具有鲜明 得尤其重要。传统的引泉、引河工程覆盖关 在尊崇西方现代规划理念建设城镇时,传统 的地域特色和景观、文化精髓,需要进行保 键城镇区域,由于引水的需要正好将周边山 地域景观的延续性被切断,其中蕴藏的传统 护和延续。 体、城镇和河道联系在一起,是重建区域生 营建智慧也被抛弃。而在中国的新型城镇化 目前,由于泉、河水源不足和农、盐业 态基础设施网络最具潜力的空间骨架。未来,

31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10 11 10 引水、防洪工程主导的区域景观格局 11 盐池防洪工程 Regional landscape pattern dominated by water diversion and flood control works Salt pond flood control project

这个传统的给水景观格局应当通过复合化的 也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 特定区域条件进行了综合化的运用,发挥了 空间利用,赋予包括生态廊道、休闲绿道、 展的关键因素。 更加高效的系统防洪功能。在运城以南的盐 文化廊道等在内的多种城镇服务功能,实现 目前,山西正在启动《山西省国土空间 池区,为了保护盐业生产,逐渐形成了“未 真正的空间保护和功能再生。 规划(2019—2035)》的编制工作。对临汾— 治盐先治水,未治主水先治客水”的模式。 4.2 水生态关键区域的空间管控和人文 运城盆地而言,水生态关键区域的空间管控应 围绕盐池,由内而外建设禁垣—堑沟—堤堰— 复兴 当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更科学的水系统 滩池—堤堰—滩池—姚暹渠—滩池,形成独 从引泉灌溉工程研究来看,历史上水源 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基于水系统及其相关生态 特的圈层水利景观结构(图 11)[26],成为一 区的保护受到格外重视。同时,这些区域作 服务功能要求的精明保护和利用,对诸如历 种包括渠疏导、堤拦截、滩池调蓄于一体的 为人居环境安全的关键点,往往会通过一系 史时期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风水区、泉域生态 高效水利工程。 列庙、亭、碑、台赋予其文化内涵,并最终 区和滨河自然区等实行空间管控和整治修复。 今天,临汾—运城盆地也在面临日益严 实现中国人对赖以生存的关键性资源的守护。 从保障实施方面,这些关键区域的保护可以 峻的洪涝灾害问题 [27]。与中国绝大多数城市 但是在历史上,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这种 借鉴历史上用文化点睛的做法,为生态空间 相似,为应对防洪挑战,临汾、运城辖区内 保护一般也只针对泉源本身,目前尚未找到 赋予人文观念的内涵,一方面可以实现更加 城镇目前正在开展大规模的现代防洪工程建 对水生态关键区进行整体保护的证据。 高效和合理的保护,也可以成为城镇居民重 设。相比传统的防洪工程,这些体量巨大、 水是影响临汾—运城盆地可持续发展的 要的文化和自然游憩场所。 设计施工标准化、功能单一的防洪设施,缺 关键。从水运行规律来看,区域内水的自循 4.3 与自然相适应的聚落防洪工程智慧 少地域特色和对场地环境的回应,不仅投资 环特征显著 [4]27。因此,区域内水涵养关键区 的传承与发展 巨大,甚至会对一些小城镇风貌造成极大破 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在明清时期,由于人 通过对之前聚落防洪工程的研究可以发 坏。在近年编制的《运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专 口压力增大和战事影响,造成盆地山林破坏 现,临汾—运城盆地的智慧经验与目前世界 项规划(2016—2030)》中也缺乏对这些地 显著 [12]84,随之造成泉源水量不断减少,并带 先进的防洪管理理念和技术具有很强的一致 域性传统防洪智慧的研究和传承应用。历 来严峻的生态、社会问题 [25]。新中国成立后, 性。退堤、导水和蓄滞区建设是给河流和洪 史记载的许多传统防洪工程目前也几乎损 国家对龙子祠泉源区开展了试点保护,泉水 水以空间;筑堤防洪与植物相结合体现近自 毁殆尽。 恢复效果非常显著。今天,随着新型城镇化 然工法;城墙和内城排涝系统体现防洪空间 未来,在临汾—运城盆地城镇防洪体系 的深入,临汾—运城盆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的复合化利用。而且,这些技术还针对盆地 的构建过程中,有必要重新挖掘包括挖渠导

32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水防洪、筑池防洪、筑堤防洪、城墙防洪等 盆地城镇历史传承和环境品质提升的重要突 [24] 薛晓强 . 新绛城市历史地理研究 [D]. 西安:陕西师范 大学,2016. 在内的传统地域防洪智慧途径,并将这些本 破口。各种水利设施空间的复合化利用是区别 [25] 何炳棣 .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 [M]. 中译本 . 北 京: 地技术方法与现代工程技术结合运用。同时, 于现代工程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使引水、 北京三联书店,2000. [26] 乾林,国甲 . 河东盐池与五姓湖的兴废 [J]. 晋阳学刊, 也可以针对不同场地条件,像盐池防洪工程 防洪更加高效,还可以实现城镇水域公共空 1990(5):50-54. 一样,因地制宜、巧妙地综合运用多种防洪 间的重构,为城市带来独特的地域景观和良 [27] 张景 . 汾河流域下游防洪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D]. 太 2016. 技术来实现高效防洪。尤其是在区域内许多 好的环境。从长远来看,环境品质的改善和 原:太原理工大学, 土地价值较低、经济条件有限的城镇,选择 文化的挖掘也可以成为城镇转型和产生吸引 低技术、低成本的传统地域防洪途径,不仅 力的重要动力。 有效,还可以节约投资。临汾—运城盆地在 图表来源 (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 图 1 根据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研究自绘; 历史上常见的诸如植物与堤岸相结合的方式, 图 2 在 1968 年卫星底图基础上研究自绘;图 4、6 改绘自 在今天依然适用,如果结合现代技术对其进 参考文献 [7];图 7 改绘自参考文献 [21];图 8 改绘自中国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图 9、11 改绘自山西省历史地图集, 行适度改良就有可能满足新城镇的防洪需求, [1] JAMES P. Carl Ortwin Sauer, 1889—1975[J]. The 照片由作者拍摄;其余图表均为作者制绘和拍摄。 且具有更高的生态、景观和文化价值,经济 Geographical Review, 1976, 66(1): 85. [2] 王向荣,林箐 . 国土景观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山—水—田— (编辑 / 刘玉霞) 优势也很显著。 城体系 [J]. 风景园林,2018,25(9):10-20. 4.4 基于内城水系统的城镇空间复合功能 [3] 王树声 . 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的现代意义 [J]. 城市规划, 2019,43(1):50-57. 优化和复兴 [4] 武雪梅,卢太康 . 涑水河流域灌溉水利及其对自然、社 临汾—运城盆地的内城水系统结构具有 会的影响 [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3): 26-29. 自身特色,并不会像江浙等丰水地区那样具有 [5] 赵珍 . 清代山西泉水的分布与利用研究 [D]. 兰州:西北 明显的“水城”特征,而是在有限的降水和 师范大学,2016. [6] 郦道元 . 水经注 [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 水源供应条件下,实现水的节约和水利空间 [7] 张俊峰 . 明清以来洪洞水利与社会变迁 [D]. 太原:山西 的高效利用,但是水系统依然是内城空间秩 大学,2006. [8] . [M]. 序的重要组织线索之一。水的存在使空间本 张荷 晋水春秋:山西水利史述略 北京:中国水利 水电出版社,2009. 身就具有良好的景观品质和鲜明的公共属性, [9] 李英明 . 山西河流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并通过长期的社会、文化互动和公共经营,逐 [10] 翟旺 . 山西森林与生态史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渐实现水利、公共环境和人文空间(文化精神) [11] 吴朋飞 . 山西汾涑流域历史水文地理研究 [D]. 西安: 三者的融合。 陕西师范大学,2008. [12] 赵晓峰 . 唐代河东地区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减防措施 [J]. 今天,在临汾—运城盆地城镇化建设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5):82-85. 中,许多内城点状历史空间被保护下来,而 [13] 李辅斌 . 清代山西水利事业述论 [J]. 西北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1995(6):739-742. 新的交通和排水基础设施正在取代原有城市 [14] 李乾太,刘英路 . 山西泉文化泛谈 [J]. 海河水利, 结构。原本的水系统网络及基于此结构的城 2002(4):58-60. [15] 周亚 . 明清以来晋南山麓平原地带的水利与社会:基 市公共空间和文化空间秩序正在不断退化。 于龙祠周边的考察 [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6(3): 在今天的新绛古城,古城墙被拆除;作为排 105-114. [16] . [M]. 水主渠的南北主路也已经拓宽成为柏油干 霍泉志编委会 霍泉志 洪洞:洪洞县霍泉水利管 理处,2011. 道,原有地面排水组织功能被地下排水管网 [17] 周嘉 . 晋南地区四社五村水利文化遗产研究 [J]. 前沿, 取代;东、西大池的雨水汇集被切断,西大 2013(17):173-175. [18] 张俊峰 . 明清时期介休水案与“泉域社会”分析 [J]. 中 池已消失,东大池则由于工业、生活污水和 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1):9-18. 垃圾污染影响,饱受水质困扰,其周边的文 [19] 李麒 . 民间水规的法文化解读:以明清山西河东地区 水利碑刻为中心的讨论 [J]. 比较法研究,2011(4):1-15. 化和公共设施活力也严重丧失。这些问题普 [20] 储大文 . 山西通志(雍正):卷 30[M]. 北京:中华书局, 遍出现在临汾—运城盆地绝大部分的历史城 2006. [21] 黄缙荣,万启钧,张承熊 . 光绪夏县志 [M]// 中国地方 镇之中。 志集成 : 山西府县志辑(65).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22] 韩垧 . 洪洞县志 [M]. 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民 国 6 年). 遵循传统内城水系空间结构,恢复其空间多功 [23] 王伟 . 古代闻喜县城人居环境营建经验研究 [D]. 西安: 能性,重塑公共中心可以成为实现临汾—运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3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刘阳,杨宇亮,角媛梅 . 流域视野下梯田聚落的人居环境空间特征:以元江流域为例 [J]. 风景园林,2019,26(12):34-40. 流域视野下梯田聚落的人居环境空间特征—以元江流域为例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Terra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tershed: A Case Study of Yuanjiang River Basin

刘阳 杨宇亮 * 角媛梅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LIU Yang, YANG Yuliang*, JIAO Yuanmei 标识码(OSID)

摘要:针对村落人居环境研究过于注重村落本体的现状,以 GIS 的技术方法结合实地调研,选取梯田聚落所处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的元江流域及典型样本大瓦遮河子流域为研究范围,探讨流域视野下人居环境空间的宏观与微观特征。结论如 文章编号:1673-1530(2019)12-0034-07 下:1)哀牢山区的崎岖山脉与密集水系造就了元江流域的格局,以水平、垂直特征奠定子流域尺度中梯田聚 DOI:10.14085/j.fjyl.2019.12.0034.07 落的人居环境基础;2)大瓦遮河子流域的人居环境以“典型山地本底、帚状水系关联”为共性,在中低山区 收稿日期:2019-07-01 形成“面状森林核心、村落散布周边、旱地梯田混合”的彝族聚落区,在中山区形成“面状梯田核心、村落环 修回日期:2019-10-30 绕周边、带状森林围合”的哈尼族聚落区,二者差异源自不同民族适应垂直分异效应的差异化农作策略;3)流 域是人居环境研究的基本单元,超越村落本体之外的流域视野对复杂地理环境中的人居环境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刘阳 / 男 /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 与普遍意义。 / 院本科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 关键词:风景园林;流域视野;梯田聚落;人居环境;元江流域;空间特征;大瓦遮河 司成都分公司规划设计师 / 研究方向为城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41761115,51668068) 规划设计 LIU Yang is a graduate of the 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 of Abstract: At present, too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villages in the study of village human settl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and a planning environment. To address the situatio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GIS technical method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designer of Shenzhen New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 Chengdu selects the Yuanjiang River basin where the terraced settlements are located, and the Dawazhe River sub-basin Branch.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urban as a typical sample, to explore the spatial macro and micro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drainage basin. It reaches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 The rugged mountains and dense water systems

杨宇亮 / 男 / 白族 / 博士 /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 in Ailao Mountain area have created the pattern of the Yuanjiang River basin. It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与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为聚落地 human settlements of terraced areas in the sub-basin scales with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mensions. 理、民族聚落、GIS 的规划应用 2)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Dawazhe River sub-basin take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通信作者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mountain background, connected with broom-shaped water system”. It has formed the Yi settlement area [email protected] YANG Yuliang (Bai), Ph.D., is an associate in the middle and low mountainous areas, with “faceted forests as the core, villages scattered around, and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Tourism and mixture of dryland and terraces”. And it has formed the Hani settlement area in the middle mountain area, Geographical Science of Yunnan Normal with “faceted terraces as the core, villages scattered around, and enclosure of belt forests”. The difference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between the two stems from the differentiated farming strategies in which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dapt settlement geography, ethnic settlements and planning and application of GIS. to the 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effect. 3) Watershed is the basic unit of human settlements research. The watershed vision beyond the villages themselves is of great value and universal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角媛梅 / 女 / 博士 /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complex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理科学学院教授 / 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学、 文化景观遗产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tershed vision; terraced settlements; human settlements; Yuanjiang River JIAO Yuanmei, Ph.D., is a professor at basi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Dawazhe River the 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ical Fund Items: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1761115, 51668068) Sciences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ecology and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34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源自建筑学主导的学科背景,以村落本 为三江褶皱带,发育多条高海拔条带状山脉, 础。因此,只要深入分析一个典型样本,就 体切入村落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经典视角,这 地形起伏大,表现为一系列由西北向东南发 能够基本把握该流域人居环境的主要空间特 种自微观向外扩展的思考路径产生了众多成 散的线状山脉和凹槽相间分布 [9],从而造成了 征(图 1)。 果,但学科壁垒造就的视野局限也日益明显。 元江流域崎岖复杂的地表环境。另一方面, 随着人居环境科学的框架日渐清晰,自觉将村 元江使来自太平洋的海洋暖湿气流顺畅而上, 2 大瓦遮河流域梯田聚落的宏观特征 落本体之外的要素纳入研究视野的成果也逐 为哀牢山区带来丰沛降水,使山区从事良好 2.1 样本概况与数据来源 渐涌现,如赵万民等 [1] 对西南地区流域开发 农事生产成为可能。 笔者选取元江南岸的一个子流域—大 与山地人居环境领域的研究,周政旭等 [2] 以 将梯田聚落的视野扩展至元江流域,才 瓦遮河流域作为研究样本。大瓦遮河是元江的 河谷人居生态系统的视角对布依族聚落的研 能厘清哀牢山区崎岖的山脉与密集发育的水 一级支流,由西南至东北贯穿全流域汇入元江, 究,郭巍等 [3] 以水利系统探讨萧绍圩区景观 系如何成为梯田聚落存续的母体环境。 全长 15.67 km,流域面积为 71 624.44 hm2。样 的自然,耕植和聚落系统的叠加,虞春隆等 [4] 1.2 流域特征造就人居环境单元 本区共包含 36 个自然村,长期聚居于此的哈 以流域视角探讨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杨宇 流域是一个由分水岭为界所包围的水系 尼族与彝族民众选择不同的农作生计方式,形 亮 [5-6] 以流域为单元阐述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 的汇集区域,是描述地理环境的天然单元。 成山、水、田、林、村的差异化格局。大瓦遮 的时空特征与元江流域的多民族聚落格局等。 由于流域的河道可提供水源,冲积平原可提 河流域南部的梯田面积广阔,属于哈尼梯田世 这些成果共同特点是站在一个更加基础的宏 供平缓土地,外围山岭可形成自然屏障,早 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图 2)。 观视野,将村落置于人为力量与自然力量的 期人类活动的经济活动多依托流域展开,流 研究空间数据包括 landstaETM8 遥感影 互动过程中,村落因此成为植根于地理环境 域单元界定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格局 [10]。 像、2016 年 Google Earth 卫星影像、基于 为母体的文化景观系统,从而突出人居环境 元江流域是由大小不等的子流域构成 Aster 的数字高程模型 DEM,以上栅格数据的 科学中的居住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密切联系, 的流域集合,与人居环境密切联系的特征 分辨率均为 30 m;以及源自 OpenStreetMap 的 丰富村落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概括如下。 矢量数据。属性数据来自云南数字乡村网的 2013 年,云南哀牢山区的哈尼梯田文化 1)元江流域的垂直特征表现为干流环 2015 年数据。 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梯田聚落人 境与支流环境的显著差异。干流长而坡降平 2.2 梯田聚落人居环境的本底特征 居环境的独特价值也得到高度认可。研究以 缓,支流河段虽短,却是由地势高的分水岭 基于 DEM 数据,以 Arcgis 水文工具提取 流域视野切入村落人居环境研究,以 GIS 分 奔涌而下,巨大的坡降使尺度不大的子流域 大瓦遮河流域边界与水系,选择显著反映流 析技术为方法,通过元江干流流域的格局与 边界内的气候、植被、水系都出现了沿垂直 域尺度梯田聚落人居环境本底特征的高程、 特征分析,以及代表性的大瓦遮河子流域的 方向的变化规律,即垂直分异现象。以气候 坡度、水系分析如下。 山、水、田、林、村的空间关系分析,探讨 为例,哀牢山河谷坝区的年均气温为 25℃, 1)高程特征:高程是反映垂直分异变化 流域视野下梯田聚落人居环境的空间特征, 最高气温达 42℃,而高海拔山区的年均气温 的首要因子,显著影响流域内梯田与聚落的 阐述流域作为基本单元在人居环境研究中的 仅为 11.6℃;元江流域的降水受气温影响显 分布。大瓦遮河全长 15.67 km,流域内高差 价值。 著,成为云南省降水变化梯度最大的地方之 较大,自元江南岸向南依次增高,最低高程 一,高程每抬升 100 m,降水增加 85 mm, 220 m,最高为 2 700 m,高达 2 480 m 的显 1 元江流域环境对梯田聚落人居环境 山顶年降水量可接近山脚的 5 倍 [11]。气温与 著高差被压缩至很小的尺度中,平均坡降达 的影响 降水综合的水热条件随高程变化,形成子流 到 15%,形成典型的垂直分异效应,降水与 1.1 流域格局塑造梯田聚落本底 域尺度中农作方式差异的基础,也形成了依 日照形成的水热条件沿垂直方向显著变化, 对梯田聚落的既有研究有两大视角,如 赖农作为生的梯田聚落人居环境的异质性。 限定了依赖水热环境的农作物生产的适宜区 罗德胤等以建筑学视野开展聚落地域特色、 与之相比,沿干流方向未出现明显垂直分异 间,进而限定了依赖农作物生产的聚落空间 民居测绘与更新 [7],角媛梅等侧重从景观生态 现象。 的分布高程。 学的角度探讨梯田的生态景观格局 [8],这两类 2)元江流域的水平特征可以概括为“两 以自然断点分类法对高程分类,确定 研究以微观入手,甚少关注元江流域的宏观 平行、一均衡”,两平行是指流域分水岭与 1 400 m 作为临界值,将流域分为中低山区与 格局对梯田聚落的影响。 元江大致平行、众多支流间大致平行;一均 中山区,这一高程分区反映出子流域的典型 元江流域受地质构造活动的控制,高耸 衡是指各支流之间的距离较为均衡。“两平 特征,是后续分析的基础。 的哀牢山脉和强烈凹陷的红河断裂带贯穿整 行、一均衡”的宏观特征意味着各子流域之 2)坡度特征:坡度主要影响土地利用的 体,断裂带北东盘的地势较为平坦,南西盘则 间的地理环境相似,人文环境也具有相似基 难易程度,进而影响用地类别。中山区的坡

35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2-2

1

1 元江南岸的流域环境 2-1 流域的村落分布 River basin environment on the south bank of Village’s distribution in the river basin the Yuanjiang River 2-2 属于世界遗产核心区的流域南部 2 大瓦遮河流域的人居环境概貌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river basin, a Overview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Dawazhe core area of the world heritage site River basin 2-3 流域中的水系 The water system in the river basin 2-1 2-3 2

度相对平缓,人为利用难度适宜而聚落密集; 无论是自然环境中的坡度、水系,还是 当海拔低于 500 m 时无村落,此区间气 中低山区的坡度较陡,人为利用难度大而聚 人文环境中的村落规模、人口密度与民族结 候干燥炎热,降水少而蒸发量大,于农事生 落稀疏。 构,大瓦遮河流域的中低山区与中山区均有显 产不利。海拔 500~1 000 m 之间有少量村落, 3)水系特征:水系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体 著不同,这并非巧合,而是垂直分异性在子 缘自此区间的气温有所降低,年降雨量增加 现在 2 个方面:通过水文过程形成地表径流, 流域尺度中的反映,并贯穿至微观视角的山、 至 800 mm 左右,农事条件有改善,这些村落 进而影响聚落选址;通过地貌过程改变地貌, 水、田、林、村的相互关系中。 面积较大、可耕地较多,发展空间充足,均为 如沉积作用形成的缓坡区成为聚落优选地,而 彝族村落。当海拔位于 1 000~1 500 m 之间的 下切作用形成陡峭深谷则难于建设。大瓦遮 3 大瓦遮河流域梯田聚落的微观特征 村落也不多,面积减小。海拔在 1 500~2 000 m 河流域的中山区位于上游,呈密集帚状水系, 山、水、田、林、村是流域单元中的基本 区间基本与前述的中山区划分重合,村落数量 聚落相应密集,中低山区位于下游,呈稀疏 用地类别,也是山地人居环境系统中具有普遍 最多,面积有大有小且密度很高,这与该区间 帚状水系而聚落稀疏。总体而言,中山区上 意义的基本要素。“村”属于人居环境的居住 气候温润、降水丰沛形成良好的水稻种植条件 游水系的可利用性更好(图 3)。 系统,以强度最高的人为活动为纽带,分别与 密切相关。高程大于 2 000 m 以上无村落。 2.3 梯田聚落人居环境的人文特征 其他要素联系而成村与山、村与水、村与田、 3.1.2 村落与坡度的关系 1)村落规模:依据云南数字乡村网,以 村与林 4 对空间关系。以遥感图像处理平台(the 基于坡度分析叠加村落位置,以平均分 村落总人口与村落总面积作为衡量村落规模 Environment for Visualizing Images,简称 ENVI)对 类法对坡度重分类,得出不同坡度范围内村 的指标,中低山区仅有石头寨规模较大,其 大瓦遮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提取村落、 庄的数量(表 2),计算各村落所处位置的 余较大规模的村落主要位于中山区。 农田、森林斑块,开展 4 对关系的研究(图 5)。 平均坡度,绘制村落、坡度与村落面积的气 2)人口密度:以人口为变量探究村落密 3.1 村与山 泡图(图 7)。 度,中山区的人口密度大而连接成面状,中 3.1.1 村落与高程的关系 大瓦遮河流域内土地坡度整体陡峭,其中 低山区仅有石头寨附近成为高值区。 垂直分异性塑造了哀牢山区显著的山地 位于 0°~10°区间的平缓坡地极少,位于该区 3)民族结构:以中位数 50% 为界,若 立体气候,主要表现为高程与温度、降雨之间 间的村落普遍规模较大;而位于 11°~20°区 某民族人口占该村总人口的比例高于 50%, 的相关性。基于高程分析叠加村落位置,以平 间的用地最多,建设的适宜性较好,村落最多 则将该村视为以此民族为主体的村落。大瓦 均分类法对各村落平均高程重分类,得出不同 但村落面积明显减小。坡度位于 20°~30°区 遮河流域的民族结构大致分为 2 个片区,彝 高程范围内村庄数量(表 1)。以村寨为横轴, 间的土地比例大,建设难度大,村落数量少而 族主要聚居于中低山区,哈尼族主要聚居于 高程为纵轴,村寨建设面积为纵轴,绘制气泡 小。坡度大于 25°无村落(表 2)。 中山区(图 4)。 图,气泡大小表示村寨面积大小(图 6)。 中低山区村落多接近山脊附近,一方面

36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3

4

3 大瓦遮河流域的高程、坡度、水文特征(从左向右) 4 大瓦遮河流域的规模、人口密度与民族结构(从左向右) Elevation, slope and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awazhe River basin (from left to right) Size, population density and ethnic structure of Dawazhe River basin (from left to right)

是因为山脊位置多经过长期自然侵蚀而相对 水系发育程度随着高程增加而增加,具体表现 田聚落与水系的关系可概括为“帚状水系关联”。 平缓,另一方面缘于山脊附近高程相对较高 为中山区的支流长而多,干流不明显呈密集帚 不应忽视,中低山区与中山区的水文特征具有 而降水充沛,农事条件较好。中山区村落密 状,村落密度高;中低山区的支流短而稀疏, 差异性,源自垂直分异效应对水文的影响。 集分布于海拔 2 000 m 左右的缓坡区。 村落数量、密度均减小。总体而言,村落与 3.3 村与田 沿高程显著变化的自然环境与陡峭起伏 大瓦遮河干流的距离随着河流流量的增加而增 哀牢山区的稻作种植历史悠久,哈尼 的地表特征,构成梯田聚落的“典型山地本底”。 加,形成疏离于干流、靠近支流的特点。 族、彝族是当地的主体稻作民族,二者以各 3.2 村与水 帚状水系的密度与村落密度之间存在相关 自的方式完成了梯田开垦、聚落营建的差异 传统聚落对水的天然依赖性使聚落均邻近 性。大瓦遮河流域的密集帚状水系发育于海拔 化适应。 水系,水系结构即规定了村落格局。对大瓦遮 较高的中山区,其村落密度也很高;而在帚状 3.3.1 村落与农田的高程特征 河子流域开展水文分析并叠加村落位置(图 8), 水系稀疏的中低山区,村落密度明显降低,梯 提取农田斑块与梯田斑块高程数据,分

37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高程 /m 2 000

1 500

1 000

图例 500 24 000 m2

0 6

坡度 /° 40

30

20

图例 10 24 000 m2

0 5 7

5 土地利用现状 6 村落面积与高程的关系 7 村落面积与坡度的关系 Status of land u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 area and elev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 area and slope

表 1 大瓦遮河流域村落高程分布 表 2 大瓦遮河流域村落坡度分布 Tab. 1 Elevation distribution of villages in the Dawazhe River basin Tab. 2 Slope distribution of villages in the Dawazhe River basin

高程 /m 220~500 500~1 000 1 000~1 500 1 500~2 000 2 500~2 700 坡度 / ° 0~10 11~20 21~30 31~40 >40 村落数 / 个 0 4 5 27 0 村落数 / 个 6 20 10 0 0

析流域内村落与农田的关系(图 9)。哀牢 田外围的更高位置。当高程在 1 900 m 以上时 知:1)旱地对坡度的适应性要优于梯田,梯 山区的农田有旱地、梯田两种类型,在高程 温度较低而限制了农作物种植,梯田数量剧 田又优于村落。2)村落分布高程普遍高于梯 位于 220~1 000 m 的中低山区,农田类型以 减,村落斑块却出现峰值,说明村落位置普 田,中低山区形成“旱地梯田混合、村落散 旱地为主,水稻梯田为辅。此区间降水量少、 遍高于梯田。 布周边”的彝族聚落区,中山区的点状村落 气候炎热,在缺乏完善灌溉设施的前提下, 3.3.2 村落与农田的坡度特征 沿等高线占据较高也较平缓的位置,环绕中 更适合种植玉米等旱地作物,生活于此的彝 以村落、农田斑块叠加坡度分析(图 10)。 心的梯田分布,形成“面状梯田核心、村落 族多采用对技术与劳力投入要求更低的旱作 哀牢山区地形复杂多陡峭山地,缓坡地稀缺, 环绕周边”的哈尼族聚落区(图 11)。 方式,并辅以梯田稻作和畜牧,形成“旱地 发展出适应不同坡度环境中的农田开垦技术 3.4 村与林 农作 + 梯田稻作 + 山地畜牧”的混合生计方 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大瓦遮河流域的农田分 3.4.1 村落与森林的高程特征 式,是应对中低山区环境的理性选择。高程 布坡度很广,8°~24°之间多为稻作梯田,主 以村落、森林斑块分布叠加高程(图 12)。 在 1 000~1 400 m 区间范围时,农田类型仍为 要位于哈尼族聚居的中山区;24°以上蓄水十 大瓦遮河流域内植被茂盛,从流域内最低海拔 旱地与梯田混合,但梯田面积显著增大;高 分困难,农田类型主要为旱地,主要位于彝 220 m 到最高海拔 2 700 m 均有植被覆盖。高 程在 1 400 m 以上的中山区降水充沛且温度适 族聚居的中低山区。村落斑块的面积随着坡 程位于 220~1 400 m 之间的中低山区耕地与村 宜,聚居于此的哈尼族专注于“精细化水稻 度上升而增加,到达 17°左右时斑块面积开 落较少,侵占的林地较少,森林斑块以大瓦遮 种植”的单一生计方式,使梯田集中连片成面, 始下降,反映出坡度对村落用地的限制。 河为脉络聚集成面状,成为中低山区的核心。 成为中山区的核心斑块,哈尼村落多位于梯 综合村落与梯田的高程与坡度特征可 另外,中低山区的彝族采用混合生计方式,其

38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8 9 10

11 12 13

8 村落与水流量图 10 村落、梯田与坡度关系 12 村落、森林的高程特征 Village and water flow char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illages, terraces and slope Elev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s and forests 9 村落、梯田与高程的关系 11 中山区的村落与梯田关系 13 村落、森林的坡度特征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illages, terraces and elev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s and terraces in middle Slope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s and forests mountainous areas

中山地畜牧要求保留相当数量的森林与较大间 积显著增加,从外围形成村落的围合屏障。 综合村落与森林的高程与坡度特征可 隙,这也是彝族聚居区森林斑块大、村落稀疏 3.4.2 村落与森林的坡度特征 知:1)森林对坡度的适应性最强;2)中低 的部分原因。当海拔位于 1 400~2 000 m 时, 以村落、森林斑块叠加坡度分析(图 13)。 山区形成“面状森林核心、村落散布山脊” 随着哈尼村落密度增加与面状梯田连绵,原有 自平坡开始,森林面积随坡度以较高的斜率 的特征,中山区形成“村落密布缓坡,带状 森林被梯田、村落所侵占,森林斑块减小,直 上升,在 20°左右坡地的森林斑块最大,主 森林环绕”的特征(图 14)。 方图还出现明显凹陷区,表明森林大部分用于 要位于中低山区的大瓦遮河右岸。在中山区 开垦梯田与营建村落;当高程高于 2 000 m 以 的相对平缓的地段,森林与村落、梯田之间 4 结论 上,随着人类聚居活动强度降低,森林斑块面 形成竞争关系而斑块少。 笔者以元江流域的视野开展人居环境的

39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14 15

14 中山区的村落与森林关系 15 大瓦遮河梯田聚落人居环境要素空间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s and forests in middle mountainous areas Spatial relationship of terraced human settlement elements in the Dawazhe River basin

空间特征研究,得出基本结论。 的改变(图 15)。 [7] 罗德胤,孙娜,霍晓卫,等 . 哈尼梯田村寨 [M]. 第 1 版 . 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地球内营力塑造哀牢山区崎岖的山脉 )流域是由自然地理要素所界定的边界 1 3 [8] 角媛梅,杨有洁,胡文英,等 . 哈尼梯田景观空间格 与外营力表现出密集发育的水系,以其基础性 明确的单元,同时具备丰富的人文内涵。流 局与美学特征分析 [J]. 地理研究, 2006,25(4):624- 632,756. 与根本性造就了元江流域的基本格局,成为 域往往以大尺度中的环境效应规定了人为活 [9] 李朝阳,姜效典,李德勇,等 .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上新 梯田聚落存续的母体环境,并以水平、垂直 动的选择可能,从而塑造出聚落人居环境的 世以来构造隆升及成因 [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 40 7 90-98. 特征奠定了子流域梯田聚落人居环境的基础。 基础,也成为人居环境研究的基本单元。将 版), , ( ): [10] 王铮,夏海斌,李静 . 普通地理学 [M]. 北京:科学出 2)大瓦遮河子流域是元江流域中的代表 聚落研究赋予超越本体之外的流域视野, 版社,2010. 样本,垂直分异性是其首要属性,以浓缩的环 在人居环境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与普遍 [11] 伍立群,李学辉 . 高山地区年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分析 [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16(2):4-7. 境梯度形成中低山区与中山区两个异质性分 意义。 [12] 孙然好,陈利顶,张百平,等 . 山地景观垂直分异研 区,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与人文信息 [12],反 究进展 [J].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7):1617-1624. 映在村与山、村与水、村与林、村与田的人居 环境要素关系中。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在“典型山地本底、帚状水系关联”的 [1] 赵万民 . 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引论 [J]. 西部人居环境 图表来源 (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所有图表均为作者拍摄或绘制。底图数据来源于 landstaETM8 学刊,2013(3):10-19. 共性下,中低山区形成“面状森林核心、村 遥感影像、2016 年 Google Earth 卫星影像、基于 Aster 的 [2] 周政旭,刘加维,钱云 . 喀斯特山地河谷人居生态系统 DEM 数字高程模型,以上栅格数据的分辨率均为 30 m;矢 落散布周边、旱地梯田混合”的彝族聚落区, 研究:以贵州安顺扁担山布依聚落为例 [J]. 贵州民族研究, 量数据来源于 OpenStreetMap;属性数据来源于云南数字 在中山区形成“面状梯田核心、村落环绕周边、 2017,38(8):106-111. 乡村网的 2015 年数据。 [3] 郭巍 , 侯晓蕾 . 筑塘、围垦和定居:萧绍圩区圩田景观 带状森林围合”的哈尼族聚落区,其空间差 分析 [J]. 中国园林,2016,32(7):41-48. (编辑 / 陈汪丹) 异性源自彝族、哈尼族的差异化农作策略, [4] 虞春隆,党纤纤 . 流域视角下的黄土高原人居环境可持 续性区划方法研究:以泾河流域为例 [J]. 建筑学报,2017 两者分别以“旱地农作 梯田稻作 山地畜 + + (S1):143-147. 牧”的混合生计方式与“精细化水稻种植” [5] 杨宇亮 .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研究 [D]. 北 京: 清华大学,2014. 单一生计,适应垂直分异效应显著的山地环 [6] 杨宇亮,罗德胤,孙娜 . 元江南岸多尺度多民族聚落的 境,使聚落所处的人居环境发生持续而快速 空间特征研究 [J]. 南方建筑,2017(1):34-39.

40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温弗里德·申克,孔洞一,阮慧婷,李梦一欣 . 文化景观维护视野下德国历史性文化景观的两种方法论:清单盘点与空间区划 [J]. 风景园林,2019,26(12): 41-51. 文化景观维护视野下德国历史性文化景观的两种方法论: 清单盘点与空间区划 Inventories and Regionaliza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in Germany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著:(德)温弗里德·申克 孔洞一 译:阮慧婷 校:李梦一欣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Authors: (DEU) Winfried Schenk, KONG Dongyi Translator: RUAN Huiting Proofreader: LI Mengyixin 标识码(OSID)

摘要:中欧国家当前面临诸多发展问题,诸如地区差异化、农业土地面积矛盾加剧、高密度区域土壤 中图分类号:TU986 20 90 文献标识码:A 退化及多样性丧失等,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从 世纪 年代开始,德语背景下的“文化景观维护” 文章编号:1673-1530(2019)12-0041-11 概念建立。利用历史地理学、考古学与遗产保护学以及空间与区域规划等学科的综合方法,对国土和 DOI:10.14085/j.fjyl.2019.12.0041.11 区域空间内的文化景观进行分析和研究。文化景观维护概念以“永恒的圆环”理论模型体现,并分为 收稿日期:2019-05-20 分析与评价、保护与阐释、规划与管理 3 个主要步骤。基于此基本概念,文化景观维护大致分为 2 个 修回日期:2019-11-05 研究方法范本:清单盘点与空间区划。范本一:历史性文化景观的对象清单盘点,就是对一定的限定 区域内的文化景观要素和结构的系统化收集分类和评价方法。又分两种不同类型: Gunzelmann 的复 著者简介(Authors): 杂型“历史性文化景观”的分析法与 Burggraaff 和 Kleefeld 的 “文化景观物质分析”法。范本二: (德)温弗里德·申克 / 男 / 德国波恩大学地理所历史 文化景观的区域化,旨在从专家角度对历史性文化景观进行标记、注释、分类和简要的特征化。又细 地理系教授 / 中部欧洲文化景观研究会(ARKUM)会长 分为类型化和个性化 2 个类型,并结合案例说明。最后指出:对两种研究方法的应用,不仅要客观地 / 德国区域研究学会(DAL)会长 / 多个德国联邦州政府 区域发展委员会委员 / 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区域研 分析各种因素,而且还要考证在特定政治背景下的适用性。 究、文化景观 关键词:风景园林;清单盘点;空间区划;历史性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维护;文化景观要素与结构 (DEU) Winfried Schenk is a professor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at the Geography Institute of University of Bonn, Germany, Chairman of ARKUM (Working Group for Historical Abstract: At present, various development issues faced by Central European countries has drawn Cultural Landscape Research in Central Europe), Chairman academic attention, such as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creased conflicts in agricultural land areas, of the German Academy of Regional Studies, member of the soil degradation, and loss of diversity in high density area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the Commission for Regional Studies in Different Federal States in German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historical geography, concept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Germany. It is applied to analyze regional studies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nd study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land and regional space with the synthetic approache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archaeology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spatial and regional planning. 孔洞一 / 男 / 德国波恩大学地理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 /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is embodied i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infinite 研究方向为文化景观和乡村规划 KONG Dongyi is a Ph.D. candidate of Geography loop”, and includes three main step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prot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stitute at University of Bonn, Germany. His research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this basic concept,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focuses on cultural landscape and rural planning. could be specifically explained as two models of methodology. Model 1: Inventories of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It’s a systematic method of collection and evaluation for the cultural landscape 译者简介(Translator): 阮慧婷 / 女 / 德国汉诺威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在读博士 elements and structures within a certain limited area. This model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types: 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公共空间设计和地方特色 the analytical approach of complex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proposed by Gunzelmanns and RUAN Huiting is a Ph.D. candidate of Faculty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material analysis method” proposed by Burggraaff and Kleefeld. Model 2: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at Leibniz University Hannover, German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public Regionaliz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s, which is to mark, annotate, classify and briefly characterize space and locality.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from experts’ perspectives. This model is segmented into two analytical methods: typification and individualization, illustrated with cases. Finally, for the application 校者简介(Proofreader): of the two method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objectively analyze various factors, 李梦一欣 / 女 / 博士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讲师 / 研究方向为城市景观、文化景观、绿色开放空间、 and examine the applicability in a particular political context. 后工业景观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ventories; regionalization;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cultural LI Mengyixin, Ph.D., is a lecturer in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conservation; cul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and structures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ty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urban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green open space, and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41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1 研究背景 研究“文化景观维护”概念,其首要任务不 景观维护的基本概念模型—“永恒的圆环”。 在中欧国家,文化景观未来发展趋势和动 是探讨其保护的方法,而是如何确定有研究 因此,理想状态下,对于文化景观的价 向包括:1)存在一个地区间持续增长的差异化 和保护价值的文化景观对象。在此意义上, 值、使命和规划措施的讨论应该是在一定的 现象,即:农业经济的“污染区”和国家控制 普适性的文化景观研究的基本范畴是区域特 调查研究后充分地、开放地、动态地进行。 的“保护区”(特别是自然和国家公园)之间 色和历史原真性(文化历史价值)。它们旨 尤其要考虑参与文化景观的利益者(比如农 的地区差异不断扩大;2)在景观丰富的低山脉 在补充德国社会公认的自然保护和遗产保护 民、建造者)参与利益讨论。从根本上讲, 和阿尔卑斯山地区,也面临着农业用地被闲置 所限定的范围之外的那些具有历史地理价值 文化景观维护永恒循环的讨论机制是达成话 的现象;3)聚落区域面积不断扩大,土地封印 的对象。广义的文化景观维护概念,可以被 语共识的累积性过程,旨在有意识地处理景 (soil sealing)面积不断增长,同时伴随着生物 描述为一个“永恒的圆环”的理论模型,并 观在当前转换过程中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影 栖息地破碎和淤塞,在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区这 可指导文化景观规划按照 3 个步骤有条不紊 响,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受保护的文化 样的现象尤其严重;4)存在人口数量的下降和 地进行(图 1): 景观要素与结构,会在公共讨论的过程中体 基础设施退化问题。这样的现象,特别是在农 第 1 步:方法与数据收集。确定研究对 现其区域发展的贡献。在此过程中,它们因 村和老工业区周边地区尤为严重,这可能导致 象,通过文化景观清查建立具体的收集图表, 具备未来发展潜力的空间要素与结构特征, 由于缺乏使用而造成城镇设施物理性衰退。 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对文化景观要素和结构 而不会对后代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合理的影 伴随着这样的激烈变化,文化景观的传 按照“点、线、面”的空间结构分类收集 [3]。 响。因此,“文化景观维护”概念中“维 统形象与各个地区的地方性变化形成了新的 并按照需要对研究对象给出定性和定量分析。 护”(德语 Pflege)也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规 统一融合。 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历史发展过程和 划原则。同时,文化景观维护概念中的“文 作为对现状和问题的反映,从 20 世纪 形成机理阐述。 化”的概念应该开放包容,乃至包涵主流文 90 年代起,在德语背景下的历史地理学中的 第 2 步:文化景观维护及目标。由于“历 化之外所塑造影响的景观造型和象征意义 [4]。 “文化景观维护”专业被创立发展起来 [1-2]。 史 / 成长”的文化景观的复杂性,其评估基 总之,文化景观维护是可应用于规划实 此概念致力于对文化遗产空间的保护和再发 于自然保护标准的价值复合体。例如,根据 践、法律条例制定和普遍意义的资源保护的管 展研究,引导区域和国土范围的地方性特色可 《德国联邦自然保护法》①规定的“美丽、 理。这里的普遍意义的资源保护指:生物多样 持续发展。其中,主要运用历史地理学的历 特殊性、多样性”和稀有性的定义,以及《德 性保护、景观美学特征维持、地方认同感加强、 史—遗传基因分析法和古迹与遗产保护专业 国联邦文化遗产保护法》②中的“历史内涵 宜居环境营造以及经济多元化和价值创新。 方法,以及空间规划和区域发展的方法,实现 和历史佐证价值、历史价值、历史可读性”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景观维护的 对文化景观的空间性保护与发展研究。 的定义,并结合德国联邦环境与空间规划相 研究对象主要是指“历史性文化景观”。在 关法律③细则,对文化景观对象进行评估。 2003 年 5 月 19—20 日于格尔利茨举行的文化 2 理论基础 其中包括 5 个方面的文化景观维护的主旨发 部长会议(KMK)“历史古迹保护”小组委 文化景观维护(cultural landscape 展目标:科学价值、视觉审美价值、社会价值、 员会第二十四届会议上,商定了“历史性文 conservation,德语Kulturlandschaftspflege), 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化景观”的定义 [5]:“历史性文化景观是当前 是一种开放和动态的研究概念与方法。它是指 第 3 步:规划措施。文化景观维护的保 文化景观的一部分,由历史、考古、艺术史 人类有意识地改造与干预外在景观,并使之达 护与规划措施的导向性思维:由于成本高昂 或文化史的要素和结构组成。”所以说,历 到保存自身特性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且社会接受度低,只有在少数小面积区域才 史性文化景观是一个理论构建性概念,其作 的行为意识和措施方法。文化景观维护的对象 能负担起对历史悠久的景观遗留的维护。在 用主要是用于区分当代文化景观,并且用于 是过去的历史性文化景观单元以及其中包含 此意义上,文化景观维护可以作为一种规划 确定过去时代的景观历史遗产作为研究对象, 的文化景观要素与结构。除非文化景观维护 手段。只要不破坏其可读性与未来发展潜力, 再对其进行收集、阐释和评价。 的对象在其未来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价值遭到 就应该将不断更新的认知作为此概念的基本 了破坏,否则此概念也会涉及将其研究对象作 原则运用于文化景观的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 3 文化景观维护概念背景下的 2 个基本 为区域发展中重要特色要素的内涵。 通过制定具体的规划措施、对规划过程进行 研究任务:清单盘点与空间区划 文化景观因此也是人类共同的遗产,但 管理和运行,并对文化景观维护相关的外部 对于历史性文化景观的研究,德国相关 它们在地区分布密度与数量上并不均衡,这 和内部因素加以控制,就可以不断地发展文 学界有比较明确的界定,而其他欧洲国家的 样就导致文化景观概念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 化景观的特征和强化文化景观意识。这样的 文件中也有隐含性涉及。总体来讲,历史性 有许多不同定义。不管各定义的内涵如何, 过程可以循环往复地进行,因此形成了文化 文化景观研究可以分为 2 种分析范本:1)对

42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研究对象 自然区域描述、文化景观历史过程、历史村 清单盘点 object 现实对象 invenntarisation realisation 对象规模:微观,中观,宏观。 庄结构、历史走廊结构、历史土地利用状况 scale: micro, meso, macro point, line, area (图 3)、历史交通网络状况;2)历史性文 点,线,面。 化景观要素的收集分类:纪念性建筑、聚落 description of controlling quality and quantity 区域、农业区域、商业区域、运输区域、休 定量与定性的描述 过程控制 闲区域、宗教区域、国家—军事区域、关联 规划措施

explanation implementation planing instruments (研究)方法和资料

methods and sources 对象阐述 操作执行 2 性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3)通过 将各个要素相互联系,对自然因素与历史文

evaluation management plan 对象评价 (规划)管理措施 化影响力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从而对 历史性文化景观进行全面了解(图 4)。 cultural landscape care (CLC) 文化景观维护(CLC) 在此过程中,使用 5 种方法。1)地图和

approaches and aims 发展目标: 档案:老地图的取证、历届规划册集以及各 - scientific 科学性 - visual-estethic 视觉美学性 - social 社会性 种档案的收集。2)文学作品:地方和当地文 - economic 经济性 - ecological 生态性 学、评估特定主题的历史、地理和自然历史 1 3 文献。3)机构调查:从文物保护局(文物名 1 “永恒的圆环”:文化景观维护作为一种永恒的论题 单)、自然保护局(保护名录)、测量办公 “Infinite discussion loop”: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s an eternal discourse 室、地质局办公室、农业局办公室和水保护 2 前西多会海斯特尔巴赫修道院的唱诗班建筑遗址 : Gunzmann 的“历史地理群体”对象例子 Chorruine of former Cistercian Abbey Heisterbach: An example of historical-geographical group from Gunzelmann 办公室等收集相关数据。4)公民调查:对当 3 自海斯特尔巴赫修道院成立以来一直在使用的历史性田地 地人的调查,如教师、牧师、当地历史学家; A historical field that has been in constant use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istercian Abbey Heisterbach 询问与文化景观相关的人,如农民或林务员。 5)现场调研:绘制、拍摄、描述历史性文化 象清单化: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对历史性文 产空间形态的尺度和价值存在很大的模糊性。 景观要素;将口语化的评价归档为标准化的 化景观要素和结构进行收集、评估和分类,确 下面通过示例的方式来说明在实践中被证明 文化景观要素收集目录。 定其“定义性特征”,并登记在册、盘点清查; 的 2 个历史性文化景观清单分析方法。 清单化示例 2:Burggraaff 和 Kleefeld 的 2)空间区域化:将历史性文化景观特征性区 清单化示例 1:Gunzelmann 的清单法 [6]: “文化景观分析”方法 [7]。 域进行标注,并作为区域和国土范围内的特 复杂的“历史性文化景观”的分析与分解。 Burggraaff 和 Kleefeld 受联邦自然保护局 色文化区域加以界定。 因为(在以往的研究中)假定历史性文 (BfN)的委托,在“历史性文化景观和文化 2 个视角均在多年的实践中被反复运用 化景观对象只能通过其各个组成部分,而不能 景观要素”的研究和开发项目下,根据《德 和论证。清单化和区域化是通过内在逻辑联 作为一个整体被收集,所以,历史性文化景 国联邦自然保护法》来编制“历史性文化景观” 系起来:空间区域化可以作为由对象清单化 观要素的清单最初是通过对各个组成要素的 的提案。在此研究中,他们创立了“文化景 的“定义性特征”所标识的相对同质性的空 采集进行的。为了使清单化方法可执行,对 观对象分析”。该方法解决了文化景观研究 间衍生和界定。作为历史性文化景观要素和 其研究的内容和时间都做了一些限制。例如, 的一些核心问题,如评价的价值标准和清单 结构的“定义性特征”可以通过其具体的空 所有史前和早期历史的要素都被排除在外, 化在保护原则指导中的实践问题。 间形态加以收集和分析。而历史性文化景观 因为它们是考古学方向的大地保护专业研究 第 1 步,旨在描述自然环境条件,以便 的概念,就是需要借助于清单化的方法,对 内容。同时,很多的城乡住区的建筑形态也 确定相应研究区域的特征。 于对象空间特征进行界定并形成区域化的划 不被视为历史遗产建筑保护的对象(图 2)。 第 2 步,在文化景观变化图(图 5)的基 分。只有这样的概念确定,才可能在后面的 因此,Gunzelmann 的方法的一个基本目标 础上展示文化景观发展过程,以捕捉微小和 规划过程中,让文化景观对象在使用、保护、 是对特别的历史地理群体对象的研究,而这 剧烈的文化景观动态变化。 维护和未来发展的冲突领域中的矛盾博弈被 些对象是不属于大地保护专业以及遗产建筑 第 3 步,在登记表和“历史性文化景观 激发起来。 专业研究的对象。 要素地图”中记录历史性文化景观的所有要 3.1 范本 1:历史性文化景观对象清单化 根据 Gunzelmann 的理论,这些特别的 素。在进行实地工作补充前,应从主管当局(自 历史性文化景观的收集与分析是基于文 作为历史地理群体对象的文化景观要素和结 然保护和文化保护部门)收集已进行测绘记 化遗产的空间形态。但一般情况下的文化遗 构的汇总要点:1)获取文化景观的背景信息: 录的要素和结构,并在标准化图册中登记。

43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或者将它们分类为“非常好”“好”或“坏”)。 域特征和导则的构建,将一个区域细分为各种 虽然,这种简单的数字化加权方法是为了便 历史性文化景观区域。例如:功能意义上的农 于理解和简单化选择,然而却模糊了要素之 业或者城市景观区域,历史基因意义上的古老 间精确的关联性,没有给出相应的界定。因此, 聚落区域,或地貌形态意义上的绿色廊道区域。 Burggraaff 和 Kleefeld 在这里更倾向于采用恰 2)个性化:通过个性化的确定划分出与众不 当的描述性定性评估方法。 同的区域。空间个体被构建出来,并且通常包 同时,他们还提出:如果试图从建立文 含相应的本土个性化名称。例如,汉堡的奥特 4 化景观清单的各种方法中得出一般性结论, 兰(Alte Land,意为旧土地)地区。 4 在前西多会海斯特尔巴赫修道院环境中重建的池塘 则必须确定以下标准: 这 2 种方法都需要强调:没有针对特定 Reconstructed pond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former Cistercian Abbey Heisterbach 1)广泛而完整地全面覆盖研究的文化景 目的的区域化研究,只能算是一种学术噱头! 观区域,对其要素和结构进行精准定位,需 因此,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尺度,强调各个 要相对较大的比例尺(≤ 1 ∶ 25 000)。 同 区域的意义,并确定历史性文化景观区划的 以缩小的德国基础地图(1 ∶ 5 000)为基础, 时,出于分析和实践应用的考虑,也需要将 基本标准。 这里又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强调: 地图要素收集工作在 1 ∶ 10 000 的比例上进 每个文化景观对象划分为点、线和面。另外, 1)区划目标明确吗?哪些具体的顺序, 行。在此模板上,元素按其外观列为点、线 由于文化景观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因此有必 以及依据哪些法律指向了历史性文化景观的 或面。 要在一个整体的文化景观背景中对某个单体 区划基本定义? 第 4 步,对文化景观及其要素评估。评 文化景观要素或结构进行评价分析,并根据 2)选定的文化景观结构,是否满足指定 估是基于在相应顺序中确定的参数进行的。 规划需要将它们整合到不同维度的大型文化 的历史性文化景观的尺度大小和预期目的? 其中, 历史性文化景观要素和结构最重要的 景观单元中。 “文化景观”仅仅是被标记了吗?或者选择 评价参数包括 7 个方面。1)历史价值(佐 2)所有相关空间数据的联网:由于大量 性地(通过边界线)被注明?表现方式是否 证价值):基于要素的年龄及其在起源时的 与文化景观有关的数据的产生。例如:从自 适合于每一个(文化景观结构和要素)? 内在含义。2)保护价值:取决于其外部形 然保护和遗产保护名录中获得的数据。而从 3)是否要做类型学分析?或是否需要尝 态的保存状态(原始的、改变的、扩展的、 文化景观维护的角度来看,只有那些有研究 试命名“文化景观个体”? 改造的甚至疏远的和腐败的状态)的程度及 价值的并且尚未被收录的要素需要被收录到 4)是要从“上方和外部”(如从鸟瞰角 功能程度(功能性的变化或损失)。3)稀有 网络系统。这些需要被收录的对象都是可以 度)还是要“从内部”来解释历史性文化景观? 价值:在确定要素或结构的稀有性时,必须 被描述为历史性文化景观的要素或结构。在 例如, 商业功能的历史性文化景观形成相对 考虑定量的数量和定性的意义。4)区域特性 客观需要的情况下,将这些数据与其他空间 均匀空间的标准是什么?有哪些参与者和社 (可标识性)价值:要素是否具有某区域的 数据链接。 会功能构成了这样的空间结构? 典型特征或者具备可识别性的价值。5)空间 3)清单应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 5)研究的程序过程是否整体系统化、透 关系和关联性(乡村和城市相关)价值:考 以便从现有数据库和 GIS 中导入和导出数据, 明化?是否合乎逻辑? 虑是否一个要素或结构可以构成一个更大的 并不断更新。 6)制图表达是否符合清晰度,图形一致 整体或者更大的区域的一部分,还是仅代表 总体来说,由于这样的清单化,便有望 性等标准? 其本身。6)使用价值:决定历史性文化景观 盘点清楚以前分散的和不太完整的历史性文 7)如果划定的空间对象必须在文本描述 要素及结构和(它们的)复合体,在生态、 化景观信息,以缩短规划决策过程,并可以更 中加以论述,那么所使用的材料是否可信和 科学、旅游、娱乐方面的意义,另一方面也 好地论证和协调规划结论。但是,公共机构(政 被公开?最后,描述和评估是否独立和相互 决定了其未来新功能和用途的意义。7)历史 府部门)的声明和决策不会被(这样的研究 分离? 地理价值:不是指个别文化景观要素,而是 结果)取代。 在以上这些一般性注意事项下,下面再 指面域范围的文化区域和组成部分的整体, 3.2 范本 2:历史性文化景观区域化 介绍 2 个结合实证的区域化范本分析案例。 其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并且对区域和国土空间 近年来在文化景观评估领域,出现了从专 区域化示例 1:前普鲁士领土的文化景观 发展起影响作用。 家角度对历史性文化景观进行标记、注释、分 分析。 加权的标准由研究机构在法定的框架内 类和简要特征化的方法研究。区域化是基于专 案例研究所运用的方法是,依据前普鲁 决定。 通常,这些标准已经被反复地转换成 家评估的基础上实现的。基本上,区域化可分 士莱茵省的地形图 1 ∶ 25 000 的比较研究 [8], 简单的数字评估级别(或者是分为数字点数, 为 2 种类型。1)类型化:基于对同质化的区 按照时间顺序来推导文化景观发展历程。这

44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些地形图是从 19 世纪 10—40 年代以及 20 世 领域的视角。报告中文化景观的结构划分的目 构,而其适用性也必须在相应的政治文化背 纪 50—90 年代的时间片层。利用这些历史地 的是在地区一级的空间单位的范围界定的。这 景下来加以论证。 形图,文化景观的发展从时间由近及远的顺 样的界定可以应用于国土和区域规划以及大面 基于清单化和区域化的分析方法,可以 序推演。通过历史推演分析可以发现:在这 积的专业空间规划中。在这样的范围界定中, 讨论文化景观要素和结构的收集、评价与保 样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已经消失或死亡或者 每个空间区域都应该基于“空间的特殊性”被 护,以及空间发展导则和规划措施方面的问 在所选的时间段内出现过但又消失的文化景 识别、描述、评估和标注。这种“空间的特殊 题。基于以上方法,可以对复杂的“历史性文 观要素和结构;而在那些自 19 世纪 10—40 年 性”是通过自然空间条件和文化景观发展历史 化景观”的分析与分解(Gunzelmann 的清单 代以来没有显著变化的区域,却能够高概率 而形成的。同时,区域内的人口与聚落发展, 法),也可以对文化景观不同维度下的价值和 地找到历史性文化景观要素和结构。基于这 宗教文化历史、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制度变革等 空间导则进行分析(Burggraaff 和 Kleefeld 的“ 文 样的结构变化分析,历史性文化景观就可以 因素也都影响空间特殊性的形成与发展,并且 化景观分析”方法),进而可以对区域或者 被解读,并可以被结构性地控制。如果也有 体现在聚落结构、地方性建筑文化价值、历史 国土空间进行基于文化景观分析的空间区划, 19 世纪 10 年代之前的可靠地图资料的话, 性建造景观、文保单位以及具有遗产价值的景 从而可以提出对文化景观对象的未来发展措 这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更早之前历史推演。 观空间结构(图 6)。 施和目标。具体来讲文化景观对象的保护与 文化景观要素“消失”的影响,可以通 除了制图的表达方式之外,还为每个空 发展可分 3 种 [11]: 过所谓的景观变化状态图来体现。所谓的景 间单元制定特征描述,其中主要包括历史塑 1)保护性措施:文化景观要素或结构已 观状态变化图也是基于 1 ∶ 25 000 的特殊历 造的空间形态和考古保护区域。这种文化景 经部分或整体上不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经济条 史性用地性质图(草地、针叶林、牧场等) 观空间划分方法确保了历史性文化景观在空 件。由于功能性障碍而对其造成了损害,因 或甚至单体要素图(沟渠、道路等)来表达的。 间规划中具备面域特征的意义,这也为国土 而有必要恢复其历史性经济用途的保护,从 它可以是如荒地或森林地区的历史性拓展区 空间规划及其后续的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在 而进行绝对的文化景观保护。 域,这些区域在自然保护措施的背景下可能是 技术层面提供了重要前提和基础。最终,在 2)维护性措施:对文化景观的要素或 理想的。基于以上的分析方法,文化景观变化 1 ∶ 200 000 的比例尺下,该区域被分为 32 个 结构的空间形态进行保护,可以结合今天 图不仅可以表现历史性文化景观的变化过程, 文化景观空间区 [9](图 7)。 的社会经济需要改变和融入适当的使用和 而且还可以引导寻找历史性文化景观要素和 在进一步的工作步骤中,从历史性文化 功能内涵,其重点在于保持其传统的外在 结构的高概率区域,以确定其形态结构和历 景观的视角确定了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文化 风貌。 史状态特征。 景观区域。除了该地区的空间相关性和分布 3)发展性目标:对于一个区域性的历史 区域化示例 2:对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密度之外,还对历史佐证价值、要素保存状 文化景观复合体来讲,存在核心价值的概念。 的国家发展计划中的文化景观区域化的专题 态和感知可能性予以特别的关注。因为文化 此概念也会影响区域的空间导则。在这样的 研究。 景观区域通常也是发展或者具有特殊性质的 区域文化景观的核心价值概念引导下,文化 2007 年,北威—利普—莱茵兰景观联 区域的典型代表,所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什 景观要素或结构的变化与发展则是可以理性 盟(Landscape Associations Westphalia-Lippe 么使得它们与众不同并赋予自身特性 [10] 。该 分析和控制的。 and Rhineland),受到北威州经济能源创新 步骤的目的是:将 161 个文化景观区域细分为 究竟应该采取哪种方法对文化景观进行 发展局的委托,负责对国土发展规划(LEP) 区域发展规划中的优先发展区或者保护区, 研究,取决于收集和分析工作的具体状况。 作出一个文化景观方面的专题研究。该报告 其中 29 个区域被确定为具有国家层面重要意 的撰稿人遵循上文提到的景观文化遗产保护 义的文化景观区域。运用这样的方法,充分

学会 2003 年的“历史性文化景观”定义, 考虑文化景观的内涵意义,可以在国土和区 注释: 并以此为基础对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国 域规划中排除各个文化区域间不相容的用途, ① 出自《德国联邦自然保护法》第二章第一节第十四条。 ② 出自《德国联邦文化遗产保护法》2017 年 1 月 23 日修 家发展计划进行了基于文化景观区域化的研 而确定具有地方特色和重要意义的区域。 订案。 究工作。 ③ 出自《德国联邦环境监测法》第二章第三节。 专题研究包含 3 个基本内容:1)文化 4 总结 景观空间的区域性结构;2)全国性和区域 通过文化景观维护概念可以把文化景观

性的重要文化景观区域;3)空间规划导则 的历史发展过程看作是各方参与要素互相影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SCHENK W. Historische Geographie. Geowissen 和目标 [9]。 响的过程和结果。在此意义上,文化景观维 kompak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M]. 报告撰稿人的讨论方法是基于文化历史 护概念也是一种具有社会协调意义的理论建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2011.

45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2] SCHENK W, FEHN K, DENECKE D. 1 Research Background in the past as well as its cul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Kulturlandschaftspflege[M]. Stuttgart: Beiträge der Geographie zur räumlichen Planung, 1997. In Central Europe, the following trends in and structures. In this concept, the research object [3] SCHENK W, WEIZENEGGER SABINE. Cultural landscap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landscapes also contains the meaning of essential featured conservation in Europe and Germany[M]// AGNOLETTI M.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An increasing elements i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unless its values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s. Wallingford: CABI, 2006: 183-196. differentiation in heavily polluted, dirt areas “from in the sense of future development are destroyed. [4] SOYEZ D. Kulturlandschaftspflege: Wessen Kultur? agriculture and state controlled, protected areas”,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s the common Wessen Landschaft? Wessen Pflege?[J]. Petermanns Geographische Mitteilungen, 2003, 147(2): 30-39. especially nature and national parks; 2) An accelerated heritage of mankind, which is not balanced in [5] SCHENK W. Der Terminus "gewachsene Kulturlandschaft" abandonment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the low mountain the density and quantity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im Kontext öffentlicher und raumwissenschaftlicher Diskurse zu "Landschaft" und "Kulturlandschaft"[J].Forschungs- und regions with rich landscape structures and the Alps; This situation leads to many different definitions Sitzungsberichte der ARL, 2006: 9-21 3) A further expansion of settlement areas with the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ncepts in various social [6] GUNZELMANN T. Die Erfassung der historischen Kulturlandschaft[J]. Materialien zur Ländlichen Entwicklung 39, consequences of further soil sealing, fragmentation contexts. Regardless of various meanings of 2001: 15-32. and isolation of biotopes, especially in the densely definitions, the study of the concept cultural [7] BURGGRAAFF P, KLEEFELD K D. Historische Kulturlandschaft und Kulturlandschaftselemente[R]. Bonn: populated areas; 4) At the same time, the decline landscape conservation is about how to identify Bundesamtes für Naturschutz, 1998. in popul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infrastructure, cultural landscape objects with both research [8] BURGGRAAFF P. Kulturlandschaftswandel am unteren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and around old industrial and conservation values, instead of exploring Niederrhein seit 1150[M]. Köln : Rheinland-Verl., 1992. [9] SCHENK W.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Germany regions, which can lead to physical decay of urban its conservation methods. In this sense, the in the tension between bas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facilities due to the lack of uses. basic categories of universal cultural landscape orientation[J/OL]. Revue des Géographie historique, 2013. http://rgh.univ-lorraine.fr/reviews/view/4. Along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radical research ar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10] SCHENK W. Defining and exploring Cultural landscape changes, traditional images of cultural landscapes authenticity (cultural historical value). They aim t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German speaking Countries[M]// SYCHEV V G, MUELLER L. Novel integrated with local changes in various regions complement the objects with historical geographic Methods and Results of Landscape Research in Europe, form a new unification. values outside the defined range of both nature Central Asia and Siberia. Moscow: FGBNU “VNII agrochimii”, 2018: 52-56. As a reaction to this, the field of cultural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 recognized by the [11] SCHENK W. Landscape[M]// KÜHNHARDT L, MEYER T. landscape conservation was developed in German- German society. This concept of cultural landscape

The Bonn Handbook of Globality. Vol. 1: Wiesbaden :Springer, [1-2] 2019: 621-633. speaking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the 1990s. The conservation in a general sense can be seen in field contributes to researches on the conservation the “infinite discussion loop” , which guides and re-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space, an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to be conducted

图片来源: it also lead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three steps (Fig. 1): 1 [2] 2~4 5 图 引自参考文献 ,图 由作者提供,图 来自 characteristics within areas and territories. Among 1) Collection, description, explanation Burggraaff 和 Kleefeld,图 6 来自 Burggraaff,图 7 由孔洞一 改绘自参考文献 [7]。 which, there are essential approaches in terms of of cultural landscape in forms of point, line historical-genetic analysis in geography, professional and regional structures and elements through (编辑 / 刘玉霞)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spatial planning and inventories[3]in respective scales and with both regional development, which realizes the cultural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On this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basi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researches.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the research object could be explained. 2 Theoretical Basis 2)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im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historical/ is regarded as an open and dynamic approach to grown” cultural landscape, the evaluation is consciously transform and interfere with the external based on value complex of nature conservation landscape, aiming at the conservation of landscape (eg “beauty, distinctiveness, diversity”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s of landscape sustainable uniqueness according to the Federal Nature development. The objects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ct① ),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conservation are units of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ge value, readability of

46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明登—吕贝克低地 桑德明斯特兰地区 中心明斯特兰地区和桑斯特博得地区 魏塞山区 绍尔和锡根地区 潜山区 莱茵河下游地区 莱茵兰平原 历史时期 点,线和面的要素 埃菲尔山区 合并区域:莱茵河谷,亚琛和鲁尔盖比(鲁尔区), 比勒费尔德—明登地区 1825/1843 1825/1843—1893

1839—1955 6 1955—1994 自然保护 2000 项目的边线

Water after 1825/1843 not changed 在 1825 年和 1843 年没有变化的水域 Water after 1825/1843 changed 5 海斯特尔巴赫山谷的文化景观变化 在 1825 年和 1843 年变化了的水域 Cultural landscape change of the Heisterbach Valley 6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文化景观区划 莱茵 - 齐格堡地区土地登记办公室 5 Regionaliza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s in North Rhine-Westphalia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specific planning measures, and the control of generations. The term conservation, which is used law② ), and the specific regional requiremen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related to cultural for the concept “cultural landscape”, thus includes spatial and regional planning ③ . The principles landscape conversation. Such a process can be the planning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goals of cultural landscape carried out steadily and cyclically, and thus forms The underlying concept of culture should be conservation could accordingly include the a conceptual model for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pen, which means the landscape features and following points: scientific value, visual aesthetic conservation as the “infinite discussion loop” . symbolizations beyond the presumed majority value, social value, economic value and ecological The discussions of values, principles and cultures also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4]. value. measures should therefore ideally take place In summary, the cultural landscape 3) Planning instrument. The derivation of in an open, and dynamic manner, particularly, conservation is practice-oriented, legally required caring measures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considering the stakeholders, such as farmers and and directly applicable. The general meaning of is oriented towards the understanding that the builder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resource protection here refers 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ally inherited landscape discussions. In essence,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maintenance of landscape aesthetics, structures of very old age is only possible in small conservation is thus a cumulative discourse process strengthening of local identity, creation of livable areas due to high costs and low social acceptance. of consensus-building to consciously deal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s a planning current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in our landscapes, value innovation. instrument therefore accepts the recognition of and their effects on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cultural constant change a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further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landscape conservation is primarily concerne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landscapes, as long as their The protected cul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and with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24th readability and potential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structures will reflect their contribution to regional session of the Subcommittee “Preservation of will not be destroyed in the process. It is possible to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discussion. In Historic Monuments” (UAD) of the Conference continuously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the process, they have spatial factors and structural of the Ministers of Culture (KMK) on 19-20 May landscapes and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ve potentials for further 2003 in Görlitz, a defini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al awareness, by means of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and do not have unreasonable landscape” was agreed [5]: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operation of planning process through developing effect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uture landscape is a part of the current cultural landscape,

47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istorical, archaeological, inventory proven in practice are presented below as plans, and files; 2) Literary work: evaluation art-historical or cultural-historical elements and examples. of local and regional literature; Evaluation of structures.”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is thus Inventory Example 1: The Inventory subject-related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and a theoretical construct, in particular of an analytical Approach According to Gunzelmann[6]: Analysis natural history literature; 3) Authority inquiry: focus on the recording, explanation and evalu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the Complex “Historical Elicitation of relevant planning data from the of historical heritage in landscapes. Cultural Landscape”. monument authority (monument list), the nature The inventory of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uthority (“red list”), the land 3 Inventory and Regionalization as elements initially takes place via a physiognomic surveying office, the geological state office, the Basic Task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assessment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since it agricultural office and the water management Landscape Conservation is assumed that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office; 4) Citizen Survey: survey of local people With regard to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could not be captured as a whole, but only through such as teachers, pastors, local historians; landscape, there is a clear definition in the relevant its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order to make the Questioning people associated with the cultural academic circles in Germany, while implications inventory method executable, there are some landscape, such as farmers or foresters; 5) Site also exist in the documents of other European restrictions on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time. All inspection: mapping, photographing, describing countries. In general, researches on historical elements from prehistoric and early historical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segregating cultural landscape include two analytical tasks: periods are excluded from consideration, since they verbal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a standardized 1) Inventory: Comprehensive recording, analysis are objects of archaeological ground conservation. catalog. and evaluation of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Furthermore,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Inventory Example 2: “Cul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and structures as “defining features”; and rural settlements as a content of historical Substance Analysis” according to Burggraaff and 2) Regional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 areas of preservation is not considered (Fig. 2). Thus, an Kleefeld [7].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are marked and essential goal of Gunzelmann’s approach is to Unde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defined as featured cultural areas within the regions highlight a specific historical-geographical group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and national boundaries. of object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ground Landscape Elements”, Burggraaff and Kleefeld[7] For each of these two aspects, two examples conserv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architectural were commissioned by the Federal Agency for proven for years in practice will be given in the heritage. Nature Conservation (BfN) to develop proposals following. Inventory and regionalization are According to Gunzelmann, the recording of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combined by the fact that regionalization can be the following structures is established: 1) Collection landscap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ederal Nature a purposive spin-off through identifying relatively of the foundations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Act. From this catalog of methods, homogenous spaces with a specific combination Natural environment - Cultural landscape history the “cultural landscape substance analysis” should of “defining features”. The “defining features” are - Historical village structure - Historical corridor be selected and explained here, as it reveals analytically tangible as historical landscape elements structure - Historical land use (Fig. 3) - Historical fundamental problems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and structures. It is only through this recourse to traffic network. 2) Collection and description of of value standard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bject level that phrases such as “historical the elements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inventories in the guidance of conservation cultural landscape” 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Monuments - Settlement area - Agriculture area - principles. planning, because the objects ignite conflicts of Commercial area - Transport area - Leisure area- The first step aims at the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est concerning the tension of use, protection, Religion, State and Military area - Associativ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maintenance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Cultural Landscape. 3) Overall view of the study area. 3.1 Task 1: Examples of Planning-related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through networking The next step is to display the cultural Inventories of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with each other and landscape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a cultural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historical explanations of interactive effects between the landscape changing map (Fig. 5) to capture the tiny cultural landscape is based on the spatial form of natural factors and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Fig. 4). and dramatic dynamics of cultural landscapes.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generally has its ambiguity The following methods are used. 1) Maps The third step is to create an inventory of in terms of scale and value. Two concepts of and archives: collection of old maps, previous all elements of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48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1. Tecklenburger Land 泰克雷堡地区 2. Minden-Lübbecker land 明登—里贝克地区 下萨克森州 3. Ravensberger land 哈维斯堡地区 4. Westmündteland 西明斯特地区 5. Kernmünsterland 明斯特中部地区 6. Ostmünsterland 东明斯特地区 下萨克森州 7. Paderborn-Delbrücker Land 帕特邦—戴尔布克地区 8. Lipper land 利坡地区 9. Weserbergland-Höxter 魏塞山区—赫克斯特 10. Unterer Niederrhein 下莱茵河低地 莱茵河 11. Niederrheinische Höhen 下莱茵河高地 12. Niersniederung 尼尔斯低地 13. Maasterrassen 马斯特草甸 14. Ruhrgebiet 鲁尔区 15. Hellwegbörden 海尔威平原 16. Paderborner Hochfläche-Mittleres Diemeltal 帕特邦高地—帝门河谷

荷兰 17. Schwalm-Nette 施瓦姆—内塔地区 18. Krefeld-Grevenbroicher Ackerterrassen 科艾菲尔德—柯莱温地区台地 19. Rheinschiene 莱茵断层区 20. Niederbergisch-Märkisches land 潜山特征区 黑森州 21. Sauerland 绍尔地区 22. Bergisches Land 山区 23. Medebacher Bucht 米特河湾 24. Jülicher Börde-Selfkant 于里希平原—塞夫康特 25. Rheinische Börde 莱茵兰平原 26. Ville 威乐平原 27. Aachener Land 亚琛地区 28. Eifel 埃菲尔山区 29. Mitterrheinische Pforte 莱茵河中下游交界口 莱茵兰—普法尔茨州 30. Nutscheid-Sieg 鲁策锡德—锡根地区 km 31. Siegerland 锡根地区 比利时 莱茵河 32. Wittgenstein 维特根斯坦地区 7

7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 32 个文化景观区 32 cultural landscape areas in North Rhine-Westphalia in Germany

registration sheet and in the “Map of Historical (evidence value) is based on the age of the ele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Before this is and its significance during the time of its creation. elements, structures and complexes for ecology, supplemented by their own field work, those 2) The conservation value is determined by the science, tourism, recrea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already mapped elements and structures from level of its formal external conservation status for new functions and us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ponsible authorities (conservation and (original, altered, extended, remodeled and even 7) The historical-geographical value does not refer conservation authorities) are queried and recorded alienated and falsified status) and the level of its to individual elements, instead it means extensive in the template. The mapping itself is carried functionality (functional change or loss). 3) The cultural landscape areas and components, which out on a scale of 1 ∶ 10,000 on the basis of the scarcity value: When determining the scarcity of participate in society and effect regional and rural downsized German base map (1 ∶ 5,000). On this an element or structure, both the quantitative development. template, the elements are listed according to their number and the qualitative significance must be In the investigation, which criteria should be appearance as a point, line or area. taken into account. 4) The typical value of the applied and with which weighting, is determined by For the fourth step, the assessment of region (identity) is about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statutory framework. Repeatedly, such criteria cultural landscape and its elements needs to be the element is typical for a region and has a value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simple numeric grades made. The evaluation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that creates identity. 5) The value of the spatial (either awarding points or classifying them as “very parameters determined in the respective order. relationships and connections (landscape and urban good,” “good,” or “bad”). This is a practical way The most important evaluation parameters related) needs to consider whether an element to make it more comprehensible. But an exactness of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and forms part of a larger ensemble or area or only is simulated by this, which is not given. Burggraaff structures are as follows: 1) The historical value stands by itself. 6) The value of use determines and Kleefeld therefore were inclined to adopt

49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appropriate descriptive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 characterizing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6) Do the cart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meet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ts. Basically, two criteria such as clarity and graphical consistency? If one tries to draw general conclusions from types of regionalizat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7) If the delineated units are accurately the approaches of establishing cultural landscape 1) Typifications: An area is subdivided into characterized in the - absolutely necessary - textual inventories, the following standards must be defined: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by constructing description, is the used material disclosed and, 1) Extensive and complete coverage of cultural relatively homogeneous spaces based on certain finally, are descriptions and evaluations clearly landscape features and structures with a precise characteristics and criteria, e.g. Agricultural or urban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localization of them, which requires a corresponding landscapes in a functional sense, old settlements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se general large scale ( ≤ 1 ∶ 25,000). At the same time, for in a historical-genetic sense, hedgerow landscape considerations, two methods which were proven analytical and practical reasons, it is first necessary in a physiognomic sense. 2) Individualizations: from planning practices for the designation of to divide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nto its individual Areas that stand out from others through their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are presented below. components of punctate, linear and planar forms. individuality could be identified. Thus, spatial Regionalization Example 1: Cultural landscape However, as the cultural landscape is a continuum, it individuals are constructed and often provided with changing maps for the territory of the former is then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individual findings correspondingly individual names, e.g. the “Alte Prussia. in their cultural landscape context and integrate Land (Old Country)” near Hamburg. The aim of this method is the chronological them into larger cultural landscape units of different It should be applied for both approach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depending on the planning needs. Regionalization without orientation to a specific landscape based on comparisons of the Topographic 2) Networking of all relevant spatial data: a purpose are academic gimmicks. Therefore, depending Map 1 ∶ 25,000 in the former Prussian Rhine large number of cultural landscape related data, on the scale, it is important to emphasize the respective Province[8]. They are from periods of 1810/1840 to which are obtained through the lists of both levels of meaning and to disclose the underlying 1950/1990. On this bas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ure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 will be produced. criteria for marking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cultural landscape is chronologically presented to th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andscape In particular, these questions need to be asked: most recent situation. In this process, some landscape conservation, only those that have not yet been 1) Is the goal setting clear? What is the elements and structures are lost, some have arisen systematically recorded need to be added later. specific order? And which laws will point to the and disappeared again between the selected time These are especially elements and structures that basic definition of the zoning of historical cultural periods. However, it is even more obvious that the can be described as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landscapes? areas without changes since 1810/1840, thus have relics. These data are linked with other spatial data. 2) Does the selected cultural landscape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of finding historical elements 3) The inventory should be based on a Geographical structure ensure the intended purpose with regard and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es, histor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o enable the import and to the scale and size of the designated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are controlled and comprehensibly export of data from existing databases and GIS, as cultural landscapes? Are “cultural landscapes” constructed. If there was also reliable map data before well as their constant updating. merely marked or carefully identified (e.g. by 1810, this method could also be used for earlier Overall, because of this inventory method, borderlines) and is the representation method historical deductions. previously scattered and incomplete historical appropriate? The effect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cultural landscape information could be 3) Should a typological analysis be conducted, elements can be caught by the making of so- summarized in order to shorten planning decision- or “cultural landscape individuals should be called landscape state changing maps, which - also making processes and to better substantiate and named”? on the basis of the TK 25 - represent special old coordinate propositions. However, the statements 4) Should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be uses (grassland, coniferous forest, heather etc.) or of the public authorities are not thereby replaced. constructed from “above and outside” (as if from even individual elements (trenches, paths, etc.). It 3.2 Task 2: Examples of Regionalization of a bird’s-eye perspective) or “from the inside”, e.g. can record e.g. the historic extent of heathland or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about acting and actors? What are the criteria for forest areas, which may be desirable in the contex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forming relatively homogeneous spaces? of nature conservation measures. Thus, cultural landscape assessment there have been methods 5) Is the procedure overall systematic, landscape changing map not only appears as a for marking, annotating, classifying and briefly transparent and logical? means of showing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s,

50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but also describes areas with a high probability of which also provides important prerequisites and guidelines of cultural landscape in various dimensions finding historical elements and structures. foundations from a technical aspect for the national could also be analyzed (Burggraaff and Kleefeld’s Regionalization example 2: Special research spatial planning and subsequent spatial planning “cultural landscape analytical approach). In addition, on the State Development Plan of North Rhine- and special planning. Ultimately, 32 cultural spatial zoning based on cultural landscape analysis Westphalia. landscape spaces could be summarized and marked could be carried out on the regional or national In 2007, the regional associations of Westphalia- on a scale of 1∶200,000 (Fig. 7)[9]. land space, so that future development measures Lippe and Rhineland were commissioned by the In a further step, the cultural landscape area and goals for cultural landscape objects could b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Mittelstand and with special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s identified proposed.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Energy North Rhine-Westphalia, which is responsib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cultural landscape objects could be concluded specifically for regional planning, to present a cult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In addition to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as follows [11]: 1) Conservation measures: Cultural document to the State Development Plan. Their and distribution density of the region, special landscape elements or structures are not partially editors followe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erm “historical attention is paid to historical evidence values, or integrally applicable to today’s socio-economic cultural landscape” according to cultural committee conservation state of factors, and perceived conditions. Due to damages caused by functional since 2003, which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 possibilities. Since the cultural landscape areas barriers, it is necessary to restore the protection of The Special research contains three essential are often particularly typical of a development historical economic uses for absolute cultural landscape parts: firstly, an comprehensive structure in cultural or of a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 special attention conservation. 2) the maintenance means to protect landscape areas, secondly nationwide and regionally was paid to what makes them distinguishable and the spatial forms of elements or structures of cultural significant cultural landscape areas, and thirdly, gives them their own character[10]. The aim is to landscapes, combined with today’s socio-economic spatial planning concepts and objectives[9]. present the 161 cultural landscape areas, 29 of needs to change and integrate appropriate uses and The approach, which is used by the report which are of national significance, as priority or functional connotations, with a focus on maintaining editors, is based on a cultural-historical perspective. reserved areas in the state development plan; In the traditional “external appearance”. 3) Development The aim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structure was a this way incompatible uses should be excluded and goals: For a reg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comprehensive result in space units on a regional necessary cultural landscape concerns should be complex, there is a concept of “core value” affecting level, which makes them applicable for state and given special consideration. the spatial guidelines of the region, under which the regional planning as well as large-scale specialized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landscape or planning. The respective space should be identified, 4 Conclusion structures could be analyzed and controlled rationally. described, evaluated and marked. Substantive criteria In summary,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which method should be used to study were based on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 of a space, of cultural landscapes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the cultural landscape depends on the specific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na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mutual influence of various conditions of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work. cult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also shows the factors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sense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settlement history, territory, religion landscape conservation. In this sense, the concept and economy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s in land use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is a theoretical Notes: ① Bundesnaturschutzgesetz (25.3.2002): § 2, Abs. 1 Nr. patterns, settlement structures, evidence of regional construction with social coordination significance, 14. Bonn: Der Bundestag, 2009. construction culture and historic house landscapes, and its applicability must be demonstrated in the ② Gesetz zumSchutz der Kulturdenkmale (Denkmalschutzgesetz -DSchG) zuletzt geändert durch Artikel the features of cultural monuments and monumental corresponding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37 der Verordnung vom 23. Februar 2017 (GBl. S. 99, 104). structures as well as the landscape image (Fig. 6).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ntories and ③ Gesetz über die Umweltverträglichkeitsprüfung In addition to the cartographic representation, regionalization, the collection, evaluation, protection (18.6.2002):§2 Nr. 3. a description of characteristics was formulated for of cul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and structures, as each space unit, which mainly includes historical well as space development guidelines and planning Sources of Figures: spatial forms and archae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could b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above- Fig. 1 ©Reference [2], Fig. 2-4©authors of this papre, areas. This method of spatial division of cultural mentioned methods, the complex “historical cultural Fig. 5 ©Burggraaff and Kleefeld, Fig. 6 © Burggraaff, Fig. 7©Reference [7], modified by Kong Dongyi. landscapes ensures the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al landscapes” could be explained (Gunzelmann’s cultural landscapes in the spatial planning, inventory approach), and the values and spatial (Editor / LIU Yuxia)

51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吴潇,李鑫,赵炜 . 基于唐诗文本挖掘的关中地区人文景观格局研究 [J]. 风景园林,2019,26(12):52-57. 基于唐诗文本挖掘的关中地区人文景观格局研究 Research on Cultural Landscape Patterns of Guanzhong Area Based on Text Mining of Tang Poetry

吴潇 李鑫 赵炜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WU Xiao, LI Xin, ZHAO Wei* 标识码(OSID)

摘要:关中地区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格局。对近 中图分类号:TU986,K901 400 文献标识码:A 首描写关中风貌的唐代诗词进行筛选梳理,利用文本挖掘技术,通过可视化分析将关中地区划分为长安故都、 文章编号:1673-1530(2019)12-0052-06 行宫别苑、山水形胜、田园意境和雄关遗迹 5 种景观空间类型,并进一步对人文景观情感特征、景观空间分布特 DOI:10.14085/j.fjyl.2019.12.0052.06 征和空间语义网络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的词条语义有明显的相似性特征,关中地区形成 收稿日期:2019-07-09 了以“绿”“素”“青”“朱”为主的景观色彩分布格局,人文景观情感在区域中体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 修回日期:2019-10-08 关键词:风景园林;文本挖掘;关中地区;人文景观;唐诗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51708322,5187855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 吴潇 / 男 / 博士 /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YJ201932) 讲师 / 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城 乡空间治理 WU Xiao, Ph.D., is a lecturer of the College Abstract: As the earliest “land of abundance” in Chinese history, the Guanzhong area boasts rich natural and of Architecture & Enviroment, Sichuan human resources and unique cultural landscape patterns. This paper chooses nearly 400 poems of Tang Dynasty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ory which describe the styles and features of Guanzhong. Using text mining technology and visualized analysis, it and method of urban & rural planning, urban separates the Guanzhong area into five types of landscape space, characterized as The Old Capital of Chang’an, and rural spatial governance. Temporary Imperial Palace, Favorable Landscape, Idyllic Sight and Great Pass Relics. It further analyzes the 李鑫 / 女 /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在读硕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space, and the 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与设计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seman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xical meaning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I Xin is a postgraduate student in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 Enviroment, landscape space have obvious similarity characteristics. The Guanzhong area has formed the landscape color Sichuan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distribution pattern dominated by green, white, blue and red. Cultural landscape emotion has manifested obvious urban &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are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ext mining; Guanzhong area; cultural landscape; Tang poetry 赵炜 / 男 / 博士 /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Keywords: 教授 / 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历 Fund Item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51708322, 51878558); the Fundamental 史城镇与乡村规划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No. YJ201932) 通信作者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email protected] ZHAO Wei, Ph.D., is a professor in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 Enviroment, Sichuan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urban design and urban renewal, historic towns and rural planning. 1 研究背景 从古时“桃花源”到现代“诗意的栖居”,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社 统人文环境是当代人共同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如何挖掘传统人居环境的人文景观格局、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明 当代理想人居的人文需求是生态文明背景下区 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 域协调发展赋予的使命与任务。 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作 为国家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研究重点, 2 文本挖掘方法在空间分析中的人文地 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有助于 理研究与应用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发展水平与质量。 文本挖掘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分支,即以数

52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理统计学和计算机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利用信 表 1 古诗词文本在不同尺度上的特征与要素构成 Tab. 1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onents of ancient 息检索技术从大量文本信息中探寻潜在的联 poems in different scales 系、规律与发展趋势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尺度 特征 要素属性 典型表述 进行更好地组织的过程。主要技术包括 3 类: 微观 要素与空间细节 物质性 渡口、堂前 1)数据预处理技术,涵盖分词技术、特征表 1 中观 场景与景观意向 物质性 郊野、田园 1 人文景观格局研究中的诗词文本分析框架 示、特征提取;2)挖掘分析技术,涵盖文本 The framework of poetic text analysis in the study of 宏观 区域与情感感知 非物质性 西岭、东吴 结构分析、文本摘要、文本分类、文本聚类、 cultural landscape patterns 关联分析、分布分析与趋势预测;3)可视化 技术 [1]。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文本挖掘在 学地分析文本中的信息,可较客观地对空间进 及其地域分布规律,如古诗词中“郊”与“野”、 信息分析中的应用以及与特定领域结合已逐 行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次的解析。目前文本挖 “田”与“园”、“边”与“塞”的组合出现; 渐成为当前研究重点 [2]。 掘在空间分析中的应用多侧重地理空间层面, 宏观尺度上,古代诗词中将国土尺度的具象 当前人文地理研究围绕数据挖掘,以数 对于人文方面研究较少且以当代数据源为主, 地理单元赋予空间和情感意义,如“西岭”“东 理模型为主、定性分析为辅,GIS 为支撑,科 尚无运用文本挖掘技术针对历史文本探索空 吴”“故国”等(表 1)。 学模拟微观人类活动与情感和地理空间的关 间人文环境特征的研究。因此笔者基于古诗 这种尺度性特征在空间分析中能够进行 系 [3]。基于文本挖掘的人文地理学空间分析是 词文本,以文本挖掘为手段探索关中地区的 有效的对应,尤其是在微观和中观层面,针 较新的研究领域,研究重点不单是将文本的 人文景观格局,从素材选取、分析角度上具 对特定区域能够较明确地进行空间对位和场 地理位置影射于空间中,还应提取对其场所 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代表性。 景呈现,而在宏观层面,则更多地表现为大 的记录与感知 [4]。 尺度的区域性空间连接和空间联想感知。 目前将文本挖掘方法应用到空间分析中 3 诗词文本挖掘应用于人文景观格局 3.3 人文景观格局研究中的诗词文本分析 的人文地理研究多基于 web 信息探寻特定空 研究的适应性与方法框架 方法与框架 间中人的认知评价与需求。例如陈冰洁和胡 3.1 诗词文本在空间研究中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诗词文本研究一定区域范围的人文景 巍 [5] 在研究历史街区的游客感知中,通过网 历史文学文本具有极高的文学与艺术价 观格局时,首先应筛选不同历史时期对特定区 络文本对苏州平江路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发 值,将其应用于空间研究中可以为传统空间 域进行刻画描写的诗词文本,选取原则:1)文 展建议;王琨 [6] 通过网络用户贡献内容文本挖 研究提供新视角,中国学者鲜有从历史文学 本描述的空间对象具备地域一致性;2)文本表 掘,分析国外游客对中国旅游关注度的空间分 文本入手进行系统化的空间分析研究。与其 述中应具备景观空间类型和尺度空间的丰富 布特征与时空格局,为入境旅游定量化研究提 他历史文学文本相比,诗词具有样本量大、 性;3)文本表述对特定场所空间与情感特征 供新方法;也有基于大量历史文本进行文本挖 整体意象明确、词义高度精准、空间层次清晰、 认知具有对应性。景观格局一般指景观的空间 掘的空间分析,如刘元凤等 [7] 以《庐山志》为 空间要素明确、时间延续性等优势。诗词中除 格局,是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景观空间单 例提出基于传统文本的地理空间数据挖掘应用 了包含大量当时的人文场景、景观环境历史 元(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景观 模型,实现基于文本的地理信息可视化;杨欣 和文学情感意蕴的文字表述外,还能反映和 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 [14]。当前景观格 和赵万民 [8] 将山水文化体系文献类型化,从空 刻画宏观的地域意象感知、中观的城市环境风 局的研究在区域层面主要集中在对于区域城 间哲学视角总结区域整体空间的架构规律;赵 貌与微观的人文景观特征。针对特定区域的 市景观格局演变的梳理。将诗词文本进行筛选 佳丽 [9] 对明清晋商相关的大量数字化文献进行 诗词文本研究有助于对当地人文景观格局的 并对每首诗词描绘空间进行梳理,提取相应坐 文本数据分析和社会网络定量分析,对其地理 深层理解,通过诗词文本分析提取空间线索, 标点,以便后期用作空间可视化分析。将所 分布特征进行梳理和呈现;周政旭 [10-11] 则以人 可复原区域人文景观格局,对地域人文环境 有诗词文本利用文本挖掘工具逐条进行情感 居环境科学为研究视角,从民族志与聚落空间 进行空间落实。 分析得出相应的情感指数,结合空间坐标点导 信息中寻找线索,归纳聚落演变脉络与形成 3.2 诗词语义分析中的尺度特征 入 GIS 进行可视化,可用作区域人文景观情 过程;王伟等 [12] 从文献史志中探寻闻喜县城 古代诗词文本对空间的描述体现出明显 感格局分析;对诗词文本进行分词、词性分析、 的营城手法,启示现代规划方法;郑嫣然等 [13] 的尺度特征。从微观尺度来说,古代诗词往往 高频词统计、关联性分析与词义聚类分析,不 以诗词为样本运用符号语言模式探究空间与 通过对景观要素和空间细节的表述来建构具 同词性可用作不同感知层面的人文景观分析, 地域文化特色间的关系。 有情感意象和特征的小尺度空间对象,如诗词 聚类分析可划分不同的人文景观类型,针对 将文本挖掘应用到空间人文地理分析, 中对“渡口”“城垣”“堂前”的描写;中 这些类型可分别做出该类型的人文景观语义 是对传统空间研究的一种辅助与完善,通过科 观尺度聚焦于具有固定组合方式的空间场景 网络(图 1)。

53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2

4 3

2 关中地区地理范围 3 唐代关中地区主要人文景观点 4 关中地区整体人文景观氛围词云 The geographical scope of Guanzhong area Main cultural landscape places in Guanzhong area of Keywords of overall cultural landscape atmosphere in Tang Dynasty Guanzhong area

由于诗词属于古汉语,不能仅按照普通 文景观资源点进行梳理,在空间上进行复原和 景观空间类型,针对不同人文景观类型也可 的现代汉语进行分词处理,因此采取分词词 落位;2)针对诗词文本素材,通过软件分析 分析其分别具有的特征。 条与单字词共同参考的方式,以全面真实地 进行语义挖掘,将文本与空间进行对应分析, 4.2 关中地区不同类型空间的语义分析 展现诗词中描绘的人文景观。结合高频词与 总结唐代关中地区的人文景观格局整体构成, 对于诗词文本的转译与挖掘,首先使用 高频字,即可较全面客观地展现诗词中所描 以及各类型景观空间的语义特征、情感特征、 超级批量文本替换(ultra-replace),依据词条 绘的人文景观画像与特征。 色彩特征。 的空间维度与性质,参考《古汉语词典》进行 4.1 素材选取与样本处理 词条的标准化,进而将文本所有的源词条替 4 以唐代诗词为样本的关中地区空间 描绘关中地区的诗词以唐代居多,笔者 换为对应的标准词条,完成转译。数据整理 语义与人文景观格局分析 首先将唐代诗词出现地点进行汇总,进行空间 后,运用 ROST CM6 软件进行文本挖掘,使 关中地区是中国最早的人类聚居地之一, 落位还原了唐代关中地区主要的人文景观点 用 ROST CM6 中自带的“词频分析”功能项 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古代关中 分布地图(图 3),进行空间落位,然后从唐 进行形容词和名词 2 类词条的词频统计分析, 地区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 代诗词中筛选出有关描写关中地区人文景观 导出词频统计表;将词频表导入 ROST CM6 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 的诗词近 400 首,对诗词进行整理,并提取位 中加载项工具 NetDraw,构建出意境词条的可 锁关)。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 置信息与景观分布地图进行叠合;对样本导 视化网络语义图谱。 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 入 ROST CM6 ①进行情感分析可得出关中区域 将关中地区整体形容词通过 ROST CM6 进 总面积 55 623 km2(图 2)。 整体与不同地理位置的情感感知情况,映射在 行词频分析并导入 Python 制作词云(图 4), 关中地区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具有极高 地理空间上即可得到关中地区人文景观的正 可看出关中地区整体描述最多的人文景观意象。 的历史地位。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古人 面情感与负面情感的分布情况;将诗词原始 将关中区域的形容词词条进行整体情感 传统的营城智慧、风格独到的景观构建手法, 文本导入 ROST CM6 进行分词处理,再进行 分析,显示正面指数 0.61,负面指数 0.39, 共同构建关中特有的人文景观格局,其人文 词性分析。形容词通过词频统计可用作关中 结果表明关中区域整体情感感知为积极情感, 景观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笔者对关中地区 地区人文景观整体意象分析和色彩格局分析, 但消极情感仍占有较大部分比例。将所有诗 人文景观格局的研究包括:1)对其核心的人 名词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可划分为不同的人文 词在 ROST CM6 中进行逐条情感分析,结合

54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5 6

5 关中地区正面、中性、负面人文景观情感空间分布 6 关中地区人文景观色彩分布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sitive, neutral and negative cultural landscape emotions in Cultural landscape color distribution in Guanzhong area Guanzhong area

表 2 语义词条与空间的对应关系及景观空间分类 表 3 不同空间类型情感指数 Tab. 2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emantic terms and space and landscape spatial classification Tab. 3 Emotional index of different spatial types

词条语义 对应空间点位 对应景观空间类型 空间类型 正面情感指数 负面情感指数

黄金、歌舞、美人、白玉、金阶、君王、长安、公子等 大明宫、兴庆宫、太极宫、荐福寺等 长安故都 长安故都 0.67 0.33

梨园、天子、珠帘、凤凰、大道、秋千等 华清宫、翠微宫、石瓮寺等 行宫别苑 行宫别苑 0.99 0.01

楼台、柳条、江边、白马、青云、落花、南山等 曲江、灞河、终南山、秦岭等 山水形胜 山水形胜 0.64 0.36

莲花、落日、陌上、桃李、明月、云端、玉女等 周至、蓝田、悟真寺、辋川等 田园意境 田园意境 0.29 0.71

旌旗、骏马、渭水、万国、登临、瑞气、走马、将军等 潼关、茂陵、高冠谷、沣水等 雄关遗迹 雄关遗迹 0.50 0.50

位置信息将结果导入 GIS 中,得出关中地区 征和位置分布,可将所有词进行分类,可大 1)长安故都。将长安故都空间类型诗词 人文景观情感分布图(图 5)。从图中可看出 致归纳为长安故都、行宫别苑、山水形胜、 的形容词进行语义网络分析,可看出整体的 正面情感的空间分布大致呈西北东南向,且 田园意境和雄关遗迹 5 种不同的景观空间类型 空间氛围围绕“九重”一词展开(图 8)。“九” 场所最多;中性情感空间分布相对均匀,大 (表 2)。 在古汉语中释义为“多数”或“多次”,“九 致呈东西向;负面情感空间分布较为集中, 将以上 5 种类型的诗词文本进行情感指 重”释义较多,可译为多层、天、宫门、朝 且场所最少。 数分析(表 3),可看出不同的空间类型的 廷、帝王皇位等。由此看来,长安故都的营 提取所有诗词文本中的色彩关键词,结 情感指数有很大差异,有关田园意境的正面 城手法与人文景观空间布局原则均严格遵守 合位置信息导入 GIS 中,可得出关中地区人 情感指数最低,仅 0.29,说明田园意境的人 “九重”这一原则,例如城市格局以象征皇 文景观色彩分布图(图 6),词频越高色彩范 文景观相对更具有消极特征;行宫别苑空间 权的宫城长宽为基准,城中以其等比相似形 围越大,可看出关中地区人文景观色彩以绿、 的正面情感指数最高,高达 0.99,其次是长 态划分,隐喻“化家为国”之意 [16]。在语义 素、青、朱为主。 安故都,为 0.67,说明行宫别苑与长安故都 网络图中,可看出与九重关联较大的词为“娇 人文景观类型与诗词语义的对应分析, 的人文景观相较其他空间类型更具积极特征。 奢”“窈窕”“豪华”“十六”(指代长安 首先将所有名词导入 ROST CM6 进行语义网 唐代行宫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在京都周围密 十六宅)等词,均体现了当时长安城内奢华 络分析(图 7),通过软件对所有词条按照语 集的特点 [15],结合图 5 可看出,长安及其周 的人文景观。 义的近似性归类,并与唐代人文景观分布地 边具有较多的正面情感分布点,符合客观特 2)行宫别苑。使用相同的语义网络分析 图进行空间叠合,可以发现近似语义的词条 征。对 5 种空间类型进行具体的空间语义人 方法,可看出行宫别苑类型的人文景观尺度 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性。按照空间特 文景观分析: 中,宫墙常与鼓声、照影、池塘、骊山等构

55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7 8

7 名词词条语义网络分析与分类 8 人文景观语义网络分析(以长安故都为例) Noun entry 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 of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old capital of Chang’an

成一组;宫女常与歌舞、芙蓉、白玉、温泉、 远明丽、意蕴深厚,一般交织着感慨、报国、 江水满花千树”。 城楼构成一组;渭河常与鼓楼、玉树、秦岭、 思乡等多种情感,符合情感分析的正负指数 在田园意境的人文景观尺度中,常见元 华清池构成一组,此组特指华清宫的人文景 均衡特点。 素为田家、荷花、垂柳、落花、河岸、桑树等, 观。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对清渭,集聚山光水 4.3 关中地区人文景观格局的画像与特征 其人文景观情感较负面,这多由于诗人视角 色与亭台楼榭,是唐代行宫之最 [17]。不难看 总结 投向底层的群众,例如“三月无雨旱风起, 出,行宫别苑的人文景观与长安的气派相较, 对不同类型和尺度的景观空间的名词进 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 更具赏乐的成分。 行词频与字频分析(表 4)。 熟皆青乾”;也有较为正面情感的人文景观, 3)山水形胜。使用相同的语义网络分析 在长安故都人文景观尺度中可明显看出 如“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 方法,可看出山水形胜的景观格局中,华山 “君王”“天子”的词频数最高,这一现象 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云 三峰(东峰朝阳峰、南峰落雁峰、西峰莲花 表明,在当时的长安城内,带有皇权特征的 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均是以这 峰)与石作、松柏等组成一组;杨柳与石林、 人文景观给诗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这与前 些元素构成的独特田园人文景观。 秦山、高城、碣石等组成一组;曲江与歌舞、 文中的“九重”不谋而合。“珠帘”“车马”“龙 在雄关遗迹的人文景观尺度中,常见元 芙蓉等组成一组,这一组即唐代曲江芙蓉园 池”“衣裳”“凤凰”“金殿”“歌舞”等词, 素为尘土、行人、骏马、大雁、长城、长河、 的人文景观,每年春季,百姓甚至是皇帝, 也展现了当时长安城内奢华、独特的人文景 板桥等,如诗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均到此游玩,独具人文特色。综上可见,华 观。从高频字看,花卉为长安故都的重要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云边雁断胡天月, 山与曲江是关中山水形胜人文景观之中的重 文景观,结合高频词可看出包括牡丹、芙蓉、 陇上羊归塞草烟”均描绘了雄关遗迹类型的 要元素。 桃李、樱桃、杏花等。 人文景观形象。 4)田园意境。在田园意境的景观格局语 在行宫别苑的人文景观尺度中,常见元 义网络分析中可看出,芳草常与垂柳、鸟声、 素为温泉、楼殿、歌舞、池水、梨园等。例 5 结论 游人构成一组;乡村常与麦苗、田夫(农夫)、 如罗隐的《华清宫》中描写到“楼殿层层佳 研究地区的人文景观格局,对地域景观 野老(村野老人)等构成一组;落日常与古道、 气多,开元时节好笙歌”;王建的《温泉宫行》 及文化的塑造具有参考价值。笔者在以古诗 古树、渡头等构成一组;相比其他人文景观 描写为“宫前内里汤各别,每个白玉芙蓉开” 词进行文本挖掘的基础上,通过情感分析、 要素,田园意境相对较为低沉,符合前文的 都是对行宫别苑人文景观的真实写照,符合 构建语义网络等挖掘古诗词中的潜在信息, 情感分析结果。 通过语义网络分析的赏乐特性,也具有很高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围绕研究结果,得出以 5)雄关遗迹。雄关遗迹的景观格局语义 的正面情感特征。 下结论: 网络分析中可看出,君臣常与江海、尘埃、 在山水形胜的人文景观尺度中,常见景 1)长安城内的主要色彩为绿、青、朱, 长缨等构成一组,楼台常与行人、杨柳、走马、 观元素为流水、高山、道路、杨柳、泉水、 拥有良好的绿化与严谨奢华的建设形制。当 江边构成一组。这些元素的人文景观构成高 楼台等。例如诗句“青天白日映楼台”“曲 今城市人文景观的打造,可借鉴其主要元素

56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 Special: Human Nature System in National Landscape

表 4 关中诗词名词高频词与高频字 如珠帘、车马、歌舞、牡丹、芙蓉等,并结 架构 [J]. 城市规划,2016,40(11):78-86. Tab. 4 High frequency nouns in poems on [9] 赵佳丽,程光辉,周丽丽 .“一带一路”视角下明清晋 合情感的空间分布点营造不同的文化氛围。 Guanzhong 商活动的地理特征统计分析 [J]. 经济问题,2018(5): )行宫别苑的人文景观打造中,常用元 116-123. 空间类型 高频词 词频 高频字 字频 2 [10] 周政旭,封基铖 . 生存压力下的贵州少数民族山地聚 君王 25 花 80 素为温泉、楼殿、歌舞、池水、梨园等,主 落营建:以扁担山地区为例 [J]. 城市规划,2015,39(9): 天子 14 玉 63 题色彩为绿、白、红、金,应注意营造积极 74-81. 珠帘 10 人 60 [11] . 的景观氛围。 周政旭 基于文本与空间的贵州雷公山地区苗族山地 牡丹 10 金 49 聚落营建研究 [J]. 贵州民族研究,2016,37(5):120- 芙蓉 9 门 41 3)在山水类型的人文景观营造中,可重 127. 长安故都 [12] 王伟,李小龙,王树声 . 融合自然的城市格局营造研究: 车马 8 殿 39 点探索山水与道路、杨柳、楼台之间的空间关 以古代闻喜县城为例 [J]. 建筑与文化,2014(8):47-51. 万国 7 宫 37 系;展现田园风光时,可着重刻画田家、荷花、 [13] 郑嫣然,刘雷,斯震 . 景观意象下的诗化符号:基于 红尘 7 楼 35 垂柳、河岸等要素;雄关遗迹类型人文景观 符号学背景下的地域文化特色探究 [J]. 中国园林,2018, 蓬莱 7 御 34 34(8):74-77. 龙池 7 色 33 打造中,可更多展现尘土、行人、骏马、大雁、 [14] 田晶,邵世维,黄怡敏,等 .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核心 白玉 9 玉 8 长城等元素。 指数提取:以中国广州市为例 [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 学版),2019,44(3):443-450. 温泉 7 皇 7 区域人文景观反映了古人营城的自然观 [15] 介永强 . 唐代行宫三题 [J]. 唐都学刊,2001(4): 楼殿 6 水 7 以及文化观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 21-23. 歌舞 5 花 7 [16] 傅熹年 . 隋唐长安洛阳城规划手法的探讨 [J]. 文物, 芙蓉 4 树 7 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符合当代生态文明建 行宫别苑 1995(3):48-63. 兰殿 3 杨 4 设的观念。基于古诗词文本的人文景观分析, [17] 介永强 . 关中唐代行宫考 [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0 3 199-214. 尘埃 2 泉 4 能够从整体上还原关中地区的人文景观格局 ( ): 君王 4 歌 4 与长安故都、行宫别苑、山水形胜、田园意境、 未央 2 烟 4 珠帘 2 楼 4 雄关遗迹的人文景观形象特征,对于探析中国 图表来源 (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白云 24 云 19 传统营城智慧中人文和自然景观的构建手法, 文中所有图表来源均为作者绘制;图 2、3、6 底图审图号 流水 14 归 12 以及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中人文景观格局的塑 为 GS(2019)1719 号—甲测资字 1100471。 高山 13 尽 12 道路 11 路 11 造有着积极的意义。 (编辑 / 刘玉霞) 神仙 11 水 11 山水形胜 杨柳 9 山 11 泉水 8 醉 11 烟雾 6 树 11 注释 (Note): ① ROST CM6 是武汉大学沈阳教授研发编码的以辅助人文 南山 5 花 10 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型免费社会计算平台,可以实现微博分 玉女 4 玉 10 析、聊天分析、全网分析、网站分析、浏览分析、分词、 田家 10 家 13 词频统计、英文词频统计、流量分析、聚类分析等一系列 荷花 8 花 10 文本分析。 垂柳 5 烟 10 落花 5 酒 8 河岸 5 荷 7 田园意境 家书 4 醉 7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桑树 4 泉 5 [1] 袁军鹏,朱东华,李毅,等 . 文本挖掘技术研究进展 [J]. 寺庙 4 柳 5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1-4. 歌舞 4 岸 5 [2] 李尚昊,朝乐门 . 文本挖掘在中文信息分析中的应用研 云烟 4 树 5 究述评 [J]. 情报科学,2016,34(8):153-159. [3] 甄峰,秦萧,席广亮 . 信息时代的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尘土 9 无 15 创新 [J]. 地理科学,2015,35(1):11-18. 烟尘 4 马 12 [4] 何捷,袁梦 .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空间人文方法在景观史 行人 6 客 9 研究中的应用 [J]. 风景园林,2017,24(11):16-22. 道路 6 尘 9 [5] 陈冰洁,胡巍 . 基于文本挖掘的历史街区游客感知研究: 骏马 6 城 7 以苏州平江路为例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雄关遗迹 大雁 5 烟 7 2016,10(4):48-55. [6] . Tripadvisor 美酒 5 路 6 王琨 基于 电子社区的国外对中国旅游地关 注度及空间格局 [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长城 5 霜 6 [7] 刘元凤,周荣福,李凤玲 . 基于文本的地理空间数据挖 长河 5 酒 5 掘与可视化 [J]. 测绘科学,2010,35(4):103-105. 板桥 5 雁 5 [8] 杨欣,赵万民 . 基于空间哲学视角的山水文化体系解释

57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花园的诗意—2019 第二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综述 The Poetics of Gardens: The 2nd BFU International Garden-making Festival 2019 Review

1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国际竹藤组织、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浙江竹境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风景园林》杂志社 支持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园林景观分会、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 施工配合:北京林大匠心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2 竞赛主题:花园的诗意

洗练的语言、高远的意境、深邃的内涵,诗词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神韵。本次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的竞赛主题为“花园的诗意”, 以原竹和花卉作为主要材料,设计并建造一座小花园,将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与建造艺术之美紧密相连。本次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正是对“工匠精 神”的彰显和溯源,同时也是北京林业大学 “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绿色理念在美丽中国大地上的一次实践与华丽展示。

3 征集与评审

第二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竞赛自 2019 年 1 月发布方案征集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共有 365 组报名参加设计竞赛的团队,分布在 103 所高校中, 共计 2 004 人。经过数轮评选,评审委员会在 248 份作品中选出了 7 份建造奖及 21 份入围奖。建造奖的 7 个作品以及 8 个受邀参加的国内外知名 高校团队作品共计 15 个创意新颖、构思巧妙的小花园于 10 月 10 日进行为期 3 天半的实地建造,10 月 13 日搭建完成。同日,第二届北林国际花 园建造节在北京林业大学学子情广场开幕。评委会最终推选出一等奖 3 名,二等奖 5 名,三等奖 7 名。本次竞赛的评委会设评委会召集人 1 名, 评委会委员 14 名。

评审团召集人:王向荣(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教授) 评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Bradley Cantrell(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教授) Bernard Viry(VIRY S.A.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工程师) 获奖名单: 蔡卫(浙江竹境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等奖(Outstanding Award): David Biggs(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历史地理副教授) 日本国立千叶大学《无序之序》、天津大学《风巢》、 Ed Wall(英国格林威治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 北京林业大学《黑洞》 Elizabeth Mossop(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设计建筑与建筑系主任、教授) 二等奖(Award of Excellence): James Hayter(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主席) 北京林业大学《樊笼》、华南理工大学《弹弹弹》、 Jose Alfredo Ramirez Galindo(英国建筑联盟学院 March/MSC 研究生课程联合发起人) 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驰隙》、中央美术学 金振午(韩国庆熙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 院《筠林·见园》、广州美术学院《电光石火》 刘可为(国际竹藤组织全球竹建筑项目协调员) 三等奖(Honor Award): Nicolas Godelet(NICOLAS GODELET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比利时工程师、建筑师) 重庆大学《清荷风篁》、清华大学《子非鱼》、西南 Steffen Nijhuis(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城市系副教授) 林业大学《渡》、哈尔滨工业大学《起风了》、西北 Udo Weilacher(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和工业景观系教授) 农林科技大学《卧云端》、浙江农林大学《合叶栖》、 Valentin Johannes(Han) Meyer(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城市系教授)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那伽:启蒙和觉悟的重生》

58 竞赛 / Competition

一等奖 Outstanding Award

参赛院校:日本国立千叶大学 无序之序 指导教师:三谷 彻、霜田 亮祐 特别指导:章俊华 参赛学生:山﨑 祥平、水谷 苍、山下 雅弘、刘书昊、鲤川 哲平、佐佐木 圭、谷本 实有、严妮

参赛院校:天津大学 风巢 指导教师:王洪成、胡一可 参赛学生:陈丽君、邓剑、孙雅伟、张尔科、郭茹、刘润童、张浩、张佳乐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黑洞 指导教师:冯潇、段威 参赛学生:钱小琴、卢靖、谢家琪、李婷、廖菁菁、聂蕾、梁彤、杨瑞莹

59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二等奖 Award of Excellence

樊笼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教师:郑小东、李慧 参赛学生:童佳玉、余泳欣、何黛娜、张娜、 蔡奇峰、梁金子、刘汇子、朱梓宁

弹弹弹

参赛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指导教师:林广思、熊璐 参赛学生:王曲荷、刘瑶、钟和丽、李悦、沈攀、 茌文秀、陈梦芸、周兆森

驰隙

参赛院校: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 指导教师:李紫暄、Jock Gilbert 参赛学生:诸葛桦莹、徐遥、罗舒怡、胡瑾榆、 孙铭泽、许铮、肖佳丰

筠林·见园

参赛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指导教师:吴祥艳、张茜 参赛学生:胡宇晨、谢秀竹、廉景森、孙昆仑、 赵文健、王薪宇、陈宁、吴霁

电光石火

参赛院校:广州美术学院 指导教师:杨一丁、金涛 参赛学生:马旭龙、龚博维、高万琪、李薇、 郭超、潘泓、姜猛、陈桂玲

三等奖 Honor Award

清荷风篁

参赛院校:重庆大学 指导教师:夏晖、罗丹 参赛学生:邹宇航、冯晴、张立立、程语、 丁昕昕、景巧琳、高艺飞、张宏海

60 竞赛 / Competition

子非鱼

参赛院校:清华大学 指导教师:李树华、张学玲 参赛学生:杨澈、魏欣辰、李静珂、杨临风、 王雅淇、江婷,郭昊

参赛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指导教师:宋钰红 参赛学生:李海波、匡刘清晨、张鹤、刘纹卉、 于嘉薇、刘娜、李金洲、岳荣

起风了

参赛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指导教师:陆诗亮、余洋 参赛学生:周栩至、哈虹竹、于博、蒋雨芊、 曾敬、钱豪杰、张琦瑀、罗天一

卧云端

参赛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指导教师:张新果、杨梅花 参赛学生:孟凡琦、刘浩琳、 冯懿梦、 陈进、 洪浩庭、王逸涵、洪阳、于重光

合叶栖

参赛院校:浙江农林大学 指导教师:洪泉、唐慧超 参赛学生:杨憬铭、胡贝贝、郑朵拉、张雨卉、 肖达、赵琪、黄胜孟

那伽: 启蒙和觉悟的重生

参赛院校:泰国朱拉隆功大学 指导教师:Ariya ArunintaTerdsak、 Tachakitkachorn 参赛学生:Svit Piriyasurawong、Theappitak Nillawan、Sirirak Wongsim、Natdanai Tumpanuwat、Sviadol Footrakul、Supanut Thongtham

61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Rintala Eggertsson 建筑事务所 . 科尔特德尔堡舞蹈展馆 [J]. 风景园林,2019,26(12):62-66. 科尔特德尔堡舞蹈展馆 Corte Del Forte Dance Pavilion

Rintala Eggertsson 建筑事务所 Rintala Eggertsson Architects

1 介绍 长凳 第 16 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 围栏 入口斜坡 Rintala Eggertsson 建筑事务所接受了策展人伊 冯·法瑞尔和雪莉·麦克纳马拉的邀请,设计 了科尔特德尔堡(Corte Del Forte)。马格赫拉 是位于威尼斯梅斯特雷区的一处已停止使用的

入口阶梯 堡垒,受邀在此设计一个特殊的项目。策展人 支撑 决定在普通的展览场地上举办以“自由空间”

支撑 为主题的双年展,并且在梅斯特镇中建立一个

长凳 供社会活动的展馆,从而在双年展参观者和公

斜坡 众之间建立更好的联系。策展团队的选址目标

支撑 院落 锁定在马格赫拉堡(Forte Maghera),这里邻近 舞台 圣朱利亚诺公园(San Giuliano park),是威尼 支撑 吧台区 斯当地居民的主要休闲场所。 舞蹈作为马格赫拉堡主要组织的活动之 长凳 一,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个展馆需要满足的功

支撑 能之一。尽管这个展馆主要是一个用于舞蹈 延伸的平台 表演、音乐活动和大型音乐会的功能空间, 但它同时也应该尽可能满足其他活动的需求, 容纳众多参观者在此聚集,形成一个最广泛

dm 1 意义上的自由空间。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 重要的方面,因为它强调了我们双年展设计 概念中的核心内容:摆脱经济和政治限制的 民主和自由。 无论在家庭还是公共场所,尊重生活的 建筑,都会使人们更好地照顾自己、他人及 周围环境,这与建筑仅仅体现了权力和财富 的理念相反。创建一个为人类利益而生的自 1 首层平面图 由空间是我们作为建筑师的使命。 随着全球 Construction drawing of the ground floor plan 贸易的兴起和世界民族主义的浪潮,我们生 2 展示科尔特德尔堡展馆的主要结构的 1∶50 模型 2 1∶50 scale model of Corte Del Forte’s main structure 活受到的挑战主要来自 2 个领域。

62 作品 / Projects

3 模型在从奥斯陆运向威尼斯前,被聚苯乙烯块包裹着, 此后被置于基座上,在阿森纳尔展区的科尔德里中展出 The scale model was with polystyrene blocks before transportation from Oslo to Venice, and it’s on a pedestal in the Corderie at the Arsenale 4 从入口一侧观看中心表演舞台 View from the entrance side with the performing stage in the middle

3

4

1.1 经济格局 1.2 政治形势 建筑的社会功能。它既是从前的政治、经济 自由空间不是可用金钱购买的东西:在 为了中和与平衡权利结构,人们需要一 和军事格局的表现,同时也是向非军事化、 市场驱动下的混合式建筑通过消费合约填充空 个自由思考的空间。一个能容纳反思性、批 开放和民主过渡的一种表现形式。 间,而不是沟通与交流。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 判性观点,多元化,甚至无政府主义的空间。 都需要每个人都能负担起的、可以自由参观游 每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文明蓝图中都有这样 2 设计生成 赏的空间。空间之所以显得空洞,不是因为它 的空间,不然只会走向衰败。 科尔特德尔堡项目的建筑生成基于一个 缺少某些东西,只有当它充满着访客的自由思 在科尔特德尔堡的展馆中,我们想通过 有 2 个功能的开放庭院,庭院内的舞台和酒吧 考和行动时,才变得丰富起来。 在这个环境中设计一个小型的舞蹈展馆强调 向外开放,周边环绕着 2.1 m 宽的走廊。此外,

63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5

5 傍晚的阳光进入展馆,照亮中心的草坪 Evening sun entering the pavilion and highlighting the grass 6 从观景平台看庭院走道 The walkway seen from the viewing platform

地 址: 意大利,威尼斯广域市,梅斯特雷市,邮编: 30173,马格赫拉堡大道 30 号,马格赫拉堡 建筑师:Rintala Eggertsson 建筑事务所维贝克·延森(合 伙人)、萨米·林塔拉(合伙人)、戴格尔·艾 格森(合伙人)、马斯·欧延恩 项目年份:2018 年 客户:威尼斯双年展 策展人:伊冯·法瑞尔、雪莉·麦克纳马拉 工程师:斯特凡诺·卡尔达特 项目管理:艾莉丝·克兰西、塞巴斯蒂亚诺·詹尼西尼 建造领队:约恩·布兰德梅耶 承包人:双年展 建筑面积:190 m2 6 赞助商:挪威外交部、欧普莱克有限公司、挪威设计与建筑、 诺德莱摩尔有限公司、阿尔泰米德有限公司、挪威 再在外部加入另外 2 种空间,一种是私密的, 气候条件下是很常见的。为了增添更多功能, 埃斯韦有限公司、汉森防护有限公司、贝齐勒法尼 有限公司 另一种则更加开放,以激发周围环境更丰富 我们在庭院中布满了织物的天篷,将布条编 摄影师:林塔拉·艾格森建筑事务所欧普莱克、弗兰西斯 的空间体验。内部尽可能地保持简洁和规律, 织成了强调空间方向性的形式。花格墙是展 卡·艾薇 以最大程度地增加庭院四面间的视觉联系,为 馆中唯一的垂直分隔物,我们把这种方格的 视频链接:https: //vimeo.com/272165910 参观者营造一种统一感。这种庭院类型能够在 图案也应用在了墙面上。 翻译:梁文馨 遮蔽烈日的同时提供阴凉和通风,在南方的 (编辑 / 陈汪丹 王一兰) 校对:孙越

64 作品 / Projects

9

7 8 10

7 走道和河道一侧的观景平台 9 地表上的用以保护下方遗址的横向基础 The walkway and the viewing platform by the canal Horizontal foundation element on the surface to protect the heritage site underneath 8 面向水面,展馆与人的尺度 10 保护木质装置的雨水引导结构 The bodily scale of the pavilion, here shown towards the water Gargoyles to guide the water away from the wooden structure

1 Introduction With dance as one of the main organized establish a freespace in which to enact for the benefit The Corte Del Forte project came about after activities in Forte Maghera, it became a logical of mankind. With the rise of global trade and surge an invitation to Rintala Eggertsson Architects from function for the pavilion. Although the pavilion is towards nationalism in the world, we see mainly two curators Yvonne Farrell and Shelley McNamara mainly a functional space for dance performances, areas where our lives are being challeng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16th Venice Architecture musical events and larger concerts, it should 1.1 Economic Landscape Biennale. We were asked to do a special project also aspire to arbitrary happenings and serve as Freespace is contrary to something you must at Forte Maghera, a closed down fortress in the a hangout for the numerous visitors to the area pay for: Market forcing amalgam architecture that Mestre part of Venice. As a gesture towards the and become a free space in the broadest sense of fills the space with a contract to consume instead local population the curators decided to take the the word. To us this was an important aspect as of one to communicate. More than ever we need FREESPACE theme of the biennale out of the it underlines the core elements in our conceptual spaces that are free to be visited, affordable for ordinary exhibition venues and build a pavilion statement to the biennale; democracy and freedom everyone. A space that is empty, not because it for social activities in the mainland township of from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straints: lacks something, but remains so just until it is filled Mestre, thus establishing a better contact between Architecture, whether a home or a public with the free thinking and action of the visitors. the biennale visito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The space, that supports life with meaning will empower 1.2 Political Landscape choice of the site by the curatorial team was people to take better care of themselves, each To counteract and balance power-structures obvious; together with the adjacent San Giuliano other and their surroundings, as a contradiction one needs a freespace to think freely. A space that park, Forte Maghera serves as the main recreational to construction that symbolizes the mere ideas of allows counter-thinking, critical views, pluralism, area for the local population in Venice. power and wealth. It is our role as architects to even anarchism. Every healthy sustainable

65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more varied experience of the surroundings. The inside was kept as simple and regular as possible to maximize the visu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our sides of the courtyard and create a sense of unity for the visitors. The courtyard typology is common in southern climates offering shelter from the burning heat of the sun with air and shadow. To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this gives, we have covered the courtyard with a textile canopy, woven into a pattern which highlights the directionality of the space. The checkered pattern is also used for the lattice walls which are the only vertical space dividers in the pavilion.

(Editor / CHEN Wangdan, WANG Yilan) 11

Address: Forte Maghera, Via Forte Marghera 30, 30173 Mestre, Venezia VE, Italia Architect: Rintala Eggertsson Architects / Vibeke Jenssen (partner), Sami Rintala (partner), Dagur Eggertsson (partner) and Mads Øiern. Project Year: 2018 Client: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Curators: Yvonne Farrell og Shelley McNamara 12 Consultants: Engineer Stefano Caldart Project Management: Alice Clancy og Sebastiano Giannesini 11 屋顶结构 12 坐在装置入口处的游览者 Joern Brandmeyer Roof structure Sitting by the entrance Building Leader: Contractor: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2 Gross Area: 190 m Sponsors: Norwegian Foreign Office, Design and civilization has this in their blue-print, or it fails. 2 Organisation of the Project Architecture Norway, Europlac, Nordlamell, In our Corte Del Forte installation we want The architectonic organization of the Artemide, Essve Norway, Hansen Protection and to emphasize the social function of architecture Corte Del Forte project is based on a 2.1 meter Bezzi Legnami Photographers: Rintala Eggertsson Architects, Europlac with a small dance pavilion in a setting which is wide walkway surrounding a square courtyard and Francesca Iovene a manifestation of former political, economical with two functional spaces; the stage and the bar Video Links: https://vimeo.com/272165910 and military landscapes and simultaneously projecting towards the outside. Two other spaces; Translator: LIANG Wenxin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transition towards one intimate and the other more exposed were Proofreader: SUN Yue demilitarization, openness and democracy. added to the outside perimeter to stimulate to a

66 作品 / Projects

R-land 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 差异中的表述:博乐金三角工业区带状公园(一期)[J]. 风景园林,2019,26(12):67-71. 差异中的表述—博乐金三角工业区带状公园(一期) Expression of Differences: Landscape Design of a Belt-shaped Green Space in Bole Golden Triangle Industrial Zone (Phase 1)

R-land 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Yuanshu Institut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博乐金三角工业区带状公园(一期)范围 S205 省道的车辆可以直接感受到“绿谷”的 的局部点缀……均遵循着这样一种设计语言: 西起金河路,东至金上路,北临 S205 省道, 存在。同时,利用若隐若现的景观效果,赋 大与小、空与密、粗与细、点与面、透与闭、 南临金北路,全长 2350 m,宽 187 m,总面积 予场地潜在的魅力。最后,将“绿谷”内外 简与繁、动与静、实与虚、旷与狭、雅与俗、 44 hm2。S205 省道南侧有 45 m 的防风林带, 做成迥然不同的 2 种风格,利用这种差异性既 艳与素、直与曲—差异中的表述。 并修建了一条与 S205 省道相平行的排洪渠, 可反衬游赏场所的精致与细腻,又可更形象 如何在这个狭长的地段进行有别于城市公园与 地彰显该区域固有的自然景象,感受大地既 (编辑 / 刘昱霏) 道路绿化的设计成为该项目的关键所在。 存的个性与特点。 首先考虑到建成后养护管理方面的问题, 限定中的地被种植,错落有致的乔木分 将可停留休闲的范围锁定在尽可能规避交通 布,东西导向的铺装图饰与无序变化的园路组 1 水与路 主干道的喧闹又不失与周边联系的线形条带 合,微地形起伏的局部挡墙,立体交叉的园路 Water and road 中,并利用两侧不同高低变化的微地形起伏, 系统,端点与其间的空间尺度,内平外起的 2 草与路 Grass and road 营造出一种自然山野中的“绿谷”。其次, 地形操作,可观与可游的界限区分,既透又 3 草与草 将 45 m 的防风林带打开 4 处透视线,让通过 不通的错位起伏,大面积的绿化覆盖与精巧 Grass and grass

1 2 3

67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用地面积:44 hm2 建筑:袁琳 项目所在地: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 结构、电气、水专业:马爱武,肖闯,田珊 委托单位: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建设局 施工单位:岭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4 平面图 设计单位:R-land 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设计时间:2016 年 11 月—2017 年 5 月 The masterplan 方案:章俊华,赵长江 竣工时间:2019 年 5 月 5 铺装表情的变换,缓解着延绵的单调 扩初与施工设计:章俊华,白祖华,胡海波,范雷,赵长江, 英文校译:琳赛·洛特,苏畅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vement relieves the continuous 于沣,李丹婷,肖尧 monotony

5

68 作品 / Projects

4

The initial phase of this project involved a was the key point of the project. corridor 2,350 m long and 187 m wide with a total Firstly, the area reserved for short visitations area of 44 hm2. The question was how to design and leisure was kept at a distance from the main road 6 宁静的水面,召唤着心灵的初衷 this narrow section so that it would differ from to negate any noise problems that may occur. Next, The peaceful water surface calls for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mind normal urban park and road greening designs. This a green valley was created within the natural hills and

6

69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7

70 作品 / Projects

fields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 micro-topographic the space. Finally, the inner and outer sections of

2 undulating heights on each side. Further to this the green valley were created with two very different Area: 44 hm a new belt was created to act as a windbreak and styles. This difference reflected the exquisite and Location: Bole City, Bo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njiang consisted of four perspective lines so that vehicles delicate features of space. The region’s inherent Client: Xinjiang Bortala Mongoli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passing along the S205 dart would immediately feel natural scenery was highlighted and displayed it’s Construction Bureau the existence of the newly created green valley. The person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to full advantage. Design Department: R-land Yuanshu Institut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whole design of this area gave it a looming visual Schematic Design Phase: Zhang Junhua, Zhao Changjiang (Editor / LIU Yufei) effect which added potential beauty and glamour to Desig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Document Phase: Zhang Junhua, Bai Zuhua, Hu Haibo, Fan Lei, Zhao Changjiang, Yu Feng, Li Danting, Xiao Rao

Architecture Design: Yuan Lin Structural Design, Electricity and Water Supply: Ma Aiwu, Xiao Chuang, Tian Shan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Lingna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Xinjiang Branch

Date of Design: 2016.11—2017.05 Date of Completion: 2019.05 Proofreader: Lindsay Rutter, Su Chang

7 列状种植,构筑空间的主旋律 Row planting to build the theme of space 8 碎石丛中的地被,彰显生命的魅力 The groundcover in the rubble shows the charm of life 9 弧形碎石挡墙,领域感的界定 8 Arc-shape gravel retaining wall defines the boundary

9

71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王悦 . 修复自然之美:青岛中德生态园德国企业中心 [J]. 风景园林,2019,26(12):72-73. 修复自然之美:青岛中德生态园德国企业中心 Restoring the Beauty of Nature: Qingdao Sino-German Eco-park German Center

王悦 WANG Yue

的常水位之间形成 8 m 的高差,切断 2 个生态系 王悦 / 女 / 硕士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 项目背景 2 公司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院 / 研究方向为 青岛中德生态园德国企业中心占地 4.6 hm , 统之间的联系。修复原有驳岸生态系统,重新 景观设计及植物景观设计 位于中德生态园 D1 组团的东南角,与东侧的河 建立陆地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系统之间的枢纽, WANG Yue, Master, is a member of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洛埠水库形成一种紧密的交互关系,这里原本 创造比本底更高的生态效益是设计的主要思路。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China Architecture 是一片农田,仅水库周边的湿地区域被自然植 综合考虑园区在南北两侧穿行的基本空间使用 Design & Research Group.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design and plant 被覆盖,自然状况良好。特殊的位置使得这块 需求,认为有必要在这里通过填方来塑造场地, landscape design. 区域成为西侧开发区和东侧湿地之间的生态缓 也只有这样才能弥合断裂的驳岸和湿地。广泛 冲地带,上位规划将德国企业中心定义为整个 种植各类植被是生态缓冲带的设计重点。以可 组团内最重要的生态枢纽。 持续性为原则,搭建一个能够自然演替、免于 精细养护的湿地风光。最终选择花卉混播作为 设计思路 一种尝试。花卉混播构建成本低,养护管理简单, 项目内最优质的景观资源是中心区域的河 植物种类丰富具有较长的持续观赏期,富有自然 洛埠水库和周边的湿地,是一处陆与水交错的地 野趣。混播植物方案参照华北地区草甸植物群 带,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市政与建筑建设使 落组成进行设计。依据驳岸地势和水位线的变 得原有的驳岸被侵蚀破坏,道路与河洛埠水库 化,地势较低靠近常水位的地方土壤含水充沛,

河洛埠水库

2

1 水生植物区

2 驳岸缓冲带

3 亲水栈道 4 花池台地 5 下凹绿地 6 屋顶房屋 1 景观总平面图 Landscape master plan 2 修复原有驳岸—生态缓冲带 1 Restoration of original revetment: Ecological buffer zone

72 作品 / Projects

3

4 5

3 千屈菜、黑心菊开始迎来花期 4 下凹绿地延长雨水的停留时间 5 市政雨水通过沉砂池后流经植被缓冲带回补水库 The florescence of Lythrum salicaria and Rudbeckia hirta Concave green land extends rainwater retention time Municipal rainwater flows back to the reservoir through the vegetation buffer zone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sediment tank

过渡到泛洪区逐渐干旱,分成 3 类生境进行 有的排水系统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把已有 选种,分别是潮湿—半湿、半干—潮湿、干— 的排水系统完善成为一套雨水生态系统。首先, 业主:青岛中德生态园置业有限公司 景观方案设计:OBERMEYER 欧博迈亚工程咨询(北京) 半干。潮湿—半湿花卉生境中,草坪草 3 种占 地块整体竖向设计是在原始地貌的基础上进行 有限公司 比 30%,花卉 13 种占比 70%;半干—潮湿花 优化的,场地依然保持向水库方向放坡的大趋 景观施工图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生态 卉生境中,草坪草 2 种占比 30%,花卉 12 种 势,保证原有的汇水面积。另外,尽可能多地 环境建设研究院史丽秀、朱燕辉、关午 军、王悦、戴敏、管婕娅、常琳、曹雷 占比 70%;干—半干花卉生境中,草坪草 2 种 设置绿地和屋顶绿化,将雨水滞留吸附在绿地 花卉混播技术支持: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高亦珂教授 占比 50%,花卉 13 种占比 50%。2015 年 7 月 中,下渗到土壤,延长水分的停留时间。经历 景观施工: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了第一次人工播种,观察长势,后续进 上述过程之后,所有未能自然渗透的雨水通过 设计时间:2013 年 11 月—2015 年 2 月 建成时间:2015 年 9 月 行了几次补播,加上得当的管理措施,第二 雨水管网汇集到河水库驳岸处的 2 处沉沙井进 摄影:王悦、关午军 年春天就表现出不错的效果。这些花卉在生 行沉淀,排放到沿驳岸的植物缓冲带中进行自 所获认可及奖项:德国DGNB 铂金级认证,中国绿色 长季次第开花,花期、花色的搭配加上水生 然净化,最终偿还于自然水体。下凹绿地、透 建筑三星认证,国家十二五课题 (2013BAJ02B04)“建筑室外环境 植物的运用,呈现出一幅水草丰美的景象。 水铺装、屋顶绿化、植被缓冲带,这些小而简 改善技术集成示范与评价”示范技术 河洛埠水库和上游由南至北汇入水库的 单的雨水调蓄设施通过设计灵活分布于园区各 应用项目试点,2017 年度北京市优 几处季节性河流是这片区域的雨水生态系统的 处,对雨水进行分散处理,恢复了雨水正常的 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景观园林二等奖, 2017 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 主要节点。恢复原有雨水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上下循环和水平流动,也提高了园区整体的雨 奖优秀园林和景观工程设计三等奖, 最大限度地补给水库水量、提升水库水质是设 洪管理效率和雨洪应对能力。因势而筑的花池、 2017—2018 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 计的另一主要思路。大市政区域内的雨水汇集 步道,草木繁盛的水岸、湿地,给人与动植物 奖园林景观专业一等奖 到涵管中经过德国企业中心后回归到水库,延 提供了一处充满吸引力的环境,人与自然在这 续发挥水库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将水库 里和谐共生。

作为区域内排水和蓄水的终点。景观专业在已 (编辑 / 刘玉霞)

73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陈明,胡义,戴菲 .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对 PM2.5 的消减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J]. 风景园林,2019,26(12):74-78.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对 PM2.5 的消减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Influence of Urban Green Space Forms on PM2.5 Reduction: A Case Study of Wuhan

陈明 胡义 戴菲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CHEN Ming, HU Yi, DAI Fei* 标识码(OSID)

摘要:缓解大气颗粒物污染、营造清洁健康的城市环境是中国绝大部分城市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城市绿地能有效 中图分类号:TU986 PM 9 文献标识码:A 缓解 2.5,然而当前对绿地空间形态的研究不足,导致能在规划设计中直接应用的成果不多。基于武汉市 个城

文章编号:1673-1530(2019)12-0074-05 市绿地空间形态要素量化差异与实地测量的 PM2.5 浓度大小,探索二者深层的量化关系规律。结果显示:1)PM2.5 DOI:10.14085/j.fjyl.2019.12.0074.05 2 消减量随绿地规模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当规模大于 5~10 hm 消减量减缓;2)绿地面积、周长及形状指数与 PM2.5 收稿日期:2019-05-08 的消减量显著正相关,分维指数与近圆形形状指数相关性不显著;3)PM2.5 的消减效率随绿地规模的增加急剧下降, 修回日期:2019-10-09 2 当绿地规模超过 5~10 hm ,消减效率变化不明显。通过量化分析,揭示对 PM2.5 消减具有显著影响的城市绿地空 间形态指标,提出适当的规模、不规则或复杂的绿地形态及分散式的布局等绿地优化策略。

陈明 / 男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绿地;空间形态;PM2.5 / 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城市绿色基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51778254,51538004) 础设施、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CHEN Ming is a Ph.D. student i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 Huazhong Abstract: Alleviating the pollution of atmospheric particles and creating a clean and healthy urban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most cities in China. Urban green spac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M2.5.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urban green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forms of green space is insufficient, which leads to few achievements that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an be directly applied in planning and design.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difference of spatial morphological

elements and field measurement of PM2.5 concentration of nine urban green spaces in the city of Wuhan, this 胡义 / 男 / 硕士 / 杭州绿城亚运村开发有限 study exlpores the deep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en spaces and PM2.5. The results show that: 公司景观管理高级专员 / 研究方向为居住区 园林绿化施工 1) the decrease of PM2.5 increases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green space scale. The reduction will slow HU Yi, Master, is a senior specialist for down when the scale is larger than 5~10 hm2; 2) The area, perimeter and shape index of the green space are landscape management in Hangzhou Green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duction of PM2.5. The fractal dimension index and the related circumscribing circle Town Asian Games Village Development hav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3) The reduction efficiency of PM decreases sharply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Co., Ltd.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2.5 2 greening construction in residential areas. green space scale. The reduction efficiency is not obvious when the scale of green space exceeds 5~10 hm .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spatial morphology index of urban green space, which has 戴菲 / 女 / 博士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M2.5 red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green spac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本刊特约编辑 / appropriate scale, irregular or complex green space forms and decentralized layout. 研究方向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绿地系统规 划、大气颗粒物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green space; spatial form; PM2.5 通信作者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Fund Items: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51778254, 51538004) [email protected] DAI Fei, Ph.D., is a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 contributing editor of this journal. 快速城镇化产生了大量城市问题,以 PM2.5 分城市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为首要污染物的大气颗粒物污染成为中国城市 大量研究表明,城市绿地能有效缓解 and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1-2] [4] 普遍面临的严峻挑战 ,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 PM2.5 ,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 PM2.5 经过布朗 [3] 极大威胁,引发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 。清洁健 运动与植物的枝叶结构发生碰撞导致 PM2.5 的 康的城市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被 沉降、阻滞、吸附及吸收 [5]。目前关于城市绿

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健康城市的首条标准。改善 地形态与 PM2.5 的研究较少,较多集中于线性 [6-8] 空气质量、降低城市 PM2.5 浓度成为中国绝大部 的绿地—道路绿地形态的研究 ,以及不

74 研究 / Research

表 1 9 个城市绿地的基本属性 Tab. 1 Basic attributes of nine urban green spaces

序号 公园名称 绿地类型 区位 面积 /hm2 形状图示

1 中医院绿地 附属绿地(AG) 2~3 环 0.5

2 紫菘公寓绿地 附属绿地(AG) 2~3 环 1.2

3 地大樱园 附属绿地(AG) 2~3 环 1.7

4 南干渠游园东段 公园绿地(G11) 2~3 环 7.5

5 关山荷兰风情园 公园绿地(G11) 2~3 环 7.6

6 王家墩公园 公园绿地(G11) 2 环内 12.2

7 常青公园 公园绿地(G11) 2~3 环 21.0 1 8 中山公园 公园绿地(G11) 2 环内 31.2 1 9 个城市绿地分布图 9 解放公园 公园绿地(G11) 2 环内 64.6 Distribution map of nine urban green spaces

同植物群落配置对 PM2.5 的影响等更微观尺 以华中地区高密度城市—武汉市为例,基 算斑块层面上的绿地空间形态指标。由既往 度 [9-10]。徐欢等 [11] 针对徐州市 25 hm2 的云龙 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选取城市中的不同形态 研究可知,城市普遍街区中绿色斑块的面积、

[20-22] 公园分析其内部 PM2.5 浓度的不均匀性,同 绿地,通过实地测量分析绿地对 PM2.5 浓度的 形状等均会显著影响 PM2.5 ,并根据其他相 丽嘎等分析了包头市若干个规模不等的公园 消减量,探索二者之间的深层量化关系规律, 近研究成果(湖泊湿地)的梳理 [23],笔者从面

2 绿地(约 60~700 hm )内外 PM2.5 浓度的差 以期为城市绿地的空间优化布局提供参考。 积、边界、形状、复杂性等方面衡量绿地的空 异 [12]。与绿地形态相近的研究多数基于城市 间形态特征,因此选取的空间形态指标包括斑 空气质量监测点为中心形成的圆形缓冲区, 1 研究方法 块面积指数(patch area)、斑块周长指数(patch 分析此范围内通过遥感影像提取的绿色斑块 1.1 研究区概况与城市绿地筛选 perimeter)、形状指数(shape index)、分维数

空间格局对 PM2.5 的影响。其中基于 1~6 km 武汉市是中国华中地区极具代表性的高 (fractal dimension index)及近圆形形状指数(related

不同尺度的方形栅格空间单元,发现 PM2.5 浓 密度城市,据《2018 年武汉市绿化状况公报》 circumscribing circle),共 5 项反映空间形态的代 度与绿色斑块的景观分割指数显著相关,但 统计,截至 2018 年,武汉市建成区绿地面 表性指标(表 2、3)[24]。 [13] 积达到 2,已有 个开放公园, 其相关性随季节发生变化 ,因此对于改善 22 408.23 hm 22 1.3 PM2.5 测量

PM2.5 的绿地布局形式目前存在不稳定性。通 400 余个街头小游园、小片林、小绿地遍布城 于武汉 PM2.5 污染最严重的冬季开展实测 过 0.1 km、0.3 km、0.5~5 km 不同尺度的圆形或 区。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绿地和水体不断受 (2018 年 12 月—2019 年 1 月),选择连续晴朗、

方形空间单元,以边缘密度、边缘长度衡量绿 到侵蚀,面临严重的生态破损。城市的 PM2.5 无雨雪、无风或微风,以及相似的 PM2.5 污染 地的形状复杂程度,研究表明形态越复杂的绿 呈现冬季污染严重、夏季空气优良的时间格 的天气,于每天09:00—12:00、12:00—

[14-16] 色斑块能消减更多的 PM2.5 。林地和草地的 局,反映中国城市 PM2.5 污染的普遍特征。 15:00、15:00—17:00 3 个时间段进行 3 组

斑块密度与 PM2.5 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破 虽然主城区内绿地数量较多,为了确保研 测量,每个公园各测 1 天。由于 9 个绿地分布 [17] 碎化的绿色斑块更有利于 PM2.5 的消减 。 究数据的精度,首先排除绿地附近有其他大规 在武汉市主城区内的不同空间位置,采用公

然而,上述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城市普通 模绿地或水体的样本,以及避免影响消减 PM2.5 园内外固定布点的方式进行测量,以消除背 街区中的绿化覆盖层面的绿色斑块,城市公 效果的其他可能因素,例如周围有工地等。其 景浓度的影响 [25]。其中,对照点设置在每片 园绿地、附属绿地等不同绿地类型是城市绿 次根据武汉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结合实际建设 绿地外围或边缘空旷、无绿化覆盖区以及无 地系统规划直接调控与作用的对象,具有实 情况,通过现场踏勘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 9 个 明显污染源的地方,为了能充分反映绿地内

际管控意义,而当前研究缺乏相应的考量。 不同空间形态的城市绿地(图 1,表 1)。 部的 PM2.5 浓度水平,借鉴类似研究分析居住 [26]194 有专家学者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园林绿化 1.2 绿地空间形态指标 区景观格局对 PM2.5 的影响 ,结合绿地内 [18-19] 的 PM2.5 调控措施提出了观点 ,然而关于 通过 Google Earth 下载空间像素分辨率 部的可达性,依据绿地面积相对均匀地布置

这些城市绿地空间形态与 PM2.5 之间的量化关 为 0.5 m 的武汉市遥感图像。运用 ArcGIS 软 4~6 个监测点(图 2)。此外,利用运动相机 系基本仍为空白,因此在高密度城市中难以 件进行人工目视解译提取绿地,并转换为 1 m GoPro 同步记录实测现场周围情况,用以分析 提出具体的空间优化策略。鉴于此,本研究 分辨率的栅格文件导入 Fragstats 软件,精确计 突发状况造成的数据偏差。

75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3

2 9 个城市绿地的 PM2.5 测量点分布

Distribution of PM2.5 measurement points in nine urban green spaces

3 9 个绿地的 PM2.5 浓度消减量

2 PM2.5 reduction in nine green spaces

表 2 5 项空间形态指标基本属性 表 3 9 个绿地的空间形态指标 Tab. 2 Basic attributes of five spatial morphological indexes Tab. 3 Spatial morphological indexes of nine green spaces

指标名称 指标含义 计算方式 单位 取值范围 近圆形形状 绿地名称 斑块面积 /hm2 斑块周长 /m 形状指数 分维指数 斑块面积 绿地斑块的规模大小,值越大,蕴含的物种 指数 AREA=A/10 000 hm2 >0 (AREA) 丰富度越大 中医院绿地 0.476 5 350 1.259 0 1.056 0 0.509 4 斑块周长 绿地斑块外边界长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边 PERIM=P m >0 紫菘公寓绿地 1.229 7 752 1.693 7 1.112 1 0.799 0 (PERIM) 缘越复杂,生态稳定性越强 地大樱园 1.738 9 602 1.140 2 1.027 1 0.487 1 形状指数 反映绿地斑块形状的规则程度,值越大,形 SHAP=0.25P/A 1/2 — ≥1 (SHAPE)状越不规则,生态交错带面积越大 南干渠游园东段 7.488 9 1 384 1.262 8 1.041 8 0.685 5 分维指数 反映绿地斑块形状的复杂性,值越大,形状 关山荷兰风情园 7.568 1 1 290 1.170 6 1.028 3 0.377 1 FRAC=2ln(P/k)/ln(A) — 1~2 (FRAC) 越复杂,则生态复杂性越大 王家墩公园 12.214 7 1 764 1.261 8 1.039 7 0.462 7 反映绿地斑块近圆形或近条形程度,值越 近圆形形 常青公园 20.960 6 2 860 1.561 1 1.072 8 0.640 8 小,则斑块越接近圆形,有利于物质或资源 状指数 CIRCLE=1-A/A’ — 0~1 的稳定,值越大,则斑块越近于长条形,有 中山公园 31.187 2 3 568 1.597 1 1.074 0 0.555 9 (CIRCLE) 利于斑块内物质和物种与外界环境的交换 解放公园 64.613 0 5 622 1.748 1 1.083 5 0.695 3 注:A 为斑块面积(m2);P 为斑块周长(m);k 为常数;A’为斑块最小外接圆面积(m2)。

绿地内外的 PM2.5 浓度测量通过 2 台手持 ΔC=Cs-Ci (2) 2 研究结果分析

粉尘监测仪 TSI8532 进行测量。监测时,这些 式中,ΔC 是绿地内外部 PM2.5 浓度差,反映 2.1 不同空间形态绿地 PM2.5 浓度的消减

仪器均以三脚架进行固定,将传感器放置到 绿地的 PM2.5 消减量,Cs 是绿地外部对照点的 量分析

成年人呼吸的高度(1.5 m)。2 台 TSI8532 分 PM2.5 浓度,Ci 是绿地内部各个监测点的 PM2.5 9 个绿地内部不同测量点与对照点的 PM2.5 别在内部监测点以及外部固定点每 10 s 记录 浓度。 浓度差值的平均值(一天 3 个测量时段)为该

一次数据,记录 3 min,每个点得到 18 组数据。 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绿地的 PM2.5 浓度消减量(图 3)。总体来看,

由于 2 台 TSI8532 的测量值存在一定误差,参 利用 Excel 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利用 规模较大绿地的 PM2.5 消减量较大,消减量随绿 考 Dos Santos-Juusela 等的方法,测量前以外部 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分析不同 地面积的增加呈增长的趋势。绿地面积 5~10 hm2

[27] 对照点的仪器为准 ,对公园内部的测量仪 空间形态绿地的 PM2.5 消减量的整体特征。其 为临界值,当绿地规模大于此范围时,PM2.5 消 器进行了校准,经过测试,校准公式如下: 次,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绿地空间形态指标与 减量的增长趋势开始减缓。而绿地规模小于此

C=C 0×0.93 (1) PM2.5 消减量之间的关联性,得到对 PM2.5 具有 范围以前,小幅度增加绿地规模能较大地提高

式中,C 0 是绿地内部监测点的原始 PM2.5 浓度, 显著消减效应的绿地空间形态指标,并构建回 PM2.5 的消减量。

C 是绿地内部监测点校准后的 PM2.5 浓度。 归方程。最后,考虑到不同绿地面积的差异性, 2.2 绿地空间形态对 PM2.5 的消减影响

参考 Fan 等的方法,城市绿地对 PM2.5 的 通过单位面积绿地的 PM2.5 消减量进一步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表 4),斑块面积、斑块 [26]195 消减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 不同绿地的消减效率。 周长及形状指数与 PM2.5 浓度的消减量在p <0.01

76 研究 / Research

10 ) 3 )

3 8 g/m μ g/m μ 6 消减量 /(

y=0.1x+4.671 2.5 2 y=0.001x+3.589 R =0.342 p=0.000 2 R =0.396 p=0.000 4

浓度消减量 /( y=6.174x-2.251 2 2.5 R =0.157 p=0.006

PM -0.614 2 y=2.291x R 2=0.744 p=0.000 每公顷绿地的 PM

0 0 20 40 60 2 2 斑块面积 /hm 斑块周长 /m 形状指数 4 绿地面积 /hm 5

表 4 绿地空间形态指标与 PM2.5 浓度消减量的相关性

Tab. 4 Correlation between spatial morphological index of green space and PM2.5 concentration reduction 4 绿地不同空间形态指标对 PM2.5 消减量的影响 Effect of different spatial form indexes of green space on 空间形态指标 斑块面积 /hm2 斑块周长 /m 形状指数 分维指数 近圆形形状指数 PM2.5 reduction 5 绿地面积与每公顷绿地的 PM 消减量的曲线拟合 相关系数 0.584** 0.629** 0.397** 0.127 0.088 2.5 Curve fitting between green space area and PM2.5 reduction 注:** 表示在 0.01 水平上显著相关(两侧)。 per hm2

[14] 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584、0.629 流,最大程度滞留并净化空气中的 PM2.5 。 从这个角度来看,为最大化发挥绿地的消 及 0.397,说明绿地面积越大、周长越长、形 其次,绿地面积、周长与形状指数不仅与 减作用,城区绿地的总体面积越大,其消减的

2 状越不规则,对 PM2.5 浓度的消减作用越明显。 PM2.5 浓度显著相关,也对其浓度的消减量作 PM2.5 总量越多,但绿地面积每提高 10 hm , 3 2 其中,绿地斑块周长对 PM2.5 的消减影响最显 用显著,这与 Fan 等基于北京 18 个居住区的 其消减量仅提升 1 μg/m ,5~10 hm 亦是绿 [26]200 著,其次为斑块面积,形状指数对 PM2.5 的消 研究发现相似 。 地消减量的一个转折点,加上单个绿地面积

减影响相对较弱。然而,分维指数与近圆形 2.3 单位面积绿地的 PM2.5 消减效率 越大,每公顷净化的 PM2.5 越少(图 2)。这

形状指数对 PM2.5 浓度的消减量相关性很弱, 由于 9 个绿地面积的差异性,为了绿地 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绿地面积达到一定程度 2 主要是由于选取的 9 个绿地分维指数均较小, 之间的 PM2.5 消减能力能进行相互对比,将不 时(约 5~10 hm ),采用分散式布局更有利 [29] 近圆形形状指数均较大,二者基本都趋近于 1, 同绿地的 PM2.5 消减量进行基于面积的标准化 于 PM2.5 的消减,验证了之前的研究结果 。 说明这些绿地形状复杂程度较低、接近条形。 处理,得到的相对值亦可理解为单位面积绿

虽然二者相关性不显著,但仍呈正相关趋势。 地的 PM2.5 消减量。因此将绿地的面积当作自 3 结论

绿地的条形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发挥的作用 变量,计算每公顷绿地的 PM2.5 消减量当作因 1)不同规模大小的绿地内部 PM2.5 的浓 [16]928 类似于绿色廊道,因此有利于 PM2.5 的消减 。 变量,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绿地 度总体上是低于绿地外部的 PM2.5 浓度,且绿

进一步对斑块面积、斑块周长、形状指 的面积与每公顷绿地的 PM2.5 消减量在 p<0.01 地面积越大,总体上绿地内外 PM2.5 的浓度差

数与 PM2.5 浓度消减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它 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绿地面积越大,单 值越大。绿地的 PM2.5 消减量随绿地面积的增 2 们对 PM2.5 浓度消减量的影响程度(图 4)。 位面积消减的 PM2.5 的值就越小,即消减 PM2.5 加呈增长的趋势,绿地面积小于 5~10 hm 时,

形态指标与 PM2.5 浓度消减量之间的回归模型 的效率越低。 小幅度增加绿地面积能较大地提高 PM2.5 的消 2 2 表明,绿地面积每增加 10 hm ,可提升 PM2.5 为了更深入研究绿地消减效率的变化趋 减量,而绿地面积超过 5~10 hm 以后,PM2.5 浓度消减量 17%(以 9 个绿地的平均消减量 势,将上述数据进行曲线回归拟合。经分析, 的消减量开始趋缓。

3 6 μg/m 为基准,下同);绿地周长每增加 线性、对数、倒数、二次、三次等不同拟合 2)城市绿地的空间形态对 PM2.5 浓度的

1 000 m,可提升 PM2.5 浓度消减量 17%;绿 曲线中,绿地面积与单位面积绿地的 PM2.5 消 消减具有显著影响,绿地的斑块面积、斑块

地形状指数每增加 0.1,可提升 PM2.5 浓度消 减量均在p < 0.01 水平显著相关,其中幂函 周长及形状指数与 PM2.5 浓度的消减量呈显著 减量 10%。 数的拟合度最高,R 2 为 0.744(图 5)。由拟 正相关,面积、周长及形状指数越大,绿地消

2 首先,绿地面积越大,拥有更多的绿量 合曲线可知,绿地面积约 5~10 hm 为一个临 减 PM2.5 的效果就越明显,绿地面积、周长、 发挥其消减作用 [28];提高周长可增加绿地与 界值,在绿地面积小于此范围时,增加绿地 形状指数每增加 10 hm2、1 000 m、0.17,能提

周边接触的程度及与周围景观的融合,使绿地 面积可极大地降低其 PM2.5 消减效率,当绿地 升 PM2.5 的消减量约 17%。

吸附更多的 PM2.5;而形状越不规则,斑块生 面积超过此范围,随着绿地面积的增大,消 3)基于实测数据得到绿地面积与每公顷

态交错带面积较大,有利于绿地内外的空气对 减效率无明显变化。 绿地 PM2.5 的消减量之间的拟合函数为幂函

77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9(5): 923-933. 数。由曲线变化趋势可得,在绿地面积小于 天的 PM2.5 监测,以排除数据偶然因素造成的 [17] LU D B, MAO W L, YANG D Y, et al. Effects of Land 5~10 hm2 时,增加绿地面积可极大地降低其 影响,并考虑周围交通、公园内的人为活动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on PM2.5 in Yangtze River Delta, 2 China[J].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2018, 9(4): 705- PM2.5 消减效率,当绿地面积超过 5~10 hm , 等因素,提高结果的准确度。还可选择其他 713. 随着绿地面积的增大,消减效率无明显变化。 季节进行监测,研究不同季节不同空间形态 [18] 杜春兰 . 降减 PM2.5 的绿色基础设施途径的思索 [J]. 风

绿地的 PM2.5 消减效果的差异性。 景园林,2013,20(2):147.

[19] 孟勇 .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对 PM2.5 的防控作用 [J]. 风景 4 讨论 园林,2013,20(2):147-148.

4.1 基于 PM2.5 消减的城市绿地空间优化 [20] 戴菲,陈明,朱晟伟,等 . 街区尺度不同绿化覆盖率 PM PM [J]. 策略 对 10、 2.5 的消减研究:以武汉主城区为例 中国园 林,2018,34(3):105-110.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提高绿地面积、周长及形状的不规则 [21] ŁOWICKI D. Landscape Pattern as an Indicator of [1] FONTES T, LI P L, BARROS N, et al. Trends of PM2.5 或复杂程度。然而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里, Concentrations in China: A Long Term Approach[J]. Journal Urban Air Pollu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Poland[J].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7, 196: 719-732.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9, 97: 17-24. 提高绿地面积是较难实现,一方面,通过屋 [2] SONG C B, WU L, XIE Y C, et al. Air Pollution in China: [22] BAGHERI Z, NADOUSHAN M A, ABARI M F. Evaluation [30] 顶绿化、垂直绿化等绿化方式,提高绿量 ; Status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J]. Environmental the Effect of Green Space on Air Pollution Dispersion using Satellite Images and Landscape Metrics: A Case Study 另一方面,在绿地面积一定时,可通过增加 Pollution, 2017, 227: 334-347. [3] LU X C, LIN C Q, LI Y, et al. Assessment of Health of Isfahan City[J].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17, 其边界长度、营造边界形状较不规则及复杂 Burden Caused by Particulate Matter in Southern China 26(12A): 8135-8145. Using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Observation[J]. Environment [23] 朱春阳,曾元梓,陈奕汝,等 . 城市湖泊湿地对空气 的空间形态,将能有效降低城区 PM2.5 浓度值, International, 2017, 98: 160-170. PM10、PM2.5 的影响:以武汉为例 [J]. 中国园林,2016,32 最大挖掘绿地的消减能力。 [4] 戴菲,陈明,傅凡,等 . 基于城市空间规划设计视角的 (11):88-93. [24] 贾行飞 .1990—2015 年武汉市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策 2)从绿地的总体布局来看,当绿地面积 颗粒物空气污染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J]. 中国园林,2019, 35 2 75-80. 略研究 [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6. 2 ( ): 达到一定程度时(5~10 hm ),适当采用小规 [5] JANHÄLL S, MILJÖ M, STATENS V O, et al. Review on [25] 李新宇,赵松婷,郭佳,等 .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对大 PM [J]. 2016 模、分散式的布局,多个小面积的绿地的消 Urban Vegetation and Particle Air Pollution – Deposition and 气 2.5 浓度的消减作用及影响因子 中国园林, , Dispersion[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5, 105: 130- 32(8):10-13. 减效果将大于 1 个面积相等绿地的效果,能提 137. [26] FAN S X, LI X P, HAN J, et al. Field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s of Landscape Structure on Different Sized 高 PM2.5 的消减效率,实现“1 + 1 > 2”的效果。 [6] 郭晓华,戴菲,殷利华 . 基于 ENVI-met 的道路绿带规 Airborne Particles in Residential Areas of Beijing, China[J]. 划设计对 PM2.5 消减作用的模拟研究 [J]. 风景园林,2018, 尤其在高密度的中心城区内,小规模绿地的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7, 166: 192-203. 25(12):75-80. [27] DOS SANTOS-JUUSELA V, PETÄJÄ T, KOUSA A, 布局方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同时对缓解热 [7] 丁文,贾忠奎,席本野,等 . 道路绿地对 PM2.5 等颗粒 et al.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Particle Number [31] 物的作用效果及影响机制 [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 岛效应也具有显著作用 。 Concentrations between a Busy Street and the Urban 学版),2018,47(6):729-735. )借助绿地空间形态与 或单位面 Background[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3, 79: 324- 3 PM2.5 [8] 王国玉,白伟岚,李新宇,等 . 北京地区消减 PM2.5 等 333. 积 PM 的消减量的回归模型,来评估规划绿 颗粒物污染的绿地设计技术探析 [J]. 中国园林,2014,30 2.5 [28] FREIMAN M T, HIRSHEL N, BRODAY D M, Urban- (7):70-76. Scale Variability of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 Attributes[J]. 地的消减效果,用以选择最优的城市绿地规 [9] 吴海堂,孙丰宾,晏海,等 . 城市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6, 40(29): 5670–5684. 划设计方案,或评估现有绿地的消减效果, 的节假日特征 [J]. 风景园林,2019,26(3):87-92. [29] . [10] 邵锋,钱思思,孙丰宾,等 .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 臧鑫宇,王峤 基于景观生态思维的绿色街区城市设 并进行相关的改造和优化。 计策略 [J]. 风景园林,2017,24(4):21-27. PM2.5 消减作用的研究 [J]. 风景园林,2017,24(5):79- 4.2 研究展望 86. [30] JUN Y, QIAN Y, PENG G. Quantifying Air Pollution Removal by Green Roofs in Chicago[J]. Atmospheric [11] 徐欢,李红,姜泰昊 . 城市公园不同活动空间 PM2.5 浓 笔者以武汉主城区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 Environment, 2008, 42(31): 7266-7273. 度的不均匀分布特征研究 [J]. 中国园林,2018,34(3): 研究,所得的结论具有地域局限性,不同地 117-122. [31] LIN P Y, LAU S S Y, QIN H, et al. Effects of Urban Planning Indicators on Urban Heat Sland: A Case Study [12] 同丽嘎,李雪铭,张靖,等 . 包头市典型城市绿地及 域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的种类不 of Pocket Parks in High-rise High-density Environment[J]. 周边 PM2.5 对比分析 [J]. 干旱区研究,2018,35(3):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7, 168: 48-60. 同都可能对 PM2.5 浓度产生不一致的影响,因 562-567. 此可扩大研究的范围至不同气候带的不同区 [13] 雷雅凯,段彦博,马格,等 .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 PM2.5、PM10 分布的影响及尺度效应 [J]. 中国园林,2018, 域,可增加同一形态绿地的数量,突破单一 34(7):98-103. 城市中绿地样本的限制。未来研究还可借助 [14] LEI Y K, DUAN Y B, HE D, et al. Effects of Urban 图表来源 (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Greenspace Patterns on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ion in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其中图 1、2 底图来源于 Google 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以实测加模拟的方 Metropolitan Zhengzhou in Henan, China[J]. Atmosphere, Earth 卫星底图。 2018, 9(5): 199. 式,能从多方面验证城区绿地消减 PM2.5 的规 [15] WU J S, XIE W D, Li W F, et al. Effects of Urban (编辑 / 陈汪丹) 律,例如从更精细的绿地面积变化区间分析 Landscape Pattern on PM2.5 Pollution:A Beijing Case Study[J]. Plos One, 2015, 10(11): 1-20. 对 PM2.5 的影响。此外,本研究选择冬季白天 [16] WU H T, YANG C, CHEN J, et al. Effects of Green 进行 PM 的浓度监测,主要研究城区绿地在 2.5 Space Landscape Patterns on Particulate Matter in Zhejiang

冬季雾霾天的 PM2.5 消减效果,将来须进行多 Province, China [J].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2018,

78 研究 / Research

吴思佳,董丽,贾培义,易慧琳 .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城市绿地温湿效应及室外热舒适评价研究进展 [J]. 风景园林,2019,26(12):79-84.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城市绿地温湿效应及室外热舒适评价研究 进展 Review on Urban Green Space Cooling and Humidifying Effect and Outdoor Thermal Comfort Based on CFD

吴思佳 董丽 贾培义 * 易慧琳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WU Sijia, DONG Li, JIA Peiyi*, YI Huilin 标识码(OSID)

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各学科领域交叉研究的发展,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在城市环境的微气候研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究方面得到较多应用,为研究绿地在有限面积内更有效地实现其降温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回顾计算流体力 文章编号:1673-1530(2019)12-0079-06 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尺度的城市绿地温湿效应及室外热舒适度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 DOI:10.14085/j.fjyl.2019.12.0079.06 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 3 点展望,以期为未来城市绿地微气候研究提供 收稿日期:2019-06-11 参考:1)多平台与尺度扩展研究;2)微气候特征指标的综合交叉分析;3)高适配度模拟模型的及时更新。 修回日期:2019-10-29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绿地;CFD 数值模拟;降温增湿;人体舒适度;热舒适指标 基金项目: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开发合作项目(编号 PBYF2017001);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吴思佳 / 女 / 侗族 /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 / 中国 (编号 D171100007117001);北京林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编号 2019XKJS0320) 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方向为 园林植物应用与园林生态 WU Sijia (Dong), Master of Beijing Forestry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es in computer science with other University, is a member of China Southwest discipline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tudy of microclimat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in urban environment. This has provided a new way for scholars to study the green space and achieve cooling Co.,Ltd.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effect more effectively in a limited are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luster thermal time constant (CFD) plants application and landscape garden ecology.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in researches on cooling and humidifying effect and outdoor thermal comfort evalu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at multi-scales. On this basis, it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nd puts 董丽 / 女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 forward three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es in the field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urban green space 士生导师 / 本刊编委 / 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 资源及应用、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microclimate researches: 1) Extension study on multi-platforms and scales; 2) Comprehensive cross-analysis of DONG Li is a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microclimate characteristics; 3) Update of high-adaptation simulation model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greenspace;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 cooling and humidifying; University and an editorial board member human comfort; thermal comfort index of this journal.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ts resource and application, Fund Items: Research Cooperation Projects of Puba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Ltd. (No. PBYF2017001); landscape plants design. Beijing Municip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No. D171100007117001); the World-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Guidance Funds for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o. 2019XKJS0320) 贾培义 / 男 / 博士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 公司高级工程师 / 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景观 规划设计 通信作者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email protected] JIA Peiyi, Ph.D., is a senior engineer in Puba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Ltd.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ts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简称 UHI) 在多尺度下研究城市绿地的微气候调节效应, design. 作为城市化发展以来引起城市气候变化最突出的 分析不同微气候条件改变带来的热环境的改变, 问题,在长期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研究中备受国 以寻求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提高城 易慧琳 / 女 / 硕士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 公司工程师 / 研究方向为植物群落生态研究 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是衡量城市人居环境是 市热环境舒适度,对城市环境与微气候的改善、 YI Huilin, Master, is an engineer in Pubang 否宜居的重要因素 [1]。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 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Ltd.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plant community 城市绿地实际用地面积有限,促使进行城市绿 具有重要意义。 ecology. 地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绿地整体降温效应的最 公园、街道、广场等诸多城市园林绿地的 大化成为科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目标。 微气候效应对城市气候环境均有积极影响,各绿

79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地微气候的改善又受到内部空间多因素影响, 调控微气候的各种影响因素虚拟地验证其影 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进行比较,从而研 需要定性及定量化研究其调节机制 [2]4, [3-4]。分 响程度的计算机平台 [11]。数值模拟软件根据 究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析微气候改变的影响因子,即可有效调节微气 计算原理主要分为 2 类:基于非计算流体力 1998 年,Bruse 将 11 种土壤传湿模型与其 候环境,从而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环境舒 学的建筑群热时间常数(cluster thermal time 他模拟模型耦合,开发出了 ENVI-met 软件, 适度 [5]。大多数城市绿地微气候效应的研究方 constant,简称 CTTC)模型的软件和基于计 并使用该软件模拟小型停车场内温度的空间 法是基于现场实测进行的,即对研究地进行采 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 分布特征,首次验证 ENVI-met 可模拟城市表 样,观测微气候特征因子实地数据,进而对实 称 CFD)模型的软件。CTTC 模型的原理是 面(surface)—植被(vegetation)—大气 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6]。现场实测的方法结果 使用建筑群热时间常数的方法,计算局部环 (atmosphere)的相互作用 [17]374, 382-384。1999 年, 真实可信,是客观分析微气候效应的理论基础, 境的空气温度随外界能量扰动变化的情况, Bruse 等利用该软件模拟设计绿化街道和屋顶 能够较为直接地定性评价不同尺度环境的气候 而 CFD 模型是计算室外环境的热传递与空气 绿化场景下墨尔本的微气候环境 [15]3-6。Lahme 与 效应 [7]3。但是传统的实地监测方法需要耗费大 流动的耦合 [12-13],较前者更适用于绿地环境 Bruse 等在未设定嵌套网格的情况下,在选定区 量的时间、人力及物力,并且极易受到外界环 的模拟研究。对于城市微气候环境的研究, 域内的几个点进行温度实测值和模拟值比较, 境干扰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并且受绿地条件限 常用到基于 CFD 模型的软件主要有 Fluent、 发现在此情况下ENVI-met软件仍具有很高的准 制,切实定量的研究不多 [8]。 PHOENICS(parabolic hyperbolic or elliptic 确性 [20]。还有学者利用 ENVI-met 将实测数据与 随着计算机科学以及各学科领域交叉研 numerical integration code series)、CFX 模拟结果对比,研究居住区温湿随时间变化规 究的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起,对微气候效应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x)、Airpark 律,验证了该软件在居住区微气候模拟上的准 的探索在传统的实验方法以外,已扩充到卫星 以及城市微气候模拟软件 ENVI-met 等 [14], [15]2。 确性 [21-22]。在此之后,杨小山用 ENVI-met 和城 遥感技术、风洞试验、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等 Fluent 和 PHOENICS 软件可用于模拟和分析 市风环境软件 MISKAM 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多计算机模拟平台,其中,遥感反演多用于研 复杂的集合区域内的空气流动和热交换等物 再次证实了 ENVI-met 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表明 究大范围的气象条件,风洞试验在小尺度流场 理问题,针对每一种流动的物理问题都有适 其具有模拟复杂热环境的能力,对微气候的预 的模拟多有应用,但存在与真实流场有一定出 合的数值算法 [16]。ENVI-met 是基于城市气象 测精度整体较好 [23]。其他 CFD 模拟软件的准确 入、价格昂贵等缺点 [9],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 学、热力学以及动力学等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 性也通过定性分析得到验证,如将 PHOENICS 建立数学或物理模型模拟环境,能方便地人 上构建的微气候模拟软件,旨在再现城市大 软件与蒙特卡罗和杰勃哈特方法以及反应系数 为设定场景来验证微气候的调节机制,将有限 气主要进程的非静态数值计算 [17]374, [18]4,由三 法结合,建立了一套新的适于小区微气候模拟 的城市用地面积在计算机平台上进行模拟布 维主模型、一维边界模型以及嵌套网格组成。 的算法,并以深圳某小区为对象进行微气候模 局,对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前者着重于对建筑内外的气流和传热的物理 拟,并与该小区实测结果作对比以验证模拟方 数值模拟在直观地反映微气候特征的同时, 过程模拟计算,多用于模拟室外风热环境,主 法的准确性 [24]2136-2137。随着模拟模型的普及, 还具备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且实验可重复 要应用于气象学、建筑学和暖通工程等相关 在定性对比的基础上,有学者定量化地验证了 的特点,不易受到外界状况影响从而获得较 技术专业 [19]。 后者能考虑到植物对微气候的 模型的准确性。Salata 等为了得到街区微气候研 为准确的模拟结果,具有现场实测不可比拟 影响,因此可用于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的评价, 究的通用 ENVI-met 模型,将微气候参数和舒 的优势,近几年在城市环境的微气候研究方 多被风景园林学学者采用。 适度预测平均投票数值(predicted mean vote, 面得到较多应用。将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方 简称 PMV)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比较,通过 法结合可获得不同尺度下的微气候时空分布, 2 数值模拟在城市绿地微气候研究中 对测定系数、误差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能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定量的分 的应用 error,简称 RMSE)和威尔莫特指数(Willmott’s 析,对绿地规划设计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10]。 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可便捷、直观地再 index)的分析,验证了该软件模拟值与实测 笔者梳理了 CFD 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尺 现城市庞大而复杂的实体环境,并且可人为地 值差异不显著,认为网格尺寸为 2 m×2 m、 度城市绿地微气候效应及热舒适度评价研究 调控模型,相较于传统的实地观测方法,数值 开放式边界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并且确定 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反思目前存在的问 模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研究的人力和时间, 了各参数偏差率为空气温度 0.6%、相对湿度 题及不足,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出展望。 同时可直观地得到城市环境的三维图像模型, (relative humidity,简称 RH)2.0%、平均辐射 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建筑能耗、风热环境等 温度 0.9%、PMV 值 0.76 个单位 [25]。秦文翠采用 1 数值模拟软件及其原理 方面研究成果众多。 ENVI-met 对北京典型住宅区进行微气候数值模 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或 2.1 数值模拟准确性验证研究 拟分析,并采用 RMSE 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 物理模型对微气候环境进行模拟,通过人为 数值模拟软件早期是以验证研究为主的,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简称 MAPE)

80 研究 / Research

验证该软件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实测值与模拟 增幅都逐渐减小,并总结出 SVF 对住宅小区热 筑室内空气温度随之增加,且温差约为 0.25 K, 值间误差较小,ENVI-met 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微 环境的影响规律:小区的地面温度和 1.5m 高 在植被区域,植物与空气的热量交换与植被高 气候的分布特征 [18]44-47。刘之欣等 [26] 在 ENVI-met 处温度与SVF的关联程度都随着SVF数值增大 度无关 [33]。另外有学者在研究灌木的微气候 中进行细致的植物三维建模,对广州地区细叶 而降低 [29]。还有学者采用 RANS 模拟居住小区 效应时,将 ENVI-met 和 CFX_Ansys 软件的 榕的叶片温度及太阳辐射、地表温度和空气温 微环境三维分布场情况 [24]2136-2137。随 着 CFD 方 优势结合,掌握两者的计算模式,对灌木的 湿度等微气候参数进行模拟与实测,采用误差 法中湍流模型的不断精准完善,也有学者采 微气候效应这一简单场景提取并行计算,得出 平方根和一致性指数验证了 ENVI-met 模型可 用DES复合模型替代RANS研究建筑架空高度 灌木可以使风速降低约 56.5%~57.4% 的结论, 用于预测湿热环境中乔木的微气候特征。该研 对建筑周边微气候及行人舒适度的影响,分 并进一步将实地观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数据对比 究与詹慧娟等 [27]66 的研究均集中于某一具体树 析认为建筑架空高度与建筑高度比增大,建 分析,得到适宜室外环境模拟的 RNG k –β数 种的微气候特征分析与模拟验证,两者为不同 筑侧面高风速区缩小;当建筑长边与来流方 值模拟模型 [34]。部分学者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 地理环境下数值模拟可用于植物种类的微气候 向呈 90°时,行人热舒适度最低 [30]。除 Fluent 绿地覆盖率对微气候效应的重要影响。Srivanit 特征研究提供了基础校验。在数值模拟准确性 外,ENVI-met 软件也用以研究居住区布局对 将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结合,模拟日本佐贺 验证的研究中,由于软件模拟的边界设置、湍 其微气候效应的影响。李晗等采用 ENVI-met 大学的不同绿化场景,量化分析得出:校园 流模型选择甚至软件版本差异等局限,使得模 软件,对青岛市不同居住区的建筑布局下室 内树木提高 20%,最高温度可以降低 2.27℃ [35]。 拟的环境与实测时复杂的现场环境不能稳定一 外温度场、风速场进行模拟,分析发现点群 Wong 将实测数据、遥感影像和模拟数据结合 致,导致在定量层面上,较难利用更多统计分 式建筑布局室外风环境较好,居住区整体温 分析,研究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不同区域绿化 析方法进行误差的准确性验证,因此停留在定 度都更低,围合式和行列式布局热岛效应更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设计对比 4 种绿化场景 性层面的研究较多且方法较为一致,即多通过 明显 [31]。张伟模拟了典型居住区不同排布形 的微气候效应,结果表明绿化率降低导致校 比较模拟与实测情况的趋势一致性验证模拟可 式对微气候的改善情况,研究中以地面绿化 园空气温度增加约 1℃ [36]。孙常峰基于实测数 行性,定量分析主要是采用误差平方根指数进 率、绿化覆盖率、生态绿化容积率、景观分 据和 ENVI-met 模拟并结合 RS 和 GIS 平台, 行误差分析。 离指数等作为绿地量化指标,以风速、温 分析了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校园绿地对城市夏 2.2 数值模拟在建筑尺度上的微气候研究 度、热舒适性和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季热环境的调节作用,设计去除绿地的场景, 应用 简称 PM)浓度为微气候评价指标,评价了不 结果显示去除绿地后近地表温度上升、湿度 数值模拟在建筑尺度上的微气候研究应 同居住区绿化布局的微气候效应,并对居住 明显下降 [7]35-46。 用主要是针对建筑单体和小型建筑组团等建 区绿地设计提出了提升建议 [2]62-63。 总结以上研究可以发现,CFD 应用于 筑尺度下的室外微气候特征进行研究,多采 2.2.2 植物配置、绿地覆盖率对微气候的影响 建筑尺度下绿地微气候效应的研究中,多以 用 Fluent、PHOENICS 等 CFD 数值模拟软件 基于 CFD 模拟方法的小尺度模拟,除用 Fluent、ENVI-met 软件为平台,采用RANS 代算 CFD 湍流模型进行模拟。 于居住区布局研究外,还集中在植物配置及绿 湍流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研究对象的微气候 2.2.1 居住区布局对微气候的影响 地覆盖率对微气候的影响。詹慧娟等以试验 分布特征,总结其随影响因子变化的规律。 通过不同 CFD 模型模拟研究发现,天空 地里的山杨、侧柏和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以单一模拟为主,部分采取了与实 开阔度(sky view factor,简称 SVF)、建筑 基于实测的气象要素,利用 ENVI-met 对其温 测数据结合的方式,遥感反演手段应用较少, 密度、绿化覆盖率等居住区布局特征指标对 度分布场进行模拟,得到不同树种纯林的土 研究结果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定量分 住区的微气候有重要影响。赵冬以 Fluent 作为 壤表层温度、空气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分布状 析进行规律的深入探讨,这为更大尺度的绿 模拟平台,选取雷诺平均法(reynolds average 况 [27]66-73。谢清芳等在 CFD 模拟时将小型绿化 地微气候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navier-stokes,简称 RANS)湍流模型分析了 带设为多孔介质模型,探讨垂直于来流方向 2.3 数值模拟在街区尺度绿地微气候研究 广州夏季典型的行列式布局居住区在不同住 和沿来流方向 2 种绿化带布置方式的流场和温 的应用 区阻塞比、建筑覆盖密度、SVF 等指标下的 湿效应影响范围,结果发现垂直来流方向布 数值模拟在街区尺度绿地微气候研究的 微气候特征,得出小区 SVF 和建筑平均高度 置绿化带的影响范围明显大于平行来流方向, 应用大多以 ENVI-met 等城市微气候模拟软件 越大、小区地面平均温度和 1.5 m 处气温越高 因此认为在沿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上应尽量减 为平台,更大尺度的城市区域气候研究则会 的结论 [28]。史兵等同样通过 Fluent 软件采用 少植被数量 [32]。王廷夷等利用 Fluent 软件, 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利用 RS 技术等,结合 RANS 模拟 5 种不同 SVF 对城市住宅小区热环 也将植被区域视为多孔介质,耦合建筑室内外 遥感反演、空间插值等方法进行街区尺度的 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小区内地面温度和 1.5 m 热环境,从而研究植被高度对建筑内外微气 微气候研究,初期多采用实地观测法获取直 高处温度都随 SVF 的增大而升高,但温度的 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被高度增加,建 观数据,但该方法应用于中尺度研究时耗费

81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人力与时间,可操作性较弱。随着计算机技 改变铺装材料对缓解热岛效应没有作用 [40]。 Fluent 软件对场地内的水体及其周边建筑群进 术的发展及其在景观、建筑、规划等多学科 Skelhorn 与 Cynthia 将实测数据结合模拟,对曼 行建模分析,探讨城市水体对其周边热环境 领域的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在街区尺度的微 彻斯特某商业中心夏季室外热环境进行了 7 种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体自身形态对其 气候研究中得到推广。 场景的模拟,分别为:现状环境、增加 5% 的 周边热环境影响较大,河道越宽,其增湿效 2.3.1 街区建筑群布局对微气候的影响 幼年乔木、增加 5% 的成年乔木、增加 5% 灌 应越强、扩散范围越广,但水面过宽时,水 街区尺度的微气候效应往往受到复杂的 木、在最大建筑上设置屋顶绿化、将现状绿 体的降温效应仅停留在水面上方,即对周边 多因素影响,多数研究将数值模拟与实地观测 地全部换为草坪和将现状绿地全部换成沥青 降温作用较小;另外,水体周边建筑群密度 结合,从而在尽量避免环境干扰的同时,获取 路面,结果表明:每增加 5% 的绿化率,温度 及分布对局地微气候影响很大 [46]。吴昌广等 真实可靠的数据,使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与参 降低 1℃;而恶劣的环境为将绿地全部换成沥 基于实地测量和数值模拟分析深圳商业区街 考性。王振等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和 ENVI-met 青路面(约为研究区域面积的 20%),会使 头绿地周边的微气候,实验中分别设计水景、 数值模拟定性及定量地探索了武汉市街区层峡 得温度升高 3.2℃ [41]。该研究结果与 Dimoudi 和 乔木、草坪 3 种下垫面,并以硬质铺装作为 不同街巷结构和建筑群布局等城市形态下的 Grignaffini 等的结果类似。Sun 等利用 ENVI- 对照下垫面(将研究区内水体分别替换为乔 微气候特征,并分析其对热舒适度和建筑能 met 及 Rayman 软件对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公园 木、草坪和硬质铺装),结果表明乔木型街 耗的影响,指出东西走向宽街、南北走向窄 进行热舒适度时空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高 头绿地降温增湿效应最强,草坪型次之,水 巷的街区比与之相反的街区在夏季更能提高 大乔木的热舒适性最为稳定,硬质铺装对热 景型最弱,但 3 种类型的降温增湿效应的时 热舒适性,长街短巷的街区比短街长巷的街 舒适性有负面影响;同时在一天的温度变化 空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47](表 1)。 区夏季室外热环境舒适度更高 [37]。史源等以 中,绿地能使气温平均降低 2℃ [42]。 ENVI-met 为模拟平台,分析北京西单商业街 街区尺度绿地布局不同其微气候效应也 3 数值模拟在热舒适度评价中的应用 冬夏两季室外开放空间风环境,并根据研究 有所不同。刘艳红等利用 CFD 模拟方法对城 数值模拟软件经过不断地更新发展后, 结果在现状条件下提出了风环境改善策略。 市 5 类绿地空间格局(点状、条带状、环状、 可在模拟微气候环境的同时,利用参数输入 模拟结果显示西单商业街仅在西北部小范围 放射状和楔状)的热环境效应进行分析,将植 直接输出热舒适度相关指标的计算结果, 内符合风环境舒适阈值,东西走向街区层峡 物视作长方体多孔介质参与模型计算。另外用 更为直观简便地反映了模型的舒适度分布 风速明显小于南北走向风速 [38]94-97。 RS 技术代替传统实测,利用其相关参量和输 情况。Wu 等探讨居住区中不同叶面积指数 2.3.2 街区绿地布局、下垫面构成对微气候的 出结果辅助模型的参数校正,最终建立这 5 类 (leaf area index,简称 LAI)的绿地对热舒适 影响 绿地分布格局的理想数学模型,比较其垂直和 度的影响时,以热气候指数(universal thermal 街区尺度下,绿地面积、绿地覆盖率、 水平方向上的温度场和风速场。得到结论为垂 climate index,简称 UTCI)作为舒适度评价指 铺装覆盖率等下垫面构成对局地微气候效应 直方向上灌木对风速的减弱作用大于乔木,乔 标,利用 ENVI-met 软件输出 UTCI 值,研究 有显著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可定量分 木的降温效应强于灌木;水平方向上绿地格局 结果表明乔木结构的绿地能有效地改善居住 析其影响效应,对绿地规划的实践有重要参 的降温效应由强至弱依次为楔状格局>放射状 区夏季户外热环境 [48]。Taleghani 等在研究荷 考价值。Dimoudi 等利用 PHOENICS 软件模拟 格局>条带状格局>点状格局>环状 [43]。段佳 兰极端炎热天气下不同的城市形态(建筑与 了绿地在街区尺度下对周边温度和流场的影 佳以北京城市街区为对象模拟分析了夏季北京 绿地单列式、行列式和庭院式排列)对室外 响,该研究通过改变模型的建筑密度、天空 城市街区不同绿地格局的内部环境变化,并在 热舒适性的影响时,采用 ENVI-met 软件模拟 开阔度、绿地面积大小、气候条件等环境参 此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街区绿地格局优化策 得到场地室外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风 数,对比分析了 Athena 中心城区不同城市环 略 [44]。Perini 与 Magliocco 采用 ENVI-met 进行 速和相对湿度,再将上述参数输入 Rayman 中 境下绿地的蒸腾作用和热量流通带来的降温 场景模拟,在城市密集街区设置地面绿化和屋 以输出生理等效温度(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效应,结果发现绿地对周围环境有明显降温 顶绿化,模拟改变建筑物密度和建筑物高度后, tempreture,简称 PET),从而评价不同布局 作用,对其背风面的影响尤其明显;绿地植 地面绿化和屋顶绿化的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 的室外热舒适度,发现庭院可以提供最舒适 被覆盖每增加 100 m2,平均气温就会下降 1℃ 度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屋顶绿化植被面积越 的微气候 [49]。也有学者采用现场实测数据利 左右 [39]。Grignaffini 等直接在 ENVI-met 中模拟 大,降温效应越强;植被在高温低湿的条件 用 Rayman 软件输出 PET 对建筑外不同布局的 了街区建筑组团中绿地面积扩大对街区热岛 下在降低温度、提高舒适度以及减少建筑制冷 绿地的人体舒适度情况进行评价 [50]。Perini 与 效应的缓解作用,认为绿地每增加 1 个单位 能耗等方面效果更好 [45]505。街区微气候效应随 Magliocco 在采用 ENVI-met 研究城市高密度环 面积会使区域气温减小 0.5℃,模拟中还将绿 着水体的变化相应变化,宋晓程等在探讨某 境下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对温度分布和热舒 地及建筑区域替换为不同材料的铺装,发现 国际商务城规划项目时,利用 CFD 方法中的 适性的影响时,利用软件输出 PMV 评价室外

82 研究 / Research

表 1 CFD 数值模拟在不同尺度下的微气候效应研究的应用 Tab. 1 Application of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 in the study of microclimate effect regulation at different scales

研究尺度 研究对象 模拟方法 模拟平台 / 湍流模型 获取参数

灌木丛 CFD ENVI-met、CFX AT

人工纯林 CFD ENVI-met AT

小型绿化带 CFD — AT、RH、Wind

植被高度 CFD Fluent AT 建筑尺度 居住区建筑布局 CFD Fluent、PHOENICS、ENVI-met、RANS AT、Wind

居住区绿地布局 CFD ENVI-met AT、Wind、PMV、PET、PM

校园下垫面构成 CFD、RS ENVI-met AT、RH

建筑架空高度 CFD DES Wind、PMV

街区建筑群布局 CFD ENVI-met Wind、PMV

街区水体及建筑群布局 CFD Fluent AT、RH

街区尺度 街区绿地布局 CFD、RS PHOENICS、ENVI-met AT、RH、Wind

街区下垫面构成 CFD ENVI-met AT、RH

带状公园 CFD ENVI-met AT、Wind、PMV、PET、PM

热舒适情况,得到屋顶绿化能有效提高热舒 模拟和景观方案评估或将实地测量方法与其 多侧重空气流动与热传导的物理过程分析,如 适度,且高温低湿的环境下植被具有更好地 结合,甚至利用软件直接计算舒适度值并分 ENVI-met、PHOENICS、Fluent 等,大多数值 提高舒适度的能力的结论 [45]504-505。也有学者在 析其分布状况,以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的微 模拟的微气候研究输出值基本都为空气温度、 评价西单商业街室外热舒适性时,同样通过 气候及热舒适度的调节机制的定性与定量研 相对湿度、风速等,即多探讨的是风环境与热 ENVI-met 软件输出 PMV 值,以评价商业街室 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具有深入探索的空间。 环境,对整体环境下其他气象因素如太阳辐 外开放空间人行高度的热舒适度状况,并提 回顾数值模拟在城市绿地微气候调节及热舒 射、不同污染物扩散等研究较少。未来在数值 出改善建议 [38]96。向立平等利用 Fluent 软件输出 适度评价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可以发现基于数 模拟方法的进一步研究中,可以将不同模拟 PMV 值,对不同风速和温度条件下的巷道热 值模拟的城市微气候调节相关研究发展迅速 软件结合,交叉分析城市微气候的不同指标, 环境舒适度进行了评价 [51]。一些室外环境数值 但仍处于不断创新阶段,计算模型推陈出新, 为城市微气候的综合评价提供借鉴。 模拟软件支持SET指数中的太阳辐射因素针对 在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应用在以下 3 个方面期 3)高适配度模拟模型的及时更新。数值 室外环境舒适度评价时进行修正后输出,如 待取得突破: 模拟方法中,湍流模型的正确采用很大程度 Rayman、ENVI-met 等 [52]。 1)多平台尺度扩展研究。由于资金和条 地决定了模拟的准确度,目前中国国内研究 回顾数值模拟在热舒适度中的应用可以 件的限制,目前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城市绿地 中湍流模型的类型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如 发现,数值模拟在热舒适度方面的研究更多 微气候研究多在中小尺度范围内进行,缺少 何更好地提高模拟精度,正确地将数值模拟 是基于街区尺度微气候效应研究进行的,针 扩展至大尺度和综合尺度的研究,不利于制 方法应用于城市绿地微气候研究,仍是今后 对建筑尺度热舒适度状况的直接影响机制研 定城市区域尺度下的微气候调节策略。目前, 的研究热点。 究较前者少有报道,且两者在定性层面研究 有部分研究引入遥感反演技术,利用遥感技 结论较多,深入的定量研究还待获得统一性 术获得大尺度的空间温度分布规律和绿地分 更高的结论,以便为实际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布情况,从而进行大尺度的城市绿地微气候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数值模拟研究。因此,与遥感技术结合进行 [1] CAI G, DU M, XUE Y. Monitoring of Urban Heat Island 4 结论与展望 大尺度的模拟,可为城市尺度下绿地规划方 Effect in Beijing Combining ASTER and TM Dat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1, 32(5): 1213- 基于数值模拟的微气候研究发展至今在 案的实施制定提供切实依据,是今后数值模 1232. 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和气象学等专业进行了不 拟应用于风景园林微气候研究的重要方向。 [2] 张伟 . 居住小区绿地布局对微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 [D]. 南京:南京大学,2015. 少学科交叉的研究,从早期的主要验证其准确 2)微气候特征指标的综合交叉分析。数 [3] CHENG H, HUI Z, WANG Z.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性和可靠性,到现今利用软件进行场景设计 值模拟方法中应用于城市微气候研究的软件 Types,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Green Space and

83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 Case Study in Shenzhen [24] 马杰,李晓锋,朱颖心 . 住区微气候的数值模拟方法 [44] 段佳佳 . 基于夏季小气候改善的北京城市街区绿地格 Special Economic Zone[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研究 [J]. 太阳能学报,2013,34(12):2133-2138. 局优化研究 [D]. 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7.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2009, 45(5): 495-501. [25] SALATA F, GOLASI I, VOLLARO R D L, et al. [45] PERINI K, MAGLIOCCO A. Effects of Vegetation, Urban [4] GILL S E, HANDLEY J F, ENNOS A R, et al. Adapting Urban Microclimate and Outdoor Thermal Comfort: A Density, Building Height, and Atmospheric Conditions Cities for Climate Change: The Role of the Green Proper Procedure to Fit Envi-Met Simulation Outputs to on Local Temperatures and Thermal Comfort[J]. Urban Infrastructure[J]. Built Environment, 2007, 33(1): 115-133. Experimental Data[J]. Sustainable Cities & Society, 2016,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14, 13(3): 495-506. [5] CHEN H, OOKA R, HARAYAMA K, et al. Study on 26: 318-343. [46] 宋晓程,刘京,叶祖达,等 . 城市水体对局地热湿气 Out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of Apartment Block in [26] 刘之欣,郑森林,方小山,等 . ENVI-met 乔木模型对 候影响的 CFD 初步模拟研究 [J]. 建筑科学,2011,27(8): Shenzhen, China With Coupled Simulation of Convection, 亚热带湿热地区细叶榕的模拟验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90-94. Radiation And Conduction[J]. Energy & Buildings, 2004, 2018,40(3):1-12. [47] 吴昌广,房雅萍,林姚宇,等 . 湿热地区街头绿地微 36(12): 1247-1258. [27] 詹慧娟,解潍嘉,孙浩,等 . 应用 ENVI-met 模型模拟 气候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6,32(5): [6] LOWRY W P. Empirical Estimation of Urban Effects 三维植被场景温度分布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36 99-106. on Climate: A Problem Analysis[J]. Journal of Applied (4):64-74. [48] WU Z F, KONG F H, WANG Y N, et al. The Impact of Meteorology, 1977, 16(2): 129-135. [28] 赵冬 . 华南城市典型居住小区空间形态对微气候的影 Greenspace on Thermal Comfort in a Residential Quarter [7] 孙常峰 . 基于 ENVI-met 的绿地对夏季热环境影响研究 响研究 [D]. 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6. of Beijing, China[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6, [D]. 南京:南京大学,2014. [29] 史兵,汪新,赵冬 . 天空开阔度对城市住宅小区热环 13(12): 1217. [8] 秦文翠,胡聃,李元征,等 . 基于 ENVI-met 的北京 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应用力学学报,2017,34(6): [49] TALEGHANI M, KLEEREKOPER L, TENPIERIK M, et al. 典型住宅区微气候数值模拟分析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1181-1186,1227. Outdoor Thermal Comfort within Five Different Urban Forms 2015,31(3):56-62. [30] 刘建麟,牛建磊,张宇峰 . 建筑架空高度及风向对行 in the Netherlands[J]. Building & Environment, 2015, 83: [9] 顾明,黄剑 . 建筑模型风洞试验阻塞效应研究进展 [J]. 人区微气候的影响评估 [J]. 建筑科学,2017,33(12): 65-78.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1):1-10. 117-124. [50] 齐石茗月 . 绿地对建筑外热环境特征及人体舒适度的 [10] ARNFIELD A J. Two Decades of Urban Climate [31] 李晗,吴家正,赵云峰,等 . 建筑布局对住宅住区室 影响 [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 Research: A Review of Turbulence, Exchanges of Energy 外微环境的影响研究 [J]. 建筑节能,2016,44(3):57- [51] 向立平,王汉青 . 掘进巷道热环境与通风效率数值模 and Water, and the Urban Heat Island[J]. International 63. 拟研究 [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12(1):174-177.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03, 23(1): 1-26. [32] 谢清芳,彭小勇,万芬,等 . 小型绿化带对局部微气 [52] 张伟,郜志,丁沃沃 . 室外热舒适性指标的研究进展 [J]. [11] 陶文铨 . 数值传热学 [M]. 第二版 . 西安:西安交通大 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13(1):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5,32(9):836-841. 学出版社,2003. 159-163. [12] ELNAHAS M M, WILLIAMSON T J. An Improvement of [33] 王廷夷,邹声华,李孔清 . 植被高度对建筑微环境影 the CTTC Model for Predicting Urban Air Temperatures[J]. 响的数值模拟 [J]. 制冷与空调,2010,24(2):19-24. 表格来源 (Sources of Table): Energy and Buildings, 1997, 25(1): 41-49. [34] 孙灵喜 . 灌木热湿特性及数值计算研究 [D]. 徐州:中 表 1 由作者绘制。 [13] BLOCKEN B.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for Urban 国矿业大学,2015. Physics: Importance, Scales, Possibilities, Limitations [35] SRIVANIT M, HOKAO K. Evaluating the Cooling (编辑 / 刘玉霞) and Ten Tips and Tricks towards Accurate and Reliable Effects of Greening for Improving the Outdoor Thermal Simulations[J]. Building & Environment, 2015, 91: 219-245. Environment at an Institutional Campus in the Summer[J]. [14] 张春灵 . 基于数值模拟的街区微气候研究 [D]. 上海: Building & Environment, 2013, 66(4): 158-172. 华东师范大学,2017. [36] WONG N H, JUSUF S K. GIS-based Greenery [15] SKELHORN C, LINDLEY S, LEVERMORE G. Evaluation on Campus Master Plan[J]. Landscape & Urban The Impact of Vegetation Types on Air and Surface Planning, 2008, 84(2): 166-182. Temperatures in a Temperate City: A Fine Scale Assessment [37] 王振,李保峰,黄媛 . 从街道峡谷到街区层峡 : 城市形 in Manchester, UK[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态与微气候的相关性分析 [J]. 南方建筑,2016(3):5-10. 2014, 121: 129-140. [38] 史源,任超,吴恩融 . 基于室外风环境与热舒适度的 [16] 祝新伟 . 夏热冬暖地区小街坊城市空间热环境模拟研 城市设计改进策略:以北京西单商业街为例 [J]. 城市规划 究 [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学刊,2012(5):92-98. [17] BRUSE M, FLEER H. Simulating Surface–plant– [39] DIMOUDI A, NIKOLOPOULOU M. Vegetation in the air Interactions inside Urban Environments with a Three Urban Environment: Microclimatic Analysis and Benefits[J]. 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J].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Energy & Buildings, 2003, 35(1): 69-76. Software, 1998, 13(3-4): 373-384. [40] GRIGNAFFINI S, VALLATI A.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18] 秦文翠 . 街区尺度上的城市微气候数值模拟研究 [D]. of the Vegetation on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in an Urban 重庆:西南大学,2015. Environment[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III. [19] 郭琳琳,李保峰,陈宏 . 我国在街区尺度的城市微气 2007, 102: 175-185. 候研究进展 [J]. 城市发展研究,2017,24(1):75-81. [41] SKELHORN C. A Fine Scale Assessment of Urban [20] LAHME E, BRUSE M. Microclimatic Effects of a Small Greenspace Impacts on Microclimate and Building Energy Urban Park In Densely Built-Up Areas: Measurements and in Manchester[D]. Manchester: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Model Simulations[J]. ICUC5, 2013(1): 1-5. 2014. [21] 陈卓伦 . 绿化体系对湿热地区建筑组团室外热环境影 [42] SUN S B, XU X Y, LAO Z M, et al. Evaluating the Impact 响研究 [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of Urban Green Space and Landscape Design Parameters [22] CHOW W T L, BRAZEL A J. Assessing Xeriscaping as on Thermal Comfort in Hot Summer By Numerical a Sustainable Heat Island Mitigation Approach for a Desert Simulation[J]. Building & Environment, 2017, 123:277- City[J]. Building & Environment, 2012, 47(1): 170-181. 288. [23] 杨小山,赵立华. 城市风环境模拟:ENVI-met 与 [43] 刘艳红,郭晋平,魏清顺 . 基于 CFD 的城市绿地空 MISKAM 模型对比 [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39(8): 间格局热环境效应分析 [J]. 生态学报,2012,32(6): 16-21. 1951-1959.

84 研究 / Research

杜爽,韩锋,马蕊 . 世界遗产视角下的国外自然圣境保护实践进展与代表性方法研究 [J]. 风景园林,2019,26(12):85-90. 世界遗产视角下的国外自然圣境保护实践进展与代表性方法研究 Progress and Representative Methods in Foreign Sacred Natural Site Conservation from World Heritage Perspective

杜爽 韩锋 * 马蕊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DU Shuang, HAN Feng*, MA Rui 标识码(OSID)

摘要:自然圣境(sacred natural sites,简称 SNS)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典型的文化景观。它们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记录,所蕴藏的文化价值是其赖以存在的根基。从单纯的自然保护到融合文化价值的 文章编号:1673-1530(2019)12-0085-06 整体性保护,反观国外 SNS 保护工作的方向性转变,有助于在全球发展主义时代背景下从“术”的层面重新审 DOI:10.14085/j.fjyl.2019.12.0085.06 视中国 SNS 保护工作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对于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世界遗产角度,在阐述 收稿日期:2018-01-21 SNS 概念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不同国际组织机构参与下的 SNS 保护实践进展;总结目前在其保护中涉及的景观 修回日期:2019-09-26 方法和生物文化多样性方法等主流保护方法;最后指出在国家公园体制背景下,充分开展本土 SNS 基础调研, 完善相关规划并确立保护条例,在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 SNS 中的人际间及人与其他物种的公平关系 杜爽 / 女 / 同济大学博士 / 上海应用技术大 是中国 SNS 保护成功的关键。 / 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专业讲师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圣境;自然保护地;文化景观;生物文化多样性 研究方向为风景名胜区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编号 2016YFC05033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 DU Shuang, Ph.D. of Tongji University, 基金项目: is a lecturer in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号 51608369) Architecture, the Ecological Technique and Engineer College, Shanghai Institute Sacred natural sites (SN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natural protected area system, are also a of Technolog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Abstract: historical theory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 of typical cultural landscape. They are historical record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heir cultural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s. values are the foundation upon which they exist. From simple natural protection to the integrated protection of cultural values, a review of direc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SNS conservation practice in foreign countries helps 韩锋 / 女 / 博士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ICOMOS- us to reexamine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SNS conservation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s’ IFLA 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副主席、IUCN 世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s,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界保护地委员会专家 / 研究方向为世界遗产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concept of SNS, this paper, from the world heritage 文化景观、风景名胜区规划 angle, comprehensively sorts out the progress of SNS protection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various international 通信作者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email protected] organizations. It summarizes the mainstream methodologies involved in the conservation, such as the landscape HAN Feng, Ph.D., is a professor and Ph.D. method and biocultural diversity method.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a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ional park system, the keys supervisor in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to the success of SNS conservation in China are to fully carry out the basic research of local SNS, improve relevant Urban Planning (CAUP), Tongji University, planning and establish protection regulations, and coordinate the fair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and between vice president of ICOMOS-IFLA Cultural Landscape Committee, and expert of IUCN people and other species in SNS on the ba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orld Commission on Protected Areas. Her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acred natural sites (SNS); natural protected area; cultural landscape; research focuses on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biocultural diversity landscape and the planning of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s. Fund Items: The National Key Program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2016YFC0503308); Young Scientists Fund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51608369) 马蕊 / 女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 观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乡村景 观遗产保护 MA Rui is a doctoral student in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CAUP), 自然圣境①(sacred natural sites,简称 SNS) 多样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世界遗产实 Tongji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conserv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heritage.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栖息地保护形式”[1] 融 践领域对自然文化价值的日益关注,世界自然 合了自然世界与人类活动,是研究人与自然精 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神联系的最佳切入点,在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 of Nature,简称 IUCN)和国际古迹遗址保护

85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协 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表 1 与文化自然相关的国际文件 Tab. 1 International documents related to CultureNature Sites,简称 ICOMOS)两大世界遗产官方咨询 机构联合推出“文化自然之旅”项目以弥合 来源 文化价值的释义 适用范围 解读 自然与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的长久裂隙。SNS 作 强调“人类在各个时期不时地使构成其自然 《关于保护景观 强调自然遗产构成要素的景观、遗 为热点领域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环境的景观和遗址风貌与特征遭到损坏这一 可作为保护自然的补充 和遗址的风貌与 址风貌对于人类文化和艺术生活的 现象”,导致“全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艺 措施 冈萨洛(Gonzalo)认为相较于发达国家, 特性的建议》 影响,是文化自然联动思维的表现 术甚至极重要的遗产濒于枯竭” 发展中国家受社会背景复杂、生活条件水平

② 不均以及土著 和传统社区人口比重大等现实 那些对文化价值的保护 保护准则条款 7:保护一个地方应该充分考 将自然遗产与地方概念相联系,加 [2] 《澳大利亚自然 可能会影响该地方自然 条件的制约,因此应该给予其 SNS 更多关注 。 虑其自然意义的所有方面,并尊重那里发生 强与自然遗产价值并存的土著和历 遗产宪章》 价值保护过程、实践和 的文化意义 史文化相关遗产价值的考量 实际上在中国本土风景名胜区体系及少数民 策略的自然遗产 族聚居区等国土环境中存有大量的 SNS。中 开放的概念包容了场所诸多非物质 国自古“天人合一”文化传统指引下的自然 具有文化意义的各类型 文化意义意味着对过去、现在和下一代具有 价值,这种广义的文化价值界定不 场所,包括那些具有文 文化观念,为建构本土 SNS 奠定了深厚的哲 《布拉宪章》 审美的、历史的、科学的、社会的或精神性 仅为 SNS 的“场所”性提供全方 化意义的自然的、本土 的价值 位保护保障,也增加了对文化意义 学基础。但现行城市化进程中自然及与之相 的、历史性场所 全面认知的难度 关的文化传统正在逐渐解体与消亡,商业化、

旅游化开发等多种现实情况对 SNS 产生严重 主要包含 3 个方面的价值:1)文物古迹蕴

[3-4] 含的体现民族文化、地区文化、宗教文化的 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古迹中或周边环 威胁 。这些威胁不仅可能会让我们经历与 文物古迹及其涉及的具 《中国文物古迹 多样性特征所具有的价值;2)文物古迹的 境涉及的“自然”,将之融入文物 有文化价值的自然、景 西方相似的“SNS 危机”,还阻挠了中国生 保护准则》 自然、景观、环境等因素被赋予了文化内涵 古迹保护的范围,不再孤立地看待 观、环境因素 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 所具有的价值;3)与文物古迹相关的非物 文化与自然的关系 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价值 因此,笔者以世界遗产为视角,在解读 SNS 概念的基础上,梳理国外相关机构保护工 作的重要成果,归纳其保护实践中的主流研 究方法,以期在国际化视野中反观并明确本 自然”的逻辑起点。 各类型水域、洞穴、丛林和岛屿;此外还包 土化图景,并为中国 SNS 保护提供“术”层 诸多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文 含如石棺、神社、佛塔、寺庙和花园等人造 面的工具性启示。 件都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自然与文化的关联 景观 [7]。SNS 作为自然与精神的聚合体,是 性(表 1)。不少学者也试图打破自然作为先 人类通过持续的文化实践和信仰建构的自然, 1 概念释读 验存在的实证主义思维,强调文化要素在解 通过 SNS 可以观察各族群自然观与社会文化 1.1 文化自然 释自然中起到的作用。伊文斯 [6] 便认为自然 结构的动态联系。同时,它也是塑造主体生 在西方景观的精神性与审美发展过程 并非自在之物,它不仅是一种文化观念,也 活世界的重要构成,其承载的地方性是产生 中,自然大部分时间都游弋于人类之外。尤 是一种社会建构。该观点摆脱了自然在传统 其身份认同的重要来源。 其是 17 世纪以后西方理性主义、科学和测量 意义上所具有的客观的、有待被发现的属性, 学的蓬勃发展推动科学知识成为“正统”的 认为自然体现了一定的人类意志,并受具体 2 国外 SNS 保护实践现状与发展动态 理性实证工具,大众对自然经验感知的有效 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在探讨 SNS 的文 2.1 IUCN 面向保护地无形价值的工作转向 性产生怀疑 [5]。理性主义思维定式是导致世界 化性时,人与自然的精神性连接是其存在的 具有千年历史的 SNS 作为保护地的最初 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评估长期分离的深层原 基础,也是展现各文化族群文化多样性的重 形式,是 IUCN 重要研究面向之一。IUCN 因。长久以来人类通过生产生活实践参与到 要窗口。 对 SNS 精神文化价值的关注,是伴随着该 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中,与自然形成了相互 1.2 SNS 机构的文化和人本转向而同步发展的。1994 依存的关系,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传统科 SNS 是人类有意设计、活态的、与文化 年 IUCN 根据不同的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将 学知识、信仰体系和资源管理实践智慧,助 高度关联的景观。学者对于 SNS 的概念界定, 保护地种类调整为 6 类③,反映了 IUCN 在 益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如何充分认知自 主要从物质自然和非物质文化的整合角度来 处理与自然相关的文化资源及价值的管理 然的多价值面向,挖掘 SNS 中自然与文化之间 实现(表 2)。 态度转变,调整后的各类型保护地均存有 显著的紧密关联,修正自然实用主义倾向, 人类对于自然人文认知的丰富性导致 SNS[8]13-15。 弥合两者裂隙是目前国际遗产界讨论“文化 SNS 类型的多样性。SNS 涉及山岳、火山、 IUCN 为更好地保护 SNS 中的自然环境、

86 研究 / Research

表 2 SNS 的定义 表 3 IUCN 文化转向下的自然圣境 Tab. 2 The definition of SNS Tab. 3 SNS under the turn of IUCN culture

学者 角度 具体内容 相关组织 年份 对自然圣境保护的影响

该组织成立说明了 IUCN 工作重点开始关注保护地的 内格尔 其形态学构成可以归纳为“在自然或半自然地域中 保护地无形价值工作专案组 1998 年 类型学 无形价值,具有里程碑意义 (Nigel)等 的自然或建成环境” 南非德班举行的第 5 次世界公园大会将专案组更名, 2003 年 充分将自然与更广阔的宇宙相联系,并且将集体或 并第 1 次正式将自然圣境纳入保护地议题 个人回忆以有意义的方式聚集在一起的地区。它们 保护地文化和精神价值工 专案组启动得洛斯计划项目(Delos Initative)并举 既可能是神或祖先的居所,又或与隐士、先知、圣 作 专 案 组(Task Force on 行 3 次工作坊,形成了《蒙特塞拉特岛宣言》《欧安 罗伯特 利用方式和 徒、有远见卓识的精神领袖相关。它们作为仪式、 Cultural and Spiritual Values 钮布雷斯宣言》《关于欧洲自然圣境多样性的纳里宣 2004 年 (Robert)等 意义 沉思、祈祷、冥想的场所,承载了历史、文化、闲 of Protected Areas) 言》等多份共识性文件。目前该计划已甄选覆盖 6 类 逸、享乐的世俗价值观。它们是家庭、氏族、部落、 保护地,遍布欧、亚、非 3 州的 30 个自然圣境最佳 宗教信徒或国家根植于特定自然场所中的文化身份 实践案例 参照 保护地精神文化价值专家 专案组再次更名,鉴于自然圣境在保护生物文化多 组(the Specialist Group 样性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该议题列位于 CSVPA 价值基因模型从结构化视角展示了 SNS 是自然世 多种价值 on Cultural and Spiritual 2009 年 2013—2016工作计划中的八大核心领域之首。 贝斯(Bas) 界、人类利用需求、精神世界 3 领域交叠而产生的 内涵 Values of Protected CSVPA 成为自然圣境倡议(Sacred Natural Sites “地方” Areas,简称 CSVPA) Initiative,简称 SNSI)的咨询支撑机构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关注与之相 更应关注作用于自然的人类精神实践、习俗、 点研究领域。2017 年德里召开的 ICOMOS 关的文化价值,关注包含非物质遗产的自然文 传统等精神财富。 第十九届大会还特设“文化自然和圣境景观” 化多样性和真实性,着重寻找依托自然解决途 2.3 多方协作推进下的 SNS 保护实践 (CultureNature and Sacred Landscape)实践 径的 SNS 识别、规划、管理和展示方法(表 3)。 国际努力和共识都指向了对包含 案例研讨会。 2.2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崛起” SNS 自然文化性的整体性保护(表 4)。 在国家层面,爱沙尼亚制定了国家 SNS 自 1992 年新西兰毛利土著 SNS 汤加里罗 UNESCO、IUCN 和其他机构合作,2003 年 保护地计划,指导 SNS 遗迹普查和抢救保 国家公园登录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名录后,伴随 于中国和非洲、2005 年于墨西哥和日本、 护 [12];墨西哥建立了土著 SNS 普查清单工 “文化景观的崛起”涌现出诸如苏莱曼太圣山、 2006 年于西班牙、2007 年于蒙古国及希腊 作框架并已初步运用到西北部部分地区 [13]。 法国圣艾米伦区、马达加斯加安布希曼加的皇 和英国、2008 年于印度举行多次会议探讨 叶布伦(Yablon)[14] 认为美国土地管理机构 家蓝山行宫等大量不同的 SNS 文化价值体系。 SNS 保护问题。另外,WWF 和 ARC 合作 在权衡 SNS 所有相关用户利益的基础上,将 梅希蒂尔德(Mechtild)明确指出文化景观的 的“生命星球的圣礼”项目、盖亚基金会的 保护行动与法定协商条款、司法执行相结合 第 3 类联想型文化景观反映了自然与非物质文 哥伦比亚热带雨林项目、英国守护者信托 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印第安 SNS 的整体保护效 化之间的联系,与 SNS 密切相关 [9],并且文化 (Gatekeeper Trust)的 SNS 朝圣路线项目、 率。国际社会以 SNS 为基础,以赋予自然文 景观遗产和 SNS 不约而同地导向了对可持续 联合国环境署的生物多样性文化精神价值研 化意义的创作者为核心,整合生态学和社会 土地利用及多样地方文化的关注,并通过对整 究等均引导 SNS 向可靠的方向发展。 学等多学科力量,协调多层面的相关利益主 体周边环境的管理实践来传播这种理念 [10]。 为了提高对 SNS 的认知,增进管理共识, 体,为实现 SNS 的文化价值保护和可持续发 200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保护文 2008 年 UNESCO-IUCN 还合作出版了具有 展做出了努力(图 1)。 化生物多样性:SNS 和文化景观的作用”专 里程碑意义的《自然圣境保护地管理者指 题会议,并特设“联想性文化景观管理案例: 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通过 3 以文化自然为驱动力的 SNS 保护 问题和观点”分论坛。围绕文化景观理论为 非欧洲中心的、覆盖全球的 SNS 最佳实践项 方法 SNS 保护实践提供的无限可能,与会的新西 目反映了国际原则应用于特定文化族群的普 3.1 景观方法 兰、澳大利亚、黎巴嫩和阿根廷代表分别以 适性,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 SNS 保 景观方法又称保护景观方法(the 汤加里罗山、乌卢鲁—卡塔巨石、夸底沙峡 护朝多元化发展的结果。值得关注的是,自 protected landscape approach)或文化景观 谷—上帝雪松林及兰宁国家公园为例说明 SNS 2014 年起,IUCN 和 ICOMOS 以《世界遗产 (cultural landscape approach)方法,广泛应用 背后蕴含的无形文化价值在保护管理中发挥 公约》为基石进行联合实践,2016 年正式启 于保护地体系及世界遗产体系中的 SNS保护。 的作用 [11]。文化景观为 SNS 保护提供了整体 动了“文化自然之旅”项目。鉴于 SNS 在自 该方法以“聚合地”视角,从更广阔的空间 视野,即不仅要识别构成 SNS 的自然要素, 然文化方面的双重价值,该项目将其列为重 背景,更深远的历史中挖掘人与土地、人与

87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表 4 全球自然圣境保护发展中与文化自然性相关的重要文件 Tab. 4 Important documents related to CultureNature in the global SNS protection and deveplopment

年份 发起主体 相关文件 总则 对 SNS 保护的意义

建立的生物圈保护模式,运用高度创新和具有示 人与生物圈项目(世界 通过生物圈网络会议,在 SNS 的识别和管理经验总结上起示范作 197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范性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圈保护地的保护和发展实 生物圈保护地网络) 用 践,为协调人类需求与保护地管理设定标准

许多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拉姆萨尔湿地中包含 SNS。虽然公约 拉姆萨尔公约 1971 各国家政府 核心是如何对湿地进行保护、精明和可持续利用 中并未涉及过多的精神价值,但是目前公约正在逐步完善修订有关 (湿地公约) 文化价值方面的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识别、保护对于人类具 世界遗产公约关注非物质文化价值,特别是文化景观旗舰项目的设 1972 世界遗产公约 委员会(UNESCO-WHC) 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立与 SNS 密切相关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多宗教从教义和宗教传统出发,针对各自在保 宣言中诸多宗教都表示出人类作为神的创造接受神的委托管理地球 1986 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 阿西斯宣言 护自然方面应起到的作用发表声明 而不是地球的主人,追求宇宙各物种和谐的愿望 (ARC)

公约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不仅关注包含植物、 199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生物多样性公约 动物、微生物等的生态系统,还关注人类对食 公约发展出有关 SNS 环境和文化评价的详细文件《阿格维古准则》 品安全、药物、空气、水源等环境需求问题

在保护地建立、相关决策制定、管理等过程中 1996 IUCN 土著与保护地决议 倡导土著在地社区参与 SNS 保护规划全过程并行使议事权 征询土著意见,并保障其权益

保护活态遗产,主要是:口述传统、表演艺术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舞蹈、戏剧)、社会实践、仪式和节 200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包含了 SNS 的许多非物质实践内容 公约 庆事件、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传统 手工艺

世界保护地委员会—保护地 建议呼吁承认土著运用法律和科技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政府增进对 世界公园大会 13 号关于 文化和精神价值工作专案组 SNS 重要性认知,促进立法与相关政策制定,支持社区保护工作, 2003 保护地文化与精神价值 核心是呼吁为保护地建立更广泛的文化支持 (WCPA-Task Force on 促进落实有效行动;提出管理者识别和认知保护地内 SNS,引导土 的建议 CSVPA) 著参与管理决策,并为其保护文化和精神价值的理念提供支持

4 点主要目标:1)理解发达国家大部分宗教对于自然和自然遗产的 立场;2)SNS 与现代人的相关性,并尝试评价精神文化价值的重 世界保护地委员会—保护地精 全球发达国家的自然圣境,通过加强在地社区 要意义;3)研究精神文化价值是怎样维系和强化的,调查这些价 2004 神文化价值专家小组(WCPA- 得洛斯计划 和管理者之间的合作,理解精神与自然价值的 值是否或者怎样作为遗产地保护工具的;4)尝试解决 SNS 特征和 CSVPA) 复杂关系,维系保护地的生物文化多样性 保护、管理的需求之间的最终矛盾,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替代的协 同合作

世界保护地委员会—保护地精 通过整合 SNS 监护人、社区、支持组织和保护 专家组通过 SNS 网站以加强公共能力建设,传递与之相关的法规 2004 神文化价值专家小组(WCPA- SNS 倡议 主义者、政府、行业和科学家等其他利益相关者 政策、工具导则、最佳实践案例等专业信息 CSVPA) 共同保护、保育、复兴 SNS 的国际项目

条例 11、12、13 与 SNS 密切相关,宣言为土著争取更多的权力 2007 联合国土著常设论坛 土著人权宣言 提供了土著权益保护框架 去经营、维系传统实践以保护与其生存密切相关的 SNS

自然—文化之旅夏威夷 强调人与其他物种以及精神领域之间的公平与尊重,以尊重社区权 2016、 围绕文化自然融合的整体性保护思路,实现了 IUCN-ICOMOS 宣言 / 文化自然之旅的 利和义务的方式落实实践,并强调在精神与信仰上建立文化自然的 2017 跨机构联合实践 亚特拉(Yatra)声明 融合

自然资源关系中蕴含的传统精神文化内涵, 观,它们与人类社会共同演进。人类行为改 杂内在关系的清晰认识。”[15] 也就是说该方 以达到保护 SNS 生态环境的效果。贝雷斯福 变的自然景观又反塑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所 法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双向建构,而非两者 德(Beresford)指出:“保护景观就是文化景 有这些景观的管理方法都必须基于对这种复 单向的赋意与被赋意。

88 研究 / Research

代默默坚守并奉行传统生态智慧以保护这些 SNS[25]。SNS 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更 可以起到展现文化多样性,增强国家认同、 民族凝聚力和稳定团结的作用。国际 SNS 保 护实践及研究方法均体现了对人与自然互动 关系的重视。 4.1 进一步开展本土 SNS 基础研究的必要性 国际上对 SNS 保护的跨学科思索和协作 都指向复兴文化传统以促进 SNS生物多样性、

1 自然圣境多层次保护工作框架 文化遗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种整体性 The multi-level framework for 保护思维值得借鉴。在现行建设以国家公园 1 SNS protection 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进程中,应该充分认识 到 SNS 的保护依赖于自然世界、人类世界和 精神世界的协同发展,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自 《指南》指出景观方法可以将保护地内 该方法关注 SNS 的构建和保护主体,寇 然文化遗产。以探索人地关系为核心的风景 的 SNS 整合入各类规划与管理过程中,并且 克思(Cokes)认为社会剧烈变迁使“土著” 园林学科在维系 SNS 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平衡 “可以在更大范围的文化景观、保护地体系、 和“本土”等语义模糊,所以生物文化多样 关系,充分挖掘它们承载的非物质文化、精 生态廊道和其他土地利用中认识 SNS”[8]41。 性话语应该扩大到非传统族群并将其文化价 神内涵,并将之落实到规划实践上具有天然 在具体实践中,加纳沿海草原地区 SNS 保护 值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的创新中 [21]。贝 的学科优势。 中就突破以往 SNS 管理仅关注自然本身及其 斯(Bas)也认为生物文化保护策略需要不同 4.2 在现有保护地机制中完善不同尺度 边界划定和植物规划的传统思维局限,运用 层面的监管,争取包含土著、主流宗教和更 SNS 保护规划、确立相关法规条例 景观方法的整体视野进行管理范式的转变,建 广泛社会的支持,并应给予不同世界观和认 1)在宏观层面上应该在中国保护地自然 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维系、激活和重建社会经 知观念以相同的权重 [22]。他聚焦意大利中部, 调查评价中关注与自然相关的文化资源及其 济为目标的整合性景观及适应性管理新模式。 运用多种方法建立了生物文化多样性指标体 价值,并据此建立 SNS 普查清单。在摸清本 该模式发展出覆盖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农业、 系,通过对照组试验说明了 SNS 作为“避难 底资源的基础上,按优先级、分阶段对 SNS 生计发展、知识管理和创新四大方面的指标 所”而具有的精神、文化和生态意义 [23],这 文化价值的缘起和变迁进行充分研究。不仅 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当地 SNS 保护实践中 [16]。 些指标对其他 SNS 的适地性保护具有直接的 要对已提名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与文化混合 景观方法的整体性视野增进了对 SNS 中的自 借鉴意义。生物文化多样性方法关注人类活动 遗产中的 SNS 进行世界遗产价值体系再认知 然与文化、历史与现时、有形与无形的融合 与自然进程之间的互惠关系,较之仅关注保 与再评价研究,还要关注游离于“官方”认 性理解。 护基因资源、物种的生态系统管理,其优势 定体系外的依托自然山水环境发展构建的乡 3.2 生物文化多样性方法 在于整合社区力量,将利于保护自然完整性、 土 SNS。2)在微观层面上应以试点国家公园 生物文化多样性一词兴起于 1990 年, 多样性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都纳入保 为切入点,充分考虑和尊重各保护地中可能存 2014 年发布的《生物文化多样性宣言》促进 护工作中。 在的 SNS 中所蕴含的多种精神文化观念,探 了该策略在欧洲景观保护中的实践。目前此 索它们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地总体 方法主要应用于 WCPA-CSVPA 主导的“保护 4 对中国 SNS 保护的启示与展望 规划中将 SNS 意义与规划目标相融合。根据 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土著及传统民族 SNS”的项 SNS 既是文化的,也是自然的。它们既 SNS 存有情况,有的放矢地确定保护地主要解 目及得洛斯计划中 [17]。SNS 具有较高的生物 广泛存在于文化遗产之中,也融涉于 IUCN 说主题,提出尊重土著精神传统的保护地区划 文化多样性价值 [18-19],是两者相互作用、强化 6 类保护地中,它们的临界属性表现出了文 构想并据此划定具体的管理分区,设立监测 的产物。国际生物学会伦理准则发展出了适 化与自然的高度共融。中国作为典型的多民 点。另外,在保护地专项规划中可将 SNS 规 用于 SNS 领域的生物文化遗产概念,指出“SNS 族国家,从国土范围看,中国存有大量由主 划作为专项内容之一。3)在治理层次上,尝 是土著、传统社会和在地社区的文化遗产和 流宗教构建或根植于各民族传统文化信仰的 试建立地方性,甚至是国家层面的法规体系, [24] 生物遗产,是人与自然在社会、生态和经济 SNS 。由于人口密度大,中国国家公园等 对 SNS 的保护要素、价值、内容和方法进行 背景下长期互动而产生的紧密联系”[20]。 自然保护地内也并非都是无人之境。土著世 详细地规定。不仅应该在区域和国家层面寻

89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求政策扶持,更应该在国际 SNS 保护框架内, [5] 阿姆斯特朗,韩锋 . 景观遗产:西方的自然、精神灵性 review[M] Boston, MA: Springer, 2010: 67-77. 与审美 [J]. 中国园林,2017,33(1):55-60. [22] BAS V, ROBERT W, JEFFREY A M, et al. Sacred 分享本土成功的 文化价值保护经验,以 SNS [6] 伊文斯 . 自然的社会构建 [M]// 丹尼尔斯,等 . 人文地理 Natural Sites: Conserving Nature and Culture[M]. London: 此拓展国际组织间协作,通过对话展现文化 学导论:21 世纪的议题 . 邹劲风,顾露雯,译 . 南京:南 Earthscan, 2010. 京大学出版社,2014:395-424. [23] FRASCAROLI F, BAS V. Linking Biocultural Diversity 自信,传播中国 SNS 生态管理智慧,以此进 [7] THOMAS S. Linking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Sacred Sites: Evid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in the 一步推动本土保护。 the UNESCO-MAB Approach[C]// SUSAN C. Conserving European Framework[M]// Biocultural Diversity in Europe.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The Role of Sacred Natural MAURO A, FRANCESCA E. Springer, 2016: 389-418. 4.3 在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上协调 SNS 中的 Sites and Cultural Landscape. Paris: UNESCO, 2006: 12-14. [24] 沈兴菊,刘韫 . 生态文明视域下西南少数民族神山旅 人际间及人与其他物种的公平关系 [8] Sacred Natural Sites: Guidelines for Protected Area 游开发与保护 [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应该充分分析 SNS 的构建主体及其所发 Managers[M]. ROBERT W, CHRISTOPHER M. Switzerland: 2016,37(2):54-59. IUCN, 2008. [25] 杨玉,赵德光 . 试论神山森林文化对生态资源的保护 挥的作用,珍视和保护土著传统生态智慧,了 [9] MECHTILD R.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 作用:以西南边疆民族为中心 [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 解其实际状态和文化诉求并充分尊重其权益。 A Global Perspective[M]//The Protected Landscape 然科学版),2004(4):364-368. Approach: Linking Nature, Culture and Community. IUCN, 这种以人为本的自然保护及发展模式,保障了 2005: 37-46. 文化多样性的良性发展。在中国 SNS 保护中 [10] MECHTILD R. Managing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s and Sacred Sites, Linking Universal and 图表来源 : 也应该围绕文化缘起与变迁挖掘土著等在地 (Sources of Figure and Tables) Local Values: Manag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for World 文中表 1、3、4 均由作者绘制,表 2 内容引自参考文献 [1]、 社区传统知识体系,批判地继承土著传统信仰 Heritage[M]//World Heritage Papers 13. Paris: UNESCO [8] 及 VERSCHUUREN B 的 Believing is Seeing: Integrating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04: 45-48. Culture and Spiritual Values in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与主流宗教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传统。整合 [11] SUSAN C. Conserving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第 42 页,图 1 引自参考文献 [22] 第 8 页。 SNS 保护和构建主体发展的协同目标,适地性 Diversity: The Role of Sacred Natural Sites and Cultural Landscape[C]. Paris: UNESCO, 2006: 224-241. 地探索 SNS 协同发展的方法。建立 SNS 利益 (编辑 / 祖笑艳) [12] JOSEP-MARIA M, THYMIO P, RAUNO V. The Diversity 相关者协调机制,社区参与 SNS 保护管理的 of Sacred Lands in Europe: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机制和方法,探究社区及土著生产生活调适 Workshop of the Delos Initiative[C]. Finland: IUCN, 2010: 273, 274. 途径,完善 SNS 在地社区适应性管理模式。 [13] MERCEDE O-A, GONZALO O, GUILLERMO B, et al. Developing a Methodology and Tools for Inventorying Sacred Natural Sites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Mexico [M]//Sacred Natural Sites: Conserving Nature and Culture. Earthscan, 2010: 209-218. 注释 (Notes): [14] YABLON M. Property Rights and Sacred Sites: Federal ① “sacred natural sites”直译为“自然圣地”。考虑到中 Regulatory Responses to American Indian Religious Claims 文语境和中国风景园林传统,以“境”代“地”。说明人 on Public Land[J]. The Yale Law Journal, 113(7): 1623- 类信仰孕育的自然,已经超越单纯的“形”与“象”,因 1662. 其承载的“意”与“神”而成为“境”。 [15] BROWN J, MITCHELL N, BEREFORD M. The Protected ② 此处英文原文为 Indigenous People,这一词汇是国际自 Landscape Approach: Linking Nature, Culture and 然圣境保护中的常用词汇。《指南》中指出 Indigenous 具 Community[M].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 UK: 有“原生或归属于某地”的含义。本文将之翻译为“土著”。 IUCN, 2005: 19-35. ③ 其中第Ⅴ类保护景观 / 海洋景观和第Ⅵ类管理资源保护 [16] ORTSIN G. Ec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Resilience 地与前 4 类严格的自然保护地并置,这两类保护地受人类 in Managing Traditional Sacred Landscapes in the Coastal 活动影响较大。 Savannah Ecosystem of Ghana [M]// Conserving Cultural Landscape: Changes and New Direc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15: 1 29-143. [17] HARMON D. A Bridge over the Chasm: Finding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Ways to Achieve Integrated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1] NIGEL D, LIZA H-Z, STEPHANIE M. Beyond Belief: Conserv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Linking Faiths and Protected Areas to Support Biodiversity 2007, 13(4/5): 380-392. Conservation[R]. WWF, Equilibrium and The Alliance of [18] THOMAS S. Linking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Religions and Conservation (ARC), London, 2005. The UNESCO-MAB Approach[C]// .Conserving Cultural and [2] GONZALO O. Some Thoughts on Sacred Sites, Faith Biological Diversity: the Role of Sacred Natural Sites and Communities and Indigenous Peoples[C]//The Sacred Cultural Landscape. Paris: UNESCO, 2006: 12-14. Dimension of Protected Areas: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19] HARMON D. Biodiversity and the Sacred: Some Workshop of the Delos Initiative. Ouranoupolis: IUCN, 2007: Insights for Preserving Cultural Diversity and Heritage[J]. 235-240. Museum International, 2003, 55(2): 63-69. [3] 陈剑,刘宏茂,许又凯,等 .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森林资 [20]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thnobiology (2006). ISE Code 源管理调查研究:以景洪市曼点村为例 [J]. 安徽农业科学, of Ethics (with 2008 additions)[EB/OL].(2019-09-26)[2019- 2007(19):5844-5846,5856. 10-9]. http://www.ethnobiology.net/wp-content/uploads/ISE- [4] 余汝艺,梁留科,朱国兴,等 . 从宗教景区上市透视宗 COE_Eng_rev_24Nov08.pdf 教文化资本化 [J]. 旅游学刊,2014,29(5):51-57. [21] COKES M. What is Biocultural Diversity? A theoretical

90 研究 / Research

吴丹子,李鑫,张文杰,郑文刚 . 管网雨水补给河道用水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流程研究 [J]. 风景园林,2019,26(12):91-96. 管网雨水补给河道用水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流程研究 Research on Water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Constructed Wetland with Drainage Rainwater Replenishing Riverways

吴丹子 李鑫 张文杰 郑文刚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WU Danzi, LI Xin, ZHANG Wenjie, ZHENG Wengang 标识码(OSID)

摘要:中国北方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河道干涸,但夏季雨水资源潜力丰富。虽径流受到一定污染, 中图分类号:X52,X703 文献标识码:A 但较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其污染程度更低,成分更简单。雨水通过低运行成本的人工湿地净化系 文章编号:1673-1530(2019)12-0091-06 统,可以实现较好的净化效果,满足河道景观需求和生态补水。城市管网雨水承载能力过重的城市边 DOI:10.14085/j.fjyl.2019.12.0091.06 缘区,建设更新过程中进行雨污分流制度,更适于采用人工水质净化的方式将城市雨水管网中的雨水 收稿日期:2019-09-03 进行就近消纳,减轻城市雨水管网压力,并利用表面负荷率(ALR)来确定并校核人工湿地面积。在 修回日期:2019-11-07 综合现在人工水质净化主流程预处理单元、人工湿地单元和消毒存储单元 3 个环节的基础上,以低运 营成本、低管理成本、最优净水量为指向,引入物联网技术智能管控系统,行程具有能控制各级出水 吴丹子 / 女 / 博士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 / 城乡生 水质监测、多级管控、净水生态功能与游览景观功能相结合等多重优点的人工水质净化全流程,达到 态环境实验室 / 本刊编辑 / 研究方向为现代景观规划设 符合河道水质标准的净化效果。该流程为缓解北方城镇河道缺水现状、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提供新思路。 计、城市河流景观、城市河流生态修复 风景园林;人工湿地;人工水质净化;管网雨水收集;水质监测;河道补水 WU Danzi, Ph.D., is a lecturer in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关键词: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member of 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编号 2019XKJS0317);北京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市共建项目 and a editor of this journal.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urban river landscape and urban river restoration. Abstract: In some northern regions of China, water shortage has caused rivers to dry up. However, rainfall resources are abundant in summer. Although runoffs are subject to pollu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they are / / / 李鑫 女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 less polluted with simpler composition compared with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Rainfall 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LI Xin is a Ph. D. student in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can be well purified through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purification system with low operation cost to enrich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river landscape and replenish water ecologically. It is more appropriate for urban fringe areas, where the focuses 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pipe network’s heavy rain-bearing capacity is overloaded, to adopt the artificial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to diverse rainwater in the sewage and reduce the pressure of the drainage system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张文杰 / 女 /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研 究方向为林业智能系统与决策支持技术 and renewal process. The artificial wetland area can be determined and checked by using the ammonium ZHANG Wenjie is a master student in the School of loading rate (ALR). This study integrates three main processes of artificial water purification: pretreatment Inform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unit, constructed wetland unit and disinfection storage unit, based on which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cuses on forestry intelligent system and decis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to achieve low operating costs, low management costs and support technology. optimal net water quantity. The whole process has multiple advantages including all levels of effluent water 郑文刚 / 男 / 博士 /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中心研究员 / 研 quality monitoring, multi-level controlling, ecological water purifying and landscaping, to make purification 究方向农业物联网与环境监测 effects meet the standards of river water quality requirements. The process provides new ideas for ZHENG Wengang, Ph.D., is a researcher in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enter. His alleviating river water shortage in northern cities and solving the urban rainfall flood problem. research focuses on agricultural Internet of Things and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structed wetland; artificial water purification; drainage rain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ollectio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river replenishment Fund Items: the World-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Guidance Funds for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o. 2019XKJS0317); Beijing Common Construction Project

91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随着人口飞速增长,中国为满足日益增 表 1 中国北方主要城市降雨相关数据 Tab. 1 Rainfall data of major cities in northern China 长的用水需求而超量开采地下蓄水层,导致地 下水位下降,出现湖泊消失、水井干涸、江河 城市 年均降雨量 /mm 雨季 / 月份 季节折减系数 雨季降雨量 /mm 城市面积 /km2 可利用雨水量 /m3

断流等一系列问题,众多地区正在逐步丧失 沈阳 690.3 5—9 0.69 476 553 263 228 最后的、唯一能起安全缓冲垫作用的水储备 [1]。 哈尔滨 524.3 5—9 0.85 445 438 194 910 一些北方城市,旱季城市河道干涸、景观枯竭, 北京 571.9 5—9 0.88 456 1 445 658 920 需要定期人工补给水源以保持良好的景观效 石家庄 517.0 5—9 0.83 429 286 122 694 济南 672.7 5—9 0.82 551 584 321 784 果,此举消耗大量的生活用水,同时要应对 合肥 995.3 5—9 0.61 606 461 279 366 夏季瞬时暴雨带来的雨水管网以及河道泄洪 郑州 632.4 5—9 0.74 467 501 233 967 压力。部分研究者将目光转向雨水的收集、 太原 431.2 5—9 0.81 349 340 118 660 净化和二次利用,雨水相对于生活污水和工 西安 580.6 5—9 0.68 394 661 260 434 业废水,水质受污染程度更低,成分更简单。 兰州 311.7 5—9 0.83 258 331 85 398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针对城市雨水管网的 注:表中城市面积为住建部发布 2017 年主要城市建成区面积;其他数据统计时间为 1971—2000 年。 收集、净化和利用,是一种疏解雨水管网压力、 低造价净化水质、补充城市河道水源、改善 城镇水生态、恢复城市生物多样性 [2] 的多目 的高峰时期,随之带来环境质量恶化和环境 水收集利用理论与系统,如低影响开发理论 标解决途径。 污染等问题。天然雨水中污染物主要成分包 (LID)[8]、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9]、水 括化学需氧量(COD)、总可溶性固形物 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10] 等,雨水资源 1 城市雨水潜力分析 (TSS)、金属铅(Pb)、金属锌(Zn)等, 利用已发展到较高水平。中国根据自身情况 1.1 中国北方城市雨水潜力 而总氮(TP)、总磷(TN)污染物浓度较低。 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 中国北方大部分城市位于干旱半干旱区, 以发达国家法国街道雨水径流主要污染物浓 绵城市”,力求降低城市化进程对水环境的 雨季集中在 5—9 月,降雨多伴随强对流天气, 度中值和美国城市径流主要污染物加权平均 不利影响。当前,国内外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瞬时雨量较大,该季节蕴含丰富的可利用雨 浓度中值数据为例,同中国北京相比 [4-6],中 主要包括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绿色屋顶、 水资源。非雨季降雨量少,收集利用难度较大, 国城市径流污染程度更高,水质面源污染较 下凹式绿地四大类型, 但以上技术受地形等 通常不计入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量。 为严重(表 2)。 限制条件较多,建设维护成本高,雨水调蓄 为合理计算雨水资源量,采用中国气象 城市雨水主要流入道路、屋顶和绿地 3 种 容量较小,不适用于老旧住宅区或大范围区 局气象服务信息中心 1971—2000 年所选北方 汇流面。路面径流污染主要由大气污染和城市 域内水资源收集利用。目前,大部分雨水径 城市的年均降雨量,同时引入车伍等计算出 路面固体杂物污染引起,包括金属离子、有机 流还是由传统单一工程化的雨水渗管或渗渠 的季节折减系数①对所选城市的可利用雨水资 物、无机物和固态颗粒物等。降雨初期路面径 引入附近河道,且来源多样的雨水均存在不 源量进行定量分析,利用公式(1)对年均可 流水质浊度较大,固态颗粒物和 COD 含量较 同程度的污染。 利用雨水资源量进行估算 [3],并得到表 1 中列 高;降雨后期各类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水质 自 2014 年《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举和计算的北方主要城市降雨相关数据。 提升,可以集中净化利用 [7]。屋顶雨水污染物 施行后,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建设雨污分 W=αφHA (1) 主要来自大气和屋顶,雨水将固体颗粒物、可 流系统以加强对初期雨水的排放调控和污染 式中:W 为年均可利用雨水资源量(m), 溶性气体带入,降落到屋顶后,又溶入屋顶铺 防治。雨污分流制度是一个城市管网设施是 H 为年均降雨量(mm),A 为汇水面积(m2), 砌材料中的金属离子和屋顶表面残存的鸟类粪 否完善的标准 , 也是城市污水处理和二次利 α 为季节折减系数,φ 为综合径流系数。 便等微生物,随降雨历时的延长,污染物逐渐 用的重要保障。在雨污分流系统中,排水系 由表中数据可知,中国北方城市雨季降水 降低,水质趋于稳定。绿地相对于其他下垫面 统中的雨水量大、污染低、易收集,同时, 量可以达到全年的 60%~90%,估算出的年均 污染物较少,可直接吸收下渗。因此可利用的 采取了雨污分流的城市管网便于结合当地地 可利用雨水资源量巨大,对于缺水的北方城 城市雨水来自管网,管网雨水主要来自路面径 形,将市政雨水管网与当地蓄水构筑物或湿 镇来说,对城市雨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可以 流和屋顶雨水。 地等进行连接,便于雨水资源调蓄。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水资源紧缺的形势。 笔者设计将雨污分流后的管网雨水经过简单 1.2 中国北方城市雨水水质分析 2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雨水的适用条件 预处理排入人工湿地净化,达标后补给河道 目前,中国正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 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建立完善的城市雨 用水。

92 研究 / Research

表 2 发达国家与中国城市径流主要污染物浓度对比 池进行预处理,过滤掉树叶、杂物、泥沙等大 Tab. 2 Comparison of concentration of major pollutants in urban runoff betwee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China 颗粒物,达到初级净化的效果,经水质监测系 主要污染物浓度 /(mg·L-1) 国家 / 城市 统监测如水质不达标,则进行回流二次处理, COD TSS TP TN Pd Zn 法国巴黎 131 92.50 — — 0.13 0.55 待水质达标后可进入集水池,缓冲后进入人工 美国 450 300.00 0.70 3.30 0.35 0.50 湿地净化环节。人工净化湿地净化效能:曝氧 中国北京 582 734.00 1.74 11.20 0.10 1.23 湿地 > 潜流湿地 > 自由表面流湿 > 湿地塘, 表 3 主要类型人工湿地相关系数 占地面积则反之。达到预处理出水标准但水质 Tab. 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main types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较差的先进入潜流湿地,经潜流湿地水质监测 -1 -1 2 -1 人工湿地类型 平均水力负荷 /(m·d ) 平均水力停留时间 /d 平均吨水投资 /(元·t ) 平均吨水占地面积 /(m ·t ) 达标后进入表流湿地,表流湿地净化达标的雨 表面流湿地 0.32 13.70 2 410.82 36.21 水可进入消毒单元,进行消毒,可用作灌溉、 水平流湿地 0.66 2.13 2 324.65 3.63 存储与补给河道用水(图 1)。 垂直流湿地 0.94 1.35 4 392.06 3.05 在全流程过程中,不同阶段执行不同的 复合流湿地 0.88 1.62 1 475.64 25.00 处理功能。每个阶段都根据工艺技术和工程 注:平均吨水投资指不同类型湿地处理一吨水的投资费用均值,不包含运行管护费用;平均吨水占地面积指不同类型 湿地处理一吨水需要的土地面积均值。 计算其区域大小。使用多个人工湿地净化组 团,每个湿地组团通过计算确定其占地大小。 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利用植物、微生物和 简称 ALR)来确定并校核人工湿地面积 [15]: 各阶段停留的时间和处理流程可以根据进水 QC 基质间的理化效应和生物学反应实现对污水 A = 0 量和水质做出相应调节,此过程可以依靠数 S ALR (2) 的净化处理 [11],其基建和运行成本低,出水 字化的监控设备来实现实时反应。

2 水质稳定,环境影响小,同时可以进行开放 式 中:AS 为湿地面积(m ),Q 为平均流 3.3 运行方式 [12] 3 3 空间建设,是雨水处理系统中最佳的选择 。 量(m /d),C0 为进水污染物浓度(g/m ), 与小型的雨水花园与净水湿地相比,笔 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由预处理单元和人工湿地 ALR 为五日化学需氧量(Biochemical 者研究的人工净水全流程技术将生态功能与

单元组成,配合沉淀池、氧化塘和消毒池等 Oxygen Demand 5,简称 BOD5)表面负荷率 游览景观功能相结合,可控制各级出水水质, 设施,根据需求在各单元连接处设置水质传 (g·m-2·d-1),其值一般为 8~12 之间。 运营成本低、管理成本低、净水量大,在运

感器,还可实现净化全程监控。研究表明, 笔者采用单位流量的用地面积AS/Q 表 行过程中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管控系统进行 植物在人工湿地单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征占地指标,确定人工湿地占地面积需要参 水质实时监测,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随着 不仅可以直接吸收污染物,还通过根系供氧 考其结构和生态系统组成,分析中国已建成 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人工净水湿地系统在 为微生物生存提供条件,维持介质水力传输 的部分工程实例的占地指标,得出湿地占地 雨季承担着净化水质、存储水体、补给河道 能力。同时,所选植物的耐污与净化能力、 指标区间大多在 2~30 m2/(m3·d),造成占 用水的作用;在非降雨时,人工净水湿地系 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根系的发达程度、 地指标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工程设置 统作用减弱,北方植物景观效果较差,可将 观赏性和经济价值均须考虑,才能保证人工 了污水预处理,使湿地的进水污染物浓度下 湿地中所种植物覆盖于湿地之上,起保温效 湿地设计兼具功能性和景观性 [13]。 降,降低了人工湿地占地指标。列举部分人 果的同时,美化冬季湿地效果。 工湿地工程实例的占地指标为本文设计提供 3.3.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 3 管网雨水进行人工水质净化流程 参考 [16](表 4)。 水质监测系统由人工湿地不同位置的水 3.1 适用范围 3.2 全流程模式 质传感器、水质监测平台服务器、水质监测信 通过对已公开发表设计的人工湿地工程 人工净水全流程技术是将城市管网中的 息管理系统、水质监测数据库、手机水质监测 进行统计,分析中国人工湿地设计现状,对 雨水经人工湿地的阶梯式净化后,将水质污染 应用系统 APP 和水质监测信息服务网站构成 [17] 多级循环监测人工湿地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量降低到景观用水的允许范围,进行河道景观 (图 2),利用物联网将各阶段的出水口处布 得出各种人工湿地类型相关系数(表 3)[14]。 用水的补给。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单元、人工 置的水质监测传感器数据发送到监测中心的水 通过分析,本文设计适用于雨污分流系 湿地单元和消毒存储单元。监测系统在各级分 质监测数据库,通过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 统中管网雨水的净化处理,将城市雨水管网中 别进行水质监测,并设置不同的水质标准。根 其进行监控和管理,当雨水净化后的水质超过 的雨水进行就近消纳,减轻城市雨水管网压力, 据湿地净化最大容量将雨水排入预处理单元, 设定的标准后,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水质 净化水质。根据美国环保部门的相关资料,可 超出承载范围的雨水将回排到雨水管网中。在 预警服务功能将进行报警,并通过短信发送到 以利用表面负荷率(ammonium loading rate, 预处理单元,雨水进入系统先利用格栅及沉淀 水质监测手机上。工作人员接收监测点水质的

93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2

表 4 部分工程实例人工湿地占地指标情况 Tab. 4 Land occupation indicators of constructed wetland in some projects

工程地址 处理能力 /(m3·d-1) 湿地面积 /m2 占地指标 /(m2·m-3·d-1)

1 南宁市隆安县 12 000 40 000 3.33

青岛市黄岛区 14 000 443 300 31.00

威海市荣成市 20 000 582 000 29.10

上海市洋山港区 30 150 5.00 1 全流程模式 Full flow pattern 深圳市宝安区 40 000 76 500 1.90 2 水质监测信息系统 广州市天河区 300 9 000 30.00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结果,可阻止未达标的雨水排入下一阶段。 数据允许范围进行比较。不同湿地处理阶段的 直接进入雨水预处理单元;雨量过大时,通过 水质传感器通过湿地中布置的太阳能电 水质监测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允许范围关系模 溢流系统将超出承载容量的雨水排入雨水管 池供电,通过无线移动网络(GPRS/3G/4G) 式如下: 道中。雨水预处理单元末端设有水质传感器, 将采集的水温、pH 值、溶解氧、氨氮、电导率、 1)水质监测数据(城镇编号,日期时间, 当水质不达标时,雨水重返预处理单元源头, 浊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中的水质 被传感器编号,水温,pH 值,溶解氧,氨氮, 进行二次净化;当达到标准时,依水质状况 监测数据库中供水质监测系统处理(图 3)。 电导率,浊度); 选择进入湿地环节。其中水质较优的可直接 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对水质监测数据库 2)水质监测数据允许范围(城镇编号, 进入表流湿地;水质较差的进入潜流湿地,经 的数据进行管理,通过统计分析和预警模型对 传感器编号,水温上限,水温下限,pH 值上限, 净化后须达到 V 类水质再流向表流湿地。表 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对数 pH 值下限,溶解氧上限,溶解氧下限,氨氮 流湿地的水经水质监测系统达到Ⅳ类后,进 据进行展示,通过数据共享服务接口为水质监 上限,氨氮下限,电导率上限,电导率下限, 入地下存储区、用于灌溉或直接排到河道中。 测网站、手机水质监测应用系统 APP 提供水 浊度上限,浊度下限)。 这种多级监测筛选程序保证了雨水水质的净 质监测数据 [18]。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关系数据库 3.3.2 多级监测筛选 化效果与净化效率,使雨水在达到标准时,能 进行存储,数据库主要由水质监测数据、水质 相比传统湿地净水环节,多级监测筛选 够快速进入下一阶段的净化,缩短净化周期。 监测数据允许范围等关系组成。水质监测数据 提高了水质的净化速率与净化质量,将符合标 国外现有建成湿地中多采取多级监测净 对多项数值进行测量,与不同阶段的水质监测 准的雨水分等级排放。平日,雨水管网的雨水 化的方法。建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瓦科达哈

94 研究 / Research

表 5 人工湿地案例净化水质 Tab. 5 Constructed wetland purification of water quality

主要污染物去除率 /% 湿地名称 城市 占地面积 / 万 m2 处理水量 /(m3·d-1) 出水水质 COD SS NH3 -N 复州河湿地 大连 0.1 650 80.0 — 35.0 Ⅲ类水质 贾鲁河湿地 郑州 0.5 1 000 50.0 — 80.0 Ⅲ类水质 丹河湿地 晋城 34.7 80 000 70.0 85.0 50.0 Ⅳ类水质 墨尔本皇家公园 墨尔本 0.9 12 000 40.0 89.6 — ANZECC 关于娱乐用水的水质标准

污水处理站 垂直潜流湿地 水平潜流湿地 表流湿地 曝氧塘

通讯电路板 锂电池 I

H F 储水区

E 传感器采集电路板

水温传感器 氨氮传感器 D

浊度传感器 电导率传感器 C

溶解氧传感器 B pH 值传感器

AG 3 4 5

3 水质传感器 4 瓦科达哈奇湿地运转模型 5 皮皮岛的人工净化湿地流程 Water quality sensors Wakodahatchee Wetlands operation model Pico Island’s artificial purification wetland process

奇湿地(Wakodahatchee Wetlands)在1999 年 流路径中,最终排入穆尼湖湾 [19]34-36(图 6)。 承载水质净化的同时还为 100 多种鸟类,为哺 已尝试使用多级筛选,湿地净化系统中的 8 个 3.3.3 景观与互动 乳、爬行和两栖类动物创造了栖息地,丰富了 单元经分流装置分配水量,每个池塘中的水 人工净水湿地系统在满足净水需求的同 物种的多样性(图 7)。墨尔本皇家公园中布 位可以单独控制,水从区域水净化装置流出 时,可兼具景观、科普与公众参与的作用。 置游步道与科普标识系统,寓教于乐,人们 后通过分流装置进入 6 个水处理单元,净化 人工净水全流程中,可在人工湿地单元与存 在湿地中游览观赏的同时也可了解生态知识。 过后的水部分排入运河中进行河流补给,部 储单元进行景观化设计,潜流湿地中架设游 3.4 净化效果 分排灌到深水井中补充地下水(图 4)。泰国 览步道,进行科普教育与湿地植物的观赏; 在传统人工净水湿地的基础上进行实现 皮皮岛人工净化湿地将污水处理站排放的水 表流湿地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景观美化作 净水流程多级监测,可以保证污染水体的达标 按顺序进入人工湿地分垂直潜流湿地、水平 用更直接,不仅可设计景观步道与休憩场地, 存储或排放。为了对本研究的净水湿地效能进 潜流湿地、表流湿地、曝氧塘进行二次净化, 还可设计观鸟设施与场地,提供野生动物栖 行预测,选择中国北方部分表流—潜流复合型 每级设有多个净水池塘,并设有大面积的雨 息空间,进行科普教育。地上的雨水存储单 人工净水湿地案例和代表性的墨尔本皇家公园 水存储塘,保证净化的水体能够有足够的空 元可进行水上活动的布设,人们可在净化后 人工湿地进行对比参考 [19]35,37, [20-22](表 5)。 间进行存储(图 5)。墨尔本皇家公园人工湿 的雨水存储单元中进行戏水活动,增强参与 通过对各湿地案例对主要污染物去除率 地与雨水收集回用系统中,根据水量多少, 性。湿地中设计游览步道贯穿全流程始终, 的综合分析,说明表流—潜流复合型人工湿地 采取选择性净水路线,在承载能力范围内的 可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到湿地净水的全流程, 净化效果较为显著,可以预测本文设计的湿 公园废水经分流池后进入处理湿地,经处理 进行植物认知和亲水活动。瓦科达哈奇湿地 地净化系统净化雨水的效能可以满足甚至优 后,水排入储水区,净化过后的水部分用于 的深水区除具有水质净化的作用,还在其中 于设计标准,成为集水质净化、雨水资源利用、 园内的植物灌溉;部分用于地下储水;部分 建有栖息岛,为鱼类与鸟类提供栖息地,并 生物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于一体的湿 补给城市景观用水,排入穆尼湖湾中。在污 建有环路贯穿各区域,沿途有标志牌介绍植 地特色生态展园,对北方城镇管网雨水净化 水量过大时,多出部分从分流池进入大量绕 被和野生动物, 进行科普教育宣传,湿地在 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95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15] 王书文,刘德祥,孙铁珩 . 污水自然净化生态工程方 法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16] 李向阳,胡辉,罗宪庆 .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占地指 标比较及运用 [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1):23-26. [17] MUNCAN J, MATOVIC V, NIKOLIC S, et al. Aquaphotomics Approach for Monitoring Different Steps of Purification Process in Water Treatment Systems[J]. Talanta, 2019,206(8):120253. [18] EMBUG A J, IBRAHIM A A A, HAMZAH M, et al. A Review on Visual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in Precision Aquaculture[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9, 892(6): 23-30. [19] 布林,沃尔,邹珊 . 生态型景观:人工湿地在水敏型 6 7 城市中的应用:墨尔本皇家公园人工湿地与雨水收集回用 6 墨尔本皇家公园人工湿地与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7 净水湿地区平面图 系统 [J]. 中国园林,2014,30(4):34-38. Artificial wetlands and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recycling Plan view of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wetland [20] 贾艾晨,王海阳,许士国 . 复合人工湿地对大连地区 system in Melbourne Royal Park 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 [J]. 水电能源科学,2017,35(12): 26-29. [21] 张学伟,郝瑞丽,雷新海 . 郑州市贾鲁河复合型湿地建 设技术示范工程运行分析 [J].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8(1): 36-3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4 总结 [22] . [1] 王静懿 . B 模式 2.0:拯救地球,延续文明 [J]. 世界环 乔晓荣 人工湿地系统对受污染河水的净化效能评估: 当前,快速城镇建设还将造成不透水区 [C]// 境,2006(1):93-93. 以丹河人工湿地为例 《环境工程》编委会,工业建筑 域比例不断提高,北方城市建设虽有海绵城市 [2] BREEN P, MARKWELL K, WALSH G, et al. Constructed 杂志社有限公司 .《环境工程》2019 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 Stormwater Wetland Design for the Dry and Wet Tropics[C]// 集 . 北京:环境工程,2019:90-95. 理念指导,但短期夏季雨水管网的巨大压力并 Building the Water Sensitive Community, Proceedings 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管网中丰富的雨水资源通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SUD, Australia: 过人工水质净化系统,得到合理、低价的储蓄, Melbourne, 2012: 106. [3] 车伍,唐宁远,张炜,等 . 我国城市降雨特点与雨水利 图表来源 (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等同于实现城市内部中等范围的水资源调控, 用 [J]. 给水排水,2007(6):45-48. 图 1~ 5、7~8 由作者绘制;图 6 改绘自参考文献 [19]; 提升干涸河道的生态效益及景观效益。在物 [4] GROMAIRE-MERTZ M C , GARNAUD S , GONZALEZ A , 表 1~2 由作者自绘;表 3 根据参考文献 [14] 绘制;表 4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Urban Runoff Pollution in Paris[J]. 根据参考文献 [16] 绘 制;表 5 根据参考文献 [19]、[24] 绘制。 联网技术的支撑下,以往不明确的净水过程,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9, 39(2): 1-8. [5] EPA. Results of the Nationwide Urban Runoff Program, 可以在层层水质监测下变得精准可控,节约 (编辑 / 陈汪丹) Final Report, NTIS Accession No. PB84-185552[S]. US: 了城市水质净化用地面积。人工湿地水质净 Environmental Agency, 1983: 12. 化流程的研究是多功能叠加下的多目标途径, [6] 车伍,刘燕,李俊奇 . 国内外城市雨水水质及污染控制 [J]. 给水排水,2003(10):38-42. 用于解决城市问题。 [7] 陈才华 . 城市雨水量与水质分析及雨水资源化利用 [J]. 本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是基于目前现 山西建筑,2014,40(8):136-137,176. 有技术的综合与优化。如推广全流程人工湿 [8] US EPA. 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 A Literature Review (EPA-841-B-00-005)[R]. Washington: Office of 地技术还须明确成本问题,包括建设成本和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0. 养护成本。该流程下的人工湿地建设成本不 [9] DFL. Handbook on 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SUDS)[R/OL]. https://drainforlife.eu/ 高,且节省用地,但养护成本尚不明确,相 attachments/article/64/DFL%20SUDS%20Handbook%20 较于传统人工湿地会有一定的成本增加。综 final.pdf. [10] HOYER J, DICKHAUT W, KRONAWITTER L, et al. 合来看,其发挥的效益是多元的,社会效益、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Principles and Inspiration 生态效益折算的价值将远高于成本投入。希 for Sustainable Stormwater Management in the City of the Future[R]. Berlin: jovis jovis Verlag GmbH, Kurfürstenstraße 望未来的实践探索能够逐渐降低成本,为缓 15/16, D-10785,2011. 解北方城镇河道缺水现状、解决城市雨洪问 [11] 刘建,张晨君 .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在污水深度处 理中的应用 [J]. 环境科技,2010,23(3):30-33. 题提供新思路。 [12] 丁怡,王玮,宋新山,等 . 人工湿地在水质净化中的 应用及研究进展 [J]. 工业水处理,2017,37(3):6-10. [13] 李峰平,魏红阳,马喆,等 .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 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 [J]. 湿地科学,2017,15(6): 注释 (Note): 849-854. ① 指雨季降雨比较集中且雨量较多月份的降雨量之和与 [14] 李小艳,丁爱中,郑蕾,等 .1990—2015 年人工湿地 全年的降雨总量的比值,即不考虑非雨季难利用的少量 在我国污水治理中的应用分析 [J]. 环境工程,2018,36(4): 降雨。 11-17,5.

96 研究 / Research

黄邓楷,王国光,陈芷筠 . 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 [J]. 风景园林,2019,26(12):97-102. 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 Research on Perceived Safety Evaluation of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Environment Based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黄邓楷 王国光 * 陈芷筠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HUANG Dengkai, WANG Guoguang*, CHEN Zhijun 标识码(OSID)

摘要:现有基于地点的校园环境安全研究主要以客观的案件数据为研究对象,未能揭示学生安全感与特定地点 中图分类号:TU986 Maptionnaire 文献标识码:A 环境因素的内在联系。利用 问卷平台,以广州大学城为例,通过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学 文章编号:1673-1530(2019)12-0097-06 生对校园交通、事故和人身财产方面的环境安全感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研究发现学生整体安全感评价较低,评 DOI:10.14085/j.fjyl.2019.12.0097.06 价低的地点集中在高校周边公园绿地、城中村、体育场馆,评价高的地点主要位于高校用地范围内。结合对 收稿日期:2019-02-04 评价低的地点进行实地调研,基于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简称 修回日期:2019-07-30 CPTED)理论分析影响学生安全感的环境因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应的提升学生安全感的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关键词: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校园安全;安全感评价;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广州大学城 黄邓楷 / 男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 基金项目: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8 年度立项开放课题(编号 2018ZB11);2018 年度广东省科技 士研究生 /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创新战略专项资金 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与校园安全 HUANG Dengkai is a Ph.D. candidate i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existing location-based campus environmental safety research mainly takes the objective case data of Technology and a member of the State Ke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ich fails to reveal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perceived safety and the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a specific location. We conducted a location-based survey by using Maptionnaire among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urban renewal and campus security. students in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and analyzed the level of perceived safety of students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erms of campus traffic, accidents and crime.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students 王国光 / 男 / 博士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 indicated lower level of perceived safety. The most frequent markings of fearful place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 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 研究方向为历史建筑 on green space, urban village and stadiums near campus, while students placed most of the markings with 保护更新、社区更新 high perceived safety within the campus. After conducting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we analyzed the environmental 通信作者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factors shaping perceived safety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email protected] (CPTED), and proposed optimized environmental design strategies to improve perceived safety of students. WANG Guoguang, Ph.D., is a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in the School of Keywords: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ampus safety; perceived safety evaluation; Architectur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CPTED;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Technology and a researcher of the State Key Fund Items: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 2018 (No. 2018ZB11); 2018 Guangdong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Special Fund Project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historical building restoration and renewal, and community renewal.

陈芷筠 / 女 / 硕士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建 筑学院助教 / 研究方向为社区更新 CHEN Zhijun, Master, is a teaching assistant i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Guangzhou 20 世纪 90 年代初,第二次高等院校院系调 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校园安全事故的增加与国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整推动中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 家提出的建设“平安校园”和“安全社区”的 community renewal. 教育转型,借此契机大学城在全国范围内如雨 愿望相违背。多种事例表明大学城环境安全存在 后春笋般出现。由于大学城校园急速扩建、用 规划设计和管理上的缺陷,而校园环境设计及 地类型多样以及背后的社会因素错综复杂,校 管理对师生安全感有强烈的影响。基于此背景, 园环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近年来,大学城内 本研究以学生安全感为研究对象,利用公众参 抢劫、暴力犯罪、谋杀等违法犯罪行为和交通 与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97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PPGIS)分析不同 6 方面改善空间环境,鼓励正当的行为活动, 校园夜间照明可视化,结合视域分析绘制环 类型安全感的空间分布,并基于环境设计预 促进社会关系及社会互助,强化社会规范的作 境可视性和学生安全感知地图,为未来环境 防犯罪(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用,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标。1991 年,蒂 夜间安全研究提供技术基础。中国学界逐渐 design,简称 CPTED)理论分析校园环境安全 莫西 [9] 在《环境设计预防犯罪》一书中基于 关注校园环境安全和学生安全感知研究,但 感评价较低地点的环境特征,总结影响安全感 CPTED 理论就校园环境的安全设计展开阐述, 大多都通过传统问卷收集学生安全感等数据, 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大学城环境设计优化 从校园安全控制、高校停车场、庭院与走廊、 如通过让学生选出安全感较弱的地点,绘制 建议。 校园午休时的廊道利用、危险地带的安全行为 校园环境安全感知地图 [24]39;或对高校的实际 等方面研究环境设计与校园安全的关系。犯罪 案件数据、学生个体的治安感知、犯罪恐惧 1 研究背景 行为与环境可达性、邻近土地利用、环境照 及相关校园治安问题做综合分析 [25]。同样也 1.1 PPGIS 明、街道活动、邻近的交通路线等 [10] 空间环 有利用 GIS 等技术绘制校园犯罪地图,从空 PPGIS 是收集基于地点的行为活动及主 境特征的关系逐渐得到关注,相关研究表明 间安全视角分析校园犯罪的空间分布 [26]。 观感受的有效方法,可利用数字地图、卫星 CPTED 对提升使用者安全感有显著的指导作 现有学生安全感的实证研究主要通过访 图像、手绘草图及其他空间可视化工具来改 用。近年来,中国 CPTED 的研究也逐渐深化, 问、普通问卷和行为观察来收集使用者对特定 变公众的参与行为和认知 [1-2]。过去 10 年, 研究类型从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转移,研究 区域的行为偏好和观念价值,无法将个人主观 PPGIS 的研究和实践开始普及,景观价值与公 对象从单一的居民聚集地扩大到公园、校园、 感受和客观空间联系起来,对特定地点进行 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Landscape Value 大型体育馆等大尺度、多样化的空间环境 [11]。 评价;且研究对象多为单个独立的校园环境, and PPGIS Institute)通过推广参与式地图标 1.3 环境安全感知研究 鲜有以尺度较大、组成要素较多元的大学城 绘,将公众参与的信息融入规划进程,优化 环境的空间配置和物理特征对使用者安 为例,由于多样化的用地类型及错综复杂的 土地规划和管理模式 [3]。PPGIS 研究涉及公园 全感有强烈的影响,如何塑造安全感高的环 社会问题,大学城安全事故频发,更容易成 旅游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公众参与规划、 境无疑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环境安 为社会治安的盲点。本研究使用基于地点的 PPGIS 数据准确性等领域。Brown 等 [4]234 衡量 全感知研究大多利用照片对比和安全地图绘 PPGIS 方法收集主观感知的空间数据,分析学 土地保护规划过程 PPGIS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 制法等,如让被试者根据街景照片对街道安 生安全感的空间分布并绘制安全感评价地图, 整度,发现约 70% 的 PPGIS 数据的空间定位 全感进行评估 [12];通过街巷环境整顿优化 揭示学生安全感与特定地点环境因素的内在 与专家推导的空间保护模型吻合。Wolf 等 [5]124 前后的照片调查行人安全感的变化 [13]。此 联系;基于 CPTED 理论,结合实地调研分析 对比 PPGIS 数据和 GPS 跟踪监测数据研究骑 外,沉浸式虚拟现实环境(immersive virtual 影响安全感的环境因素,针对相应问题提出 行路线的空间分布,发现 PPGIS 方法的数据 environment)技术 [14] 和基于地点的 PPGIS 地 优化校园环境安全的设计建议。 与 GPS 的跟踪轨迹有很强的相关性。上述研 图标绘法 [15] 也被应用于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和 究表明,PPGIS 地图标绘的方法较为浅显易懂、 空间分布研究。 2 研究设计 可用性较强,且获得的空间数据有效性和准确 国外校园环境安全和学生安全感研究起 2.1 对象选取 度较高,适合运用于校园环境安全感知评价。 步较早。20 世纪70 年 代,Mcpheters 和 Fox 研究对象—广州大学城位于番禺区小 1.2 CPTED 等 [16-17] 便研究影响校园犯罪的环境因素,发 谷围岛,面积约 18 km2,岛上聚集了中山大 20 世纪上半叶,社会学家们开始研究物 现校园区位和尺度对校园安全有显著影响。 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 质环境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尝试从社会条 此后校园犯罪水平、学生安全感及空间环境 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 件和社区特征两方面解释人的行为偏差及违 特征 3 者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Kirk[18] 调 东药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美术学 法行为 [6]。此后,学界开始研究物质环境与犯 查学生对校园内特定地点的安全感评价及 院、星海音乐学院 10 所高校,岛内交通以外 罪行为的关系,认为犯罪行为不单取决于社会 影响因素:环境照明水平不足与隐蔽空间的 环路、中环路、内环路组成的环形交通为主, 环境,也受物质环境的某种特征影响。1961 年, 存在会显著降低学生安全感。环境照明也是 并由若干条放射性道路将 3 条环路联系起来。 雅克布斯 [7]35-36 最早提出特定建筑形式和空间 影响校园停车场安全感的最显著因素 [19]。设 由于高校校园的开放性,不仅各校园内部容 形态会降低社区凝聚力、减弱非正式社会控 置闭路电视(CCTV)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安 易诱发安全事故,高校之间空间权属不明、 制,进而增加犯罪活动的机会。Jeffery[8] 对雅 全感 [20-21]。除了传统实验方法,Nobles 等 [22] 功能混合的边际空间也易吸引犯罪活动 [24]39。 克布斯的理念进行开创性的扩展,首次提出 利用 GIS 将校园案件的空间分布可视化,结 同时,广州大学城集聚高等教育、文化体育、 CPTED 理念,认为可通过自然监控、领域感、 果表明安全事故大多集中在校园边际空间。 医疗卫生、商业服务、交通运输等服务于一 活动支持、出入控制、景象维护、目标强化 Lipscomb[23] 通过光传感器和 GPS 定位系统将 体,是广州市郊的一个缩影。分布于岛上东

98 研究 / Research

1 2 1 Maptionnaire 问卷地点标记页面 2 Maptionnaire 收集的地点标记 Page of place-marking in Maptionnaire Markings collected by Maptionnaire

南西北角、与高校组群共生共息的 4 个城中 平台,利用受访者标记的环境整体安全感评价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简称华工)相比④, 村(穗石村、南亭村、北亭村、贝岗村)带 较高和交通、事故、人身财产安全感评价较低 广州大学城学生安全感较低(图 3):49% 的 来的社会问题更是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的一 的地点,绘制大学城校园环境安全感知地图。 学生认为大学城在环境安全方面做得“差”或 大挑战。 为了解学生地图识别能力和标记的准确性, “稍差”,而对环境安全感评价为“好”或“较 2.2 数据获取 要求被试者准确标出宿舍的位置(标在建筑 好”的学生仅占 13%。笔者推测这一定程度上 基于 Maptionnaire 平台①,对广州大学城 上),利用宿舍标记的准确度判断空间数据的 与大学城在校生听闻或经历过的犯罪事件比华 10 所高校在校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除了 有效性。此外,对安全评价较高的地点标记进 工学生多有关,虽然听闻或经历过偷窃事件的 收集非空间数据的传统问卷页面,还设置了 行聚类点分析和栅格化分析,由于大学城尺度 学生比与华工相比略有下降,而抢劫、性侵、 地图页面供参与者标记个人经历和感受的地 较大,将大学城分为若干个 200 m×200 m 的 谋杀等暴力犯罪的比例均大幅度增加(图 4)。 点。地图页面设置了 4 个地点标记问题②,为 栅格,使用分位数将数据分类,计算每个栅格 广州大学城位于城区的“边际空间”,物理环 防止学生混淆 3 种安全感评价,问题下方附 里的标记数量,以此绘制安全感知地图,分析 境和社会环境均存在较多的不确定、不稳定和 有相应备注(图 1),学生做完标记后会被 其空间分布差异。对交通安全感、事故安全 不安定的因素,治安防控和环境设计方面都存 要求回答选择相应地点的原因。通过 10 所高 感、人身财产安全感评价较低的地点进行热力 在空间盲区,因此造成部分学生的安全感较低。 校的线人在学生会、社团、班级群等社交通 图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安全感较低地点的密集 对比交通安全感、事故安全感、人身 讯媒体上发布问卷,共收到 298 份问卷,剔 聚集地点,并通过对相关地点的实地调研,结 财产安全感评价水平的差异,发现大学城 除答题不全的问卷,有效问卷共 196 份。由 合 CPTED 理论分析学生安全感较低的原因, 环境人身财产安全感显著低于交通安全感 于 Maptionnaire 平台网站响应时间过长、访 提出对应的环境优化建议。 [χ2(16,N=195)=130.304,p=0.000]和 客的网络条件较差等造成部分被试者打不开 事故安全感[χ2(16,N=195)=114.889, 问卷、打开速度较慢或地图无法显示等问题, 3 调研结果 p=0.000],45.64% 的学生认为大学城校园人 这是问卷有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有效问卷 宿舍地点标记共收集到 234 个(有学生 身财产安全方面做得“差”或“较差”,而对 中男女数量分别为 81(41%)和 115(59%); 标 1 个以上),准确标记在宿舍楼的点共 154 个, 交通安全感和事故安全感评价较低的学生分别 低年级组(大一和大二)、高年级组(大三、 标记的准确率为 66%;考虑到大多被试者使 占 29.23% 和 23.08%。女性学生在交通、事故、 大四、大五和研究生)数量分别为 149(76%) 用手机答题,标记特定建筑的操作可能较为 人身财产 3 方面的环境安全感评价水平均比男 和 47(24%)。收集到的地图标记共 1 678 个, 繁琐和困难,因此我们也计算标记在宿舍区 性学生低,超过一半(54%)的女性学生的安 剔除研究范围外和水体上的标记,有效标记 内的点,共 191 个,其准确率为 82%,说明广 全感较低,然而性别仅对交通安全感有显著的 共 1 545 个(图 2),有效标记率为 92% ③。 州大学城学生基于地点的 PPGIS 数据有效性 影 响[χ2(4,N=196)=12.730,p<0.05]。 2.3 研究方法 较高,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 [4]234。 此外,男女学生夜晚独自从宿舍到教室[χ2 笔者利用交叉表分析和卡方检验等统计 3.1 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水平 (16,N=195)=80.241,p=0.000]、夜晚独 分析方法研究学生的安全感知水平,以及性别 大学城校园环境安全是各高校教学、科 自在校园散步[χ2(16,N=192)=63.634, 和时间因素对安全感的影响;基于 QGIS 3.6.1 研、社会服务功能正常运作的前提和基础。与 p=0.000]的安全感均比白天低。

99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校园整体环境安全评价 3 7-1 交通

听闻或经历过的犯罪事件 4

7-2 事故

0 200 1 000 cm 100 500

5 7-3 人身财产 6 7 3 校园整体环境安全感评价情况 5 环境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栅格分析及聚类点分析 7 安全感较低地点热力图分析 Assessment of general campus environmental perceived Raster analysis and clustering point analysis of places with higher Heatmap analysis of places with perceived safety perceived safety risks 4 听闻或经历过的犯罪类型分析 6 标记相应地点的原因 Analysis of the types of crimes heard or experienced Reasons of mapping markings

3.2 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空间分布 同时也是教学科研区人流较为集中、自然监控 绿灯”“红绿灯设置不科学”等问题,经调研 对环境安全感较高的地点进行栅格分析 效果较强的区域。正如学生 A 所说:“图书 发现,大学城外环路、中环路的空间尺度过 和聚类点分析(图 5),图中颜色越深、圆点 馆内部及门口还是比较有安全感的,监控设 大(图 8-1),且主要以机动车辆为主,送外 面积越大的区域安全感评价越高,发现地图 施、安保等比较到位”“教学楼安保也很不错”。 卖的摩托车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 中颜色较深的区域基本位于外环路以内,且 此外,各大高校内部的操场、运动场等开放 交通环境组织混乱和管理不当降低学生的交 基本在高等院校用地范围内。安全感高的地 空间学生的安全感也较高,这与夜间照明效 通安全感。大学城的交通环境缺少对不同使用 点主要集中在内环与中环之间的宿舍生活区, 果良好、场地环境可视性、可达性较强有关, 者的考虑,应综合考虑步行、骑行和车行等 58.70% 的学生认为“过往场地的人流较多” 且夜间较多学生在操场上跑步或散步,自然 多种交通方式,为街道使用者创造安全、方便、 使他们感觉安全(图 6),这与 CPTED 理论 监控效果较好。 舒适的交通环境。 自然监控的概念相符,可见人流聚集对提升 3.3 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 3.3.2 事故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 学生安全感有明显的影响。人流的存在为场 3.3.1 交通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 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分布较均匀, 地提供街道眼 [7]35-43 和自然监控;同时,场地 从热力图分析可以看出(图 7-1),中环 大多位于学生日常通勤的路上和绿地系统中 内的活动支持也会形成一定的领域感,形成 路路口的交通安全感评价较低,尤其是连接各 (图 7-2)。事故安全感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夜 吸引人流的正循环,进而有效预防犯罪的发 高校教学区与生活区的通勤路口。超过 40% 间照明效果欠佳”和“下雨天路面较滑”, 生。位于中环与外环之间的教学科研区的安 的学生认为“人车混行”和“交通组织混乱” 影响事故安全感的原因较为多样,如学生 全感水平也较高,特别是图书馆和教学楼区 降低他们的安全感(图 6),这一调查结果与 B“这里是隧道,楼梯处经常会有水,很容 域;大学城图书馆入口大多有保安人员值班, 广州其他高校交通安全评价一致 [27]。同时, 易滑倒”、学生 C“天桥那里有个很窄的楼梯, 人员出入均有门禁设置,场地的领域感较强; 部分学生反映存在“红绿灯经常坏”“没有红 上下课时人多,容易人挤人”、学生 D“从

100 研究 / Research

8-1 大学城中环路 8-2 中心湖公园 8-3 穗石村

8 8 现状照片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y area

华师翰苑到楠园有一条上坡的路晚上没灯”、 及四周绿地人流较少,场地缺少“活动支 聚类点分析方法,改进使用单一方法的不足。 学生 E“离水近雨天路滑”等。 持”,自然监控效果较差,因此其安全感评 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检验 PPGIS 在中国的适 3.3.3 人身财产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 价较低;实际上,热力图上中心湖公园、自 用性及数据的准确性,改善 PPGIS 数据的精 人身财产安全感评价最低的区域集中 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和外环华师路段高亮 确度并促进 PPGIS 在中国的发展与运用。 在内环路内的中心湖公园、大学城体育中心 的地点曾经发生过抢劫、暴力犯罪事件。 4.2 CPTED 指导下的校园环境优化设计 和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图 7-3)。调 建议 研发现中心湖公园尺度偏大,基础设施不够 4 讨论与总结 根据 CPTED 理论分析环境因素对学生 完善,环境设计较为单调,无法吸引活动的 4.1 PPGIS 方法的利与弊 安全感的影响,发现大学城校园环境存在以 发生,且公园内晚上人流少,环境可视性差 PPGIS 对推动知识信息导向规划 下问题。1)从“自然监控”角度看,环境可 (图 8-2),无法形成一定的“自然监控” (knowledge-informed planning)的发展[28] 视性对学生安全感有显著的影响。一方面, 和“活动支持”;部分学生反映中心湖公园 至关重要,因为它将人类行为、感受和经验 由于土地使用类型较为单一,导致大学城内 夜间照明不足,“中外环还有中心湖晚上人 等主观信息与物理环境等客观信息相联系, 中心湖公园、外环路外围绿地、城中村等边 少还是少去为好,内环跑步人多还好”。高 其结果可应用于城市更新和景观设计过程 际空间长时间“无人问津”、场地缺少“他 校周边 4 个城中村的安全感评价也较低,城 中。尽管如此,PPGIS 方法在本研究中仍存 人的存在”、自然监控效果较差。另一方面, 中村人员组成较为复杂,租客大多为外来 在以下局限。1)数据的有效性较难考究, 夜间环境照明不足、可视性差导致学生自身 人口,公共空间维护不当(图 8-3)。根据 虽然已对学生标记地图的准确性做了实证研 视野受限、昏暗的环境削弱了环境自然监控 CPTED“景象维护”概念可知,地上长期 究,但是仍然无法保证标记地点的真实性, 水平,降低了学生的安全感。2)从“活动支 存在垃圾,社区归属感和场地领域感被削 如无法确保学生标记的地点即是其真正感受 持”角度看,公园绿地本该是学生休闲娱乐 弱,多种现象营造出“环境无人维护管理” 的地点,但这也是主观感受研究中难以避免 的场所,由于场地设计不足和活动设施的缺 的空间氛围,因此易降低师生安全感。高校 的问题。2)网络问卷发放过程中,普遍出现 失,无法吸引活动的发生,反而成为滋生犯 之间权属不明的边际空间学生安全感也较 网页打开速度较慢或打不开的情况;同时由 罪的“磁铁”。3)从“景象维护”角度看, 低,部分华师学生反映“图书馆到天桥这段 于地图不兼容,Maptionnaire 平台的 Mapbox 环境脏乱、长期缺少维护也是造成学生安全 路上偶尔有精神异常的人出没”,值得注意 地图数据不是最新版本,虽然也有卫星地图 感低的原因之一,无序和脏乱的空间会营造 的是,华师图书馆所在教学区与北亭村仅一 作为参考,但仍可能导致标记的部分地点存 “无人管理”的氛围,进而降低学生的安全感, 路之隔。人身财产安全评价较低的地点还散 在一定误差。3)使用栅格化分析学生安全 诱导犯罪的发生。4)从“领域感”角度看, 落在大学城外环路的江边绿地及 4 个角落的 感水平的空间分布差异时对实际环境的考虑 宿舍区、图书馆和教学楼等空间权属明确、 公园绿地上,大学城外环路街道照明条件较 不够全面,生硬且随机地通过网格划分将研 领域感较强的地点安全感较高,相反城中村 差,且由于远离各高校宿舍生活区和其他居 究地点分成若干个栅格,导致地图标记也被 等社区凝聚力低,领域感较弱的空间容易为 民点,外围绿地用地功能单一、缺少环境设 随机地分配入邻近的栅格里,忽略了实际空 犯罪提供机会。 计无法吸引学生和居民停留,导致外环路上 间环境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因此本研究结合 基于此,提出以下优化建议。1)大学城

101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整体用地规划应尽可能考虑用地性质混合化, 通安全感、事故安全感、人身财产安全感 3 项,原文中“恐 Safety of the Retrofit Neighborhood: A Location-based 怖的人”(社会安全感)一项由于与大学城情况不符,因此 Approach[J].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2014, 19(4): 311- 避免过于单一的用地性质、空间布局不佳等 不予采用。 328. 原因导致人流聚集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 ③ 完成地图页面的标记问题而未完成后续问卷的标记被计 [16] MCPHETERS L R .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Factors 入有效标记,而该问卷被记入无效问卷,因此造成有效标 Influencing Crime on the Campus[J]. Journal of Criminal 衡;多种不同功能的用地各个时间段吸引不 记率较高。 Justice, 1978, 6(1): 47-52. 同的使用者来往,提高场地使用率的同时为 ④ 由于两份问卷样本量相近(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193 份, [17] FOX J A , HELLMAN D A . Location and Other 196 Correlates of Campus Crime[J].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街道人的交往和活动提供“街道眼”,从而 大学城 份)、部分问题相同,因此可以将数据用于对比 研究。 1985, 13(5): 429-444. 提升环境安全感。2)加强中心湖公园、外环 ⑤ 完整街道(complete street),一种北美盛行的交通政 [18] KIRK N L , Environment S I . Factors Affecting 路滨江绿地的夜间照明,重点改善安全评价 策或设计方法,旨在建设充满活力、注重社会公平、将道 Perceptions of Safety in a Campus Environment[J]. Safety 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街道。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1988, (1): 215-221. 较低地点的照明条件,定期检查环境照明强 [19] TSENG C H, DUANE J, HADIPRIONO F. Performance 度,提高夜间人流较少的绿地的环境可视性, of Campus Parking Garages in Preventing Crime[J].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 2004, 18(1): 21- 照明条件改善会鼓励师生的夜间活动,而人 2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流和活动的存在会对场地的活力进行“正向 [1] SIEBER R. 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20] GARCIA C A. School Safety Technology in America: Current Use and Perceived Effectiveness[J]. Criminal 调节”,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3)整顿 Systems: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6, 96(3): Justice Policy Review, 2003, 14(1): 30-54. 大学城内城中村环境,保持场地整洁,在某 491-507. [21] AMOATEMAA A S, KYEREMEH D D, Arthur Y D. Students Perception of Campus Safety: A Case of Kumasi 些“治安死角”可设置闭路电视等监控措施; [2] 戴代新,谢民 .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在风景园林规划 Campus of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inneba, Ghana[J]. 中的应用 [J]. 风景园林,2016,23(7):98-104. Asian Research Journal of Arts & Social Sciences, 2017: 鼓励居民参与公共活动,加强社区凝聚力, [3] 王洋,于立 . 国外“人—地情感”的“标绘研究”引介: 1-9. 并对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交界处进行再设 作为规划决策依据的分析工具和公众参与途经的思考 [J]. 国 [22] NOBLES M R, FOX K A, KHEY D N, et al. Community 际城市规划,2019,34(4):102-110. 计,加强场地领域感,以此提升师生和居民 [4] BROWN G, WEBER D, DE BIE K. Is PPGIS Good and Campus Crime: A Geospatial Examination of the Clery 的安全感。4)优化学生的通勤环境,改善连 Enough?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PPGIS Act[J]. Crime & Delinquency, 2013, 59(8): 1131-1156. Crowd-sourced Spatial Data for Conservation Planning[J]. [23] LIPSCOMB S. Visualizing Perceptual Safety: Mapping 接教学区和生活区的交通环境,道路规划设 Land Use Policy, 2015, 43: 228-238. Illumination, Visibility, and Access to Emergency Call Boxes ⑤ 计可结合现状,适当参考“完整街道” 理念, [5] WOLF I D , WOHLFART T , BROWN G , et al. The on a College Campus[D]. Mt Pleasant: Central Michigan Us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PPGIS) for Park Visitor University, 2014. 从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 4 个层面创造符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of Mountain Biking[J]. Tourism [24] 黄邓楷,赖文波,薛蕊 . 基于 CPTED 理论的大学校园 合多种使用群体、多种交通方式需求、安全 Management, 2015, 51: 112-130. 环境安全评价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 [J]. 风 景园林,2018,25(7):36-41. 舒适的交通空间。5)对事故安全评价的地点 [6] PETHERICK N.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Fear: The Prospect-refuge Model and the University College of the [25] 曾敏玲,莫文彬,李家豪,等 . 高校校园学生治安感 进行二次调查,重点检查场地夜间照明、地 Cariboo Campus[J]. Western Geography, 2000, 10(11): 89- 知及犯罪恐惧的地理空间研究:以珠海市香洲区四所校园 为例 [J]. 人文地理,2018,33(1):51-60. 面铺装情况、植被遮挡等易引发安全事故的 112. [26] . [7] 雅各布斯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M]. 金衡山,译 . 南京: 戚本忠 地理信息系统在校园犯罪分析中的应用:以 [D]. 2005. 环境因素。 译林出版社,2005. 香港大学为例 香港:香港大学, [27] 黄翼 . 广州地区高校校园规划使用后评价及设计要素 基于 PPGIS 的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为解 [8] JEFFERY C R.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 2014. Design[J]. Criminology, 1972, 10. 研究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决校园安全管理难题提供新视角,后续研究 [28] KAHILA-TANI M , BROBERG A , KYTTÄ M , et al. Let [9] 克劳 .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 [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the Citizens Map: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as a Planning 可进一步研究师生安全感的空间分布与路灯、 出版社,2015. [10] SCHNEIDER S, PEARCEY P.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Support System in the Helsinki Master Plan Process[J]. 公共交通站点、公园绿地、道路类型等物理 of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A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2016, 31(2): 195-214. 环境因素的关系,相关结果和发现可为未来 Literature Review[J]. 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oration, 2002. 校园规划及环境设计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建议。 [11] 黄邓楷,赖文波,王国光 . 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 (CPTED)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发展评析 [J]. 住区,2018(6): 图表来源 (Sources of Figures): 6-11. 图 1 为问卷页面截图自 maptionnaire 网页页面;图 2~7 为 [12] 徐磊青,江文津,陈筝 . 公共空间安全感研究:以上 作者根据统计分析、QGIS 分析结果自绘;图 8 为作者自摄。 致谢 (Acknowledgements): 海城市街景感知为例 [J]. 风景园林,2018,25(7):23- 本研究得到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境)外短期访学 29. (编辑 / 祖笑艳) 项目资助。 [13] JIANG B , MAK C , ZHONG H , et al. From Broken Windows to Perceived Routine Activities: Examining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Interventions on Perceived Safety of Urban Alleys[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8, 9: 2450. 注释 (Notes): [14] BARAN P K , TABRIZIAN P, ZHAI Y J, et al. An ① Maptionnaire,基于地点的问卷平台,具体详见 https:// Exploratory Study of Perceived Safety in a Neighborhood app.maptionnaire.com/zh/5181。 Park Using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s[J]. Urban ② 本研究依照Perceived safety of the retrofit neighborhood: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18, 35: 72-81. A location-based approach 一文,将学生安全感评价分为交 [15] KYTTÄ M, KUOPPA J, HIRVONEN J, et al. Perceived

102 研究 / Research

王婉颖,冯潇 . 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探索 [J]. 风景园林,2019,26(12):103-108. 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探索 Exploration on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 of 3D Digital Model of Landscape Plants

王婉颖 冯潇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WANG Wanying, FENG Xiao* 标识码(OSID)

摘要:利用三维数字模型进行辅助设计、效果展示、施工指导和后期管护等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6 Koelreuteria 文献标识码:A 植物是风景园林的关键组成要素,通过探讨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构建与应用的必要性,以栾树( 文章编号:1673-1530(2019)12-0103-06 paniculata)为例,利用三维植物建模软件 PlantFactory 对其进行三维数字模型构建探索,构建一个包含 15 种 DOI:10.14085/j.fjyl.2019.12.0103.06 典型园林树种的小型三维数字模型库。最后,通过对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在植物形态认知、植物景观设计表 收稿日期:2019-07-02 现和构建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3 方面的应用,探索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修回日期:2019-10-20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PlantFactory;植物认知;设计表现;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 基金项目:北京市重点研发计划(编号 D171100007117003) 王婉颖 / 女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硕 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It has become a trend of the industry to apply the 3D digital model for aided design, effect display, WANG Wanying is a master student in the Abstract: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construction guidance and later stage manage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ts are key elements of Forestry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y discussing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and applying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mode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andscape plants, basing on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as an example, using PlantFactory, a 3D Plant modeling software, to build a 3D model.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s constructed a small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model 冯潇 / 男 / 博士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 教授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library containing 15 typical garden tree species. Finally, this paper explores its appl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院副院长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3D digital model of garden plants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plant morphological 通信作者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ognition, plant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information model (LIM). [email protected] FENG Xiao, Ph.D.,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ndscape plants; 3D model; PlantFactory; plant cognition; design in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presenta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formation model (LIM)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nd vice Fund I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Beijing Municip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president of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o. D171100007117003)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2018 年第 19 届国际数字景观大会(DLA) 三维数字化模型在影视及游戏领域的应用已趋 将“景观设计中虚拟现实(VR)和沉浸式展示” 于成熟,但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应用尚在起 作为会议主题之一。纵观历年来的核心讨论 步阶段。 内容,针对景观环境可视化的研究始终占比 最大 [1]。数字景观技术不仅会成为未来风景园 1 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构建与应用的 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未来行业的发 必要性 展方向。 1.1 辅助风景园林植物形态认知 大多数景观都被植被覆盖,植物是风景园 在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中,园林植物类 林关键组成要素 [2]。因此,植物的三维数字化模 课程占有重要地位。国际风景园林(Landscape 型无疑是风景园林可视化的先决条件 [3]833,也是 Architecture)教育植物学基础(Introduction of 景观模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6。虽然植物的 Plants)的课程体系要求掌握和识别植物的种类

103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及其形态特征 [5]71。但是在现有的园林植物课 表 1 5 种工具软件在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构建方面的综合对比 Tab. 1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five tool softwares in building 3D digital models of landscape plants 程教学中,教师常使用植物学的专业术语和 静态图像来讲解树木形态,学生很难充分观察 名称 优势 劣势 实用程度

和深度感知植物特征;另一方面,户外植物认 专业级别的三维植物模型建模软件; 操作难度大; Speedtree ★★☆☆☆ 可直接操作模型的任何细节 对计算机硬件处理能力具有较高要求 知也存在植物种类受限、季相变化难以呈现, 学生认知时间不足等问题 [6]。 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创建逼真的植物; 适用于任何 VFX ③; 构建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能够充分展 对计算机硬件处理能力要求不高; PlantFactory 置入植物生长信息具有一定操作难度 ★★★★☆ 示植物材料及其特性,如植物的尺度、形态、 能够动态设置植物信息(例如植物年龄, 健康状况和季节性); 色彩、质地和季相变化等。不仅可以在课堂 多种输出格式 上帮助师生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植物, 非专业植物建模软件; 复杂的场景管理器可以控制较大场景;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户外植物认知上 3ds Max 操作难度大; ★☆☆☆☆ 可以渲染出高质量的图片和动画 的不足,用以辅助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 对计算机硬件处理能力具有较高要求

课程教学、科普与植物形态展示。 功能完善,制作效率高; 非专业植物建模软件; Maya 渲染真实感强;电影级别画质的高端 3D 操作难度大; ★☆☆☆☆ 1.2 辅助植物景观设计,提升风景园林设 制作软件 对计算机硬件处理能力具有较高要求 计成果表现力 操作简单,功能完善; 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 SketchUp 真实感及渲染效果差 ★★★☆☆ 可以用过安装插件工具来强化功能 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许多设计师对于植物特 注:★代表适用程度,数量越多代表越适用于构建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 征把握不准,同时又缺少足够的植物模型素 材,从而产生了大量不恰当或不理想的设计。 如果设计师能够参照较为准确的园林植物三 维数字模型,辅助植物景观设计,就能准确 林植物数字模型无疑是 LIM 中不可或缺的重 构及形态增加了建模难度。目前可以构建三 地预测设计效果;另一方面,园林植物对于 要部分。当下,建筑、市政、交通、水文等 维植物模型的软件主要有 5 种(表 1)。 风景园林设计成果表现具有重大影响,缺少 领域的三维数字模型库和操作平台已经比较 基于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对园林植物数字 精准的植物环境模拟会影响设计师、业主与 成熟,而园林植物领域发展最为滞后。 模型的需求,综合考虑设备情况、操作难度, 受众之间的有效沟通 [3]824。 目前市面已存在LANDWorksCAD 植物 本文作者尝试以 PlantFactory 为工具,探索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风景园林可视化势在 模型图库① 和 Lumion 植物模型库②,在表 建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 必行,三维植物模型无疑是影响风景园林可 现效果上,Lumion 植物模型真实性较强, 视化沉浸感和逼真度的重要因素 [7]。构建三维 LANDWorksCAD 植物模型真实性较弱。在植 3 利用 PlantFactory 构建三维植物模型 植物模型库可使风景园林设计表现更具体、 物素材上,二者均无法对厂家提供的植物模型 3.1 PlantFactory 的建模原理 形象、生动;在模型中模拟植物自然生长及 进行二次编辑及置入生长数据,植物品种也大 PlantFactory 软件的分支算法技术,能够 季相变化,也能够进一步打破图像与现实之 多为不适于中国生长环境的异国植物。此外, 根据植物生长规律来建构植物拓扑结构,最 间的界限,增强风景园林设计成果表现的真 Lumion 植物模型不能集成任何有效的植物信 终得到植物三维数字模型。该技术有一个明 实性和创造性 [8]。 息,LANDWorksCAD 也仅能在软件自身平台 显的优势,即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者具有 1.3 组建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植物 中集成植物信息,二者均无法与 LIM 平台实 专业的计算机技术背景或深厚的植物学知识, 信息库 现交互。由此可见,当下没有能够满足风景 仅需要对植物进行分层处理及简单的参数调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andscape Information 园林师对于园林植物实际应用需求的三维数 整,便可生成模拟植物真实形状和复杂性的 Modeling,简称 LIM)最早于 2009 年在德国的 字模型,因此,急需探索一种园林植物三维 三维数字模型。 国际数字景观大会上被提出,其弥补了建筑信 数字模型构建和应用的方式。 建模过程主要包括 3 个部分:确定植物 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 形态、重构植物拓扑结构(枝干)、构建植物 BIM)在风景园林设计、建造和管理方面的不 2 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构建途径 器官(叶序、花序 / 果实)。其中值得注意 足,在风景园林领域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和 (工具) 的是,枝干是三维植物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 [9]。 基于风景园林的特性,LIM 将地形、 植物由枝、干、叶、花、果等大量的单 同时也是植物三维模型整体拓扑结构形态的 水体、植物模型作为核心构成要素,因此园 体组成,每个物种都独具特征,其复杂的结 关键因素,因此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需要

104 研究 / Research

表 2 15 种典型树形园林植物 1 树状结构分形规则 [4]9 Tab. 2 15 typical tree-shaped garden plants Tree-like stracture as result of fractal rule [4]9 2 园林树木基本树形 [10] 序号 树形 植物名称 拉丁名 Basic shapes of garden trees [10] 1 圆柱形 圆柏 Sabina chinensis 3 栾树图像 2 尖塔形 冷杉 Abies fabri 1 Image of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3 圆锥形 油松 Pinus tabuliformis 4 卵圆形 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5 棕椰形 椰子 Cocos nucifera 6 伞形 栾树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7 倒卵形 河北栎 Quercus × hopeiensis 8 垂枝形 垂柳 Salix babylonica 9 球形 黄栌 Cotinus coggygria 10 广卵形 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e 11 半球形 麻叶绣线菊 Spiraea cantoniensis 12 拱枝形 水栒子 Cotoneaster multiflorus 13 匍匐形 砂地柏 Sabina vulgaris 14 丛生形 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15 攀援形 地锦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3 2

着重考虑其枝干层的构建(图 1)。 蒴果,是非常典型的园林树种。因此选取栾 相互影响。 3.2 树形分类 树作为目标树种,展示利用 PlantFactory 构建 将栾树分为主干层、主分枝层、次分枝 从植物形态学的角度出发,树形一般是 三维植物模型的详细过程,构建方式同样适 层 / 叶序(花序)着生枝层 3 个层级构建拓扑 指在正常的生长环境下,其成年树的外貌。 用于相同树形结构下其他任意植物模型的构 结构模型: 通常各种园林植物的树形可分为 25 个类型 建。建模过程主要分为 3 部分:1)确认植物 1)主干层。以单一主干、树高 15 m 为 (图 2)。 信息; 2)重构植物拓扑结构; 3)构建植物 基本特征构建主干层。设置主干高度时须将 对于应用于虚拟环境中的植物模型来说, 器官(叶序、花序)模型。 顶部分枝长度考虑在内以避免整体树高与实 在树形上高度契合真实植物便已能满足其基 3.3.1 确认植物信息 际不符;设置胸径参数时须符合自下而上宽 本应用需求。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须适 以中国植物志(FRPS)记载的栾树形态 度递减的真实状态。为了使主干更具逼真感, 当考虑其分枝形式、叶序及花序(果实)的 特征为参照(表 3),并通过在北京植物园进 可以通过 Axis 轴向控制器调整主干弯曲度、 形态结构以满足更高精细度的要求。 行实地观察测量获取栾树形态数据(图 3), Section 模型改变控制器制作主干纵裂及皮孔 依据上述基本树形分类,选取其中 15 种 以此作为栾树三维植物模型构建基础。 凹槽以及 ROOT FLARES 选项增强主干基部 典型植物进行三维植物建模探索(表 2),以 3.3.2 重构拓扑结构 分裂与膨大。 期构建一个小型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库。 植物生长结构是整体性、动态相关性的, 2)主分枝层。以假二叉分枝及真实测量 3.3 构建案例 利用 PlantFactory 构建植物拓扑结构生长模型 数据为参照构建分枝层,设置主枝分布方式, 栾树素有“一年能占十月春”之美誉, 同样遵循这一属性,即以电池组④的形式连接 数量、夹角、下垂参数与分枝点高度,调整 其春季枝繁叶茂、夏季黄花满树、秋季满枝 构建指令,使其与对应的模型效果相互关联、 分枝旋转角度与间距参数,以符合其基本形

105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表 3 栾树形态特性 [11] 聚伞花序拓扑结构 花 组件 栾树模型 Tab. 3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11]

类别 特征 参数 视觉 落叶乔木或灌木; 树高 15 m;冠幅 7 m 特征 乔木树形为伞形 胸径 25 cm;主分枝基部 5 假二叉分枝;树皮老 枝干 15 cm; 次 分 枝 6 cm; 叶 时纵裂、皮孔小 序着生枝约 1 cm 植物拓扑结构 植物器官 叶序长可达 50 cm; 一回、不完全二回或 叶序 小叶对生或互生, 7~18片, 偶有为二回羽状复叶 长 3~10 cm,宽 3~6 cm 聚伞圆锥花序,苞片 花序长 25~40 cm;在末次分 狭披针形;花淡黄色,枝上的聚伞花序具花 3~6 朵; 花序 开花时向外反折,线 花梗长 2.5~5 mm;花瓣 4, 状长圆形 长 5~9 mm 直径 6~8 mm(在此可忽略 果实 种子近球形 6 不计)

4 7

4 叶片三维模型构建过程 6 栾树三维模型构建过程 3D modeling of plant leaves 3D model building process of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5 聚伞花序三维模型构建过程 7 栾树三维模型展示 3D modeling process of Cyme Inflorescence 3D model display of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态。为了使主枝更具逼真感,可以通过设定 贴图,构建栾树叶片模型(图 4)。 3.4 成果展示 Tropism 分枝下垂样条曲线调整主枝受力情况, 2)花序。首先须单独构建聚伞花序拓扑 通过上述构建过程,创建出栾树三维 和 BlENDING 基部延伸度选项使主枝平滑相 结构,构建原理与连接方式同枝干层,再通 数字模型(图 7)。该模型从整体树形、枝 接于主干。 过 Urchin 指令构建花朵模型(图 5),最后转 干、叶序和花序等方面均能够较好地反映栾 3)次分枝层 / 叶序(花序)着生枝层。 为组件导入栾树模型文件中与分枝相连。 树的植物形态特征,验证了本构建方法的有 构建原理和连接方式与主分枝层相同。各项 以上各项参数均按照植物真实信息设定 效性。其中,模型文件量为 7.4 MB,可输出 参数的设定不仅须符合植物的真实信息,也 (以栾树实地观测数据为参照标准),最终 Alembic、FBX、3DS、OBJ、C4D、LWO 等格 需要灵活机动地在实际范围内进行调整,使 完成栾树三维植物模型构建(图 6)。 式置入大多 3D 应用程序。 模型符合栾树真实结构形态。 在电池组的连接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 同时,运用同样建模方法对其他 14 种典 3.3.3 构建植物器官模型 更改构建指令的参数,影响其自身层级或子 型园林植物进行构建探索,目前已组建一个 1)叶序。首先须单独制作叶序贴图,主 层级的模型形态。以植物分枝为例,每一层 小型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库(图 8)。 要分为以下 3 个步骤:①获取叶序图像资料。 级的分枝均从上一层级分枝(其母枝)的底 ②将图像中的叶序部分保存为 PNG 格式,作 层开始生长,分枝的生成方向、大小长度和 4 实际应用 为栾树叶序纹理贴图。③将纹理贴图生成法 伸展角度随着参数的调整而变化,当母枝参 4.1 辅助园林植物形态认知 线图,作为栾树叶序法线贴图。再通过模型 数改变时,后继分枝继承母枝参数同样发生 PlantFactory 植物模型导出 FBX 格式的文 文件中的 Material 指令,导入纹理贴图和法线 形态变化。 件可与 Lumion 平台实现交互。将栾树三维数

106 研究 / Research

4.2 辅助植物景观设计,提升风景园林设 计成果表现力 以某处小尺度园林为例,通过在 Lumion 渲染平台中置入植物三维数字模型 圆柏 冷杉 油松 香樟 椰子 (包括 21 株栾树,12 株鹅掌楸,6 株冷杉 以及 9 丛砂地柏),以实验其在植物造景中 的作用(图 10)。 实践中发现,在设计模型中植入准确的 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不仅有助于植物景 栾树 河北栎 垂柳 黄栌 鹅掌楸 观设计过程中的反复推敲,也可根据设计师 需求自主建模,弥补现有植物模型种类欠缺 的不足,能够实现品种正确的植物景观设计; 同时园林植物数字模型的表现效果具有真实 感,可以极大地还原设计意图,帮助非专业 麻叶绣线菊 水栒子 砂地柏 牡丹 地锦 8 9 人士了解植物景观未来的效果,为业主对设 计方案的最终判断提供参考。 4.3 组建 LIM 植物信息库 在目前的风景园林实践中,LIM 的体系化 应用尚未充分展开,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探 索能够有效应用于设计实践的 LIM 操作平台 无疑是推动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13]。 笔者基于 BIM 四大软件平台中的 Autodesk Revit 和 Bentley Microstation 平台,探索园林植 物三维数字模型信息集成的实践应用。其 中 Bentley 平台下的 MicroStation 软件可直接与 PlantFactory 导出的 OBJ 格式文件实现模型信息 交互(图 11),后期再通过 Bentley LumenRT 软 件添加材质进行渲染;Autodesk 平台下的 Revit 软件须先通过3ds Max将PlantFactory导出的FBX 10 格式的文件转换为 DWG 格式,再进行置入实 8 三维植物模型库展示 10 PlantFactory 植物模型应用效果展示 现交互(图 12),后期通过 Revit 自带材质库或 Display of 3D plant model library Application effect of PlantFactory plant model 9 栾树全景漫游图像截图及二维码(请用手机扫码观看) 3d Max 材质库进行渲染。 Panoramic roaming image screenshot and QR code of 通过对BIM平台中的植物模型添加名称、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scan the code to watch) 习性、土球标准、苗源、价格等信息,有望 组建 LIM 植物模型库,使风景园林设计、规 划、施工和管理之间的信息交换成为可能 [14], 字模型经 Lumion 渲染生成全景图像后,再通 达到认知植物要素的训练目的;植物的三维场 也为相关风景园林三维模型交互和 LIM 的深 过全景制作软件(本文选用杰图软件⑤)制作 景感知也能够转换为学生对植物形态、要素构 入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植物全景漫游图像并生成二维码,最终可在 成的理解,弥补户外植物认知实习的不足,达 手机、平板电脑等非专业操作平台通过扫码 到植物课程“感知—建构—营造”教学序列的 5 总结与展望 呈现植物三维形态(图 9)。 目标 [5]73。同时,通过扫码认知并了解植物,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将 在园林植物课程教学中,将 3D 植物模型 一条有异于植物传统科普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科 3D可视化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教学、规划设计、 与课堂教学先后衔接,反复巩固和拓展,可以 普途径,对大众植物科普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12]。 施工和后期管护中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当下的

107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11 12

11 通过 Bentley MicroStation 添加植物信息 12 通过 Autodesk Revit 添加植物信息 Adding plant information through Bentley MicroStation Adding plant information through Autodesk Revit

可视化技术应用中,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的 法只是其中一种,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员和机 visualisation of vegetation for landscape simulatio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4(1-4): 5-17. 匮乏成为风景园林行业数字化发展的瓶颈。 构能够探索构建更好的、可以进行大规模推 [5] 李莉华,董芦笛,刘晖 . 风景感知 - 空间建构 - 生境营 实践证明,利用 PlantFactory 软件构建植 广的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库。 造 - 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植物教学研究 [J]. 中国园林, 2017,33(4):68-73. 物三维数字模型,适用于风景园林师与普通 [6] 包志毅,邵锋,宁惠娟 . 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 大众;同时,该方法对于电脑配置要求不高, 程教学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J]. 中国林业教育, 2012 30 2 58-60. 能够输出多种文件格式,兼容性较好。通过 , ( ): 致谢 (Acknowledgements) : [7] 纪磊 . 面向移动终端的三维植物模型简化与重构技术研 这种方式建立的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能 深圳大地创想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为该项目提供技 究 [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术支持,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研究生:蔡春雨、范 够较好地满足植物认知、辅助设计、设计表 [8] 袁宏伟 . 植物景观可视化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D]. 杨 凌: 晓玥、廖菁菁、李若兰、聂蕾、魏巍、王婉颖、向思宇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现以及 LIM 的应用要求。在实操过程中,可 人参与建模工作,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专业学生胡玲参与 [9] 黄邓楷,赖文波 .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 (LIM) 发展现况及 植物形态学指导工作,在此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感谢。 以得到以下的经验: 前景评析 [J]. 风景园林,2017,24(11):23-28. [10] 陈有民 . 园林树木学 [M]. 修订版 . 北京:中国林业出 1)模型文件量会随着对植物细节表现的 版社,2006. 深入而增大,因此在建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 [11] 中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植物志 [M]. 北 注释 : 京:科学出版社,2004. 的应用场景及视觉重点选择合适的建模精度, (Notes) ① LANDWorksCAD 植物模型图库是 CAD International 旗 [12] 张元燕,周兰平,杨勋,等 .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植物科 以避免文件量过大造成运行卡顿等现象。 下软件 LANDWorksCAD 自带的植物素材库,用于快速展 普系统 [J]. 广东园林,2014,36(3):62-64. 示概念方案、种植方案等,具有自己独特的图示风格。 [13] 郭湧,胡洁,郑越,等 . 面向行业实践的风景园林信 2)PlantFactory 软件通过大量的参数来控 ② Lumion 植物模型库是 3D 渲染软件 Lumion 自带的植物 息模型技术应用体系研究:企业 LIM 平台构建 [J]. 风景园林, 制植物的形态,因此需要实际测量植物的各 素材库,用于营造真实的环境,增强视觉效果。 2019,26(5):13-17. [14] NESSEL A.The Place for Information Models in 项参数以确保植物模型的准确性。 ③ VFX 是 Visual Effect(视觉效果)的英文缩写,简称“视效”。 ④ 电池组即 PlantFactory 指令之间的连接方式。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r a Place for Landscape Arcitects 3)植物器官模型仅展现了大致形态,其 ⑤ 杰图软件是提供全景图拼接,虚拟漫游和环物效果制作 in Information Models[C]. Bernburg, Germany: Digital 细节(如果实上的绒毛、花瓣褶皱等)难以通 的 VR 软件。 Landscape Conference, 2013. 过纹理贴图的方式实现;同时在 PlantFactory 中置入植物生长参数,呈现其成长过程、季 相变化的操作也具有一定难度,这两点无疑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图表来源 (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1] 刘颂章,舒雯 . 数字景观技术研究进展:国际数字景观 图 1 引自参考文献 [2];图 2 引自参考文献 [10];图 3 由作 是最大的遗憾。 大会发展概述 [J]. 中国园林,2015,31(2):45-50. 者实地拍摄;图 4~7,9~12 由作者绘制;图 8 由工作室 未来,风景园林师利用虚拟现实(VR) [2] 布思 .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合作完成。表 1、2 由作者绘制;表 3 根据参考文献 [12] 整理。 1989. 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对于园林植物三 [3] PAAR P. Landscape visualizations: Applications and (编辑 / 刘昱霏) 维数字模型进行各方面的应用一定会具有非 requirements of 3D visualization software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J].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常广阔的前景。当然,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 2006, 30(6): 815-839. 型的构建方式还存在很多可能,本研究的方 [4] MUHAR A.Three-dimensional modelling and

108 研究 / Research

杨晓东,许婷 . 中国传统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的松柏意象研究 [J]. 风景园林,2019,26(12):109-114. 中国传统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的松柏意象研究 The Image of Pine and Cypress in View Nam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rivate Gardens

杨晓东 许婷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YANG Xiaodong, XU Ting 标识码(OSID)

摘要:中国传统松柏文化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深入挖掘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松柏文化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和提升现代园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松柏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诗词、绘画、民俗等领域,在园林品题领域的 文章编号:1673-1530(2019)12-0109-06 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以历代私家园林中的景点名称为研究对象,采用古籍文献查询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DOI:10.14085/j.fjyl.2019.12.0109.06 对历代私家园林中的松柏景点、景点题名中的常见意象、松柏景题所表达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收稿日期:2019-07-02 1)唐代及以前私家园林中的松柏景题记载较少,题名意象也非常单一;2)宋元时期虽然记载的松柏景题仍然不多, 修回日期:2019-10-23 但是题名意象已经非常丰富;3)明清时期松柏景题的数量最多,题名意象也最为多元;4)历代私家园林松柏景点 除直接以松柏名称题名外,以松风意象题名最多,其次是数量意象、岁寒意象、松阴意象等;5)松柏景题的精神 杨晓东 / 男 / 博士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内涵主要表达了历代文人对隐逸理想的寄托、高洁人格的追求、佛理禅思的寓意和对健康长寿的企盼。 /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文化 关键词:风景园林;私家园林;景点题名;松柏意象;植物文化 YANG Xiaodong, Ph.D., is an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at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is Abstra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ine and cypress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presenting a fascinating spectacle.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t culture. Examining such a culture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is important for advancing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nd promoting the modern garden culture.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on the pine and cypress culture 许婷 / 女 / 硕士 / 中林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有 限公司(北京)/ 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文化 focus on the fields of poetry, painting, and folklore, without a systematic and deep study of the view naming in the XU Ting, Master, is an office director of China gardens. Through archival work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view names of private gardens Forest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lanning throughout the history, identifying the pine and cypress views, the frequent images in the view naming, and the and Design (Beijing) Co., Ltd.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t cultur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meanings of the pine- and cypress-related nam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Pine- and cypress-related naming was rare in private gardens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images of view naming were simple; 2) The image of view naming during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became rich, although they were still limited in number; 3) The number of pine- and cypress-related views was the highest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images of view naming were the most diverse; 4) Besides the pine- and cypress-related view naming, private garden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also have a large number of views nam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ine-wind-related images, followed by the images of cold season, numbers and pine shade; 5) The spiritual meaning of the pine- and cypress-related view naming reflects ancient literati's pursuit of reclusiveness, morality, Buddhism and health.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ivate garden; view naming; image of pine and cypress; plant culture

“景面文心”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典型的特 文人的喜爱,是私家园林中重要的造园材料, 点。所谓文心就是“园林的文学化、心灵化, 也是景点题名中常见的品题对象。 其主要方式是以命名或题额(以后还有对联) 使园林渗透和充盈着诗意或文意”[1]57,松柏因 1 中国历代私家园林中以松柏题名的 其岁寒后凋、四季常青等生物学特性和经过长 景点 期积淀而形成的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受到历代 根据《中国古代园林史》[2]、《园综》[3]、《 中

109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国历代造园文选》[4]、《苏州园林历代文钞》[5]、 始宁墅有“松柏檀栎,楩楠桐榆”[15],这些都 名的景点已非常丰富,如沈括《梦溪自谈》中 《唐代园林别业考录》[6]、《扬州名园记》[7]、《 中 成为后世营造松柏景观的重要参照。 的百花堆、竹坞、萧萧堂、杏嘴,司马光《独 国历代园林图文精选》(第一辑 [8]、第二辑 [9]、 1.2 隋唐五代时期 乐园记》中的“种竹斋、采药圃、浇花亭等” [18]。 第三辑 [10]、第五辑 [11])等文献的记载,对历代 隋唐时期私家园林不断兴盛,文献中关 南宋张 在《张约斋赏心乐事》和《约斋桂隐 私家园林的松柏景题进行研究。统计发现其中 于私家园林种植松柏的记载较多,如李德裕 百课》中记载的植物景点更是多达 32 个。但是 85 个园林中有关于松柏景题的记载,记载的松 《平泉山居草木记》:“木之奇者有天台之金松、 这一时期松柏景题仍然不多,宋代仅有 10 个, 柏景点(含园名)共 110 个,其中唐代 3 个, 琪树,稽山之海棠、榧、桧……”,他在平 元代仅有 5 个,分别是:岁寒堂、松风阁、君 宋代 10 个,元代 5 个,明代 53 个,清代 39 个 泉山居里多种松、柏,并专门写过《金松赋》《柳 子树(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抚鹤亭、 (表 1)。 柏赋》[16];裴迪《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诗 苍寒堂、俯巢轩(南宋·张 《约斋桂隐百 1.1 先秦至六朝时期 曰:“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白居易《庐 课》);松岛(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松柏的记 山草堂记》:“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 万松关(宋·周密《吴兴园林记》);翠真亭 载,如《诗经·郑风》:“山有乔松,隰有 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 (宋·赵秉文《遂初园记》);七桧堂(宋·范 游龙”;《论语·八佾》:“夏后氏以松, 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 成大《吴郡志·园亭》);岁寒亭(元·胡助《隐 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12]33;《山海经·中 但以松柏题名的景点仅发现“松斋”“松岛” 趣园记》);双桧径(元·戴表元《陶庄记》); 山经》:“东北百里,曰荆山……其木多松 和“柏亭”3 个。 指柏轩(元·欧阳玄《狮子林菩提正宗记》); 柏”[13];《史记·秦始皇本纪》:“乃遂上 李浩在《唐代园林别业考录》中收录唐代 松石轩(元·郑元祐《松石轩记》);松风阁 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 园林 700 余个 [6]1-2,统计发现,其中以植物题 (元·戴表元《松风阁记》)。 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前汉书·贾 名的园林只有 20 个,以松柏题名的园林仅有 1.4 明清时期 谊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 河南道的“松斋”。“柏亭”是唐代官署园林 明清时期私家园林文献非常丰富,《园记》 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 绛守居园池的一个景点,樊宗师《绛守居园池 风格更加翔实细腻,许多文献中都有景点名 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等。中国古 记》载:“……又东骞穷角池。研云曰柏,有 称的记载。以“松柏”题名的景点在明清时 代园林中也很早就有以植物命名园林或建筑 柏苍官青士拥列,与槐朋友,巉阴洽色。”宋 期达到顶峰,直接以松柏命名的园林就有松 宫苑的记载,如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营造 代陈景沂《全芳备祖》载:“柏曰苍官……竹 风阁(明·刘基《松风阁记》)、听松轩(明·钱 的“梧桐园”[2]28,汉代上林苑中的长杨宫、 曰青士”[17]。欧阳修《绛守居园池》诗中特别 宰《陶氏听松轩记》)、后知轩(明·李开先《后 五柞宫、扶荔宫、葡萄宫、樛木观、柘观等。 描写了绛守居园池遗址上古柏挺拔伟岸、苍翠 知轩记》)、松石园(明·李维桢《松石园 但是,以松柏题名的园林景点直至南北朝时 不枯的风姿:“荒烟古木蔚遗墟,我来嗟祗得 记》)、僦松轩(明·朱存理《僦松轩记》)、 期才出现,顾炎武在《历代宅京记》中对北 其余。柏槐端庄伟丈夫,苍颜郁郁老不枯。”“松 古柏轩(清·李果《古柏轩记》)、四松园 齐的“仙都苑”进行了描述:“北岳南有玄 岛”是五代时期的私园,因多古松而得名,清 (清·毛永柏《四松园记》)、松楼(清·李 武楼,楼北有九曲山,山下有金花池,池西 代徐松《唐两京城坊考》载:“次北睦仁坊…… 果《别白松楼记》)、松风寝(清·顾苓《松 有三松岭”[2]82,“三松岭”是所查阅史料中 坊有梁袁象先园,园有松岛。” 风寝记》)、松风书屋(清·徐釚《松风书屋记》)、 以“松”题名最早的皇家园林景点。 1.3 宋元时期 采柏园(清·郭麐《采柏园记》)等。 私家园林在六朝时期如雨后春笋,快速 宋元时期,松柏在私家园林中应用非常 安徽季园有 4 个以松柏题名的景点,是 兴起,王羲之兰亭、石崇金谷园、谢灵运始宁 普遍,见于文献记载的也较多,如“……有 明代记载松柏景题最多的私家园林。明代汪 墅、潘岳园、陶渊明园田居等私家园林对后 巨松数株,修竹万竿,萧然自一佳处也”(宋·蔡 道昆《季园记》载:“……轩后多长松,为‘松 世造园思想影响巨大,尤其是“抚孤松而盘旋” 确《北园记》);“……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 门’以出。西北则‘松萝亭’也……径由莲 的陶渊明、“爱听松风”的陶弘景对私家园 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宋·苏轼《灵 宇而上,夹到皆长松……又上为‘抚松堂’…… 林松柏文化影响非常大。这一时期,园林景 璧张氏园记》);“其木则松、桧、梧、柏、 就谷口为松阁……”清代私家园林中松柏题 点题名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所查阅文献 黄杨、冬青……”(宋·朱长文《乐圃记》);“(董 名景点最多的是浙江嘉兴的涉园,叶燮《涉 中尚未发现松柏景题的记载。但在园林山水 氏东园)入门有栝,可十围,实小如松实…… 园记》载有“落落坪”“双柏坡”“得松亭”“松 间种植或欣赏松柏则颇为多见,如石崇金谷 (环溪,王开府宅院)园中树松、桧花木千 涧桥”“听松阁”5 个以松柏题名的景点。 园有“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 株……”(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金谷诗序》),《晋书》卷五六《孙绰传》: 与唐代及之前的文献相比,宋代的很多《园 2 松柏景点题名中的常见意象 “所居斋前种一株松,恒自守护”[14];谢灵运 记》开始重视景点名称的记载,其中以植物题 历代松柏景题中,直接以松柏名称作为

110 研究 / Research

表 1 历代私家园林中以松柏题名的景点 Tab. 1 Pine-and cypress-related views in private garden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以松柏命名的景点名称 以松柏命名的景点名称 序号 朝代 园名 来源 序号 朝代 园名 来源 (含园名) (含园名) 1 松斋 松斋 李浩《唐代园林别业考录》 44 归有园 松风崖 徐学谟《归有园记》 2 唐 袁象先园 松岛 徐松《唐两京城坊考》 45 古胜园 凝翠亭、柏台 李维桢《古胜园记》 3 绛守居园池 柏亭 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 46 枹罕园 岁寒亭 苏志皋《枹罕园记》 4 范文正公义宅 岁寒堂、松风阁、君子树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 47 斗园 谡谡轩 李若讷《吕介孺翁斗园记》 北宋 5 松岛 松岛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48 东园 柏门 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 明 6 约斋桂隐 抚鹤亭、苍寒堂、俯巢轩 张 《约斋桂隐百课》 49 淳朴园 松风岭 沈祏《自记淳朴园状》 7 遂初园 翠真亭 赵秉文《遂初园记》 50 城南别业 松窗 于慎行《城南别业记》 南宋 8 七桧堂 七桧堂 范成大《吴郡志·园亭》 51 北园 松关、饲鹤轩、抚松台 吴国伦《北园记》 9 韩氏园 万松关 周密《吴兴园林记》 52 安氏西林 萧阁、风弦障 王世贞《安氏西林记》 10 隐趣园 岁寒亭 胡助《隐趣园记》 53 止园 柏屿 吴亮《止园记》 11 陶庄 双桧径 戴表元《陶庄记》 54 艺圃 六松轩 汪琬《艺圃后记》 12 元 狮子林 指柏轩 欧阳玄《狮子林菩提正宗记》 55 四松园 四松园 毛永柏《四松园记》 13 松石轩 松石轩 郑元祐《松石轩记》 56 古柏轩 古柏轩 李果《古柏轩记》 14 松风阁 松风阁 戴表元《松风阁记》 57 松楼 松楼 李果《别白松楼记》 15 松风阁 松风阁 刘基《松风阁记》 58 松风寝 松风寝 顾苓《松风寝记》 16 僦松轩 僦松轩 朱存理《僦松轩记》 59 松风书屋 松风书屋 徐釚《松风书屋记》 17 拙政园 听松风处、得真亭 文徵明《王氏拙政园记》 60 采柏园 采柏园 郭麐《采柏园记》 18 招隐园 寒友亭 孔天胤《招隐园记》 61 怡园 松籁阁、古松之阴 俞樾《怡园记》 19 月河梵苑 看清亭 程敏政《月河梵苑记》 62 依绿园 飞霞亭 徐乾学《依绿园记》 20 陶氏听松轩 听松轩 钱宰《陶氏听松轩记》 63 醒园 万松岭 李调元《醒园图记》 21 寓园 松径 祁彪佳《寓山注》 64 筱园 馆松庵 李斗《扬州画舫录》 22 寓园 冷云榭 王思任《游寓园记》 65 西园 听涛阁 乔钟吴《西园记》 23 愚公谷 柏子林 邹迪光《愚公谷乘》 66 万松叠翠 绿云亭 李斗《扬州画舫录》 24 渔隐 竹柏楼 王昶《渔隐小圃记》 67 涛园 松岭 王源《涛园记》 25 逸圃 秀野堂、柏子林 汤宾尹《逸圃记》 68 潬上书屋 听雨楼 何焯《潬上书屋记》 26 奕园 松门 李维桢《奕园记》 69 随园 古柏奇峰、柏亭 袁起《随园图说》 27 绎幕园 岁寒亭 黄汝亨《绎幕园记》 70 清 狮子林 五松园、指柏轩 钱咏《履园丛话》 28 弇山园 清凉界、梵音阁、九龙岭 王世贞《弇山园记》 听松阁、松涧桥、落落坪、得 71 涉园 叶燮《涉园记》 29 明 晓园 降雪斋 马世俊《晓园记》 松亭、双柏坡 30 西佘山居 春雨堂 施绍萃《西佘山居记》 72 日涉园 松南小隐 钱咏《履园丛话》 31 同春园 荫绿堂 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 73 人境园 柏屏 高凤翰《人境园腹稿记》 32 遂园 荫堂 汪道昆《遂园记》 74 趣园 回环林翠 李斗《扬州画舫录》 33 松石园 松石园 李维桢《松石园记》 75 偶园 松风阁 冯时基《偶园记略》 34 勺园 松风水月 孙国光《游勺园记》 76 匡山草堂 松社 易顺鼎《匡山草堂记》 35 日涉园 知希堂 陈所蕴《日涉园记》 77 近园 四松轩 杨兆鲁《近园记》 36 隑州园 柏亭 李维桢《隑州园记》 78 将就园 万松谷 黄周星《将就园记》 37 毗山别业 松寮 李维桢《毗山别业记》 79 惠荫园 松阴眠琴 王凯泰《惠荫园八景序》 38 乐志园 听涛亭 张凤翼《乐志园记》 80 古猗园 小松冈 沈元禄《古猗园记》 39 寄畅园 鹤巢、箕踞室、含贞斋 王稚登《寄畅园记》 81 复园 天风海涛、松石间 张文虎《复园记》 40 季园 松萝亭、松门、松阁、抚松堂 汪道昆《季园记》 82 陈园 松雪楼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 41 后知轩 后知轩 李开先《后知轩记》 83 白云亭 喝月坪 李果《补筑白云亭记》 42 横山草堂 巢松阁 江元祚《横山草堂记》 84 秋霞圃 松风岭 宋琬《秋霞圃杂咏十五首》 43 何氏园林 松门 王行《何氏园林记》 85 白塔晴云 西爽阁 李斗《扬州画舫录》

景题的最多,共 27 个;以松风意象题名的景 正如周维权先生所说:“用文字题署景物的 景题的记载虽然也不多,但是题名意象已经 点有 22 个,以松柏数量、岁寒意象和松阴意 做法已见于唐代……但都是简单的环境状写 非常丰富,其中最多的是岁寒意象。明代私 象题名的分别是 10、9、8 个(表 2)。唐代 和方位、功能的标定。到两宋时则代之以诗 家园林中松柏景题意象最为多元,以松柏名 私家园林松柏景点均以松柏的名称直接题名, 的意趣,即景题的诗化。”[19] 宋元时期松柏 称题名的最多、其次是松风意象、岁寒意象、

111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表 2 私家园林松柏景点题名中的常见意象 明代李维桢《古胜园记》:“径左右皆松竹, 刘基《松风阁记》曰:“宜于风者莫如松”[23], Tab. 2 Common images in pine-and cypress-related 而栫以忍冬腾,名之曰‘凝翠亭’”;清代李 明代钱宰《陶氏听松轩记》中也认为“风非松无 view naming of private gardens

朝代 斗《扬州画舫录》:“……过此土脉隆起,构‘绿 以寓其声,松非风无以变其声”。私家园林松 景点题名意象 合计 唐 宋 元 明 清 云亭’……亭旁石上题‘万松叠翠’……(趣 柏与其他元素的组合意象中以松风意象最为常 松柏名称 3 1 16 7 27 松风 1 1 11 9 22 园)阁之东岸上有圆门,颜曰‘回环林翠’, 见。明代徐学谟《归有园记》:“旁夹青松, 松柏数量 2 1 7 10 岁寒 3 1 5 9 中有小屋三楹……屋外松楸苍郁”等。通过荫 中方广一丈,甃而栏其外,卧室蹬二,可坐而 松阴 4 4 8 绿堂、凝翠亭、绿云亭、万松叠翠、回环林翠 当舞雩,为松风涯……”清代冯时基《偶园记 松姿 5 5 松石 1 1 2 4 等景题可以感受到松柏秀荣葱蒨的色彩之美。 略》:“……亭东南,石台陡起,有阁曰松 松巢 1 3 4 2.2.2 松姿意象 风……”清代徐釚《松风书屋记》:“……又 松色 1 2 3 得真 1 1 1 3 古人喜欢以龙比喻古松,如元代任士林 从山间移稚松一株,植之庭中,时遇微风,有谡 松雪 1 1 2 抚松 2 2 《蟠松赋》曰:“龙不知其为松,松不知其 谡然出诸檐际者。余顾而乐之,遂颜之曰松风 松鹤 1 1 2 为龙”[20];明代杨锡亿《三洲记》中对松柏在 书屋……”明代张凤翼《乐志园记》:“阁外 其他 1 2 6 9 合计 3 10 5 53 39 110 狂风暴雨中如蛟龙般飞舞的场景描述非常生 有松一株,数百年物,虬枝龙干,覆盖亩许, 动:“吾常以夏日登楼,风雨骤至,空濛奔涌, 风起涛鸣,泠泠然,空山幽涧,予制‘听涛阁’ 松姿意象。清代的景点题名最多的是松风意象。 河水喷沫,与风雨相乱松枝互舞,如老虬巨蛟, 以赏之。”明代王世贞《安氏西林记》:“曰 2.1 以松柏的名称和数量题名 挟雷声上下。四大摇动,恍若乘云气以升降 风弦障者,高坪直上接于胶,下瞰诸水,长松 以松柏名称题名,如松岛(宋·李格非《洛 也”。明代王世贞《弇山园记》中更是直接以“九 冠之,风至则调调刁刁鸣,故曰风弦也。”清代 阳名园记》)、松径(明·祁彪佳《寓山注》)、 龙岭”来作为松柏景题:“稍北,一岭若驼背, 乔钟吴《西园记》:“与花神阁参差相峙者曰听 柏子林(明·邹迪光《愚公谷乘》)、竹柏 前后九栝子松环之,最茂……曰‘九龙岭’。” 涛阁,以阁边松柏时作风涛声,隐隐与黄浦飞涛 楼( 明·王昶《渔隐小圃记》)、松门(明·李 古松枝叶密集,树荫森蔚,远看好似云雾笼 声相杂也。”清代张文虎《复园记》:“…… 维桢《奕园记》)、松寮(明·李维祯《毗 罩,所以也有用“云”“霞”等形容松柏姿态, 其上有楼,古松当窗,昼夜声谡谡,题曰天风 山别业记》)、松阁(明·汪道昆《季园记》)、 如明代王思任《游寓园记》:“……又一榭, 海涛……”明代李若讷《吕介孺翁斗园记》: 松门(明·王行《何氏园林记》)、柏门(明·王 字之曰‘冷云’。忽有风谡谡来,皆百尺松”; “别有轩松环之,名曰谡谡。”这里的松风涯、 世贞《游金陵诸园记》)、松窗(明·于慎行《城 清代徐乾学《依绿园记》:“……有亭翼然, 松风阁、松风书屋、听涛阁、风弦障、天风海 南别业记》)、松关(明·吴国伦《北园记》)、 参古桂、苍松而出者,‘飞霞’也”。此外, 涛、谡谡轩等均是以松风意象题名的景点。 松岭(清·王源《涛园记》)、柏亭(清·袁 还有以“奇松”“矮松”等形容姿态的名称, 2.3.2 松巢意象 起《随园图说》)、柏屏(清·高凤翰《人境 如青州偶园前身为明代衡王府奇松园,“中有 古代文人有在海棠之上筑巢的,如北宋 园腹稿记》)、松社(清·易顺鼎《匡山草堂记》)、 松十围,荫可数亩,尽园皆松也,故园以松名” [21]。 诗人黄庭坚《题潜峰阁》首句为“徐老海棠 小松冈(清·沈元禄《古猗园记》)等。 2.2.3 松阴意象 巢上” [24],也有以朴为巢的,如叶燮《涉园记》 以松柏数量题名,如七桧堂(宋·范成 古松冠大荫浓,柯叶密布,成片的松林更 载“……出循牖西廊至‘朴巢’”。私家园 大《园亭》)、万松关(宋·周密《吴兴园林记》)、 加幽邃荫翳,是清爽阴凉的避暑佳处,因此以 林中更多的是以松为巢,如明代王稚登《寄 双桧径(元·戴表元《陶庄记》)、六松轩(清·汪 “阴”“凉”“清”“爽”等生态作用品题的 畅园记》:“……出含贞,地陂陀,垒石而上, 琬《艺圃后记》)、万松岭(清·李调元《醒 景点也比较常见,如清代俞樾《怡园记》:“…… 为高栋,曰‘鹤巢’”;明代江元祚《横山草堂记》: 园图记》)、五松园(清·钱咏《履园丛话》)、 其前三面环水,左侧苍松数十株,余摘司空表 “庭北有阁二,松翠翳日,云壑挂窗,署曰‘巢 双柏坡(清·叶燮《涉园记》)、四松轩(清·杨 圣句,颜之曰碧涧之曲,古松之阴。”明代王 松’”;南宋张 《约斋桂隐百课》:“……‘俯 兆鲁《近园记》)、万松谷(清·黄周星《将 世贞《弇山园记》:“……高榆古松,与阁争丽, 巢轩’,高桧旁”等。这里的鹤巢、巢松阁、 就园记》)等。 美荫不减竹中……古隶大书曰清凉界。” 清代 俯巢轩等均是以“松(柏)巢”意象题名的。 2.2 以松柏的颜色、姿态和生态作用题名 李斗《扬州画舫录》载:“(白塔晴云)…… 2.3.3 松鹤意象 2.2.1 松色意象 短垣数折,松石如黛,高阁百尺,额曰西爽。” 明代计成《园冶·相地》曰:“竹里通 松柏烟叶葱茏,苍翠浓郁,在园林景题中 2.3 以松柏和其他元素组合题名 幽,松寮隐避,送涛声而郁郁,起鹤舞而翩 通常以“翠”“绿”来表现其色彩,如明代王 2.3.1 松风意象 翩。”古代私家园林中喜欢种松,也喜欢养鹤, 世贞《游金陵诸园记》:“(春雨堂)复得一门, “松风意象在古典文学中出现的频率较 鹤所周边最常用的植物就是松树,如南宋张 有堂曰‘荫绿’……长松秀柏,绿阴交加”; 高,且审美内涵丰富,文化衍生广泛。”[22] 明代 《约斋桂隐百课》:“抚鹤亭,近松株……”

112 研究 / Research

明代吴国伦《北园记》:“寻架堂之后,荣为‘饲 岁寒三友题名的岁寒亭等。《吴郡图经续记》: 同等重要,如果无视由文字表现的意境,就等 鹤轩’,最后,则古松十余株,屈起崇岗, “(范文正公义宅)有西斋已百载,二松对 于没有观赏庭园之景 [29]。园林景点题名中松 苍翠可食……”清代钱咏《履园从话》:“(灵 植,扶疏在轩……乃命斋曰岁寒堂”;南宋 柏作为文字符号,第一性质主要表现为名称、 岩山馆)联曰‘莲嶂千重,此日已成云出岫; 张 《约斋桂隐百课》:“苍寒堂,青松二百 数量等;第二性质主要表现为色彩、姿态和 松风十里,他年应待鹤归巢’。” 清代李调 株”;元代胡助《隐趣园记》:“东有松、竹、 生态作用等;第三性质则主要表现为经过长 元《醒园图记》:“……其下为‘万松岭’, 梅,结亭其间,曰‘岁寒’”;明代苏志皋《枹 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特殊的精神文化心理, 每风畟畟而起,仿佛澎湃之声。西山之阴为‘放 罕园记》:“斋旁构亭者二,各一间,东扁 如听松、岁寒、松鹤等意象重点表达的是园 鹤亭’。”这里的抚鹤亭、饲鹤轩、放鹤亭就 曰‘岁寒’,环植松柏……”;明代李开先 主内心的情感世界。 是以松鹤意象题名的景点。此外,现存私家园 《后知轩记》:“中设一扁,名以‘后知轩’。 3.1 推崇隐逸文化 林中也有许多以松鹤意象题名的景点,如“苏 夫松柏皆后凋材也,必于岁寒然后知……”; “从中国古典园林史来看,隐逸文化乃是 州耦园的鹤寿亭,古时亭前苍松翠竹”[25],上 明代李维桢《绎幕园记》载:“……‘岁寒 文人园林之母。”[30]691 从约斋桂隐、道隐园、 海古猗园鹤寿轩、扬州个园鹤亭旁均植松树。 亭’,柏为之,枝条扶疏,轮盘纡,不设帘栊。 耕鱼轩、隐趣园、归田园居、渔隐等众多园林 2.3.4 松与自然物象组合 帷帘而绿阴长合,黛色可餐,君子有心如是”。 名称中就可以非常直接地看出园主人的隐逸思 除了上述组合意象外,私家园林景题中松 2.4.2 得真意象 想。“幽人即韵于松寮,逸士弹琴于篁里”(《园 柏还经常与石、水、月、雨、雪等自然物象组 《荀子》曰:“桃李茜粲于一时,时至 冶·借景》)就是直接以松竹来表达隐逸情怀。 合使用。松石组合如清代袁起《随园图说》: 而后杀,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 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巢父、陶弘景、陶渊 “再北而之西,轩曰‘古柏奇峰’,階下璎珞柏, 不变,可谓得其真矣。”西晋著名文学家左 明等隐逸思想的代表人物对后世文人的造园思 高不盈五尺,虬曲心空,而皮仅存,苍藓如鳞, 思《招隐》诗云:“峭蒨青葱间,竹柏得其真。 想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对松柏景题的影响也 上生嫩条翠叶,袅袅迎风,傍一石,玲珑如静 弱叶栖霜雪,飞荣流余津。”以松柏“得真” 非常深远。晋皇甫谧《高士传》:“巢父者, 女垂鬟,盈盈相向。” [26] 清代张文虎《复园记》: 意象题名的景点如南宋赵秉文《遂初园记》: 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 “……出山房绕廊稍右,有室曰‘松石间’。” “少南,竹柏森翳,有亭曰‘翠真’”。明代 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 “在汉代,巢父 水际松林,翠影倒映,意境幽深,如明代孙国 文徵明《王氏拙政园记》:“囿尽,缚四桧为幄, 已被推举为中国隐逸文化的始祖” [30]692,金学 光《游勺园记》载:“舫以西,有阜隆起,松 曰‘得真亭’。”其《咏拙政园诗》云:“手 智认为:《园冶·相地》中“足征市隐,犹胜 桧环立离离,寒翠倒池中,有额曰‘松风水月’。” 植苍官结小茨,得真聊咏左冲诗。支离虽枉 巢居”中的“巢”即指“巢父”。南北朝时期 月下苍松,枝影横斜,如入画境,如清代李果《补 明堂用,常得青青保四时。”[27] 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特爱松风,庭 筑白云亭记》:“……东为‘喝月坪’,古松 2.4.3 抚松意象 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31]。晋代陶 一本,在轩之隅,苍翠如盖。”与松风意象相 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词》曰:“三径 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躬耕南田,松菊 近,雨中松林也多以表现声响之美,如清代何 就荒,松菊犹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 为伴。私家园林松柏品题中广泛应用的 “松巢 焯《潬上书屋记》:“‘听雨楼’,桐响松鸣, 而盘桓。”明代黄汝亨《绎幕园记》:“折 意象”“松风意象”和“抚松意象”多为表达 时时闻雨”;明代施绍萃《西佘山居记》载:“登 而西,为‘揽辉台’,谡谡长松,盘桓可抚。” 对巢父、陶弘景、陶渊明等隐士生活的精神追求。 此,则‘三影斋’之梅……‘春雨堂’之松竹, 明代王稚登《寄畅园记》:“含贞斋阶下一松, 3.2 追求高尚人格 无不可坐而致也”。松雪组合,不仅表达了雪 亭亭孤映,既容贞白卧听,又堪渊明独抚。” [28] “松柏姿态挺拔,不怕风雨,严冬酷暑, 压青松的景色,更以松柏傲雪凌霜的品质寄托 明代吴国伦《北园记》:“……于是因冈培土, 针叶青葱,风愈急而枝愈劲,表现出一种坚 了个人的情志,如明代马世俊《晓园记》:“其 架为‘抚松台’,高万仞,广视堂深倍之。” 韧不拔、傲然不屈的精神。”[32] 先秦时期松 堂之右,为‘绛雪斋’,柏屏萝径,灌水周期”; 明代汪道昆《季园记》:“……又上为抚松堂, 柏这些优良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就被人 清代郭嵩焘《郭嵩焘日记》:“其面城一楼, 视怀橘差小。”这里的抚松台、抚松堂即以 们发现,并赋予其明确的人格内涵,孔子曰: 上有‘松雪’二字,为董文敏手迹”。 抚松意象题名的景点。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 2.4 以松柏相关的诗词典故题名 罕》),通过对松柏不畏风霜的礼赞,表达 2.4.1 岁寒意象 3 景点题名与松柏的第三性质 了对高尚道德情操的追求,开创松柏比德之 《论语·子罕》曰“岁寒,然后知松柏 “真、善、美这类价值,不同于事物大小、 先河。荀子则进一步明确把松柏比喻为君子: 之后凋也。”[12]109 私家园林中以“岁寒”意象 形状之类的第一性质,又不同于颜色、滋味之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 题名的景点也比较常见,如范仲淹私园的岁 类的第二性质,而是‘第三性质’。”[1]361 在 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天寒既至, 寒堂,张 约斋桂隐的苍寒堂,隐趣园中以 中国的造园中,通过文字的表现与景观的表现 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

113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王》)也表达了对松柏内在道德情操的赞赏。 和“松石组合”的景题除表达上述隐逸和比 [8] 赵雪倩 . 中国历代园林图文精选(第一辑)[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成书于西汉初期的《礼记·礼器》载:“其 德等美学思想外,在一定程度上,也隐含着 [9] 翁经方,翁经馥 . 中国历代园林图文精选(第二辑)[M]. 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对健康长寿的企盼。据《神境记》载:“晋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10] 赵厚均,杨鉴生 . 中国历代园林图文精选(第三辑)[M].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 荥阳郡南石室中,隐居着一对夫妇,室后有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叶。”其后南朝宋的刘义庆《世说新语·言 孤松千丈,这对夫妇年岁数百,死后化为双鹤, [11] 鲁晨海 . 中国历代园林图文精选(第五辑)[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语》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 绕松而翔,故有‘松鹤延年’之说” [37]。文 [12] 杨伯峻 . 论语译注 [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凌霜犹茂。”这些描述均是以松柏历霜弥坚、 人园林喜欢养鹤除了它“清白高洁,超然不凡” [13] 方韬 . 山海经[M]. 北京:中华书局,2009:141. 经冬不凋之质比德于君子坚贞不屈、坚韧不 之外,“在传统文化中,鹤是长寿的吉祥物” [30]376 [14] 余开亮. 六朝园林美学[M].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7:301. 拔之节。私家园林松柏景题中应用广泛的“岁 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云林石谱序》曰:“仁 [15] 傅志前 . 论谢灵运《山居赋》植物之美 [J]. 风景园林, 寒意象”“后知意象”“得真意象”“松雪意象” 者乐山,好石乃乐山之意,盖所谓静而寿者”, 2013,20(3):121-124. [16] 黄晓,刘珊珊 . 唐代李德裕平泉山居研究 [J]. 建筑史, 等就是表达中国古代文人的这种比德思想。 “石”与“松”“鹤”一样也往往和长寿联 2012(3):79-98. 3.3 表达佛禅意境 系在一起,表达企慕延年益寿的吉祥祝愿。 [17] 陈景沂 . 全芳备祖 [M]. 程桀,王三毛,点校 .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949,971. “修禅者倾向远离尘世喧嚣,去发现纯 [18] 贾珺 . 北宋洛阳司马光独乐园研究 [J]. 建筑史,2014 真的性灵,以达道见性、回归自我,松林正为 4 结论 (2):103-121. [19] 周维权 . 中国古典园林史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禅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生活空间。”[33] 如 1)唐代及以前的私家园林中以松柏题名 1993:146. 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堂之北偏杂 的景点记载较少,宋元时期开始增加,至明 [20] 李修生 . 全元文第 18 册(卷五八〇)[M]. 南京:江苏 2000 329. 植花药,缭以周垣,上覆古松数十株,名‘馆 清时期达到巅峰。 古籍出版社, : [21] 贾珺,黄晓 . 清代青州偶园研究 [J].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松庵’。”唐代王维《登辨觉寺》曰:“软 2)历代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以松柏名称 2017(1):305-320. 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34]。清代袁于令 《西 直接题名的最多,其次是以松风意象、岁寒意 [22] 王颖 . 松风意象的审美意蕴与文化衍生 [J]. 南京师范大 学文学院学报,2015(3):34-40. 楼记·捐姬》:“听松风梵音,偶来萧寺, 象、数量意象和松阴意象题名。唐代及以前 [23] 刘基撰《诚意伯文集》( 卷九 )[M]. 上海:上海古籍出 看他疏写千张纸。”寺庙僧人吟诵经文的声 的景点多以松柏的名称直接题名,宋元时期 版社,1991:228. [24] 黄偲奇 . 花文化 [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161. 音与松风相和,禅意无边。王世贞《弇山园 的景点题名方式开始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25] 杨晓东 . 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建筑雕饰中花文化的比 记》载:“……转而南一室,世尊坐莲花俨然, 其中以岁寒意象题名最多;明清时期松柏题名 较研究 [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142. [26] 王静煜,薛晓飞 . 生境·画境·意境:清代袁枚与南京 名之曰‘梵音阁’,借紫阳壁顶松风名也。” 意象最为多元,除了直接以松柏第一性质(名 随园植物景观研究 [J]. 风景园林,2019,26(3):14-18. 以松风意象题名的“梵音阁”,就表达了类 称和数量)直接题名外,以松风意象题名最多。 [27] 曹林娣 . 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 [M].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128. 似的禅意。禅宗还有一个与松柏有关的公案故 3)松柏景题的精神内涵(第三性质)非 [28] 黄晓,刘珊珊 . 明代后期秦燿寄畅园历史沿革考 [J]. 建 事,即赵州从谂禅师以“庭前柏子树”回答“如 常丰富,其中松风、松巢、抚松等意象主要 筑史,2012(1):112-135. [29] . [M]. 何是祖师西来意”的公案:“禅师启发人从 表达了历代文人对隐逸理想的寄托;岁寒、 中村苏人 江南庭园:与造园人穿越时空的对话 刘彤彤,译 .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31. 眼前之柏中获得‘悟’的契机,使人‘蓦然 得真、松雪等意象主要表达了士人阶层对高 [30] 金学智 . 园冶多维探析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心会’”[35]。元代狮子林中的“指柏轩”即以 洁人格的追求;松鹤、松石等意象有企慕健 社,2017. [31] 李延寿. 南史(卷七六)[M]. 北京:中华书局, 该公案故事命名:“……今‘指柏’之轩、‘问梅’ 康长寿的含义;此外,还有一些题名表达了 1975:1898. 之阁盖取马祖、赵州机缘以示其采学(元·危 佛理禅思的寓意。 [32] 朱钧珍 . 园林植物景观艺术(第二版)[M]. 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30. 素《师子林记》)。”明代吴亮在《止园记》 [33] 石志鸟,王颖 . 松柏品格与杨柳风情:松柏、杨柳题材 中有“柏屿”的描述:“折而东,得曲涧,缕 文学和文化论丛 [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144. [34] 杨文生 . 王维诗集笺注 [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石焉而渡,曰柏屿;古柏数十株,翠色可餐”[36]。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金学智 . 中国园林美学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389. 其《柏屿》中的“要知台上柏,即是庭前树” 2005. [35] 曹林娣 . 园庭信步: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解读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3. 诗句也同样源自赵州指柏的公案故事。 [2] 汪菊渊 . 中国古代园林史(第二版)[M]. 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12. [36] 黄晓,程炜,刘珊珊 . 消失的园林:明代常州止园 [M]. 3.4 企盼健康长寿 [3] 陈从周,蒋启霆 . 园综(新版)[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44. [37] . [M]. 与“岁寒后凋”一样,长寿也是松柏的 社,2011. 李莉 中国传统松柏文化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4] 陈植 . 中国历代造园文选 [M]. 合肥:黄山书社,1992. 2006:157. 自然本性。《史记》载:“松柏为百木长也而 [5] 王稼句 . 苏州园林历代文钞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守宫阙”,是长生的象征,民间最常用的祝寿 2008. [6] 李浩 . 唐代园林别业考录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表格来源 (Sources of Tables): 语就是“寿比南山不老松”。私家园林种植 2005. 文中表格均由作者整理。 松柏,其美学价值是多方面的,如“松鹤组合” [7] 顾一平 . 扬州名园记 [M]. 扬州:广陵书社,2011:3. ( 编辑 / 刘昱霏 )

114 资讯 / Current

《风景园林》2020 年专题征稿启动 Call for Papers: 2020 Issue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本刊依据选题前沿性、学科热点及组稿方案的可行性等因素对所有提交方案进行谨慎筛选,现确定 2020 年《风景园林》的 19 个专题。专

题顺序有先后,会根据到稿情况微调。专题征集稿件不限于论文,包括相关作品。

欢迎广大作者及读者围绕专题在线投稿(www.lalavision.com)、推荐撰稿人,或提出宝贵意见。

专题名称 ·风景园林设计思想研究

Specials Issues Research on Design Thinking and Philosophy of Landscape

·城市生境与植物群落设计 Architecture

Urban Habitat-site and Plant Community Design ·河流保护与修复研究

·风景园林与国土空间规划 River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Research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Spatial Planning of National ·生态系统服务

Land Ecosystem Service

·智慧城市设计与技术 ·景观正义

Smart City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terpretation of Landscape Justice

·传统人居环境营造思想与技术传承 ·城市雨水绿色基础设施

Design Ideology and Technology Sustainability of Local Urban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Human Built Environment ·乡村人居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地评估、规划与管理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sessmen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Nature ·气候变化及设计应对策略

Reserves Urban Thermal Climate Change and Design Strategies

·自然途径 ·工业遗产与景观更新

Nature-based Solutions Industrial Heritage and Landscape Renewal

·公园更新 ·城市自然系统整体规划

Park Renewal Master Planning of Urban Natural Systems

·健康城市与健康人居 ·专类公园

Healthy City and Healthy Human Settlements Special Parks ·区域风景营构传统

Region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radition

本刊投稿系统(官方网站)Remote Manuscript Processing

System (Website):www.lalavision.com

邮箱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 Tel:86-10-62337675

115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32 北京市平原区受胁鸟类栖息地识别和评价 析—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 黄越 顾燚芸 李雪珊 闻丞 * 骆天庆 苏怡柠 陈思羽

37 基于栖息地的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特征与指 86 新闻视角下的广东绿道中慢行系统使用情况研究 标研究 冯沁薇 郝培尧 * 董丽 李雄 赵晓龙 徐靖然 张波 *

42 郊野公园植物多样性的生态恢复与重建—以上 91 特色小镇的特色化策略 吴伟 吴亚伟 唐晓璇 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 庄伟 段玉侠 96 古代城邑景观体系营建探析—以古青州城为例 47 城市街旁绿地的生物多样性支持功能及其环境影 王越 林箐 * 响—以上海世纪大道街旁绿地鸟类研究为例 101 天然山水与田园真趣:昆明近代公园规划与建设 干靓 郭光普 姚雪艳 01 2019 研究 张天洁 张玉琦 封面作品 : 53 基于提高鸟类多样性的北京城市线性公园绿地植 瑞典隆德理工学院校园公园 106 浙江严子陵钓台文化景观变迁探析 储一炜 王欣 * 物景观探析 郑冰晶 董丽 * 111 苏州怡园山水游观体验解析:以光绪三年 (1877 年 ) / 刊首语 / 作品 顾文彬所述游线为线索 边谦

4 城市荒野与城市生境 王向荣 58 气候地砖—针对未来城市的可扩展气候适应系 / 致谢 统落成典礼 第三自然建筑师事务所 /《风景园林》投稿指南 117 《风景园林》编辑部致谢 2018 年度匿名审稿人 62 瑞典隆德理工学院校园公园 托尔比约恩·安德森 + 斯维可建筑师事务所 / 访谈 / 资讯 69 浅香山医院—普通内外科 E-DESIGN 股份公司 10 改变景观的力量—德克·西蒙斯教授专访 118 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北京林业大学第四届 采访:张博雅 校对:宋岩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论坛 / 研究 120 中英日大咖相聚扬州,共话园林园艺发展—第 / 专题:城市生境与栖息地 76 基于遥感反演的武汉市空气污染物与植被覆盖度 十届江苏省园博会“继承与发展”科技论坛 – 园 相关性研究 岳峰 戴菲 * 郭晓华 22 非人类物种的城市化:动物也是地球上的一员 冶论坛顺利召开 著:(美)罗德·巴内特 译:王美仙 校:李绰 82 高度城市化地区既有建筑屋顶绿化建设潜力评

亚 译:吴焕 校:(阿根廷 / 西班牙)梅丽莎·佩 77 软化和土木思维 非常建筑 索阿 / 研究 32 绿色参与式社区:加强城市景观的社会行动 著:(厄瓜多尔 ) 亚历山德拉·罗萨里奥·蒙卡 82 绿色基础设施水文调节服务的供给机制及提升途径 约·维加 译:方茗 校:吴焕 刘颂 谌诺君

43 阿根廷文化景观研究、项目和表现 88 西北干旱城市破碎化绿地生境的植物群落设计途 著:(阿根廷 / 西班牙)梅丽莎·佩索阿 (西 径研究 李仓拴 刘晖 * 杨伊婷 李云昀 班牙)宝拉·奥尔杜尼亚 (西班牙)华金·萨 94 华东热湿地区四种植物群落类型对降温效应的影 巴特 译:林静静 校:王勤 响研究 肖湘东 陈国凤 董丽 * 燕海南 2019 02 53 树商陆:潮湿的潘帕斯大草原景观的实践与表达 封面作品 : 100 基于夏季小气候效应的杭州街道适应性设计策略 科帕卡巴纳海滩 著:(乌拉圭)安纳· 瓦拉里诺· 卡赞斯 研究 杨小乐 金荷仙 * 彭海峰 陈楚文 坦 译:梁艺馨 校:钱丽源 105 观看、在场与公共视觉伦理影响:论当代景观空 / 刊首语 / 竞赛 间的剧场性 边思敏 朱育帆 * 4 拉丁美洲的风景园林 王向荣 63 彩叶花园—2018 年“名品彩叶杯”设计竞赛综述 111 城市绿地环境教育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简萍 林广思 * / 专题:拉丁美洲风景园林 / 作品 117 清代畅春园复原及理法探析 8 拉美城市景观:一种强化的拼贴 65 2016 里约奥运会奥运村公园 朱强 李东宸 郭灿灿 姜骄桐 著:(美)戴维·加弗努尔 译:邓可 向岚麟 布雷·马克斯景观设计事务所 27 拉丁美洲风景园林实践全景概览 71 Del Istmo 大学总体规划—第一期工程 著:(玻利维亚)简妮· 梅迪娜册里· 迪亚 Sasaki 事务所 兹 (玻利维亚)阿曼多· 阿古利亚· 姆古

116 《风景园林》2019 年总目次 / Index of 2019 Issues

19 传承与开拓:当代匠师方惠的传统造园叠山技艺 69 塞尔福斯交通枢纽及屋顶公园 及理论探究 顾凯 查婉滢 PWP 景观设计事务所

25 古岳禅师与宋画影响下的大仙院庭园营造研究 陈诗逸 邱雯婉 鲍沁星 * / 研究 75 雨洪调蓄视角下的城市人工湖水量平衡景观设计 31 东来西传:传教士参与圆明园修造研究 方法研究 冉玲于 苟翡翠 王雪原 周燕 * 段建强 张桦 * 81 美国 LEED-ND/SITES/LPS 雨水管理评价标准对中 36 威廉·钱伯斯爵士与邱园 朱建宁 卓荻雅 国海绵城市绩效评价的启示 沈洁 龙若愚 陈静 * 42 回溯、整合、嬗变:基于情境分析的意大利文艺 城市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的节假日特征 2019 复兴园林演变研究 金云峰 陶楠 吴钰宾 87 03 * 封面作品: 吴海堂 孙丰宾 晏海 邵锋 苏州耦园鸟瞰 48 18 世纪上半叶查尔斯·布里奇曼和威廉·肯特 城镇化进程中居民自然景观偏好解析—以福建 对英国罗斯海姆园的改造设计研究 93 省为例 罗涛 张瑾青 徐敏 刘江 赵晶 段凯彤 杨雅红 / 刊首语 99 城市街道景观特征与连续性评价方法研究 4 园林与造园家 王向荣 / 竞赛 周韬 郑文晖 陈启泉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2018 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 英国乡村景观价值认知转变下的保护历程分析及 / 专题:历史名园和造园名家 55 105 品选登—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园林 启示 马蕊 严国泰 * 8 望行游居:明代周廷策与止园飞云峰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莫兰蒂”台风前后植被变化 黄晓 朱云笛 戈祎迎 刘珊珊 * 110 / 作品 分析—以鼓浪屿为例 李渊 严泽幸 王德 14 生境·画境·意境—清代袁枚与南京随园植 63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蓝山海泽布鲁克纪念公园 * * 116 清初苏州园林涧上草堂钩沉 潘君亭 赵兵 物景观研究 王静煜 薛晓飞 科可里咨询私人有限公司

28 英国国家公园合作伙伴管理模式研究—以苏格 73 闲置鱼塘演变为雨水花园的景观再造—第 兰凯恩戈姆斯国家公园为例 十二届中国 ( 南宁 ) 国际园林博览会“芦草叠塘” 张书杰 庄优波 * 景区设计 李存东 关午军 巩磊 朱燕辉

33 自然保护与景观保护:英国国家公园保护的“二 元方法”及机制 张振威 杨锐 * / 研究 基于腾讯出行大数据的北京市郊野公园游憩使用 39 自然需要一半:全球自然保护地新愿景 77 * 曹越 杨锐 * (美)万斯·马丁 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方正 钱蕾西 臧凤岐 李雄 上海南京东路热舒适分析与评价 刘滨谊 彭旭路 45 成都“熊猫之都”总体规划 Sasaki 事务所 83 2019 89 应对城市雨洪危机的郊野公园营建策略探析 04 —以夹河郊野公园为例 封面作品: / 专题 2: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 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 林博览会 姚朋 周佳怡 王子晴 李雄 *

51 心象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平衡—第十二届中 95 社会转型下的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更新策略研 / 刊首语 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总体规划设计 究:以重棉厂社区为例 毛华松 宋尧佳 陈曦 国家公园与风景园林 赵智聪 创新性探索 4 100 灾害威胁下的山地世界遗产:以瓦斯卡兰为例 李存东 赵文斌 王洪涛 张景华 钱丽源 傅娅 * / 专题 1:国家公园 林泉之心:将设计轻轻放入山水自然之中—第 56 105 岭南大学校园规划溯源(1904—1938) 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规划 8 构建中国国家公园体系路径中的挑战与机遇 任静 林广思 * 著:(美)史蒂夫·麦库尔 译:彭钦一 校: 设计思考 庄优波 赵文斌 李存东 王洪涛 张景华 111 白居易园林山石观念与造景 宋霖 周宏俊 * 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的竹文化研究 17 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空间管控作用研究 61 从断崖残石到山水画卷—第十二届中国(南宁) 116 马之野 杨锐 * 赵智聪 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采石场花园设计 杨晓东 王向荣 林箐 20 大学与国家公园的合作伙伴关系:课堂、户外 实验室与世界之窗 著:(美)韦恩·弗赖蒙德 译:黄澄 校:庄 优波

117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24 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测度研究 / 研究 刘颂 赖思琪 65 城市绿轴—巴塞罗那城市慢行网络建设的风景 29 基于机器学习的风景园林智能化分析应用研究 园林途径研究 李倞 宋捷 包瑞清 71 存量规划中大型公共空间更新的公众参与机制研 35 无人机航测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究—以美国东海岸防灾项目为例 韩炜杰 王一岚 郭巍 * 金云峰 李宣谕 王俊祺 沈洁 *

41 20 年的“KLEKs”—德国基于志愿参与的历 77 基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探 史性文化景观要素数据库的建立 索 杨冬冬 曹磊 刘海龙 赵新 * 著:(德)迈克·施托克曼(德)伊尔可·马绍 2019 83 城市绿地中的声景观对精神复愈的作用 05 尔 译:孔洞一 封面作品: 赵警卫 夏婷婷 戴尔医学区景观设计 / 竞赛 89 生态型城市公园声景体验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江 杨玲 黄丽坤 * / 刊首语 48 面朝大海 杜鹃花开—2019 年中国杜鹃花主题 上海佛甲草模块式屋顶绿化夏季昼夜节能效应研究 新技术的回应 王向荣 花园设计大赛 94 4 骆天庆 周婷慧 刘东 黄丽君

/ 专题:风景园林信息技术应用 / 作品 99 基于社会生态记忆的景观更新策略—常德柳叶

以健康理念出发:戴尔医学区景观设计 湖环湖风光带规划设计 张文英 欧飞燕 8 通往风景园林行业的 BIM 之路—数字化竖向设 50 Sasaki 计教育 著:(瑞士)彼得·派切克 译:黄邓楷 事务所 105 基于农业体验的城市农业综合体设计探析—以 FICO Eataly World * 有节制的丰盛—千里园 R-land 北京源树景观 “ ”为例 张真瑞 秦岩 13 面向行业实践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体系 55 研究:企业 LIM 平台构建 郭湧 胡洁 郑越 尤嘉庆 规划设计事务所 109 文化遗产类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与修复—以 国际公约及国内外实践为切入点 张冬冬 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下垫面参数与热环境关系 18 / 评论 的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李膨利(巴 115 据清宫廷绘画文献再议冷枚《避暑山庄图》创作 基斯坦)穆罕默德·阿米尔·西迪基 刘东云 * 60 柏林行思 金柏苓 年代 崔山 王娅侨 王其亨 杨菁

23 空间形态与绿化因素对夏季胡同居民社会聚集的 / 研究 影响 盛强 胡彦学 宋阳 72 城市公园的环境 – 活动游憩机会谱模型研究 29 协作与包容—新加坡锦簇社区计划解析 —以广州珠江公园为例 张天洁 岳阳 林广思 李雪丹 茌文秀

35 从景观更新到社区营造—以福建省厦门市院前 79 城市公园中慢行系统的选线与设计研究 社为例 韩洁 高雅丽 杨云峰 王娟 吴祎欢

85 国家公园的一半是暗夜:暗夜星空研究的美国经 / 专题 2: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 验及中国路径 钟乐 杨锐 赵智聪 *

2019 41 京杭大运河“运河之脊”南旺分水枢纽生态智慧 91 公园作为学习场所—国家公园解说和环境教育 06 探析 肖华斌 王梦颖 安淇 任震 * 发展探讨 蔡君 封面作品: 奥本罗历史城区中心改造 47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空间智慧 97 武陵源世界遗产地声景感知及影响感知的要素研究 汪洁琼 李心蕊 王敏 * 许晓青 郭晓彤 韩锋 * 郭光普 / 刊首语 53 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太原市棕地修复逻辑与策略 113 意大利当代城市规划实践中的生态视角及其本土 4 公共空间更新与社区营造 侯晓蕾 王云才 薛竣桓 化应用探析 谢舒逸

109 牡丹观赏活动对大学生生理及心理的影响研究 / 专题 1:公共空间更新与社区营造 / 作品 赵仁林 张延龙 * 王茜 牛立新 8 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 侯晓蕾 58 奥本罗历史城区中心—从远期总体规划到公共 114 宋代苏轼兴造苏堤与苏堤风景园林化考析 空间更新 ADEPT 建筑事务所 13 高密度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以社 陈汪丹 区花园为例 刘悦来 许俊丽 尹科娈 62 尊重斯德哥尔摩的历史中心—骑士岛的激活改造 AJ 景观 18 居民自发更新视角下的北京胡同绿色空间微更 新研究—大栅栏片区的探索 66 景观传统的现代转译—以北京市中华文化智慧 蒋鑫 徐昕昕 王向荣 林箐 * 公园为例 王仲宇 刘东云

118 《风景园林》2019 年总目次 / Index of 2019 Issues

45 城市景观复写—从空间分析到设计途径 / 研究 魏方 朱育帆 84 法兰克福绿带体系规划历程与更新策略 51 风景园林通过设计之研究(RtD)进展 王科 张晋石 * 沈洁 林诗琪 90 基于 GIS 技术的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57 基于设计的研究作为知识生产的新模式—以 朱嘉 吴晓 * 王晓 “基于设计的博士项目”为例 96 基于灾害链理论的山地城市雨洪适灾空间建 著:(奥地利)于根·瓦丁格尔 译:李然 校: 构—以巫山县早阳新区城市设计为例 孔洞一 毛华松 张立立 罗评

2019 PM 07 / 访谈 101 公园绿地不同景观空间 2.5 分布特征及其影响 封面作品: 因素研究 闫珊珊 洪波 * “钟乳石”竹亭景观装置 64 大尺度景观规划设计的思想与实践—荷兰风景 园林师瑞克·德·菲索专访 107 基于环境效能的屋顶绿化研究性设计—以同 / 刊首语 采访:张博雅 校对:宋岩 济大学屋顶花园为例 董楠楠 吴静 石鸿 任震 4 设计思维 王向荣 113 《四部丛刊》检索分析视角下“曲水流觞”传 / 作品 统山水环境模式环境要素探析 王应临 王舒 / 专题:设计思维与方法研究 74 从公路到绿色漫步街区—重庆北大资源燕南 118 近代城市发展下的传统历史园林在边界空间中 景观类型—面向当代风景园林学的一种分类法 大道改造设计 8 的延续与转型 周功钊 著:(美)理查德·韦勒 译:李宾 校:张诗阳 WallaceLiu 设计事务所(地缘营造)

26 材料的重要性 80 “钟乳石”竹亭装置—第 16 届威尼斯国际建 著:(加拿大)苏珊·赫林顿 译:吕回 校:魏方 筑双年展,自由空间 VTN 建筑事务所

35 当代中国城市对荒野审美的呼唤 谢梦云 83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城市公园绿地供给研究—以 广西玉林市为例 蒋理 殷振轩 * 刘晓 / 专题 2:城市园林绿化信息化管理 89 广州市公园对比评价研究—基于社交媒体数据 39 全国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体系及平台建设研究 的文本分析 王志芳 赵稼楠 彭瑶瑶 岳文静 师卫华 郑重玖 申涛 许士翔 95 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近代公园文化 44 基于文本挖掘的城市园林绿化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服务评估研究—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 分析方法 季珏 安超 李波茵 伍雍涵 戴代新 刘颂 * 张桐恺

48 基于地面调查与遥感调查协同的城市绿地规模和 101 社会老龄化背景下的自然景观偏好比较及启示 分布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蓝思琪 罗涛 黄丽坤 刘江 * 2019 08 李程 张海涛 赵宇豪 俞凌筠 封面作品: 106 山西太原市综合公园植物多样性研究 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 吕硕 王美仙 * 李擘 董丽 / 作品 111 从自然科学技术原理向风景园林设计语言转 / 刊首语 54 Rakova Jelša 城镇公园 Medprostor d.o.o. 事务所 译—河段尺度下的生态设计手法研究 4 城市中的荒野 王向荣 60 基于生物复合材料的双曲面分段式壳体展馆 王敬儒 岳邦瑞 * 兰泽青 (埃及)汉娜·达希 (捷克)简·彼得斯 (波兰) 116 中国北方洼淀聚落景观空间结构研究:以白洋淀 / 专题 1:城市与荒野 皮奥特·巴辛斯基 (斯洛伐克)米夏拉·梅 为例 贺鼎 陈玉龙 傅微 8 关于(荒野)殖民化 研究 村落生态单元及其景观模式的营造智慧—以青 著:(德)狄德瑞奇·布鲁斯 译:王应临 / 121 藏高原秀日村为例 康渊 王军 * 校:崔庆伟 65 近 20 年国外系统保护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 王婧 欧小杨 吴佳霖 郑曦 * 20 城市野境:城市区域中野性自然的保护与营造 曹越 (美)万斯·马丁 杨锐 * 71 基于样带—地理探测器的陆桥通道沿线建制市建 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影响机理研究 25 增进城市地区生物多样性—以新加坡模式为例 徐影秋 刘志强 * 王俊帝 洪亘伟 著:(新加坡)林良任(新加坡)陈莉娜(新加坡) 鲁·艾德里安·福铭 译:邢子博 校:张天洁 77 半湿润地区外源径流型海绵绿地设计方法研究 (新加坡)李天娇 —以迁安市滨湖东路绿地为例 康嘉奇 戈晓宇 *

119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23 宏图:珠江三角洲景观动态解析 93 增强现实技术于洪水风险沟通中的应用 著:(德)西格丽德·赫尔 - 兰格(德)埃卡特 ·兰 著:(英)亚当·汤姆金斯 (德)埃卡特·兰 格 译:陆熹 格 译:陈琦

31 基于基塘系统的珠江三角洲多尺度水敏设计研究 101 风景园林与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流域水资源规 孙传致 (荷)斯特芬·奈豪斯 (英)格雷戈里·布 划中的重要作用 拉肯 著:(美)罗伯特·瑞恩 译:于冰沁

45 变迁中的岛屿—韧性城市形态 109 日本地域景观的独特性及其可持续管理 著:(德)彼得·鲍斯文 (美)马蒂亚斯·康 (日)下村彰男 刘铭 道夫 (美)帕特里克·韦伯 译:李诗瑶 公众健康和幸福感考量的城市蓝色空间—城 2019 119 09 57 基于“策略—反馈”的琶洲中东区韧性城市设计 市景观研究新领域 封面作品 : 马肯湖 - 瓦登海人工岛项目鸟瞰 陈碧琳 孙一民 * 李颖龙 著:(英)西蒙·贝尔 译:陈奕言 校:陈筝

/ 刊首语 66 珠三角门户城市惠州和端州“山—湖—城—江” 132 文化景观作为区域景观研究概念—德国图林 格局的形成机制 赵茜瑶 林箐 * 根州文化景观研究、教学与规划实践 4 以柔克刚的弹性 王向荣 著:(德)伊尔可·马绍尔(德)汉斯 - 海因里希·迈 75 基于海平面影响湿地模型的海平面上升影响海 耶 孔洞一 译:阮慧婷 / 专题:韧性景观 岸湿地景观研究 陈崇贤 杨潇豪 夏宇 * 8 三角洲适应性转型—基于景观的区域设计方法 (荷)斯特芬·奈豪斯 熊亮 (意)丹尼艾勒·坎 83 韧性:三角洲地区规划转型的新理念 纳特拉 戴伟 孙一民 * (荷)韩·梅尔

23 一代宗师 李炜民 / 竞赛

26 怀念导师孙筱祥先生 胡洁 84 社区农园 & 可食用花园—2019 年“百思德” 杯新锐设计竞赛综述 31 纪念孙筱祥先生 何昉 / 研究 / 专题 2:环境体验与自然教育 89 全景绿视率自动识别和计算研究 35 生活中的绿色与环境教育课题 张炜 周昱杏 杨梦琪 著:( 日 ) 三岛孔明 译:马嘉 95 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人口快速增长的韧性土 40 恒毅力养成:针对城市学龄前儿童的一种自然 地利用规划—以美国佛罗里达州马坦萨斯河流 2019 教育 10 域为例 祝明建 管少平 陈康琳 余鸿 封面作品 : 张笑来 姜斌 * 花港观鱼公园 101 基于产汇流模拟分析的城市居住小区道路系统布 48 基于景观感知的自然教育环境设计策略与要素 / 刊首语 局优化策略研究 研究 杨冬冬 韩轶群 曹磊(加)布鲁斯·安德森 4 怀念孙筱祥先生 王向荣 舒心怡 沈晓萌 周昕蕾 郝培尧 * 107 基于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的上海苏州河滨水空 54 环境解说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 专题 1:深切缅怀孙筱祥先生 间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分析与优化 乌恩 程静琦 王敏 邱明 汪洁琼 * 彭英 10 孙筱祥先生逝世周年追思会 60 基于生态旅游与生物保护的日本山原国立公园 113 意大利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探究—以罗马图拉真 11 生如夏花,逝如秋叶—孙筱祥先生逝世周年 环境教育 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追思会感言 朱成珞 马嘉 (日)小堀贵子 杨静 成玉宁 * (意)爱德华多·库拉 15 难忘的孙筱祥先生 孟兆祯 / 作品 119 清末嘉兴宅园小灵鹫山馆图咏的“入境式”场所 17 深切怀念恩师孙筱祥先生 施奠东 意象解读 谢青松 王欣 * 张蕊 66 周庄绿乐园—献给孩子的礼物 18 诗人、画家、园艺家、生态学家和建筑师,一 胡凤桃 朱胜萱 郑德福 个园林巨匠终生的追求—记孙筱祥教授 情境化自然体验在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 刘秀晨 72 中的应用—以金山岭松塔主题乐园为例 20 传承与创新的楷模—怀念敬爱的孙筱祥先生 周昕蕾 肖阳 张树林 78 生物友好型设计—新加坡裕廊湖畔花园 21 怀念北京植物园造园导师孙筱祥先生 张佐双 安博戴水道

120 《风景园林》2019 年总目次 / Index of 2019 Issues

26 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南粤古驿道规划设计研究 75 基于文献调研的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保护冲突 邱衍庆 汪志雄 * 类型及热点研究 王应临 张玉钧

31 线性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构建—以明长城大同 80 基于中国地景文化的“山水形胜”营建手法研究 段为例 冯潇 陈思淇 张颖 刘晖 *

38 海上丝路东海航线之濑户内海区域的景观振兴观 85 广州沙田地区景观变迁的历史渊源 张莎玮 察 任亚鹏 王江萍 李欣 * 91 乡村多尺度住居环境的景观空间图式解析 —以闽东地区庄寨为例 / 作品 张兵华 胡一可 * 李建军 刘淑虎 45 北京市将台路城市街区更新设计 涂波 11 2019 97 海绵城市规划政策及建设适宜措施研究 封面作品 : 上海 Vivo City 怡丰城屋顶花园 王春晓 覃诗语 谢晓欢 * 守口堡长城植被修复鸟瞰 48 E-DESIGN 股份公司 103 灾后重建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路径探析 52 安塔利亚的孔亚阿鲁提海岸线城市修复项目 曾卫 封健 王华 刊首语 / Ozer\Urger 建筑事务所 108 阿尔方与 19 世纪巴黎城市公园建设 文化线路:文化交流的空间廊道 徐桐 4 张亦弛 王珺哲 * / 竞赛 / 专题:文化线路 113 西雅图社区花园的用地获取、功能分区和元素 60 新型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设计竞赛—北京市海淀 组成 李倞 8 驿路视角下的古代城湖分布探析 区西北旺科创生态小镇 林广臻 陆琦 * 陈玉叶 120 苏州文人园林曲桥路径对视线引导的实验研究 / 研究 李奕昂 王飒 * 13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米仓道(巴中段)遗产认知 框架分析 徐桐 64 美国州立公园体系的发展、特征与评估 刘海龙

20 风光览尽当可归—论江门华侨华人文化线路 71 融于自然、展现风景—美国国家公园道路系统 资源特征判读 吴隽宇 陈静文 建设历程与经验启示 陈战是 孙铁 陈妍

34 流域视野下梯田聚落的人居环境空间特征—以 79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城市绿地温湿效应 元江流域为例 刘阳 杨宇亮 * 角媛梅 及室外热舒适评价研究进展 吴思佳 董丽 贾培义 * 易慧琳 41 文化景观维护视野下德国历史性文化景观的两种 方法论:清单盘点与空间区划 著:(德)温弗 85 世界遗产视角下的国外自然圣境保护实践进展与 里德·申克 孔洞一 译:阮慧婷 校:李梦一欣 代表性方法研究 杜爽 韩锋 * 马蕊 52 基于唐诗文本挖掘的关中地区人文景观格局研究 吴潇 李鑫 赵炜 * 91 管网雨水补给河道用水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流程 研究 吴丹子 李鑫 张文杰 郑文刚 / 竞赛 2019 97 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 12 花园的诗意—2019 第二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 全感评价研究 封面作品 : 58 阿坝州松潘县镇江关乡 节综述 黄邓楷 王国光 * 陈芷筠

103 园林植物三维数字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探索 / 作品 王婉颖 冯潇 * / 刊首语 62 科尔特德尔堡舞蹈展馆 109 中国传统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的松柏意象研究 文化的自然 王向荣 Rintala Eggertsson 建筑事务所 杨晓东 许婷 67 差异中的表述—博乐金三角工业区带状公园 / 专题:国土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系统 (一期) R-land 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 资讯 8 荷兰“绿心”—国家景观中基于适应气候 72 修复自然之美:青岛中德生态园德国企业中心 115 《风景园林》2020 年专题征稿启动 变化的景观设计 著:(荷兰)瑞克·德·菲 王悦 索 译:金石雨 校:李卫芳 116 《风景园林》2019 年总目次

21 宋元时期江南运河对嘉湖平原圩田体系的影响 / 研究 王建革 周晴 74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对 PM2.5 的消减影响 28 临汾—运城盆地以水为线索的传统地域景观特 —以武汉市为例 征和发展启示 李倞 宋捷 陈明 胡义 戴菲 *

121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122 《风景园林》2019 年总目次 / Index of 2019 Issues

123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注:信息由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4 烟墩山国际友好公园

龙华环城绿道(大水坑段) 龙华环城绿道(羊台山段) 坪山大道绿地景观

深圳市正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城市绿化环境建设上也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深圳市提出“打造世 界著名花城”的发展战略,作为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抓手和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有效途径。蕾奥全程参与了深圳市及罗湖、 龙华、盐田、坪山等区的花城布局规划,取得了卓效成绩,并通过罗湖区市政道路绿地与社区公园品质提升专项规划、华侨 城生态绿地专项规划等项目在绿色规划领域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LAY-OUT Planning Consultants Co., Ltd.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拥有城乡规划甲级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和市政 行业(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专业乙级资质。公司以城乡规划设计为主营业务,涵盖景观园林、交通规划、市政工程、产业策 划和城市运营咨询服务。目前,已建立起覆盖全国超过 600 人的技术团队。为更好地服务在地化市场,蕾奥还依托深圳总部, 在北京、南京、西安、宁波、佛山、济南、厦门、青岛等地建立了直营的分支机构。 蕾奥景观规划部以城市双修、绿色规划、景观设计以及咨询研究为主营业务,包括规划、景观、生态、建筑等多方面的人才, 是一个复合型的设计团队。我们以创造作品为核心,通过创新的思考、建设的服务, 追求规划和设计的可实施性和良好的建成 效果。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城市更美好,环境更美丽。

电话: 0755-82574083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网站: www.lay-out.com.cn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天健创智中心 A 塔 5-8 层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126 《风景园林》2019 年总目次 / Index of 2019 Issues

127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12

128